辨伪的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考辩伪书的方法

一、前人对辨伪方法的总结:

自先秦以来,许多学者曾提出过不少关于辨伪的见解,而较早阐述辨伪方法的当以朱熹所说最为具体。他在《晦庵先生文集·答袁机仲》云:“熹窃谓生于今世而读古人之书,所以能辨其真伪者,一则以其义理之当否而知之,二则以其左验之异同而质之。未有舍此两途,而能真臆度悬断之者也。”所谓“义理之当否”即着重探讨作品思想内容,这是朱熹辨伪工作的显著特色。如《初见秦》一篇,有人认为是属于《韩非子》中的。但我们根据内容考校,《韩非子》中的《存韩》等篇目都显示了韩非子以保存韩国为念,而《初见秦》却是劝秦灭韩,这样就产生疑虑。幸好有《国策》,使我们知道为张仪所作。

从作品内容、从理论角度来判断书籍的真伪,这就要求有较高的学术素养。所谓“左验之异同而质之”即以审查其异同作为佐证,朱熹注意考证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流传的情况、文章的体制、使用的词语等。

把历代古书考辩真伪的具体方法条理化、系统化,使之成为具有规律性的高度概括的方法论,当首推明代胡应麟,他在《四部正讹》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总结出辨伪的“八法”:

1.“核之《七略》以观其源”。这是说,碰上一本可疑的古书,先查看目录书《七略》,因为《七略》已经散失,所以我们只要查看保存其最完整的《汉书·艺文志》即可。看其中是否著录过此书。当然,这只是相对于西汉以前的书籍。

2.“核之群志以观其绪”。对于西汉以后的书,我们对其考辩的方法主要是检查历代《经籍志》或《艺文志》以及官修目录、私家藏书志,从目录上考辩其真伪。如果此书《汉志》已著录,那它是什么时期佚失的?如果未著录,它又是什么时期出现的?这样,此书的流传,大体就可以清理出个头绪。

3.“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从该书同时代的著作中考察该书称引他书,或者该书被其它书称引的情况。这是从横向关系考察,通过比较同时代的语言风格,观其称述是否相符。

4.“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是指从前后不同的时代著作中考察该书转述他书或者被他书转述的情况。这是从书与书之间纵向关系上考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代的语言风格,断定此书的真伪。

5.“核之文以观其体”。把此书所使用的语言、文体和同时代、同类的其他著述比对,看其有无差异之处?

6.“核之事以观其时”。它所阐述的一些事件,和当时的历史实际相符合吗?

7.“核之撰者以观其托”。如果以上六点的答案均为否定的,则此书必伪无疑。但是,还得注意两点:一为作者是谁?是古人还是今人?由此可以考查出作伪者的用心。

8.“核之传者以观其人”。此指传者是谁?这是和上一点联系着的。有的书,传者就是作伪者,查出了传者,对认清作伪者也会有所帮助。

辨伪与目录学关系极为密切,他所说的八种方法,首先强调从考察史志著录入手,对于撰者和流传情况也在考察之列。这都是目录学必须考核的问题,因此,从目录学角度辨别伪书,是胡应麟辨伪方法的最显著特色。

学术自然是后出转精,后来居上,方法也是越来越严密细致,梁启超在总结概括的辨伪方法较之胡应麟更为系统,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12条辨伪公例,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对考证伪书的方法有更为详细的概括总结。梁启超辨别伪书的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为从传授统绪辨别古书真伪,二是从文义内容方面,辨别古书真伪的方法。

二、今人对辨伪方法的概括

梁启超总结概括的辨伪方法虽然全面但比较琐碎,不利于把握,今人在梁启超等人的基础上做了更为高度的概括,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目录文献入手,考察古籍文献的流传以辨其真伪

胡应麟所谓“核之《七略》以观其源”讲的就是凭借目录之学考察古籍文献的流传以辨真伪的方法,和梁启超所谓“从传授统绪上辨别”的8中方法也基本上属于这一范畴。由此可见凭借目录之学是辨别伪书的最基本方法,这种方法的实现有三种途径:

一为考察早期目录之有无以辨真伪。柳宗元的《辨鬼谷子》和《辨亢仓子》的时候就是根据早期目录的著录与否来考察古书的真伪的。《鬼谷子》,作者鬼谷子,也称鬼谷生,鬼谷神生,传说他姓王,名诩(一作栩,又作誗)。民间又传其姓王,名禅,尊具为王禅老祖。事实上,《鬼谷子》其书与作者鬼谷子其人,历来是争议较多的问题,这些争议主要涉及这样两点:一是《鬼谷子》一书的成书年代;二是鬼谷子是否真有其人,他的身世如何?因为《史记》中曾有张仪、苏秦学于鬼谷先生的记述,所以一般人认为鬼谷子当为战国时人,其著作当然也产生于战国时代。但是,汉代的图书总目《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收录《鬼谷子》,《鬼谷子》一书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所以不少学者认为,所谓战国时代的鬼谷子著《鬼谷子》的说法并无证据,这样便产生了这样几种观点:一是认为鬼谷子为战国时人,《鬼谷子》确系他所作;一是认为《鬼谷子》系战国时苏秦所作,鬼谷子是苏秦为神秘其事而虚构出来的;一是认为《鬼谷子》是六朝时的著述,作者是某隐者的称号。由于缺乏充分有力的证据,对上述种种观点我们只是把它们介绍出来,而不去定一个什么结论。

二是考察后世书目著录有误以辨其真伪。有些古书早已亡佚,所以后世的目录文献大都不加著录,然而世间突然有该书流传,这类书大有可疑之处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辨别《关尹子》时根据的就是《汉书·艺文志》有《关尹子》九篇,但隋唐以及国史志都不著录,但这部书却在宋代突然出现,所以怀疑其为伪书。

如古代笑话专集《启颜录》一书,载于《旧唐书·经籍志》题为“隋侯白”撰。又见于《新唐书·艺文志》也题“隋侯白撰”但这样的记录却不见于《隋书·经籍志》所以比较可疑。又查《隋书》中的侯白传,记录了侯白撰写的《旌异记》十五卷,却只字未提《启颜录》。我们知道《隋书》记传部分的部分撰稿人是魏征、颜师古、孔颖达等人都是隋末唐初人,而隋之侯白、死于隋文帝朝,隋文帝同意全国在公元589年,卒年为公元604年,由此可知,侯白当死于公元589到604年之间,和参加国隋末农民其一的魏征等应该属于同时代的人。《隋书》所记载的是时人记载时事,因而比较可信,基本我们可断定侯白没有著《启颜录》一书。

三是考察前代目录解题、题记等以辨其真伪,凭借某些目录文献——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家藏书目录及其提要、解题、题记、载记等考辩古书的内容,其考辩的着眼点很大一部分是揭示文献的传授源流和文献特征,凭借这些目录中的有关记载,不仅可以考知各个时代的图书收藏、散失、整理等,更可以考知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