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水调歌头》
苏轼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
《水调歌头》
苏轼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初中 语文中考 古诗词鉴赏复习 优质课件
14.乌鸦——衰败荒凉
• 15. 红豆 —— 象征爱情或相思。
(2)诗词中的情感:
•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 •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
志的告白。 •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
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的手法(或修辞方 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菊花——清高人格
•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
4.松——孤直傲岸
• 5.莲——爱的象征 。
6.梧桐——凄凉悲伤
•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洁,悲凉
8.秋蝉——高
•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依
10. 柳——离情依
• 11.芳草——离恨
12.芭蕉——孤独与忧愁
• 13.羌笛——凄切之声 之兆
往。
登飞来峰 王安石(101)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 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中考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总结
诗 眼
整 首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诗
传神的动词
某 一 富有情韵形容词 句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真题演练(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 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最”极言春光之美,“绝”夸饰柳色 之新,(含义)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 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手法)突出早春 的景色最可爱。(表达作用)
(二)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C、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A、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谒对方)是作者西 游长安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前两联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后两联由景物转向抒情。 由景想到自己功名未成,空有出仕愿望,而无人推荐, 就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楫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8)排比
排比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
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
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
——《木兰诗》
(9)设问 (一)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二) 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 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修辞方法
(1)比喻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分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 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古诗鉴赏(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2)古诗中常出现“月”的意象,诗人或用月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愁思, 或体现自在旷达的情怀等。请阅读下列诗句,其中“月”所寄托的情 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B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 传达惜春之情。根据诗句意思
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 和知识卡片,可知此处的
信的代称。
“雁”与思乡之情有关。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参考答案】诗人因思乡想给远方亲人传递书信,而“雁” 是书信的代称。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命题探究 广东省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法比较灵活,连续几年都考查了创新题 型,且考查位置具有不确定性。2024年广东中考将古诗鉴赏与文言文对 比阅读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2023年广东中考首次单独命题并以简答 题形式考查古诗鉴赏,分值2分。2022年广东中考则勾连了现代文阅读, 以“结合文学作品阅读文段,选择符合语境的诗词”的形式,考查在具 体情境中运用古诗的能力,分值2分。2021年广东将书法纳入了中考,并 且将古诗鉴赏与书法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除了以上勾连文言文阅读、 勾连现代文阅读、勾连书法等形式,未来广东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不 排除会出现填空题、图表题、勾连名著题、勾连作文题等形式。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古诗鉴赏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2)古诗中常出现“月”的意象,诗人或用月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愁思, 或体现自在旷达的情怀等。请阅读下列诗句,其中“月”所寄托的情 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B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 传达惜春之情。根据诗句意思
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 和知识卡片,可知此处的
信的代称。
“雁”与思乡之情有关。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参考答案】诗人因思乡想给远方亲人传递书信,而“雁” 是书信的代称。
返回目录
2025中考新突破·精准备考-语文 专题二 古诗鉴赏
命题探究 广东省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法比较灵活,连续几年都考查了创新题 型,且考查位置具有不确定性。2024年广东中考将古诗鉴赏与文言文对 比阅读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2023年广东中考首次单独命题并以简答 题形式考查古诗鉴赏,分值2分。2022年广东中考则勾连了现代文阅读, 以“结合文学作品阅读文段,选择符合语境的诗词”的形式,考查在具 体情境中运用古诗的能力,分值2分。2021年广东将书法纳入了中考,并 且将古诗鉴赏与书法结合起来考查,分值4分。除了以上勾连文言文阅读、 勾连现代文阅读、勾连书法等形式,未来广东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不 排除会出现填空题、图表题、勾连名著题、勾连作文题等形式。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古诗鉴赏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18张ppt)
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 从题目中可了解到一些基本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 类型等。
送别类 田园写景类 哲理类
边塞类 咏物类 节日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表现诗人怀亲之悲。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 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从军行
——表明羁旅思乡之切。
王昌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 从题目中可了解到一些基本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 类型等。
送别类 田园写景类 哲理类
边塞类 咏物类 节日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表现诗人怀亲之悲。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 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从军行
——表明羁旅思乡之切。
王昌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初三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PPT优秀课件1
第二部分:题型分析
古诗词考查内容简析
古诗词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词曲内容的理解、对 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初步鉴赏诗词曲的能力。主要考查的 内容有: 古诗词曲相关格律知识;作品的背景资料及作者的 创作风格;诗词曲的内容大意;诗词曲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态度;作品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近年来,江西省中考古诗词的考查重点放在唐(宋)诗、宋 词上,以爱国、离愁、送别、立志、爱自然、爱生活等题材 为主,今后一段时间仍将保持这一命题趋势。下面比较近几 年的诗词阅读,从中获取2009年中考诗词阅读的一些信息.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 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 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 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 亲人的忧伤、孤独。
新诗基本不设题。
09年古诗阅读得分情况
• • • • • • • 以萍乡为例(15049份) 第九小题得分率32% 第十小题得分率31% 分析 1、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存在很大障碍 2、把握不了诗词的关键字 3、赏析角度不明晰、方法不恰当、语言表 述不到位
第三部分:解法指导
• 一、会密码 • 二、会术语 • 三、会表达(格式)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一)
1.月——思乡,怀人。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 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 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 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课件(253张PPT)
2.(2019河北)这首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12
3.(2011河北)阅读宋词《水调歌头》,回答(1)~(2)题。(5分) (1)请就词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 可给分)
(2)简析“转朱. 阁,低绮. 户,照无眠.”一. 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3
4.*无题(唐·李商隐) [10年未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2020北京东城区模拟)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 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 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 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2分)
10
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2019、2011年均单篇考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金题集训
1.(2020唐山路北区三模)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12
3.(2011河北)阅读宋词《水调歌头》,回答(1)~(2)题。(5分) (1)请就词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 可给分)
(2)简析“转朱. 阁,低绮. 户,照无眠.”一. 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3
4.*无题(唐·李商隐) [10年未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2020北京东城区模拟)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 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 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 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2分)
10
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2019、2011年均单篇考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金题集训
1.(2020唐山路北区三模)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
1、李 白:《行路难》《送友人》 《月下独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峨眉山月歌》《春 夜洛城闻笛》《渡津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登楼》《望岳》
《石壕吏》《羌村三首》《春望》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
有感》
4、王 维:《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5、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6、苏 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诗题 三读:读注释 小序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词句品味 七、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六、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峨眉山月歌》《春 夜洛城闻笛》《渡津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登楼》《望岳》
《石壕吏》《羌村三首》《春望》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
有感》
4、王 维:《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5、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6、苏 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诗题 三读:读注释 小序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词句品味 七、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六、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的三四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 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 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返回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词画面
1、想象诗词直接描绘的画面,感 受诗情画意。
2、想象诗词中有关的事物、景物 和事理。
修辞 调动语言积累,看一看下面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
手法?
比喻
夸张 拟人 比喻,拟人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 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 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因 此,他的诗歌主题主要是忧国忧民。 2、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歌也不例外。 3、看小序。小序往往交代写作的背景、经过和意图,概 述作品的主要内容,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例如,苏轼的 《水调歌头》正文前,就有一段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 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它的作用是:
古诗词鉴赏 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的赏析水平。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感受,体会 诗歌鉴赏的独特魅力。
思考
①初步感知诗歌鉴赏的魅力?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一个意象?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主要用了“明月”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 的感情。
• 2009山东济宁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2、抓住诗眼。诗眼往往位于诗歌的尾联,是 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字眼。
牛刀小试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诗中的“绿”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说说它的好处。
1.从表现手法入手(如修辞、虚实、动静等方面) 2.结合全句内容进行分析,即描绘了什么内容。 3.结合全诗(全词)进行赏析,说出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②如何做好古诗词鉴赏题?
如何做好古诗词鉴赏题?
一、如何鉴赏诗词。 1、分析诗人题目,把握诗词主旨 2、调动语言积累,读懂字面意思 3、展开想象翅膀,再现诗词画面 4、把握常用意象,深入领悟感情 5、品味重点词语,体会诗词佳妙
一、分析诗人题目,把握诗词主旨
1、看作者。即明确诗歌是谁写的。每个诗人都有不同的 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和创作风格。以唐代诗人杜甫为例:
表现手法
描写内容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 绝妙。表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的景物变化。结合“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 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作者情感
谨记王国维的一句话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 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
一切景语皆情语。
• 1、曲中写了哪些意象?(2分)
• 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 2、 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 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五、品味重点词语,体会诗词佳妙
1、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品味语言。如 “随风潜入夜”的“潜”,写出了春雨不知 不觉间洒落下来,细小、轻柔。
交代作者写这首词的缘由。
• 2009娄底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 特点?(2分) • 答: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1分)、似有似无(1分)的特点。 •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答: 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四、把握常用意象,深入领悟感情
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它是一把钥匙, 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抓住“枯藤”、 “老树”、“昏鸦”、“夕阳”、“断肠人”等意象, 就可悟出全诗主旨是揭示游子寂寞而凄苦的情怀。
意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写之物
1、柳----惜别,挽留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松竹梅----坚毅,高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菊花----隐逸,顽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月亮----思乡,怀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秋----愁情,别绪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6、浮云----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调动语言积累,读懂字面意思
1、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国破山河在” 的“国”指京城,而不是国家。 2、注意词类活用。如“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春”,名词活用作动词“争春”。 3、注意韵律节奏。诗词一旦读破了,意 思的理解就无从谈起。 4、注意修辞手法。作者往往借助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诗词的形象性 和生动性。
•
品味这话的含意,不外乎两点:一是一切环
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
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划线的句子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示例一:在无边的大漠,烽火台上一缕孤烟直 上青天,配上长河似带,浑圆落日降临,好一 幅开阔画面 示例二: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 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 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 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 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返回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词画面
1、想象诗词直接描绘的画面,感 受诗情画意。
2、想象诗词中有关的事物、景物 和事理。
修辞 调动语言积累,看一看下面诗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
手法?
比喻
夸张 拟人 比喻,拟人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 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 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因 此,他的诗歌主题主要是忧国忧民。 2、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歌也不例外。 3、看小序。小序往往交代写作的背景、经过和意图,概 述作品的主要内容,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例如,苏轼的 《水调歌头》正文前,就有一段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 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它的作用是:
古诗词鉴赏 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的赏析水平。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感受,体会 诗歌鉴赏的独特魅力。
思考
①初步感知诗歌鉴赏的魅力?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一个意象?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主要用了“明月”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 的感情。
• 2009山东济宁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2、抓住诗眼。诗眼往往位于诗歌的尾联,是 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字眼。
牛刀小试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诗中的“绿”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说说它的好处。
1.从表现手法入手(如修辞、虚实、动静等方面) 2.结合全句内容进行分析,即描绘了什么内容。 3.结合全诗(全词)进行赏析,说出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②如何做好古诗词鉴赏题?
如何做好古诗词鉴赏题?
一、如何鉴赏诗词。 1、分析诗人题目,把握诗词主旨 2、调动语言积累,读懂字面意思 3、展开想象翅膀,再现诗词画面 4、把握常用意象,深入领悟感情 5、品味重点词语,体会诗词佳妙
一、分析诗人题目,把握诗词主旨
1、看作者。即明确诗歌是谁写的。每个诗人都有不同的 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和创作风格。以唐代诗人杜甫为例:
表现手法
描写内容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 绝妙。表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的景物变化。结合“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 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作者情感
谨记王国维的一句话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 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
一切景语皆情语。
• 1、曲中写了哪些意象?(2分)
• 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 2、 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 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五、品味重点词语,体会诗词佳妙
1、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品味语言。如 “随风潜入夜”的“潜”,写出了春雨不知 不觉间洒落下来,细小、轻柔。
交代作者写这首词的缘由。
• 2009娄底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 特点?(2分) • 答: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1分)、似有似无(1分)的特点。 •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答: 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四、把握常用意象,深入领悟感情
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它是一把钥匙, 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抓住“枯藤”、 “老树”、“昏鸦”、“夕阳”、“断肠人”等意象, 就可悟出全诗主旨是揭示游子寂寞而凄苦的情怀。
意象是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写之物
1、柳----惜别,挽留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松竹梅----坚毅,高洁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菊花----隐逸,顽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月亮----思乡,怀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秋----愁情,别绪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6、浮云----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二、调动语言积累,读懂字面意思
1、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国破山河在” 的“国”指京城,而不是国家。 2、注意词类活用。如“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春”,名词活用作动词“争春”。 3、注意韵律节奏。诗词一旦读破了,意 思的理解就无从谈起。 4、注意修辞手法。作者往往借助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诗词的形象性 和生动性。
•
品味这话的含意,不外乎两点:一是一切环
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
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划线的句子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示例一:在无边的大漠,烽火台上一缕孤烟直 上青天,配上长河似带,浑圆落日降临,好一 幅开阔画面 示例二: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 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 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