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房颤消融术后房扑应首选索他洛尔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异常,其特征是心脏的上室部分发生快速而不规则的震颤收缩,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其他部分。
对于房颤的治疗,药物治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以及常用的药物。
治疗目标:房颤的治疗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复律,即恢复窦性心律,将心脏重新恢复到正常的有规律的心跳;二是控制心率,即使心脏保持在较低而有规律的心率下工作,以减少房颤对心脏的负荷和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不良影响。
常用的药物治疗:1.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房颤复律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干扰心脏细胞内电信号的传导,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需要监测心电图和血药浓度,以避免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2. 心率控制药物:对于房颤的控制心率治疗,主要采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数字化治疗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抑制心脏频率,并减少心室与房室传导。
其中,钙拮抗剂常用的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和阿罗洛尔,而数字化治疗常用的是地高辛。
这些药物可以用于减慢心室率、控制心律等,从而有效缓解房颤带来的不适症状。
3. 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可能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抗凝治疗也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方面。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
综合治疗策略:除了药物治疗,房颤的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电复律、射频消融术、心房封堵术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综合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预防也非常重要。
房颤患者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控制这些疾病的发展,从而减少房颤的发生。
2.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房颤的发作与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较大关联,所以房颤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房颤复律原则和时机、维持窦性心律和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及特殊人群房颤处理事项
房颤复律原则和时机、维持窦性心律和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及特殊人群房颤处理事项节律控制是心房颤动综合管理的重要部分,能有效降低房颤负荷、减轻患者症状,在早期房颤中有改善预后的证据。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节律控制策略的一线推荐。
房颤患者转复窦性心律1、房颤复律原则及时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有意识障碍、休克、低血压、合并心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等)首选电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先尝试药物复律。
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药物转复无效或仍有不可耐受症状的患者,推荐电复律。
大多数阵发性房颤急性发作可在1-2 d内自行转复,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转复成功率越低且血栓形成的风险越大。
复律时机应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已服抗凝剂、房颤持续时间、既往栓塞病史及CHA2DS2-VASc评分等决定2、房颤复律中AADs的选择可用于房颤复律的AADs有Ⅰc类和Ⅲ类。
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只能选择胺碘酮;对于有瓣膜病、冠状动脉疾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或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及左心室肥厚房颤患者应用决奈达隆复律;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应用氟卡尼、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及维纳卡兰复律。
3、“口袋药”复律对于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发作不频繁,并已在医院通过监测确认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可在家中自行服用单剂量Ⅰc类AADs转复窦性心律,此类方案称为“口袋药”复律策略。
➤适应证:房颤发作≥2 h,频率<1次/月;房颤发作期间无晕厥、严重胸痛或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禁忌证:严重的结构性心脏病,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缺血性心脏病或严重的左室肥厚;异常的心电传导;收缩压<100 mmHg (1 mmHg=0.133 kPa)。
➤用法用量:顿服,氟卡尼200-300 mg或普罗帕酮450-600 mg。
部分患者可能发生心动过速,提前30min口服β受体阻断剂。
➤出现的不良反应:严重心动过缓、低血压、传导阻滞。
2023房颤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常用药物用法
2023房颤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常用药物用法节律控制是心房颤动综合管理的重要部分,能有效降低房颤负荷、减轻患者症状,在早期房颤中有改善预后的证据。
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是节律控制策略的一线推荐。
《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主要针对房颤节律控制药物应用规范的指导建议,关于心房颤动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方法,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普罗帕酮A用法用量•复律:静脉注射: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10mg∕min,必要时10-20min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21Omg/口袋〃用药:一次性口服450~600mg o•维持窦律:口服用药:每日300~600mg,分2~4次服用。
A禁忌证•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病史)或1VEF≤40%;•左室显著肥厚;-QRS增宽超过基线25%左束支传导阻滞或任何其他传导阻滞>120ms;•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CrCI<35m1∕min\A注意事项•与CYP2D6抑制剂(如氟西汀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联用,会增加后者血浆浓度;•年龄>50岁或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使用Ic类药物前,应考虑进行缺血评估(如负荷试3佥);•长期使用Ic类药物的患者,应每年进行冠心∖病评估,当出现明显冠脉缺血相关症状时,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此类药物;・静脉用药期间注意低血压、肝损害、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A随访和监测■初次静脉用药需心电监测;•口服用药后1~2周应行心电图检查,排除对传导系统的不良影响。
2胺碘酮A用法用量•复律:静脉注射:负荷量150~300mg(3~5mg∕kg),静脉滴注方式在30-60min完成;负荷量完成后给予1~1.5mg∕min,静脉滴注6h;然后减量为0.5mg∕min,根据需要持续2~4d;每日最大剂量(包含静脉和口服剂量)不超过2.2g o口服用药:负荷剂量过小将影响起效时间,一般不建议累积剂量少于7.2g(即600mg∕d,用药1周之后4OOmg∕d,用药1周燃后200mg∕d,长期维持),判断胺碘酮疗效前,累积剂量应达到10g。
心房扑动_药物治疗方案
摘要: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简称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
心房扑动不仅可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增加患者发生血栓和心脏衰竭的风险。
药物治疗是心房扑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心房扑动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一、心房扑动的药物治疗原则1. 首先明确心房扑动的原因,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
3. 注意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4. 长期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治疗效果。
二、心房扑动的药物治疗方案1. 抗心律失常药物(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此类药物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抑制心房、心室复极过程。
常用药物有普罗帕酮、氟卡尼、莫雷西嗪等。
(2)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此类药物主要延长心房、心室复极过程,降低心房、心室除极速度。
常用药物有胺碘酮、索他洛尔、多非利特等。
2. 钙通道阻滞剂此类药物可降低心房、心室肌细胞的自律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3. β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可降低心房、心室肌细胞的自律性,减慢心率。
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4.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抗炎作用。
可用于治疗心房扑动。
5. 抗凝治疗对于有血栓风险的患者,需进行抗凝治疗。
常用药物有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等。
三、药物剂量调整1. 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逐渐调整药物剂量。
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2. 钙通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
3. 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注意监测心率、血压等。
4. 抗凝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14种房颤治疗用药知识大盘点
14种房颤治疗用药知识大盘点目录14种房颤治疗用药知识大盘点 (1)美托洛尔 (1)艾司洛尔 (2)普蔡洛尔 (2)地尔硫草 (2)维拉帕米 (2)去乙酰毛花昔 (3)地高辛 (3)普罗帕酮 (4)胺碘酮 (4)伊布利特 (4)索他洛尔 (5)华法林 (5)达比加群酯 (5)利伐沙班 (6)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房颤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原则和相关治疗药物,关于14种房颤治疗药物的使用,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美托洛尔剂型和规格:(酒石酸盐)片剂,25mg/片、50mg/片;(酒石酸盐)注射液,5ml:5 mg o用法和用量:(1)口服。
25~50mg/次、2-3次/d,或100mg/次、2次/d。
最大剂量一日不应超过400mg。
⑵静脉注射。
成人剂量5mg,用葡萄糖稀释后,以"2mg/min速度缓慢静脉注射,如病情需要5min后重复注射1次,视病情而定,总剂量不超过10mg。
艾司洛尔剂型和规格:注射液,1ml:0.1g、2ml:0.2g、10ml:0.1g o用法和用量:成人使用本品时,起始静脉注射负荷量为0.5mg.kg・l-min-L约lmin,随后静脉滴注维持,剂量自0.05mgkg-lmin-1开始,4min后若疗效理想则继续维持,若疗效不佳可重复给予负荷量并将维持量以0.05mgkg-1-min-l的幅度递增。
维持量最大可加至0.3mgkg-lmin-1,但0.2mg・kg-lmin-l以上的剂量未显示能带来明显的好处。
普蔡洛尔剂型和规格:片剂,10mg/片。
用法和用量:(1)成人:10〜30mg/次、3〜4次/丸饭前、睡前服用。
⑵儿童:根据体重计算用量,0.5~1.0mgkg-1-min-l,分次口服。
地尔硫草剂型和规格:片剂,30mg/片。
用法和用量:口服,起始剂量30mg/次、4次/d,餐前及睡前服药,每”2天增加1次剂量,直至获得最佳疗效。
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不齐效果观察及研究
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不齐效果观察及研究心律不齐是指心脏节律的异常,可能是心搏过快、过慢、不规律或是其他异常情况。
心律不齐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寻找治疗心律不齐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是两种常用的治疗心律不齐的药物,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旨在观察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不齐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一、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的治疗机制索他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它通过阻断心脏的β1受体降低心率,减少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从而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氧,并阻断β受体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刺激作用,进而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索他洛尔还可延缓房室结传导,使心房心室结传导迟缓,其质抑制房室传导,有节律的作用,因此适用于治疗各类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是一种ⅠC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通过阻滞钠通道延缓心房、心室传导速度,降低心脏兴奋性,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时间。
普罗帕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对房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不如氟卡尼酯,但副作用相对少。
索他洛尔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等。
普罗帕酮常见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特别是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三、治疗效果观察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共招募了200名来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在35岁至65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心电图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和心脏超声图检查,确诊为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
2.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索他洛尔治疗组和普罗帕酮治疗组,每组各100例。
索他洛尔组患者口服索他洛尔25mg,每日3次,普罗帕酮组口服普罗帕酮150mg,每日3次。
两个治疗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
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心律失常发作的次数、心电图改善情况、胸痛、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射频消融在心房颤动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的荟萃分析
㊃荟萃分析㊃射频消融在心房颤动伴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的荟萃分析徐尧㊀蔡衡㊀李洪仕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通信作者:蔡衡,电子信箱:caihengch@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2.01.012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评估导管射频消融对心房颤动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方面是否优于药物治疗㊂㊀方法㊀系统检索了PubMed㊁Embase㊁Cochrane图书馆中对比导管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合并HFrEF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比较两者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㊂㊀结果㊀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的1166例患者㊂相比于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提高了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68.1%比18.2%,OR=17.48,95%CI:6.79~45.02,P=0.000)㊁射血分数(MD=6.59%,95%CI:2.49%~10.69%,P=0.002)㊁6min步行试验距离(MD=24.18m,95%CI:5.67~42.69m,P=0.001)㊁生活质量(MD=-8.03,95%CI:-14.33~-1.72,P=0.01)和氧消耗量(MD=3.17ml㊃kg-1㊃min-1,95%CI:1.05~5.28ml㊃kg-1㊃min-1,P=0.003),有更低的全因死亡率(8.7%比17.5%,OR=0.45,95%CI:0.30~0.67,P=0.000)和更低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20.8%比35.8%,OR=0.44,95%CI:0.30~0.63,P=0.000)㊂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两者无统计学差异(43.3%比39.5%,OR=1.29,95%CI:0.76~2.19,P=0.34)㊂㊀结论㊀对于心房颤动合并HFrEF的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在心功能改善方面优于药物治疗㊂ʌ关键词ɔ㊀心房颤动;㊀心力衰竭;㊀射血分数;㊀导管消融术;㊀生活质量Therapeutic value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eart failure with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㊀Xu Yao,Cai Heng,Li Hongshi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Tianjin30005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Cai Heng,Email:caihengch@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o evaluate whether 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has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than drugtherapy in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㊀Methods㊀A systematic search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in PubMed,Embase,and Cochrane libraries for comparing 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drug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FrEF and the two groups effects on improving heartfunction were compared.㊀Results㊀A total of8RC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eta-analysis,involving1166 pared with drug therapy,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ate of sinusrhythm maintenance(68.1%vs.18.2%,OR=17.48,95%CI:6.79-45.02,P=0.000),level of ejectionfraction(MD=6.59%,95%CI:2.49%-10.69%,P=0.002),6-minute walk test distance(MD=24.18m,95%CI:5.67-42.69m,P=0.001),quality of life(MD=-8.03,95%CI:-14.33to-1.72,P=0.01),VO2(MD=3.17ml㊃kg-1㊃min-1,95%CI:1.05-5.28ml㊃kg-1㊃min-1,P=0.003),lowerall-cause mortality rate(8.7%vs.17.5%,OR=0.45,95%CI:0.30-0.67,P=0.000)and rehospitalization rate for heart failure(20.8%vs.35.8%,OR=0.44,95%CI:0.30-0.63,P=0.00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43.3%vs.39.5%,OR=1.29,95%CI:0.76-2.19,P=0.34).㊀Conclusions㊀For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FrEF,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superior to drug therapy in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ʌKey wordsɔ㊀Atrial fibrillation;㊀Heart failure;㊀Ejection fraction;㊀Catheter ablation;㊀Qualityof life㊀㊀心房颤动(简称 房颤 )和心力衰竭(简称 心衰 )在临床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并可以相互影响㊂房颤本身可导致心衰,而心衰又可以进一步加重房颤㊂这两种疾病经常共同出现且拥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并且与心衰再入院㊁死亡㊁血栓栓塞等一系列不良事件相关[1]㊂传统药物治疗(包括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一直是房颤伴心衰的重要治疗手段,而随着导管射频消融技术的飞速发展,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伴心衰的作用也日益体现,2019版AHA/ACC/HRS房颤指南更新,也将症状性房颤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列为导管消融Ⅱb类适应证[2]㊂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探讨了射频消融治疗在房颤伴HFrEF患者中的价值,并且证实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3-10]㊂现为明确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伴HFrEF患者是否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我们对现有的RCTs进行荟萃分析,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文献检索系统地检索PubMed㊁Embase以及Cochrane图书馆建馆以来至2020年3月的评估HFrEF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RCTs研究㊂检索关键词为 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heart failure functional capacity quality of life stroke hospitalization mortality 以及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㊂纳入的研究包括将房颤伴HFrEF 患者随机分配至射频消融及药物治疗的RCTs研究,将综述㊁荟萃分析㊁信件㊁动物实验以及非RCTs 研究排除㊂1.2㊀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检索策略由3位作者共同拟定,两位作者对所有文章的标题和摘要进行了独立的筛查㊂对于纳入的研究,我们提取以下信息:作者㊁出版年份㊁研究人群㊁患者数量㊁药物使用情况㊁随访时间㊁基线心功能指标和终点指标㊂1.3㊀文献质量评价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量表和GRADE系统来分别报告每个研究的偏倚风险和结果质量㊂1.4㊀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窦性心律维持率㊁全因死亡㊁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㊁6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距离㊁心衰再入院㊁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估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 MLHFQ)㊁氧消耗量(VO2)㊁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以及不良事件㊂1.5㊀统计学方法应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通过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㊁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㊂应用I2对异质性进行了量化[11],定义I2<25%为具有较低的异质性,I2为25%~75%为具有中度异质性,I2>75%为具有较高的异质性㊂对于具有较高异质性的指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对于较低的以及中度异质性的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文献检索结果通过系统检索PubMed㊁Embase㊁Cochrane图书馆,初步检索得到189篇文献,删除重复文献,筛选标题摘要及阅读全文后最终纳入8篇文献㊁共1166例患者进行荟萃分析[3-10],其中564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射频消融组,602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㊂如表1所示,患者年龄为55~65岁,男性占60%~96%,基线LVEF为22%~34%,多数患有持续性房颤,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㊂如表2所示,部分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多为胺碘酮;心室率控制药物多为β受体阻滞剂和(或)地高辛㊂抗凝药多使用华法林,多数患者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少数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㊂2.2㊀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基于Cochrane和GRADE准则,所有的研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都无法实现盲法,故在实施偏倚方面均有高风险㊂所有研究均采用随机数法进行随机化处理,故在选择偏倚方面均有低风险㊂1项研究[4]在所有检查均采用盲法,4项研究[3,5,7,9]在超声心动图评估中采用盲法,故在测量偏倚方面具有中等风险㊂2.3㊀结局和敏感性分析2.3.1㊀窦性心律维持率㊀全部8项研究[3-10]均评估了窦性心律维持率㊂相较于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提高了16.4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1%比18.2%,OR=17.48,95%CI: 6.79~45.02,P=0.000)㊂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漏斗图的对称性较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也可能与研究的异质性较高有关㊂表1㊀患者基线资料汇总研究分组年龄(岁)男性[例持续性房颤NYHA 分级LVEF (%)左房直径既往植入ICD 或CRT MLHFQ(分)峰值VO 2(ml㊃kg -1㊃BNP(pg /6min步行试验随访时间Jones 等[4]射频消融组(26例)6224(92)100Ⅱ~Ⅲ25464(15)491828341112室率控制组(26例)6421(81)100Ⅱ~Ⅲ225010(38)421641241612Di Biase 等[5]射频消融组(102例)6277(75)100Ⅱ~Ⅲ2947 52 34824胺碘酮组(101例)6074(73)100Ⅱ~Ⅲ304850 35024Marrouche 等[6]射频消融组(179例)64156(87)70Ⅰ~Ⅳ3348179(100) 38药物治疗组(184例)64155(84)65Ⅰ~Ⅳ3250184(100) 37Kuck 等[7]射频消融组(68例)6560(88)100Ⅱ~Ⅲ285035(52) 12药物治疗组(72例)6566(92)100Ⅱ~Ⅲ255135(48) 12Prabhu 等[8]射频消融组(33例)5931(94)100Ⅱ~Ⅳ3248 4916室率控制组(33例)6229(88)100Ⅱ~Ⅳ3447 4896MacDonald 等[9]射频消融组(22例)6217(77)100Ⅱ~Ⅳ20 56 3187节律控制组(19例)6415(79)100Ⅱ~Ⅳ16 59 35810Long 等[10]射频消融组(120例)6172(60)68Ⅱ~Ⅳ424330药物治疗组(150例)6390(60)61Ⅱ~Ⅳ414430㊀㊀注: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LVEF:左室射血分数;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CRT:心脏再同步治疗;MLHFQ: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估量表;VO 2:氧消耗量;BNP:B 型利钠肽表2㊀患者用药情况研究分组抗心律失常药心室率控制抗凝药ACEI /醛固酮受利尿Jones 等[4]射频消融组(26例)消融后停用β受体阻滞剂+㊀地高辛26例使用6例使用 室率控制组(26例)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㊀地高辛25例使用13例使用 Di Biase 等[5]射频消融组(102例)初次消融后3个月内㊀可用β受体阻滞剂+㊀地高辛94例使用46例使用 胺碘酮组(101例)所有人接受胺碘酮治疗β受体阻滞剂+㊀地高辛89例使用51例使用Marrouche 等[6]射频消融组(179例)45例接受胺碘酮治疗,㊀2例接受索他洛尔治疗β受体阻滞剂+㊀地高辛华法林至少使用㊀6个月 药物治疗组(184例)56例接受胺碘酮治疗,㊀6例接受索他洛尔治疗β受体阻滞剂+㊀地高辛按照指南Kuck 等[7]射频消融组(68例)23例接受胺碘酮治疗β受体阻滞剂按照指南使用49例使用使用药物治疗组(72例)39例接受胺碘酮治疗β受体阻滞剂按照指南使用52例使用使用Prabhu 等[8]射频消融组(33例)9例接受胺碘酮治疗,㊀3例接受索他洛尔治疗β受体阻滞剂使用使用11例使用 室率控制组(33例)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使用使用16例使用 MacDonald 等[9]射频消融组(22例)所有人接受胺碘酮治疗㊀3个月β受体阻滞剂+㊀地高辛华法林使用3例使用 节律控制组(19例)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㊀地高辛华法林使用10例使用Long 等[10]射频消融组(120例)至少使用2个月药物治疗组(150例)胺碘酮或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㊀地高辛使用㊀㊀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2.3.2㊀全因死亡率㊀7项研究[3-6,8-10]评估了两组间的全因死亡率差异㊂相较于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组的全因死亡率降低了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比17.5%,OR =0.45,95%CI :0.30~0.67,P=0.000),且异质性低(I2=0%)㊂心血管原因死亡只在CASTLE AF研究[6]中报道,消融组死亡率较低(11.2%比22.3%,P=0.009)㊂2.3.3㊀LVEF改变㊀全部8项研究[3-10]均评估了LVEF改变情况㊂其中3项研究[4,8-9]采用心脏磁共振评估LVEF,其余研究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㊂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射频消融的LVEF提高了6.59%(95%CI:2.49%~10.69%,P=0.002)㊂该结果显示了较高的异质性(I2=97%),每次排除单一研究后对荟萃的结果没有显著影响㊂考虑到5项研究[3-5,7,9]的超声评估采用盲法,对其进行荟萃分析后,异质性并没有显著改变(I2=91%)㊂2.3.4㊀6MWT距离㊀5项研究[4-6,8-9]评估了6MWT 的改变㊂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射频消融组的6MWT距离平均提高了24.18m(95%CI:5.67m~ 42.69m,P=0.001)㊂该结果显示中度异质性(I2= 70%),在剔除AATAC研究[5]后,异质性显著降低(I2=0%),但分析结果无明显改变,仍显示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㊂2.3.5㊀心衰再入院㊀5项研究[4-6,8-9]评估了心衰再入院率㊂其中AATAC和CASTLEAF研究[5-6]在结果中占较大比重㊂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射频消融心衰再入院率显著降低(OR=0.44,95%CI:0.30~ 0.63,P=0.000),异质性低(I2=0%)㊂2.3.6㊀MLHFQ改变㊀4项研究[5,7-9]评估了MLHFQ的改变㊂通过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传统治疗改善了-8.03(95%CI: -14.33~-1.72,P=0.01),异质性较低(I2=33%)㊂2.3.7㊀VO2改变㊀只有2项研究[3-4]评估了VO2改变㊂射频消融患者的VO2相比于药物治疗提高了3.17ml㊃kg-1㊃min-1(95%CI:1.05ml㊃kg-1㊃min-1~ 5.28ml㊃kg-1㊃min-1,P=0.003),无异质性㊂2.3.8㊀BNP改变㊀由于AMICA研究[7]和CAMERA-MRI研究[8]没有BNP改善的数据, CAMTAF研究[3]缺乏基线BNP数据,最终只纳入2项研究[4,9]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射频消融组BNP的改善更明显,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D= -97.38pg/ml,95%CI:-238.87pg/ml~44.11pg/ml, P=0.18)㊂2.3.9㊀不良事件㊀对于只描述手术并发症的研究,不能确定对照组是否发生不良事件,故不纳入该类研究㊂最终我们纳入3项研究[3,7-8],认为射频消融和传统治疗方法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43.3%比39.5%,OR=1.29,95%CI:0.76~2.19,P=0.34),且无异质性(I2=0%)㊂3 讨论本荟萃分析共纳入8项RCTs研究,其中3项研究[3-4,8]将射频消融与药物控制心室率对比;2项研究[5,9]与药物节律控制对比,其中Di Biase等[5]是以胺碘酮作为节律控制方法;3项研究[6-7,10]与综合药物治疗进行对比㊂通过对这8项研究进行定量荟萃分析发现,射频消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㊂射频消融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异质性较高,可能与对照组采用不同的策略有关㊂既往研究认为,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在主要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11],节律控制仅能降低患者的房颤负荷[12]㊂这可能是由于患者通过抗心律失常药来控制心律,其维持窦性心律对于死亡率的益处已被其不良反应所掩盖㊂而导管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可规避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的新技术,其单独维持患者窦性心律的能力更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射频消融在房颤伴HFrEF 患者中的价值㊂在全因死亡率方面,射频消融组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㊂且在每组样本量均大于100且随访时间大于24个月的3个研究[5-6,10]中,射频消融组与对照组差别更大㊂因此,射频消融组的远期生存率更高㊂在硬终点(如全因死亡率和心衰再入院率)方面,虽然多项研究对此进行评估,但结合样本量㊁随访时间及最初研究目的,我们认为CASTLE-AF研究对于硬终点事件的评估比较准确[消融组和药物组分别有52例(28.5%)和82例(44.6%),P= 0.006]㊂LVEF㊁6MWT㊁VO2㊁MLHFQ和BNP等指标为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的评估提供了客观证据㊂但由于手术操作无法进行盲法,超声心动图评估也只有部分研究实现了盲法,故存在一定的偏倚㊂其中LVEF的异质性较大,且无法通过剔除研究来降低异质性,我们考虑可能与不同研究采用的超声仪型号不同以及超声操作者的经验技术差异相关㊂在不良事件方面,消融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34)㊂我们认为这其中可能存在发表偏倚,部分文章只报告了手术并发症,消融组和对照组无法排除出现其他不良事件的可能㊂我们纳入的研究人群为房颤伴HFrEF患者,分析结果无法扩展至所有的房颤伴心衰患者㊂因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驱动和维持房颤的电学基质可能与HFrEF不同,其对于房颤的影响也可能不同㊂由于目前对于HFpEF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且对于该类患者的纳入标准也不严谨㊂近日发表的关于HFpEF诊断方法的专家共识为不同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的权重做了评分[13-14],使HFpEF的诊断更加准确和清晰㊂另外,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大多是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患者,因此结果也无法扩展至NYHAⅠ和Ⅳ级的患者㊂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大多数患有持续性房颤(81.6%),Long等[10]认为阵发性房颤的心衰患者比非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在LVEF㊁左房大小㊁NYHA 心功能分级以及死亡率方面获益更多㊂该研究还对导致心衰的原因进行了亚组分析,在随访结束时,每个亚组的LVEF和NYHA心功能分级相比基线均有显著改善,并且表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以从射频消融中获益最多,而扩张型心肌病则获益最少㊂因为对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引起的心衰,射频消融是对因治疗,可以在转复心律失常的同时改善心功能,从而有更多的获益㊂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㊂首先,纳入的研究中有些研究样本量过小㊂第二,虽然所有的射频消融都是基于环肺静脉隔离,但不同术者的手术理念和经验必然存在差异㊂第三,传统治疗组不同的治疗策略(节律或心室率控制)可能也有治疗效果上的差异㊂第四,不同研究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纳入标准不同,也会使结果产生偏倚㊂总之,在房颤伴HFrEF 患者中,相比于传统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且未显著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㊂利益冲突:无参㊀考㊀文㊀献[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要点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3):209-218.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1.03.001.㊀The Writing Committee 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and Diseases in China.Interpretation of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Health and Diseases in China2020[J].Chin J Cardiovasc Med,2021,26(3):209-218.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1.03.001.[2]January CT,Wann LS,Calkins H,et al.2019AHA/ACC/HRSfocused update of the2014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HeartRhythm,2019,16(8):e66-e93.DOI:10.1016/j.hrthm.2019.01.024.[3]Hunter RJ,Berriman TJ,Diab I,et al.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Medical Treatment ofAtrial Fibrillation in Heart Failure(The CAMTAF Trial)[J].Circ Arrhyth Electrophysiol,2014,7(1):31-38.DOI:10.1161/CIRCEP.113.000806.[4]Jones DG,Haldar SK,Hussain W,et al.A randomized trial toassess 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rate control in the management of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eart failure[J].J Am CollCardiol,2013,61(18):1894-1903.DOI:10.1016/j.jacc.2013.01.069.[5]Di Biase L,Mohanty P,Mohanty S,et al.Ablation VersusAmiodarone for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an Implanted Device[J].Circulation,2016,133(17):1637-1644.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5.019406.[6]Marrouche NF,Brachmann J,Andresen D,et al.Catheter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Heart Failure[J].N Engl JMed,2018,378(5):417-427.DOI:10.1056/NEJMoa1707855.[7]Kuck KH,Merkely B,Zahn R,et al.Catheter Ablation VersusBest Medic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Fibrillation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The RandomizedAMICA Trial[J].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19,12(12):e7731.DOI:10.1161/CIRCEP.119.007731. [8]Prabhu S,Taylor AJ,Costello BT,et al.Catheter AblationVersus Medical Rate Control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ystolicDysfunction:The CAMERA-MRI Study[J].J Am Coll Cardiol,2017,70(16):1949-1961.DOI:10.1016/j.jacc.2017.08.041.[9]Macdonald MR,Connelly DT,Hawkins NM,et al.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with advanced heart failure and severe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dysfunction: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Heart,2011,97(9):740-747.DOI:10.1136/hrt.2010.207340.[10]Long S,Xi Y,Gao L,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catheterabl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dysfunction[J].Clin Cardiol,2020,43(3):305-314.DOI:10.1002/clc.23314.[11]Higgins JP,Thompson SG,Deeks JJ,et al.Measuringinconsistency in meta-analyses[J].BMJ,2003,327(7414):557-560.DOI:10.1136/bmj.327.7414.557. [12]Roy D,Talajic M,Nattel S,et al.Rhythm Control versus RateControl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eart Failure[J].N Engl JMed,2008,358(25):2667-277.DOI:10.1056/NEJMoa0708789.[13]方理刚.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新时代[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1):1-4.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1.01.001.㊀Fang LG.New era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erapy[J].Chin JCardiovasc Med,2021,26(1):1-4.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1.01.001.[14]张永珍,范媛媛.心力衰竭通用定义和分类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5):409-412.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1.05.001.㊀Zhang YZ,Fan YY.Interpretation of universal definition andclassification of heart failure[J].Chin J Cardiovasc Med,2021,26(5):409-412.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1.05.001.(收稿日期:2020-11-24)(本文编辑:李鹏)。
心脏外科手术后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于那些左室功能被抑制 , 不需要紧急电复律的术后房颤患 但 者, 建议应用胺碘酮进行药物复律 。胺碘酮对结构性心脏病
显的预防效果 。临床试验选择左室射血分数 > .0的 03
CB A G患者服用 B受体阻滞剂 , 显示可 以显著 降低术后 结果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 。
胺碘酮预防用药能够使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减少 8 一 %
7% 。在术前 7天开始 口服胺 碘酮 能够 有效 降低 术后房颤 2
发生 率 、 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有研究显示索他 洛尔使心
A CEC C / S 房颤指南 建议 : ①除非禁忌, 推荐用口服的 B受 体阻滞剂预防术后房颤( 推荐级别 I 证据级别 A 。② 级, ) 对于可能出现术后房颤的高风险患者推荐术前使用胺碘酮 预防性减少术后的房颤发生率( 推荐级别 I 级, I a 证据级别
A 。③对于存在 心脏 手术 后房 颤高 风险 的患者 , 以考 虑 ) 可
者应合理 的给予抗心律 失 常药治 疗 ( 推荐 级别 Ua , 级 证据
级别 B 。 )
术前给予索他洛尔预防房颤( 推荐级别 I , I 证据级别 B 。 h )
使用 B受体 阻滞 剂预防房 颤的原 理是抵抗 交感 神经张
对于 自限性 的术后 房颧应在 积极处 理诱 发因素 后待其 自动复律 , 如果不能有效 的控制心 室率 , 应及 时复律 。紧 则 急情况下房颤 的同步电复律是安全有效 的 , 处理同非手术房 颤, 非紧急情 况 则采 用药 物复律 。A C C P指 南 明确 指 出, 对
力增强 , 使患者 术后发 生心律 失 常的 敏感性 降低 。从 17 99
至 20 年 ,9项试验 ( 0 01 2 29 1例患 者 ) 中有 1 试验 显 示 , 3项
房颤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它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备受患者及医护人员瞩目。
本课件阐述了心房颤动的分类及治疗方法分类,之后重点介绍了房颤的复律、维持窦律治疗的适应症、优缺点、常用药物、停药指征等,为减少房颤的不良预后提供了有力帮助。
一、房颤的分类房颤可分成四类,即初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
初发性房颤的定义为发作小于7天,大多数小于24小时,而持续房颤大于7天,永久性房颤指房颤转复失败或不能够转复或转复后很快又复发的房颤。
无论是阵发性房颤还是持续性房颤,都有可能反复性发作。
阵发性房颤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包括药物治疗或者是电复律治疗),建议发作小于一天时复律,此时复律的成功率比较高,通常48小时可转复。
阵发性房颤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并减少其发作。
持续性房颤有转复的指征,因通常其不能自动转律,故需要药物或者电复律来进行转复。
持续性房颤的治疗目的是转复为窦性心律,并且维持窦性心律以及减慢心室律和抗凝治疗。
房颤的危害之一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会引起体循环的栓塞。
永久性房颤通常没有复律指征,药物不能使其转复窦性心律,它的治疗目的仅是控制心室律、抗凝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
此外,导管消融治疗方法已使很多房颤转律的适应症发生了变化。
确诊为房颤后可采取哪些治疗方法?二、房颤的治疗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四大方面:①复律、维持窦律治疗,这是一种选择性的治疗。
如永久性房颤即不需要复律和维持窦律的治疗。
②控制心室率治疗,属于房颤的基本治疗。
③抗凝治疗,也属于房颤的基本治疗。
④其他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起搏治疗、电复律治疗、导管消融治疗和外科治疗。
房颤是一种易复发的心律失常,转复后若不使用抗心律治疗药物,则其4年的保持窦律仅占10%,即使应用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12个月内的复发仍然大于50%,4年内维持窦律的比例只有30%,可以说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药物来治疗房颤。
房颤用药 需对症用药
房颤用药需对症用药
关于《房颤用药需对症用药》,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首选药物为氟卡胺、普罗帕酮和索他洛尔。
这三种药物都没有器官毒性。
索他洛尔具有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所以既可控制心室率,又可以维持窦性心律,对正常心脏来说,致心律失常作用小。
氟卡胺和普罗帕酮对正常心脏没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高血压患者如左室厚度≤1.4厘米,可选择普罗帕酮或氟卡胺。
普罗帕酮可能更好一些,因为其致心律失常作用小。
左室肥厚使索他洛尔和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这些药物不应作为首选药。
如左室壁厚度>1.4厘米,可选用胺碘酮,避免应用Ⅰ类和其他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冠心病患者如没有严重心力衰竭等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应首选索他洛尔。
索他洛尔的β受体阻滞作用是等剂量普奈洛尔和美托洛尔的1/3~1/2。
多非立特和胺碘酮应作为二线治疗药物。
冠心病患者应避免应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力衰竭患者只能选择多非立特和胺碘酮,应避免应用Ⅰ类抗
心律失常药物。
其他心脏问题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应选用胺碘酮,ⅠA类和其他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还会引起室速/室颤发作。
轻度二尖瓣反流在未造成左室明显扩大和功能障碍之前,可以按无器质性心脏病处理。
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也可按无器质性心脏病处理,也就是说,只要心脏结构和功能未明显受损,均可按无器质性心脏病处理。
普罗帕酮与索他洛尔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比较
普罗帕酮与索他洛尔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比较潘冬伟;李扬春【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propafenone and sotalol on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11 to March 2013 in our hospital,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otalol group and propafenone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of the SAS analy-sis system. The cardioversion success rate,cardioversion,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recurrence rate,left atrial diameter,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eart rate,QT interval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propafeno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otalol group (P<0. 05),the car-dioversion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sotalol group (P<0. 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After treatment,no obvious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P>0. 05),but the heart rate decreased (P<0. 05),and QT interval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P<0. 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eart rate,QT interva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There were 8 cases and 7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sotalol group and propafenone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Conclusion Short-term large dose of propafenone has better effect on cardioversion success rate andcardioversion time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compared with sotalol, i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for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索他洛尔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三、心房颤动及危险因素筛查与整合管理------老年房颤整合管理路径
老年房颤整合管理路径(ABC pathway)可降低老年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其他不良临床事件。
三、心房颤动及危险因素筛查与整合管理------设备检测房颤及管理
专家建议·3
➢ 使用房颤整合管理路径(A脑卒中/血栓防治,B 症状管理,C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疾 病管理)降低老年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其他临床事件。
老年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是连续和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老年房颤患者应定期动态评估其 血栓/栓塞风险。
四、老年心房颤动的评估------出血风险评估
老年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时需要兼顾出血风险,但出血风险评分高不是抗栓治疗的禁忌,应 寻找和调整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因素,避免出血事件的 发生。
HAS-BLED评分是最常用的评估房颤患者抗凝出血风险的量表。 HAS-BLED评分≥3分为出血高风险患者。该评分对识别低出血风险意义更大。
房颤是增龄性疾病,65岁及以上人群的房颤称为老年房颤。
患病率
全球疾病数据库不同年龄房颤患病率
55~59岁
80~84岁
0.72%
6.52%
95岁以上 8.18%
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及老年共病使中国老年人群房颤及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 在中国,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群的房颤生命风险比50岁以上人群增加了2倍。
目前的适应证已经从阵发性房颤扩大到持续性房颤。 单次房颤消融治疗成功率为70%~90%, 导管消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以显著
改善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预后。 影响导管消融结果的因素包括年龄、左心房大小、房颤持续时间、 肾功能不全及心房纤
维化等。 老年患者多存在左心房扩大及纤维化,同时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也随年龄增长呈现升高的趋
房颤围手术期处理(综合版本)
围手术期的流程
术前患者的准备
术中的处理和对策 术后的观察,处理和随访
术前准备
病例选择 相关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用药 其它
病例选择
年龄不限 ?最好 < 70岁(含);
房颤持续时间、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
功能不低于二级(NYHA分级)
近半年内无脑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史 TEE示无LAA血栓 病史 (房颤发作特点及基础心脏病史)
标测
标测
标测
消融
消融
消融
消融
消融
消融策略及终点判断
阵发性房颤:术中为窦性心律者以隔离两侧肺静脉并房颤不能诱 发为消融终点;术中为房颤者,先隔离两侧肺静脉,如房颤终止, 则做诱发(刺激和滴异丙肾),如能诱发或房颤没有终止,继续 消融碎裂电位(CFAES)和行间隔、峡部、CS、左房顶及后壁线性 消融;若明确SVC部位起源则行SVC隔离,以转律为终点。 持续性房颤:除了隔离两侧肺静脉,还消融碎裂电位(CFAES)和 行间隔、峡部、CS、左房顶及后壁线性消融;若房颤明确为SVC起 源,则行SVC隔离。若仍为房颤律行电复律,若转为房扑、房速行 激动标测后消融。终点为不能诱发出任何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 肺静脉和SVC电位隔离的判断方法:如果使用单导管法,可用消 融电极判断,建议使用Lasso判断。若左侧肺静脉是否仍有电位难 以判断,可把大头放置于LAA内起搏或用CS远端起搏,检验LASSO 通道上在起搏信号后是否残有肺静脉电位(电位识别很重要)。
房颤的围手术期处理
综合版本(供参考)
JJMC Biosense Webster张世光
三维射频消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房颤新指南
ATTENTION! THANK YOUR ATTENTION!
对于消融术前或术中记录到的典型房扑,新指南建 议行房扑消融(Ⅰ,B) 药物治疗无效、有明显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建议行导 管消融(Ⅱa,A) 药物治疗无效、有明显症状的持续性房颤,可考虑 行导管消融(Ⅱa,B) 对于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包括胺碘酮在内的药物 不能控制症状时考虑导管消融(Ⅱb,B) 新指南首次提出了对于无严重潜在心脏疾病的阵发 性房颤,若心率控制无效可在AAD治疗之前直接行 导管消融(Ⅱb,B) 有症状的长程持续性房颤,若AAD治疗无效,亦可 考虑导管消融(Ⅱb, C)。
ESC2010《心房颤动治疗指南》 《心房颤动治疗指南》 热点解读
内二科
党万军
心房颤动目前已成为心脏病学领 域的主要热点之一。2010年欧洲 心脏病学会(ESC)公布了最新 《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新指南 在2006年《ACC/AHA/ESC心房 颤动治疗指南》的基础上集聚了 更多的临床实践及相关的循证医 学证据,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更新 和完善。
房颤随访
卒中危险因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新发糖尿 病、高血压等),尤其应注意是否已具备抗 凝指征 目前是否应该抗凝,是否有新出现的卒中危 险因素,或存在抗凝必要如血栓栓塞低危患 者复律后应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 治疗后患者症状是否改善,若无改善,是否 需更换治疗方案
房颤随访
是否出现促心律失常的征象或风险,若出现, 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在服用AAD的情况下,阵发性房颤是否已进 展为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是否需要更换治疗 方案 室率控制的疗效如何,静息状态和体力活动 时的目标心率是否实现。
亮点
出台症状评估标准 抗凝更加细化 随访注重变化 导管消融地位的提升
房颤的新分类
房颤者如何用抗心律失常药
房颤者如何用抗心律失常药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通常是由于心脏疾病所引起的,如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或是由于代谢性疾病所导致的,如甲亢或者是糖尿病,也有可能是由于过度的劳累,吸烟酗酒所引起的。
如果房颤心室率很快,可能会出现血液动力学障碍,需要积极治疗,持续性房颤,左心房内有形成血栓的风险,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
1.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1.心率快、心悸、心慌,感到心跳跳动的很快,可能伴有力气不足或者劳累2.心室率很快时心输出量下降,出现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昏倒。
3.心室率快,心室泵血功能出现下降,导致胸部不适、心前区疼痛、压迫感或者不舒服。
4.患者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这可能是患者过度紧张与害怕导致的,所以在当患者发病时一定要安抚患者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
2.房颤患者如何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患有房颤的患者一定要对症用药,合理给予患者用药时间、剂量,并观察患者服用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从而起到缓解患者病情,起到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对于患有心脏疾病但未出现性质变化的患者其首选用的药物为普罗帕酮、索他洛尔以及氟卡胺,上述三种药物对器官都不存在毒性,患者可放心服用。
索他洛尔具有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可有效控制心室率,尽可能的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絮乱,所以降低正常心脏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同时普罗帕酮和氟卡胺对于心脏正常的患者也不存在副作用。
2.对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可选用氟卡胺和普罗帕酮。
建议患者使用普罗帕酮,因为其导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较小,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
部分患者的左心室肥大则使用索他洛尔和其他III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使用此类药物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应听从医生指导用药。
其实对于左心室壁>1.4cm的患者建议首选药物为胺碘酮,尽量避免I类和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完整版)
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完整版)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其导致的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事件、心功能不全等严重不良后果,常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房颤的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2016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developedincolla borationwithEACTS》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发表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及近期房颤领域的研究进展,就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进行概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房颤的非药物治疗1.1电复律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房颤,不论房颤时间、类型首选直流电同步电复律。
电复律较药物转复成功率高,患者需镇静或麻醉。
非血流动力学障碍,房颤持续时间不明或超过48小时,目前仍推荐复律前抗凝治疗3周,复律后抗凝4周的“前3后4”抗凝方案。
如果经食道超声(TEE)检查排除左心房血栓,可进行即咳U电复律。
如果TEE检查确诊血栓,应再抗凝进行治疗A3至4周,复查TEE确定血栓消失后再行电复律。
若仍存在血栓,不建议电复律治疗。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复律的房颤患者,不应因启动抗凝而延误复律时间。
如无禁忌证,应尽早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NOAC,同时进行复律治疗。
建议I类: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患者(证据级别B);②有症状的持续性或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证据级别B)③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证据级别C)。
na类:电复律前使用胺碘酮、氟卡尼、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增加电复律成功率并预防房颤复发(证据级别B)。
1.2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应在经过充分培训、有经验的中心进行房颤射频消融,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左心房/左心耳血栓是房颤导管消融的绝对禁忌证。
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房颤类型、房颤持续时间、有无二尖瓣反流及其程度、有无基础心血管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术者经验等因素均是可影响导管消融的效果。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领域中的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领域中的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在1978~1988年的10年间,在心律失常的外科和介入治疗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热情也在稳步高涨,直到1989年CAST试验结果公布。
CAST试验发现,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尽管患者的心律失常得到不同程度控制,但死亡率反而增高。
这一结果使人们开始深刻反思,使Ⅰ类药物应用受到质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逐渐降温。
近年来,令人十分关注的是某些其他类型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心律失常死亡甚至比抗心律失常本身更有效,例如Ⅱ类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以后简称β阻滞剂)未必减少室性早搏,但可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
近年来,β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及重要性逐步上升,目前已成为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中流砥柱。
其最大的特点是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这与它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密切相关。
β阻滞剂已被推荐为多种心律失常治疗的I类和Ⅱa类应用指征,又多是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合并用药的首选药物。
循证医学的资料证明,其能有效地治疗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是唯一被证明可以降低由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SCD)的药物。
临床医生提高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重视,才能更好地应用β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
一、β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时的特点β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很多,尽管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除了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外,目前已经能够明确的其他作用机制包括:防止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改善心脏功能和左室结构、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激活及抗高血压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心肌氧化及应激作用等。
β阻滞剂的多重作用针对心律失常不仅能够“治标”,还能够纠正或改善心律失常发生病因,起到“治本”的作用,是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所不能比拟的。
β阻滞剂这些独特的抗心律失常机制,使其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以下特点。
1.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β阻滞剂对心房肌、心室肌、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作用广泛,应用后可使心脏上述部位的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
房颤的围手术期处理
留置导尿 ➢有无解剖结构异常 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
➢乙肝表面抗原 ➢Anti-HIV
➢有无收缩活动异常 肝素 ➢食道超声检查 ➢胸片,心脏CT或MR
➢向家属详细交待 手术成功率、风 险、预后及费用
术前准备
病史
➢初发时间、发作频度 ➢持续时间、治疗过程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药物治疗
其他
➢三大常规检查
➢凝血指标:INR、 PT、
➢EF
院后术前四天起停用 ➢常规术前30min
APTT、 TT、Fib
留置导尿 ➢有无解剖结构异常 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
➢乙肝表面抗原 ➢Anti-HIV
➢有无收缩活动异常 肝素 ➢食道超声检查 ➢胸片,心脏CT或MR
➢向家属详细交待 手术成功率、风 险、预后及费用
术前准备
病史
➢初发时间、发作频度 ➢持续时间、治疗过程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药物治疗
其他
➢三大常规检查
➢常规心脏扇超检查
➢持续性或慢性房颤患者 ➢术前6-8小时禁
➢肝肾功能,电解质
➢左房内径
食、禁水 院外口服华法令,入
➢凝血指标:INR、 PT、
➢EF
院后术前四天起停用 ➢常规术前30min
APTT、 TT、Fib
Content
适应证 术前准备 术中处理
术后处理 Add your text in here
术前准备
病史
➢初发时间、发作频度 ➢持续时间、治疗过程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药物治疗
其他
➢三大常规检查
➢常规心脏扇超检查
➢持续性或慢性房颤患者 ➢术前6-8小时禁
➢肝肾功能,电解质
➢左房内径
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问题
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问题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据统计,心律失常的急诊患者中,约40%是房颤。
急诊房颤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即首发房颤、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期或持续性房颤的加重期,往往由于心室率过快和不规则,临床上出现症状或房颤症状突然明显加重,如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
急诊房颤的处理应个体化,主要应考虑房颤发病诱因、有无其他合并症、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等。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血栓栓塞事件、迅速改善心脏的功能和缓解患者的症状。
根据不同的处理原则可将房颤分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两类。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又根据复律时机和复律前准备的不同分为发作持续时间。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症状特点、体格检查、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可明确房颤的诊断。
• 症状:主要为心悸,程度轻重不一。
一般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较重;• 体征:最重要的体征是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 心电图:P 波消失,代之以振幅、频率不等的 f 波,RR 间期绝对不等。
注:应进一步明确房颤的病因和诱因、症状程度、房颤的类型(阵发性、持续性、长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血栓栓塞的风险或高危因素、是否并存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状态。
2)鉴别诊断• 应与其他不规则的心律失常鉴别,如:- 频发早搏;- 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伴有不规律房室传导阻滞。
• 阵发性房颤伴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心电图表现酷似室性心动过速,应仔细辨认房颤波,以及 RR 间距的明显不规律性:- 急诊难以鉴别时,应按室性心动过速处理;- 如果心室率极快,尤其影响血流动力学时,应及早同步直流电击复律。
2治疗治疗原则包括:治疗危险因素及合并疾病;预防血栓栓塞;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
1)抗凝治疗血栓栓塞和出血风险评估:•瓣膜病房颤(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机械瓣置换术后)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明确抗凝适应证,无需再进行栓塞风险评分;• 对非瓣膜病房颤,推荐使用 CHA2DS2-VASc 积分评估栓塞风险:- CHA2DS2-VASc 积分男性≥ 2 分,女性≥ 3 分需服用抗凝药物;-CHA2DS2-VASc 积分男性= 1 分,女性= 2 分,在详细评估出血风险后建议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无危险因素,CHA2DS2-VASc 积分= 0 分者,无需抗凝治疗。
房颤电复律后的不寻常起搏-心电图诊断(全文)
房颤电复律后的不寻常起搏-心电图诊断(全文)本期心电图病例来自5月14日发表的Circulation杂志。
患者男性患者,71岁,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病史,缩窄性心包炎后心包切开术病史,本次因呼吸困难就诊。
两年前因窦房结功能障碍植入双腔起搏器(美敦力AdaptaADDR01)。
曾因房颤接受肺静脉隔离消融术治疗并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心电图记录完毕后,患者住院治疗,初始口服索他洛尔,随后进行心脏电复律(图1)。
口服索他洛尔负荷量并经食管超声心电图检查后,进行直流电复律,重复记录12导联心电图(图2)。
如何解释复律后心电图的变化?图1.评估呼吸困难时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显示为心室起搏心律,起搏模式是心房颤动时起搏器模式转换后的DDIR起搏模式图2. 口服索他洛尔负荷量行心脏电复律后12导联心电图心电图解析心脏电复律前,起搏器程控提示其已经程控开启了心室起搏管理(MVP)模式(AAIR<=>DDDR),低限频率为60 bpm,上限频率为130 bpm,模式转换检测频率为150 bpm。
起搏AV间期为310 ms,感知AV间期为280 ms。
如图1所示,在MVP模式下,起搏器因房颤发作而将起搏模式转换为DDI(R)模式。
心脏电复律后(图2和图3),前7个心搏为65bpm的心房起搏刺激(S)及显著的长PR间期(525ms)房室传导。
第8个QRS波前存在2个自身P波,第1个P波落在T波上没有下传心室(虚箭头),第2个P波(实箭头)激动在400 ms的长PR间期后经房室结下传心室。
由于P波感知不足(undersensing of theP wave,译者注:图中间歇性心房感知不足的证据不够充分,此处第2个P波更可能落在第一个P波后的心房不应期中而被标记为不应期内的心房感知事件而未重整AA间期),下传的自身QRS波后的110 ms内(译者注:AA间期结束后)起搏器发放心房起搏刺激,这个心房刺激落入心室后心房空白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房颤消融术后房扑应首选索他洛尔!阜
外医院姚焰团队研究
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房扑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积极行二次导管消融术。
此外,国外相关专家共识和我国房颤治疗指南均建议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常规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过对于肺静脉传导恢复相关房扑患者,哪种药物能更有效抑制二次导管消融术后复发?
阜外医院姚焰、胡志成等进行的研究通过比较索他洛尔、胺碘酮、普罗帕酮发现,口服索他洛尔效果不错。
研究显示,在平均随访3.7年,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率为 15.3%。
索他洛尔组术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率(6.4%)低于胺碘酮组(10.3%)、普罗帕酮组(23.8%)及空白组(20.6%),与后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而胺碘酮组与普罗帕酮组虽复发率低,但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此外,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限制了胺碘酮的推广,而普罗帕酮由于存在负性肌力作用,因此并不适合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良和明显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阻碍了该药的广泛应用。
而在儿童以及胎儿的房扑治疗中,索他洛尔因被认为更加安全和有效而得以应用。
基于一系列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可以考虑将索他洛尔作为肺静脉传导恢复相关房扑导管消融术后的首选用药。
这项研究选取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后新发房扑、于阜外医院行二次消融术,术中明确房扑为肺静脉传导恢复相关且达消融终点的患者261例。
根据二次消融术后早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索他洛尔组(n=78)、胺碘酮组(n=39)、普罗帕酮组(n=42)和空白组(n=102)四组。
来源:胡志成,郑黎晖,赵明昊,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肺静脉传导恢复相关心房扑动二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90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