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抗生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自由基在厌氧条件下相当不稳定,它很容易地 将氧还原成为超氧化物,超氧化物离子可以进一 步使脂质过氧化。超氧化物将启动导致产生活 性.OH和H2O2的级联放大反应。这些自由基都涉及 到对细胞的损伤,包括DNA的断裂、DNA-蛋白的 交链,以及蛋白质的破坏。
由于心脏组织中基本不存在具有解毒作用的酶类, 因此,其毒性往往比其他组织要大。另外,蒽环 的氧化还原循环抑制了谷光苷肽超氧酶的活性.
3、金属离子的络合
实验表明:在有DNA存在时,ADR-Fe+3复合物显著地 刺激从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这与观察到的ADR-Fe鳌 合物与DNA形成稳定的三元复合物相一致,这种三元复 合物本身就是一种活化的氧化还原催化剂。
ADR-Fe+3复合物存在的情况下,自由基的形成也对真 核细胞血影膜(ghost membrance)进行氧化破坏。
抗肿瘤抗生素
一些常见抗肿瘤药物对DNA作用的顺序特异性
药物名称
作用后的产物
DNA作用靶序列
嵌入型药物: 柔红霉素/阿霉素 柔红霉素/阿霉素 WP401 阿克拉霉素 诺加霉素 放线菌素D
双嵌入型药物: 丙霉素 刺霉素
小沟结合物 偏端霉素A 倍癌霉素
共价结合型药物: 光神霉素 丝裂霉素C
DNA断裂药物: 博莱霉素 培洛霉素
与鸟嘌呤G15之间的键的作用可以形成交链的加合物。
第三节 博莱霉素类抗肿瘤抗生素
一、博莱霉素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博莱霉素(bleomycin ,BLM)是一族具有独特
结构和作用的广谱抗菌抗肿瘤抗生素,是日本 微生物化学研究所梅泽宾夫首先从轮枝链霉菌
(Streptomyces vertillus )中分离到的,属于
二、生物还原性药物活性: 丝裂霉素C作为原型起作用
在Lyer和Szybalski的经典论文中(1964)第一次描述了 有关MC分子机制的另一个独特的特征是:DNA交联和烷化 活性需要还原醌,这才使得药物转化为高活性的烷基化形 式。这种特性被认为在癌症化疗中很重要。
相对于生长在有氧环境下的细胞,MC和甲基丝裂霉素对培 养在缺氧条件下细胞有选择性细胞毒性,这可通过O2抑制 丝裂霉素的还原活性来解释。
丝裂霉素C与DNA单功能和双功能 活化形成加合物的机制
由MC在对DNA引起交联时的两步反应
活化形式的MC中C-10氧原子与DNA之间的 CpG顺序-特异性的H-键 箭头指向作为共价反应靶位的鸟嘌呤
MC单加合物存在下,专为CG-CG序列交联
单烷化的MC-DNA加合物模式
MC在C4pG5中鸟嘌呤G5残基的N2位烷化;通过MC分子中C10
DNA的立体模型(A),以及一些药物 对DNA小沟处碱基的作用模式(B)
从广义的角度看,DNA可以看作是抗肿瘤药物的大分子受体,而大 多数抗肿瘤药物对DNA的攻击是其小沟部分。
第一节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一、柔红霉素和阿霉素
阿克拉霉素A和B的化学结构
柔红霉素和阿霉素的作用机制
对柔红霉素和阿霉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与 DNA的嵌入形成2:1的DNR-CGTACG复合物,并确定 了蒽环类抗生素结构中的三个功能部分:
Gianni等的研究表明:ARD-Fe+3复合物的循环降低分 子氧。随着Fe+3 还原成Fe+2,形成一种阿霉素自由 基,其可能介导药物的毒性作用。
阿霉素与一种普通金属离子之间形成 的双复合物(a)和单复合物(b)
4、自由基的诱导
在1970年至1980年间,人们开始认识到阿霉素的 心脏毒性并非其本身的结构所致,而是由于在体 内被还原成为半醌自由基。
糖肽类抗生素。 BLM组分繁多,在天然组份中结构衍生物有十几
个。
一个典型的BLM-A2分子由四部分组成:1)末端氨基,参与BLM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2)bithiazole部分,也参与BLM通过DNA小沟与DNA结合;3) 一个假肽部分, 通过几个配位键结合过渡态金属,与识别特定DNA序列有关;4) 一个多聚糖部 分,其功能尚待讨论。
泰莱霉素(talisomycin)被称为第三代博莱霉素,其疗效
比博莱霉素好,而毒副作用较小。泰莱霉素的化学结构。
O
NH2
NH2
H
N
NH2
N
O
N
N
H2N
O HO O
CH3 HN N H
H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CH3 HO
HO O
N H CH3
S O
HO
OH
O
HO
O O
O OH
N
N H
OH
OH O
H3C
O
OH H2N
尽管DNA被一些简单的化学合成双功能烷化剂交联的现象 提早两年已被发现,但丝裂霉素却是具有这种功能的唯一 一种天然抗生素。
关于丝裂霉素具有这种烷化作用的证据已被确证。例如: 伴随着交联,药物分子只结合在一条DNA链上。
丝裂霉素主要是作为一种DNA复制抑制剂而发挥抗细胞活 性已被证实,很多证据揭示,这种抑制基本上是由MC诱导 的交联造成的。
~5(A/T)bp ~4(A/T)bp
CG 富含G区
GT,GC GT,GC
A:柔红霉素/阿霉素; B:Cyanomorpholinyl 阿霉素; C:Barminomycin,次红霉素; D:恩霉素;E:丝裂霉素; F: Ecteinascidin,Et
一些作用于DNA 鸟嘌呤N2的抗肿
瘤抗生素的机制
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WP631和WP652的化学结构
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型 A:WP631-ACGTACGT复合物;B:WP652-TGTACA复合物
丙霉素A和刺霉素的化学结构
丙霉素A与DNA的嵌入模式
三、蒽环类抗生素的其他一些作用机制
一般地,蒽环类抗生素对DNA和RNA具有较高的亲 和力,因此认为这类抗生素通过将其分子非极性 插入到DNA双螺旋的碱基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故 也称之为如上所述的嵌入型DNA结合机制。
蒽环类氧化还原循环以及由此产生自由基的过程
多重作用机制: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进入胞内与线粒体发生交互 作用后,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一是导致细胞色C的释放,其诱导细胞发生调亡; 二是产生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DNA断裂和
蛋白质破坏,以及钙离子释放; 三是与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导致自由基的产生; 四是与脂质发生交互作用,导致膜结构的改变和
非共价型复合物 G-N2位加合物 G-N2位加合物 非共价型复合物 非共价型复合物 非共价型复合物
复合物 复合物
复合物 A-N3加合物
G-N2位加合物 在两个G-N2位间交联
H’断裂 H4’断裂
CG(A/T) CGC CGG CG(A/T) (C/T)G GC或GT
(A/T)CG(A/T) (A/T)CG(A/T)
二、双嵌入类化合物
对柔红霉素的结构改造,合成了双柔红霉素类 化合物WP631和WP652,其具有比柔红霉素和阿 霉素更强的生物活性(化学结构如图所示)。
这两种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嵌入DNA的模式不同: WP631优先嵌入到具有CG(A/T)(A/T)CG的一个六 核苷的顺序中,并在两个甙元之间包裹四个碱 基对;而WP652与一个四核苷顺序结合,如 PyGTPu。
OH
O
N
R
S
O
NH2
H
H
N
N
Tallysomycin A
R=
N H
NH2
NH2 O
NH2
Tallysomycin B R =
N H
N H
一、博莱霉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有些抗肿瘤药物具有断裂DNA的功能,其 中许多是通过氧化还原系统来活化这些 药物分子,形成具有自由基状态的药物。
博莱霉素和培洛霉素属于这类抗肿瘤抗 生素。
1、博莱霉素-金属-O2 复合物氧化还原特性
BLM能同时结合氧及氧化还原活性过渡态金属离 子,如:铁、钴、锌、镍、铜。
这些离子与BLM的假肽部分的几个氨基组成螯合 物。
这些复合物中最稳定的是与钴形成的螯合物。 六个配位键使结合不可逆。
BLM-Fe2+与O2形成三元加合物,结合到DNA上 并在Fe2+氧化为Fe3+后对DNA脱氧核糖C4’位 进行亲核攻击。
但根据对这类抗生素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毒副作 用的研究,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线粒 体作为亚细胞作用靶位。
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来影响线粒体。
1、与脂质的亲和力
对这类抗肿瘤抗生素心脏毒性的研究表明:其细 胞毒性的主要作用靶位是线粒体膜。
在线粒体的内膜富含心磷脂(cardiolipin,CL), 阿霉素与这种物质的亲和力比磷脂酸高80倍。
A:从DNA小沟所示;B:从DNA大沟所示。
另外一个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诺加霉素(nogalamycin, Ng),它对DNA的嵌入模式跨越小沟和大沟.
图中红色所示为诺加霉素分子中的nogalose部分, 其嵌入在DNA小沟中;图中紫色所示为诺加霉素分 子中的氨基葡萄糖部分,其嵌入在DNA大沟中;金 黄色所示为诺加霉素的甙元部分。
MC的复杂性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来研究它的结构、 还原机制、DNA损伤、生物活性等与化疗效应之间 的关系。
MC的还原活 化途径以及 通过活化的 丝裂霉素对 DNA进行交 联的机制
KW-2149与BMS-181174的化学结构 以及经谷胱苷肽活化的机制
FR900482和FR66979的还原活化机制
1)嵌入(环B-D); 2)A环的锚链(如C9-OH); 3)氨基糖; 每一部分对生物学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甲醛分子能够使这类药 物将药物分子中柔毛霉胺的N3与DNA分子中鸟嘌呤 N2进行共价结合.
由甲醛分子介导的2:1 DNR-CGCGCG共价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箭头所示为甲醛分子介导的共价交链。
这些发现使人们得到这样一个假设:丝裂霉素拥有独特的 抗肿瘤选择性,即作用于于实体瘤的缺氧区,这些区域通 常对放射治疗和其它需氧治疗有抗性。
三、由MC导致的DNA烷化和交联的机制
DNA交联剂是癌症化疗药物的重要成员,最好的 例子是合成药物苯丁酸氮芥、氮芥、卡氮芥,以 及环磷酰胺等。
与合成药物相比,MC是这类化合物中唯一的天然 来源的物质,有更复杂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
2、钙浓度与膜去极化
体外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钙浓度下,线粒体起着 钙储存的作用从细胞质收集,蒽环类抗生素具有 影响稳态钙浓度的作用。
这种作用模式使阿霉素保持为一种弱的氧化剂, 来氧化蛋白质上关键的巯基(这种蛋白为钙离子 传运通道或孔)。确实,巯基还原剂能够保护钙 离子外排。
蒽环类抗生素对钙稳态影响的分子机制似乎 又是自由基调节机制。自由基也损坏通过肌质网 对钙的收集。
在有氧(a)或无氧(b)情况下,将分别导致DNA链的切割, 以及在DNA链保持完整的情况下释放游离碱基和产生一种氧
化性破坏的糖。
1、博莱霉素-金属-O2 复合物氧化还原特性
与其他金属离子形成的加合物仅在十分有限的 条件下才被激活。而Fe2+的再生允许三元复 合物BLM-Fe2+-O2保持催化活性。据估计,一 个BLM分子可产生8~10个DNA裂缝。
某些酶的抑制; 五是抑制某些酶的活性。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生物学效应和分子作用机制
第二节 丝裂霉素C
丝裂霉素是一类强效抗生素,于1950年由日本微
生物学家从Streptomyces caesoitosus的发酵培
养物中发现。其家族成员之一丝裂霉素C (mitomycin C,MC)。
由于丝裂霉素C对实体瘤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 已于上世纪60年代被用于临床癌症化疗。
MC是乳房、肺,前列腺癌症联合化疗的一种重要 药物,也是少数几种有效的抗结肠癌药物之一, 并且是治疗表皮膀胱癌所选择的药物之一和单一 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最具活性的药物。
丝裂霉素类的化学结构
一、丝裂霉素通过与DNA交联,作为一种 强效的细胞毒损伤物质
早期的分子药物学关于MC的研究揭示了这类抗肿瘤抗生素 的一种特殊能力:MC和该族化合物的其它成员能够使DNA 链产生交联。
在线粒体膜上存在有很多具有一定功能的酶,如 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细胞色素C还原 酶等,这些酶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一定量的心磷 脂。
因此,当蒽环类抗生素与膜上的心磷脂结合后, 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这些酶的功能,这就是所 谓的群集活性(clustering activity)。
阿霉素的群集活性,即其与心磷脂结合后影响线粒体复合物I-III,其 作用模式可以是:阿霉素-心磷脂(双磷脂酰甘油)复合物与酶促复合 物I-III移动在一起(a);也可以是:阿霉素-心磷脂(双磷脂酰甘 油)复合物与酶促复合物I-III分开(b)。这两种情况下,酶活性都 受到抑制。
由于心脏组织中基本不存在具有解毒作用的酶类, 因此,其毒性往往比其他组织要大。另外,蒽环 的氧化还原循环抑制了谷光苷肽超氧酶的活性.
3、金属离子的络合
实验表明:在有DNA存在时,ADR-Fe+3复合物显著地 刺激从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这与观察到的ADR-Fe鳌 合物与DNA形成稳定的三元复合物相一致,这种三元复 合物本身就是一种活化的氧化还原催化剂。
ADR-Fe+3复合物存在的情况下,自由基的形成也对真 核细胞血影膜(ghost membrance)进行氧化破坏。
抗肿瘤抗生素
一些常见抗肿瘤药物对DNA作用的顺序特异性
药物名称
作用后的产物
DNA作用靶序列
嵌入型药物: 柔红霉素/阿霉素 柔红霉素/阿霉素 WP401 阿克拉霉素 诺加霉素 放线菌素D
双嵌入型药物: 丙霉素 刺霉素
小沟结合物 偏端霉素A 倍癌霉素
共价结合型药物: 光神霉素 丝裂霉素C
DNA断裂药物: 博莱霉素 培洛霉素
与鸟嘌呤G15之间的键的作用可以形成交链的加合物。
第三节 博莱霉素类抗肿瘤抗生素
一、博莱霉素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博莱霉素(bleomycin ,BLM)是一族具有独特
结构和作用的广谱抗菌抗肿瘤抗生素,是日本 微生物化学研究所梅泽宾夫首先从轮枝链霉菌
(Streptomyces vertillus )中分离到的,属于
二、生物还原性药物活性: 丝裂霉素C作为原型起作用
在Lyer和Szybalski的经典论文中(1964)第一次描述了 有关MC分子机制的另一个独特的特征是:DNA交联和烷化 活性需要还原醌,这才使得药物转化为高活性的烷基化形 式。这种特性被认为在癌症化疗中很重要。
相对于生长在有氧环境下的细胞,MC和甲基丝裂霉素对培 养在缺氧条件下细胞有选择性细胞毒性,这可通过O2抑制 丝裂霉素的还原活性来解释。
丝裂霉素C与DNA单功能和双功能 活化形成加合物的机制
由MC在对DNA引起交联时的两步反应
活化形式的MC中C-10氧原子与DNA之间的 CpG顺序-特异性的H-键 箭头指向作为共价反应靶位的鸟嘌呤
MC单加合物存在下,专为CG-CG序列交联
单烷化的MC-DNA加合物模式
MC在C4pG5中鸟嘌呤G5残基的N2位烷化;通过MC分子中C10
DNA的立体模型(A),以及一些药物 对DNA小沟处碱基的作用模式(B)
从广义的角度看,DNA可以看作是抗肿瘤药物的大分子受体,而大 多数抗肿瘤药物对DNA的攻击是其小沟部分。
第一节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一、柔红霉素和阿霉素
阿克拉霉素A和B的化学结构
柔红霉素和阿霉素的作用机制
对柔红霉素和阿霉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与 DNA的嵌入形成2:1的DNR-CGTACG复合物,并确定 了蒽环类抗生素结构中的三个功能部分:
Gianni等的研究表明:ARD-Fe+3复合物的循环降低分 子氧。随着Fe+3 还原成Fe+2,形成一种阿霉素自由 基,其可能介导药物的毒性作用。
阿霉素与一种普通金属离子之间形成 的双复合物(a)和单复合物(b)
4、自由基的诱导
在1970年至1980年间,人们开始认识到阿霉素的 心脏毒性并非其本身的结构所致,而是由于在体 内被还原成为半醌自由基。
糖肽类抗生素。 BLM组分繁多,在天然组份中结构衍生物有十几
个。
一个典型的BLM-A2分子由四部分组成:1)末端氨基,参与BLM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2)bithiazole部分,也参与BLM通过DNA小沟与DNA结合;3) 一个假肽部分, 通过几个配位键结合过渡态金属,与识别特定DNA序列有关;4) 一个多聚糖部 分,其功能尚待讨论。
泰莱霉素(talisomycin)被称为第三代博莱霉素,其疗效
比博莱霉素好,而毒副作用较小。泰莱霉素的化学结构。
O
NH2
NH2
H
N
NH2
N
O
N
N
H2N
O HO O
CH3 HN N H
H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CH3 HO
HO O
N H CH3
S O
HO
OH
O
HO
O O
O OH
N
N H
OH
OH O
H3C
O
OH H2N
尽管DNA被一些简单的化学合成双功能烷化剂交联的现象 提早两年已被发现,但丝裂霉素却是具有这种功能的唯一 一种天然抗生素。
关于丝裂霉素具有这种烷化作用的证据已被确证。例如: 伴随着交联,药物分子只结合在一条DNA链上。
丝裂霉素主要是作为一种DNA复制抑制剂而发挥抗细胞活 性已被证实,很多证据揭示,这种抑制基本上是由MC诱导 的交联造成的。
~5(A/T)bp ~4(A/T)bp
CG 富含G区
GT,GC GT,GC
A:柔红霉素/阿霉素; B:Cyanomorpholinyl 阿霉素; C:Barminomycin,次红霉素; D:恩霉素;E:丝裂霉素; F: Ecteinascidin,Et
一些作用于DNA 鸟嘌呤N2的抗肿
瘤抗生素的机制
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WP631和WP652的化学结构
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型 A:WP631-ACGTACGT复合物;B:WP652-TGTACA复合物
丙霉素A和刺霉素的化学结构
丙霉素A与DNA的嵌入模式
三、蒽环类抗生素的其他一些作用机制
一般地,蒽环类抗生素对DNA和RNA具有较高的亲 和力,因此认为这类抗生素通过将其分子非极性 插入到DNA双螺旋的碱基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故 也称之为如上所述的嵌入型DNA结合机制。
蒽环类氧化还原循环以及由此产生自由基的过程
多重作用机制: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进入胞内与线粒体发生交互 作用后,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一是导致细胞色C的释放,其诱导细胞发生调亡; 二是产生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DNA断裂和
蛋白质破坏,以及钙离子释放; 三是与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导致自由基的产生; 四是与脂质发生交互作用,导致膜结构的改变和
非共价型复合物 G-N2位加合物 G-N2位加合物 非共价型复合物 非共价型复合物 非共价型复合物
复合物 复合物
复合物 A-N3加合物
G-N2位加合物 在两个G-N2位间交联
H’断裂 H4’断裂
CG(A/T) CGC CGG CG(A/T) (C/T)G GC或GT
(A/T)CG(A/T) (A/T)CG(A/T)
二、双嵌入类化合物
对柔红霉素的结构改造,合成了双柔红霉素类 化合物WP631和WP652,其具有比柔红霉素和阿 霉素更强的生物活性(化学结构如图所示)。
这两种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嵌入DNA的模式不同: WP631优先嵌入到具有CG(A/T)(A/T)CG的一个六 核苷的顺序中,并在两个甙元之间包裹四个碱 基对;而WP652与一个四核苷顺序结合,如 PyGTPu。
OH
O
N
R
S
O
NH2
H
H
N
N
Tallysomycin A
R=
N H
NH2
NH2 O
NH2
Tallysomycin B R =
N H
N H
一、博莱霉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有些抗肿瘤药物具有断裂DNA的功能,其 中许多是通过氧化还原系统来活化这些 药物分子,形成具有自由基状态的药物。
博莱霉素和培洛霉素属于这类抗肿瘤抗 生素。
1、博莱霉素-金属-O2 复合物氧化还原特性
BLM能同时结合氧及氧化还原活性过渡态金属离 子,如:铁、钴、锌、镍、铜。
这些离子与BLM的假肽部分的几个氨基组成螯合 物。
这些复合物中最稳定的是与钴形成的螯合物。 六个配位键使结合不可逆。
BLM-Fe2+与O2形成三元加合物,结合到DNA上 并在Fe2+氧化为Fe3+后对DNA脱氧核糖C4’位 进行亲核攻击。
但根据对这类抗生素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毒副作 用的研究,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线粒 体作为亚细胞作用靶位。
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来影响线粒体。
1、与脂质的亲和力
对这类抗肿瘤抗生素心脏毒性的研究表明:其细 胞毒性的主要作用靶位是线粒体膜。
在线粒体的内膜富含心磷脂(cardiolipin,CL), 阿霉素与这种物质的亲和力比磷脂酸高80倍。
A:从DNA小沟所示;B:从DNA大沟所示。
另外一个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诺加霉素(nogalamycin, Ng),它对DNA的嵌入模式跨越小沟和大沟.
图中红色所示为诺加霉素分子中的nogalose部分, 其嵌入在DNA小沟中;图中紫色所示为诺加霉素分 子中的氨基葡萄糖部分,其嵌入在DNA大沟中;金 黄色所示为诺加霉素的甙元部分。
MC的复杂性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来研究它的结构、 还原机制、DNA损伤、生物活性等与化疗效应之间 的关系。
MC的还原活 化途径以及 通过活化的 丝裂霉素对 DNA进行交 联的机制
KW-2149与BMS-181174的化学结构 以及经谷胱苷肽活化的机制
FR900482和FR66979的还原活化机制
1)嵌入(环B-D); 2)A环的锚链(如C9-OH); 3)氨基糖; 每一部分对生物学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重要的发现是:甲醛分子能够使这类药 物将药物分子中柔毛霉胺的N3与DNA分子中鸟嘌呤 N2进行共价结合.
由甲醛分子介导的2:1 DNR-CGCGCG共价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箭头所示为甲醛分子介导的共价交链。
这些发现使人们得到这样一个假设:丝裂霉素拥有独特的 抗肿瘤选择性,即作用于于实体瘤的缺氧区,这些区域通 常对放射治疗和其它需氧治疗有抗性。
三、由MC导致的DNA烷化和交联的机制
DNA交联剂是癌症化疗药物的重要成员,最好的 例子是合成药物苯丁酸氮芥、氮芥、卡氮芥,以 及环磷酰胺等。
与合成药物相比,MC是这类化合物中唯一的天然 来源的物质,有更复杂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
2、钙浓度与膜去极化
体外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钙浓度下,线粒体起着 钙储存的作用从细胞质收集,蒽环类抗生素具有 影响稳态钙浓度的作用。
这种作用模式使阿霉素保持为一种弱的氧化剂, 来氧化蛋白质上关键的巯基(这种蛋白为钙离子 传运通道或孔)。确实,巯基还原剂能够保护钙 离子外排。
蒽环类抗生素对钙稳态影响的分子机制似乎 又是自由基调节机制。自由基也损坏通过肌质网 对钙的收集。
在有氧(a)或无氧(b)情况下,将分别导致DNA链的切割, 以及在DNA链保持完整的情况下释放游离碱基和产生一种氧
化性破坏的糖。
1、博莱霉素-金属-O2 复合物氧化还原特性
与其他金属离子形成的加合物仅在十分有限的 条件下才被激活。而Fe2+的再生允许三元复 合物BLM-Fe2+-O2保持催化活性。据估计,一 个BLM分子可产生8~10个DNA裂缝。
某些酶的抑制; 五是抑制某些酶的活性。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生物学效应和分子作用机制
第二节 丝裂霉素C
丝裂霉素是一类强效抗生素,于1950年由日本微
生物学家从Streptomyces caesoitosus的发酵培
养物中发现。其家族成员之一丝裂霉素C (mitomycin C,MC)。
由于丝裂霉素C对实体瘤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 已于上世纪60年代被用于临床癌症化疗。
MC是乳房、肺,前列腺癌症联合化疗的一种重要 药物,也是少数几种有效的抗结肠癌药物之一, 并且是治疗表皮膀胱癌所选择的药物之一和单一 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的最具活性的药物。
丝裂霉素类的化学结构
一、丝裂霉素通过与DNA交联,作为一种 强效的细胞毒损伤物质
早期的分子药物学关于MC的研究揭示了这类抗肿瘤抗生素 的一种特殊能力:MC和该族化合物的其它成员能够使DNA 链产生交联。
在线粒体膜上存在有很多具有一定功能的酶,如 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细胞色素C还原 酶等,这些酶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一定量的心磷 脂。
因此,当蒽环类抗生素与膜上的心磷脂结合后, 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这些酶的功能,这就是所 谓的群集活性(clustering activity)。
阿霉素的群集活性,即其与心磷脂结合后影响线粒体复合物I-III,其 作用模式可以是:阿霉素-心磷脂(双磷脂酰甘油)复合物与酶促复合 物I-III移动在一起(a);也可以是:阿霉素-心磷脂(双磷脂酰甘 油)复合物与酶促复合物I-III分开(b)。这两种情况下,酶活性都 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