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dc232108524de518974b7de6.png)
江苏省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宜兴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个近视镜,而老年人眼花了后必须佩戴一个老花镜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照相机【看一看】一身照相机的主要结构有哪些?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⑵胶片:相当于光屏(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猜一猜】物体经照相机拍摄后,所成像的性质是怎样的?【议一议】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1)①被照物体的范围:u>2f;②成像的范围:f〈u 〈2f(2)照相机的调节:应在范围u〉2f内调节,即:U↓→v↑→像↑【小结归纳】(板书)1、照相机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拓展应用】如果要使得照相机拍摄的景物范围增大(减小),则照相机的镜头应该与拍摄景物间的距离,同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选项:“增大”、“减小”或“不变”)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14cce0b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3.png)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我设计这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的物理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从生活到理论,再回到生活的思路,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眼球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 知道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3.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球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照相机;2. 学具:笔记本、彩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清晰的照片,提问学生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 讲解:介绍眼球的成像原理,解释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3. 实践:让学生用照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观察成像的变化,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改变照相机的参数来矫正近视眼,并展示讨论结果;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理解眼球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2. 活动重点: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究其他视觉问题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如远视眼、散光等。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物理知识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照相机与眼球的成像原理:1. 我通过展示一张清晰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我解释道,照相机通过镜头(凸透镜)将景物的光线聚焦在底片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眼球。
2.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眼球的成像原理,我使用了眼球模型进行演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c3e8348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9.png)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眼球的相似之处;二是视力矫正的方法,包括远视、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
2. 让学生了解远视、近视的成因,掌握视力矫正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眼球的结构及其视力的矫正方法。
难点:远视、近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照相机、眼球模型、视力矫正仪器。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思考如何用照相机捕捉到这些画面。
2.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介绍照相机的光学原理,如焦距、光圈、镜头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3. 眼球与照相机的相似之处:分析眼球的结构,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并与照相机的各个部分进行对比。
4. 视力的矫正:讲解远视、近视的成因,以及如何通过佩戴眼镜或进行激光手术等方法进行视力矫正。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关于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矫正的例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视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7. 板书设计:将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远视、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进行板书,以便学生复习。
8. 作业设计:题目1:请简述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照相机通过镜头将景物聚焦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题目2:请解释远视、近视的成因,并给出矫正方法。
答案:远视是由于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是由于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方法分别为:远视可通过佩戴凸透镜眼镜或进行激光手术等方法进行矫正;近视可通过佩戴凹透镜眼镜或进行激光手术等方法进行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之照相机综合实践活动课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之照相机综合实践活动课](https://img.taocdn.com/s3/m/5ae1095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d.png)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之照相机综合实践活动课我设计的这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对比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引导学生发现近视的成因,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矫正视力的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2. 知道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3.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难点:理解近视的成因,学会矫正视力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照相机、眼球模型、视力矫正仪器。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活动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1. 展示照相机和眼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者的相似之处。
2. 提问:“你们认为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二、讲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10分钟)1. 使用PPT讲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 提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眼球的成像原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 讲解眼球的成像原理。
三、探究近视的成因(10分钟)1. 提问:“你们知道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吗?”2. 引导学生观察眼球模型,找出近视的成因。
3. 讲解近视的成因。
四、实践活动:矫正视力(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视力矫正仪器。
2.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了解矫正视力的方法。
3. 提问:“你们学会了怎样矫正视力吗?”1. 提问:“通过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活动重难点:重点: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难点:理解近视的成因,学会矫正视力的方法。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近视的成因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学案(无答案) (新版)苏科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学案(无答案) (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e93f69d1f34693daef3ecf.png)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二、教学目标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办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综合分析能力;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照相机与眼睛的类比之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学生阅读书本95~97页,然后回答问题,小组可以交流讨论,老师随时准备提问。
1、照相机工作原理:即当u___________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底片相当于___________。
在底片上能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像。
3、人的眼睛中的______________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__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人眼后在视网膜上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像。
4、近视眼是指所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方,我们应用__________来矫正。
5、远视眼是指所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方,我们应用__________来矫正。
6、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______________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一般配戴_________镜矫正。
学生总结讨论结果五、课堂练习1. 关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B.当u>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C.当u>f时,成倒立的实像,f<v<2fD.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3.关于远视和近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看不清物体,是因为远处物体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B.远视眼看不清物体,是因为远处的物体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C.近视眼看不清物体,是因为远处物体成的是虚像D.远视眼看不清物体,是因为远处物体成的像太小4.关于远视和近视的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要配戴凹面镜,远视眼要配戴凸面镜B.近视眼要配戴凸面镜,远视眼要配戴凹面镜C.近视眼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D.近视眼要配戴凸透镜,远视眼要配戴凹透镜5.关于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及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C.远视眼镜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D.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6.某同学正在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在实验时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有将光屏远离透镜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②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有将光屏靠近透镜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___是凹透镜,_______是凸透镜.(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7.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_______、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看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25cm.(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使像变得清晰.(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 )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处 D.0~25cm(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六、作业布置补充习题完成七、教学反思28063 6D9F 涟)27170 6A22 樢35123 8933 褳H28148 6DF4 淴39672 9AF8 髸H32166 7DA6 綦O31273 7A29 稩31551 7B3F 笿36993 9081 邁24576 6000 怀28425 6F09 漉。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 教案(1)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d0483a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7.png)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照相机、眼球的构造,眼睛的视物原理及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研究究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过程。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2)通过情景互动因引入,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3)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理解眼睛的构造及其成像原理,投影仪的制成原理。
四、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原理及矫正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同学们学过凸透镜的应用,知道了老花镜可以解释人眼为什么会看见物体,会看见活动的画面。
【思考】眼睛近视了为什么要带近视眼镜,老龄人为什么要戴老花眼镜。
我们就来探索这些问题的奥妙——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二)讲授新课1.探究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课堂上用教学工具展示照相机的相关图片,介绍照相机的构造: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工作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性质。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哪种情况来成像的?【结论】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睛的视物原理眼球的结构:展示眼球的图片,介绍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视物原理:看近景时,晶状体变厚,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看远景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变大和照相机类比: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3.成像原理眼睛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屈光)来改变晶状体焦距获得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远的点叫调节远点,正视眼所能看到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近的点叫调节近点,两点之间称为调节范围。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ec11df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9.png)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是眼球的结构和视力的矫正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了解照相机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 眼球的结构:掌握眼球的基本结构,了解眼球各部分的功能。
3. 视力的矫正: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眼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眼球的基本结构,了解眼球各部分的功能。
3. 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眼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眼球的结构,视力的矫正方法。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眼球各部分功能的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眼球、眼镜模型、照相机。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清晰的照片,提问学生照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介绍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展示照相机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眼球的结构:讲解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如角膜、瞳孔、晶状体等。
(3)视力的矫正:讲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展示眼镜的佩戴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凸透镜成像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眼球结构及视力矫正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眼球的结构、视力的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画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e33a5cd0d233d4b04e6949.png)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上进行拍照,称为航空拍摄,
若使用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
( )
A.100mm以外
B.恰为50mm
C.50mm以内
D.略大于50mm
2、小丽和小刚同一相机对同一位小孩进行拍照,拍出的照片分别如图中的左和
右所示,如果小丽也要拍出和小刚一样的照片,应该端着相机
______小孩(靠近/远离),同时将镜头______。
3.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作业安排
本节课后习题1、2、3、4、5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运用情景导入让学生充分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运用图片、动画、微课、实验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更直观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3)每讲完一个重要知识点后都要课堂练习,这样能让学生及时的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理念。
2、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在播放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像距调节口诀的微课视频后没有对微课中的知识点进行举例分析,导致学生做练习时效果不太好。
(2)在探究模拟近视眼缺陷的实验中没有强调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蜡烛一定要放在距透镜20以外的地方。
导致实验时有些学生没有注意到眼睛的成像原理而随便摆放蜡烛。
影响实验效果。
3、改进措施:精心备课,精炼语言,上课时情绪饱满。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cc1e836f83d049649b6658fc.png)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 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2)知道眼镜的作用,预防和保护眼睛【教学重点】眼睛的成像原理、眼镜的光学作用【教学难点】眼镜的光学作用【教学过程】【要点1】 眼睛的构造眼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球非常类似于照相机.【要点2】 眼睛的工作原理结合眼睛的构造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填写下表【提示】与照相机对比进行说明(补全表格) 眼睛 照相机①光圈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②眼球横切面 视网膜 晶状体 角膜 底片 物像 瞳孔 睫状体 照相机横切面 光圈镜头 物像 调焦器③底片(感光底片)被注:瞳孔起到了照片机中光圈的作用,当光强时,瞳孔自动缩小;光弱时,瞳孔自动放大.当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要点3】眼球的自动调节【问题】①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和2cm比较有什么特点?②由于u〉2f,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③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视网膜无法调节到晶状体的距离.这不是与透镜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重点强化】①物距一般都大于 .②成的实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到了我们的大脑中,人们与生俱来就适应这种感觉,因此人们的感觉好像成了一个正立等大的像.③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焦距”最小,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焦距"最大,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在距眼睛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因此人们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要点4】近视眼的形成原因①结合生活思考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②找到近视镜,摸一摸镜片,它们是有什么光学仪器构成的?能不能分析其中的道理?③近视眼的矫正:【要点5】远视眼的形成原因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远视眼又该如何矫正呢?【要点6】眼镜的度数= (公式中焦距f 必须用m作单位).【要点7】眼睛的保护【问题】近视眼的问题在我们中学生中越来越普遍,也得引起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因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6日定为全国爱眼日.即使有更先进的技术,制造出质量更好的眼镜,也不如我们自已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眼睛的保护工作.请介绍一些保护眼睛的常识.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之一是晶状体太厚,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__,到达视网膜上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93d66d1a37f111f0855bd1.png)
《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像特点和产生原因。
3、知道用凸透镜或凹透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培养从相关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会用一定的方法探究用凸透镜、凹透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阅读活动和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阅读与探究等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设置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通过对本节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培养个人用眼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①故意拿一台没有开盖的照相机,给学生拍照。
再让一位同学闭上眼睛找另一位同学。
②引课大家看,照相机镜头盖打开后,它能把它看到的景物成像到底片上,保存下来,这就叫拍照。
而我们的眼睛似乎也有相同的功能。
出示眼睛模型,让学生进行比较。
③大家想不想学习照相技术?虽然同样是眼睛,我们常说的近视眼和远视眼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学习矫正视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对你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二)开始新课1、照相机与眼球【学习与交流】1.观察:照相机成__________________像;眼睛__________________像2.如图,做一做,让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思考: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像将_____凸透镜,光屏不动,应______________,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将_____凸透镜,光屏不动,应______________,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3.在甲图中画出物体AB经过凸透镜成像后的大致位置,并标定此处为视网膜的位置。
在乙图中画出物体AB经过凸透镜成像后的大致位置若使乙图中的像仍要落在甲图中所标的视网膜的位置,凸透镜不动,你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眼: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________(“厚”或“薄”),焦距变_________(“长”或“短”),像变________(“近”或“远”),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04a2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a.png)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节。
该部分内容涉及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与眼球的结构相似性,以及视力矫正的知识。
具体包括:1. 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视觉的形成过程。
3. 认识近视和远视的概念,探讨其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解释近视和远视的成因,掌握矫正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眼球和照相机的类比,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和物理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眼球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与功能对应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
凸透镜和光屏。
眼球模型或图片。
视力矫正眼镜样品。
学生实验材料包(包括凸透镜、尺子、眼睛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风景照片,提出问题:“照片是如何形成的?”引入凸透镜成像的讨论。
2. 知识新授讲解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结合眼球结构图,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分析近视和远视的成因,介绍矫正措施。
3. 课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凸透镜和光屏探究成像规律。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距下的像的特点。
4. 随堂练习设计题目让学生应用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分析不同视力问题所需的矫正镜片。
六、板书设计板书应清晰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球结构与视觉形成过程、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2. 绘图说明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3. 解释近视和远视的成因,举例说明矫正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清晰讲解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是否理解了眼球结构和视力矫正的知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eeda449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d.png)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更正教课目标1.认识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根源理。
认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更正方法。
2.经过阅读相关资料,培育从相关资猜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会用必定的方法研究用凸面镜、凹面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更正原理。
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优异习惯。
教课要点视力更正教课难点视力更正教课方法实验研究法、启示指引法、解说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引入①让学生把凸面镜对着窗户外面,用一张白纸做光屏,体验照相过程。
②找到窗外的运动着的云或人,体验摄像过程。
③让学生用一本书挡住射到凸面镜上的光,学生发现底片上的像不见了;下同。
①故意拿一台没有开盖的照相机,给学生摄影。
再让一位同学闭上眼睛找另一位同学。
②引课:大家看,照相机镜头盖打开后,它能把它看到的光景成像究竟片上,保存下来,这就叫摄影。
而我们的眼睛仿佛也有相同的功能。
出示眼睛模型,让学生进行比较。
③大家想不想学习照相技术?固然相同是眼睛,我们常说的近视眼和远视眼又是怎么回事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学习更正视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对你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优异的帮助作用。
二、新课(一)照相机与眼球1、照相机:利用凸面镜能成减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面镜,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后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眼睛:像一架奇异的照相机,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面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来自于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经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暂留。
(二)视力的缺点1、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光景,是由于经过调理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面。
2、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由于经过调理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边。
3、活动:视力的更正(1)把一个凸面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它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呈清楚的像,并标出光屏的地址。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d0a6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1.png)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 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2. 能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能够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眼球模型;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引导学生思考投影仪是如何成像的。
2. 理论知识讲解:(1)介绍眼球的结构,解释视觉形成过程;(2)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讲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例题讲解: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放大镜、照相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眼球结构图及视觉形成过程;2. 凸透镜成像规律;3.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绘制眼球结构图,并简要描述视觉形成过程;2. 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生活中的实例;3. 解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并提出矫正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研究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在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内容不仅涉及到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还包括了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1a5017b90d6c85ec3ac634.png)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对照相机工作原理的探究,从而获得人眼成像的原理。
(2)组织学生通过对视力矫正的分析,来巩固有关透镜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2)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照相机、眼睛原理【难点】视力的矫正原理及方法二、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当我们假期到其它地方旅游,都要带上照相机,随时随地的留下周围美好景色和美好的瞬间,那么照相机是如何帮助我们留下这美好的记忆的呢?今天我们和大家来探究一下?【练习】在使用照相机摄影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特点:(1)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离相机镜头的距离;(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照片上所成的像越;(3)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4)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2、探究眼睛的成像原理【提问】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这美丽的世界,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请问:人眼的凸透镜,光屏在哪里?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看一看】投影片显示眼睛结构图,并结合生物挂图眼睛成像原理图。
【提示】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小结】晶状体相当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提问】我们的眼睛又是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呢?【做一做】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这样的动作,把书本从离你稍远处慢慢靠近你的眼睛,看书本上的字,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议一议】看近处物体时,觉得眼睛很酸。
【想一想】师:同学们,你们的感觉也是这样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提示】师:因为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是可以调节的,(投影)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https://img.taocdn.com/s3/m/2d78029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a.png)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眼球的相似之处;二是视力矫正的方法,包括远视和近视的成因、矫正方法和常用矫正仪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让学生了解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知道近视和远视的成因、矫正方法和常用矫正仪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原理。
2. 教学重点: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近视和远视的成因、矫正方法和常用矫正仪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照相机、眼球模型、视力表、矫正仪器(如眼镜、隐形眼镜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清晰的照片,提问学生照片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介绍照相机的光学原理,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照相机如何捕捉和呈现清晰的图像。
3.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讲解眼球的结构,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以及视觉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眼球如何产生清晰的视觉。
4. 视力的矫正:讲解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眼球轴过长或凸度过大等,以及矫正方法和常用矫正仪器,如眼镜、隐形眼镜等。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照相机和眼球的例题,如“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多少?”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照相机、眼球和视力矫正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2.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3. 视力的矫正:近视、远视的成因,矫正方法和常用矫正仪器七、作业设计1. 描述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并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04ce5502d276a201292e0e.png)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教学目标:①了解照相机和眼球成像的基本原理。
②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③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教学难点:视力矫正教具:凸透镜、近视眼镜、多媒体、光具座、蜡烛、自制水透镜、自制照相机、毛玻璃教学过程:引入课题先通过自制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照相机主要由镜头(凸透镜)、底片(光屏)组成。
学生实验:利用凸透镜和毛玻璃来模拟照相机体验用照相机调焦拍照过程。
(由于材料限制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自治一个照相机,所以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来模拟照相机调焦拍照过程,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用毛玻璃作为照相机底片,教师演示一下怎样操作,让学生体验照相过程。
)在实验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得出: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那么人眼是怎么看到物体的呢?一、照相机与眼球1、首先通过动画图片来了解眼球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成像作用,视网膜布满感光细胞相当于光屏。
播放照相机成像视频和眼球成像视频,让学生起来交流从两段视频中发现了什么信息.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
其中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总结: 物体经晶状体成的像要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物体。
(结合眼球面像示意图说明)思考: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呢?先来回忆刚才拍照时,我们怎样使底片上成清晰像的。
为了拍出清晰的照片,摄像师会根据景物的远近来调节照相机的镜头,这个动作叫调焦。
【问】调焦是调节照相机镜头焦距吗?(可让学生结合刚才照相机实验来回答,教师用视频演示照相机调焦过程并加以引导)【答】照相机是通过调节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来使景物的像清晰的呈现在底片上。
调焦实际上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像距),以便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那么眼球也是这样调节像距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吗?(显然不是)2、学生实验:目的:探究眼球是如何让远近不同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的步骤:(1)用自制水透镜(用玻璃片、橡胶圈、透明塑料薄膜、塑料板、长尾夹、输液管、针筒做成的水透镜可以通过注水和吸水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来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点燃蜡烛移到较远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611b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2.png)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我设计的这节幼儿园科学活动,主题是“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认识到视力矫正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 使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工具。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工具。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孩子们了解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张有趣的图片,引发孩子们对眼睛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次活动。
2. 讲解:通过视频和模型,讲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3. 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观察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工具。
4. 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实践: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画出眼睛的构造和视力矫正的工具,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工具。
2.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孩子们了解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眼科医院,亲自体验视力检测和矫正过程,进一步了解眼睛健康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孩子们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难点。
由于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可能对眼睛的复杂结构和工作原理感到困惑。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https://img.taocdn.com/s3/m/884e14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a.png)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照相机的构造;了解眼球的构造(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会探究近视眼的原因视力的矫正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近视眼的原因”的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备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细心观察的基本技能和精诚合作、善于交流、乐于探究、综合推理的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教学难点探究出“探究近视眼的原因”和矫正方法教学过程照相机及成像原理1、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2、照相机里的胶片相当于:光屏3、成像原理:物体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调节照相机为了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的清晰像落在底片上,调节镜头往前或往后移动,即改变像距的大小。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球像神奇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用照相机拍照时,物到镜头的距离应__大于__(填“大于”或“小于”)镜头的两倍焦距,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凸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__倒立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解析: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类似的,眼睛也是利用物体在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总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变焦距光学系统,能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成像过程中,像距不变,焦距根据物距发生相应的变化。
近、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眼睛的工作原理正常人的眼睛,是一个精密的凸透镜当观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成的像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人就可以看见物体了提出问题远近不同的物体为什么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眼睛的工作原理晶状体有自动调节焦距的功能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案2 苏科
版
[教学设计思想]
照相机和眼睛是学生所熟悉的,但我们的同学,对其中的基本原理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近视眼和远视眼也是同学常见的,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密。
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复习引入阅读(了解照相机和眼睛基本原理)实验显现(近视眼和远视眼)实验(活动)验证(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生活(电影与视觉暂留)
[教学目标]
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4、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5、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具、实验仪器]
教具:实物,图片,模型,有图象的照相胶片
实验仪器:投影仪,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照相机、眼睛成像原理。
2、视力的矫正
[课前学生准备]
学生制作(书P88 图4-13 ),阅读“电影与视觉暂留”短文,实验并观察现象
[保留板书]:
三、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矫正
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象(u>2f )的应用
照相机
凸透镜 镜头 晶状体 光屏 胶片 胶片
矫正
近视眼 远视眼 凸透镜35303 89E7 觧39684 9B04 鬄20653 50AD 傭}7TgA.22886 5966
奦37982 945E 鑞.29945 74F9 瓹]28521 6F69 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