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的围术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的围术期护理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31 期2018 Vol.5 No.31139发症发生率,此外,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从改善其心理状态方便恢复病情。

本文研究数据为: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与常规组(11.54%)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6.15%)与常规组(88.46%)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于孝廉.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11):176-177.[2] 曹秀霞,李 梅.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2):85-86.本文编辑:赵小龙急性心肌梗死行PCI 术的围术期护理陈 丽(山东玲珑英诚医院,山东 招远 265400)【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对11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 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

结果 通过对患者术前干预,术后专业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1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 术的患者护理是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保障【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1.139.02医学统称急性心肌梗死症(A c u t e m y u o c a r d i a l infarction ,AMI )指因严重、持久的心肌缺血所引发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

该病起病急,病情重,严重者表现为心律失常、休克、心功衰竭,直接引发起患者死亡[2]。

经由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术是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对于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护理及应急预案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护理及应急预案

5.冠状动脉穿孔和心包填塞 偶尔在有阻力情况下用力推进钢丝引起血管穿孔破裂而导致心包填塞。 常表现为:精神焦虑不安、多需坐位、呼吸困难、以浅快多见,皮肤湿 冷、脉压减少、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对于急性心包填塞有诊断价值 的检查是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强调早诊断、早处理。总的治疗原 则:迅速逆转肝素化、导丝在真腔时15-20分钟球囊封闭血管破裂口, 若无效,及时带膜支架置入。如出现心包填塞,应立即心包穿刺引流、 抗休克治疗或外科干预。抗休克治疗包括麻醉机吸氧、多巴胺等升压药 静注及静脉补液等。
11
⒉股动静脉瘘 指股动脉穿刺造成股动、静脉之间有异常通道形成,大部分股动静脉瘘无明 显症状,也不导致严重并发症,许多小的动静脉瘘可自行愈合,对未能自行 愈合或有严重并发症的股动静脉瘘可考虑手术治疗;或在超声引导下压迫封 闭瘘管。
12
3.前臂血肿和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前臂血肿: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前臂疼痛,触诊张力高。由于出血可 为周围组织所局限,大部分前臂血肿有自限性。前臂血肿可使用弹 力绷带包扎前臂,但应注意包扎力度。
10
பைடு நூலகம்
⒈假性动脉瘤
指血液自股动脉穿刺的破口流出并被邻近的组织局限性包裹而形成的血 肿,血液可经此破口在股动脉和瘤体之间来回流动。假性动脉瘤与真性 动脉瘤的区别在于瘤壁由血栓和周围组织构成,而无正常血管壁的组织 结构。
其常见症状为局部疼痛,有时较剧烈,瘤体过大时也可产生周围神经血 管压迫症状。触诊可发现皮下血肿,有搏动感,听诊可闻及明显的血管 收缩期杂音,其确诊有赖于超声多普勒检查。
17
7、溶栓后应定期做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8、注意观察有无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表现,观察心率、呼吸、 尿量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液量。 9、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等变化,室早或室速者可用利多卡因,缓慢心 律失常可用阿托品,度或度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异丙肾或安装临时起 搏器治疗,突发室的应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0、绝对卧床体息1周,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探视,低脂化饮食,少量多餐, 保持大便通畅。 11、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急诊介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急诊介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章编 号] 10 文 0 8—84 (0 9 1 —17 —0 8 9 2 0 )0 1 7 2 见 性 地 准 备 所 需 物 品 , 手 术 节 约 时 间 。④ 心 理 护 理 和 舒 适 为 的 护 理 : 士 在 实 施 抢 救 的 同 时 , 运 用 正 面鼓 励 语 言和 握 手 护 应 等 心理 支持 方 法 稳 定 患 者 情 绪 , 消 除 患 者 紧 张 恐 惧 心 理 。 以 如 患 者 出 现 呕 吐 , 及 时 给 患者 擦 干 净 , 在 头 颈 部 垫 一 条 治 须 并 疗 巾 , 患 者 感 觉 到干 燥 舒 适 。本 组 1 神 志 不清 的 患 者 , 使 例 做 好 大小便的管理。
2 3 术 后 护 理 对 1例 神 志 不 清 患 者 在 维 持 生 命 体 征 稳 定 .
的同时做好脑复苏的治疗 : ①密 切 观 察 意 识 、 率 、 心 心律 、 压 血 的变 化 , 医 嘱 给 予 强 心 、 理 血 压 、 心 律 失 常 、 水 、 低 遵 管 抗 脱 亚 温 等 综 合 治 疗 。 ②继 续 在 镇 静 剂 双 异 丙 酚 、 唑 安 定 和 肌 肉 咪 松 弛 剂 仙 林 的作 用下 进 行 气 管 插 管 机 械 通 气 , 降 低 机 体 代 以 谢 、 少 心 肌 耗 氧 量 。 术 后 2d停 镇 静 剂 、 肉 松 弛 剂 , 无 减 肌 改
吸 恢 复 、 命 体 征 平 稳 , 急 诊 行 P I , 中 右 冠 近 端 闭 塞 生 遂 C 术 其
4例 、 主 干 1例 、 降 支 近 端 闭 塞 1例 , 2例 为 3支 病 变 。 左 前 有 分 别 在 血 管 狭 窄 处 置 以支 架 , 中 2例 在 临 时 起 搏 器 支 持 、 其 1 例 在机 械通 气 的 情 况 下 进 行 介 入 治 疗 。 6例 均 手 术 成 功 , 术 后 收 治 C U 病 房 ; 康 复 出 院 , 例 于术 后 6h死 亡 。 C 5例 1

围术期心肌缺血与心梗

围术期心肌缺血与心梗

▪ 冠状动脉血氧含量与血红蛋白浓度、动脉血氧饱 和度有关。
▪ 正常心肌摄取冠状动脉灌流血中65%的氧,而其 他组织一般仅从动脉血中摄取约25%的氧。
▪ 因此,正常时心肌对冠状动脉血氧的摄取已接近 最大限度。当心肌氧需求量增加时,则难以从血 中摄取更多的氧。
a
9
二、心肌氧需增加
▪ 决定心肌氧需的 主要因素是心率、 心肌收缩性(力) 及室壁张力(包 括前、后负荷)。
a
13
第二节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诊断
a
14
▪ 围手术期少数心肌缺血病人包括原有心脏 疾病患者可主诉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
▪ 但是围手术期大多数心肌缺血病人因麻醉、 手术、术后疼痛与镇静、镇痛等而掩盖或 不能主诉心肌缺血所致的可能症状与体征。
▪ 目前临床检测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方法有: ECG、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肺动脉 导管。
a
15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ECG
缺血检测 电变化:异常 其他途径 心律、传导
创伤性 局限性
低 束支和其他传导阻滞
敏感性
特异性
分析 用途


易、自动 围手术期
TEE
PACP
室壁运动、顺应性变化
顺应性变化
容积、收缩力、CO、瓣膜功能 CO、压/阻力
中 食管疾病、技术因素 (心脏与食管的空间关系)
▪ 除心肌缺血外,许多因素可引起ST段抑 制与T波变化,如地高辛等某些心血管药物、 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以及左心室肥大、 急性左心室压力负荷过度和室上性心动过 速等。
a
19
a
20
动 态 心 电 图 检 测 报 告 单
a
2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内蒙古中医药*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室(563000)2012年2月25日收稿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了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而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危险性最大,夺取人生命最多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介入治疗走进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领域,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诊断迅速、疗效显著等特点,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168-02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骆建霞*余显文*[1]谢运珍.负压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药,2007.[2]杨桂莲,李桂清.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的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9,[3]殷秀伟.中国实用医药,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编辑部邮箱2010,36.[4]陈亚新,张红艳,董美华.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临床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07.[5]吕淑芬,邸卓源,刘桂芳,王晓琳.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7.我科自2008年11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绿色通道”,到2011年10月已对139名患者采取了急诊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针对急诊的特点,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38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45.3岁;发病时间均在发病1~6小时间内;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46例,前间壁心肌梗死25例,下壁、后壁心肌梗死38例,有合并右室心肌梗死29例。

1.2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对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心电图和冠脉内压力的观察,与医生操作及抢救患者的配合,术后病情的观察、护理及并发症的紧急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通过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体会。

结果加强术前、术中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手部血液循环情况,对于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在对ami患者行桡动脉急诊pci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8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7-0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治疗的关键。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治疗ami的重要方法。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具有痛苦小、局部出血少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我科共对120例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将相关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因st段抬高ami 就诊于急诊科,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急诊pci的患者120例;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65±4)岁。

患者诊断均符合ami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

十八导联心电图示前壁心肌梗死65例,下壁心肌梗死51例,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15例,下壁+正后壁26例,侧壁心肌梗死4例;既往有冠心病史38例(30.6%),高血压病史69例(55.6%),糖尿病史31例(28.2%)吸烟史54例(43.5%),高血脂症47例(37.9%),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11.3%),既往pci史5例(4.0%),术前合并心源性休克9例(7.3%),心肺复苏后患者4例(3.2%)。

1.2 方法经桡动脉入路行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塞相关血管病变为:左前降支病变69例、右冠状动脉病变34例、左旋支病变18例。

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探析

完 善 凝 血 常 规 和肝 、 肾、 心功 能 等 术前 检 查 。 术前 行 备 皮 ( 两 侧 股
床 上一种常见病 , 多见 于 老 年人 , 主 要 是 由于 冠 状 动脉 的 狭 窄 所 动脉处 , 挠动脉 处 ) , 严密观 察 生命体 征并 做好 记 录。 指 导病人 引起 的心 肌 缺 血 和坏 死 , 起 病急, 进展快 、 预后差 [ I 】 。 我 院2 0 1 1 年 练习床上排 二便。 保 证每个手术病 人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 必 】 。 1 月一 2 0 1 2 年1 2 月经 皮 冠 状 动脉 介 入 术 ( P CI ) 治疗 的1 2 0 例 AM I 要 时 可 采用 镇 静 催 眠 类 药 物
病人, 同 时 护 理 人 员 给 予 病 人 有 针 对 性 的 围 手 术 期 护 理 干 预 措 施, 报 道 如 下。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 般 资 料 3 . 1 . 2 心 理护 理 由于AM I 发病急, 进 展快, 病 人 对 AMI 和P CI 的
相 关 医学 知 识 缺 乏一 定 的 了解 , 有 时 会 出现 焦虑 和 恐 惧 等情 绪 障
I l M口口 E N N u 盆 B 工 N 现代护理
—_ I I I I I I 1 1 1 1 1 1 1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l
C = H 工NA I - I E A LTI -I 工 N口 UB T日 Y
行P C I 治疗1 2 0 例A MI 病人给予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结果 本组病人手术全 部成功 , P C I 术后并发穿刺部位 血肿的病人有
2 例, 并发 拔 管 综 合 征的 病 人有4 例, 动脉 栓 塞 2 例, 经 给予 积 极 的护 理 措施 后 均 痊 愈 出院 。 结论 P C I 治疗AMI 临 床效 果好 , 安全, 加 强对 病 人 围手 术期 的 护理 可 减 少并 发症 及 提 高 抢 救成 功 率 的关 键 。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手术期应用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72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手术期应用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72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手术期应用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mleous coronary intervenfion, PCI)能尽快地明确病变血管的位置、性质及程度,使冠状动脉早期得到有效再灌注,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作为一种有创操作,PCI可以使血小板进一步的活化,增加了血栓发生的危险,同时操作本身也会增加病变血管血栓脱落并且引发远端微循环栓塞的可能性[1]。

替罗非班作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阻断血小板聚集最终环节,被认定是现如今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2]。

1.病例介绍患者,男,69岁,70kg,于2015-01-18,10时因“反复胸痛5天,加重7小时”入院。

诊断是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患者于2015-1-13开始于平路行走时出现胸闷、胸痛,休息后缓解。

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口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症状缓解,2015-01-18,凌晨3时左右开始出现胸痛加重,伴颈部放散,全身出汗,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10时门诊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收住我科。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紧张、少量出汗、T36.4℃,BP120/70mmHg,HR54次/分,R20次/分,SPO2 98%。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倒置并ST段抬高0.05~0.1mv,Ⅰ、avL、V3-5导联ST段压低并T波深倒置。

化验:TnT(2015-01-18)示1.29ng/ml。

入院后13:50入导管室经桡动脉行PCI术,16:30安返病房,同时给予加压止血器加压止血,穿刺口无渗血渗液,术侧肢体血运良好。

术中3min注射替罗非班(艾卡特)12ml,术后继续予艾卡特4ml/h泵入维持48h。

1月19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胸闷胸痛,无气急气喘,8:30撤除加压止血器,1月24日出院。

2.观察和护理2.1 用药前2.1.1护士准备护士在使用前要了解该药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用药方法,使用剂量不良反应。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

该病病情急剧,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诱因、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探讨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内容。

一、诱因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包括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变化、局部缺血缺氧等多种因素。

其中局部缺血缺氧是最主要的原因。

手术前、手术中患者可能会经历血流动力学改变、缺氧、麻醉药物等不良刺激,这些因素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和心肌损伤,导致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二、病因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有关。

这些疾病会导致冠状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血流阻塞等,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形成心肌梗死。

三、临床表现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率不齐、低血压、晕厥等。

其中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数患者描述为胸部灼热、压迫感或胀痛等不适感觉。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心衰、休克等并发症。

四、治疗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救、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急救措施包括氧气吸入、口服硝酸甘油等,以缓解症状、降低心肌负担。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肝素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缺血缺氧。

手术治疗主要是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腔静脉-冠状动脉搭桥术等,以改善血流、缓解心肌缺血。

五、预防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包括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定期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积极控制手术前患者的病情,减少手术风险等。

此外,手术团队应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手术的特殊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都需要针对其病因和症状,积极采取措施。

手术团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作者:李菁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总结37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TCA+S)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快速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药物支持、术中密切配合及严密监测、术后合理规范用药、术后密切监测、适当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治疗成功的保证,是决定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PTCA护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的深入。

临床调查显示,对于急性期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管造影显示90%以上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呈栓塞性闭塞,而再灌注治疗是STEMI的基本治疗策略。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手段。

虽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能及时打通AMI患者的“罪犯血管”,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血供,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但是这种介入治疗技术在围手术期存在一定的风险,易合并相关的并发症,因此,不仅需要医师掌握相关的适应症以及操作技术,更需护士的密切配合和精心护理,护士应该掌握该手术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熟知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掌握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共37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相关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行急诊PTCA加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在起病12小时以内行直接PCI,所有患者均符合WHOAMI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34-75岁。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前保证氯吡格雷负荷剂量,术前应用氯吡格雷不足3天的患者需至少提前6小时服用300mg氯吡格雷,如术前准备时间不足6小时,则需服用600mg负荷剂量,以尽快达到对血小板的抑制;如患者已连续服用氯吡格雷(75mg/d)3天以上,可以不再加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

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并发症

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并发症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由于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脏结构异常导致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预防与治疗
围手术期应加强心电监测和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骤停的先兆症 状。同时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03
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诱因与机制
手术应激反应
手术创伤和疼痛刺激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引发一系列生 理和代谢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等 。
其他诱因
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 增加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术前准备不足、手术操作不当等也可 能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04
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心血管功能
术前准备
对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的 心血管功能状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术前准备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药物 治疗等。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时间过长,导致 心肌细胞死亡,引起心肌 梗死。
预防与治疗
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心电 图和心肌酶谱,及时发现 并处理心肌缺血和心肌梗 死。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由于手术刺激、电解质紊乱、心 肌缺血等因素导致心脏电信号传 导异常,引起心律失常。
预防与治疗
围手术期应常规监测心电图,发 现心律失常及时处理。同时保持 电解质平衡,预防心肌缺血等诱 发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
手术应激、疼痛、焦虑等因素导致血 压升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预防与治疗
围手术期应密切监测血压,及时发现 并处理高血压。同时采取有效的镇痛 和镇静措施,减轻手术应激和疼痛。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由于心脏功能减退或长期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

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及(一)

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及(一)

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及(一)随着手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但是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脏风险存在。

为了降低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我们应该在手术前进行心脏评估,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以及在手术后加强监护等措施。

一、快速心率围手术期的快速心率是一种常见心脏风险。

过度的的心率会使心脏负担加剧,血管内膜损伤严重,从而导致心力衰竭、之心病等。

二、心肌梗死围手术期的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风险。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血栓或纤维素斑块导致冠脉血流阻断,使心肌组织缺氧而导致坏死。

三、缺血性舒张功能障碍缺血性舒张功能障碍是因为心肌缺乏氧气、血液和能量而导致的心脏风险。

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心脏扩张不良、充盈不足以及左室功能下降等。

四、呼吸衰竭吸入异位物、吸入性肺炎、误吸等都是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

对于患者来说,呼吸衰竭会降低氧气供应,破坏身体的平衡。

为了降低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我们应该首先关注手术前的预防和检测,及时发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心脏风险。

另外,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案可以降低整体手术风险。

操作时,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注意手术区域的缺氧情况,以及控制吸收和排放产物的平衡。

最后,在手术后也需要加强监护,定期检查患者状态,及时判断风险和干预。

总之,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更多的是由于手术本身和个人身体本质引起的。

定期预防控制、注意手术细节、关注患者愈后状态,是我们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

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生的不断优化,围手术期的心脏风险将会得到更好地控制和治疗。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25页
总结
3.术后:合理抗感染、呼吸机支持,无禁忌症, 尽早抗凝及活血,严格出入量,确保有效循环 血量,尤其对高危病人动态监测心电图、心肌 酶、心率、血压,因手术疼痛存在心肌梗死临 床表现不经典,较少出现心绞痛,诊疗主要靠心 电图与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以做到及时诊疗和治疗。一旦心肌梗死,主动 治疗,开放肠内饮食后尽早抗血小板及稳定斑 块治疗,预防再梗死或梗死面积扩大,以及后 期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 药品。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11页
二、围手术期与急性心肌梗死
流行病学
●围术期急性心肌缺血总体发生率8-37%。 ●术前近期有轻度心绞痛者围术期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百分比3-10%,心 源性死亡1-5%。 ●近期有重度、不稳定心绞痛者发生围术期急性心脏事件百分比10-15 %,心源性死亡>5%。 ● 6个月以上发生过心肌梗死者,围术期再梗死百分比为5%. ●3到6个月之间有过心肌梗死者,围术期再梗死百分比为16%. ●3个月内有过心肌梗死者,围术期再梗死百分比达64.1%. ●围术期首次急性心肌梗死者死亡率26.6%,而再次急性心肌梗死者死 亡率64.1%(《危重病医学》教材上为36-70%).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18页
四.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预防
冠心病病人术前评定与处理
3. 以下情况都须延迟手术并作检验与深入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 6个月之内AMI 合并失代偿心衰 合并严重而未控制心律失常 以上情况即使得到纠正和稳定也只是适宜非高危险手术 , 须高危险手术时应该进行冠脉再通手术(介入或CABG)
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第1页
引言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本无法 从本质上 满足手术室患 者的护理需 求 l 。人性化护理 通过人性
照顾护理模 式 ,实现对患者 的创 造性、人性化 、整体 化护理 ,有效 降
低 了患者在护理过程 中的不 良症状 ,提高患者护理 的舒适度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在本次手 术的过程 中 ,对照组患者 的护理 质量 评分为 ( 7 8 . 2 ± 3 . 2 )分 ,明显好于护理组 患者的 ( 9 5 . 6 ±4 . 8 )分 ,存在 明显统计学差
表1 两组 患者满 意度 与护理 质量 对比
N o v e m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3 2 围衄
临床指标进行监 测,保证手术 的安全 以及手术质量 。进行 完相关的记
录后还做好医护交接工作 】 。
常规 护理主要通过 简单的护理操作 为患者提供护理 , 这 种护理根
提高整体 生存率 。急诊P C I 治疗 作为再灌 注治疗 的方 法之一 ,在 降低
急性s T 段抬 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 的围手术期护 理
焦 媛
( 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心内一病房 ,辽宁 本溪 1 1 7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急性 心肌梗 死行 冠脉 介入 治疗 中 围手术期 护理 的重 要性 。方法 回顾 9 5 例 急性 s T段 抬 高型 心肌梗 死 患者 围手术期 护 理 工作 的 全过 程 ,分析护 理 配合 对手术 成功率 的 重要 性 。结果 通过 细致 的护理 ,9 5 例 患者顺 利度过 围手术期 ,成 功率 为 1 0 0 %。结 论 充分 的术 前护理 准备 、默 契 的术 中护理 配合和 仔细 的术后 观 察是手 术成 功 的重 要保 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0
2020/8/10
四.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预防
• 一、手术前用药 ●术日的镇静、镇痛; ●冠心病患者继续应用β-受体阻滞剂、 硝酸脂类、稳定斑块治疗-他汀类调脂药 物、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有冠脉痉挛时 )
2020/8/10
四.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预防
• 二、合适的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1.麻醉药的选择:维库溴铵、泮库溴铵> 泮库溴铵>阿曲库铵; 2.麻醉方法选择: 原则:手术范围小、精神不易紧张者 ——局麻、神经丛阻滞、椎管内麻醉; 手术范围大、创伤大、精神紧张者—— 全麻。
• cTNI:发病3-4h升高,12-24h达高峰,710天恢复正常。
• cTNT:发病3-4h升高,24-48h达高峰, 10-14天恢复正常。
2020/8/10
2020/8/10
2020/8/10
2020/8/10
2020/8/10
2020/8/10
2020/8/10
三、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2020/8/10
引言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冠心病有关的 手术数量将逐渐增加,挑战越发激烈。
• 围术期冠心病急性发作具有突发性、隐 蔽性特征,是围术期意外事件和医疗纠 纷的最大起源点。
2020/8/10
2020/8/10
2020/8/10
2020/8/10
一、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临床表现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部分
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 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2.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 3.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 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 阻滞。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低血压、休克
2020/8/10
总结
• 1.术前:特别是既往无冠心病病史者, 准确评估感染性手术病人的冠脉危险因 素,详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在感染、 手术、麻醉等诱发因素下急性心血管意 外发病概率大大增加,告知并签字。有 冠心病病史者,继续口服相药物(与手 术无干扰)。
2020/8/10
总结
• 2.术中:
• 解除紧张与焦虑--镇静止痛 选择适当麻醉方法--全麻、静脉麻醉、局部麻醉各 有优缺点,但技术最重要 充分止痛和调整好麻醉深度 避免使用对心血管干扰大的药,或尽量选择干扰小的 药:维库溴胺、芬太尼、依托米酯、丙泊酚 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避免血压波动、容量过度与不足 减轻插管及手术刺激 严密监测、及时检查
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心肌酶学 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肌酶谱CPK、GOT,LDH升高
2020/8/10
心电图
• 2007年“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推荐 的标准(强调动态观察):
2020/8/10
心肌酶学
• CK-MB:发病4-6h升高,16-24h达高峰, 升高幅度大,3-4天恢复正常。
2020/10
总结
• 3.术后:合理抗感染、呼吸机支持,无禁忌症 ,尽早抗凝及活血,严格出入量,保证有效循 环血量,特别对高危病人动态监测心电图、心 肌酶、心率、血压,因手术疼痛的存在心肌梗 死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较少出现心绞痛,诊断主 要靠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的动态观察,值得临床医 生重视,以做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一旦心肌梗死 ,积极治疗,开放肠内饮食后尽早抗血小板及 稳定斑块治疗,防止再梗死或梗死面积扩大, 以及后期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如β受体阻滞 剂/ACEI类药物。
2020/8/10
四.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预防
• 三、调控术中及术后影响氧供需不平衡 相关因素
• 1.心率:心率的控制建立在容量充足的前提下,再寻找麻醉
深度的掌握、麻醉药的选择等相关因素并去除之;<70bpm为理 想状态。
• 2.血压:美国权威结构(AHC、ACC、ADH)联合发布“冠
心病患者血压控制原则”:血压应不超过140/90mmHg,MAP保持 在60-90mmHg为宜
• •
• • • • • •
• • • •
2020/8/10
1.心脏破裂 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 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 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 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头肌断裂, 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 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 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 3.附壁血栓形成 多见于左心室。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 。血栓可发生机化,少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4.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发病早期,也可在发病1~2周内发生,以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 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 导阻滞多见于下壁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多可恢复,少数需永久起搏器治疗。 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可见于发病早期,也可于发病数天后出现,详见临床表现部分。 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或数月内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 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反复发生,可能为机体对心肌坏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过 敏反应。
2020/8/10
四. 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预防
• (1)全麻(麻醉中处理):监测项目①心率 、心律、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 、尿量、出血量; ②麻醉诱导与维持:效能较 弱的静脉麻醉药使丧失意识、强效麻醉镇痛药 进行镇痛、肌松药使肌肉松弛、必要时加用强 效吸入麻醉药;麻醉深度的掌控。 (2)区域麻醉(针对不同手术部位的区域麻 醉方式选择)四肢手术——持续硬膜外腔阻滞 或蛛网膜下腔麻醉;腹腔胸腔手术——硬膜外 与全身浅麻醉联合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