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AB血型鉴定
人体血型(ABO型)检验

Rh血型在我国99%以上是Rh阳性,在我国汉族人群中Rh血型阴性的仅占 0.3%左右。白种人Rh阴性约占15%,黑种人约占4%。
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定型的?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在人类的血液里含有凝集原(又称抗原)A、B和凝集素(又 称抗体)A、B。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在O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输 入其他血型的人的体内后,它可以与受血者血液中 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继而产生溶血。由于输入的血量 少,受血者体内的血液量大,通过血液循环的稀释, 和受血者血浆中存在的一些A型或B型的血型物质 对O型血清中的部分抗A和抗B抗体的中和,可以 把结合的红细胞的溶血机会降低。但是如果输入的 O型血量较大,而且血清中所含抗A抗B抗体浓度 很高,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所以“万能 输血者”并非万能,它同样潜伏着严重的危险性。
○ 成年人每天需要铁量为12毫克。
○ 成人每天需要量为200微克。
血型
• 血型是人类血液型别的一种标志。 •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助教兰德斯坦纳(Landsteiner)于1901年正式宣布:
人类有三种血型(A、B、C(O))。兰德斯坦纳以他划时代的发现,获得 了1930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兰德斯坦纳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维也纳, 1943年6月25日在纽约去世。在他的一生中,发现了ABO、MN、P、Rh 等许多血型,对人类血型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血型之父”的誉称。 • 1902年,狄卡斯德罗(Decastell )医生研究发现第四种血型D型(即现 在的AB型)。 • 1921年世界卫生组织把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 B、O、AB四种血型。
人体AB血型的检测和鉴定

任务5 人体AB0血型的检测和鉴定【任务要求】1、学会用玻片法测定ABO血型,根据测定结果确定血型。
2、观察红细胞凝集的现象。
【知识目标】1、通过人体ABO血型的鉴定,加深理解ABO血型的判断依据和分型原则。
2、了解ABO血型测定与临床输血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学会人体ABO血型的鉴定方法。
2、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态度目标】1、培养无菌操作的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
2、学会医患关系的沟通。
【实施步骤】(一)实验准备1、实验环境:人体机能实验室。
2、仪器设备:显微镜、采血针、双凹玻片,3、用品药品:A型和B型标准血清、干净竹签、75%酒精棉球、干棉球、玻璃蜡笔。
4、实验人员:阅读实验教程,预习实验报告,穿工作服。
5、实验对象:人体。
每两名同学1组,互为被检对象;被检者清洁手部或耳垂,精神放松。
(二)实施与检查1、取干净双凹玻片一块,用玻璃蜡笔在两端分别标明A、B字样。
2、在A端、B端凹面中央分别滴人A型和B型标准血清各一滴。
3、消毒耳垂或指端后,用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分别用竹签刮取l~2滴血,使其分别与A型和B型标准血清充分混匀。
放置l~2min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者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4、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
(三)分析与评价1、记录结果:实验结束后,全班同学将实验结果登记记录,分别统计出A型、B型、AB型、O型的人数,并讨论。
2、互相评价:总结实验的经验与教训。
3、实验仪器、器械的清点和清洗,关好水电,结束实验。
4、课后写出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1、采血针和采血过程必须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滴标准血清的滴管和混匀用的竹签各2根必须专用,两种标准血清绝对不能混淆。
3、注意区别凝集现象与红细胞叠连现象。
发生红细胞凝集时,肉眼观察呈朱红色颗粒,且液体变得清亮。
未发生红细胞凝集时,肉眼观察呈云雾状且液体略显混浊。
【思考与探索】1、已知甲某的血型为A型(或B型),现在又无标准血清,要求设计一实验来判断乙某的血型?2、红细胞凝集和血液凝固有何区别?。
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2022级临床医学检验
【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18例学生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结果:玻片法和试管法存在一定结果不符,其准确率低于试管法。结论:血型鉴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血型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
【关键词】ABO血型;血型鉴定
血型是人类血液以血型抗原为表现形的遗传性状,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的两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血型鉴定(bloodtyping)是临床输血的首要问题,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条件。临床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有盐水凝集法和凝胶微柱法。盐水凝集法因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结果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418名学生的玻片法和试管法的血型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ABO血型鉴定中的影响因素。
1资料和方法对象:我校检验学院2022年9月151名学生,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4-t:2.5岁。每名生同时用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方法进行ABO血型鉴定。
标本采集:抽取EDTA抗凝血,在2小时内完成ABO血型鉴定操作。
ABO血型鉴定方法:正定型法:①玻片法:取清洁且带有圆形凹陷的推片1张,并注明A、B:字样。将抗A试剂、抗B试剂各1
滴分别滴于玻片上A、B处。分别取等体积待检血样(5%红细胞悬液或者全血)于抗A试剂和抗B试剂。另取洁净推片1张,标明A细胞、B细胞和0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A、B和0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用不同的竹签将分型试剂与待检血样调匀,同时不停的摇动玻片(或者瓷盘)并观察血型凝集(或者溶血)反应,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②试管法: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2支,分别标上抗A、B字样,分别加入抗A、抗B标准血清各1滴,于相应标记的试管;然后分别加入被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l滴于各试管充分混匀;以1000转/分的速度离心1分钟判定结果。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者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③反定型法:首先将待检血离心(2500r/mm,3min)分离血清;取小试管3支,分别标记A、B、O,各管加被检者血清1滴,然后按标记分别加入5%的A、B、O型标准红细胞生理盐水1滴,混匀;以1000r/m比离l~,lmin后取出试管,轻摇管底,观察凝集。
abo血型鉴定实验内容

abo血型鉴定实验内容
ABO血型鉴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属于A型、B型、AB型还是O型。
该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血液采集:在实验开始前,需要使用适当的采血器具采集被测试
者的血液样本。
合理的消毒措施和采样技巧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的
重要因素。
2. 血清和抗血清制备: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制备出几种关键的试剂,包括血清和抗血清。
血清是指经过离心等处理后分离出的含有抗体的
液体,而抗血清则是指针对某特定抗原产生的抗体。
3. 血型鉴定反应:将被测血液样本与A、B、AB、O型抗血清分别
混合,进行凝集反应观察。
如果血液样本中存在与抗血清相应的抗原(例如A型抗原与抗A血清),则会发生凝集反应,表明被测血液样
本中存在与该抗血清相对应的血型。
4. 结果判读:根据实验中的凝集反应结果,结合正反对照的观察,
可以判断被测血液样本的血型。
比如,如果被测血液样本与A型抗血
清和O型抗血清发生凝集反应,但与B型抗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则
可以判定该血液样本为A型血。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ABO血型鉴定实验时,实验操作人员务必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指导,并正确运用各种实验仪器和试剂。
同时,
实验者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
ABO血型鉴定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用于临床血型鉴定、输血配型等实践中。
通过这种实验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个体的
血型特征,为医学诊治以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鉴定ABO血型方法

鉴定ABO血型方法ABO血型是人类最基本的血型分类系统之一,根据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将人的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ABO血型鉴定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验,通常用于配血、移植和亲子鉴定等方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ABO血型鉴定的方法。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ABO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的。
A型和B型血液中有不同的抗原,O型血液则没有A或B抗原。
同时,人体的血浆中存在对应的抗体,A型血有抗B抗体,B型血有抗A抗体,AB型血没有抗体,而O型血则同时有抗A和抗B抗体。
根据抗原和抗体的存在与否,可以确定血型。
ABO血型鉴定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凝集试验和试纸法。
凝集试验是一种经典的ABO血型鉴定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反应,观察红细胞在不同血清中的凝集情况来鉴定不同的血型。
一般来说,将被测血清分别滴在含有A抗原和B抗原的试纸上,然后滴加被测血液,观察是否会出现凝集反应。
如果出现凝集,即可确定血型。
试纸法是一种更加简便快速的ABO血型鉴定方法,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将被鉴定血液滴在特制的试纸上,该试纸上含有A抗原和B 抗原以及对应的抗体。
根据滴加的血液与试纸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直接得出血型。
这种方法在配血和急救等场合使用较为广泛。
除了常规的凝集试验和试纸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用于鉴定ABO血型,如人工酶法、电泳法和核磁共振等。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并且需要更复杂的仪器设备,所以在临床上不太常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ABO血型鉴定虽然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进行重要的临床操作,如输血、器官移植等时,应该进行多种鉴定手段,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常用的ABO血型鉴定方法主要有凝集试验和试纸法,通过观察红细胞与抗原、抗体的反应情况来鉴定血型。
凝集试验在实验室操作复杂且耗时,而试纸法则更为快速简便。
同时需要注意,ABO血型鉴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在关键操作中应使用多种方法确保准确性。
abo血型鉴定的基本过程

abo血型鉴定的基本过程一、前言ABO血型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它由A、B、O三种血型组成。
ABO血型鉴定是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基础。
下面将详细介绍ABO血型鉴定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材料1. 滴定板:用于分装试液和样本。
2. ABO试剂:包括抗A、抗B和抗D试剂。
3. 血清标本:采集被检测者的静脉血样本,离心分离出血清样本。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滴定板洗净,并用96%乙醇消毒。
(2)将A、B、D三种试剂分别滴在滴定板上,每一行滴3滴试剂。
(3)标记每行试剂对应的ABO类型:第一行为A型,第二行为B型,第三行为O型。
第四行为Rh(D)阴性对照组,第五行为Rh(D)阳性对照组。
2. 样本处理(1)采集被检测者的静脉血样本,并离心分离出血清样本。
(2)将被检测者的血清样本滴在滴定板上,每一行滴1滴。
3. 反应观察(1)将滴定板轻轻摇晃,使血清和试剂充分混合。
(2)观察每一行试剂与血清的反应情况:若出现凝集或沉淀,则为该ABO型;若无反应,则不是该ABO型。
4. 结果判定(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被检测者的ABO血型:若A试剂和B试剂均有凝集或沉淀,则为AB型;若只有A试剂有凝集或沉淀,则为A型;若只有B试剂有凝集或沉淀,则为B型;若三种试剂均无反应,则为O型。
(2)判断Rh(D)阴阳性:若Rh(D)阳性对照组出现凝集或沉淀,而被检测者的样本也出现同样的反应,则为Rh(D)阳性;否则为Rh(D)阴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污染样本和试剂。
2. 滴定板必须干燥,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3. 实验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操作。
4. 实验后必须做好清洗工作,避免试剂残留和污染。
五、总结ABO血型鉴定是一项简单而重要的实验技术,它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干燥、规范操作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型鉴定实验报告结论

血型鉴定实验报告结论
实验报告结论:血型鉴定
摘要:
本实验通过血型鉴定实验,正确地确定了被测试者的血型类型。
实验结果显示,本实验者的血型为A型。
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抗凝血试管进行血型鉴定。
首先,需要在试管中加
入一定量的抗凝血液,以避免血液凝固。
接着,通过加入特定的
血型抗体试剂,在试管中观察是否有血型凝集。
实验结果:
本实验分别采用A、B、AB和O型血的抗体试剂进行鉴定。
在A型抗体试剂反应试管中,出现了凝集现象,而在B、AB和O 型血的试剂试管中并没有凝集现象出现。
实验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被测试者的血型应为A型。
这是因为,被测试者的血液中含有A型血的表面抗原而没有B型抗原。
在加入A 型抗体试剂的试管中发生了凝集反应,但在其他试管中并未发生凝集反应,进一步确认了被测试者的血型为A型。
结语:
血型鉴定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验方法,能够确定一个人的血型,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实验通过正确的操作和分析,成功地鉴定出了被测试者的血型为A型,为日后的医学检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实验ABO血型鉴定课件

22
作业
• 1.完成实验报告:ABO血型鉴定 • 2.解释“交叉配血试验”及其结果 • 3.简述输血应遵循的原则。
实验ABO血型鉴定
23
谢 谢 !
实验ABO血型鉴定
2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实验ABO血型鉴定
25
根据红细胞膜上A、B凝集原的有无和种类分为 4个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膜上凝集原 A B A及B
血清中的凝集素 抗B 抗A 无
实验ABO血型鉴定
9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
根据红细胞膜上A、B凝集原的有无和种类分为 4个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二、实验原理: A凝集原 + A凝集素 ----﹥红细胞凝集
B凝集原 + B凝集素 ----﹥ 红细胞凝集
实验ABO血型鉴定
3
三、实验用品
标准抗A 和抗B血清、玻片、
蜡笔、消毒液、牙签、 棉签、
采血针、显微镜等
实验ABO血型鉴定
4
思考题
1. ABO血型系统是如何分型的? 2.如何判断血型的鉴定结果? 3. 一次献血200~300ml会影响健康吗?
2.实验结果:
实验ABO血型鉴定
16
血型与输血
实验ABO血型鉴定
17
输血原则
• 避免发生凝集反应 • 首选同型输血
实验ABO血型鉴定
18
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ABO血型鉴定
19
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 (1)配血不合:…………….. 绝对不能输血!
临床输血检验之ABO血型鉴定

01
02
03
04
A型血
红细胞表面存在A抗原,血清 中存在抗B抗体。
B型血
红细胞表面存在B抗原,血清 中存在抗A抗体。
AB型血
红细胞表面同时存在A和B抗 原,血清中无抗A和抗B抗体
。
O型血
红细胞表面无A和B抗原,血 清中存在抗A和抗B抗体。
ABO血型系统的遗传特性
ABO血型遗传是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等位基因所决定的,因此子女的血型取决于父母双方 的血型。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血型系统中最常 见和最重要的一个,是根据红细胞表 面是否存在A或B抗原而将血液分为四 种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是天然存 在的,不会因为疾病或药物而改变。
ABO血型系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所决 定的,这些等位基因分别被称为A、B 和O。
ABO血型系统的分类
标准化和自动化
01
02
03
标准化操作
制定ABO血型鉴定的标准 化操作流程,确保不同实 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具有 可比性和准确性。
自动化设备
研发和推广自动化血型鉴 定设备,减少人为误差, 提高检测效率。
质量控制
加强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 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应用前景
个体化医疗
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发展, ABO血型鉴定在疾病预测 、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将更加广泛。
2023 WORK SUMMARY
临床输血检验之abo 血型鉴定
REPORTING
目录
• 临床输血检验之abo血型鉴定概述 • ABO血型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 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 ABO血型鉴定的注意事项 • ABO血型鉴定的未来发展
abo血型鉴定 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引言: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由A、B、O三种血型组成。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血清凝集反应的方法,对不同血型进行鉴定,并探究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ABO血型试剂盒:包括抗A、抗B、抗O血清和洗涤缓冲液。
- 血样:来自30名志愿者的血样。
2. 实验方法:- 取一滴被测血样滴于不同的试管中。
- 加入相应的抗体试剂,轻轻摇晃试管。
- 观察试管内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二、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将被测血样分为以下几种血型:1. A型血:- 表现为与抗A血清凝集,与抗B血清不凝集。
- 结果显示凝集反应为“+”,表示为A型血。
2. B型血:- 表现为与抗B血清凝集,与抗A血清不凝集。
- 结果显示凝集反应为“+”,表示为B型血。
3. AB型血:- 表现为与抗A、抗B血清均凝集。
- 结果显示凝集反应为“++”,表示为AB型血。
4. O型血:- 表现为与抗A、抗B血清均不凝集。
- 结果显示凝集反应为“-”,表示为O型血。
三、讨论与分析1.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ABO血型的遗传是由A、B、O三种基因决定的。
- A和B基因为等位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
- A和B基因表现为共显性,即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AB型血。
- O基因为隐性,只有在没有A和B基因时,才表现为O型血。
2. ABO血型的分布:- 不同地区和人群的ABO血型分布存在差异。
- 在亚洲地区,O型血最为常见,而AB型血较为罕见。
- 在欧洲地区,A型血和O型血的分布相对均衡。
- 这种差异可能与人类进化、环境适应等因素有关。
3. ABO血型与健康状况的关联:- ABO血型与某些疾病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
- 例如,AB型血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而O型血则较低。
- 这种关联可能与ABO血型对血液凝块形成、炎症反应等生理过程的影响有关。
四、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ABO血型的鉴定,并了解了ABO血型的遗传规律、分布特点以及与健康状况的关联。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ABO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1. 原理根据红细胞上和血清(或者血浆)中有无 A 抗原和(或者)B 抗原及其抗体,将血型分为A 型、B 型、AB 型及O 型。
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鉴定ABO 血型。
正定型是指用已知抗正定型-A、抗-B 血清来检测受检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 A 抗原和(或者) B 抗原;反定型是指用已知反定型A1 型、B 型红细胞来检测受检血清 (或者血浆) 中有无相应的抗-A 和(或者)抗-B。
2. 原始样品要求5 mL 静脉全血。
3. 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真空试管,EDTA.K2 抗凝/普通试管,不抗凝。
4. 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温度:18℃~27℃,湿度:30%~70%。
5. 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5.1 设备普通离心机、免疫血液学离心机、显微镜、恒温水箱、定时器。
5.2 材料抗-A、抗-B 血清、ABO 标准抗原红细胞试剂、移液器、加样吸头、生理盐水(NS)、干净空试管。
6. 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6.1 将受检标本以1000g 离心5min,使标本血浆/血清与红细胞分离,吸取红细胞,用NS 洗涤三次后,配成3%~5%红细胞悬液。
6.2 取6 支小试管,分别标记“-A”、“-B”、“自身”、“Ac”、“Bc”、“Oc”。
6.3 在“-A”、“-B”管中分别加入抗-A 和抗-B 血清各50 μL ,其余管加入受检血浆/血清各100 μL 。
6.4 在“-A”、“-B”、“自身”管中加入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各50 μL ,摇匀。
6.5 在“Ac”、“Bc”、“Oc”管中分别加入A1、B、O 红细胞试剂各50 μL ,摇匀。
6.6 1000g 离心15sec,轻轻悬浮红细胞,观察结果并记录。
6.7 根据实验需要,除室温下观察结果外,另可增加在4℃、37℃下观察结果。
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

abo血型的鉴定的实验报告
《ABO血型的鉴定实验报告》
在生物学实验中,ABO血型的鉴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
ABO血型系统是由A、B、O和AB四种类型组成的,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血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展示如何通过几种简单的实验步骤来鉴定一个人的血型。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一些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试管、血液样本、抗A和抗B
血清、以及一些标本酒精。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几项实验步骤来鉴定血型。
首先,我们将取一小部分血液样本放入试管中,并加入抗A血清。
如果血液在
加入抗A血清后凝结,那么这个人的血型就是A型。
接着,我们将另一小部分
血液样本放入另一个试管中,并加入抗B血清。
如果血液在加入抗B血清后凝结,那么这个人的血型就是B型。
接下来,我们将再次取一小部分血液样本放入试管中,并加入抗A和抗B血清。
如果血液在加入抗A和抗B血清后凝结,那么这个人的血型就是AB型。
最后,如果血液在加入抗A和抗B血清后没有发生凝结,那么这个人的血型就是O型。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鉴定一个人的血型。
这对于医学领
域和献血活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血型在输血和接受器官移植等
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ABO
血型系统的知识,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帮助。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操作】
(1)正定型:检测红细胞上的A或B 抗原。①加1滴抗A到一支洁净试管中并标记;②加1滴抗B到一支洁净试管中并标记;③如果需要,可选做加1滴抗A,B在第3支试管,并标记;④向每一支试管滴加1滴2%~5%的待检红细胞悬液;⑤轻轻混匀,按照校准速度和时间离心,通常(900~1000)×g离心15秒;⑥轻轻重悬细胞扣,检查凝集情况;⑦观察、解释、记录试验结果,并与血清(血浆)试验结果对照
(2)反定型: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抗体。①取2支洁净试管,分别标记A1和B,分别向其中滴加2~3滴血清或血浆;②加1滴A1试剂红细胞到标记A1的试管;③加1滴B型试剂红细胞到标记B的试管;④如果需要,加1滴A2试剂红细胞到一支已加入2~3滴血清或血浆的试管中,并做好标记;⑤轻轻混匀,按照校准速度和时间离心,通常(900~1000)×g离心15秒;⑥检测是否有溶血现象,然后轻轻重悬细胞扣,检查凝集情况;⑦观察、解释、记录试验结果,并与红细胞试验结果对照。
1.试管法 试管法是ABO定型试验的经典方法。
【样本】抗凝或不抗凝的样本均可用于ABO鉴定试验。红细胞可悬浮在自身血清、血浆或盐水中,也可以洗涤后悬浮于盐水中。通常情况下,试管法正定型被检样本与反定型中试剂红细胞悬液浓度皆为2%~5%。
【试剂】(1)抗A血清
(2)抗B血清
(3)2%~5%的A1型、B型红细胞盐水悬液
(2)试管法定型反应快,需时短,特别是紧急输血时,可立即离心观察结果;通过离心增强凝集,可发现亚型和较弱的抗原-抗体反应,结果准确可靠,是ABO定型的常规方法。
2.玻片法
【样本】用玻片法进行ABO正定型时,待检红细胞悬液的浓度是10%~15%。玻片法一般只能做正定型。
检验科常见血型鉴定技术要点解析

检验科常见血型鉴定技术要点解析血型鉴定作为检验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用于确定人体血液的分类及其特征。
通过血型鉴定,医务人员可以在输血、妊娠监测和器官移植等方面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本文将对检验科常见的血型鉴定技术要点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ABO血型系统鉴定技术要点ABO血型系统是最常见的血型分类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A 和抗原B的有无,可将血型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
对于ABO血型的鉴定,主要需要进行以下几个要点的技术操作:1. 准备样本:首先,需要收集供测者的血液样本。
通常采用静脉采血的方式,确保血液样本的纯净度和完整性。
2. 血清试剂的添加:将供测者的血液加入到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的血清试剂中。
这些试剂能与相应血型的抗原发生凝集反应。
3. 凝集观察:在试管或试板等平面上,观察血清试剂中红细胞的凝集情况。
根据凝集的程度和形态,可以初步判断供测者所属的血型。
4. 交叉试验:若初步判断血型为A型或B型,还需进行交叉试验来确定具体的血型。
将供测者的血液与已知A型和B型的血清混合,观察凝集反应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医务人员可以准确地确定供测者的ABO血型,为后续的临床操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Rh血型系统鉴定技术要点Rh血型系统是与ABO血型系统并列的重要血型分类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D的有无,可将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下面是Rh血型鉴定的技术要点:1. 准备样本:类似于ABO血型鉴定,需要收集供测者的血液样本。
确保样本的纯净度和完整性。
2. 血清试剂的添加:将供测者的血液加入含有抗D抗体的血清试剂中。
这些试剂能与含有抗原D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3. 凝集观察:观察血清试剂中红细胞的凝集情况。
若有明显的凝集反应出现,则说明供测者为Rh阳性。
通过以上步骤,医务人员可以确定供测者的Rh血型,为临床应用提供正确的指导。
三、其他血型系统鉴定技术要点除了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外,还有其他一些血型系统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型鉴定原理)

A型:滴血前,我们在双凹玻片的左侧滴加了A抗体,右侧滴加了B抗体,将患者的血液分别滴入双凹玻片内,观察可见该患者的血液和左侧的A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含有A抗原,患者的血液未与右侧的B抗体发生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未含B抗原,综上所述,患者红细胞膜表面只有A抗原没有B抗原,则该患者为A 型血,因为血型的定义为红细胞膜表面含有什么抗原就称之为什么血型。
B型:滴血前,我们在双凹玻片的左侧滴加了A抗体,右侧滴加了B抗体,将患者的血液分别滴入双凹玻片内,观察可见该患者的血液和右侧的B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含有B抗原,患者的血液未与左侧的A抗体发生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未含A抗原,综上所述,患者红细胞膜表面只有B抗原没有A抗原,则该患者为B 型血,因为血型的定义为红细胞膜表面含有什么抗原就称之为什么血型。
AB型:滴血前,我们在双凹玻片的左侧滴加了A抗体,右侧滴加了B抗体,将患者的血液分别滴入双凹玻片内,观察可见该患者的血液和左侧的A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含有A抗原,患者的血液和右侧的B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含有B抗原,综上所述,患者红细胞膜表面既有A抗原也有B抗原,则该患者为AB型血,因为血型的定义为红细胞膜表面含有什么抗原就称之为什么血型。
O型:滴血前,我们在双凹玻片的左侧滴加了A抗体,右侧滴加了B抗体,将患者的血液分别滴入双凹玻片内,观察可见该患者的血液未与左侧的A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不含A抗原,患者的血液未与右侧的B抗体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患者的红细胞膜表面不含B抗原,综上所述,患者红细胞膜表面既不含A抗原也不含B抗原,则该患者为O型血,因为血型的定义为红细胞膜表面含有什么抗原就称之为什么血型。
ab血型实验的实验报告

ab血型实验的实验报告
AB血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AB血型的特点和性质,加深对AB血型的了解。
实验材料:AB血型的血样、抗A血清、抗B血清、洗涤液、玻璃片、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 取一滴AB血型的血样放在玻璃片上。
2. 滴加抗A血清在一侧,滴加抗B血清在另一侧。
3. 用洗涤液清洗玻璃片上的血样。
4. 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型的凝集情况和形态。
实验结果:
在加入抗A血清的一侧,血型凝集现象明显,表明血样含有A抗原;在加入抗B血清的一侧,血型同样出现凝集现象,表明血样含有B抗原。
在洗涤后,血型凝集现象消失。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该血样为AB血型。
AB血型的特点是同时含有A抗原和B抗原,因此在加入相应抗体时会出现凝集现象。
这也是AB血型在输血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原因,因为AB血型的受体同时含有A和B抗原,如果输血的血液类型与受体不匹配,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输血反应。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AB血型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输血安全的重视。
对于AB血型的个体来说,更需要注意自身的血型情况,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安
全。
1.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9.2.3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见于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以及类B或cisAB等。
9.2.4受检者血清中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症),或实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9.2.5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和抗—B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8.2血浆成分异常
8.3抗体减弱或丢失
8.4抗原减弱或变异
8.5亚型
9.超出范围结果处理:
9.1红细胞自凝:冷凝集系增高是最为常见原因。应用37℃-40℃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可去除红细胞表面附着的导致红细胞凝集的冷集素。
9.2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原因
9.2.1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如抗—A血清效价不高,可将A亚型误定为O型,AB型误定为B型。
11.2进行组织器官移植时,供、受器官者的ABO系统血型必须相同。
11.3母、子ABO系统血型不合可以造成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
11.4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可作遗传学的研究。
12.最常见的误差来源:
12.1标本采集错误
12.2标本信息登记错误
12.3红细胞和血清比例不当
12.4离心过度或不足
9.3.5如果试验结果未见凝集,应将细胞及血清试验至少在室温和4℃放置30min,用显微镜检查核实。
9.3.6如疑为A抗原或B抗原减弱,则可将受检红细胞与抗A或抗—B血清作吸收及放散试验以及受检者唾液作A、B、H血型物质测定。后者只对90%HAB分泌型的人有用。
9.3.7如试验结果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加等渗盐水1滴,混合。往往可使缗钱现象消失。应注意不应先加盐水1滴于受检者血清中而后和红细胞作试验,以免使血清中抗体被稀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观察细胞与抗—A及抗—B的凝集强度,与抗—A的反应要比与抗—B的反应强。这种区别用玻片法作试验更为明显。
(2)用受检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清作试验,血清中的抗—B不凝集自身红细胞上的类B抗原。
(3)检查唾液中是否有A、B物质,如果是分泌型,可检出A物质而无B物质。
(3)将玻片(或白瓷板)不断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15min,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反应;再在低倍镜下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分型血清+受检者红细胞受检者血型受检者血清+试剂红细胞
抗-A抗-B抗-A十BA细胞B细胞O细胞
十─十A─十─
─十十B十一─
───O十十─
一表示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
2.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l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3,生理盐水启用后,有效期为二周。
4,所有试剂在开封或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有变质;凡可疑者,必须更换新的试剂进行检测工作。
5,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6,操作方法应按规定,一般应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7,按理IgM抗-A和抗-B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应温度以4℃为最强,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仍在室温(20—24℃)内进行试验,37℃可使反应减弱。
7,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往往是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
8,血清中有意外抗体,如自身抗—I,常引起干扰。
9,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解决办法如发现ABO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先要重复作试验1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用质量合格的试剂以及细心观察和解释试验结果,就可解决明显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月必须进一步研究。
13,5%红细胞悬液的配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
根据下表进行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 压积红细胞(滴) 盐水(滴)
------------------------------------------------------------------
2 12ml(40)
5 1 0.8ml(16)
十十十AB───
注:十为凝集;一为不凝集。
ABO血型鉴定
版序:2017-6
页码:第3页,共5页
[质量控制与附注]
1,分型血清必须为批批检试剂,且在有效期内使用;质量性能符合要求。试剂开封后必须贴上开封日期、开封人标签,用毕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试剂开封后有效期为一周。
2,试剂红细胞以3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和,用生理盐水洗涤1次,以除却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或使用合格的商品诊断红细胞。试剂红细胞有效期:自制的为15天,商品的为试剂有效期。试剂开封后必须贴上开封日期、开封人标签,用毕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试剂开封后有效期为一周。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4十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
3十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
2十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
1十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
土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游离红细胞。
MF混合凝集外观(mixed field)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极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3,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见于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以及类B或cisAB等。
4,受检者血清中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症),或实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5,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及或抗—B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6,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二)检查步骤:
1,另从受检者采取l份新鲜血液标本这样可以纠正因污染或搞错样本造成的不符合。
2,将红细胞洗涤数次,配成5%盐水细胞悬液,用抗—A、抗—B、抗—Al,抗—A十B及抗H做试验可以得到其它有用的信息。
3,对受检红细胞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如结果呈阳性,表示红细胞已被抗体致敏。
4,用A1、A2、B、O红细胞及自身红细胞检查受检血清。如果怀疑是抗—I,用O型(或ABO相合的)脐血红细胞检查。
3,标本出现中度溶血者,为不合格标本,不能用于检测。
[操作步骤]
1.试管法
(1)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l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l滴,混和。
10 1 0.4ml(8)
20 1 0.2ml(4)
ABO血型鉴定
版序:2017-6
页码:第4页,共5页
[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一)原因:
有技术性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的问题,常见者有以下几种:
1,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如抗—A血清效价不高,可将A亚型误定为O型,AB型误定为B型。
2,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8,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防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9,观察时应注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以及缗钱状排列的区别。
10,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
11,对于可能存在不完全抗原的时候,应在各反应方加入凝聚胺试剂,以检验不完全抗原的存在。
12,对于可疑结果,必须更换所用的试剂,重新检测。
(3)不被脐带血清凝集。
(4)通常不与自身的血清凝集。
[临床应用]
用于检验人的ABO血型归属。
(4)核对患者的诊断,类B抗原的形成与结肠癌、直肠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有关。
9,如发现多凝集现象,应考虑由遗传产生的Cad抗原活性;被细菌酶激活的T或丁K受体;或产生机制不太明了的丁n受体所引起。多凝集红细胞具有以下特点:
(1)能被人和许多家兔的血清凝集。
(2)能与大多数成年人的血清凝集,不管有无相应的同种抗体。
[试剂和仪器]
1.批批检的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十B(O型血)分型血清。
2.批批检的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3.离心机,显微镜。
[标本收集与处理]
1,受检者血清;
2,枸缘酸钠抗凝血或未稍取血,受检者血液制成5%红细胞盐水悬液使用,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临床检验实验室
ABO血型鉴定
页码:第1页,共5页
[测定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3)立即以1000r/min离心3 min。
(4)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ABO血型鉴定
页码:第2页,共5页
5,如果试验结果未见凝集,应将细胞及血清试验至少在室温和4℃放置30min,用显微镜检查核实。
6,如疑为A抗原或B抗原减弱,则可将受检红细胞与抗—A或抗—B血清作吸收及放散试验以及受检者唾液作A、B、H血型物质测定。后者只对80%HAB分泌型的人有用。
ABO血型鉴定
页码:第5页,共5页
7,如试验结果红细胞呈绢钱状排列,加等渗盐水l滴,混和,往往可使绢钱现象消失。应注意不应先加盐水l滴于受检者血清中而后和红细胞作试验,以免使血清中抗体被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