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CCB对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作用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2018年真题-(2)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2018年真题-(2)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每道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江南博哥)答案。
1. 可用于治疗非何杰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是A.曲妥珠单抗B.利妥昔单抗C.贝伐单抗D.西妥昔单抗E.英夫利昔单抗正确答案:B[解析] 利妥昔单抗用于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未经治疗的CD20阳性Ⅲ~Ⅳ期滤泡性非何杰金淋巴瘤,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性非何杰金淋巴瘤。
曲妥珠单抗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已接受过1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联合紫杉烷类药物治疗未接受过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
西妥昔单抗与伊立替康联用治疗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经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英夫利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
2. 关于地高辛作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高辛不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以原形药物从肾脏排泄B.地高辛通过激动Na+,K+-ATP酶增强心肌收缩力C.地高辛口服生物利用度小于50%D.地高辛消除半衰期为12小时E.地高辛静脉注射后作用持续时间为2~3小时正确答案:A[解析] 地高辛通过抑制Na2+,K+-ATP酶增强心肌收缩力,地高辛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80%,地高辛消除半衰期为36小时,地高辛静脉注射后作用持续时间为6小时。
3. 下列不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作用特点的是A.ACEI禁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者B.ACEI对肾脏有保护作用C.ACEI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D.ACEI可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肌细胞肥大E.ACEI能降低循环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正确答案:C[解析] 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为CCB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4. 关于奥司他韦作用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奥司他韦可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B.应严格掌握奥司他韦适应证,不能用于流感的预防C.1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奥司他韦D.治疗流感时,首次使用奥司他韦应当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以内E.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时,成人一次75mg,每日2次,疗程5日正确答案:B[解析] 奥司他韦可用于成人及13岁和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预防。
ccb作用机制
ccb作用机制
CCB(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一类药物,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来发挥其作用。
CCB主要作用于心脏、血管、平滑肌和神经系统,具有降压、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CCB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阻断细胞膜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细胞膜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负责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平衡。
CCB可以通过阻断这些通道,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从而抑制平滑肌收缩和心肌收缩。
2. 平滑肌松弛: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CCB 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导致血管和器官的松弛,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 心肌抑制:CCB可减少心脏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减弱心脏肌肉的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减少心脏的负荷。
4. 心率调控:CCB可通过阻断L型钙离子通道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电位的上升,从而减缓心率。
总的来说,CCB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L型钙离子通道,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从而实现对心脏、血管和平滑肌的调控,达到降压、扩张血管和减慢心率的效果。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引言概述: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二级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心理支持、定期随访和康复训练。
一、药物治疗:1.1 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血液凝块形成的风险,防止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1.2 抗凝药物: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房颤等心脏病变的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1.3 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二、生活方式改变:2.1 戒烟:吸烟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应立即戒烟,以减少心脏负担。
2.2 饮食调整:建议患者采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红肉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2.3 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三、心理支持:3.1 患者教育: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心肌梗死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2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3.3 支持小组:参加心脏康复支持小组可以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和积极性。
四、定期随访:4.1 医生随访:定期复诊是心肌梗死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医生可以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2 心电图监测: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脏功能异常,预防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4.3 心脏超声检查: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五、康复训练:5.1 心脏康复计划:参加心脏康复计划可以通过定期锻炼和监测,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5.2 营养指导:康复训练期间,营养师可以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提高康复效果。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随着介入、溶栓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近期预后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度过急性期之后病死率、复发率仍较高。
MI的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心梗再发、心梗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进行干预。
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应用非药物及药物治疗,减少梗死后并发症及猝死的发生率, 延长患者寿命, 提高生活质量。
1心梗后二级预防主要内容1.1预防再梗再发性心肌梗死是影响冠心病患者中、远期预后的重要心脏事件之一。
一般认为高龄、男性、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也是MI和再发性MI的重要危险因素。
1.2心梗后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MI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
在AMI幸存的人群中50% 以上可发生心律失常。
主要原因是:①心肌缺血导致电生理发生改变;②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多产生室性心律失常);③心衰和心室重构(多产生房性心律失常)。
1.3心梗后心衰MI发生后,因心肌缺血、坏死,其收缩性及顺应性均降低,使心排量和射血分数减低,从而引起心脏前后负荷均增大、心肌缺血心室重构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影响MI后心功能不全因素:①性别、年龄及心肌梗死后临床过程;②梗死面积、心肌梗死时LVED 、LVEF、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及是否行PTCA 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也是AMI后是否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
1.4心肌缺血主要防止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
梗死后心绞痛(Post Infarction Angina,PIA)是AMI后1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是AMI常见并发症,根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0%~30%。
可能与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残存严重狭窄,侧支循环不充分或是与梗死无关的其他冠状动脉也有严重狭窄病变,引起远离梗死部位的心肌缺血有关。
高血压治疗的新认识和展望
在生活方式 调整的基础上 增加药物治疗
打破主要的血压维持机制—— DASH
D Direct(Autoregulation):CCB
A Adrenergic mechanisms:α-B,β-B
S Salt (Sodium chloride):利尿剂
H Humors/hormones(AU、NE、ET): ACEI、ARB
利尿剂
β-B
ACEI or ARB
CCB
最有效
亦最佳
合理联合治疗 加强了对靶器官的保护
利尿剂
CCB
ACEI/ARB
ACEI/ARB消除 利尿剂对RAS的激活 利尿剂减少服用ACEI 引起的高钾发病率
ACEI阻止RAS激活 避免CCB引起的 外周水肿
对1999年WHO/ISH建议六类一线降压药的再评价
有效的药物联合应用 + + + + ACEI和ARB是今后有前途的搭档
生活方式调整来预防或治疗高血压 调整 评价 维持理想体重 BW每减少1Kg可使BP下降1.6/1.1mmHg 参加耗氧多的体育活动 可使BP下降13/8mmHg (30~40min/d,most days of the week) 进食大量水果、蔬菜、低脂乳制品 在8周后可使BP下降11.4/5.5mmHg 减少饱和脂肪和总脂肪的摄入量 将盐摄入量限制在≤100mmol/d 可使BP下降3.7~4.8/0.9~2.5mmHg (2.4gNa or 6g Nacl) 维持食物钾的充分摄入 维持食物钙和镁的充分摄入 将酒精摄入量限制在≤30ml/d (女性和低体重者≤15ml) 戒烟
01
代谢综合征
03
根据美国的资料,人群中22%有代谢综合征
02
国际卫生组织(WHO)还包括空腹胰岛素水平、微量蛋白尿
老年人二度预防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更新
老年人二度预防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更新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
老年人在心肌梗死后,需要进行二度预防,以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研究的进步,老年人二度预防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也得到了更新。
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是老年人二度预防心肌梗死的首选药物之一。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然而,老年人由于血小板功能的衰老和其他合并症,对阿司匹林的反应可能降低。
因此,对于一些高风险的老年人患者,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来增加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
2.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在老年人二度预防心肌梗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华法林是一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防止血栓形成。
老年人患者在使用华法林时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并进行适当的剂量调整。
此外,新一代的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如达比加群酯和阿哌沙班等也逐渐被用于老年人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因其不需要频繁的凝血功能监测,并且具有较低的出血风险。
3. 活性炭治疗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解毒剂,在老年人二度预防心肌梗死中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活性炭可以吸附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代谢产物,清除体内的毒素。
老年人患者如果有肾功能损害或多种合并症,使用活性炭可能有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应用活性炭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进行判断和调整。
4. 降脂药物在老年人二度预防心肌梗死中,降脂药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和纤维酸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而纤维酸类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胆汁酸排泄,降低胆固醇水平。
老年人患者在使用降脂药物时,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保持适当的剂量和监测。
5. 抗心绞痛药物老年人患者常常伴随心绞痛症状,因此,抗心绞痛药物的应用也至关重要。
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和贝前列素。
冠心病二级预防
冠心病二级预防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一种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冠心病加重引起一些并发症。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其实就是指现在已经患病,但是还没有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冠心病复发。
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应遵从“ABCDE”方案。
A: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②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③抗心绞痛治疗(Anti-angina therapy)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ACEI/ARB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冠心病患者应用ACEI应遵循3R原则,即:Right time(早期、全程和足量);Right patient(所有冠心病患者只要可以耐受,ACEI 均应使用);Right drug(选择安全、依从性好的ACEI 药物)。
②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对于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若无禁忌证(如近期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脑出血等),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80~100 mg/天。
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需联合使用阿司匹林100 mg/天和氯吡格雷75 mg/天,治疗12个月。
③抗心绞痛治疗(Anti-angina therapy):硝酸酯类药物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常联合负性心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治疗稳定型心绞痛(CSA)。
联合用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B:①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②控制血压(Blood pressure control)①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是一种减慢心率、减少收缩、拮抗交感神经对心脏损害的药物,并且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冠心病患者预后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心血管用药领域的“神药”,指南推荐若无禁忌证,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5项原则
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5项原则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主要包含ABCDE五个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1、A:主要指的是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代表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第二个是抗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可以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比方硝酸甘油或地尔硫䓬等,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
2、B:代表的第一个是β受体阻断剂,像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
第二个是高血压,因为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很多冠心病患者都合并有高血压。
所以,要使用各种降压药物,甚至于联合用药使血压达标。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达标的目标值是小于130/80mmHg。
3、C:第一个指胆固醇,也就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有一个常用药物就是抗胆固醇的药物,也就是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的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现在除了他汀药物之外,有新型的一些药物,比方PCSK9抑制剂,可以靶向性的下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效果也不错,临床实验结果也很好。
第二个是cigarette,也就是吸烟,因为吸烟对冠心病冠脉血管影响很大,故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戒烟。
4、D:第一个是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位征,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非常高,故一定要让血糖达标。
第二个就是饮食,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低盐、低脂饮食。
5、E:第一个就是education,也就是宣教,第二个是exercise,也就是运动。
心脏康复治疗现在在整个冠心病治疗当中被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故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运动要找到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STEMI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STEMI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发病后早期用药及长期二级预防方案一、抗栓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1)阿司匹林:所有无阿司匹林禁忌症的患者初始口服负荷剂量100-300mg,并长期100mg/d维持。
(2)P2V12受体拮抗剂:a)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1种P2Y12受体拮抗剂,并维持至少12个月,除非存在禁忌(如出血风险较高)b)替格瑞洛:无禁忌证患者给予负荷剂量180mg,维持剂量90mg、2次/天c)氯吡格雷:负荷剂量600mg,维持剂量75mg、1次/天,用于无替格瑞洛或存在替格瑞洛禁忌者d)首次就诊时给,P2Y12受体括抗剂e)对缺血风险高(如再次心梗发作、冠脉多支病变、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可考虑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 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1年(3)GPI IIb/IIIa 受体拮抗剂:紧急情况、存在无复流证据或发生血栓并发症时使用GPI IIb/IIIa2.抗凝治疗:所有患者PCI术中在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凝药物,综合考虑缺血和出血风险及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性的使用抗凝药物。
常规静脉注射普通肝素70-100U/kg如合用GP1,一次性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0-70U/kg或PCI术中使用比伐芦定(一次性静脉注射0.75 mg/kg,随后1.75mg.kg-1.h-1维持至术后3-4h)在出血高危患者,优于UFH+GP IIb/IIIa 受体拮抗剂(IIa,B)二、抗心肌缺血治疗:1.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的STEMI患者应在发病后24h 内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25-50mg q6-12h,2~3天以后转换为琥珀酸美托洛尔每日一次给药;若耐受则递增至每日给药200mg。
长期: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应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采用最大耐受剂量长期治疗。
2.硝酸酯类:在无明显禁忌症情况下,对于STEMI患者多采用静脉滴注,用于缓解缺血性胸痛,控制高血压或减轻肺水肿,但拟诊右心室梗死的STEMI患者不应使用。
有关尼可地尔指南中的推荐
15
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目的—中国
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 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首先考虑预防 心肌梗死和死亡.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3):193-206
**
*
*
*
** **
**
**
3.50mm
CBF (冠脉血流)
(%)
30 0
** 63.6mL/min
20 0
**
*
10 0
P<0.01
*
0
P<0.01
20.7mL/min
尼可地尔(0.2mg/kg) (n=5) 尼可地尔 + 格列本脲 (n=5)
* p<0.05 **p<0.01
0
1
2
5
10
20 (min)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3):193-206
病理生理学
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防治指南
18
2011年ACC/AHA不稳定性心绞痛和NSTEMI指南建议
伴有持续缺血不适症状的UA/ NSTEMI患者应该每5分钟 接受一次硝酸甘油(0.4mg)舌下含化总计3次。此后, 如果没有禁忌证,应进一步评价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的必要 性(证据级别:C)。 UA/NSTEMI患者第一个48小时内应使用静脉硝酸甘油治 疗持续缺血、心力衰竭或高血压。决定应用静脉硝酸甘油 及所用剂量不能妨碍其他已经证实能降低死亡率的干预措 施如β-受体阻滞剂或ACE抑制剂(证据级别:B)。
日本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指南推荐
皮肤科住院医师:冠心病考点巩固三
皮肤科住院医师:冠心病考点巩固三1、单选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症不包括()A.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狭窄>50%B.有轻度室性心律失常伴左主干或3支病变C.稳定型心绞痛对内科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影响工作和生(江南博哥)活D.冠状动脉3支病变伴左心室射血分数<50%E.左前降支和回旋支近端狭窄≥70%正确答案:B2、单选以下哪项不是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A.腹痛B.肠道张力减低C.便秘D.消化不良E.便血正确答案:E3、单选男性,48岁,突发胸痛,怀疑急性心肌梗死,下列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最可靠的是()A.ST段抬高B.冠状T波C.aVR导联呈QS型D.CPK-MBE.肌钙蛋白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肌钙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指标。
4、多选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包括()A.抗血小板药物B.抗凝药物C.扩张血管药物D.调整血脂药物E.溶血栓药物正确答案:A, B, C, D, E5、多选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是()A.疼痛时间B.白细胞计数C.疼痛性质D.疼痛部位E.心肌坏死标记物正确答案:A, B, C, E6、单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最常用的溶栓剂是()A.肝素B.尿激酶C.去纤酶D.蝮蛇抗栓酶E.阿司匹林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以上药物中只有尿激酶为纤溶酶原激活剂,进入体内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溶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血栓,同时不同程度的降解纤维蛋白原7、单选诊断透壁心肌梗死最有价值的心电图特征是()A.宽而深的Q波B.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C.T波倒置D.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下型E.SsT段下降正确答案:A8、单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疼痛发作频繁,如有呼吸困难、发绀时,应给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宜达()A.85%以上B.90%以上C.80%以上D.70%以上E.75%以上正确答案:B9、单选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诊断较可靠的是()A.血脂高B.肥胖C.吸烟D.早发冠心病家族史E.心电图有典型缺血型ST-T改变正确答案:E10、单选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A.CPKB.CPK-MBC.肌红蛋白D.肌钙蛋白IE.肌钙蛋白T正确答案:C11、单选男,51岁,胸骨后剧烈疼痛4小时,伴大汗淋漓,血压10.7/8.0kPa(80/60mmHg),心率134次/分。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二级预防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二级预防措施作者:张卫海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15期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通过加强自我保健,坚持规范治疗来加以防范。
常见的预防分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好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的靶点通常是那些尚未发生脑血栓、脑栓塞、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但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以防止首次事件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日的是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的复发。
二级预防的措施包括一级预防的所有措施,要积极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另一方面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量。
不连续服药、吃吃停停,是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禁忌,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危险性增加。
二级预防措施的“ABCDE”原则A:阿司匹林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和释放,改善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2的平衡,预防血栓形成;近年主张长期服用小剂量(至少75 mg/日)阿司匹林可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当然,预防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也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提示在年龄/>45岁的女性,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首次卒中的风险。
对于已经有冠心病的患者,为了预防脑卒中,应该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若不进行溶栓治疗,应该使用阿司匹林,剂量为100~300mg/日,应用2~4周后调整为二级预防长期用药剂量75~150 mg/日。
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该在溶栓治疗24小时后使用阿司匹林,剂量为100~300 mg/日。
除非有阿司匹林使用禁忌证,否则不能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代替阿司匹林。
B:控制血脂、血压高血压、高血脂是脑卒中、冠心病的致病诱因,属原发性高危因素疾病。
有效治疗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复发;戒烟、控制血压和血脂异常对于已有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病人特别重要。
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abcde原则
二级预防abcde原则如果某种疾病还没得,我们防治得病,我们就叫做这种疾病的一级预防,比如:预防得冠心病就叫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但是如果已经得了,防止冠心病发作或进一步加重,就叫做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冠心病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稳定的冠心病(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和不稳定的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但不论哪一种,都要遵循以下的“ABCDE”方桉来进行二级预防。
所谓“ABCDE”均为英文缩写的字头。
A: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B:β受体阻滞剂(Beta blocker)、血压控制(Blood pressure control)C:戒烟(Cigarette quitting)、血脂控制(Cholesterol lowering)D:饮食(Diet)、糖尿病控制(Diabetes control)E:运动(Exercise)、教育(Education)冠心病的二级预防abcde原则,指冠心病治疗的最基本原则,包括以下10个方面:A-抗血小板和抗心绞痛:第一个A是抗血小板,抗血小板包括吃阿司匹林或替格瑞洛片双联抗血小板;第二个A是抗心绞痛,当胸口闷痛的时候,服用中成药,或曲美他嗪,或尼可地尔抗心绞痛。
B-降压和服用β受体阻滞剂:B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降压,一个是β受体阻滞剂。
C-戒烟和降血脂:C的意思一个是戒烟,第二个C是降血脂,吃他汀类的药物把胆固醇降下来。
D-降血糖和低盐低脂饮食:D的意思一个是糖尿病要降血糖,第二个D指低盐低脂。
E-锻炼和接受健康教育:得了冠心病,不能整天躺在床上,还是要活动的,要散步、游泳,什么活动都可以,但是要不引起心痛为前提。
第二个E即健康教育,建议患者按时吃药、运动、降血压,让患者接受一些卫生健康知识,了解自己、了解健康知识。
钙通道阻滞剂CCB概述
对呼吸的作用
舒张支气管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阻断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从而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等症状。
抑制炎症反应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反 应,缓解哮喘等症状。
对骨骼的作用
促进骨形成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促进骨形成 ,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会导致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CCB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
胞内,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CCB还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和传导系统的作用,可 以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CCB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 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CCB还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和癫痫 等。此外,CCB还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与利尿剂合 用可增强降压效果。
作用机制
钙通道阻滞剂ccb可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心脏后负荷 ;利尿剂可以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
协同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联合使用,可以协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有助于 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与β-受体拮抗剂的相互作用
作用机制
钙通道阻滞剂ccb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β-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交感 神经活性,降低血压和心率。
对神经的作用
抑制神经递质释放
01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抑制神经递质的
释放,从而减轻疼痛、抽搐等症状。
抗癫痫作用
02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调节脑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脑细胞
异常放电,从而起到抗癫痫作用。
促进神经再生
不同的ccb同样能减少心肌梗死吗_赵玉生
心梗
267
257
1.04(0.62)
顽固性心绞痛
150
174
0.86(0.18)
新发心衰
86
121
0.71(0.015)
致残性卒中
77
99
0.78(0.10)
外周血管重建术
146
118
1.25(0.073)
硝苯地平控释片二级预防研究 ACTION:未减少死亡及心肌梗死 (血压下降6mmHg)
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High resting HR, above 60 beats/min,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all cause and CV disease mortality”1
静息心率过快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
**
**
**
**
0.4
0.6
0.8
1.0
1.2
Controlled patients* (n = 5502)
Non-controlled patients (n = 2094)
Hazard Ratio 95% CI
**
**
**
**
0.76 (0.66–0.88)
0.60 (0.48–0.74)
0.79 (0.69–0.91)
1.09(0.50-2.38)
0.85
Brown et al: Lancet 2000: 56: 366-372
硝苯地平控释片一级预防研究 INSIGHT研究主要结果
-0.2
-0.1
0
0.1
0.2
0.4
0.6
心肌梗死.AMI
ST段抬高的AMI形成的血栓通常为富含红细 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而非ST段抬高型心 梗通常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血栓所致
介入治疗
1)建议对以下人群进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 (符合任一项): ①尽管经抗心绞痛治疗,仍然有顽固性心 绞痛或再发性心绞痛,伴有ST段改变>=3 mm或深T波倒置 ②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展到 休克)的临床症状 ③伴有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室颤、室速)
介入治疗
2)早期(<72小时)冠造检查后,建议对高危患 者进行血运重建治疗,CABG或PCI。这类高危患 者包括:
住院后一般治疗
1)休息:完全卧床休息至少1周,尤其在发病后48 小时内,第二周可在床上作轻微活动。 2)吸氧:一般吸入40%浓度(每分钟流量5L) 3)监测:在入院后的头4~5天内,每天记录ECG、 肌钙蛋白、心肌酶学、电解质及其他生化指标 4)镇静、止痛:口服安定2.5mg/次或必要时5~ 10mg肌注。疼痛剧烈时可给予吗啡2~4mg肌注 或静推,或杜冷丁50~100mg加异丙嗪25mg肌注。 5)饮食和通便:前3天给以流质饮食,以后渐改为 半流质、软食及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不稳定性冠心病
血小板聚积在 破裂/浸润的部位
lipid core 脂核
外膜
不稳定性冠心病
血栓形成并扩展 进入管腔及斑块
血栓
lipid core 脂核
外膜
诊断与危险性评估
目
标
* 急诊科对疑诊AMI的患者应争取在 10 min 内完成临床检查 ,描记18导联心电图 (常规12 导联加V7~V9、V3R~V5R)并进行分析 ; * 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在就诊后30min内开始溶栓 治疗或90min内开始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 内成形术 (PTCA)。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abcde方案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abcde方案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冠心病再次发作的风险,二级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ABCDE方案是一套经典且有效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分别代表着五个关键的预防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ABCDE方案的具体内容。
A - Antiplatelets(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血液检测,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B - Blood pressure control(血压控制)高血压是冠心病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血压的控制至关重要。
患者应当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同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降压药物,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C - Cholesterol management(胆固醇管理)高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的风险因素之一。
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患者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
此外,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情况开具降脂药物,以帮助调控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D - Diabetes management(糖尿病管理)糖尿病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患者应特别注意糖尿病的管理。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患者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建议患者进行经常的血糖监测、合理饮食、定期运动,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E - Exercise(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冠心病二级预防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心肺功能和提高心脏的代谢适应能力,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并遵医嘱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ABCDE方案是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
通过抗血小板治疗、血压控制、胆固醇管理、糖尿病管理和适度的运动,患者可以减少冠心病再次发作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重获健康。
钙离子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地位的再认识
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和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两大类。
3
非二氢吡啶类具有更多的心肌选择性,更多的负性肌力、负性变时作用和减慢房室传导的作用。
二氢吡啶类具有较强的血管选择性,引起更多的外周血管扩张和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
钙拮抗剂
两类钙拮抗剂都能预防冠状动脉收缩及降低血压
3
钙拮抗剂能有效解除冠状动脉痉挛。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在指南中的地位
01
CCB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HF加重、心动过度和A-V阻滞。
虽然CCB种类作用不同,但在UA/NSTEMI中尚没有表明哪一种比另一种更优越.
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有益的证据最多.
CCB的有益证据是由于减少心肌氧耗、改善血流。
02
03
04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在指南中的地位 CCB可以用于对硝酸酯或ß 受体阻滞剂无反应或耐受病人及变异型心绞痛病人,控制心绞痛发作。 在没有联合应用ß 受体阻滞剂时避免应用快速释放、短效的二氢吡啶(心痛定)。 肺水种和严重LV功能不全时避免应用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ß 受体阻滞剂与CCB联合使用时应谨慎。因为负性肌力和传导阻滞。
CCB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及临床事件发生率的作用
2000 PREVENT
PREVENT:患者基线特征
Pitt et al. Circulation. 2000: 102:1503-10
总体(N=825)
平均年龄(岁)
56.9(30-78)
平均血压(mmHg)
SBP
129.4
DBP
78.8
疾病史人数(%)
钙离子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地位的再认识
202X
202X
ccb在心血管中的不良反应
钙拮抗剂具有抑制Ca2+内流的作用,改变心肌,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松弛血管平滑肌,减轻后负荷,降低血压。
自七十年代钙拮抗剂作为血管扩张药物应用以来,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治疗。
临床应用钙拮抗剂一般治疗量,患者常能耐受。
其常见不良反应有外周水肿、便秘、头晕、面部潮红、头痛、皮疹及心悸等。
以常用四种钙拮抗剂为例,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下表:维拉帕米硫氮卓酮硝苯啶非洛地平踝部水肿+ + + + ++ + + +便秘+ + + + + 0 0头晕+ + + + +或+ + +面部潮红+ + + + + + +头痛+ + + + + +心悸或心动过速0 0 + + +皮疹+ + 0 01.外周水肿:见于各类钙拮抗剂,以二氢吡啶类发生率最高。
常见于踝部,但亦可发生于手部。
常静坐工作的病人容易发生外周水肿,晚间尤为明显。
外周水肿与钙拮抗剂扩张血管作用有关。
血管扩张致使组织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从而加速血管内液体滤出、组织间液增加,导致外周水肿。
2.便秘:常见于苯烷胺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甲氧维拉帕米,亦可见于硫氮卓酮。
其发生程度与所用剂量成正相关,剂量越大,发生程度亦重。
在连续长期使用过程可逐渐减轻。
3.头痛与面部红肿:亦与血管扩张有关,一般均可耐受。
在长期用药过程中,经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可逐渐消失。
4.心动过速或心悸:常见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系血管扩张所致的反射性心博加速的临床表现。
临床应用较大剂量时易于发生。
与b受体阻滞剂合用能控制该类不良反应。
另外,大量应用钙拮抗剂,尤其经静脉途径给药时,其固有的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及负性肌力作用可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延缓。
血管外周阻力的过度降低还可导致低血压反应。
近年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发现,某些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Verapamil、硝苯吡啶Nifedipine和地尔硫卓Diltazem短期或长期治疗可能使血液动力学及临床预后恶化。
鉴于此,本文将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以期引起临床使用中的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衰期与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半衰期(h)
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达39h,显著降低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半衰期仅1.8h的硝苯地平显著增加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应用钙拮抗剂治疗
100 更好
更差
半衰期(h) 风险比(HR) 95%CI
10
1 0
1 氨氯地平
2 3
4 5
7
6 8
1
风险比
1.氨氯地平
39
2.尼伐地平
10.9
3.马尼地平
7.3
4.硝苯地平(2次/d)
4.0
5.贝尼地平
3.5
6.尼索地平
2.1
7.依福地平
2.0
8.硝苯地平(3次/d) 1.8
2
0.32
0.68 1.03 0.68 0.61 1.60 0.63
1.45
0.08-1.31
0.22-2.16 0.42-2.55 0.39-1.20 0.15-2.49 0.59-4.34 0.09-4.52
CCB对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作用
Is There a Need to Shift From Short-Acting to Long-Acting Types?
研究背景及目的
背景:
– 短效CCB硝苯地平快速降压所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增加了 心梗患者死亡的风险
– 那么半衰期长的CCB对于心梗的预防可能有效
0.93-2.27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结论
• 药物半衰期的长短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 短效硝苯地平并未降低心梗患者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 长效CCB氨氯地平拥有最长的药物半衰期,对心梗
的二级预防具有突出优势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目的:
– 回顾分析短效和长效钙拮抗剂对心梗的二级预防作用 – 考虑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是否应换用长效CCB代替短效
CCB?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研究进程
• 心梗患者分别给予非CCB及不同种类的CCB 进行治疗
• 整体研究分为两阶段:
8
P<0.01
6.2% 6
心脏事件(%)
4
3.6%
3.4%
2
1.7%
1.2%
0
未应用
tid
bid
CCB
硝苯地平
1986~1993年
未应用 CCB
qd CCB
1994~2001年
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再发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 1986~1993年: 未应用CCB VS. 硝苯地平(3次/d) VS. 硝苯地平(2次/d)
– 1994~2001年: 未应用CCB VS. CCB(1次/d)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亚组分析
患者比例(%)
与未使用CCB比较,硝苯地平tid治疗显著增加患者心率及血压
12 10
8
7.1%
6
10.4%
未用CCB 硝苯地平tid
7.9%
4
3.4%
4.0%
4.0%
2
0
年龄≥60岁 心率≥65次/min
高血压
Taniwa R,et al. Circ J. 2005 Nov;69(11):1308-14.
用钙拮抗剂治疗的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硝苯地平tid治疗显著增加心脏事件发生风险,钙拮抗剂qd可降低心脏事件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