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案例分析网瘾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留守儿童上网成瘾

案例分析——留守儿童上网成瘾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幼儿园的安全稳定运行,切实保护幼儿身心健康,保障保教人员和家长的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责任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是指在规范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教育活动,保障幼儿园的安全工作。

第三条本责任制度是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

第四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做到预防为主,维护为重,责任到人,确保幼儿园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章安全组织架构第五条幼儿园设立安全委员会,由园长担任组长,副园长、保教部负责人、保安人员等成员参加。

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和制度,组织安全演练和教育培训,评估安全风险,解决安全问题。

第六条幼儿园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由专业的保安人员组成,负责维护幼儿园内外的安全秩序,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

第七条幼儿园每学期评选一名安全责任人,通过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安全责任人负责幼儿园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协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

第三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八条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师幼、家园之间的安全教育交流。

教师和保教人员要定期参加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九条幼儿园要组织安全演练,指导幼儿学习自救互救的方法。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震灾演练等,提高保教人员和幼儿的应急反应和自救自护能力。

第四章安全措施和预案第十条幼儿园要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做到“四个有”:有责任、有标准、有方法、有记录。

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园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一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风险防控预案,包括但不限于消防预案、防护预案、突发事件预案等。

切实做好安全应急预防和处置工作。

第十二条幼儿园要加强和相关单位的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机制。

高中生网瘾的案例分析及心理辅导

高中生网瘾的案例分析及心理辅导

高中生网瘾的案例分析及心理辅导----辅导教师孟莹莹一、案例概述小刚,男,高一学生。

他在高一的上学期时还是一个喜欢学习、思想比较上进的好学生,但到了下学期后他就学会了上网,逐渐沉迷于网络,再也没有心思去学习了,成绩随之大滑坡,跟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没有了,上课时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经过领导老师的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悔改。

父母知道后也非常气愤,多次打骂也没有让孩子戒掉“网瘾”,反而小刚产生了严重的叛逆心理,他依旧我行我素地到网吧里上网,有时甚至偷父母的钱去网吧上网。

二、案情分析在这个例子中,小刚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网络成瘾,整天沉溺于电脑的网络虚拟世界导致的性格改变而引起的。

(一)网瘾的主要特征1.人际交往变得狭窄:网瘾青少年比普通学生受到的家庭管教更为严厉,得到的鼓励和安慰更少,网络成瘾者期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赞扬和认可,但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生活遇到的困难却无处排解,压力随之产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和烦躁,变得沉默寡言。

相反在网络社交里他们天马行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与现实生活中的不断受挫折相比,两者的反差必然会导致更深的沉溺网络行为。

网瘾青少年将自己的人际关系转到虚拟的网络里,而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却渐渐疏远,逃避周围的人和环境,有时甚至会产生激烈的对抗行为。

2.极强的依赖性:上网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瘾青少年的生活中比重逐渐加大,进而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唯一指向于网络,学习动力变低,上网变成他们主要的心理需要。

当不能上网时,他们就会强烈的渴望,甚至会变得烦躁和不安,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当他们能上网后压力得到释放,心情就会出现对网络世界的亢奋。

3.意志力减弱:网瘾青少年虽然经过老师父母的教育能认识到过度上网会带来危害,但一旦脱离了网络,心里就直发痒,甚至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强制戒除,他们就会变得狂躁,最后是网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依赖倾向。

4.感情变得冷漠:网瘾的人对网友很亲近,认为相逢恨晚,相比之下对周围的人和环境就变得更冷漠,网瘾青少年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也不会向家人和老师同学倾诉压力,而是把自己的情绪收起来,反而在网络世界里发泄自己的心情。

心理咨询青少年网瘾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青少年网瘾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青少年网瘾案例分析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青少年网瘾问题也日益严重。

网瘾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心理咨询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青少年网瘾案例,探讨心理咨询在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案例描述:小明,一个15岁的初中生,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影响到了他的学习和社交。

他经常缺勤,成绩下滑,与同学和家人的关系日益疏远。

通过家长的发现,他们注意到小明整天沉迷在游戏中,出现情绪波动、失眠和食欲不振等问题。

家长深感担忧,决定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来解决小明的网瘾问题。

心理咨询的重要性:1. 了解背后原因:心理咨询师通过与青少年对话,了解他们沉迷网络的原因。

对于小明这样的案例,咨询师可能会发现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孤独感、逃避现实、寻求刺激等问题,而非简单的对游戏的热爱。

通过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咨询师能够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2. 激发内在动力:心理咨询师通过与青少年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和意愿。

对于小明这样的案例,咨询师可能会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他认识到网瘾对自身发展的负面影响,激发他主动改变的意愿。

3. 提供有效的干预策略:心理咨询师能够根据青少年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对于小明这样的案例,咨询师可能会使用行为替代技巧,如让他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帮助他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同时,咨询师还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限制策略,如限制上网时间等,以帮助小明从网瘾中摆脱出来。

4.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全感:心理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注重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全感。

对于小明这样的案例,咨询师会倾听他的内心困惑和挣扎,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建立积极的治疗关系,咨询师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可以倾诉和释放情感的空间,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重视。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学生姓名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原本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性格开朗,与同学相处融洽。

然而,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表现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开始经常迟到、旷课,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成绩直线下降。

老师多次与他谈话,但效果不佳。

同时,他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减少,变得孤僻、沉默寡言。

通过与学生姓名的班主任沟通,我了解到他最近沉迷于一款网络游戏,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网吧玩几个小时,甚至周末也会整天泡在网吧里。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决定对他进行心理辅导。

在第一次与学生姓名交流时,他显得有些抵触和不耐烦。

我并没有急于批评他的行为,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他聊天,了解他对网络游戏的看法和感受。

他告诉我,他在游戏中能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尊重和认可,在游戏里都能实现。

我能够理解他的这种感受,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渴望被认可和关注的年龄阶段。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他们无法从学习、家庭或社交中获得足够的正面反馈,就很容易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安慰。

为了帮助学生姓名摆脱对网络的沉迷,我首先与他一起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我们约定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参加课外活动,逐步减少上网的时间。

同时,我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姓名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

有时候他会忍不住想要去上网,作业也会出现拖欠的情况。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及时与他沟通,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帮助他克服困难。

除了在行为上进行引导,我还注重对学生姓名的心理进行疏导。

我通过一些心理测试和谈话,发现他在自信心和自我认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个案分析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个案分析高一3班班主任:___一、案例概述___,男,16岁高一学生,与父母居住,有一个年龄较小的妹妹。

初一、初二时研究劲头足,成绩良好,但初三开始迷恋上网打游戏,研究状态和成绩明显下滑。

家长多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___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与父亲关系恶化,基本不说话。

升入高中后,开学一个月里,多次迟到,严重时一上午未到,直到中午才到校,理由是睡过头了;上课精神不集中,经常发呆、打瞌睡,坐着也能睡觉;作业多次欠交或随便抄袭应付。

家长反映经常在家通宵玩游戏,尤其是周末通宵达旦玩游戏,周一上午就旷课在家睡觉。

该生上网成瘾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和研究状态,并且由于经常迟到和欠交作业,在班级内造成很不良影响。

二、上网成瘾的原因分析1.精神空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或者照顾二胎,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忽略对孩子的关心。

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关心,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2.性格不良: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

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理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上网发泄。

3.环境影响:网络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

几乎家家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们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

4.研究的压力: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考高中和考大学还是以分数为主,所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中国的孩子们在巨大的压力下丧失了求知的欲望,机械地死读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逃课,沉迷网络。

三、辅导过程对于___的辅导,___班主任首先与他进行了心理沟通,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和成瘾情况。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沉迷网络这事儿。

就说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小明吧,那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

小明原本是个挺机灵的孩子,成绩虽说不是顶尖,但也还不错,在班里中等偏上。

可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起初,我只是发现他上课老打瞌睡,精神萎靡不振。

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晚上学习太累了,还找他谈了心,让他注意休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可后来发现不对劲,他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差,课堂上提问也是一问三不知。

我就纳闷了,这孩子到底咋回事?后来跟其他同学一打听,才知道他迷上了网络游戏。

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开始坐在电脑前玩个不停。

周末更是能从早上玩到晚上,连饭都顾不上吃。

他爸妈也跟我诉苦,说管不住他。

有一次,他爸一气之下把电脑插头拔了,这小明居然跟他爸大吵大闹,还差点动起手来。

这小明沉迷网络的程度那叫一个深啊!有一回学校组织活动,大家都在积极参与,就他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拿着手机偷偷玩游戏。

我走过去,他居然都没发现,直到我站在他旁边好一会儿,他才猛地一抬头,眼神里满是慌乱。

再后来,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从原本的中等偏上直接掉到了班级末尾。

老师、家长都急得不行,轮番给他做思想工作,可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根本听不进去。

咱来分析分析这事儿。

为啥小明会沉迷网络呢?我觉得首先是网络游戏太吸引人了。

那些炫酷的画面、刺激的情节,对于孩子来说,确实很有诱惑力。

而且在游戏里,能获得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再一个,家庭的监管也没到位。

小明爸妈平时工作忙,对他的关注不够,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

还有就是孩子自身的自控能力比较差。

面对网络的诱惑,他没法控制自己,一玩起来就忘了时间,忘了学习。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家长得先重视起来,不能光忙着工作,得多陪陪孩子,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给孩子定好规矩,比如每天只能玩多长时间的游戏。

学校方面呢,也得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把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催眠案例分析网瘾

催眠案例分析网瘾

催眠案例分析网瘾(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催眠作业教育学院13级应用心理学蒙本班阿勇嘎催眠案例分析一、案例介绍17岁,本该正在上高中,可是瑞安少年程健却初三都没念完,且休学在家已达半年,这已是他三年来第二次休学了。

每隔一两个星期,他还要到温州康宁医院接受心理医生治疗。

程健沉迷网络成瘾,面对电脑兴奋异常,每天至少连续上网七八个小时,无心吃饭,经常数日通宵。

一旦离开电脑,整个人就会出现“戒断症状”,无精打采,全身酸软,哈欠连连,严重的时候还会流鼻涕眼泪,仿佛“毒瘾”发作一般。

二、催眠前谈话向求助者介绍什么是催眠:?(1)催眠不是睡觉。

普通睡觉时我们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对外界完全没有知觉。

而在催眠状态中,求助者完全清楚身边发生着什么,可以听到催眠师讲话,也可以开口和催眠师交流,更重要的是,在催眠状态中大脑依然可以保持、甚至更好地学习。

所以催眠绝对不是睡觉。

?(2)催眠不是被人控制。

最常见的误解是,被催眠的人完全受控于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告诉催眠师自己的银行卡密码。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催眠只能放大或缩小一个人心中既存的信念,而不能植入一个原本就不存在的信念。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不玩网游但控制不住,那么催眠可以帮助你放大“干点别的什么”的信念,但因为你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说出来,所以催眠师也就无法植入“说出你的密码”这样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信念、窃取你的秘密。

所以催眠不是被人控制,恰恰相反,是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潜意识的力量,同时,你想保密的隐私也是安全的。

?(3)没有不能被催眠的人。

经常有人会说“我的意志力无比强大,没有人可以催眠我”。

而实际上如果了解催眠的原理就可以知道,抵抗恰恰是进入催眠状态的一个前提条件。

正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抵抗,所以理论上说没有不能被催眠的人,而只有不能催眠某个人的催眠师。

其实体验催眠时,即不用刻意去抵抗催眠师的暗示,也不用刻意去帮助催眠师完成某个动作,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的感觉上,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就好了。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青少年沉迷网络。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网络的沉迷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沉迷网络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效果。

小明是一个初中生,他非常喜欢上网,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上。

由于他沉迷于虚拟世界,他开始饭量变小、睡眠质量下降,并且与同学和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

小明的家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决定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

第一步是建立信任。

心理辅导师首先与小明建立了信任关系,让他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通过倾听小明沉迷网络背后的真正原因和动机,心理辅导师了解到小明在网络中找到了自己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网络游戏让小明在虚拟世界里成为了一个英雄,而社交媒体则让他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关注。

第二步是拓宽视野。

心理辅导师通过与小明分享有关网络沉迷的信息和案例,让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的负面影响。

这些信息包括网络沉迷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与家人朋友之间交流减少的后果以及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负面影响,小明逐渐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

第三步是探索现实活动的乐趣。

心理辅导师鼓励小明参与其他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如运动、艺术或参加社团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小明建立新的兴趣爱好,增加自信心和满足感。

同时,家人也鼓励小明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加强亲子关系。

第四步是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心理辅导师指导小明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平衡学习和娱乐。

他帮助小明制定一个每天上网时间的限制,并监督他的行为。

逐渐地,小明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现实生活中。

第五步是保持长期支持。

心理辅导师和小明的家人保持与小明的定期沟通,关注他的进展和困惑。

他们给予小明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帮助他保持对正面行为的动力和信心。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第28例子

初中生沉迷网络的心理辅导案例第28例子
离网络的动机渐渐剧烈,所以同意在校寄宿。但在校住宿初期由于不能上网简单导致个 人郁闷、脾气急躁等心情问题,则建议其每天坚持打篮球 30 分钟,并鼓舞其参与即将到来的 校运会,多点体育熬炼,并对进行放松心理训练,转移留意法缓解焦躁心情。在周六日回家 期间要坚持记录行为日记,例如上网两小时,帮助家庭完成家务劳动,按时起床等,父母适 当赐予其嘉奖,强化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李某上网时间超过 3 小时不能自觉关电脑时,父 母则在耳边响起刺耳铃声,进行干预和阻断,并陪李某进行活动内容转移至其他方面或外出 呼吸新奇空气。
③坚持每天写日记,给自己拟定学习方案和要求,不仅记录上网进步状况,而且包括学 习上的进步以及方案完成状况,培育意志力和自我效能感,加强自我调整力气。此后在班主 任和老师中了解到该同学虽然成果还处于中等水平,但老师们都认为其有很大的进展潜力, 看到同学这样的进步也感到很欣慰。
第4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至消失危及生命的状况。对此,向他出示了一些关于过度使用网络的诊断标准,李某表示可 以接受,通过对比自己记录的时间表,他承认上网时间是多了一点。从李某接触嬉戏的动机 可以看到,李某特别好胜,有很强的自尊心,应当激发他的成就动机并渐渐转移到学习活动 上,重拾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依据李某对自身现状的熟悉,在现有资料中,选取了一些 有关“电脑使用综合症”的资料以及一些人物传记(包括电脑网络行业、篮球运动界里的闻 名人物)和“励志格言”等,让其回家认真阅读,认真检查自己有哪些网络成瘾的症状和不 好的想法,并记录下来,对不好的想法进行自我辩论;同时写一则人物传记的读后感。
第1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最终目标、远期目标:在达到详细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同学李某的自我 调控力量,最终达到促进该同学心理的健康和进展,达到人格的完善。

一例中学生网瘾心理辅导案例

一例中学生网瘾心理辅导案例

一例中学生网瘾的心理辅导案例摘要:本文讲述了对一例中学生网瘾矫正心理辅导,经过详细地了解其家庭情况和科学的诊断,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涛涛的上网行为终于得到了较好的自我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克服了网络成瘾。

呼吁家长也要学习心理学知识。

关键词:网瘾心理辅导案例一、案例陈述涛涛, 男,初中二年级学生。

他在上小学时还是一个阳光、健康、上进的好学生。

不但学习好,还担任过班长。

但上了初中后,他学会了上网,而且逐渐成瘾,从此就不思学习,课上不听讲,课下不交作业,成绩一落千丈。

为了不让他上网,家长把家里的电脑锁起来,每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不给他上网的机会,有时他趁放学时学生多,躲着家长就溜走去网吧,家长非常气愤,逮到他非打即骂,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涛涛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有时逃学旷课去网吧,最近偷了家里的500元钱,离家出走一个星期,全家人以及亲朋好友到处寻找,最后在一个网吧找到他, 他爸爸打过他以后,给他两条路让他选:如果想上网,就不要上学了,关在家里,不准出门;如果上学,就好好学习,不准再上网。

看到他们父子俩僵持不下,他妈妈很着急,苦心婆口的劝说,打骂,锁电脑,断网,能使用的方法都用过了,一点作用也没有,咋办呢?二、案例分析涛涛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网络成瘾的现象。

涛涛为什么会从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学生变成一个网瘾少年的呢?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如同烟瘾、酒瘾、毒瘾一样,同样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习惯化的过程。

上网是操作过程,网上尝到的"甜头"是强化物,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称为强化,多次强化后,便形成了"网瘾"操作性条件反射。

瘾对人都有害,烟瘾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

网瘾则可妨碍学习进步,养成说谎恶习,疏远家庭,损伤网瘾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发生,并降低个体免疫力。

一例中学生网瘾的心理辅导案例正规版

一例中学生网瘾的心理辅导案例正规版
二、案例分析
涛涛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网络成瘾的现象。涛涛为什么会从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学生变成一个网瘾少年的呢?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如同烟瘾、酒瘾、毒瘾一样,同样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习惯化的过程。上网是操作过程,网上尝到的"甜头"是强化物,上网操作和"甜头"强化物的结合称为强化,多次强化后,便形成了"网瘾"操作性条件反射。瘾对人都有害,烟瘾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网瘾则可妨碍学习进步,养成说谎恶习,疏远家庭,损伤网瘾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发生,并降低个体免疫力。网瘾本身即是一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需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四、辅导结果
通过对涛涛同学网络成瘾行为的认真分析与真诚的沟通,经过制定并执行以上方案,涛涛已经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和游戏,合理的利用网络,能够很好的分配学习活动和上网时间。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上课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连续2个月无不交作业的情况,无旷课逃学行为,有事愿意和父母沟通,心理健康辅导初见成效。
涛涛,男,初中二年级学生。他在上小学时还是一个阳光、健康、上进的好学生。不但学习好,还担任过班长。但上了初中后,他学会了上网,而且逐渐成瘾,从此就不思学习,课上不听讲,课下不交作业,成绩一落千丈。为了不让他上网,家长把家里的电脑锁起来,每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不给他上网的机会,有时他趁放学时学生多,躲着家长就溜走去网吧,家长非常气愤,逮到他非打即骂,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涛涛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有时逃学旷课去网吧,最近偷了家里的500元钱,离家出走一个星期,全家人以及亲朋好友到处寻找,最后在一个网吧找到他,他爸爸打过他以后,给他两条路让他选 :如果想上网,就不要上学了,关在家里,不准出门;如果上学,就好好学习,不准再上网。看到他们父子俩僵持不下,他妈妈很着急,苦心婆口的劝说,打骂,锁电脑,断网,能使用的方法都用过了,一点作用也没有,咋办呢?

网瘾心理咨询案例

网瘾心理咨询案例

网瘾心理咨询案例第一篇:网瘾心理咨询案例心理咨询案例: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咨询报告来源:考试大 2011年2月20日【有了考试大,考遍全天下】一、问题提出目前,痴迷电脑游戏的现象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较多。

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会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韩前(化名),男,小学六年级学生。

身体健康,发育良好。

父母工作忙,照顾孩子比较少,爸爸管教孩子比较严,家中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孙子。

该生语数外几门功课都有过不及格现象,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个别科目只有30分,性格有点内向,但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电脑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

三、主要行为该生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滑坡,五年级时,家里买了一台新电脑,同学约他玩电脑游戏,他便偷偷地装上了游戏软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学校里,他上课听不懂,而且不遵守纪律,但无品行方面的问题,他想继续混下去,直到小学毕业。

家长很着急,但对电脑痴迷也无较好的解决办法。

以前老师认为他学习差主要是记不住,还感觉他心理健康方面有点问题。

他痴迷于电脑游戏,痴迷的程度为每天玩游戏近3小时。

如果不玩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

该生自己认为:学习不好是自己笨,记不住。

而且觉得老师和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想上学,想离家出走。

对玩电脑游戏,他感到很过瘾,玩得很开心。

如果不让他玩,会很难过,所以每天不由自主地要玩,拦也拦不住。

对电脑游戏,他自认为是玩的最好的,另外他还喜欢踢足球,希望成为一名足球明显。

四、诊断分析从该生的情况看,玩电脑游戏次数正不断增加,并从中获得心理满足。

为玩电脑他减少了社交、娱乐,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并出现了不玩电脑“很难过”等反应。

所以我初步判断他是因学习不适应导致了电脑游戏痴迷。

可他并不是单纯电脑痴迷症,因为他喜欢踢球,说明他可以离开电脑游戏。

【催眠原理】催眠治疗网瘾

【催眠原理】催眠治疗网瘾

【催眠原理】催眠治疗网瘾他想让沉迷网吧的少年回到畸形生活,用的是他发明的“独门招术”:“得觉”催眠法。

他叫格桑泽仁,高等心理医生,四川大学独一应居心理学副教学。

现在,格桑已为六、七十名患者治愈了心理疾病,而且,他成功天时用催眠法治疗了三名沉迷网吧的少年和大学生。

“我将‘闭关’20天,结合10多位专家,在今年寒假为六七十名甚至更多的网络少年同时进行催眠治疗。

如果成功,这将是世界上第一次……”格桑说。

催眠治愈“流口水”“治疗心理疾病的主意,源自一次留给我印象很深的催眠治疗。

”身为全国心理征询师培训特聘老师、四川大学利用心理与健康教导研讨所临床心理研究室主任,格桑第一次接触心理学是在13年前。

尔后的4年,对心理学产生浓重兴趣的格桑开端涉足催眠。

之后,他吸纳了民间游戏、语言中隐含的催眠技能,融会构成本人独创的“得觉”催眠法。

“一个姑外家,你一提问她就流口水,这对她的当前将会有如许大的影响?!”患者当时的情况令格桑感叹。

1998年底,格桑无意中发现一个李姓女学生,每次回答提问都深深地埋着头,手里还紧攥着一块手巾。

不仅如斯,他发现李和同学们简直不来往。

“然而,她的学习成就特殊好,在班上首屈一指,我很想赞助她。

”凭着职业敏感,格桑意识到,直接帮助她可能会给她带来问题,于是,格桑想了个措施“刺激”她。

“肝脏的下界是什么?”在课堂上,格桑向李同学“发问”。

“李的回答是准确的,由于这是个常识。

紧接着我对她进行了语言误导:‘在下界多少公分处?’”“75公分。

”李说。

“看鞋里有什么?”“鞋里是鞋垫。

”“她当时太缓和了,答复的鞋垫固然也得到同窗的认同,可我却反诘她,‘75公分不是装到鞋里了么?’成果课堂上一阵大笑。

”不出格桑所料,之后不久,李就想找他谈话,以便廓清课堂上的疑难。

她涌现在他眼前。

经过聊天,我们该如何应对变化,格桑“打探”出在10年前,李在回答小朋友的提问时,经不起小朋友手中话梅的引诱,结果在回答时留下病根,口水一流10年。

一起网络痴迷的案例分析-祈福学校

一起网络痴迷的案例分析-祈福学校

姓名:李素珲班级:201212单位:祈福英语实验学校成绩一起网络痴迷的个案记录一、个案基本资料王某,男,14岁,初二学生,智力水平中等偏上,16PF测试表明聪慧性、敏感性和自律性为8分,其余均为适中,属创造力强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但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导致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王某自诉:我是一名初二学生,我过去学习成绩优异,备受老师和家长的宠爱,但初一下期时,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很少回家,母亲喜欢打麻将也很少在家里陪着我。

我一人在家写作业觉得无聊就去上网玩游戏,那样最容易打发无聊的时间,慢慢的我的作业也不做了,一回到家就只想玩游戏,连吃饭睡觉都不顾,渐渐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上课昏昏沉沉想睡觉,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现已是班上的倒数第二名。

二、背景资料调查王某的父亲是某外企的部门经理,经常要出国考察,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加之工作繁忙根本就没有多少与孩子交流的时间,每次回来看见儿子也只是带他去吃大餐,买好玩的给他。

母亲是个家庭主妇,因为家里条件优越无事可做,经常到邻居家打牌打发时间,一打就上瘾很少顾得照顾孩子。

主要照顾王某生活的是奶奶,但奶奶年数已高,对孙子百依百顺,从不管教他。

王某刚进初中时,表现得非常机灵、聪明,成绩优异,被选为学习小组长,但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上课经常迟到,要么睡大觉,要么无精打采,学习成绩由原来的前五名下降到现在的倒数第二名。

甚至发生了盗窃别人网络资料拿去卖钱,被别人威胁并告到家长、班主任处的情况。

从上述情况的调查我发现王某患有“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三、分析理论依据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患者表现为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游览、玩游戏,以致伤害身体健康,生活中出现各种异常,如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等。

上网成瘾的原因分析:1、教育背景王某在初一时,学习优异,到了初二,父亲工作调动很少回家,母亲沉迷于麻将,王某突然感到孤独和无聊,无人管教,无人监督,在这种环境下逐步走入了网络游戏,以至于成瘾。

网瘾心理疏导案例

网瘾心理疏导案例

网瘾心理疏导案例案例概要本案例涉及一名15岁的男孩小明,他出现了明显的网瘾问题,对研究和社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小明网瘾问题的具体表现、心理疏导方案和效果评估。

网瘾问题表现小明在上网方面表现出了以下明显的问题:-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控,严重影响了研究进度。

- 摆脱不了网络世界的吸引,导致社交能力较差,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减少。

- 精神状态不佳,经常出现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心理疏导方案根据小明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心理疏导方案:1. 家庭支持:与小明的家人合作,建立一个稳定的支持体系,让他感到安全和被理解。

2. 增强自我认知:帮助小明认识到网络上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价值感。

3. 制定限制措施: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合作,制定明确的上网时间和规定,限制小明的网络使用,并且逐渐减少上网时间。

4.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小明参与体育、音乐、艺术等活动,扩大他的兴趣爱好,帮助他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5. 心理咨询:引导小明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倾听他的内心疑虑和困扰,帮助他寻找更健康的应对策略。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小明的网瘾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上网时间显著减少,他更加知道如何正确分配时间,有效地进行研究和休闲活动。

- 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他能与同龄人积极互动,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

- 心理状态改善,不再频繁出现负面情绪,并能够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结论本案例通过采取心理疏导方案,有效帮助小明解决了网瘾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我们也必须关注其他潜在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心理疏导的效果因人而异。

因此,在实施心理疏导方案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精细化的调整,同时也要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以便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电子游戏沉迷案例分析

电子游戏沉迷案例分析

电子游戏沉迷案例分析引言:近年来,电子游戏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尤其是年轻人。

然而,游戏沉迷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以分析几个电子游戏沉迷案例为基础,探讨该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理查德的沉迷理查德是一个17岁的高中生,他沉迷于一款名为《太空战争》的电子游戏。

他经常熬夜玩游戏,忽视学业和人际关系。

他的成绩急剧下降,晚上也常常失眠。

曾经喜欢的爱好和运动也被他抛之脑后。

长时间对电脑屏幕的过度暴露还导致他眼睛不适并引发头痛。

分析:理查德的案例揭示了电子游戏沉迷对个人生活和健康的负面影响。

他的学业、社交关系和身体健康遭到破坏,这会对他的未来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案例二:琳达的网络游戏困扰琳达是一个24岁的年轻职场女性,她喜欢在晚上玩网络游戏,特别是与其他玩家在线对战的游戏。

然而,她无法控制游戏时间,常常因熬夜玩游戏而迟到上班。

她逐渐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疏远,并且经常感到疲惫和缺乏动力。

分析:琳达的案例反映了电子游戏沉迷对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她的社交圈子受到限制,工作表现受到负面影响。

长时间的游戏还导致她身心疲惫,缺乏积极的生活动力。

案例三:杰克的暴力游戏成瘾杰克是一个19岁的大学生,他痴迷于暴力电子游戏。

他不仅长时间玩游戏,还开始对其他人产生暴力冲动。

他开始表现出攻击性和易怒的行为,并对家庭和社区造成了许多问题。

分析:杰克的案例凸显了电子游戏沉迷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长期暴露于暴力游戏的影响下,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受到破坏,对他人产生伤害的风险增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解决方案:1. 调整游戏时间:制定合理的游戏时间表,限制每天的游戏时间,以保证个人生活和学业的正常进行。

2. 多元化兴趣爱好:鼓励沉迷游戏的个体参与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如运动、艺术和社交等,以帮助他们恢复平衡生活。

3. 家庭支持和监督:家长应了解和监督孩子的游戏时间,并和他们进行对话,帮助他们理解游戏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精选 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精选 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个案分析高一3班班主任:王艳羽一、案例概述杨纪雨,男,16岁高一,与父母居住,有一个年龄较小的妹妹。

初一、初二时学习劲头足,成绩良好,初三开始迷恋上网打游戏,学习状态和成绩明显下滑。

文化不高的父亲气极而怒,屡次打骂也没能把孩子从“网瘾”中拉出来,相反严管之下的小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与父亲关系恶化,基本不说话。

升入高中后,开学一个月里,多次迟到,严重时一上午未到,直到中午才到校,理由是睡过头了;上课精神不集中,经常发呆、打瞌睡,坐着也能睡觉;作业多次欠交或随便抄袭应付。

家长反映经常在家通宵玩游戏,尤其是周末通宵达旦玩游戏,周一上午就旷课在家睡觉。

该生上网成瘾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并且由于经常迟到和欠交作业,在班级内造成很不良影响。

二、上网成瘾的原因分析1.精神空虚:孩子沉迷于网络,最伤心的是父母。

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行为到了这种地步,其中许多原因是家长造成的。

大多数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或者照顾二胎,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忽略对老大的关心。

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2.性格不良: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

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理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上网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和网友聊什么,随心所欲,很快,他就会迷上网络。

3.环境影响: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

几乎家家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们在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己。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

沉迷网络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沉迷网络却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深入分析沉迷网络的原因、表现以及危害。

案例一:_____,一位中学生,原本成绩优异,性格开朗。

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天放学后,他不是先完成作业,而是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

周末更是整天坐在电脑前,不吃不喝,不眠不休。

渐渐地,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虚弱。

老师和家长多次劝说,但他根本听不进去,甚至与父母发生激烈的争吵。

案例二:_____,一位上班族,工作之余迷上了网络社交和短视频。

每天下班后,她就躺在床上刷手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渐渐地,她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失去了兴趣,不愿意与朋友和家人交流。

工作上也变得越来越敷衍,经常出错,最终被公司辞退。

失去工作后,她依然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焦虑之中。

案例三:_____,一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购物。

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各种购物网站上,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下单,哪怕自己并不需要。

为了满足购物欲望,她甚至借了高额的网贷,导致负债累累。

最终,她的学业受到了严重影响,不得不休学一年来处理债务问题。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沉迷网络的人有着不同的年龄、身份和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沉迷网络的人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他们无法抵御网络的诱惑,一旦开始上网就很难停下来。

其次,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或压力,比如学习成绩不好、工作不顺利、人际关系紧张等,而网络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此外,他们对网络的认知也存在偏差,认为网络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对于学生来说,沉迷网络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导致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对于上班族来说,沉迷网络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甚至可能失去工作。

网络成瘾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

网络成瘾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

网络成瘾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网络成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成瘾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心理危机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案例描述某高中学生小明是一个沉迷于网络的典型案例。

他整天沉浸在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中,忽视了学业和人际关系。

他变得孤僻、易怒,并开始出现失眠和食欲不振等身体症状。

学校心理咨询师及早发现了小明的问题,并采取了以下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1. 个体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通过深入了解小明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帮助他认识到网络成瘾对自己的危害,并逐步建立心理健康的目标和改变行为的计划。

2. 家庭支持和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解释了网络成瘾的危害和对策,并提供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长与孩子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方式。

3. 应对技巧培训:心理咨询师为小明提供了应对网络成瘾的技巧培训,教给他一些放松技巧、社交技巧和时间管理等方法,以帮助他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并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

4. 多元化兴趣培养:学校组织了各种研究和娱乐活动,鼓励小明尝试新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音乐、志愿者活动等,以丰富他的生活,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成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干预,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开始积极配合相关干预措施。

他逐渐控制住网络使用的时间,参与到研究和社交活动中,并重建了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

他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再出现严重的心理困扰和身体症状。

结论这个案例表明,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家庭支持和教育、应对技巧培训以及兴趣培养等多种干预措施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帮助网络成瘾患者解决心理危机,促进他们的心理康复。

这也为今后的网络成瘾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眠作业
教育学院
13级应用心理学蒙本班
阿勇嘎
催眠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17岁,本该正在上高中,可是瑞安少年程健却初三都没念完,且休学在家已达半年,这已是他三年来第二次休学了。

每隔一两个星期,他还要到康宁医院接受心理医生治疗。

程健沉迷网络成瘾,面对电脑兴奋异常,每天至少连续上网七八个小时,无心吃饭,经常数日通宵。

一旦离开电脑,整个人就会出现“戒断症状”,无精打采,全身酸软,哈欠连连,严重的时候还会流鼻涕眼泪,仿佛“毒瘾”发作一般。

二、催眠前谈话
向求助者介绍什么是催眠:
(1)催眠不是睡觉。

普通睡觉时我们处于一种无意识
状态,对外界完全没有知觉。

而在催眠状态中,求助者完全清楚身边发生着什么,可以听到催眠师讲话,也可以开口和催眠师交流,更重要的是,在催眠状态脑依然可以保持、甚至更好地学习。

所以催眠绝对不是睡觉。

(2)催眠不是被人控制。

最常见的误解是,被催眠的人完全受控于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告诉催眠师自己的银行卡密码。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催眠只能放大或缩小一个人心中既存的信念,而不能植入一个原本就不存在的信念。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不玩网游但控制不住,那么催眠可以帮助你放大“干点别的什么”的信念,但因为你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说出来,所以催眠师也就无法植入“说出你的密码”这样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信念、窃取你的秘密。

所以催眠不是被人控制,恰恰相反,是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潜意识的力量,同时,你想的隐私也是安全的。

(3)没有不能被催眠的人。

经常有人会说“我的意志力无比强大,没有人可以催眠我”。

而实际上如果了解催眠的原理就可以知道,抵抗恰恰是进入催眠状态的一个前提条件。

正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抵抗,所以理论上说没有不能被催眠的人,而只有不能催眠某个人的催眠师。

其实体验催眠时,即不用刻意去抵抗催眠师的暗示,也不用刻意去帮助催眠师完成某个动作,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的感觉上,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就好了。

(4)向求助者讲授作为催眠理论基石的“头脑理论”,使对方进一步了解过一会儿将会发生什么、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催眠之前,我先了解了一下孩子的情况。

他特别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但是在学校里很少有机会打篮球。

他的表哥和表姐都已经分别公派英国和法国留学,所以家人认为:“你比表哥和表姐都聪明,你比他们都学习都好,你一定也能公派出国留学。

”家人的这种期待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他说:“我要考高中必须得是直升,我必须在高中毕业之后直接以交换学生的身份公派到国外留学。

我不能花家里的钱,家里已经付了很贵的学费让我上私立学校。

我必须学到最好。

”看着他稚嫩脸上略带沉重的表情,听到了一大串“必须”后,我看到的是他的心还很纠结。

他一心想打篮球,以后变成职业篮球运动员,这是他的激情所在。

一谈到打篮球,他马上变得眉飞色舞,眼睛里都在发光。

但提起学习他的头又沉下来,因为如果
要打篮球的话那一定会影响学习,因此理智告诉他不能去打篮球。

感情上他放不下篮球,理智上又不允许他去再想打篮球的事情。

当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无法解决时,当两者的矛盾一时无法找出合理的途径去协调时,人体往往会发展出一个症状来避免面对这里的冲突。

在这里他的潜意识找到一个方法可以让他得到解脱,就是“抖”。

这样他就可以暂时不用在学习和篮球之间选择了。

这就是心身的连带反应。

做催眠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他与相关事件建立的联系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透过种种的表象,看到事情背后的根本所在。

三、催眠敏感性测验
1.测试前的准备:
先舒展一下身体,做个深呼吸,让身体放松下来,然后以最舒服的方式站立,脚后跟并拢,脚掌微微八字分开,双手自然下垂;或者以很舒服的方式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正直,双腿并拢,双手放在大腿上。

2.正式引导:
好,继续做个深呼吸,请将你的双臂向前伸直,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

请将眼睛轻松的闭起来,眼睛一闭起来,你的全身都跟着的放松下来;想象你的眼睛凝视着鼻尖,把你的注意力专注在你的鼻尖上,继续保持深呼吸……
现在,想象你的左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大字典,你的左手感觉越来越沉重,因此你的左手慢慢往下降……
同时,想象你的右手手掌绑着一颗大气球,这颗气球逐渐向上漂浮,把你的右手慢慢往上拉,使你的右手越来越轻,越举越高……
尽可能在你的脑海里浮现这样的画面,如果画面不够清晰,你也可以假装真的有一颗气球绑在右手掌上,拉着你的右手慢慢往上漂;假装真的有一本大字典捧在你的左手掌上,压着你的左手慢慢往下降。

继续不断的深呼吸,随着你每次的吸气,你会感觉右手上的气球更增大一倍,而你的右手也越来越轻,越来越往上漂……随着你每次的吐气,你会感觉左手上的字典更加沉重一倍,而你的左手也越来越往下降……(若个案反应不够理想,可加上这段引导词)你的左手越来越重,越来越往下降;而你的右手越来越轻,越来越往上漂……
左手下降,右手上升……左手下降,右手上升……
备注:经过一段时间后,你觉得受术者的双手已经有明显的差距,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好,暂停,现在让你的双手固定在这个位置,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双手的距离有多远……很好,你的催眠敏感度很不错……
四、催眠引导
用手臂抬起做导入。

手臂抬起很快,且对各种不同的暗示方式(温和\命令\直接\间接)均有反应。

因为抬起过快,为避免求助者是有意识地配合动作,催眠师将其手臂放下重新来过。

第二次抬起仍然较快,催眠师试着用手指阻止手腕的抬升,并暗示遇到阻碍时抬升的力量反
而会变得更强,此时可以感觉到求助者的手臂肌肉非常紧,产生很强的抬起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催眠师没有明确给出“另一只手臂也要抬起”的暗示,求助者一直放在腿上的另一只手也开始跟着抬起,而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本来访者的暗示感受性偏情绪型这一结果。

随后,催眠师在求助者手指与其脸部接触的瞬间施加触碰+响指+“睡着”指令的三合一暗示,引导其进入催眠状态。

之后再用数字加深、反应性催眠等技术继续加深,随后眼挑战成功,此时来访者已进入到一定深度的催眠状态里。

五、催眠过程和主要暗示
用眼光凝视技术进一步加深,之后尝试手臂僵直挑战成功。

伴随手臂僵直\松弛的过程同时进行负面情绪的处理:要求助者想象抬起的手臂不断僵硬,同时将所有的委屈、压抑等负面情绪都放进绷紧的肌肉当中,之后暗示随催眠师的引导,手臂肌肉会在瞬间松弛下来,同时所有聚集在的负面情绪也在瞬间飘散离开自己的身体。

接下来使用渐进放松技术继续加深,同时开始施加心力量成长的暗示。

暗示自脚部开始,经小腿、大腿、腹部、胸部、脖颈,一股暖流逐渐上升,同时心中的力量之树也随之不断茁壮成长,直到越过头顶,茂盛的枝叶又带着暖流倾泻而下,沐浴全身直到指尖,同时心里会感觉非常的安详、愉悦。

暗示过程中求助者产生明显的躯体反应,面部表情依然平静,但开始流泪不止,催眠师询问此时感觉如何,回答非常轻松、平静。

最后引导求助者想象下楼梯,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直到与自己
的潜意识完全在一起。

求助者可以想象出有安全感的楼梯,可以看到站在楼梯上的自己,是孩童时期的样子。

催眠师从10开始向下数,引导求助者每数一个数字就向下走一级台阶,数到零时走到底部,并暗示在那里可以见到无比壮硕、枝繁叶茂的大树,而求助者自己将会走近大树并与之融合,那时自我将成为完全可以依靠的力量。

六、催眠唤醒
我从十数到一,你就慢慢醒来。

十,慢慢醒来,觉得身心都很舒服。

九,越来越清醒。

八,慢慢恢复身体的正常感觉。

七,越来越清醒。

六,心平静安详。

五,越来越清醒。

四,觉得全身都充满了活力。

三,越来越清醒。

二,就要醒来了,感觉很棒!
一,睁开眼睛,揉揉眼睛,揉揉耳朵,擦擦脸,做个深呼吸,让身体动一动,你完全清醒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