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体积与容积教案

合集下载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案[修改版]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打入新课谈话:同学们生活中的物体有大有小,看,你能比较这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吗?(出示一个苹果和一个大枣)你是怎样比较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物体的大小的知识——体积和容积(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认识体积1.出示两个有同样多水的相同玻璃杯,让学生看清两个杯子里水面同样高。

(1)先在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个大枣,让学生说明水面有什么变化。

提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大枣占有了水中一块地方)指出:大枣占有一块地方,我们就说大枣占有一定的空间。

因为大枣占有空间,把水往上挤,所以水面上升了。

(2)在另一个杯子放入荔枝。

(3)提问:现在水面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再比一比,哪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水面会上升得高一些?指出:因为荔枝大一些,所以这个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一些,说明这一石块所占的空间大。

提问:谁来说一说,哪一个水果所占的空间大,哪一个水果所占的空间小?2.出示大小不同三种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如果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中,在倒满水,哪个杯里所占的空间大? 让学生说出,大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大,小的水果所占的空间小。

指出: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

也就是说,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小。

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说能说说生活中两种物体体积的小。

(说完整的话)认识容积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纸盒,比较一下哪个体积大一些。

(例7)(1)学生比较并说明理由。

指出:书盒能容纳书的体积就是书盒的容积。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精选3篇)教学设计一:课时目标: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准备材料:1. 教材《认识体积和容积》。

2. 白板、黑板笔、彩色粉笔。

3.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练习题。

4. 相应的实物模型。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关于长方体的知识,例如长方体的面和棱等等。

2.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学会计算体积和容积。

步骤二:讲解概念和计算方法1. 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感受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比如,用水杯、盒子等模型,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水的深度,引导他们思考体积和容积的关系。

2. 讲解体积和容积的定义:体积是指立体图形的空间大小,容积是指容器内部可装物体的大小。

3. 介绍各种形状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

如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球体的体积和容积等。

步骤三:示范运算1. 利用白板/黑板上的图示,示范如何计算不同形状的体积和容积。

解释每一步的计算原理。

2. 将示例题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步骤四:练习巩固1. 放置几个容器和不同形状的实物,要求学生根据实物的规格计算容器的体积和容积。

2.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步骤五:梳理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梳理所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学生需要多做相关练习,加强运算能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二:课时目标: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准备材料:1. 教材《认识体积和容积》。

2. 白板、黑板笔、彩色粉笔。

3.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练习题。

4. 相应的实物模型。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关于长方体的知识,例如长方体的面和棱等等。

体积和容积教案

体积和容积教案

体积和容积教案教案标题:体积和容积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掌握计算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2. 教学用具:纸板、水杯、沙子、小球等。

3.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册。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个水杯,并问学生水杯能装多少水?引导学生思考容量的概念。

导入概念:1. 引导学生回顾长、宽、高的概念,并解释体积和容积的定义。

2. 比较体积和容积的区别,强调容积是指物体内部可容纳的空间大小,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知识讲解与示范:1. 通过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并讲解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和容积。

2. 以长方体为例,解释体积公式:体积 = 长× 宽× 高;容积公式:容积 = 底面积× 高。

3. 结合实际例子,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和容积。

练习与巩固: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一些基础计算练习,如计算不同形状几何体的体积和容积。

2.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更多的例子,如计算水桶、鱼缸等的容积。

拓展应用:1. 提供一些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计算一个倾斜圆锥的体积和容积。

2. 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和容积的应用领域,如建筑设计、容器制造等。

总结与评价:1. 总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体验和困惑。

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供反馈和指导。

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问题,并在下节课进行讨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如测量教室的容积。

2. 提供更多复杂的几何体,让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体积和容积计算问题。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3.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或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体积与容积的认识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体积与容积的认识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体积与容积的认识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即体积与容积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积和容积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积和容积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难点:体积和容积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模型、体积和容积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水杯、物体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个实心球和一个空心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球哪个体积大?为什么?2. 概念讲解:通过课件演示,讲解体积和容积的定义。

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3. 计算方法讲解:讲解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cm,宽为8cm,高为6cm,求它的体积和容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5cm,求它的体积和容积。

6. 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体积和容积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4cm,高为10cm,求它的体积和容积。

答案:体积为502.4cm³,容积为376.8cm³。

2.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2cm,宽为8cm,高为6cm,求它的体积和容积。

答案:体积为576cm³,容积为230.4cm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体积与容积》教案

《体积与容积》教案

《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意义。

2. 测量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3. 体积和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意义。

2. 测量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难点:1.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关系。

2. 运用体积和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意义。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测量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体积和容积的实物模型、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测量工具包(包括尺子、量筒等)。

3. 教学课件:体积和容积的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

4. 教学素材:实际生活中的体积和容积案例。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杯、收纳箱等,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容量是如何确定的,从而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讲解体积和容积的定义:解释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

3. 演示实验:使用教具进行实验,展示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讲解测量方法。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5. 应用拓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器等。

体积与容积教案

体积与容积教案

体积与容积教案教案标题:体积与容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2. 掌握计算简单几何体积和容积的方法;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并提问:你认为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两者有什么区别?知识讲解:2. 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解释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体积是指三维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通常用立方单位表示(如立方厘米、立方米等);容积是指容器能够容纳的物质的量,也可以理解为容器的大小。

3. 引导学生发现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差异:体积是指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而容积是指容器能够容纳的物质的量。

示范与练习:4. 通过示范计算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和容积,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

解释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度,容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度;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容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5.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计算其他几何体的体积和容积。

例如:计算一个圆柱的体积和容积,计算一个球体的体积和容积等。

拓展应用: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容器的尺寸和所需装满的物质的量,让学生计算该容器是否足够装下物质。

7. 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计算一个水池的容积、一个包装盒的体积等。

总结与评价:8. 总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

9. 对学生进行评价,检查他们对体积和容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教学资源:1. 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不同几何体;2. 练习题和实际问题;3. 计算器、尺子等计量工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几何体的体积和容积计算方法;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不规则形状的体积和容积计算等。

2024年小学数学《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教案

2024年小学数学《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教案

2024年小学数学《体积与容积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掌握计算简单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理解并应用计算方法。

3.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立体图形的计算方法。

2. 区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教科书、作业本、练习题、实物模型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如何描述这些物体的大小吗?"步骤二:概念解释与学习 (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长、宽、高的概念,并解释"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并介绍它们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步骤三:实例分析与探究 (20分钟)1. 教师以长方体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即体积 = 长×宽 ×高。

2.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计算不同长方体的体积,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3.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水杯的容积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答问题。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 (15分钟)1. 学生个体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根据教师要求,完成一些与体积和容积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彼此合作、讨论和分享。

步骤五:拓展应用 (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需要计算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场景,如:"一个水柱的体积是多少?"或者"一个车库可以容纳多少辆车?"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环境中比较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是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基础观念的重要载体。

对以后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有着重要铺垫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观察、实验。

教学准备:量杯、红薯、土豆、一个水壶、一个保温杯、一个塑料水杯、一个大的长方体盒子、一块香皂、苹果、橡皮泥、用小正方体拼插的形体等。

教学设计: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断)在学生观看后引导学生思考:师: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喝到水?师:为什么投入石子水面就会升高?生:水占的空间,石子也占空间,石子占的那部分的空间把水挤压上去了。

(板书:占空间)【设计意图】这个动画片与本节课所学有共通之处,用它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石子和水都占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操作活动、感悟概念活动一、体积的认识师:(教师出示一个粉笔盒)找一找比粉笔盒占空间大的物体?生:课桌占的空间比粉笔盒占的空间大。

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3篇)

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3篇)

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3篇)体积与容积优秀教案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十册P41—P42。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量杯、水槽、苹果、红薯、土豆、正方体方块、橡皮泥、多__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播放《乌鸦喝水》的片断。

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空间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如果把这个(苹果)放入这一满杯水中会怎样?为什么?苹果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为什么会溢出来?”“溢出来的水与放入杯里的苹果有什么关系?”二、教授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揭示体积意义。

那谁能说一说这个土豆和红薯谁占的空间大吗?你能一眼看出谁大谁小吗?有什么办法比较出他们到底是谁大?(实验)。

主要让学生说出物体放入量杯后,水面所发生的变化,并说出为什么?请大家观再察比较一下2个杯子水面,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呢?上升的水与瓶子里的土豆或红薯有关系吗?”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土豆和红薯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各自占的空间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如课桌占有一定的空间,课本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数学上像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苹果的体积,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土豆的体积。

问:你认为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就可以说红薯的体积比土豆的体积大。

引发说理:我们每个同学有没有体积?你认为谁的体积最大?为什么?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体积,下面的3个物体,你能根据他们的体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吗?可乐瓶,茶叶盒,墨水瓶。

可乐瓶可以用来作什么?茶叶盒呢?象这样可以用来盛放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

板书如果可乐瓶装满了水,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

这个茶叶盒所能容纳茶叶的多少就是它的容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墨水瓶的容积?你能从生活中也这样说说吗?也就是说只有什么才有容积呢?谁能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1: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通过详细的实验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的: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开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增强合作精神和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详细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络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两个一样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水、土豆和红薯、橡皮泥一块、饮料瓶、茶叶桶和水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师: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师:把石头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生1:石头占了水的位置;生2:石头把水挤出来了;生3:石头把水压出来了;生4: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

〔二〕新授〔1〕认识体积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说得完吗?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都占空间。

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3、体积的概念。

师:每个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体积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同学齐读2遍〕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呢?〔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苹果的体积〕。

石头呢?〔石头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石头的体积〕。

4、谁的体积大?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物品,与你同桌的作比拟,说一说我的体积大,你的体积小5、物体的位置、形状发生大小,体积不变。

师叫一位同学上台,问:“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接着请这位同学变换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问:“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位置变化了,但体积不变〕师:“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

体积与容积的教案[修改版]

体积与容积的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体积与容积的教案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杯子、米、木块、西瓜、梨、油瓶、茶叶罐等。

学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组12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认识物体占空间”1、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电脑动画再去听一遍好不好?(师出示电脑画面学生欣赏。

)师:这只乌鸦动动脑,想了个什么办法喝到瓶底里的水?师:为什么石头丢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呢?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小结:原来石头要占一定的空间。

2、师出示装满米的杯子。

师:下面请看老师这个杯子,在这个杯子里老师装了满满一杯米,现在我把米倒在袋子里,放进一块木块,你想想,刚才倒出的米还能装得下吗?为什么?师:我把木块取出,换一包纸巾进去,结果又会怎样?3、认识任何物体都要占空间师:好,闭上眼睛,想象这个杯子在不断变大、变大,变得脸盆一样大了,变得小游泳池一样大了,最后变得像我们上课的教室一样大了,睁开眼睛,看看四周,什么占了空间?师:水要占空间,人要占空间,米要占空间,木块要占空间,还有同学们说的物体都要占空间,这说明了什么呢?师小结:只要是物体它都要占一定的空间。

(板书:占空间)(二)认识“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1、师手举西瓜、梨问:我手上的西瓜、梨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师: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概念)生齐声读体积概念。

2、师:刚才的西瓜和梨,我们可以说西瓜的体积比梨的体积大或梨的体积比西瓜的体积小,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你能像我这样说给小组同学听吗?说一说。

同学交流。

3、师:有些物体的体积大小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而有的物体的体积我们用肉眼一时难以分辨,像这两个土豆(师手举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土豆)你说谁的体积大?师:到底哪个土豆体积大,你们能商量出一个好的比较方法来吗。

小组商量。

小组汇报:(可能会想出以下两个办法)办法一、用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然后把两个土豆放入两杯水中,看哪个杯子里的水升得高,哪个土豆的体积就大。

体积和容积认识教案

体积和容积认识教案

体积和容积认识教案教案标题:体积和容积认识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相关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个透明的长方体容器,并在容器上标注长度、宽度和高度。

2.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小球、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 教师出示一个透明的长方体容器,向学生解释容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容器中可以装多少水?为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步骤二:体积和容积的计算1.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容器,并告诉学生容器的长度为10厘米、宽度为5厘米、高度为3厘米。

2. 引导学生计算容器的体积,并解释计算公式:体积 = 长度× 宽度× 高度。

3. 让学生自己计算容器的体积,并核对答案。

步骤三:实际问题的解决1.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小球、长方体等,并告诉学生它们的尺寸。

2. 引导学生根据物体的尺寸计算它们的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如:某个容器可以容纳多少个小球?3.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解决思路和答案。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1.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如果容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增加一倍,容器的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2. 学生独立完成拓展问题,并与同学分享答案和解决思路。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互评,评价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2. 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图形,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2)》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2)》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的定义。

2.理解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根据给定图形计算其容积。

二、教学内容1.容积的定义与换算。

2.圆柱和长方体的容积计算。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容积的定义。

2.能够根据图形和尺寸计算容积。

3.学习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出示一个装有水的瓶子,问学生这个瓶子里有多少水?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了解量水的单位和容积。

2. 概念定义容积的定义:“容积是指物体所能容纳的物质的量。

”通俗点的说法是,容积是表示物体内部空间大小的物理量。

3. 计算容积接下来,老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并引导学生用公式 V = l × w × h 来计算它的容积。

老师让学生自己算出长、宽、高,以及它们的单位,最后换算到毫升。

老师引导学生将得出的容积数和毫升进行对比,从而掌握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

然后,老师出示一个圆柱,并引导学生用公式V = πr²h 来计算其容积。

同样地,老师让学生自己算出圆柱的半径、高,以及它们的单位,再将得出的容积数和毫升进行对比,从而掌握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

4. 拓展应用老师出示其他常见图形,引导学生分别计算它们的容积。

5. 总结老师让学生回忆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讲解容积和毫升、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教学资源•一个装有水的瓶子•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其他常见图形模型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容积的概念和公式计算容积。

2.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

3.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图形和尺寸计算容积。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体积和容积的计量单位。

(2)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容积的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3. 体积和容积的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4. 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测量方法。

5. 体积和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计量单位及测量方法。

2. 难点:体积和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体积和容积的实物模型、测量工具(尺子、量筒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立方体模型、测量工具(尺子、量筒等)。

3. 教学课件:体积和容积的相关图片、动画、案例等。

教案篇幅有限,后续章节将在后续回答中提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积与容积。

2. 讲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教师讲解体积与容积的定义,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3. 学习体积与容积的计量单位:学生学习体积与容积的计量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并记录数据。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体积与容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体积与容积知识的理解。

物理体积与容积教案(整理17篇)

物理体积与容积教案(整理17篇)

物理体积与容积教案〔整理17篇〕篇1:物理体积与容积教案物理体积与容积教案教材分析^p这节课的内容包括有两个例题及其随后的试一试。

例6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的意义。

有了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可以体会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拟的,在此根底上,建立体积的概念。

例7通过让学生比拟两个大小不同书盒所装的书的体积,形象而直观地提醒了容积的概念。

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想方法比拟两个玻璃杯的容积,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体会玻璃杯所能包容物体的体积,也就是玻璃杯的容积,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容积的大小是可以比拟的。

体积与容积意义的学习是后面学习体积〔容积〕单位、体积计算方法等知识的根底,也是开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学情分析^p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仅能接触到大小各异的物体,还感受到不同的杯子、不同的纸盒所能装的东西有多、有少,这些都是在生活中找到的体积与容积的'原型。

如今要把这些生活原型概念化,对于学生来说是比拟抽象的。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可能会受到外表积的影响,认为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对于体积与容积的概念,也可能会易于混淆。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拟等操作活动中,体会体积与容积概念的真正内涵。

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详细实例的观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历,增强空间观念,开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空间与图形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络,进步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篇2:数学《体积与容积》教案教学目的1、经历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感知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大小,能正确地选择适宜的单位进展相应数量的计量。

2、在亲历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对学科学习的内在兴趣。

《体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基本概念。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展示体积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体积和容积单位及其换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体积和容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演示体积测量方法。
《体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容积单位》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立方厘米=0.001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0.001立方米;
3.理解物体体积的意义,能够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计算简单物体的体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体积和容积单位》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物体大小或容器容量的情况?”(例如:装水的水杯、装箱子的行李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体积和容积的奥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和容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学会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能够根据给定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学会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三、教学难点•能够根据给定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引入本节课程的主题——体积和容积,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

2. 呈现实物介绍水杯和水龙头,引导学生思考水杯和水龙头相差的量究竟有多大,从而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3. 观察实物将教室里物品的体积和容积告诉学生,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它们,从而能够对各种物品的体积和容积进行深入的认识。

4. 调查任务让学生在家中调查不同物品的体积和容积,并在第二天上课时讨论调查结果,以此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 实验探究安排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不同物品的体积和容积,从而提高他们对概念的真实掌握。

6. 计算问题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物品的体积和容积,从而培养数学运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通过“导入新课、呈现实物、观察实物、调查任务、实验探究、计算问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思考,从而真正地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对教师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同时也需要注意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不足和优点,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设计和改进。

《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实践交流中,让学生感受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量杯1 石子2枚正方体2个长方体1个太空杯1个盒子若干学具准备:橡皮泥少量课前准备:文具数学书小学数学作业本橡皮泥(放到桌斗里)做好准备的,就可以静息了。

教学过程:环节一:乌鸦喝水师:同学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其实在这个故事里还蕴含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来,一起欣赏!(电脑出示乌鸦喝水动画)师:乌鸦最后为什么喝到了水?生:放了石子,瓶子里的水面上升了。

师:放了石子,为什么水面会上升?生:石子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

师:哦,原来是这样: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导致了水面上升。

所以乌鸦喝到了水。

板书:占空间。

(设计意图:在这部分教学中,开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学生声辩的事介入学习的主题,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环节二:模仿乌鸦喝水(黑白石子,一大一小)师:我把乌鸦喝水的情境,搬到了咱班。

来看:现在,在桌面上有两个量杯,里面放了同样多的水。

(把量杯放在桌子上)我把一枚小石子放入水中水面会怎样?生:上升师:为什么?生:因为石子要占一定的空间。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水面大致上升的位置,用左手比划一下?不要动。

师:假如我把这枚大石子放进去,水面会怎样?(上升)会上升到什么位置?用右手比划一下。

师:带着你们的猜测,看这里,老师真的放进去,引导学生观察。

师:和你猜的一样吗?为什么一个上升的多一些,一个上升的少一些?生1:一大一小生2:小石子占得空间小一些,水面上升的小一些;大石子占得空间大一些,水面上升的多一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认识体积和容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认识体积和容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认识体积和容积一、教学目标1.知道体积和容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计算简单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方法;3.能够运用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和容积。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知识点1: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导入】教师分别将一个盛满沙子的玻璃杯和一个空杯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尝试猜测哪一个玻璃杯的沙子更多,进而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讲解与练习】教师通过图形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画出相应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体积和容积。

【归纳】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知识点2:认识公式V=S×h。

【讲解与练习】通过实物或图形例子,让学生理解公式中S代表底面积,h代表高度。

并让学生自己练习运用公式计算简单物体的体积。

2. 体积与容积的计算知识点1:了解不同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讲解与练习】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形状和尺寸不同的实物练习计算体积,如长方体、正方体、三角柱等。

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可以进行讲解补充或是配合展示视频等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知识点2:了解容积的计算方法。

【讲解与练习】通过图形和实物的展示,理解容积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对于杯状物体的容积计算,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知识点3:运用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讲解与练习】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加深对于体积和容积概念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某个罐子可以盛放多少糖果等。

3. 结合同步练习教师可安排一些同步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时的知识点和技能。

四、教学设计1. 教学时序设计时间安排教学活动5分钟导入10分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15分钟体积与容积的计算10分钟运用实例讲解体积和容积的应用20分钟同步练习总计60分钟2. 教具与材料教具与材料数量实物或图形若干套黑板、彩笔1套同步练习题1份3. 教学反思在讲解体积与容积的计算公式时,由于图形与公式有时难以完全对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去理解公式的计算方式,或者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讲解,来避免学生因公式难以理解而感到困惑。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体积与容积》(教案)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体积与容积》(教案)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体积与
容积》(教案)
一、课程目标
•了解体积和容积概念;
•学会计算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会计算规则器的容积。

二、教学重点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规则器的容积计算。

三、教学难点
•容积的概念;
•规则器的容积计算。

四、教学资源
•PPT课件;
•视频教学。

五、教学过程
1. 前置知识回顾
•复习长、宽、高的概念;
•复习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2. 引入新知识
•向学生介绍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用实物举例说明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3. 学习计算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利用PPT展示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并讲解其体积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练习计算。

4. 学习计算规则器的容积
•利用PPT展示规则器,并讲解其容积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练习计算。

5. 知识拓展
•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小组自由组合盒子,计算其体积和容积。

六、课堂总结
•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回答问题;
•简单介绍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课后作业
•完成《数学》第四单元习题集的P31-32;
•利用餐盒等物品测算计算物品的体积和容积,并将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比较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能够使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得更加深入;
•下一次教学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体积与容积》教案
教学内容:《认识体积与容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两个相同的量杯、石头、土豆、硬币、两个大小不同的杯子、水、水杯。

大小不等的影集各一个、盒装书一盒。

学具准备: 各种各样的物体(例如:橡皮、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上数学课,大家都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不用计算,开心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
师:把石头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1:石头占了水的位置; 生2:石头把水挤出来了;
生3:石头把水压出来了; 生4: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

(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

生2: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石头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

)
师:那说明了什么?(土豆的体积大,石头的体积小) 师:在我们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动手做实验是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新课
1、认识体积
(1)实验一
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空杯,师:这两个杯子都倒满水,水会一样多吗?你怎么知道?
生回答,教师操作:倒一倒,得出:两个杯子倒满水,水一样多。

往空杯中放入一个土豆,预测一下,如果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生说,得出:还会剩下一些水。

是这样吗?操作验证
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呢?引导发现:土豆占去了一定的空间(板书:空间)
(2)实验二
出示两个不同的物体:土豆、石头,分别装进两个空杯,再倒满水,你觉得倒入哪个杯里的水多?为什么?
指名回答,师生共同验证。

想一想,两个杯子里都装满了物体,为什么倒进去的水有多少呢?
小结:土豆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石头占的空间小,因而杯中的水就多。

看来,物体所占的空间是大小之分的。

(板书:物体所占大小)
(3)出示3个物体:土豆、石头、硬币,哪一个占的空间大?
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杯子里,再倒满水,哪个杯子里水占的空间大?为什么?
(4)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也是一种量,这种量叫什么?生看书。

得出意义,板书完整。

土豆所占的空间就是土豆的(),石头所占的空间就是石头的()。

这几种物体,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5)你能举例比一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吗?同桌互相举例。

(6)练一练1 先直接判断,说说原因。

想一想: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谁的体积?为什么呢?
2、认识容积
(1)、出示:大小各一影集,盒装书一盒。

师:请迅速给这三个物体按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2)、认识容器。

师: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1:装相册、学生:2装书)教师:容纳东西(板书:容纳东西)
师:还有什么能用来装东西?
师:像脸盆、油桶、水杯这些能容纳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

板书:容器
(3)、感受物体容积。

师:(大小各一影集,盒装书一盒)这三样容器谁容纳的物体多?
生:大影集纳的物体多,小影集容纳的物体少。

师:不同的容器盛东西有多有少,但每个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是一定的。

板书:物体的体积
饮料瓶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饮料瓶的容积。

水杯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

书盒呢?
师:生活中的容器有很多,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师:给水杯里装一半水,水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老师说的对吗?(不对)为什么?(生:应该把水装满)那应该怎样说?(生:给水杯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

)
(4)、出示容积概念
师:刚才咱们研究的就是容积的概念,他到底是什么呢?指明学生说一说。

出示概念: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学生齐读2遍)
(5)、比一比。

铅笔盒与桌仓。

牙膏盒与电视机盒。

出示:高瓶子和矮瓶子,说一说谁的容积大?(又一次争论) 师问:“怎么办?”(生一:给这两个瓶子都装满水,然后分别倒入相同的量杯中,看哪个倒得多。

生二:给其中一个瓶子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另一个瓶中,看是装不满,还是溢出来。

……方法很多) 师:“那一个方法简便容易操作?( 第二种)谁愿意来做实验?(请一位同学上台做实验。

)师:结果怎样?(矮瓶子装的水多,它的容积大。

)
3、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体积于容积,他们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生1:不一样。

生2:容积说的是里面,体积说的是外面。

生3:容积是所容纳物体的多少,体积是占空间的大小。

生4:烟灰缸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1.从概念上说,体积指的是物体自身的大小 ,容积所装物体的多少。

2.从测量方法上,体积是从物体外部测量的,容积是从物体内部测量的。

3.同一物体,它的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的时候,容积近似等于体积。

(三)复习巩固,升华主题
(四)、总结评价
师: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