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_双缝干涉
双缝干涉实验教案
说明测量单色光的光波波长的公式表达式,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该公式,理解其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5.按照公式,以所得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各单色光的光波波长。
6.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几道题,起到巩固掌握所学知识的作用。
板书
1.写出白光的干涉现象和单色光的干涉现象。
2.写出测量单色光的光波波长的公式,说明其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课后总结
按实验结果总结出本实验的所有实验结果,巩固单色光的光波波长的公式,说明按此公式所测得的各单色光的波长。
3.由公式顺理成章地得出各单色光的光波波长。
教学难点
全面,深入地理解单色光光波波长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教学用具
J2515型双缝干涉实验仪,J2507型光具座,学生电源等。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亲自动手实验,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和实验,让学生看书明确本节课的各项任务及相关实验仪器。
教
学
过
回顾光的干涉条件及白光和单色光的干涉现象,使得引入新课。
2.对实验演示过程的掌握学习。
根据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演示实验《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研究》,引导学生怎样通过实验现象了解本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本节课重点内容单色光波波长的测量。
3.设计实验、改进实验
分别观察白光和单色光的干涉现象;实验过程中按照控制单一变量法则,分别改变双缝中心距离d和双缝至光屏之间的距离l,再分别测量对应的干涉条纹间距 x。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研究》教案
0810130981 阿依提拉
教学课题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研究
教学目标
1.学习双缝干涉实验仪的使用。
高中物理双缝干涉教案
高中物理双缝干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双缝干涉的基本原理和现象;2. 掌握双缝衍射公式的推导和应用;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双缝干涉图样,分析干涉条纹的性质;4. 能够运用双缝干涉理论解释实际生活或工程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双缝干涉的基本原理和现象;2. 双缝衍射公式的推导和应用;3. 双缝干涉的实验及分析;4. 实际应用案例解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理论,引出双缝干涉的基本概念和现象。
2. 理论学习:讲解双缝干涉的原理和双缝衍射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跟随老师做习题练习。
3. 实验演示: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测量双缝干涉图样,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干涉条纹的性质。
4. 拓展应用:通过解析实际生活或工程中的问题,如CD光盘的数据存储原理等,运用双缝干涉理论进行解释。
5. 性能评价: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双缝干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实验仪器:双缝干涉装置、激光器等;3. 实验材料:双缝干涉图样、测量仪器等。
五、教学反馈1. 盲目读书总爱眼前事,多做实验才有长进。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2. 经验积累不可或缺,多联系实际问题加深理解。
鼓励学生多进行案例分析和拓展应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双缝干涉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和分析。
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索物理学的奥秘,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国优秀物理教学设计《双缝干涉》教学
《双缝干涉》教学设计方案目录(注:蓝色文字为超级链接,按住Ctrl并单击可跳转到相应位置)一、教学内容概述 -------------------------------------- 2二、教学目标分析 -------------------------------------- 2三、重点和难点 ---------------------------------------- 2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 3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3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 3七、教学过程 ------------------------------------------ 5(一)设疑引入 ---------------------------------- 5(二)专题探究 ---------------------------------- 5(三)归纳总结 ---------------------------------- 8(四)课后思考 ---------------------------------- 8八、教学流程图 ---------------------------------------- 9九、教学评价设计 --------------------------------------10十、板书设计 ------------------------------------------11 十一、注释和说明 --------------------------------------11 十二、教学后记 ----------------------------------------13 参考资料 ----------------------------------------------16附加说明 ----------------------------------------------16 《双缝干涉》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概述[返回目录]本课所讨论的内容选自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3-4第十三章《光》。
双缝干涉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教案)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部院系物理系专业师范姓名陈洋学号授课课题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所用教材教材名称: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第册,第十三章,第节第页初版社:人民教育初版社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双缝干涉仪的构造原理,掌握如何调治出双缝干涉图样的要点2.认识影响条纹间距的因素,推导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3.掌握利用双缝干涉的原理测量单色光的波长二、过程与方法授课目的经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干涉图样的特点1.2.掌握实验仪器的调治方法三、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拥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和平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2.乐于参加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授课要点认识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与操作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调治出清楚的干涉图样授课难点课时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课时安排授课用具遮光管,测量头授课方法解说法,实验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的一、1.双缝干涉仪—由各部分光学教元件在光具座上组成(将双缝学生观察仪器认识仪器的构造,实验干涉仪的简图画在黑板上)为后续的实验做学装置说明:光源发出的光进过滤光片准备的介成为单色光,把单缝照亮,单缝过绍相当于一个线光源,它又把双缝照亮,来自双缝的光在双缝右边程的空间发生干涉。
遮光筒的一端装有毛玻璃屏,在这个屏上能够及观察到干涉条纹提问 : 各部分的光学仪器的摆放学生思虑经过提问惹起学内序次能不能够交换?生思虑,使学生对仪器的构造原理容更加认识二、 1. 提问:请猜想一下,干涉条纹答:光的波长双缝的先猜想,尔后实验的间距与哪些因素相关间距双缝到屏的距考据设计教师:不相同颜色的光,意味着光离等实验的波长不相同,能够用不相同的滤探究光片来获得;手动调治双缝能够影响改变双缝的间距;改变遮光管的条纹长度就可以改变双缝到屏的距分组谈论,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着手操间距离。
依照以上提示,同学们—人方案,进行实验作的能力的因一组,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进行素实验,并且记录实验现象. 分组显现实验结果,并且归纳总结出影响干涉条纹间距的因素显现实验结果,全班培养学生信息交教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谈论流的能力下,光的波长越长,条纹间距越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双缝的间距越小,条纹间距越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双缝到屏的距离越远,条纹间距越大. 推导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lxd. 依照上一个实验的原理,设计实加强学生解析实三、验方案测量单色光的波长验总结规律的能设计教师:我们把遮光管尾端的屏换力实验成测量头,利用测量头我们即可测量以测出相邻两条亮条纹或许暗条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单色纹的间距,即条纹间距,已知条测量红光和绿光的进一步理解条纹光的纹间距 x ,测出双缝到屏的距离波长,记录实验结果间距的计算公式,波长l ,参数双缝的间距 d 已知,依照并且会运用公式dx 就可以测出单色光的波l长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1. 双缝干涉仪2. 分组谈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且记录实验结果板. 谈论实验结果,归纳总结书. 推导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设计. 分组设计实验测量红光和绿光的波长,并且记录实验结果学习是一件增添知识的工作,在茫茫的学海中,或许我们困苦过,在困难的竞争中,或许我们疲倦过,在失败的阴影中,或许我们无望过。
光的干涉物理教案
光的干涉物理教案第一章:光的干涉现象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掌握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理解干涉现象的特点1.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相干光源、相干波源、介质的反射和折射干涉现象的特点:干涉条纹、干涉图样、光的加强和减弱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实验报告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双缝干涉实验2.1 教学目标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掌握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理解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2.2 教学内容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光波的叠加、干涉条纹的形成双缝干涉实验的操作方法:设备的组装、调整和测量双缝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等间距、对称、中心亮条纹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和条纹分布规律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双缝干涉实验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单缝衍射实验3.1 教学目标了解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掌握单缝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理解单缝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3.2 教学内容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光波的衍射、衍射条纹的形成单缝衍射实验的操作方法:设备的组装、调整和测量单缝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非等间距、不对称、中心亮条纹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单缝衍射实验的原理和条纹分布规律3.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单缝衍射实验的理解程度第四章:干涉和衍射的比较4.1 教学目标了解干涉和衍射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和特点能够区分干涉和衍射现象4.2 教学内容干涉和衍射的联系:都是光波的波动现象干涉和衍射的区别:干涉是两个或多个光波的叠加,衍射是光波通过障碍物或开口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和特点:干涉需要相干光源,衍射需要光波通过障碍物或开口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干涉和衍射的联系和区别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干涉和衍射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光的干涉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应用的领域掌握光的干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光的干涉技术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应用的领域:光学仪器、光学通信、光学显示等光的干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干涉仪、干涉滤光片、干涉显微镜等光的干涉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和灵敏度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示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干涉技术的原理和重要性5.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应用的理解程度第六章:薄膜干涉6.1 教学目标了解薄膜干涉现象的产生掌握薄膜干涉条纹的特性理解薄膜干涉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6.2 教学内容薄膜干涉现象的产生:光照射在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形成的干涉薄膜干涉条纹的特性:等间隔、对称、与薄膜厚度有关薄膜干涉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光学滤光片、增透膜、反射镜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薄膜干涉现象的产生和条纹特性6.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实验报告来评估学生对薄膜干涉的理解程度第七章:迈克尔逊干涉仪7.1 教学目标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和原理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操作方法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两个相互垂直的光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两束光路的光程差引起的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操作方法:设备的组装、调整和测量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测量光的波长、折射率等7.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和应用7.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理解程度第八章:激光干涉技术8.1 教学目标了解激光干涉技术的原理掌握激光干涉技术的应用理解激光干涉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激光干涉技术的原理:激光的相干性和干涉现象激光干涉技术的应用:测距、测速、光学成像等激光干涉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精密测量、光盘刻录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示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激光干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8.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激光干涉技术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干涉现象的数学描述9.1 教学目标掌握干涉现象的数学表达式理解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学会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干涉现象9.2 教学内容干涉现象的数学表达式:干涉条纹的间距、强度等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等间隔、对称、非等间隔等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干涉现象:傅里叶级数、衍射理论等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干涉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9.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来评估学生对干涉现象数学描述的理解程度第十章:光的干涉现象研究前沿10.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研究的新进展掌握干涉现象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10.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研究的新进展:量子干涉、非线性干涉等干涉现象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光子晶体、光学芯片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探索新的干涉现象和应用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前沿领域的实例和科研项目帮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前沿10.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研究前沿的理解程度第十一章:干涉现象的计算机模拟1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方法掌握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软件工具能够运用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并分析结果11.2 教学内容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方法:数值模拟、图像处理等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软件工具:Python、MATLAB等运用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并分析结果:编写程序、调整参数、分析干涉条纹等1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方法和工具1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来评估学生对计算机模拟干涉现象的理解程度第十二章:光的干涉现象实验设计与分析12.1 教学目标能够设计光的干涉现象实验掌握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12.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实验设计:选择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使用仪器测量、记录数据、处理数据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分析干涉条纹的特性、解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误差1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设计与分析的方法1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实验设计与分析的理解程度第十三章: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3.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掌握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科研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13.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物理、化学、生物等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科研中的实例:干涉光谱、干涉成像等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分析实际问题、设计干涉实验、提出解决方案1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科研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的理解程度第十四章: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新兴干涉技术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和判断力14.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从传统干涉到纳米干涉、量子干涉等新兴干涉技术及其应用:光子集成电路、量子干涉仪等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和判断力:分析技术发展、预测未来应用、评估潜在挑战14.3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前沿技术的实例和未来展望帮助学生了解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1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第十五章:光的干涉现象综合讨论与研究15.1 教学目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光的干涉现象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15.2 教学内容光的干涉现象综合讨论:结合不同章节内容,分析复杂的干涉现象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研究问题、收集资料、提出观点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讨论干涉技术的发展瓶颈和潜在解决方案1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报告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考15.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报告和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综合讨论与研究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光的干涉现象的定义、产生条件和特点。
高二物理双缝干涉实验教案
高二物理双缝干涉实验教案引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学知识。
双缝干涉实验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实验之一,本文将针对高二物理双缝干涉实验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目的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光波干涉现象的认识,提高光学实验操作技能,探究光波干涉现象的机理。
二、实验器材和仪器1.准直器2.双缝装置3.光源4.白色荧光幕5.尺子三、实验操作方法1.准备器材将所需的仪器和器材准备充分,如准直器、双缝装置、光源、白色荧光屏等。
2.准备实验环境将室内灯光关闭,让实验室处于暗光状态,以避免外界光线对实验产生影响。
3.调整准直器将准直器放置于光源上方,调整准直器的位置和角度,使光线垂直于双缝装置。
4.调整双缝装置在准直器的辅助下,调整双缝装置的位置和缝隙大小,让光线通过后呈现出两个清晰的光点。
5.检查辐射光密度通过检查光源点发出的光线密度,以确保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结果。
6.观察干涉现象将白色荧光屏置于双缝装置后方,观察干涉现象的出现情况。
通过调整双缝装置和准直器的位置,改变光线的穿过方式,观察结果的变化。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保证实验环境内充满暗光,避免其他光源对实验产生影响。
2.在设置双缝装置时,应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缝隙大小和距离,以便观察到明显的干涉现象。
3.在调整准直器时,应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准确的位置和角度,保证光线的垂直射入双缝装置。
4.实验结果应在白色荧光屏上进行观察,注意观察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否则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1.当双缝装置的缝隙距离小于波长的一半时,观测到较强的干涉现象;2.当双缝装置的缝隙距离等于波长时,观测到最明显的干涉现象;3.当双缝装置的缝隙距离大于波长时,观测到干涉现象逐渐减弱。
六、实验教学思路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波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意识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物理教学教案:双缝干涉与单缝衍射实验
实验结果与结论
双缝干涉实验中,光通过两个小缝隙后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宽度与光波长成正比,干涉条纹的亮度与光强成正比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验证光的波动性,并计算出光波的波长
双缝干涉实验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对于理解光的本质和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具有 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
探究单缝衍射现象
干涉条纹的形成:通过双缝衍射产生的光波在屏幕上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条纹的位置与光波的波长、双缝的间距和双缝到屏幕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实验意义:双缝干涉实验是光学中的基本实验之一,是研究光波动性质的重要实验之 一,对于理解光的波动性质和衍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双缝干涉装置、光源、测量工具等 调整光源:确保光源平行于双缝干涉装置 调整双缝间距:确保双缝间距相等且平行 观察干涉条纹:观察并记录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
教学内容:双缝 干涉与单缝衍射 实验的基本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和 实验结果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讲 解、示范、实验操 作相结合的方式,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现象,理解实验原 理,掌握实验操作 技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为双缝干涉 与单缝衍射实验 的基本原理和实 验操作步骤;难 点为实验结果的 分析和解释
加深理论理解: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干涉和衍射的理论知识,使抽象 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实验过程中需要学 生仔细观察、记录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有趣的实验可以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 奇心。
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影响
将光源照射到单 缝上,观察并记 录衍射现象。
4.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导学案)(教师版)
第4节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确定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思路。
2.能设计实验方案并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得到明显的干涉条纹。
3.知道两种测量头的操作和读数规则,并获得数据。
4.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波长的测量值。
【学习重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干涉的概念及表达式、光的干涉的条件、光的干涉的应用;2.教学难点:光的干涉的条件、光的干涉的应用。
【知识回顾】1.螺旋测微器读数方法:读数方法: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 (mm)。
2.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Δx=ldλ。
【自主预习】一、实验目的1.观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掌握利用公式Δx=ldλ测量单色光波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测量原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由条纹间距公式Δx=ldλ可知,已知双缝间距d,测出双缝到屏的距离l,再测出相邻两明条纹(或相邻两暗条纹)中心间距Δx,即可由公式λ=dlΔx计算出入射光波长的大小。
2.条纹间距Δx的测量方法如图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测量时先转动测量头,让分划板中心刻线与亮条纹的中心对齐,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然后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向左(向右)移动至分划板的中心刻线与另一相邻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读数,再转动手轮,用同样的方法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可求出相邻两亮纹间的距离Δx =an -1。
三、实验器材双缝干涉仪(包括:光具座、光源、透镜、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及测量头,其中测量头又包括: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滤光片、学生电源、导线、米尺。
【课堂探究】 【新课导入】同学们,你见过最精密的尺子是什么?可能是千分尺,千分尺的精确度可以达到10-5m,你知道,可光的波长比这个还有小的很多,光的波长是怎样被测量出来的,你能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吗?学生写出自己的猜想 【新课教学】任务一、实验思路由双缝干涉亮(暗)纹间距的公式 ,怎样利用这个规律测量某种光的波长?由公式l x dλ∆=可知,在双缝干涉实验中,d 是双缝间距,是已知的;l 是双缝到屏的距离,可以测出,那么,只要测出相邻两明条纹(或相邻两暗条纹)中心间距Δx ,即可由公式 dx l λ=∆计算出入射光波长的大小。
光的干涉与双缝实验备课教案
光的干涉与双缝实验备课教案引言本备课教案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干涉和双缝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实验方法和结果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2. 熟悉双缝实验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能;3. 理解双缝实验的实验结果,掌握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 发展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2. 实验中误差的处理和分析;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光的干涉现象(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室中的演示和图片,指导学生了解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现象。
让学生了解波的叠加和干涉现象如何通过波的走向和相位差的改变而产生。
(2)观察实验教师可以现场演示干涉实验的现象,帮助学生观察光干涉时发生的现象,理解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
(3)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干涉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准确操作实验装置,并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和条件。
2. 双缝实验(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和实验器材来介绍双缝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让学生理解双缝实验中两个狭缝和光的波动性产生的关系。
(2)观察实验教师可以现场演示双缝实验的现象,帮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开发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3)学生实验让学生操作实验装置,通过实验数据帮助学生理解双缝实验原理,并做一个有关干涉的小实验,体验同步遮蔽下的双缝实验现象。
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误差的处理教师需要对学生操作时产生的误差给出相应的纠正和处理方法,帮助学生准确处理实验数据。
(2)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把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较,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结果的意义和重要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双缝实验时,要注意双缝的宽度和间距的大小和光源的稳定性;2. 确保恒定的实验环境和条件;3. 防止实验中的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最新全国优秀物理教学设计《双缝干涉》教学
全国优秀物理教学设计《双缝干涉》教学《双缝干涉》教学设计方案目录(注:蓝色文字为超级链接,按住Ctrl并单击可跳转到相应位置)一、教学内容概述 -------------------------------------- 2二、教学目标分析 -------------------------------------- 2三、重点和难点 ---------------------------------------- 2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 3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3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 3七、教学过程 ------------------------------------------ 5(一)设疑引入 ---------------------------------- 5(二)专题探究 ---------------------------------- 5(三)归纳总结 ---------------------------------- 8(四)课后思考 ---------------------------------- 8八、教学流程图 ---------------------------------------- 9九、教学评价设计 --------------------------------------10十、板书设计 ------------------------------------------11 十一、注释和说明 --------------------------------------11 十二、教学后记 ----------------------------------------13 参考资料 ----------------------------------------------16 附加说明 ----------------------------------------------16《双缝干涉》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概述[返回目录]本课所讨论的内容选自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3-4第十三章《光》。
教案:双缝干涉
留下悬念为 下节课做准 备
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在几何画板课 件中测量 S1P、S2P, 计算 S1P 与 S2P 的差 值、和光波长比较
培养学生口 头表达能力 本节课我在设计双缝干涉实验仪器的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目的是想让学生 能根据问题弄清实验仪器各部分的作用,然后组装本次实验仪器.从学生的课堂反 映可以看出这几个问题比较到位. 总结屏上出现亮、 暗条纹的规律是这节课的难点,用机械波做类比,借助几何画 板测量,这样设计有利于让学生明白测量原理,最终能自己总结出规律.
学生活动 思考
设计意图
讨论
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回答
教学重点 引入 引入】波我们已经学过了,它有什么重要特 引入 征?(能发生干涉、衍射)机械波发生干涉的 学 条件是什么?(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两列波 叠加)光是一种波,光能不能发生干涉?如何 过 能看到干涉现象? (满足干涉条件) 怎么满足? 程 【新课 新课】 新课 先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先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室里只有一个小灯泡,如何获得一个 点光源?如何获得一个线光源?(加带小 孔的屏 ,加带细缝的屏) (2) 加什么仪器,能够在这个点光源后再获得 两个点光源?(加带两个小孔的屏) (3) 加什么仪器,能够在线光源后再获得两个 线光源?(加带两个细缝的屏)
思考
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
组装仪器 动手实验 按要求完成 实验内容 纪录现象
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及协作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教师活动 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叠加(进入几何画 板)转动屏让它面向你。屏上 P 点满足什么 条件时,出现亮纹?满足什么条件时,出现 暗纹?通过什么方法去找?(讨论) 【板书 二、屏上出现亮暗条纹的规律 板书】二 板书 投影提示: 1、给出水波干涉图样,某一点满足什么样 的条件是振动加强的?(路程差是波长 整数倍处振动是加强的,路程差是半个 波长奇数倍处振动是减弱的) 2、光是一种波,能不能用研究机械波的方 法研究光波呢? 需要测出什么?距离怎么测比较合适? (P 点应放在亮、暗条纹中央)
双缝干涉实验设计与探究
双缝干涉实验设计与探究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干涉现象的成因。
2. 学生能运用波的知识解释双缝干涉实验中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3. 学生了解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说明双缝干涉实验在物理学史上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双缝干涉实验,包括实验装置的搭建和调整。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干涉条纹的规律。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意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实验探究课程,以双缝干涉实验为载体,结合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九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实验充满好奇心,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双缝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
最终实现课程目标,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双缝干涉实验设计与探究展开,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实验原理学习:- 波的传播与干涉现象;- 双缝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 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
2. 实验操作与设计:- 实验器材的选择与使用;- 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搭建与调整;- 实验步骤的制定与执行。
3. 数据分析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记录;- 干涉条纹的观察与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
4. 科学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与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波的传播与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实验原理。
第二课时:实验器材的认识与使用,实验装置的搭建与调整。
《双缝干涉教学设计
《双缝干涉》教学设计张于君曾志旺(玉环县楚门中学浙江玉环317605)[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二十章第一节前半部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在以下三个领域具体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干涉现象,知道光的干涉现象说明了光是一种波;◆掌握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何处出现亮条纹、何处出现暗条纹;◆掌握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
◆知道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掌握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光法,理解相干光源的设计思想;※观察双缝干涉现象,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经历单色光双缝干涉规律的探究,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领略“观察、实验——提出假说——理论证明——实验验证……”的物理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情感。
●使学生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为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充分激发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用具]:JGQ型氦氖激光器一台,双缝干涉仪25台,红、绿、紫色滤光片各25只,直尺、圆规各25只,多媒体电脑及投影装置,多媒体课件。
(为取得理想实验效果,本节课在光学实验室进行)。
[设计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使其成为新知识学习探究的生长点,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本课“光的干涉”教学设计力避当作一般性常识处理的传统做法,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开展探究性学习,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价值体系。
具体思路如下:以学生学过的波动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然后让对双缝干涉的规律作猜测,并用尺规作图方法及实验方法予以理论和实验证明。
在各教学目标实现及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上,采用“同步调控”模式。
系统论的整体性功能原理指出,整体功能要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教学设计
《光的双缝干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回顾光的干涉现象,了解产生光的干涉条件和双缝干涉(杨氏干涉)实验的设计原理。
(2)通过干涉实验使学生认识光的干涉现象和干涉条纹的特征。
(3)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双缝干涉实验测光波波长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对双缝干涉现象、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使学生掌握利用干涉实验测光波波长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的学习,是学生了解科学家认识事物的物理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循着科学家足迹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4. 重点:
(1)学习双缝干涉实验仪的使用。
(2)使学生知道双缝干涉产生的条件,认识干涉图样的特征。
(3)学会使用双缝干涉实验测波长的实验原理。
二、授课方法:
实验法
三、教学工具:
光具座、双缝干涉实验仪、电源等
三、教学过程:
量波长:。
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_双缝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
科目
公共基础课
教学对象
工科大学一年级学生
提供者
课时
0.5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杨氏双缝干涉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双缝干涉计算分析
(1)实验装置:三个参数,近轴条件
(2)光程差的计算
(3)明暗条纹的分布公式,条纹间距公式
(4)条纹分布的特点,进一步讨论
(5)例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工科各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数理基础相对薄弱,在本课程中已经系统学习过振动和波动理论的一般性知识。讲授时应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以物理图像为主,注重训练学生学习掌握新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此部分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经典光学实验,该实验不仅在物理学史上意义重大,其方法亦极具代表性,是后面整章内容的基础。在教学策略上采用以教为主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1.呈现先行组织者:
(1)得到相干光的一般性方法之一:分波前法
(2)波的干涉问题一般结论,光程差与干涉消长关系。
2.呈现学习任务与材料: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一种典型的分波前干涉实验
引出对实验装置的介绍
(2)如何计算光程差?
引出对几何关系的分析,进而计算求解得出结论
3.扩充与完善认知系统
总结思路,得到求解干涉问题的一般方法。
1.会分析双缝干涉实验,得到条纹位置公式
2.逐渐掌握光的干涉问题一般思路
计算光程差 找几何关系 利用已知条件简化问题(例如近轴关系), 通过对双缝干涉的分析,逐渐掌握这一思路,并运用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中。
3.双缝干涉的一些相关问题
影响条纹宽度的因素、测量波长的方法、白光照射的色散问题
教学设计_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研究
教学设计——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研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本节内容主要在介绍光的干涉产生的原理以及利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对光的波长进行测量。
本节内容是前一章波的干涉内容部分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上一节也对光的干涉现象做了一个简短的介绍并座椅一定程度的定性分析。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波的干涉的理解。
本节内容同时包括了原理部分和实验部分,相互验证。
【学情分析】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过波的干涉的原理,知道光的干涉产生的条件,并能进行相关推导,求出真毒加强的位置和振幅削弱的位置。
学生可以在前面学过的内容基础上对本实验中光的干涉部分现象进行部分解释,但是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光强与振幅有关而不是与该点的实际振动情况有关。
能力层面:本节内容需要一定的科学推理能力,尤其是近似处理的思想,学生在学习向心加速度以及单摆摆动时稍微接触了一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很难想到这一近似处理的方式情感成面:本节内容是将既重原理部分定量解释了光的双缝干涉现象与光的波长呈什么样的关系,也利用这种关系来进行光的波长的测量,帮助学生理解在物理中理论、实验以及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物理观念:理解双缝干涉现象的产生原理科学思维:通过定量分析光的波长与衍射条纹间距之间的官能昔,培养近似处理的思想科学探究:使学生了解通过测量光的双缝干涉的间距进而测量光的波长这一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对与实验的预测,以及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光的干涉产生的原理,会测量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的间距并计算出光的波长。
难点:理解波动的叠加,组装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教学设计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学习目标(1)理解光的双缝干涉条件,经历完整的实验设计过程。
(2)经历安装和调试仪器的过程,观看双缝干涉图样。
(3)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的影响因素。
(4)经历根据双缝条纹间距处理、双缝与光屏的距离求光的波长的数据处理过程,体会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方法。
情境导入教师设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干涉,请大家回顾一下双缝干涉中,干涉条纹的间隔的表达式。
学生活动:集体回答老师所提问题。
教师活动:理答。
教师设问:请大家思考一下,能不能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来测量光的波长?学习任务任务一明确实验目的任务二确定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案任务三选定实验器材任务四实验操作任务五处理数据学习活动任务一明确实验目的问题1 实验目的是什么?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任务二确定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案问题1 实验原理是什么?相邻的两个条纹间距为l x dλ∆=由此得x dlλ∆⋅=故只要测出了相邻的条纹间距、双缝间距、双缝与屏的距离即可求得光的波长。
问题2 怎样设计实验来测量这些物理量?要通过双缝干涉实验来测量光的波长,当然首先要设计一个双缝干涉实验,并且测量出双缝间距、干涉条纹间距、双缝与光屏的距离。
根据光的干涉条件,只有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有固定相位差的光才会发生干涉。
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是不一样的,首先一个单色光作为光源。
这个单色光源可用激光,也可用普通光源经过一个滤光片来产生单色光。
这样,就解决了频率相同的问题。
不同光源的振动方向、固定相位差不好满足。
不过,如果这两束要干涉的光来自同一光源,自然地就满足了振动方向相同、有固定相位差的条件。
这样让单色光经过一个单缝,再经过双缝。
双缝后面接光屏。
这样,即可测量双缝间距、干涉条纹间距、双缝与屏的距离。
根据所测得的这些物理量,即可求得光的波长。
任务三 选定实验器材问题1 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要设定一个双缝干涉过程,需要一个光源、和双缝。
为了承接干涉图样,需要一个光屏。
高三物理双缝干涉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11单元:双缝干预教学目的:1、在学生已有几何光学知识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回忆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开展过程2、在理解机械波干预的根底上使学生理解产生光的干预的条件和杨氏实验的设计原理。
3、使学生掌握在双缝干预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条件,并理解其有关计算,明确可以利用双缝干预的关系测定光波的波长。
4、通过干预实验使学生对光的干预现象加深认识。
重点内容:1、波的干预条件及相干光源的获得。
2、双缝干预中明暗条纹的产生及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一、引言:前面一章已学过几何光学,对光的一些性质有了初步理解。
如: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和折射;3、光的传播速度很大,在真空中为最大c=3.0×108m/s;4、光具有能量但是对于光的本性还没有深一步的讨论,这一章要讲这个问题-----〔光的本性〕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阅读第一节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阅读后小结:〔1〕17世纪同时出现了两种学说---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2〕两种学说对光的现象的解释各有成功和缺乏之处;〔3〕19世纪从实验中观察到了光的干预、衍射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4〕19世纪末发现了光电效应,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所以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本章就从这两方面来认识光的本性。
2、复习波的干预:提问:什么是波的干预现象?假设使两列波产生干预现象,它们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小结:干预是波的特有现象;只有相干波源才能产生稳定的干预现象;光假设具有波动性那么必能观察到它的干预现象,但必需要有产生干预现象的相干光源。
3、杨氏实验〔突出介绍实验中如何获得相干光源〕〔1〕、介绍实验装置,强调以下两点:用单色光源;双孔屏上的两个小孔离的很近,到前一小孔的间隔相等,所以两小孔处光振动不但频率相等,而且总是同相的。
〔2〕实验结果: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预条纹。
假设用白光做该实验那么屏上出现彩色的干预条纹。
高校物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双缝干涉现象,掌握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能够计算干涉条纹间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光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双缝干涉实验原理2. 干涉条纹间距的计算3. 实验仪器与操作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双缝干涉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干涉条纹间距的计算。
2. 教学难点: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的推导,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播放关于光的干涉现象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提出问题:如何解释光的干涉现象?如何观察和测量干涉条纹间距?(二)实验原理与公式1. 讲解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强调光的波动性。
2. 推导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 = λL/d,其中Δx为干涉条纹间距,λ为光的波长,L为屏幕到双缝的距离,d为双缝间距。
(三)实验仪器与操作步骤1. 介绍实验仪器:双缝干涉仪、光源、屏幕、刻度尺等。
2.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1)搭建实验装置,确保光源、双缝和屏幕的垂直关系。
(2)调整光源,使其通过双缝照射到屏幕上。
(3)观察干涉条纹,用刻度尺测量干涉条纹间距。
(4)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干涉条纹间距。
(四)分组实验与讨论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误差来源。
3. 教师总结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的理解程度。
2.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
3.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1. 优化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效率。
2. 引导学生关注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得到相干光的一般性方法之一:分波前法
(2)波的干涉问题一般结论,光程差与干涉消长关系。
2.呈现学习任务与材料:
(1)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一种典型的分波前干涉实验
引出对实验装置的介绍
(2)如何计算光程差?
引出对几何关系的分析,进而计算求解得出结论
3.扩充与完善认知系统
总结思路,得到求解干涉问题的一般方法。
1.会分析双缝干涉实验,得到条纹位置公式
2.逐渐掌握光的干涉问题一般思路
计算光程差 找几何关系 利用已知条件简化问题(例如近轴关系), 通过对双缝干涉的分析,逐渐掌握这一思路,并运用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中。
3.双缝干涉的一些相关问题
影响条纹宽度的因素、测量波长的方法、白光照射的色散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总结过程中的要点、难点。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 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课程导入
波的干涉复习
引出后续方法
重点内容讲授
讲授
听讲
掌握所学内容
作图演示,分析推导
总结
总结所学内容
完成例题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例题和教科书后习题
八、帮助和总结
工科各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数理基础相对薄弱,在本课程中已经系统学习过振动和波动理论的一般性知识。讲授时应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以物理图像为主,注重训练学生学习掌握新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此部分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经典光学实验,该实验不仅在物理学史上意义重大,其方法亦极具代表性,是后面整章内容的基础。在教学策略上采用以教为主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案例名称
杨氏双缝干涉
科目
公共基础课
教学对象
工科大学一年级学生
提供者
课时
0.5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杨氏双缝干涉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双缝干涉计算分析
(1)实验装置:三个参数,近轴条件
(2)光程差的计算
(3)明暗条纹的分布公式,条纹间距公式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条纹分布的特点,进一步讨论
(5)例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