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舆论学》读书分析报告
我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参考文献
《公众舆论》李普曼 《舆论异化的警示者》沈闰州 《李普曼与美国总统们》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李普曼传》罗纳德•斯蒂尔 。。。。。。
舆论要想发出声音,并不是要由新闻界加以组织,而 是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政治科学的任务)
Page22
书中关于公众舆论的若干问题
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 舆论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 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他人脑海中 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 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虚拟环境即舆论。 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谁是公众? 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 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 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 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 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Page12
新闻传播领域具有“范式”性质的重要术语
拟态环境 刻板印象 议程设置
“刻板印象”(stereotype)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 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 感情。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 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 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印象,因而它也 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 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 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印象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刻板印象”引发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它涉 及到传媒在报道的立场、记者的个人情感与客观报道的问题、 先入为主的报道方式问题,同时,也与话语霸权问题、“沉默 的螺旋”等理论有关联。 PS:书中将“stereotype”翻译为“成见”有失准确。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舆论与人人相关,在现在这个全民舆论的社会,李普曼的这本公众舆论吸引了我的视线。
首先在我很早的认知里,我会认为媒体是舆论的先行者,现在自己并不这么觉得。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特别是微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整个社会的公众才是舆论的先行者和主体,而媒体在我看来只是舆论的载体。
舆论总是公众舆论。
看了公众舆论这本书先是很兴奋,对舆论有全景式的观望,让自己细细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机理。
据说关于“成见”的讨论是这本书的名篇之一,我对他的观点总结如下:由于我们能直接观察的时空和事物很小,而我们要理解的范围很大,我们会从媒体、他人等途径间接获得对那些部分的见解,形成自己对事实的先入为主的看法,也就是成见;在成见的影响下,我们在头脑中建筑虚拟世界,根据这个虚拟世界的法则去认识、判断和行动。
必须承认,我们大多数人一个对事实有着很多成见。
举个例子,我们觉得英国人很绅士,我国河南人较粗俗,从现在来说,就好像很多我们这些来湖州上大学的学生,总觉得湖州人很懒,不够勤劳,湖州这个地方不适合年轻人,杭州上海这些地方才是有出息的地方这些粗野片面和甚至带有毫无理由的偏见。
于是在看到李普曼这段话时,当时那种紧张立刻显得非常可笑:“我们用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一旦受到激发,它们就会把那些由来已久的老看法浇注到新见解之中,似乎这个世界有在记忆中得到复活……”“它是对我们自尊心的保护,是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价值观念、立场和权利……充满了被它们所吸纳的情感,它们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
”在这个例子中,成见就是为了形成熟悉感,维护自尊心——刚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或对这个地方不熟悉,就会不自觉地就从已有的见解中自动套用了成见来,并立刻用这种成见去解释自己碰到的事情,好让自己感到“我对这个形势有所掌握”以消除胆怯和不安。
按照沃尔特•李普曼的理解,从主观来说,人们自己并不是“接受”信息,而是通过偏见、成见和喜好来“诠释”信息。
解读《舆论学》
一、作者简介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和其他重要的早期传播学人物不同,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李普曼从未执过大学的教鞭。
但就大众媒体在构成舆论方面的作用而言,他是最有权威的发言者。
《舆论学》被公认为是传播领域的奠基之作。
李普曼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1889年9月23日生于美国纽约。
在哈佛大学时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同时担任哈佛月刊的编辑。
191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先后在多家报纸公职,热衷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并亲身参与活动,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
沃尔特•李普曼与1974年12月14日逝世。
作为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国外报纸刊用,同时它还分别为50多家杂志撰稿。
他获得了1958度普利策新闻奖。
李普曼的著作颇丰,比如《新闻与自由》、《舆论学》等,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是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
二、《舆论学》的地位和影响及其原因分析这部著作问世以后,得到了美国乃至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
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仅连续再版,而且许多美国大学的新闻传播院校一直将它的有关章节作为教材编入新闻传播学的教科书。
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了这本书的普及本,并在书上赞扬它是新闻学的“标准理论著作”。
前些年,美国传播学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舆论学》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
该书作为一部经典性著作,影响深远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第一、《舆论学》是时代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美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政治领袖,早已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
舆论李普曼读后感
舆论李普曼读后感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在想,这舆论不就是大家七嘴八舌说的话嘛,能有多复杂?李普曼就像个老顽童一样,把我这个天真的想法打得粉碎。
他告诉我,我们所认为的舆论,那可是经过重重“伪装”的。
就好比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化了浓妆的演员,却以为那就是演员的本来面目。
李普曼说我们头脑中的“拟态环境”这个概念,可太有意思了。
我们就像住在信息茧房里的小虫子,以为自己看到的那一小片世界就是整个世界。
新闻媒体就像一个大厨,给我们端上来什么菜,我们就以为世界上只有这些菜。
比如说,媒体天天报道明星的八卦,搞得我还以为全世界人民都只关心明星今天穿啥、和谁谈恋爱了呢。
可实际上,世界上还有好多人在为了吃饱饭、为了治病而发愁,这些事儿却被媒体的聚光灯给忽视了。
这就导致我们的舆论也跟着跑偏,大家都在讨论那些看似热闹实则没多少营养的话题。
再说说刻板印象吧。
这就像是我们脑子里的一个个小标签,见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就迫不及待地把标签贴上去。
就像一提到东北人,有些人就会想到豪爽、能喝酒,一提到南方人就觉得他们精明、会做生意。
这刻板印象可不得了,它让我们在看待舆论事件的时候,还没等了解清楚事实,就已经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下了判断。
就像法庭上法官还没听被告的辩护,就根据被告的外貌或者籍贯定了罪一样荒唐。
李普曼也不是光在那拆台,他也给我们指了条明路。
他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舆论背后的这些弯弯绕绕,要学会拨开迷雾看真相。
可这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啊?就像减肥的时候,明知道要少吃多动,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和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不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得有超强的自控力和分辨能力才行。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舆论》是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出版于 1922 年,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且至今仍然对传播学、新闻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普曼在书中深刻地探讨了舆论的形成、传播以及对社会的作用。
他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拟态环境”所构建的世界里。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指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并非是对真实世界的完全反映,而是经过了各种媒介、机构以及个人的筛选、加工和解读。
这意味着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往往是间接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种“拟态环境”的存在,使得舆论的形成变得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是被有意扭曲或者夸大的,从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观点。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商业利益、政治立场等,选择突出某些事件而忽略其他事件,从而给我们营造出一种特定的舆论氛围。
同时,李普曼认为,人的认知能力也是有限的。
我们在处理信息时,往往会受到自身的经验、价值观、偏见等因素的影响。
这就导致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很难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比如,对于一个与自己既有观点相悖的信息,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进行排斥或者曲解,以维护自己原有的认知。
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刻板印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刻板印象是指我们对某一群体或事物的固定、简单化的看法。
这些刻板印象往往是基于有限的经验或者传闻形成的,但却会深刻地影响我们对相关事物的判断和态度。
例如,对于某个特定职业的人,我们可能会因为刻板印象而对他们产生先入为主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可能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
李普曼还强调了舆论领袖的影响力。
舆论领袖通常是那些在某个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的人,他们的观点和言论往往能够引导公众的舆论。
然而,这些舆论领袖也并非总是正确和客观的,他们同样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舆论的偏差。
此外,李普曼认为,民主制度下的公众舆论并不总是理性和明智的。
由于公众所掌握的信息有限,认知能力存在局限,以及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公众在形成舆论时往往容易出现盲目、冲动和情绪化的情况。
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1.触不到的真实:简述对本书内容的总体理解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被视作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这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拟态环境”。
书的名字叫《public opinion》,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是,真实世界是如此复杂,人类永远也无法全面而彻底地了解真实世界。
我们了解的,是一个由个人和媒介共同编织出来的“拟态环境”,由于个人理解世界时的成见、兴趣、文化、自我利益等等因素以及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信源对消息的保密与审查等原因,人们只能获得一个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这个感知毫无疑问地与真实存在差距。
2.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对本书论点、论据、视角等的总结提炼2.1 李普曼的舆论观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
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
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1[1]。
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
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
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
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
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1参阅冯希莹<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
舆论李普曼读后感
舆论李普曼读后感
李普曼首先就打破了我对舆论那种天真的看法。
以前我就觉得舆论嘛,不就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凑起来的看法呗。
但他告诉我,没那么简单!我们脑海里的那个世界的图像,就像是一幅自己瞎画的草图,根本就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模样。
他说这“拟态环境”就像一个大陷阱,我们都在里面还不自知呢。
就好比我们看新闻,那些新闻就像一个筛子,把世界过滤了一遍才到我们眼前,可我们还傻乎乎地以为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
再说这个舆论的形成,那可真是个复杂的大杂烩。
我们每个人的刻板印象就像一个个小标签,看到什么就往上贴。
比如说一提到某个特定的地区,我们可能就会想到一些固有的东西,不管对不对,就这么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
然后呢,这些观念凑在一起,就像一群调皮的小鬼在乱搅和,形成了舆论。
而且啊,大众传播在里面就像个大喇叭,它放出来的声音可能已经变了调,可我们却当成了真理的呐喊。
李普曼还让我意识到,舆论其实很容易被操纵。
那些掌握着媒体或者有话语权的人,就像拿着魔法棒的巫师。
他们可以通过选择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来引导我们的想法。
就像在一个黑暗的迷宫里,他们是那个拿着手电筒的人,照哪里我们就只能看哪里。
这可有点吓人啊,感觉我们的思想都有点不自由了呢。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完全让我陷入绝望。
它让我开始学会批判性地看待舆论。
就像戴上了一副透视眼镜,我现在看那些铺天盖地的消息的时候,就会多想一想,这是不是真的,背后有没有什么别的企图。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别人说啥我就信啥,跟着舆论的浪潮瞎跑。
李普曼舆论学解读.doc
一、作者简介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和其他重要的早期传播学人物不同,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李普曼从未执过大学的教鞭。
但就大众媒体在构成舆论方面的作用而言,他是最有权威的发言者。
《舆论学》被公认为是传播领域的奠基之作。
李普曼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1889年9月23日生于美国纽约。
在哈佛大学时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同时担任哈佛月刊的编辑。
191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先后在多家报纸公职,热衷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并亲身参与活动,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
沃尔特•李普曼与1974年12月14日逝世。
作为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国外报纸刊用,同时它还分别为50多家杂志撰稿。
他获得了1958度普利策新闻奖。
李普曼的著作颇丰,比如《新闻与自由》、《舆论学》等,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是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
二、《舆论学》的地位和影响及其原因分析这部著作问世以后,得到了美国乃至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
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仅连续再版,而且许多美国大学的新闻传播院校一直将它的有关章节作为教材编入新闻传播学的教科书。
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了这本书的普及本,并在书上赞扬它是新闻学的“标准理论著作”。
前些年,美国传播学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舆论学》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
该书作为一部经典性著作,影响深远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第一、《舆论学》是时代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美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政治领袖,早已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舆论的力量愈发强大,其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一书,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揭示了舆论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和潜在规律。
书中开篇,李普曼就指出了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拟态环境”中,这个环境是由媒体、他人的讲述以及我们自身的经验所构建而成。
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往往是经过筛选和加工的,并非完全真实和全面的。
这就导致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可能存在偏差。
在探讨舆论的形成过程时,李普曼认为,公众的意见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刻板印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们常常凭借以往的经验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来对事物进行判断,而这些刻板印象可能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无法客观地看待问题。
其次,利益集团的操纵也不容忽视。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舆论的走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再者,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也会对舆论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但也容易出现失真和误导的情况。
李普曼还强调了舆论领袖的作用。
这些人在某个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往往能够引导公众的舆论。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如果舆论领袖本身存在偏见或者错误,那么他们所引导的舆论可能会偏离真相。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舆论与民主的关系。
理想状态下,民主应该是基于公众的理性判断和参与,但由于公众认知的局限性以及舆论的易被操纵性,民主的实现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公众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判断能力,容易被情绪和表象所左右,这使得民主的决策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能盲目地相信和跟从舆论。
在面对各种信息时,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学会辨别真伪,不被刻板印象和情绪所左右。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媒体和信息传播者有着重要的责任,他们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准确、全面、客观的信息,以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舆论》是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出版于 1922 年,尽管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其中的观点和见解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舆论现象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普曼在书中指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刻板印象”来构建的。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我们头脑中对某些事物或人群的固定、简化的看法。
这些看法并非完全基于真实、全面的信息,而是基于我们过往的经验、传统的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提到“律师”这个职业时,可能会立刻想到严谨、能言善辩的形象;提到“艺术家”,则可能想到自由、浪漫的特质。
然而,这些刻板印象很可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
在信息传播方面,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塑造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局限。
媒体往往无法呈现事件的全貌,而是通过选择性的报道和解读来引导公众的注意力。
这就可能导致公众对某些问题的认知存在偏差。
而且,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常常会采用夸张、煽情的手法,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书中还提到了“拟态环境”的概念。
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而是经过媒体、社会等因素加工和构建出来的“拟态环境”。
我们在这个“拟态环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据此采取行动。
但由于“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存在差距,我们的行动可能会出现失误。
比如,我们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到某个地区的情况,但这些信息可能只是局部的、经过筛选的,不能完全代表该地区的真实面貌。
李普曼进一步探讨了公众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角色。
他认为,大多数公众由于时间、精力和知识的限制,无法对复杂的公共事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因此,公众的意见往往是模糊的、易变的,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操纵。
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理性的舆论领袖来引导公众的思考和判断。
此外,政治因素在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府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可能会对舆论进行控制和引导。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刘超逸0830*******实话说,李普曼之《公众舆论》,我是带着众多的不解与疑问艰涩的阅读完的。
总感觉要着实吃透这本书需要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来支撑。
或许是所学专业之局限,我自身的理解部分借助于之前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当然也得益于一些其他学科。
我对全书之理解与学习,是建立在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联系与差异的基础上的。
根据我的理解,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关系,类似于史实与历史之关系。
这里所言历史,并非等同于史实,它是人类探索研究而来的历史。
人类所了解之历史,只能够无限接近于史实,两者之间永远存在史学研究者之主观意识。
同理,我们所见所闻之世界,其实多少带有我们自身的主观性,它只能无限接近于客观世界,两者却永远不可相重叠。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甚至,截然相反。
如书中所言,中世纪之基督教徒,依据所研读之《圣经》,认为世界是一个单调的平行四边形。
他们认为那就是事实是真相,殊不知,其实那是想象中的“真相”。
说到这里,又涉及到主观世界建立之依据的问题。
李普曼所言“我们生活之环境是多么地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
”1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普曼在书中,以霞飞将军的案例来诠释这种观点。
大人物都是通过虚构的个性或者是公共形象而广为人知的。
当然,公众形象与真实之形象存在着差别,他们有着两个不同之自我—公共的自我与私下凡人的自我。
那么相应的,英雄之公共形象为人所崇拜,其私下自我却不尽然,这就是“仆人眼中无英雄”之原因。
书中作者之观点称,人们依靠观念或者成见去应付超出视线之外且难以把握的事件。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感情,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
”2这又让我回忆起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观察者偏见。
当不同的人观察同样的事件时,他们并不总是“看到”同样的事物。
《舆论学》读书报告
浅谈“固定的成见”——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摘要: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是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他一生著作很多,《舆论学》是他的早期著作之一。
美国传播学家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舆论学》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
本文则着力探讨了“固定的成见”观点,并且研究了这种固定队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影响,最后提出新闻界应当在求真中重视“固定成见”理论的运用。
关键字:李普曼;舆论学;固定的成见一、李普曼《舆论学》李普曼在《舆论学》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令人惊叹的思想,比如“固定的成见”、“假环境”、“新闻与真实性必须加以区分”、“‘局内人’统治‘局外人’”等等。
首先关于舆论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书中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讨论。
于是李普曼提出了一个在舆论形成中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固定的成见(stereotype)。
他把舆论看作是人们头脑里的想象,从而肯定了有一种类似铅版浇筑的“固定的成见”。
二、“固定的成见”那么什么是固定的成见呢?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我们的意见不可避免地试用于比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范围更大,并且试用于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事情。
因此,必须把别人的报道和我们能够想象的拼凑在一起而成为我们的意愿。
(详见原文第50页)李普曼对这一看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他说:“我们处在什么地位和我们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事实(详见原文第51页)。
“对于大部分事物我们并不是先观察而后解释,而是先解释然后观察的。
(详见原文第52页)”书中给了大量的例子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1细的阐述和说明。
其中包括在哥丁根大会上进行的一次有趣的实验(详见原文第53页)。
而实验结果就是:40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对他们眼前刚刚发生的情景写出了负责任的报道,其中绝大多数人看到了一种并没有发生过的情景。
他们看到了他们头脑里关于这样的事件的固定的成见。
读李普曼《舆论学》
读李普曼《舆论学》一、作者简介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生于美国纽约,曾在哈佛大学上学,当时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
他撰写专栏评论被250多家美国报纸和20多家家国外报纸刊用和转载,获普利策新闻奖,总统自由勋章等殊荣,是美国著名记者、新闻评论家、传播学家,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李普曼一生持续写作60余年,创作1000余万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22年公开出版了《舆论学》(Public Opinion),被认为是20世纪传播领域的传世名著。
其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和“刻板成见”(stereotype),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
《舆论学》至今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被韦尔伯?施拉姆看成是整个新闻传播学界的奠基之作。
二《舆论学》主要观点1、拟态环境李普曼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人们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保持对所有外部环境和事物的直接实践,超过自己直接经验感知范围以外的事物,就需要通过大众媒介(media)所提供的信息去了解认知。
而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不是对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反映,是通过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所呈现的环境。
一般人不了解媒介的这种内部运行机制,通常会把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当做客观真实环境来对待。
人的行为是通过自身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产生的,“拟态环境”的产生使得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根据对客观环境认知而产生的反应,变成了对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认知而产生的反应,大众媒介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控了人的思想。
2、刻板成见李普曼认为,人脑不可能直接记住现实环境的所有细节,只能通过对事物的抽象化处理,浓缩成为一个符号、概念存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所有的这些概念,符号能帮助我们更方便的去理解世界,却也顽固的阻碍着我们接受新的事物。
细读经典——《公众舆论》第一、七、八部分读书报告
细读经典——《公众舆论》第一、七、八部分读书报告沃尔特·李普曼的著作《公共舆论》被誉为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是进入这一门学科学习绕不开的必读书目。
想要真正把握前辈学者的理论和思想,仅仅靠教科书上的转述和评价是不够的,需要打开原典,看学术大家是如果自己展开论说的。
本文通过对《公众舆论》一书的第一、七、八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加深对于经典的把握。
本书作者以自身深刻的体会与感悟打破了我们一般关于世界的认识论,分辨了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之间的区别。
作者看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偏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识真相;而统治者可以操纵、控制和利用舆论;报纸为代表的媒体受到自身的局限,没办法掌握整个社会的真相,成为了引导舆论的工具。
在最后的第八部分作者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法。
本书的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可以说是本书的重点。
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体察出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之间的区别,普通人往往不假思索的将二者等同。
首先,作者选用了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进行例证,在通讯已经相对发达的1914年,生活在孤立海岛上的人们,在面对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改变世界的事件时,由于相比于大陆上的人,他们的信息滞后,没有能够及时据此改变自身的行为,当开战的消息终于传到之后,此前战争中的外部世界相比于和平的脑中影像以及据此做出的友好行为显得有些荒诞,这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外部真实世界和脑中影像的差距,而我们的行为和情感都是接受我们脑中影像的指引。
信息迟滞引发的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的差距十分常见,但往往由于时差在一般人们的认知范围内,而不像例子中那么反差强烈,让人们感受清晰。
但受到前述案例的启发后,我们有了清晰的感受。
作者接着用这一差距对历史上我们看来迷信而荒唐的示例进行解释,这些在我们看来迷行而荒唐的行为是由于他们脑中的影像和外部世界的差距导致的:他们按照与外部世界大有偏差的信念行动,作用于真实的外部世界。
同时,经由这些示例,作者也证明了“我们很难对加诸自己头脑并影响自己行为的那些信念进行反思”[1],我们虽然总是事后诸葛亮般地嘲笑女巫审判和基督教对世界地理的想象,但几乎不会对自己脑中的关于世界的影像进行质疑。
舆论学
• 其二,与第一点紧密相关的是,李普曼在对于传播者做出 精英假定的同时,对于普通受众所做的是一种非理性人的 假定。他引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来说明普通民众与外 部世界的接触是支解的、片面的和不完全的,对于大部分 人来说,囿于有限的交往范围、时间与注意力,以及有限 的理性能力,只能对介于公众与广阔世界之间的专家们表 示信赖,包括统计学家、会计师、各种工业顾问与工程师, 当然更包括告知我们外面世界正发生着什么的那些传播媒 介。对于公众的有限理性揭示,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公共舆 论的质疑,从而反思公共民主的真理性与正确性,这无疑 让我们感觉到李普曼的敏锐与深刻,然而,有限的理性并 不能决定人类盲目与卑微的宿命,人类恰恰始终在尝试着 以各种方式实现对这种有限性的超越,而李普曼正是轻易 地忽略了这一点。
刻板成见
• 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 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 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 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 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 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 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 也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
• 在“刻板成见”的影响下,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看到的 总是与我们头脑中成见相一致的地方,对于那些不符合的 地方,相抵触的地方,李普曼认为我们基本上会采取两种 方式中的一种,要么“怀疑所看到的”,将它视为例外不 加考察,要么“接受新事物而修改成见”,重新考察新事 物。所以,刻板成见是我们的传统的堡垒,在它们的防卫 下,我们能够继续感到我们自己安全的处在我们所处的地 位。正因为刻板成见是作为一种防护的工具在保护着我们 的意识、地位,它对于舆论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任 何一种意见和看法都势必带有由我们的刻板成见所形成的 “盲点”,从而影响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稳定而整体的认识。
李普曼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李普曼的洞见与现代社会的思考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和聊天室都在为我们提供各种观点、消息和舆论。
而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传播环境中,一个近一个世纪前的作品——《公共舆论》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沃尔特·李普曼,这位美国新闻评论家,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为我们揭示了舆论形成的奥秘。
《公共舆论》并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舆论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深入探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综合作品。
李普曼对舆论的阐述,不仅仅局限于其形成和影响,更深入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之中。
他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舆论并非完全自发形成,而是人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的反映。
换句话说,舆论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解读和评价。
在李普曼的眼中,媒体在舆论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即媒体所塑造的环境,它影响着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这使得我们往往基于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与真实世界互动。
因此,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此外,《公共舆论》还触及了社交圈子对人们意识的影响。
李普曼指出,社交圈子不仅影响我们的信息来源,还影响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模式。
由于社交圈子的固化,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与我们相似的观点和立场,这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社交圈子里,某些观点会更加流行和被接受,而其他观点则被排斥或忽视。
但李普曼并没有完全否定社交圈子的重要性。
他强调,我们需要意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的影响,并努力打破这种局限性。
通过接触不同的社交圈子、获取不同的信息来源,我们可以培养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思考能力。
在阅读《公共舆论》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理解舆论的形成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认知和思考的影响,从而打破偏见、开拓视野。
总之,《公共舆论》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体制造的种种噪音所笼罩。
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依照
作者的观点,公众舆论是不应被
信任的— ——对政治决策不具有
正向的作用,新闻机构自身的利
益和偏见又决定了它无法给与
公众正确的指引。那么,既然现
这一理论就是后来“议程设置”假说的基础。议 程设置理论的核心是“三个层面:在认知层面,公众 因为媒介的报道而意识到议题的存在;在次序层 面,媒介所安排的议题顺序一般会影响公众考虑这 个问题的顺序;在显著性层面,媒介赋予议题的意 义 (包括给予的版面位置或节目中的时间先后)一 般会影响公众对这个议题重要性的认识。”⑩
梳理一下整书的脉络,我认为围绕着现代民主这一 发形成舆论,再根据这样的舆论驾驭世界,实现自
主题的两条主线—— —公众的主线和媒介的主线,就 治。但是,当你为了了解这个世界而迈出第一步的
是前述两种系统中的主体。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想法有多么的幼稚。无数的
就是着重探讨这两条主线的结合所产生的问题和 障碍似乎一下子都冒了出来,让你感到悲观而无
的肩上,期盼着它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为公众反
(二)主观障碍— ——“刻板成见”
应复杂的现实世界。
在阐释了解世界的主观障碍时,李普曼先生提
然而,媒介再一次辜负了公众的期待,它不仅
出了著名的概念—— —“刻板成见”(stereotype)。所谓 没能真实地反应世界,还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拟态
刻板成见,我理解为某个事物当你还没有经历它时 环境”。面对这样的结果,李普曼不无失望地说“:舆
研究仅限定在政治领域中,未免有些狭隘和功利。
这是我认为这本书的不足之一,毕竟它的书名叫做
《舆论学》。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普曼先生将舆论在
政治领域聚焦后产生的深刻见解,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作者:————————————————————————————————日期:2《舆论学》读书报告一. 简介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是由美国著名的政论家和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写作而成的著作,因其与政治学和新闻学的密切相关性,该书问世后,受到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新闻传播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几十年来一直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舆论学专著,并被公认为是新闻传播的奠基之作,成了每一个致力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研究与探索的人的必读书目之一。
《舆论学》出版之后,引发了社会对于舆论与政治、舆论与媒介、政治与媒介、政府与媒介和公众等关系之间的再思考与再认识,促进了舆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沃尔特﹒李普曼虽然是报刊专栏作家,却也是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他的许多政论、专栏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为《世界报》和《新闻周刊》撰写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是美国报业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专栏,同时它也为李普曼赢得了国际声誉。
《舆论学》通过八个章节的论述,“引言”、“探讨现实世界”、“固定的成见”、“兴趣”、“创造一种共同的意愿”、“民主政体的偶像”、“报纸”、“有情报的组织”,对社会认知和舆论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摧毁了意见自由市场的民主假设,认为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人员都是“固定的成见”或者“刻板印象”的囚徒,“舆论”只是人们对于大众媒介构造的“虚拟现实”的一种带有“固定的成见”的意见和看法。
有学者说,《舆论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李普曼在书中提出了“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这两个概念。
二. 一种比较——李普曼与纽曼的“舆论”前西德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在她的论文中曾说过,对于“舆论”一词的定义有60多种,在“觉得对舆论还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纽曼对1965年德国大选的阿兰斯拔研究会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她发现人都具有分辨“多数意见”与“少数意见”的能力,并且能够感觉到“支持”与“反对”观点的流动频率,这些因素导致了她开始寻求用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就是她后来所得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并且提出了关于“舆论”的看法,她把“舆论”比喻为我们的社会皮肤,通过社会皮肤的感知作用,人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起到社会皮肤的保护作用。
因此,在纽曼的眼里,舆论的操作性定义可以这样给出:那些能在公开场所发表出来,且不会受到孤立的,对有争议问题的意见。
(纽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1973年)纽曼关于“舆论”的定义,我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把握。
首先,舆论是一种倍受争议的意见。
因为是对有争议问题的看法,所以必然会产生许许多多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之间有可能是重合的,相同的,也可能存在相反性,排他性,但是需要肯定的是舆论是各种意见的表达。
第二,舆论是可以在公开场合表达的意见。
这就意味着舆论必须是一种公开表达的意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个人的私聊或者是未被公开的个人记录等等。
如果在第一层意义的基础上加以深入,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推论,舆论是一种倍受争议的意见的公开表达,那么舆论就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多样性和公开性。
第三,舆论操作性的结果是表达了争议意见的人不会遭受孤立。
纽曼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对孤独的恐惧感”和“从众心理”等机制引入了舆论学,这是她对传统舆论学考察的一个重要贡献。
所以,纽曼将舆论比作我们的社会皮肤,通过皮肤的感知作用,我们可以来决定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从而通过这层社会皮肤的作用,来保护我们免受孤立的危险。
综上可以看出,纽曼所强调的舆论是一种已经被表达出来的意见,这种意见隐含了共识和一致性的因素,“意见被理解为某种被认为可接受的事物的同义词”(纽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而沉默的螺旋的过程只是将这种意见加以强化,通过它可以培育新的,年轻的舆论,或者通过它可以传播含义已经发生了转变的旧意见。
但是,舆论的定义仍然需要加以完善:在一个有着固定的传统、道德以及特别是规范的领域内,如果一个人不想被孤立,他就必须表现和适应舆论中的意见和行为态度。
因此在这种社会皮肤的作用下,舆论能够成功的整合社会各种意见,担当起社会导向的作用。
所以,已有的秩序能够得以存续,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对于社会群体孤立的恐惧和对于社会群体认同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性的价值观念担当起类似法庭的责任,使得我们遵循业已形成的意见和行为态度。
纽曼在论文的最后指出,舆论不仅与那些以此为职业的人或据此作出天才评论的人,即哈贝马斯所说的“政治运作的公众”有关,而是涉及每一个人。
纽曼考察的是作为一种赞同的和不赞同的舆论之间的关系,“沉默的螺旋”就是一种作为制造和传播舆论的过程。
李普曼在《舆论学》的第一部分中就强调了:舆论分析者必须开始认识清楚下列三者之间的关系:行动的情景、人对那种情景的想象,以及人对从行动的情景中产生出的想象的反应。
正因为人们的行为受到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一方面按照他们所处的环境来行动,另一方面受到所处环境的刺激而行动,所以对于环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李普曼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假环境”的概念,舆论的形成也正是建立在人们对于这种“假环境”的认识基础之上。
“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德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
对于李普曼和纽曼两个人不同的关于“舆论”的定义,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对比。
第一,环境分析。
李普曼着重考察了公众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于舆论的影响。
李普曼提出了“两个环境”的理论,即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为现实环境,一为虚拟环境。
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后者则是人类意识或体验到的主观世界。
大众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都是被大众媒介所创造的虚拟环境包围下的个体,我们的认识、态度、行为都受到这个环境的制约,那么舆论的形成就离不开媒介的功能。
而纽曼所说的“舆论”,实际上最初是媒介所提示和强调的意见,在“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下,转变成为一种实际表达出来的意见,在这个意义上,她所论述的其实是媒介对舆论实行社会控制的结果,媒介就是人们观望民意分布的消息来源,所以,纽曼也继承了李普曼对于媒介为人们构建世界现实的论点,并且明确指出大众传播媒介有一种营造“意见环境”、“舆论气候”的巨大功能,但是,纽曼更加强调的是个人的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而李普曼侧重的是对环境的形成、环境的形态、环境的真实性以及环境的本质的分析。
第二,效果分析。
纽曼认为“沉默的螺旋”实际上就是舆论成功整合的结果,通过舆论创造整合,能够最大限度的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大众媒介在反映和引导舆论的过程中,便形成了一种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同时,大众传播媒介还可以利用这种机制将社会舆论引导对传播者自身有利的方向上来,所以,舆论引导的最终结果是达到社会整合,并且纽曼相信这种整合是可以实现的。
李普曼的观点是,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介摧毁了意见自由市场的民主假设,民主政治理论下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存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舆论也会不自觉的失去其本身的含义。
它虽然达到了整合社会的目的,但是,这种目的的实现是以丧失了民主自由的基础和前提为代价的。
在大众媒介与政治联结得如此紧密的美国社会,一种舆论环境的构建是难以反映到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公众的身上的,所以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情报组织”来加入到这项工作中。
三. 两个概念——“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在《现实世界与我们的想象》一章中,李普曼首先就为我们框定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一个人,包括获知信息的公众,以及传播消息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者,都是经历着一个由媒介简单化后的虚拟环境,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信仰的意志,这三种因素构成了一种虚假的现实,“他们需要知道的世界和他们确实知道的世界,往往是十分矛盾的两回事”,一个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现实环境,一个是我们已经感知的虚拟环境,这两个环境之间到底有多大程度上的重合性或者说是接近性,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所以,不论这种环境的真实与否,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不基于这种环境去行动,这种行为不仅有其自身的真实性,还伴随着真实的结果。
这就是李普曼所说的“他的行为是对于虚假环境的一种反应,其后果是在发生行动的真实环境中起作用”,所谓人对于环境的调整也是通过各种虚构作为媒介来进行的。
所谓虚拟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的事件或者是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的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虚拟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然而,在这种虚假的整体环境里面,每个人都依据能感知和体验到的环境来形成态度和做出行动,这就使得整体的虚假成为了另一种真实,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情景进行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一种情景的想象,然后根据情景的想象做出自己的反应。
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人们对自己认识到的情景的真实反应,虽然“他们不是把真正的事实作为事实,而是把假定的事实作为事实的”,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拟环境创造了新的真实。
伴随着“假环境”而来的就是人们的“固定的成见”。
固定的成见也叫做刻板印象,李普曼说“我们处在什么地位和我们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同时,“把别人报道的和我们能够想象的拼凑在一起就成为了我们的意见”,由于文化、传统、道德、团体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就存在着一种“固定的成见”,这种固定的成见的体系是有条理的,或多或少是始终如一的对于世界的想象,我们的习惯、情趣、智能、安慰以及我们的希望都根据它来进行调节。
在我们去观察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有人告诉了我们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会带着这种已有的认识的印记。
在“固定的成见”的影响下,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看到的总是与我们头脑中成见相一致的地方,对于那些不符合的地方,相抵触的地方,李普曼认为我们基本上会采取两种方式中的一种,要么“怀疑所看到的”,将它视为例外不加考察,要么“接受新事物而修改成见”,重新考察新事物。
所以,固定的成见是我们的传统的堡垒,在它们的防卫下,我们能够继续感到我们自己安全的处在我们所处的地位。
正因为固定的成见是作为一种防护的工具在保护着我们的意识、地位,它对于舆论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种意见和看法都势必带有由我们的固定的成见所形成的“盲点”,从而影响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稳定而整体的认识。
从舆论的主体、客体、本体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在李普曼的《舆论学》中,由于“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的共同作用,舆论就是公众对于那些“间接的、看不见的、费解的”事实所表达出来的带有“固定的成见”的一种反映的意见或看法,而这些公众正是处在一个由大众媒介和公众自我所共同构建的“假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