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情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解析】考查黄土高原国土整治。针对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 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生产结构等。
高考案例
(2010 上海卷)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回 答问题。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应该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保持传统的轮荒耕作 制度。 (2010 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链接
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它是一个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或地球科学的名 词。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被分类,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环境 因素如光照、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
典型分析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从而导致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B.使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 C.减少河流中有机物含量,从而造成渤海湾中鱼类数量大减 D.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C 【解析】水土流失后,陆地上的有机物将随同流水、泥沙汇入河中,导致河流中有机质增加。
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答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 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
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 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 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

高中地理_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宁阳一中高二地理复习课教学设计课题: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作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分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复习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合作释疑重难点问题纳入合作释疑小组讨论:水土流失的分布非常广泛,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的危害、原因、治理有着一些共同的规律,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分析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

(注意不仅仅是黄土高原)1、从“水”和“土”两个方面探讨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地区的危害。

2、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3、针对水土流失的原因,结合材料,探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如何因地制宜治理水土流失。

材料: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形复杂,丘陵山地占比例很大,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

地貌多为较薄的土壤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侵蚀,岩石裸露,土壤将难以恢复。

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大,多河流发育,地表侵蚀切割强烈,水能资源丰富。

该地水热充足,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生长速度快,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虽然南方低山丘陵区生物资源丰富,但是农业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却只投向少数几种农作物,特别是水稻。

由于人多地少,加之农村能源短缺,许多地方出现了滥伐森林,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的局面,坡地植被的破坏导致本区水土流失严重。

这不仅仅浪费了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每个问题安排两个组合作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点拨,并完成例题。

三、典例分析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读图回答1~2题。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

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包括半湿润地带、半干旱地带、和干旱地带。

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长城。

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

总面积为64万km2。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

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1.1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

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使得黄土高原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

1.2 气候差异较大黄土高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

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黄土高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日较差在10℃~25℃之间。

就降水来说,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基本上介于400~600mm之间,而且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可占全年降水的60%,往往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其他季节降水少而蒸发强烈,干旱问题比较普遍。

1.3 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二倍多,而且降水集中。

黄土高原的特性决定了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1.4 山地丘陵面积大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

高中地理_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地理_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课件设计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1
D
2
A
3
A
当堂达标
4
C
5
D
6
B
质疑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请谢多指谢导
当堂达标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D)
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
材料二 黄土高原存在严重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滥伐等问题。 该区人口不断增加,人口严重超载,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
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
小结
探究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特殊,过渡地带 2.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 3.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频繁,加剧水土流失 5.坡度大,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6.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观看视频:最大的愿望
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学习目标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分析理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3.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措施。 4.通过黄土高原案例分析,初步学会分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思路
和方法。
预习交流
D.净化空气
读下图,回答5~6题。
当堂达标
5.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①种草护坡 C.③平整土地
6.“平整土地”可以减少
A.地下径流 C.地表水下渗
B.②打坝建库 D.④修筑梯田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内容详析(鲁教版)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内容详析(鲁教版)
的 土 地 利 用 和 植 被 破 坏 作 为 主 要 的 人 为 原 因呈 现 出 来 。
的问题 ,提 出综合治理措施 。鲁教版教材根据课程标准 , 在四个研究方 向中选择“ 水土流失” 这一项进行重点分析 , 而另外几项则安排在其它章节中作为次重点 内容呈现。 从本节结构看 ,教材严格按照江苏省对课程标准解
读 所 提 出的要 求 来 编 排 ,共 由三个 部 分 组 成 : “ 水 土 流失
水貌 侵 蚀地 表 ,沟壑 纵横 表土 流失 ,肥力 下降
如此典型水土流失的原 因, 强调对案例分析的深入研究 。 最后 , 针对形成原 因 , 提 出合理解决措施 , 强调案例分析 的可行性与实践性 。通过此章节的学习 , 学生不仅获得有
关 水 土 流失 这 一 生 态环 境 问题 的相 关 知识 ,更 重要 是 学
黄 土 高原 地 区水 土 流 失 的危 害。教 材 首 先 展 示 一 幅
是 黄 土 高 原水 土 流失 的成 因既 有 自然 原 因 ,也 有人 为
原 因, 不是某一个原因独立作用产生 的; 二是现代黄土高 原 的水土流失以人为原因为主 。在 陈述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 自然原因的时候 ,教材用了一幅插 图,学生通过读图 3 — 1 — 4了解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 黄土土质 的特殊 性、 降水季节不均匀性和地质灾害的频繁性 。这种在一幅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I l 一 一 一
工程措施 l l农业技术措施
资源及其分布。这幅地 图成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 因的有力载体 , 使得区域分析落实在 区域图中, 更加强化
读 图能力 的重 要 性 。关 于 水土 流失 的形成 机制 , 教材 中没 有 直 接 指 出 ,但 是通 过 要 点 式描 述 黄 土 高原 水 土 流失 的

高中地理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习目标】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提出治理的措施。

2.探究学习与生本理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主干知识链接图1—图6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景观图,请在横线上填写出序号所代表的治理措施。

图5 过度放牧图6 伐木烧薪图4 过度开垦图1 坡陡谷深图2 暴雨集中图3 土质疏松①在沟谷中修淤地坝②植树种草,减小地表水流速度和流量③退耕还林还草④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抗侵蚀能力⑤合理放牧⑥开发利用新能源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二、相关知识链接1.南小河沟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到破坏,流域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面积曾达到总面积的80%。

而如今的南小河沟草木葱茏,环境优美,瓜果飘香,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翡翠”。

下图为南小河沟流域某地等高线图和景观图。

2.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及横剖面示意图。

【探究篇】一.请结合已有的知识及相关知识链接1、2,说出南小河沟流域在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谈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黄土塬(a):平整土地,修整农田缓坡(b):修筑梯田沟谷(c):打坝建库,蓄水拦沙陡坡(d):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3.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迅速,陡坡开荒、采薪、开矿、修路等活动日益频繁,导致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

下图为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及水土流失景观图。

4.长江上游山区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实施了“山顶戴帽子(植树造林)、山腰穿裙子(退耕还林还草)、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台地内发展粮经作物)、入户建池子(沼气池)、村庄移位子”等方法,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

如下图:二.请结合已有的知识及相关知识链接3、4,谈谈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拓展题目:假如你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位市委书记,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目前的一些问题?学情分析水土流失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尤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严重,而黄土高原又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承载着千年的中华文明,因此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刻不容缓。

高中地理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习目标】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提出治理的措施。

2.探究学习与生本理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主干知识链接图1—图6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景观图,请在横线上填写出序号所代表的治理措施。

图5 过度放牧图6 伐木烧薪图4 过度开垦图1 坡陡谷深图2 暴雨集中图3 土质疏松①在沟谷中修淤地坝②植树种草,减小地表水流速度和流量③退耕还林还草④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抗侵蚀能力⑤合理放牧⑥开发利用新能源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二、相关知识链接1.南小河沟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到破坏,流域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面积曾达到总面积的80%。

而如今的南小河沟草木葱茏,环境优美,瓜果飘香,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翡翠”。

下图为南小河沟流域某地等高线图和景观图。

2.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及横剖面示意图。

【探究篇】一.请结合已有的知识及相关知识链接1、2,说出南小河沟流域在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谈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黄土塬(a):平整土地,修整农田缓坡(b):修筑梯田沟谷(c):打坝建库,蓄水拦沙陡坡(d):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3.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迅速,陡坡开荒、采薪、开矿、修路等活动日益频繁,导致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

下图为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及水土流失景观图。

4.长江上游山区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实施了“山顶戴帽子(植树造林)、山腰穿裙子(退耕还林还草)、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台地内发展粮经作物)、入户建池子(沼气池)、村庄移位子”等方法,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

如下图:二.请结合已有的知识及相关知识链接3、4,谈谈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拓展题目:假如你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位市委书记,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目前的一些问题?学情分析水土流失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尤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严重,而黄土高原又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承载着千年的中华文明,因此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刻不容缓。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鲁科版必修3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鲁科版必修3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尖锐的人地矛盾。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认识“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4、通过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分析,深刻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5、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水土保持、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三、教学方法:对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导入]陕北民歌羊啦肚子手啦巾哟三道道格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手瞭不见那村村哟瞭不见那人问题: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进行治理?(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沟谷发育,地面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景观特征。

这种景观特征是强烈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水土流失使得陕北地区沟谷密度和沟壑深度都很大,有些主干沟壑的深度在200—300米,长度达几百千米,人站在沟谷的两边能够相对见面,但要绕过沟谷走到一起交谈,有时一天也不能相会。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新授]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水土流失的概念: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区域水土流失及治理》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缺点:内容容量比以前大,但教学方法还不够多, 课堂训练量不够。
水土流失、荒漠化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大的
区域环境问题,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制约着 教材分析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黄土高原属水土流失的危
害、成因及防治措施,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
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
好人人为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综合治理的措
内容,扮演导游的角色,对黄土高原从位置、范围、地
貌特点等几方面做简单的介绍。
二、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 探究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探究三: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1、水土流失的形成自然原因有哪些? 探究实验一: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坡 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 最严重,哪个最少?规律是什么? 探究实验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 是和风细雨, B 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规律是 什么? 探究实验三: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雨倾盆,区域 A 是松散的泥沙,区域 B 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 土流失严重呢?规律是什么? 结合探究: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和黄土土质直立 性? 2、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探究黄土高原脆 弱的生态环境? 3、水土流失的形成人为原因有些? 探究实验四: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 是暴雨倾盆,但是 A 表面植被繁茂,B 表面植被已经遭 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 被,C 表面的植被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
择与设计 补充相关案例,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强化交流、评价、
反思与修正,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全国一等奖】

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全国一等奖】
【展示图片】:景观图
思考:
1.大量的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影响
2.结合黄土高原的恶性循环示意图,说明该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结合实验进行推理分析,明确引发水土流失的条件,锻炼学生的思维演绎能力;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同时,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认知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进行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经过第一单元中关于“区域认知”和“区域比较分析”的学习后,已基本掌握认知区域、分析区域的一般方法。同时,关于“水土流失”这一概念,学生经过对照实验和现象观察,也能够凭借以往的认知进行相关要素的推断。因此,本节内容中,对他们来说需要重点掌握的是问题认识、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如何把这个问题落实到具体的案例中,去进行成因的分析并思考提出关于这个问题的对策,则是他们在学习中将会遇到的难点。
【承转】: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农耕历史悠久的山区和丘陵,其中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思考:
结合水土流失的条件,想一想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严重
(补充材料: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但现在……)
【小结】: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通过图文资料,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在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从因地制宜地角度明确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构建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高中地理_《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教师活动:老师:(投影黄土高原图片)这是哪里?地貌形态?学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老师: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水土流失,我们看一下水土流失的定义,并让学生大声朗读。

老师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老师:观看图片,分析A、B、C、D水土流的严重程度,并且排序。

总结归纳影响水土流失的原因。

学生:回答,并排序。

总结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师:(展示图片)感知黄土高原。

讲解黄土高原范围、过渡性、河流的流向。

教师:(展示图片)感知黄土高原: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卯,讲解侵蚀的强度。

教师:观看黄河上、中、下游不同位置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认为原因。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分析黄土的特性: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教师:(展示图片)对比北京、上海的降水特点,1. 读图,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

2. 北方地区降水的季节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学生:北京降水季节变化大,并且集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教师:看课本,思考植被的作用?本且引导学生想象现实情况。

学生:覆盖地表、截留降水、降低流速、分散流量、过滤淤泥、固定和改良土壤…教师:看课本,思考人为作用?学生: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引起,引发学生思考人地关系。

教师:展示视频,让学生思考水土流的危害教师:黄河下游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地上河”有什么危害?学生:携带泥沙在下游淤积,行成地上河。

容易决堤。

教师:观察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的位置,结合黄河含沙量的变化情况,两库面临的严峻问题是什么?对水库的哪些功能产生影响?学生:两库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教师分析:对山区的危害——侵蚀和淤积;对下游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造成生态恶化——干旱灾害频繁;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秦岭
太行山 西至 _______ 日月山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 秦岭 南至 _______ 北至 长城 _______,跨越了 山西省 、 _______ 陕西省 、 _____________ 宁夏回族自治区 、 _______ 甘肃省 等省。 ________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风成说 _______”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 中亚、蒙古 等地的 黄土物质是从___________ 荒漠、戈壁 __________吹来的。
陡坡毁 林开垦
营造宫殿
人类 活动 影响
樵采、战场
修路 采矿
影响因素
特点
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
影响
自 然 因 素
降水
地形 植物 土壤
水 地形过渡带,坡度大,物质不稳定 土 流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失 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植被破坏(水蚀、风蚀)
人 为 不合理的耕作 制度(轮荒) 因 露天煤矿 开 素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见面容易拉话话难 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沟 拉不上话儿招一招手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位置及范围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图片点击可放大)
长城
日 月 山
太 行 山
营造宫殿、过度 樵采、毁林开荒
破坏林草植被,破坏林草物种
破坏植被,形成新物源 泥沙入河
矿 河道滩地
加速 水土 流失
记者“你为什么放 羊?”答“赚钱 呗。”“赚钱干什 么?”“娶老 婆。”“娶老婆干 什么?”“生 娃。”“生娃干什 么?”“放羊。”

高中地理课件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高中地理课件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世界 含沙 量最 大的 河流




进 流速减慢 抬
入 泥沙沉积 高











筑 暴雨 决
堤 洪峰 口






治本
水土保持
修建水库,防洪、治沙并举
治标
防洪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920.10.29Thursday, October 29,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2:52:1612:52:1612:5210/29/2020 12:52:16 PM
水土流失的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张家界天门中学
授课人:陈松柏
2005年12月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的地理背景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势地貌 2、脆弱的生态环境 3、尖锐的人地矛盾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2、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三、总结拓展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的地理背景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

保 持
改善天然草场植被, 做到 适当压缩牲畜数量
提高质量,轮封 轮牧,保护草场
在矿区有计划的存放 表土,开展土地复垦 工作
避免 大规模水土 流失
3、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1)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特和脱贫致富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 治理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
毁林开荒
人均
耕地

减少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其中,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本节课按课标
教材分析 要求,以黄土高原为例介绍了该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
题,水土流失的概况及危害,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
个方面分析了该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介绍了本地区综合
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黄土高原的范围和水土流失问题的危害
论据:1、源和触发机制 (3)无计划地修建窑洞,修路和建设水利设施破坏 原来的地表结构和植被,使水土流失加剧。 2、破坏植被 (1)秦朝时营造宫殿 (2)过度樵采 (3)毁林开荒 (4)战争:焦土遍野 总结评价 教师简要评析,针对各小组的解答情况,进行鼓励 性的评价,做适当补充。 总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 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水土流失的形成的基础,破坏植被 是诱发水土流失的根源。 【活动】 根据 P53“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 意图”,说明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总结: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 因是人口增长。[承转]过去流传有黄河水“一碗水,半 碗沙”的说法,黄河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约占全国外流 河总输沙量的 60%,如果用载重 4 吨的卡车运送这些泥
生的讨论并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能否让每个学生的思 维与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是一 个值得思考的地方。还有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否就是 我们预期的答案,该如何引导学生往我们预期的方向思 考,这点也值得思考。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
问题:1、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
2、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从何而来?说明什么问题?
三、课堂小结:既然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
造成的,且给黄土高原当地以及下游地区都造成危害,

高中地理_《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土流失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很多山区都普遍存在。

而我国水土流失现象最严重的在黄土高原,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让学生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综合治理的原则和三大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并进行整理分析,给黄土高原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运用到当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搜集整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信息和资料,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黄土高原治理的三大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

四、课前准备:1.教师: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2.学生:预习课本知识,搜集资料,分小组汇总,进行讨论,探讨如何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边引导学生读图边叙述)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

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本节课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电脑显示)图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1、基本特征:(1)范围: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主要包括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大家讨论完毕后,各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
教师一一点评打分并总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而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一起 来深入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多媒体展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各种原因及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 1.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 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 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2)土壤质地的特殊性:黄土的土质比较疏松,黄 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3)降水的不均匀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 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 陷、泥石流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1)根本原因: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 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直接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耕作制度、 无计划的修建窑洞、修路等)和破坏植被(历史上营造 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师:好,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教学目标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3.分析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二、能力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原因,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一系列措施来
治理该环境问题了,那具体该怎么办呢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再到课堂上合作探究,活动展学,加上教师的及时导学,
发现学生对一些动态的东西和多元化的东西比较感兴
课例研究综 趣,本节课,图片首先震撼力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

高中地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例知识讲解 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例知识讲解 含答案解析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例考点解读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措施。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地形 气候 土壤 植被 垂直节理 暴雨 低 小 侵蚀 淤积 生态环境恶化 江河湖库 综合开发 有效利用 生物 工程 小流域 要点精析要点一:黄土高原概述【高清课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概述】11:29~21:16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区分:黄土分布区和黄土高原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麓,西北至天山、昆仑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以黄土高原最为集中。

黄土高原的面积为30多万平方千米。

在阅读关于黄土高原的有关材料时,会出现这两个数据,要注意区分。

黄土高原的区域空间特征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35ºN---40ºN ;105ºE--115ºE ;从地形的角度: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从政区的角度: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 从河流的角度:黄河的上中游。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二是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难。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是因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即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因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使灾害出现的频率增加。

表现为地质灾害、水旱灾害以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

尖锐的人地矛盾粮食问题突出,原因有: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土地资源的压力过大;②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导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战乱等黄土的特性:土质疏松, ________发育,易冲刷 气候:降水集中,多________;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物质不稳定 植被:植被覆盖率________,削减径流能力________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开垦陡坡,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樵采、滥用土地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对山区的危害主要表示为________和________ 水土流失造成________淤积_______,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土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 水土流失的危害 ________措施 ________措施 以________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致农业生产力低下。

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蓄 水 保 土
提 高 肥 力
充 分 利 用 光 热
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降雨比较多, 且常下暴雨,暴雨落到地上,来 不及渗进土里就冲刷地面,带走 肥沃的表土,特别是在坡地上, 一条细小的沟纹,在暴雨的冲刷 下,很快就会加深扩大,迅速发 展成为一二百米深的沟壑,一条 条沟壑就像一把把利剑,不断地 把高原肢解、分割,在高原中部, 分割比较完整宽阔的高原面,这 种地形当地成为“塬”。
鸟瞰黄土高原,你相信吗?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其表现如下:
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处于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 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相互 交错,地质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 以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较为频繁、严重。 加之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 过樵、过牧更造成了自然灾害的频发。
2.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历史 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 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增加,人类 活动加剧,环境逐渐恶化,引起植被减少、 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尖锐的人地矛盾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 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垦殖较早,随着人 口的迅速增长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 当传统的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不能满足需求 时,人们就会开辟新地,向自然条件较差, 生态系统脆弱的边际土地,如陡坡地、林地、 草地要粮,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 的主要原因。而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可以分 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占支配地 位。包括降水、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表 现为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每逢暴雨,泥沙俱下,水流 变成滚滚泥流。

区域水土流失和其治理

区域水土流失和其治理
采矿
放羊娃旳 故事
控制人口增长
提升人口素质
记者:“你为何放 羊? ” 答“盈利呗。” “盈利干什么?” “娶老婆。” “娶老婆干什么?” “生娃。” “生娃干什么?” “放羊。”
读黄土高原地域生态、经济循环示意图,将正确答案旳 代码填入到空方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一字母限填一次)
A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C、人均耕地降低 E、植被破坏 G、增产增收无望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旳( B)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旳主要粮食作物是( D)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3、黄土高原独特旳民居是 ( B ) A四合院 B窑洞 C 骑楼 D竹楼 4、黄土高原农作物旳熟制主要是( D) A一年三熟 B 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C一年一熟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黄土高原旳成因中,其中 “风__成__说___”得到了广泛旳支
持,即以为黄土高原旳黄土物 质是从_中__亚__、__蒙__古__ 等地旳 荒漠__、__戈__壁_吹来旳。
黄土高原旳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旳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域被侵蚀旳不同程度
1.水带走了什么?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么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旳影响? 5.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6.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D (1)(4)(5)
三、水土流失旳治理 1、建设基本农田
以水土保持林为 中心,压缩耕作用 地,改土与治水相 结合,逐渐建立旱 涝保收、高产稳产 旳基本农田。
三、水土流失旳治理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
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 固沙、经济林、薪炭 林、用材林和四旁绿 化。
三、水土流失旳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面对高二文科学生的一节地理习题课。

就学生而言,对高中地理必修部分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高中生活,形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足,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坚忍的学习毅力。

这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创造了基本环境。

但学生在学习中还多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误区,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关注和纠正。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显得单薄。

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知识点的处理上要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学生判读图表的能力还不够强,不少同学在做题时忽视图表的存在,该在图上填画的内容没有完成,有的则是不能从图表中获得解题的线索和钥匙。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一步强化读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将读图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准确地在图表上反映出来,此外还要加强向学生传授各类图表的判读方法的技巧。

3.一些同学知识是掌握了,但他们掌握的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没有把知识放到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中去掌握,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是杂乱无章的,形成了一个知识的“垃圾堆”,各个知识点之间还可能互相干扰,使知识变形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

这一问题反映在做题中就是对知识前后联系的题目显得茫然无措,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初步考虑在每个单元或每节的开头部分先介绍这部分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在教学中多前后联系和比较。

4.一部分学生对简答题和叙述题有畏惧感,主要表现在一个是找不准回答问题的切入点,另一个是组织和驾驶语言文字的能力比较薄弱。

今后我们要加强对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简答题和叙述题的训练,帮助同学们确立题感,使他们能够通过题目中的有关线索准确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求他们在答完题后要将叙述再读一遍,以确保解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一些同学对区域地理的知识掌握得不好,该记该背的知识没有记没有背,今后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加强对这些知识记忆的检查,定时定点抽背抽默,此外还要通过加强读图和填图训练帮助同学们记忆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

6.一小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惰性很重,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对学
习是能拖就拖。

这部分同学在考试中分数较低,很多基础的知识还没有掌握,通过简单的记忆再认就能完成的题目也没有做对。

对这部分同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大监督和检查的力度,要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