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置
1182020年第8期 吉林畜牧兽医·动物防疫·DongWu FangYi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置徐礼勇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岗监管局,深圳 518000摘 要:在生猪养殖中,认真做好生猪检疫工作,能够及时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与扩散,同时也能够保障猪肉产品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视起生猪检疫工作。
本文着重对生猪检疫中常见猪病的检疫和处置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生猪检疫;常见病;检疫处置;分析近年来,猪病呈现出高发趋势,这对于生猪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生猪检疫中所发现的疫病,要正确的进行处置,避免疫情的扩散,实现对疫情的有效防控。
1 猪瘟检疫处理在生猪检疫中,猪瘟是常见病,该病属于病毒性传染疾病,传染性极强,危害性极大,严重危害猪群的生长。
患病猪会出现明显的高烧现象,腹部、会阴部以及四肢内侧会出现一些斑块,呈紫红色。
通过对病死猪的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淋巴结、肾脏以及肺脏等部位出现明显的病变现象。
淋巴结异常肿大,质地较硬,颜色为暗红色,皮肤表面呈点状出血现象,膀胱等部位也有出血点。
部分病死猪的脾脏边缘出现梗死现象。
结合病猪的临床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即可实现有效的检疫诊断。
针对确诊的病猪,要及时采取扑杀等无害化处理方式,针对疫区,要及时进行隔离封锁,针对受威胁的区域,要及时的免疫接种猪瘟疫苗,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降低发病率[1]。
2 口蹄疫检疫处理在生猪检疫中,口蹄疫也是常见的疾病,该病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病猪体温升高,蹄冠和脚趾的部位出现一些水疱,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水疱出现溃烂并形成血性溃疡状。
在检疫中,需要做好对口蹄疫和水疱性口炎的鉴别诊断工作,结合临床发病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的方式进行明确的检疫诊断。
此外,如发现病死猪的心外膜出现斑点,病灶位置出现溃烂等,也是重要的检疫诊断依据。
针对确诊感染口蹄疫的猪,要及时上报疫情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扑杀处理,避免疫情的扩散,带来更大的损失。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生猪疫病检疫与处理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疫病有猪瘟、猪鼻疽、口蹄疫等。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这些疫病的检疫与处理方法。
一、猪瘟1. 疫病特征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和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烧、眼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急促、皮肤发红、食欲减退等。
病死率极高,传染力强,对生猪养殖业造成极大威胁。
2. 检疫方法对于疫情流行区域,必须严格实施检疫措施,包括对猪只进行隔离、消毒,禁止运输和销售生猪等方式进行控制。
对可疑的疫情猪只,必须进行隔离检疫,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处理方法一旦发现猪瘟疫情,必须立即进行封锁隔离,并进行安乐死处理。
在处理疫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密切监测周边猪场,以防止疫情扩散。
二、猪鼻疽1. 疫病特征猪鼻疽是由Haemophilus parasuis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烧、食欲不振、呼吸急促、鼻部分泌物增多等。
这种疾病有一定的传染性,但相对猪瘟来说传染力较弱。
3. 处理方法对于发生猪鼻疽疫情的猪场,需要立即进行封锁隔离,并对病猪进行治疗。
需要对场地、设施和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三、口蹄疫1. 疫病特征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口腔粘膜破损、蹄部溃疡、呼吸困难等。
口蹄疫主要危害猪只、牛、羊等反刍动物,对畜牧业具有严重威胁。
2. 检疫方法口蹄疫是我国的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要立即组织调查,实施封锁隔离措施。
对疫区生猪要进行全面检疫和合理隔离,同时停止生猪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3. 处理方法一旦发现口蹄疫疫情,要立即进行宰杀和控制病情扩散。
同时要加强对饲料、水源、器具、车辆等的消毒处理,以防止疫情的再次发生。
生猪疫病的检疫与处理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对于保护猪只的生命和促进猪肉产品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猪是人类最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肉类食品来源。
然而,在猪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疫病,而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检疫和处理,将会对猪的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1. 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全身性传染病。
检疫措施是由专业检疫人员来实施的,主要是根据猪瘟特征症状进行临床检查,以及对血液、器官等进行检测。
如果发现疫情,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杀灭和消毒等措施,同时对患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以避免疫情扩散。
2.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急促等。
检疫措施通常是通过症状和血液检测等方法来诊断疾病。
治疗方面主要是通过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来治疗病情,同时也需要对病患猪进行隔离,以避免疫情扩散。
3.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皮肤出现紫色斑点等。
检疫方面主要是对猪的血清进行检测,通过判断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体、病毒、细菌等来确定是否感染猪蓝耳病。
对于疑似感染猪蓝耳病的猪需要进行隔离、杀灭和消毒等措施。
5.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口腔、胃肠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消瘦、食欲不振等。
检疫措施主要是通过症状检查、血液检测等方法来确定疾病,同时也需要采取隔离、杀灭和消毒等措施。
总之,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及时的检测和治疗,才能保证生猪的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同时,也需要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和清洗猪舍等环境,提高生猪免疫力,避免病害的发生。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可以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两类。
以下是对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的介绍:
一、传染病的检疫与处理
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生猪养殖业具有极大的危害。
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水源、猪粪等途径传播。
检疫部门应该定期进行猪瘟病毒的检测,一旦发现感染病例,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并配合兽医进行疗养。
2.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猪群中传播迅速。
检疫部门应加强猪蓝耳病疫情监测,一旦发现感染病例,需要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配合兽医进行疫情控制工作。
3.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对于疑似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猪只,应立即进行隔离,配合兽医进行疫情调查和采样检测。
2. 猪乙型肝炎:猪乙型肝炎是由猪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
检疫部门应定期进行猪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对于感染猪乙型肝炎的猪只,应进行隔离和治疗,确保其不会传播给其他猪只。
3. 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唾液等途径传播。
对于疑似感染伪狂犬病的猪只,应进行隔离并配合兽医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工作。
在猪只检疫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的病例,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消毒等,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应配合兽医进行疫情调查,采样检测,病原学鉴定,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减少疾病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是生猪养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控制猪群中的疾病,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些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蓝耳病是一种由蓝耳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一旦发生,往往能迅速蔓延,并造成大量死亡。
蓝耳病的检疫重点是及时排查病猪,并实施隔离和治疗。
一旦发现蓝耳病疫情,应迅速报告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对病猪进行隔离,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消毒工作,以控制病情扩散。
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致死率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猪或病畜传播。
在生猪检疫中,针对猪瘟,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处置。
一旦发现猪瘟疫情,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隔离病猪,进行兽医治疗和人工消毒,确保病情不扩散。
对于疫情严重的猪场,可以考虑进行灭病处理,尽快消除病原体。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通过潜伏期和急性期的病畜排泄物传播。
生猪检疫中,对口蹄疫的控制主要包括疫苗免疫和卫生措施。
疫苗免疫是防止口蹄疫传播的主要手段,通过定期接种疫苗可以增强生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
还需加强场地和设备的清洁消毒,控制病媒昆虫的传播。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是保障养殖行业发展和猪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对于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至关重要。
1. 猪瘟
猪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高烧、呼吸困难、食
欲减退、呕吐、腹泻、皮肤发红等。
对于疑似猪瘟病例,应当立即隔离患猪,并报告相关
政府部门。
要消毒猪场和相关设施,确保病毒不再传播。
2. 猪链球菌感染
猪链球菌感染是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烧、厌食、腹泻、呼吸困难等
症状。
对于疑似链球菌感染的病猪,应当在兽医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应当注意加强猪
舍的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细菌传播的可能性。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气喘等症状。
在发现疑似病例时,应立即隔离患猪,并进行相应的病毒检测和治疗。
要加强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病毒传播。
4. 猪脑膜炎
猪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厌食、抽搐等。
对于疑似病例,应当及时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菌传播的可能性。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旨在及时发现疾病,隔离和治疗病猪,并采
取相应措施减少疾病的传播。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场的清洁卫生水平,是预防疾病传播
的关键举措。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生猪检疫是生猪出栏前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猪肉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包括猪瘟、口蹄疫、猪肺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
这些疾病都是对猪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和处理这些疾病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一、猪瘟检疫与处理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导致全群大面积死亡。
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猪场间、猪以上环境传染等。
因此,在检疫过程中,应该注重猪的来源和接触情况,对可能感染猪瘟的生猪进行严格的检疫。
如果发现猪群中有疑似猪瘟的症状,应该立即隔离疑似病猪,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查。
对于血清学检查确诊为猪瘟疫情的猪,应立即进行扑杀,在隔离场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同场密切接触猪的全部全部杀死,并立即通知当地兽医局进行相应的疫情管控。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物品传播、昆虫传播等。
因此,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应对生猪的来源、前一批次生猪的疫情等进行严格检查。
猪肺疫是一种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呼吸道疾病和发热。
猪肺疫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等,对于疑似猪肺疫的病猪,应立即进行检测和确诊。
对于确诊为猪肺疫的猪,应立即进行隔离,并进行药物治疗。
同时,加强养殖管理,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和通风。
在治疗期间,应不断检查猪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确保疫情不再扩散。
四、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检疫与处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高度接触性疾病。
其症状主要为呼吸道疾病和繁殖障碍。
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应对生猪的前期繁殖历史和疫情等进行严格检查。
总之,生猪检疫是保障猪肉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检疫过程中,需要注重猪的来源和接触情况、对疫情进行监测和排查、及时隔离和处理疑似病猪、加强防护措施、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等。
只有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保障生猪和人类健康,确保生猪和肉食品的安全。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疫病有猪瘟、口蹄疫、猪肺疫等等。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由病毒引起,常见症状有高热、倦怠、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
口蹄疫也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是猪只出现潮红的脚垫、口腔、乳房等部位,会导致瘫痪、流产、死亡等后果。
猪肺疫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咳嗽、流涕、喘息等,严重时还会产生胸膜炎等并发症。
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和隔离处理。
通过对猪只的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如观察猪只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某种疾病。
通过实验室检测,如采集猪只的血液、尿液、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以确认病原体的存在。
这些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
对于确诊的疫病,需要对患病猪只进行隔离处理,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针对不同的疫病,生猪检疫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各有不同。
对于猪瘟,由于该病的高传染性,一旦确诊需要迅速进行扑杀、焚烧和消毒工作,以避免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
对于口蹄疫,同样需要对患病猪只进行扑杀,同时对密切接触的猪只进行隔离处理,并进行彻底的场地消毒工作。
对于猪肺疫,可以通过给予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除了上述常见的疫病之外,生猪检疫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一些疫病。
比如布鲁氏菌病、猪蓝耳病等都是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疫病。
对于这些疫病,同样需要采取相应的诊断、隔离和处理措施,以确保生猪的健康。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疫病有猪瘟、口蹄疫、猪肺疫等等,针对不同的疫病,需要进行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和隔离处理等措施,以保障生猪的健康和产业的安全。
不仅要注重检疫工作,还需要加强疫苗的研制和普及,以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生猪检疫是指对猪只进行检查、监测和治疗,以防治猪只患病、传染病的一系列工作。
下面将介绍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一)、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
其主要症状为高热、呼吸急促、咳嗽,眼鼻有泡沫,皮肤发绀、排便困难等。
对于猪只化验阳性的,应立即进行封锁、隔离,并进行集体防控措施,利用消毒剂进行消毒,防止病毒的扩散。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主要症状有高热、呼吸困难、打喷嚏、流露、气促、鼻泡沫以及流产等。
对于病情较轻的猪只,可进行抗生素治疗,并加强饲养环境卫生,提高免疫力。
(三)、猪胸膜炎猪胸膜炎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其主要症状有鼻息急促、发热、咳嗽、气促等。
对于病例严重的猪只,需进行抗生素和抗炎治疗,加强养殖场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对饲料进行消毒。
猪脑炎是由猪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其主要症状有高热、嗜睡、食欲缺乏、抽搐、昏迷等。
对于可疑或确诊的猪只,应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抗病毒治疗,以防止病毒传播。
在生猪检疫过程中,除了对疾病的检疫和处理外,还需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包括保持场地清洁、通风良好,对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做到病人、病料、病死动物的密切隔离和处理,定期进行疫情调查,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等。
生猪检疫是保障猪只健康和预防猪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在猪只检疫过程中,需要对疾病进行及时发现和治疗,同时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以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生猪检疫是指对生猪进行检查、检测、隔离和治疗的过程,以确保生猪健康,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畜安全和食品质量。
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链球菌病、猪瘟、猪鼻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针对这些疾病,猪场需要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和处理方法,确保生猪健康、生产稳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方法。
一、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猪只是本病的自然宿主。
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粪-口传播和飞沫传播。
该病病原体易在水、食物和环境中存活,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丧失了饲养成本,还会导致生猪的生长发育不良。
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检疫与处理,猪场需要采取下述措施:1、隔离病猪:发现患病猪只后,需立即将其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2、加强消毒:对猪舍、饮水设施、饲料槽等猪场设施进行彻底消毒,杀灭病毒。
3、提高生猪免疫力:定期接种疫苗,提高生猪的免疫力,防止疫情的发生。
二、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发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饲料、水源和受感染的猪粪传播。
病猪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精神不振、呼吸急促等症状。
针对猪链球菌病的检疫与处理,猪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饲料和水源质量:定期对饲料和水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食物和水源不受污染。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定期更换铺垫物和猪栏床草,保持猪场环境的清洁卫生。
2、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增加空气流动,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1、定期消毒:对饮水设施、饲料槽、环境表面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
应 迟 钝 。某 些 器 官 严 重 感 染 时 可 出 现 相 应 的 症 状 ,
要 在引入 生猪 及其产 品和其他 染毒 物 品的时候 进行
染 和传播 疾病 的机会 。
4 猪 囊尾 蚴 病
病猪 一般 没有 明显 症状 , 感 染极 严 重 的 会 出现
有 营养不 良和肌 肉水肿 等现 象 。由于病 猪不 同部 位 的肌 肉水肿 , 会 出现两 肩显 著外展 , 或者 是臀 部异 常 肥胖、 宽阔 , 也有 可能 是 头 部肿 大或 前 胸 、 后 躯 及 四
保障, 也 是 重 要 措 施 之 一 。根 据 《 生 猪 屠 宰 检 疫 规 程》 中相 关规 定 , 生 猪屠 宰检 疫过程 中常见 的疫病 有 口蹄疫 、 旋 毛虫病 、 猪囊 尾 蚴 病 、 猪瘟、 猪肺疫、 猪 丹
毒、 炭疽、 猪 支原 体 肺 炎 以 及 高 致 病 性 猪 蓝 耳 病 等 1 3中疫病 , 但 在进行 生 猪实 际检 疫 中有 些疾 病 并 不 十分 常见 , 尤其 是在 规 模 化 和集 约 化 的饲养 管 理 条
限制 , 并用 焚烧 和掩 埋 的方 式进 行 病 害 猪 尸体 及 其
产 品 或 附 属 物 的处 理 。
如 呼吸 困难 , 声 音嘶 哑与吞 咽 困难猪 的特征 性症 状 为 咽 喉部 位 肿 胀 和 发红 , 触 诊 的 时候会 发现 热而 坚 实 , 对 其 进 行按 压 的时 候 会
达 4 0  ̄4 1 ℃, 蹄冠 、 蹄踵 和趾 间会 感 到微 热 并 发 红 , 当溃烂 后则 出现 鲜 红 色 烂斑 。一 旦 出现 细 菌 感染 , 还 会 局部 出现化 脓 、 坏死 , 导 致 蹄 壳脱 落 , 病 猪 不 能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和畜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生猪的疫病防控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猪疫病是指能够导致猪群发生感染的疫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进行疫病的检疫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生猪疫病主要包括传染性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代谢疾病等,这些疾病不但能够直接危害生猪的生长和健康,还会对人畜共患病,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问题。
生猪检疫过程中需要对常见的疾病进行及时的检疫和处理,避免疫病的扩散和传播,为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1. 传染性病传染性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猪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
这些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死性,一旦发生疫情,就会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伤害。
在生猪的检疫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疫病的监测和处理,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疫病的扩散。
对于猪瘟,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隔离疑似病例,并进行免疫接种。
在免疫接种过程中,需要选择正规的兽医机构进行接种,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防止疾病的传播。
需要进行疫情监测,做好疫情的报告和处置工作,避免疫病的扩散。
对于口蹄疫,需要对疫区进行封锁隔离,清洗和消毒疫区,切断病源的传播途径。
对疫点周边的生猪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疾病的传播。
饲养管理中要做好个人卫生和生猪环境卫生,加强养殖场的管理,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对于猪链球菌病,需要强调日常的养猪管理,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定期清洁环境,做好生猪的饮水和饲料卫生管理,防止细菌传播。
一旦发生疫情,需要立即隔离疑似病例,进行合理的用药治疗,防止疾病的蔓延。
2. 寄生虫病3. 营养代谢疾病除了传染性病和寄生虫病外,生猪养殖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营养代谢疾病,比如骨折、骨质疏松症、皮肤病等。
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环境不佳、生产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对于这类疾病的检疫和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生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经济动物之一,其生产和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障生猪的健康和生产安全,我国对生猪进行了严格的检疫和监管。
以下是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的相关内容。
一、疫情监测与报告生猪疫情监测是指通过对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场所的生猪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监测、调查,及时了解生猪疫情的发生和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可疑疫情,应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在疫情监测过程中,应对生猪进行常规的疫情监测和检验,主要包括对病死猪的尸检、猪群的血清学检测、病原检测等环节。
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建立生猪疫情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以便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
二、疫苗接种与免疫疫苗接种是预防猪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生猪的免疫需求,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对于常见的重要疾病,如猪瘟、口蹄疫、豚鼠疫等,应提前采取预防接种措施,以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
在接种过程中,应遵循接种规程,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接种效果。
接种时,应选择健康、体重适中的生猪进行接种,采取无菌操作,并注意接种部位的消毒和防止瘤退臂反应等不适应症。
三、疫情处理与隔离一旦发现生猪疫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和处理措施,以防止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在隔离过程中,应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原性进行分类处理,科学选用药物和消毒措施,尽量减少对生猪的伤害。
对于病死猪的处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可以选择焚烧、埋葬、化学药剂处理等方式。
应加强对隔离区的消毒和消毒物品的处理,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四、疫区划定与交通管控根据疫情的发展和传播情况,应及时划定相关的疫区和封控区,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管控措施,限制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在疫区内,应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和免疫工作,加强对人员、车辆和物资的监督检疫。
疫区划定和交通管控的措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猪疫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生猪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生猪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生猪的生长和健康,还会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疫病检疫和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1. 猪瘟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出血性病灶,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皮肤和眼部病变。
在生猪集约化养殖中,由于生猪密度大,设施条件相对落后,猪瘟病的发生和传播比较普遍。
检疫部门应在进口猪、生猪运输、待宰场、屠宰场等环节对生猪进行猪瘟检疫。
处理方法:对于确诊感染猪瘟的生猪,应立即隔离治疗或者扑杀,集中无害化处理,以避免疫情的传播。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肺泡炎、流产和生物能力下降等。
PRRS病毒会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对于猪场来说,是致命的疾病。
处理方法:对于感染PRRS的生猪,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加强消毒和清洁工作。
同时,应加强猪场防疫工作,及时消毒和接种疫苗,以避免疫情的扩散。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它对所有品种的猪都有感染的风险,可以引起消化道、呼吸道和其他病理变化。
非洲猪瘟会通过血液、组织和排泄物传播。
4.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发热、疼痛、口舌和蹄部溃疡,会引起损失严重,对于猪场和生猪商业化生产来说是非常具有危害性的。
总之,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对于常见的疫病检疫和处理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场所管理、加强个体管控、加强消毒和清洁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生猪的疫情和传播,保障猪肉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生猪检疫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摘要:生猪检疫是养猪场或屠宰场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流程,生猪在生长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发生一些疾病,如果不及时检疫处理,会导致病情蔓延,其他生猪被传染后会导致出现病猪或死亡的危险,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且威胁食品安全。
近些年,随着各地区养猪规模的扩大,部分地区发生零散的生猪疫病,若处理不当,疫病大面积扩散就易导致生猪死亡等,因此必须强化生猪检疫工作。
本文就对生猪检疫要点进行了分析,对具体常见疫病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猪检疫;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前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生猪养殖业发展十分迅猛,市场上生猪产品需求量很大。
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生猪检疫,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保证生猪检疫常见疫病的有效检疫与规范化处理。
1生猪检疫要点1.1屠宰前检疫入场检查:第一,生猪进入定点屠宰场必须要查证验物。
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动物数量,佩戴的动物标识要做到证物相符;第二,要询问生猪运输途中有关情况,并要求出示行车记录数据,这是防止非洲猪瘟疫情扩散的一个重要举措;第三,对生猪的外观、精神状况、呼吸状态和排泄物等情况进行临床检查。
当上述要求都符合相关的规定后才能进入屠宰场,检疫人员要严格对进场的生猪进行“瘦肉精”的抽样检测工作。
待宰检查对待宰猪进行定期的临床健康检查,一般采用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旦发现可疑的病猪时,要马上隔离观察并及时上报。
屠宰申报定点屠宰场必须在屠宰前6个小时现场申报检疫,并填写好申报检疫单,由驻场官方兽医按情况是否受理屠宰申报。
宰前检查驻场官方兽医受理后,必须在屠宰前2个小时内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程》的相关要求,实施宰前检查,主要是通过群体检查的方式进行,合格的准予屠宰,不合格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该暂缓屠宰的暂缓屠宰,留待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该无害化处理的无害化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是指为了确保生猪健康、防止疫病传播和保障食品安全,在生猪养殖过程中
对猪只及猪场环境进行的一系列监测、检验和处理工作。
以下是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
的检疫与处理方法:
一、猪瘟: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造成大规模的猪只死亡。
猪瘟的检疫与处
理包括隔离病猪、消毒病房和猪场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禁止病猪流通、疫苗接种等。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会引起猪只牙龈、舌头、蹄套等部位疱疹、
溃疡,导致猪只生产能力下降。
口蹄疫的检疫与处理包括隔离病猪、给予足够的饲料和水源、加强环境消毒、疫苗接种等。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PRRSV是一种猪只常见的病毒感染,会引起流产、产仔低体重、呼吸道疾病等症状。
PRRSV感染的检疫与处理包括诊断病情、隔
离患病猪群、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等。
四、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猪只细菌感染,会引起抗议反应、发热、
关节炎等症状。
猪链球菌感染的检疫与处理包括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猪只、对猪圈和设备
进行彻底消毒、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配备合理的饲料等。
七、猪旋毛虫病:猪旋毛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感染猪只的肠道,会引起猪只腹泻、消瘦、生长缓慢等症状。
猪旋毛虫病的检疫与处理包括定期进行驱虫、疫苗接种、提
供干净的饮食和水源等。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方法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包括隔离患病猪只、消毒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等措施。
而关键在于提高养殖管理水平,落实各项防
疫措施,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的可能性,以保障生猪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与处理摘要在生猪的养殖期间,对于疫病的检疫工作必须要不断地加强与深化,从而将生猪的发病率尽量降至最低,从检疫的实践过程来看,生猪极容易面临各式各样的疫病,因此,对于生猪的疫病要有针对性地处理方法,要将生猪检疫工作的价值进行突出。
生猪的检疫工作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生猪的检疫工作者要针对不同地疫病选择不同地处理方式,使生猪的养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生猪;检疫;疫病处理如果在对生猪的养殖过程中,没有对生猪的疫病进行及时地检疫,便会使猪群中患有疫病的生猪,将病源传播给其他生猪,造成猪群大规模地疫病发生,影响到生猪养殖场的经济收益。
因此,对生猪进行检疫是提升生猪健康水平的关键,而针对性地有效处理是保证生猪存活率的关键措施。
只有将生猪的健康水平进行全面地提升,才能够真正地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
1 生猪检疫的目的和意义生猪检疫工作是一项具有专业能力性质的工作,需要相关的生猪检疫人员拥有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经验,在进行生猪检疫时应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在检疫过程中的人畜安群。
因此在生猪检疫过程中,要及时且准确的检疫出生猪患有的疾病,并针对检疫出的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应对。
这样也能够保证不让患病猪肉流入到市场中,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2 生猪常见疫病检疫2.1 猪瘟疫病的检疫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生猪都极易发生猪瘟疫病,存在于生猪的全身以及体液中,其中淋巴结、脾以及血液中含毒量最高,通常发病的潜伏期为5至10天。
当检疫过程中发现生猪喉头粘膜、心外膜、膀胱粘膜、腹膜、肠浆膜以及会厌软骨及皮下等处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血斑,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紫色,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肾出现为土黄的颜色,并且表面出现小红点,则代表生猪有猪瘟的疫病发生,对于慢性猪瘟而言,若发现生猪大肠粘膜有出血以及坏死,在回盲瓣附近和盲肠、结肠粘膜上,可見大小不一的扣状溃疡,突出于粘膜表面,则可定义为慢性猪瘟[1]。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摘要:在日常生活中,猪肉是人类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而且猪肉也是在市场上流通的很广泛的,所以对于生猪的干净卫生程度也是要有很强的保障的。
然而近几年来,全球的空气环境不断恶化了=,对于猪的健康也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生猪;检疫;疫病的处理对于生猪的检疫也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因为如果检疫的不合格,那么就会有一些不健康的猪在猪群里面泛滥,这样长时间下去,就会导致猪群里面健康的猪变得不健康,也会生病,成为有问题的猪;所以说生猪的检疫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是对于猪的一种保障,也是对我们人类食用猪肉的一种安全健康的保障。
本文就针对在生猪的检疫过程中会出现的几种常见的疫病来进行分析,探讨一下遇到这样的疫病,在一般情况下检疫展是如何处理与解决的。
1 猪口蹄疫1.1 发生的原因。
(1)背景。
猪口蹄疫说的更明了一点就是因为猪的脚发生的问题,病原体是从猪的脚开始发生的病变,然后慢慢的随着全身的血液的流通与循环,变成了全身的病变与问题,所以说生猪的检疫不仅仅是要规范合理,而且更要多进行检疫,中间不要间隔的时间太长,要不然可能会错过猪的最佳治疗的时间,等到全身都发生病变了以后,没有办法再救治它了。
所以说一定要在一方面保证检疫的有效性,而且还要在一方面保证检疫时间的阶段性,不要时间太长。
(2)主要原因。
猪口蹄疫发生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对于猪的清洁做不到位,使很多的细菌蔓延然后发生病变,变成了一些很严重的病毒,入侵到了猪的体内,猪本身的抗击细菌的细胞对抗不过这些很严重的病毒,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病疫。
这样对于猪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样还会影响到别的猪的健康,因为猪的蹄部是裸露在外面,来回在一个猪圈里面走动,干净的管理做不到位的话,其他的猪的蹄部上面也很有可能会传染上。
所以说一定要时刻关注它们的情况,通过看它们的外表,来及时的判断是否生病,而且检疫工作也一定要做到位。
1.2 表现与如何做(1)发生的表现。
生猪检疫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摘要: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食,其卫生安全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生猪屠宰检疫是猪肉流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的控制、监督将直接决定了猪肉的供给质量和对居民生命健康的影响。
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生猪检疫常见疫病检疫和处理,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进而更好的为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助力。
关键词:生猪检疫;常见疫病;检疫;处理前言:我国是猪肉的生产和销售的大国。
作为餐桌上的最主要的肉食,猪肉的供给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影响到居民的生命健康。
因此,严把猪肉检疫关成为了整个流通环节当中至为重要的一环。
而猪肉屠宰检疫又是- -项具有着明显专业技术特性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检疫员拥有检疫知识,更需要具有--定的实践经验,进而才能够在先进的检疫设备的支点作用下来完成工作”。
当前,在生猪屠宰检疫的过程当中,猪瘟、猪口蹄疫、猪丹病已成为常见的预防和处置疾病。
本文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生猪屠宰检疫的三大常见疫病的检查和处理要点,以供检疫工作的参考。
1生猪检疫要点1.1屠宰前检疫生猪养殖人员把生猪运输到屠宰场屠宰,正式屠宰之前需要先开展检疫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方可保证市场上流通的猪肉和加工产品是安全的。
通常情况下,生猪检疫涵盖了如下几点内容:1)生猪养殖人员或运输者需要提供产地检疫证,屠宰场需要对生猪数目核对好,并对运输中的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并检查免疫标识的合规性。
2)生猪检疫的异常处理。
在检查生猪时,需要详细观察及处理异常状况,如,看其有无呕吐及咳嗽等病症,若一个批次的生猪有异常产生,那么就要对同批次的猪实施隔离检查,并弄清病因和疾病种类。
3)将生猪屠宰记录认真做好,比如,记录好运输人员及养猪户的信息等。
1.2屠宰后检疫屠宰后,应加强检疫工作,并对猪的所有器官进行检查,这是对屠宰场生猪检疫的延伸和补充。
应检查猪的头、脚、酮体、内脏和皮肤。
猪头检查主要针对左右下颌淋巴部位,检查是否有异常,包括结节或肿胀,猪头是否有炭疽,检查两侧的咬合肌肉是否出现囊尾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与处理
发表时间:2019-07-24T09:53:46.6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王庆兵 1 汪增杰2
[导读]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生猪的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生猪出现的疫病也在不断增多,这不仅会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给生猪产品带来质量与安全风险,给人们带来健康危害。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生猪的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生猪出现的疫病也在不断增多,这不仅会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给生猪产品带来质量与安全风险,给人们带来健康危害。
所以,加强对生猪的检疫工作,提升生猪检疫的有效性,进而保证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生猪检疫过程中疫病的检疫与处理方法,以期能够提升生猪检疫的效率,同时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猪;检疫;疫病;处理
引言
生猪检疫过程十分重要,如果不将其做好,就容易导致有病变的猪流入市场,可能会对健康猪造成威胁。
文章介绍了几种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的检疫以及其处理措施,希望能对生猪检疫过程有所帮助,更好地实现生猪的质量监控。
生猪的检疫过程责任重大,生猪上可能会伴有一些疾病,如果不将其彻底检测出来,很有可能造成病情的蔓延,给养殖户造成更大的损失,危害很大。
近几年,随着盘锦市大洼区养猪规模的扩大,生猪发生疫病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对养殖户危害十分巨大。
大洼区就曾经零星、散在地发生过生猪感染疫病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带病的生猪流入了各大养殖户中,使得健康猪也发生了感染,这样子病情发生扩散,使得猪大面积死亡,给养猪户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文章就根据这起案例,对其进行一次诊断,判断出了生猪常见疫病的检疫以及处理措施,以下是这起案例的诊断报告:
1 加强生猪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生猪的检疫工作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为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切实的保障。
所以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检疫工作制度,提高相关检疫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检疫工作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检疫工作中,应该不断优化检疫的过程,不仅要对生猪进行检疫,同时也要对兽药和饲料等物品进行检测,进一步完善生猪的检疫工作。
另外,应该加大力度宣传生猪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张贴显眼的条幅、标语等,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们对生猪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做好生猪的检疫工作。
同时,对于生猪产品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病害猪投入市场的打击力度,从而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保障。
2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检疫
笔者在对这起案例进行诊断时,发现发病猪中常见的疫病
有以下几种:
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通常而言,染上这种疫病的猪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气喘咳嗽、眼睑处水肿,体温升高,此为一般症状,还有部分猪会发生共济失调、后肢无力而导致无法站立的现象,这种病的致死率极高,经过大洼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其进行的医学解剖,可以发现染上这种疫病的猪的脾脏、肾脏、肝脏、膀胱以及心脏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损伤,有些猪还会出现胃肠道坏死等症状。
1.2 猪旋毛虫病
工作人员对病死的猪进行解剖,在猪的横纹肌部位发现了一些幼虫,猪的小肠部位发现了一些成虫,通过对这种虫的化验分析,发现这种虫为旋毛虫,而由这种虫引发的疾病又叫做寄生虫病。
猪轻微感染上这种疾病时,症状并不明显,一旦重度感染,猪就会发生呕吐、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现状,感染大约15天后,要么转为慢性疾病,要么严重时,猪会死亡,因此这种疫病的危害也极大。
1.3 猪囊尾蚴病
病猪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感染极严重的会出现有营养不良和肌肉水肿等现象。
由于病猪不同部位的肌肉水肿,会出现两肩显著外展,或者是臀部异常肥胖、宽阔,也有可能是头部肿大或前胸、后躯及四肢异常肥大,体中部窄细,整个猪体从背面观呈哑铃状或葫芦形,前面看呈狮子头形。
病猪走路前肢僵硬,后肢不灵活,左右摇摆,似醉酒状,不爱活动,反应迟钝。
某些器官严重感染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与吞咽困难,视力消失及一些神经症状,有时产生急性脑炎而突然死亡.
1.4 猪肺病
通过工作人员的检查,发现患有这种病症的猪在病情较轻时会发生咽喉肿痛的症状,而对其进行按压处理时还会颤抖,而其体温往往高达41℃以上,并且其会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而病症严重的猪还会出现胸耳处异常的肿大,甚至有些会引发并发症而导致其死亡。
经过对病死的猪进行病理学的解剖处理诊断,发现这种猪全身的浆膜以及粘膜皮下都有出血点,而在其咽喉处、肺部、胸部都有明显的病变。
1.5 猪瘟
猪瘟也是检疫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病猪症状为体温快速升高,会阴、腹下、四肢以及耳部皮肤坏死或出现紫斑。
剖检见淋巴结呈暗红色、肿大,周边出血;肾皮质有点状性出血症状,且色泽变淡;膀胱、喉头有小出血点;这些均为猪瘟淋巴结特征性病变,常见于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以及颌下淋巴结。
肠道突出于黏膜表面,中央低陷,坏死性肠炎结肠、回肠、回盲瓣结成多个同心轮层纽扣状肿。
病猪脾脏边缘为梗死区,体积正常大小,这也是判别病猪是否患有猪瘟的重要条件。
3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疫病处理
下面是根据以上几种常见的疫病总结出来的处理方法,希望引起养殖户们的借鉴。
3.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对于患有这种病的处理方式:对于患有蓝耳病的病猪应该立即进行扑杀,使用无公害化的处理办法,对病猪的尸体、病猪使用过的工具以及病猪的排泄物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与处理,对于猪舍、猪活动的场地以及交通工具等可能被污染的地方也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从而杜绝蓝耳病的传染和复发。
3.2猪旋毛虫病
针对这种病症,提出了以下几种处理方式:对于感染过这种疫病并死亡的猪,要进行其深埋处理或者是焚烧,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
以防其对健康猪造成感染。
此外,对于猪圈中的老鼠要进行捕杀,防止其传染这种疫病,造成健康猪的感染,对养猪户造成更大的损失。
3.3 猪囊尾蚴病
对于患有这种病并病死的猪要对其尸体进行焚烧处理,以免使得其他的猪也被感染,而处理上也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切不可不处理或不做有效处理,甚至有些养猪户为了利益将患病猪投入市场,这些都是不可以的。
3.4 猪肺病
对于患有这种疫病并出现了死亡的猪,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将其进行彻底的病症清除,以免其他的猪也发生感染。
此外,对于与患有这种病症的猪接触过的一切物品,都要对其进行化学上的消毒杀菌处理或者进行高温处理,以防其又和其他猪接触到而致使其他的猪也发生感染,这样一来,会造成更大的危害,给养猪户造成更大的损失。
3.5 猪瘟
处理方式:严格依据《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进行,采用化制、高温等方式对患有猪瘟的病害猪与产品进行处理。
4 总结语
在生猪检疫中,常见的疫病有本文介绍的这5种,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囊尾蚴病、猪旋毛虫病、猪肺疫以及猪瘟等,这些疫病彼此之间虽然存在共同点,但是具有各自的特征性病变,需检疫人员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积累相关的检疫经验,方能以最快的速度鉴别出疫病,从而抑制传染源,提高生猪检疫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精海,杨广,王延磊.生猪定点屠宰检疫中各器官病变鉴别[J].山东畜牧兽医,2011(11):48-49.
[2]陆秀芬.浅谈屠宰检疫中几种色泽异常猪肉的鉴别与处理[J].云南畜牧兽医,2010(3):35-36.
[3]周长英.快速诊断技术在生猪检疫中的应用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8):240.
[4]邹异雀.探讨基层畜牧兽医站生猪检疫检验工作[J].畜禽业,2018,29(07):43-44.
[5]黄建云.基层生猪检疫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