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课堂学习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课堂学习管理

1.什么是课堂学习管理?

课堂学习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对于课堂学习管理的概念,教育心理学者、教育管理者以及中小学教师有一个逐渐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70年代,人们主要把课堂学习管理的精力集中在对个别学生问题行为的控制和处理上,在课堂学习管理中,教师主要采取管、卡、压的办法。然而,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作法非但不能减少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反而使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此后,课堂学习管理的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许多心理学家、教育管理学家提出,课堂学习管理应强调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教学环境,预防问题行为的出现。这就是现代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思想。

2.课堂学习管理在教学中的地位如何?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课堂学习管理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是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任务的实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取得优良的成绩。

课堂学习管理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管理的首要功能是,为教学活动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持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使教学活动能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互动式群体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或排除,就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或冲突,致使课堂纪律涣散,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维护集体的利益,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必须随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及时地预见并排除那些影响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

课堂学习管理的第二个功能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是一项艰巨的劳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和维持学生的注意,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紧张和焦虑的气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友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课堂上不仅要有学生的问与答,而且要使学生的静心聆听与积极思维活动同时进行,使课堂气氛严肃中不乏轻松,紧张中还有欢乐。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他们养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互相帮助的好学风。这种好学风,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会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3.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现代课堂学习管理一般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保证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

(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生群体,不论是正式的班集体、团队组织,还是非正式的交友群体,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及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课堂学习管理,要建立并巩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满足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要。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把学生的行为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就会增多,问题行为自然就会减少。

(4)建立课堂规范。课堂规范是保证教学能顺利进行的准则。课堂规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有预防作用。

4、影响课堂学习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课堂学习管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它对教师课堂学习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学校领导管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课堂学习管理气氛和效果。

(2)学生的定型期望。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会怀有一种定型期望,他们希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学习管理。学生的这种定型期望会对课堂学习管理产生影响,教师应该时刻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尽量使自己的行为方式、管理方式等与学生的期望一致、相协调,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一致,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学习管理的效果。

(3)班集体的特点。对不同特点的班集体,应采取不同的课堂学习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取固定不变的课堂学习管理模式。班集体的大小,对课堂学习管理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班级群体不宜过大,以30—4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50人。

5.课堂气氛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

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

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反之,则会降低学习效果。课堂气氛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课堂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包括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以及定势等状态。我国学者依据这些心理状态综合表现的不同特点,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体。消极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

6.不同的教师的领导作风影响下的课堂气氛有何不同?

勒温等把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这三种不同的教师领导方式带来不同的课堂气氛。权威式的教师领导方式下的课堂气氛主要是着重个人学习,无社会化的行为,气氛严肃;民主式教师领导方式下的课堂气氛主要是师生友好,大家愉快,学习有兴趣,成功有信心;放任式教师领导方式下的课堂气氛主要是大家喜怒无常,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忧郁丧气。

三隅二不二通过考察教师发挥达到目标和维持集体两种功能的情况把教师分成PM型、P 型、M型和pm型。研究表明,PM课堂气氛最好,M型次之,P型再次,pm型最差。

7.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一)教师的课堂运作能力

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具备课堂运作能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康尼教师要实现良好的课程运作,必须具备以下六方面的能力:

(1)洞悉。它指的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同时,还能注意到课堂内发生的所有情况,并用言语或非言语予以适当处理的能力。康尼把洞悉描述为教师“脑后有眼”。它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轻举妄动,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

(2)兼顾。指的是教师在同一时间内能注意或处理两个以上事件的能力。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内,既能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又能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

(3)把握分段教学环节的顺利过渡。在分段教学中,教师要具有能按照计划组织学生,使他们迅速而有序地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明确、具体,这样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活动。

(4)使全班学生始终参与学习活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教师讲解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指定某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算一道题,同时要求全班学生在座位上也演算这道题;由学生接力朗读篇幅较长的课文等等。尽量组织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能保持在教学活动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5)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比如尽可能地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都是有很有效的。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团体比赛、合作学习、参观、访问、发表演说、角色扮演等,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

(6)责罚学生时避免微波效应。微波效应指的是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教师的移情

移情又叫感情移入,是指在人际关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在课堂学习管理中,教师要有体察学生情感反应的能力,使自己的情感上和理智上都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多为学生着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