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到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总结并出示学习目标:1.什么叫比例?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吗?
第三张没有变形,其他照片都变形了。
比。
质疑。
二、引导
自学
生活中还有很多“按比例“缩放的现象。国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请看这两面国旗的尺寸。
学习提示1:它们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尺寸又不同了,图上这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组成哪些比值相同的等式?
教师分类板书。
结合板书归纳:我们看到这三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都可以组成等式。同样,这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也都可以组成等式。另外我们还发现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值、宽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的比与宽的比也可以组成等式。从这三面按比例缩放的国旗的尺寸中我们可以组成许多等式。
你发现比例有什么性质?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完成41页的“做一做”。
至此,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小结:可以根据意义看“比值”,也可以根据性质看“积”。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出示表格,根据汇报填充。
2.4:1.6=3/2,
60:40=3/2。
发现:比值相等。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
课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时间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Biblioteka Baidu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板书5:10/3和1.6:2.4,这两个比是否相等?为什么?
小结:是的,你们已经观察到,在“按比例”缩放时,要注意,只有相对应的量之间的比,比值才相等,才可以组成等式。这些等式也叫比例。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比例吗?
出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你是怎么判断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指导分数形式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这张照片之所以没有变形,是因为它是由原照片“按比例”放大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和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2.迁移猜想。
很多新的概念都是和原有知识有联系的,你认为“比例”会和什么有联系?
好。我们就在“比”的基础上研究“比例”。“例”在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符合某种条件,那“比“要符合某种条件就可以成为”比例“。要符合什么条件呢?我们接下来深入研究。
汇报等式。
比值不等,一个是长:宽,一个是宽:长,另一个也应该是长:宽才行。
预设: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写成的等式。
齐读记忆。
完成“做一做”的1题。
说明理由。
根据板书上的比例指出项、外项、内项。
举例说明比例的性质。
尝试表达。
汇报结果并说明判断理由。
一看比值是否相等,二看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是否相等。
从意义和构成、基本性质三方面说。
四、巩固
训练
1、完成教材第43页的2题。
2、开放题:完成教材第43页的6、7题
五、总结
提升
通过学习本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
畅谈收获,分享成功体验。
板书
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4 : 1.6 = 60 : 40或2.4/1.6 = 60/40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内项
2.4 : 1.6 = 60 : 40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探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
导入
1.照片激趣。
看歌星王力宏的照片和三张放大后的照片,说说你的看法。(课件逐次呈现原照和3张放大后的照片。)
学习提示2.自学41页内容,合作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准备汇报:什么叫比例的项?什么叫比例的外项和内项?计算两个外项和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写比并计算出比值,说发现。
自学41页内容,同桌交流收获。
三、汇报
点拨
组织学生汇报。
(一)比例的意义。
这两个比可以用等号连接,2.4:1.6=60:40或2.4/1.6=60/40(板书)
总结并出示学习目标:1.什么叫比例?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吗?
第三张没有变形,其他照片都变形了。
比。
质疑。
二、引导
自学
生活中还有很多“按比例“缩放的现象。国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请看这两面国旗的尺寸。
学习提示1:它们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外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尺寸又不同了,图上这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组成哪些比值相同的等式?
教师分类板书。
结合板书归纳:我们看到这三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都可以组成等式。同样,这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也都可以组成等式。另外我们还发现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值、宽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的比与宽的比也可以组成等式。从这三面按比例缩放的国旗的尺寸中我们可以组成许多等式。
你发现比例有什么性质?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完成41页的“做一做”。
至此,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小结:可以根据意义看“比值”,也可以根据性质看“积”。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出示表格,根据汇报填充。
2.4:1.6=3/2,
60:40=3/2。
发现:比值相等。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
课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时间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Biblioteka Baidu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板书5:10/3和1.6:2.4,这两个比是否相等?为什么?
小结:是的,你们已经观察到,在“按比例”缩放时,要注意,只有相对应的量之间的比,比值才相等,才可以组成等式。这些等式也叫比例。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比例吗?
出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你是怎么判断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指导分数形式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这张照片之所以没有变形,是因为它是由原照片“按比例”放大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和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2.迁移猜想。
很多新的概念都是和原有知识有联系的,你认为“比例”会和什么有联系?
好。我们就在“比”的基础上研究“比例”。“例”在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符合某种条件,那“比“要符合某种条件就可以成为”比例“。要符合什么条件呢?我们接下来深入研究。
汇报等式。
比值不等,一个是长:宽,一个是宽:长,另一个也应该是长:宽才行。
预设: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写成的等式。
齐读记忆。
完成“做一做”的1题。
说明理由。
根据板书上的比例指出项、外项、内项。
举例说明比例的性质。
尝试表达。
汇报结果并说明判断理由。
一看比值是否相等,二看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是否相等。
从意义和构成、基本性质三方面说。
四、巩固
训练
1、完成教材第43页的2题。
2、开放题:完成教材第43页的6、7题
五、总结
提升
通过学习本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
畅谈收获,分享成功体验。
板书
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4 : 1.6 = 60 : 40或2.4/1.6 = 60/40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内项
2.4 : 1.6 = 60 : 40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探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
导入
1.照片激趣。
看歌星王力宏的照片和三张放大后的照片,说说你的看法。(课件逐次呈现原照和3张放大后的照片。)
学习提示2.自学41页内容,合作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准备汇报:什么叫比例的项?什么叫比例的外项和内项?计算两个外项和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写比并计算出比值,说发现。
自学41页内容,同桌交流收获。
三、汇报
点拨
组织学生汇报。
(一)比例的意义。
这两个比可以用等号连接,2.4:1.6=60:40或2.4/1.6=60/40(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