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环境中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习题课件 新人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精-新人教版ppt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精-新人教版ppt课件

4、实施计划 (如何记录结果)
环 2 3 4 5 6 7 8 9 10 11 境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明 亮
阴 暗
5、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表达和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计算全班同学10次数 据的平均值。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与其环境的总和就 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鱼儿离开水会……
可编辑ppt
3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可编辑ppt
4




对 生







温 度
对 生 物






水 分
对 生 物
竞争
可编辑ppt
捕食
27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界,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 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在炎热缺水的荒 漠中生活的骆驼, 尿液非常少,当体 温升高到46℃时才 会出汗。
适应干旱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荒漠中生活 的骆驼刺,地下 的根比地上部分 长很多。 适应干旱
用1只做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 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误差.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当然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 度. (样本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就可以)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1、你在什么环境中可以发现鼠妇? 2、当你搬动花盆时,花盆下的鼠妇会有 什么反应?
你可以据此提出什么问题、作出什么样 的假设?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怎么样才知道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做一 个一个有光的实验组够不够? 2、怎么能说明是光这个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造 成的影响,而不是由于其他原因?
蚯蚓疏松土壤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 防风固沙
练习: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 里 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 就已经凋谢,而 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 (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 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 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两只羚羊在争斗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
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特殊:
仙人掌
叶→叶刺
减少水分散失
茎→肥大、含叶绿素
光合作用 储存水分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1) 结构组成上
( 2) 外形上 许多动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
3、设计多少鼠妇做实验比较合理?用1只鼠妇
行吗? 4、实验一次够吗? 实验原则: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排除偶 然因素、重复性实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课件-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课件-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1课时)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观察右图或课本 13页“图1-12小麦 田示意图”,结合 课本12页内容,思 考并回答:
1.环境中影响小麦 正常生长的因素有 哪些?
2.尝试将影响小麦 生长的因素进行分 类。
小麦田示意图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 素叫做生态因素。
提示:迎客松能生活在岩石缝隙中,说明它能适应环境;其根能够分泌酸性 物质,使岩石分解,则说明它能影响岩石缝隙的环境。
提示:还有阳光、空气、温度及生存在同一个池塘里的其他的鱼和水草等。
2.《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 生淮北而为枳。”造成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提示:温度。
3.《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 物与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呢?
提示:竞争关系。
4.黄山上的迎客松能生活在岩石缝隙中,且其根能够分泌 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这说明什么问题?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骆驼排尿少,出汗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消 耗;另外,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将 水储存在胃里。
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便于吸收水分; 地上部分植株矮小,可以减少水分的散 失。
海豹的皮下脂肪层很厚, 具有保温作用。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保护色
夏天,雷鸟羽毛的颜色和 斑纹与周围的岩石很接近。
小麦田示意图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捕食关系
2.竞争关系
杂 草 与 小 麦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合作关系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
4.寄生关系
蛔虫
骆驼
骆驼刺
海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5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56张PPT)
实验原则:3.重复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 自学指导三 • 自学教材P16,把你认为重要的部分用红笔
勾勒出来,2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 检测题 • 1、什么是对照实验? • 2、设置对照实验的原则?
• 点拨三 • 1、概念强调:除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
时,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因此只允许一 个自变量
光照 观察两棵石榴树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什么因素影 响了石榴的结果?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单侧风
观察三清山的松树, 思考什么因素影响了它 们形态的不同?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水分
你觉得什么原因导 致了沙漠中植物种 类少,植株矮小?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它们的耳朵大小主 要与生活环境的哪种 因素有关?
▪ 2、将10只鼠妇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只鼠妇,放入实验 装置的中央两侧,静置2min 。
▪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 10次。
实验原则:1.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变量:可以变化的物理量(如:光,温度,水等) 对照实验: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 同的实验。
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后,澳大利亚决定从 国外进口屎壳郎,在草场上大批放养。于是, 我国的屎壳郎便应邀而去。
屎壳郎不仅能吃牛粪,还能把牛粪滚成直 径约为2.5厘米的粪球,然后在地面上挖一个洞 把粪球埋起来,埋下的粪球中有雌屎壳郎产的 卵。卵发育成的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以粪 球为食。这样既处理了牛粪,又改良了土壤。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1、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2、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重点和难点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二、自学指导一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新课导入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
鱼儿离不开水
万物生长靠阳光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新课导入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
下雨过后,蚯蚓为什么爬出洞穴来 到地面?
土壤里没有了空气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 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水
C.细菌
D.肉食性动物
阳光、空气、水等
当堂练习
4.[中考•龙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
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
A.水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当堂练习
5.[中考•遵义]下列实例中,不属于温度对生物影响 的是( B ) A.蛇类在冬季冬眠 B.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C.冬小麦不适宜在南方栽种 D.柑橘不适宜在北方栽种
知识讲解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冬眠的熊
南飞的大雁
知识讲解
即时巩固
[中考•常德]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至没有,
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B )
A.空气 几乎没有光线 B.阳光
C.温度
D.水
【点拨】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
知识讲解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作出假设的依据: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 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走后,鼠妇很 快就爬走了。
知识讲解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3.制订计划
思考: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鼠

人教版生物七上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上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教案设计

授课:含山县褒山初中杨其胜【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家”中有很多成员,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本节课人和其他生物都是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观点。

(二)能力目标:认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2.培养环境意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和影像资料【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展示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生物圈的概念展示图片:美丽的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视频1:生物圈)引出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设计意图】播放一段有关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视频,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地球的情感。

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这里的环境指什么?生物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二、引出课题------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环境影响生物的因素。

2.生物适应环境。

3.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效率。

三、进行新课探究一 -----什么是环境?1.想一想,议一议--------野生大熊猫的分布地区和适于生存的环境特点?[讲述]: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新疆东部。

大熊猫食物单一,以箭竹等竹类植物为食,大熊猫生活还需要有水源。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第一节 第1课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第一节 第1课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对照实验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 同以外,___其_他____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在探究过程中, 还需要排除___偶_然__因__素____的影响。 (2)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_单__一_变__量__原则,即所要探究的条件为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问题导入
成语“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这里所说的水土是指哪些因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知识点一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环境的含义: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__生__存_空__间___,还包 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___影_响__因_素_____。 2.生态因素:(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生__活__和__分__布___的因素, 叫作生态因素。 (2)分为两类:_非_生__物__因素——光、_温__度__、__水___等;__生__物__因 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___生__物___。
牛刀小试
1.2016·衡阳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绿
得那么新鲜……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
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
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设计
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C )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20 ℃和40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3.可以减小误差。 不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
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4.减少误差
实验装置: 湿度对鼠妇的影响
5只
5只

阴暗
明阴亮暗
照 实
(湿土)
(湿干土)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影响生物生存的 环境因素包括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背景资料
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
鼠 “西瓜虫”,属甲壳纲,潮虫科。 妇 它的身体为长椭圆形,略呈扁平,
灰褐色或黑色。当你搬开花盆或石 块,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呢?是 因为环境变亮了吗?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 会影响鼠论
表达交流
实验装置:
5只
5只
阴暗 (湿土)
明亮 (湿干土)
的种究 对 实条对 照 验件象 实 ,不的 验 叫同影 做以响 对外时 在 照,, 研 实其所 究 验他进 一 。条行 种
件的条 都除件 相了对 同这研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
探究的一般步骤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计划
四、实施计划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含答案)

生物 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捕食 共生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 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捕食 共生 寄生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 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捕食 共生 寄生
种内互助
种内关系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 因素
种间关系
竞争 捕食 共生 寄生
假设
• 鼠妇适于生 活在阴暗的 环境中。
假设是对问题尝试性地回答,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四、制定计划
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 实验思路 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
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材料用具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种内互助
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蜥蜴

箭毒蛙
北极熊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雷鸟
保 护 色
雷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蜥蜴
雷鸟
色警 戒
箭毒蛙
胡峰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明亮
阴暗
干土
干土
× 方案5
四、制定计划
明亮
阴暗
√ 湿土
湿土
方案6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四、制定计划
明亮
阴暗
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课件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 之间的哪种关系?( D )
A竞争 B合作 C寄生 D捕食
5、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 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B ) A营养 B温度 C土壤 D水分
6、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 生物 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 合作 关系, 生物 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 因素,它 竞争 关系;雨水是影 们之间主要表现出 非生物 响它们生活的 因素。
7.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 组对照实验条件 ( ) A.阴暗、明亮 8.潮湿、干燥 C.明亮、潮湿 D.阴暗、干燥
8.为确保对照实验结果的科学性,除变量外,对影响实 验的其他因素应 ( )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随意 9.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 所有变量都不同 D. 所有变量都相同 )
严冬季节,工蜂拥 挤在一起,凭借各 自的热量共同取暖
寄生关系
菟丝子
蛔虫
共生
互利共生
地 衣
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的特 殊结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 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 藻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影响
环境
适应 影响
生物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 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
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 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 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 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 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 象属于(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课件(第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课件(第1课时)

3.(2021安徽合肥包河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一项是
()
A.草盛豆苗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秋风扫落叶
D.花好月圆
答案 A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
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
4.(2020河北石家庄中考)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中,第一步是 ( )
8.(2020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受
的影响 ( )
A.温度
B.阳光
C.水
D.空气
答案 C 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
旱缺水,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
9.(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
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
D.表达与交流
答案 A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5.(2020湖北荆门姚河中学月考)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
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
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生物学常识的假设是 ( )
A.鼠妇躲避天敌
11.(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莫旗期末,23,★☆☆)在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 的影响”这一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在花盆下、地上的石块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捕捉鼠妇 B.本探究实验可提出问题:光照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 的环境中 C.本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 暗两种环境 D.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能太少,要放10只或10只以上,但也不能太多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他生物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物种关系
说明
举例
捕食 合作 竞争 寄生
捕食者捕食被捕食者
狼捕食兔子
同种生物个体生活过程 中相互协作,维持生存
营群居生活的蜜蜂、蚂 蚁等组成一个“大家 庭”,成员分工合作
生物间争夺食物或生存 杂草和水稻争夺养料、
空间
阳光等
寄生生物寄生在寄主体 内或体表,并获取营养
蛔虫寄生在人体内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1课时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 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R·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新课导入
“鱼儿离不开水”是指 鱼必须生活在__水__中。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推进新课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 夺阳光。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也是种内互助。
同种生物也会为了领地食物等资源展开斗争。
随堂练习
1.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C ) A.所有的实验因素都应是变量 B.所有的实验因素都不应是变量 C.要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 D.非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
2.以下是某同学为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黄栌叶色” 而进行的实验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C ) A.甲组用弱光照射,乙组用强光照射 B.甲组光照时间长,乙组光照时间短 C.甲组置于低温环境中,乙组置于高温环境中 D.甲组土壤保持湿润,乙组土壤保持干燥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影响植物的生活和分布
在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 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物圈、环境、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的概念;了解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3.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点:分析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准备教具:显微镜、幻灯片、图片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展示地球上各种不同的生物和环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提问: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生物?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的外形、结构、行为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适应和影响自己的环境的?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出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1. 生物圈和环境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地球表面上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点?(都有水分和空气,都有各种各样的生物。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方都属于什么范围?(属于地球表面上能够维持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的范围。

)讲解生物圈的概念: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维持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的范围,包括大气层、水域和陆地表层。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环境,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环境有什么不同?(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方面有所不同。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同的环境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影响了生物的分布、结构、功能和行为。

)讲解环境的概念:指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存活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或因素。

2. 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环境中存在着哪些因素,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哪两类?(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2019年4月中旬,一场50年不遇的大雪对哈尔滨市 的大棚作物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
6、 2019年初,中国云南旱情严重,耕地受旱面积500余万
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300余万亩。此报道中导致农作
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今春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
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麦发育迟缓的非生
物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10、连线题
(1)猎豹捕杀羚羊 (2)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3)草原上的兔子和牛羊 (4)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5)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计算全班各组数据
的 平均值 。 6、做完实验后要怎样处理鼠妇? 放回自然环境 。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2)旱情严重,农作物受旱死苗,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的非生
物因素主要是( 水 )。 (3)“朵朵葵花向太阳”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光 ) (4)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Biblioteka 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6)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
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
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 )。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合作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影响环境等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1. 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

2. 环境中的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意义。

4. 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难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沙漠、极地、雨林等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生物?生物是如何适应这些环境的?2.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光:展示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向日葵跟随阳光转动等。

(2)温度:通过实例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如北极熊和企鹅的分布。

(3)水:分析水对生物的影响,如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差异。

(4)空气:探讨空气对生物的影响,如鱼类的呼吸。

(5)土壤:了解土壤对生物的影响,如不同土壤中的生物种类。

3.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捕食关系:以猫和老鼠为例,说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相互影响。

(2)竞争关系:以小麦和杂草为例,分析竞争关系对生物的影响。

(3)合作关系:以蜜蜂和花为例,探讨合作关系的作用。

(4)寄生关系:以蚜虫和植物为例,说明寄生关系对生物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