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成功路径简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自身的水平、他人的大力相助等主客观原因促成张謇成为状元;适应时代的潮流、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政治主张被统治者所容忍、有利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等是张謇兴办教育和实业成功的原因。张謇成功的经验对于今人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张謇;成功;路径

中图分类号:K8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191(2008)02-0036-04

毛泽东曾说过:“搞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搞航运不能忘记卢作孚,搞化工不能忘记范旭东。”张、卢、范皆为近代大实业家。就张謇而言,其功在民族而不为后人忘记者,又岂止轻工业一项!认真分析张謇的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学价值,而且对后人尤其是青年学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謇(1853 ̄1926年)

,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海门(今属南通市)。1894年,张謇成为恩科头名状元,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1895年开始,张謇开始兴办实业和教育,一生创办了数十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

1状元张謇的科举道路分析

金榜题名是封建时代的人生三大喜事之一,能够高中状元更是光宗耀祖之事。目前,对于我国古代到底产生了多少位状元,长期存在不同的说法①。尽管自隋朝科举取士以来,各个时期状元的含金量有些差异,但是,能够成为状元却始终是多数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理想。整个清代科举史中,会试开始于顺治三

年,截止于光绪三十年,共举行112科,取114名状元。其中,80%以上的状元都是在25 ̄45岁的年龄段夺

魁,尤其以35岁为最佳年龄。根据对中式的贡士(进士)年龄的统计发现“他们中式的平均年龄是32.1

岁。”[1]张謇中状元的时候,已经是42岁,虽然,仍未进入暮年而可列入理想的年龄段,但应该说基本属于大器晚成之人,而不同于少年得志的贡士。从他参加科举的历程来看,也并非一帆风顺。

张謇自幼接受正统儒家教育,像所有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把考取功名作为自己的追求。张謇5岁入私塾开蒙,16岁中秀才,33岁参加顺天府乙酉科乡试,

被录取为第二名。1874年,张謇在南京谋到了发审局书办的职务,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幕僚生涯。同时,张謇几乎每日苦读诗文不辍,以期在科举上获取更高的功名。但是,从1885年到1894年的十年间,张謇四次赴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张謇心灰意冷,回顾自己20余年的科举之路,“计余乡试六度,会试四度,凡九十日;县州考,岁科考,优行,考列,录

张謇成功路径简论

王逸峰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苏州215006)收稿日期:2008-02-29

作者简介:王逸峰(1969-)

,男,江苏南通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博士,副教授。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张謇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编号06SJD)。

①《

中国历代状元录》,沈阳出版社,1993年版,只列出596名状元姓名;《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也仅仅列出596名状元姓名;余区在《科举时代出过多少状元》一文中,提出历代共出状元840名以上,

目前已知道姓名的有682名。周腊生在《历代状元知多少》一文中提出产生886名状元的说法。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ofNantongTextile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Vol.8,No.2Jun.2008

第8卷第2期

2008年6月

科等试十余度,凡三十日;综凡四月,不可谓不久,年又四十矣,父母必怜之,其不可已乎”[2]。

1894年,为庆祝慈禧太后60大寿,清政府破例多开一次恩科科举考试。1894年春,

已42岁的张謇迫于父命再度进京参加会试,他自己已无信心,却不料高中一甲一名,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在一定意义上,他的前半生差不多都消耗在科举上面。当幸而登上科举巅峰时,虽倍感荣耀,但也心力交瘁,感慨万千。张謇在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会试并在殿试中夺魁,经过后人考证,实际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翁同龢鼎立相助。否则,张謇也是无缘问鼎状元桂冠的。

有过多次科举失败经历的张謇对此自然心知肚明,这也是他对翁同龢始终感激倍至的重要原因之

一。而后人出于为尊者讳等原因多数对此缄口不言。

实际上,熟悉中国科举考试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承认:“当代心理学家对以前考试制度曾作研究,认为

八股文的考试方法多少是一种智力测验,而不止是记忆测验与知识测验。”[3]实事求是地看,仔细拜读张謇

的诗文著作,很难说张謇在同时代的进士中是独一无二之辈,但我们不能够由此认为以往张謇多次科举失败是由于朝中无人而名落孙山。如果状元都是通过所谓的人脉资源而力拔头筹,那么状元也早已是声名狼藉。当然,张謇能够高中一甲第一名,除了翁同龢鼎力相助外,自身的诗文造诣也算得上中上等水平,寒窗苦读亦属勤奋,其生活阅历更可谓丰富。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促成张謇成为甲午恩科状元。

2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成功要素剖析

张謇如果担任翰林院修撰而不是弃官从事实业,兴办教育,也许会成为一名比较优秀的翰林院修撰。若干年后,可能被外派到地方担任一名地方政府官员。若如此,则很可能泯然众人矣,而很难成为今天受人景仰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最大的贡献恰恰在实业与教育方面,造福乡梓,使家乡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并不是张謇首先发起倡导的救国主张。但是,张謇却是实践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成就最大的近代名人。笔者认为张謇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若干方面:

(1)志存高远,

务实肯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价值观。张謇常说,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而办一国的事,就要有世界的眼光。这种思想,贯穿在他兴办实业和教育的过程中。张謇不仅志向远大、目光宏远,而且善于从小处入手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而绝非“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之辈。在兴办实业和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他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2)顺应时代潮流,

投身实业和教育。甲午战争的失败,他认识到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的主张仍然是比较片面的。“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仅持农业一端,断难养赡”[4]。张謇看出了传统

的以农为本、抑制工商的政策是使中国贫弱的根源,只有振兴实业才是救国的途径。“益奋而叹国人之无常识也,由教育之不革新”,“当自兴实业始……则必与富人为缘而适违素守,又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

恃,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为贬,庶愿可达而守不丧”[5]。张謇所说的实业是以建

立和发展新式工业为中心,包括农、工、商内容的庞大的概念。甲午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取得进行投资、就地设厂的特权,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和“小民一线生机”,“各通商口岸外人设立之工厂,皆利用吾国

丰富之原料,低廉之佣工”,将严重打击民族经济,“最为心腹之患”[6]。因此,张謇认为要抵御外侮,士大夫

应担负起振兴实业的职责,必须自己开办工厂、兴办学校。同时,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也适当放宽了发展民族工商业的限制。张謇顺应了这一潮流,投身实业和教育。

(3)实业和教育互相促进。据张謇的好友刘厚生回忆:

“张謇于乙未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口号,身体而力行之。”[7]张謇一生所办学校达370多所,成效之卓著远在同时代其他人之

上。从纵向上说,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从横向上讲,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等。同时,他先后兴办了数十家企业。更重要的是,与时人相比,张謇对教育与实业关系的认识非常深刻,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两者不分伯仲、不可偏废,犹如对于子女而言,父母对自己同等重王逸峰:张謇成功路径简论37

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