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教案 (8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辛词的创作特点和成就;理解本词婉约含蓄外表下蕴含的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对国事的担忧;理解词的主旨及曲折的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价值观及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辛弃疾词作品的基本特色;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词中蕴含的对南宋朝廷暗淡前途的担忧和曲折的表达方式。理解词中蕴含的对南宋朝廷暗淡前途的担。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请问大家,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出自谁的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词作《摸鱼儿》

二、初步感知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生平:起义南归,漫游吴楚,筹措恢复,带湖闲居,起用罢归,晚岁北?? 评价:青年英雄,谋国高手,末路豪杰,词坛将帅,词人,军人,军事政治家,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二)、辛词艺术创造

1、内容扩大,题材拓宽。

2、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

3、以文为词,用经。

4、多样的风格:刚柔相济,兼收并蓄。

5、体裁和手法多样化。

三、深入学习

(一)、写作背景

辛弃疾四十岁时,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暮春写的词。自1162年渡淮水南归以来,17年中,他的抗击进军、恢复中原的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朝廷不把他放在抗战前线的重要位置上,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吏这一次,又把他从荆湖北路转运使任上调到荆湖南路,继续当转运使转运,亦称漕司,主要掌管一路财赋,对于辛弃疾来说,不能尽情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何况如

今又把他从湖北调往距离前线更远的湖南去,他更加失望了他意识到:这是朝廷不让抗战派抬头的一种表现当同僚为他饯行的时候,他写了这首词,抒发胸中的郁闷和感慨。

(二)、分析诗词

1、逐句分析,以问答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上阙,感悟其中真意。“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如今已是暮春天气,禁不起再有几番风雨的袭击,春便真的要去了

(显然不是单纯地谈春光的流逝,而是另有所指)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进一步揭示自己惜春的心理活动:由于怕春去花落,他甚至怕花开得早,因为开得早也就谢得早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怕春去,他对它呼喊:春啊,你且止步吧,听说芳草已经长满到天涯海角,你没有回去的路但是春不答话,依旧悄悄溜走了

(怨春不语,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人既无计留春,倒还是那檐下的蜘蛛,勤勤恳恳的,一天到晚不停地抽丝结网,去粘住那象征残春景象的杨柳飞花

(以此留春,其情可悯蜘蛛是作者自比尤其是殷勤二字,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心耿耿蜘蛛小,无奈作者位低权小,不能起重大的作用)

“春”的真正含义:南宋政权。

2、结合上阙,以讲授法详细讲解典故,帮助学生理解下阙真正内涵。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斤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陈皇后失宠典故,比拟自己的失意蛾眉见妒,自古就有先例买来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以期打动汉武帝的心但“佳期”仍然渺茫这种痛苦复杂的心情,对什么人去诉说呢?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舞:高兴的意思,君:指那些妒忌别人来邀宠的人

意思是: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没见杨玉环赵飞燕后来不是都死于非命吗?“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闲愁:作者指自己精神上的郁闷,危栏:是高处的栏杆

(不要用凭高望远的方法来排除郁闷,因为那快要落山的斜阳,正照着那被暮霭笼罩着的杨柳,远远望去,一片迷蒙)

3、在理解上下阙的基础上,对上下阙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结合宋朝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上阙:春意阑珊(眼前的景物)——国势风雨飘摇

以含蓄的笔墨写出了作者对南宋朝廷前途暗淡的担忧。

下阙:美人迟暮(古代的历史事实)——个人仕途得失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宋室兴衰的前途问题。

下阙与上阙相辅相成,结句甩开咏史,回到写景,以景语作结,含有不尽的韵味。结语作用:1刻画出暮春景色特点烟柳断肠和上阙的风雨、落红、春意阑珊相呼应如果说上阙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是开是纵,那么结句的“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是合是收一开一合,一纵一收之间,显得结构严密,章法井然2“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是暮色苍茫中的景象这是作者着意运用的重笔,

旨在点出南宋朝廷日薄西山、前途暗淡的趋势它和这首词春去的主题

也是紧密相连的。

4、挖掘词眼,分析词风及艺术特色。

(1)词眼是“春”字,以春去为主题和线索,精密地安排上下阙的内容,把自己的满怀感慨和怨望曲折地表达出来

(2)虽然作者想说的是对国事的担忧,但从内容和语言风格上却可划归为婉约词,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让我们在读这首词时,感觉到在那一层婉约含蓄的外衣之内,有一颗火热的心在跳动,这就是辛弃疾学蜘蛛那样,为国家殷勤织网的一颗耿耿忠心。

(3)艺术特色: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极富意境。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

③.历史典故的运用。

④.缠绵曲折,沉郁顿挫。

四、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