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建设模式研究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76aeac405087632311212e2.png)
摘 要: 在引入绿色理念的基础上, 定量分析港口对经济贡献的同时加入对资源消耗的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形成新的投 入产出港口评价体系, 对港口发展做出多维评价, 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港口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协调分析, 为港口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物流科技 2011 年第 7 期
誗理论研究誗 文章编号: 1002-3100 (2011) 07-0068-04
Logistics Sci-Tech No.7, 2011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Preliminary Study on Green Appraisal System of Port
王丹丹 (上海海事大学 物流研究中心, 上海 200135)
合
港口产业对资源的利用度 C3
港口占用耕地的比重 D7 (%)
发
单位岸线年吞度量 D8 (万吨/米)
展 港口环境影响 B2
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数
单位堆场年吞吐量 D9 (万吨/平方米) 万吨吞吐量废水排放量 D10 (万吨/万吨)
A
万吨吞吐量废气排放量 D11 (标立方米/万吨) 港口产业对环境污染程度 C4
万吨吞吐量费固排放量 D12 (万吨/万吨)
收稿日期: 2011-04-21 作者简介: 王丹丹(1986-), 女, 安徽亳州人,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68 Logistics Sci-Tech 2011.7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JTST105-4—2020)解析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JTST105-4—2020)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cc7cc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0.png)
交 通 节 能 与 环 保Transport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第18卷 第89期2022年06月V ol.18 No.3 June. 2022doi:10.3969/j.issn.1673-6478.2022.03.004《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JTS/T105-4—2020)解析朱 利,李 涛1(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摘要:为引导港口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JTS/T105-4—2020),并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新版标准的主体内容目前已经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对标准主体内容进行解析,分析了新标准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关联性强的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进行整合。
新标准增加了岸电、船舶污染物接收、油气回收、运输结构调整、LNG 船(车)用燃料等交通运输部正在推动的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岸线节约利用、水资源利用、生态护岸等内容;纳入了“行动”项目可量化的指标,如污染物排放浓度、固体废物收集贮存与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岸电使用比例。
关键词: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标准;解析中图分类号:U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78(2022)03-0011-02Analysis on Guide of Green Port Grade Evaluation (JTS / t105-4—2020)ZHU Li ,LI Tao(China Waterborne Transport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88,Chinaa )Abstract :In order to guid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orts and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ports in our country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issued the JTS/T105-4—2020 guidelines and implemented them on July 1,2020.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new version of the green port rating standard JTS/T105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tandar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the new standard ,and integrates the evaluation content and evaluation index with strong correlation. Shore power ,marine pollutant reception ,oil and gas recovery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LNG ship (vehicle )fuel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rt are added in the new standard ,which is promoted by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Quantifiable indicators of "action" projects are included ,such as pollutants discharge concentration ,collection and storage of solid waste and harmless treatment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hazardous waste ,utilization rate of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s ,and proportion of shore power usage.Key words :green port ;grade evaluation ;standard ;analysis收稿日期:2022-04-27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7YFC1404602)作者简介:朱利(1981-),女,陕西米脂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交通环保、港口绿色发展研究工作.(****************)0 适用范围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1]。
绿色低碳港口评价研究
![绿色低碳港口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adc72a0722192e4536f6cd.png)
关评价【 6 ] 等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 ,在考虑绿色 低碳港 口经济性 、社会性 、绿色低碳性、生态性
表 1 绿色低碳港 口评价指标体 系
1 . 1 . 1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指标是绿色低碳港 口评价指标体系
De e . 2 Ol 3
( 2 o 0 9 )基于 D P S I R模型构建的生态港 口评价指标
等特点的前提下,本文提出的绿色低碳港 口评价 指标体系包括 目标层 、准则层和指标层 3 个层次 , 其中准则层是经 济效 益、社会 系统、环境影 响、
体系L 4 】 ,葛振 鸣、周 晓、程健敏 等 ( 2 0 0 8 )构建
为经济发展做 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
带来 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问题 。为有效应对 日益严 重的环境污染 以及能源消耗问题 ,发展绿色低碳 港 口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外学者在 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绿色低碳港 口提出 了相关 的对策 建议 ,但研究存 在一定 的局 限性 ,
破坏尽可能的降低到最小程度 ,从 而获得最大 的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结合绿色低碳 的 含义 , 绿色低碳港 口的概念可 以理解为 :以绿色
低碳观念为指导 ,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文 明、资 源科学合理利用、能耗低 、污染 少的新型现代化
港 口。将港 口资源科学合理布局与利用 ,把港 口 建设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 ,生态文 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保证港 口快速发展的同
的生态 型港 口综 合评价 指标 体系[ ] 及美 国学者
K a r i m( 2 0 c r 7 )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用到港 口建
设 方 面 ,针 对港 口的特 点对 港 口的 绿 色性 进 行 相
《绿色循环低碳港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施行)》4
![《绿色循环低碳港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施行)》4](https://img.taocdn.com/s3/m/6f2ae67052d380eb62946da6.png)
1附件四绿色循环低碳港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关于绿色循环低碳港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说明》一、指标定义、计算方法1、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指标定义:指港口完成每万吨吞吐量所消耗的生产综合能源消耗量。
计算方法: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为统计期内港口生产综合能源消耗量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PE e (1) 式中:e ——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单位:tce/万吨吞吐量;E ——港口生产综合能源消耗量,计算方法参照《港口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B/T 21339),单位:tce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见附录1;P ——港口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
考核依据:根据考核年度港口企业港口生产综合能源消耗量及货物吞吐量的统计数据等进行测算。
2、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CO 2排放指标定义:指港口完成每万吨吞吐量消耗的能源(不含电力、蒸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计算方法: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CO 2排放为统计期内港口生产消耗的能源(不含电力、蒸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与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PC c (2) 式中:c ——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CO 2排放,单位:吨/万吨吞吐量;C ——港口生产综合碳排放量,消耗某种能源直接排放CO 2的计算方法为:消耗能源数量×CO 2排放系数,单位:吨,各种能源的CO 2排放系数见附录2;P ——港口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
考核依据:根据考核年度港口企业港口生产综合二氧化碳排放量及货物吞吐量的统计数据等进行测算。
3、节能低碳技术应用指标定义:用于评价港口运营过程中主要节能低碳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采用电力驱动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应用比例、大型电动机械势能回收技术应用比例、流动机械应用LNG 驱动技术、大型电动机械变频调速技术应用比例、带式输送机采用“减电机”运行技术5项内容。
计算方法:采用电力驱动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应用比例=采用电力驱动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数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总数(包括轮胎式和轨道式两类)大型电动机械势能回收技术应用比例=采用势能回收技术的大型电动机械数量/大型电力驱动机械总数大型电动机械变频调速技术应用比例=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的大型电动机械数量/大型电力驱动机械总数考核依据:通过查阅港口企业设备信息表及现场检查,确定各节能低碳技术应用情况。
建设绿色港口打造美丽中国
![建设绿色港口打造美丽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3b23c1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a.png)
建设绿色港口打造美丽中国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建设绿色港口已成为推动我国海运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海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是连接船舶与陆地的纽带,港口的绿色化建设对于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建设绿色港口的必要性,并介绍在推动绿色港口建设方面的关键举措。
一、绿色港口建设的必要性1. 环境保护的要求:港口是海运行业对外连接的重要节点,港口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建设绿色港口能够减少港口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大气和水体污染,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绿色港口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绿色港口建设,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交通噪音和废水排放,实现低碳经济转型。
二、推动绿色港口建设的关键举措1. 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政府在推动绿色港口建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和支持港口企业采取绿色技术和管理手段,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2. 优化港口能源结构:港口是能源消耗的重要场所,优化港口能源结构是绿色港口建设的关键环节。
可以通过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港口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3. 强化废弃物处理措施:港口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源头,强化废弃物处理措施是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内容。
港口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废弃物收集、储存、处理和处置体系,加强废弃物分类管理,推广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4. 推广绿色交通工具:航运是港口的核心业务,推广绿色交通工具是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措施。
港口可以鼓励船舶企业使用低硫燃料、LNG船舶等绿色交通工具,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推广电动汽车和环保交通工具,降低陆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5. 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是绿色港口建设的基础。
建设生态型内河港口之探究
![建设生态型内河港口之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d68a2f192e45361066f5fa.png)
港 口作 为 内河 航运 的重 要 节 点 , 是 腹 地 内城 市 建 设 和 经济 发展 的重 要 支 撑 , 是 沿 海 主 要 港 口集 装 箱 喂 给港 , 对社会交通发 展 、 经 济 效 益 的 发 挥 起 着 非 常 重要 的桥梁 作 用 , 尤其 是对城市 的发展 、 对 各 种 运 输方 式 的相互 对 接 发挥 着 日益 重 要 的作 用 E . 随着 社会 经 济 的发 展 , 人 们 越 来 越 意 识 到 内河 港 口的建 设、 运 营等对 社 会 环 境 发 展 的 重 要 性 , 同 时 也 越 来
程 中如 船 舶 的停 靠 穿 行 等都 不 可 避 免 要 对 港 口周
围的城 市 、 河流 等 产生 废 水 、 废 气及 各 种 废弃 物 ( 即 “ 三废” ) , 同时还 会带 来 噪声 污染 , 这 将对 人 们 的 生
积极 影响 ; 如何 创造 良好 的环境为 港 口带来更 大 的经 济效 益和社会 效益 , 这就是 港 口发展 与 环境 的互适 性
了一 系列新 的要 求 . 内河 港 口的建 设要 不 仅 能 体 现 出 当前 的经济效 益 的发 挥 , 更 要 注 重 未来 较 长 时 间
内港 口的经 济 效 益 、 社 会效益 、 生 态 效 益 的 最 大 程
度 的发 挥 , 努力 实现 港 口经 济 系 统 与 自然 生 态 系 统
变化 同时也会 对港 口的建设发展 产生 一定 的反作 用. 如何 让港 口的发展适应 生态环境 , 对环 境产生 更 多 的
续 性发 展起 着相 得 益彰 的作 用.
1 . 1 重 视 港 口与 环 境 的互 适 性 发 展
绿色港口评价体系综述
![绿色港口评价体系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e6b31e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3.png)
绿色港口评价体系综述作者:郭韦佟张体超来源:《水运管理》2020年第07期【摘要】為促进绿色港口发展并给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阐述建立绿色港口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系统梳理国内外绿色港口评价体系相关评价或认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未来的绿色港口评价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0 引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重大决策部署。
绿色港口能耗低、污染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港口发展的方向。
绿色港口评价体系为绿色港口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帮助港口企业“对标”“对表”地衡量绿色港口建设状况,寻找差距从而加以改善。
1 国外绿色港口评价实践1.1 欧洲海港组织的SDM和PERS欧洲海港组织(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ESPO)通过港口自我诊断法(Self Diagnosis Method,SDM)和港口环境评审系统(Port Environmental Review System,PERS)来评价港口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成绩,评价指标涉及空气质量管理、能源节约与气候变化、噪声管理、废物管理和水管理等5个方面。
申请参评港口首先要进行SDM认证,在完成SDM认证的基础上申请PERS认证。
[1]SDM认证分填写清单、比较和评估等3个步骤。
港口完成SDM清单(即识别并评估港口环境风险的调查表)后可申请将其得分与欧洲环境绩效基准比较,然后确定港口自身优劣势及今后的行动重点,最后接受专家的评估意见和建议。
PERS认证由港口提出,由劳埃德船级社审查认证,认证的有效期为2年。
截至2019年底,完成PERS认证的港口有20个。
1.2 北美绿色港航成员认证2007年,与圣劳伦斯河航运相关的航运企业、港口和码头经营人成立了绿色港航协会,发起了绿色港航成员认证。
目前,绿色港航成员认证对象范围已扩大至美国和加拿大全境。
2020年绿色港航成员认证的绿色港航性能指标见表1[2],其中各项指标的评价分为5级,级数越高表示其绿色发展水平越高。
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绿色低碳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5e5bd358f5f61fb73666cc.png)
港 口是 经 济社 会 发 展 的重 要 基 础 设 施 和 战 略
资 源 ,绿 色低 碳 港 口发 展 已成 为 当 今 世 界 交 通 运
s c i e n t i ic f v a l i d i t y o f wh i c h i s v e if r ie d .
Ke y wo r d s : re g e n a n d l o w- c a r b o n p o r t ; c o n n o t a t i o n ; e v lu a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Gu a n g z h o u p o r t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i n d e x e s ,s y s t e ma t i c i n d e x e s ,ma n a g e r i a l i n d e x e s a n d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i n d i c e s ,a n d p r o p o s e a s e t o f s i mp l e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e v a l u a t i o n me t h o d s a n d s t a n d a r d s . T a k i n g G u a n g z h o u p o t r a s a s t u d y c a s e , w e c a r r y o u t a n e mp i i r c a l e v lu a a t i o n o f c u r r e n t d e v e l o p me n t l e v e l i n 2 0 1 3 a n d p l a n n i n g l e v e l i n 2 01 6 a n d 2 0 2 0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港口航运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港口航运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1cb55e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8.png)
港口航运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港口航运绿色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推动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港口航运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港口航运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能源效率、船舶排放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在环境影响方面,可以考虑港口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水质、空气污染等。
在能源效率方面,可以关注船舶的燃料消耗和排放情况,以及港口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船舶排放方面,可以关注二氧化碳、硫氧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情况。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指标量化,可以更好地评估港口航运的绿色发展水平。
其次,构建港口航运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需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地区差异。
航运业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各个地区的港口状况和航运水平有所不同。
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同时,由于航运业的特点是跨界合作较为密切,国际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建立一个国际统一的指标体系也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港口航运绿色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三,港口航运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到经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指标的制定必须是可衡量的,具备可操作性,并对港口航运的可持续发展有实际效果。
同时,指标的制定也要兼顾经济可行性,避免增加企业和港口的运营成本。
这需要在制定指标时,权衡考虑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
最后,建立港口航运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推动。
港口、企业、相关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并完善指标体系。
港口和企业可以提供实际数据和调研,相关研究机构可以进行指标量化和分析,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推动力。
只有形成多方合作,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加快推动港口航运的绿色发展进程。
智慧绿色高效港口建设方案
![智慧绿色高效港口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6428f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b.png)
智慧绿色高效港口建设方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港口不仅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枢纽,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交通和经济作用。
为适应现代化物流需求,智慧绿色高效港口建设方案成为必要的选项。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智慧绿色高效港口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方案。
一、智慧港口建设智慧港口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的新型港口业态。
这种智慧港口可以在货物和信息管理、运力调度、安全监管等方面实现全链条覆盖,实现卓越的综合效益。
为了构建智慧港口,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
通过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构建,将物流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接入物联网,实现可视化、信息化与数字化。
其次,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价值。
积累港口信息、流量情况、天气预测、商品走势等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制定实时优化方案,提高港口运行效率,为船舶、货车、集装箱等实现智能调度和监管。
最后还需提高港口平台整合能力,将各个流程、环节、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物流公司、货主等各个参与方产生互联互通、协同共赢的业务流程。
二、绿色港口建设绿色港口建设是指在港口工业运营中,通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措施,致力于保护周边环境和资源,展现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
为了实现绿色港口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首先,重视环境保护。
采取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推进垃圾分类、废弃物回收处理、废气废水治理等环保措施,实现港口生态环境更加友好和谐。
其次,加强港口物流的绿色管理。
对港口中的货物运输、仓储、装卸等各个方面,实行简化包装和再利用废弃物品,减少废弃物、噪音和污染物排放,实现对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提高绿色港口管理水平。
制定绿色港口认证标准体系,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社会责任倡议、主动履行环保义务等措施,促进绿色港口建设的不断完善。
三、高效港口建设高效港口建设是指集成集装箱物流、国际贸易、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物流流程管理、贸易、信息交流、金融结算等全场景高效运营的发展方向。
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基于R聚类_变异系数与专家经验的分析_赵宇哲
![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基于R聚类_变异系数与专家经验的分析_赵宇哲](https://img.taocdn.com/s3/m/7cb5b90755270722192ef7c4.png)
第36卷第2期2015年2月科研管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ol.36,No.2February ,2015收稿日期:2013-05-14;修回日期:2014-09-10.基金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3048,2014.0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3037,2013.01-2016.12;71403035,2015.01-2017.12);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LT2013011,2014.01-2016.12);交通运输部交通软科学项目(2013-322-225-240,2013.01-2014.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32013080,2013.01-2014.12)。
作者简介:赵宇哲(1983-),男(汉),黑龙江大庆人,博士,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港口规划与管理,发展决策与管理。
文章编号:1000-2995(2015)02-009-0124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R聚类、变异系数与专家经验的分析赵宇哲,刘芳(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6)摘要:从“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的角度,海选与生态港口相关的评价指标,在细化分析生态港口压力因素、承压因素和状态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的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目的性、可行性和可观测性原则,利用R聚类-变异系数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筛选了评价指标,并融入了专家的主观分析,完善了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1.30%的指标可反映93.91%的原始信息,证明了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关键词:生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R聚类;变异系数;专家经验中图分类号:N945.16;U -9文献标识码:A1引言在党十八大倡导的“生态文明”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绿色经济”背景下,生态港口不仅是沿海经济区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人民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1]。
中国绿色港口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中国绿色港口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58189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9.png)
中国绿色港口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发布时间:2021-03-11T09:40:57.9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作者:田轶群[导读] 摘要:在未来,我国港口发展有一个必然趋势,那就是建设绿色港口。
河北省水运工程规划设计院天津市 300074摘要:在未来,我国港口发展有一个必然趋势,那就是建设绿色港口。
当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仍然还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该对发达国家绿色港口建设的相关技术加以借鉴,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绿色港口建设目标,通过对港口各类设备节能改造和技术创新、构建绿色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港口岸线利用率等途径让我国港口逐渐步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绿色港口;建设;问题一、国内外绿色港口建设对于我国众多港口来说,其竞争力的提升有一个重要的手段,那就是开展绿色港口建设。
港口属于世界能源消耗和污染的一大来源,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寻找港口能源消耗降低的方法。
最近几年,美国推行开始推行绿色港口的标准来对本国的西雅图港、长滩港等重要港口进行建设。
日本的很多港口也开始实行绿色管理模式。
我国的绿色港口建设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已经获得了不小的发展,上海港、广州港等重要港口都开始采取绿色环保管理办法,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上海港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门式起重机“油变电”的技术开展建设,让港口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下降。
天津港通过对岸电技术创新手段的应用,让港口的绿色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
青岛港重点对轮胎吊、拖车等港口机械开展 “油改气”、“油改电”等工作,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我国绿色港口建设中的问题(一)对绿色港口认识不到位,绿色环保意识较差我国的港口建设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当前我国大部分港口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效率低、环保意识差、港口对绿色技术的引进不够重视等,这就导致我国部分港口在建设过程中消耗能源多,产生的污染物也多。
试析建设绿色港口对策
![试析建设绿色港口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8431d1e524de518974b7d90.png)
试析建设绿色港口对策港口与环境作为相辅相成、互为唇齿的共同体,其从建设、运营乃至发展,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了船舶运行、疏浚弃土等等港口使用中造成的污染,更有大量尘土、噪音污染、废气废水排放等等。
这些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单向的,同样,环境也同时作用于港口,影响着港口的规划以及运营。
推动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绿色港口的最终目的,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规律及要求,力求实现港口与环境的双向发展。
一、绿色港口的概念港口作为推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扮演着世界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角色,它是人类活动的衍生物,也是耗能、污染的源头,对于世界环境问题造成了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及环境持续恶化,港口的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也提出了绿色港口的发展目标及理念。
现今,这一发展目的已经成为港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趋势。
顾名思义,绿色港口便是通过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点,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共存共赢,港口建设运营能够控制在环境承受能力以内,使港口区域内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保证其在运营过程中所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生态系统自动恢复。
绿色港口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关注点在于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向可持续发展。
它以绿色观念为宗旨,通过建设环境健康、资源合理运用、低能耗污染为建设思想,达到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绿色港口通过将港口自身的发展结合环境保护概念,实现港口经济发展效益及环境污染的优化,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力求实现港口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互利共赢。
二、绿色港口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部分港口正朝着绿色港口转型,但是,从大环境上看,整体处在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的转型期,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绿色港口建设相对迟缓,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摸索与研究进行开拓。
在我国能源日益匮乏、环境压力逐渐加大的前提下,绿色港口建设的发展诉求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探析
![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650182dd88d0d233d46aa1.png)
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探析摘要:大连港作为我国东北最重要的出海门户,为东北地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为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奋斗的过程中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大连港目前绿色港口的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连港;绿色港口;环保;建设大连港港阔水深,常年不淤不冻,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大连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以东北三省为主要经济腹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是东北最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是环渤海湾和辽东半岛沿海城市面向世界最便捷的出海口。
拥有矿石、散粮、集装箱、客货滚装等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客滚专用泊位是国内荷载最大、智能化最高的滚装泊位,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国内最大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基础设施,为大连港全方位、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型大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为大连港规模化、集约化运输创造了条件[1]。
大连港的建设促进了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大连港也要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
港口资源在过度无序开发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废水、废气等问题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给港区的居民带来严重的生活困扰。
因此,寻求港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是大连港长期发展的必经之路。
大连港绿色港口建设的现状实现绿色港口建设的合作伙伴2008年12月4日对大连港来说是较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在《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及《建立绿色合作伙伴关系的意向书》的签约仪式上,大连港作为国内唯一的一家港口企业与美国西雅图港务局缔结了合作伙伴关系,两港将广泛开展在码头设备清洁能源使用、港口码头海上溢油应急技术研究等港口环保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从此大连港开启了绿色港口建设的漫漫征程。
2009年11月,大连港集团又与美国塔科马港、泰国林查班港、韩国仁川港和日本北九州港签署了五港共建绿色港口协议,借鉴国外绿色港口的经验,为大连港实现绿色化建设积蓄力量。
港口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港口发展指标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cf1757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b.png)
港口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引言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和物流的重要节点,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科学评价和监测港口发展水平,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旨在探讨港口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从而为港口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目标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港口发展指标体系,该体系能够全面评估港口的发展水平,并提供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方法
在构建港口发展指标体系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性指标:港口发展不仅仅涉及货物吞吐量和船舶数量,还需要考虑港口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等综合性指标。
因此,综合性指标应在指标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
2. 可比性指标:为了能够进行跨港口的比较和评估,港口发展指标体系应包含一些具有可比性的指标,比如吞吐量与船舶数量的比值等。
3. 重点关注指标:根据港口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应选取一些重点关注的指标,如港口的货代效率、装卸效率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估和监测。
4. 长期性指标:港口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指标体系应包含一些长期性指标,以便反映港口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结论
通过建立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港口发展指标体系,能够为港口的改进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构建过程中,应考虑综合性
指标、可比性指标、重点关注指标和长期性指标等因素,以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基于生态供应链秦皇岛绿色港口建设对策研究
![基于生态供应链秦皇岛绿色港口建设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57d34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1.png)
基于生态供应链秦皇岛绿色港口建设对策研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绿色经济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生态供应链也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之一。
秦皇岛港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运港口,其发展模式必须与环保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秦皇岛绿色港口的现状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航运港口之一,港口运营面积达到71.2万平方米,拥有885个泊位,可同时停靠超过3000艘船舶。
在这个庞大的港口系统中,绿色环保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
目前,秦皇岛港已建成了多个绿色码头,包括装卸区、堆场区、办公区等各个环节。
其中,甲醇绿色码头以及煤炭绿色码头等环保设施的建设和利用,大大提高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
二、推动秦皇岛绿色港口建设的对策1、加强环保设施建设。
秦皇岛港在环保设施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投入,建设更多的环保设施。
比如,增加拦截污染物的拦油装置、智能化“绿色堆场”等,以保证港口环境质量的稳定提升。
2、加速绿色能源的利用。
秦皇岛港是我国煤炭的主要运输港口之一,但应当逐步减少煤炭进口,多利用清洁能源,尤其是基于绿色能源的建设,即可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3、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秦皇岛港应当将与环保有关的中介环节和文件申报流程逐步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整合资源,减少劳动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推行绿色物流。
秦皇岛港需要以航运线路为基础,打造绿色物流系统,推行“绿色物流”理念,实现多式联运,减少资源浪费,优化物流效率。
三、结论秦皇岛绿色港口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事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秦皇岛港应当借鉴先进的管理手段,不断改进自身的环保设施,强化资源节约和余量利用,加速推进绿色能源的创新利用,以及推行绿色物流,并在行业内发挥先导作用。
绿色港口创建实施方案
![绿色港口创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a06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e.png)
绿色港口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作为港口运营管理者,我们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港口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实施绿色港口创建方案,提升港口的环保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目标设定。
1. 实现港口生产、运营、管理全流程的绿色环保,降低港口对环境的影响;2. 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港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绿色港口,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实施方案。
1.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如污水处理设施、节能减排技术等,改善港口的环保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港口对环境的影响。
2.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开展环保意识教育活动,提高港口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工作,共同维护港口周边环境。
3. 优化港口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措施,加强对港口各项环保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环保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4.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绿色港口建设经验,引进国外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对绿色港口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绿色技术创新和环保设施建设的顺利实施。
2. 完善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法规,为绿色港口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3.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绿色港口建设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五、预期效果。
1. 港口环保水平得到提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大减少;2. 港口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运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升;3. 港口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为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总结。
绿色港口创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对环境和未来的责任担当。
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推动绿色港口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绿色港口指标体系
![绿色港口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8b701b9e2bd960590c677ea.png)
1
思考题
1. 谈谈你对绿色港口的理解? 2. 绿色港口建设规划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 3. 绿色港口建设的措施有哪些?
2
总论
0 绪论 1·港口概述
港口
环境
污染
主
现象
要
内 容
港口 环境
污染
防治
2 港口建设发展的环境影响 3 港口水环境污染 4 港口空气污染 5 港口噪声污染 6 港口其他污染
构建原则及思路
一般结构
➢ 原则
✓ 科学性原则:概念要清晰、以事实为依据,有科学方法收集、评价 数据
✓ 针对性原则: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绿色港口的内涵和要求 ✓ 可行性原则:充分考虑数据采集的可行性,容易理解和操作 ✓ 全面性原则:全面反映经济、社会、环境的特征及相互关联,动静
结合 ✓ 规范性原则: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公认,且符合规范要求的、比较成
7 防治污染公约和法规 8 港口水污染防治 9 港口大气污染防治 10 港口噪声污染防治 11 港口其他污染防治 12 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绿色
13 绿色港口概述
港口
14 绿色港口指标体系
3
14 绿色港口指标体系
14.1 绿色港口指标体系结构 14.2 绿色港口指标体系框架
4
14.1 绿色港口指标体系结构
3主要内容0绪论1港口概述港口环境污染现象2港口建设发展的环境影响3港口水环境污染4港口空气污染5港口噪声污染6港口其他污染港口环境污染防治7防治污染公约和法规8港口水污染防治9港口大气污染防治10港口噪声污染防治11港口其他污染防治12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总论13绿色港口概述14绿色港口指标体系绿色港口414绿色港口指标体系141绿色港口指标体系结构142绿色港口指标体系框架5141绿色港口指标体系结构?指标?衡量目标的一种方法一般用数据表示?指标体系?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较为全面地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构建绿色港口指标体系的意义?促进绿色港口建设?引导限制评估协调?开展绿色港口评价的需要概念及意义构建原则及思路指标体系结构6141绿色港口指标港口指标体系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与建设模式研究摘要:在调研国内外知名港口绿色化进程的基础上,剖析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概念与特征,构建其指标体系,进而给出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模式。
以期为进一步探求我国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实践与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绿色生态型港口;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建设模式引言: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原则》的研究报告中,按照功能的演变把港口划分为三代,依次为:“运输中心”、“运输中心+服务中心”、“国际物流中心”。
1999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又提出了第四代港口的概念。
第四代港口不仅包括码头,物流运输仓储基地,还包括临港服务区与工业园区,呈现出港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港口己由最初的交通运输中心发展成为水陆物流枢纽基地和新型临港产业园区,其功能与规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一种新型的特殊经济区域。
港口建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加剧了港口的生境破坏与环境污染。
因此,为实现港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港口建设发展全过程的绿色生态型港口(也称绿色港口或生态港口)应运而生。
但是目前关于绿色生态型港口的系统性研究还较少,一些学者对其概念与内涵、指标体系及评价做出了一些研究,指导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实践的具体模式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港口绿色化进程的基础上,剖析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概念与特征,建立了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模式。
1.绿色生态型港口的起源与特征1.1国内外港口绿色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末,港口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得到广泛开展,学者建议加强港口环境管理体系的制定以及加强港口生态工程建设。
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一些大型港口己逐步开展了港口生态建设方面的工作。
在美国的港口建设中,休斯顿港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将绿色理念注入到港口开发和建设中,计划在50年内利用疏浚海湾取得的淤泥,开发4250英亩的湿地栖息地。
2002年,休斯顿港率先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世界首批获得“绿色”称号的港口之一;2005年1月,长滩港首次提出了“绿色港口政策”,制订了包括维护水质、清洁空气、保护土壤海洋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减轻交通压力、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等7方面近40个项目的环保方案;纽约新泽西港从港口运营、船舶监控、环境监测等方面着手建设绿色生态型港口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美国码头工会组织,即国际码头仓库工人联合会提出的“让我们的港口空气更加清晰”,更是加速了美国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的进程。
英国最大的港口集团公司ABP公司旗下的21个港口均制订了港口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政策和目标,并向社会公布了《持续发展责任声明》、《持续发展政策》和《环境管理责任》。
日本横滨港在港口规划布局的同时进行相应的环境规划,将海上公园、沿岸景观、野鸟栖息地、公众通道、绿地等亲水空间纳入港口发展规划,如今横滨港已被誉为“东京后花园”。
澳大利亚正在努力把墨尔本港建设成世界上最优秀的滨水港口,全港口绿化覆盖率高达40%。
(本港口政府和城市地区土地公司合作组成的组织机构)与开发者合作把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于开发项目中,并建立了一个关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最低的标准。
国内港口绿色化建设进程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较为滞后,但是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上海港、天津港、深圳港、秦皇岛港等相继提出了建设绿色港口、生态港口的设想。
上海港于2005率先开展生态港口建设规划方面的研究,并积极探索“上海港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同时在港口规划,码头设计和运营操作等各个环节都加强港口环境保护措施,上海港还与洛杉矶港携手共建生态型港口,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的降低能耗,控制污染;天津港为了彻底解决煤尘污染问题,大力推进货场喷淋设施建设,目前己有100万扩的堆场实施固定喷淋或人工造雪抑尘,通过治理基本实现了无扬尘作业。
2009年6月,天津港制定并出台了《生态港口建设实施方案》,并于同年通过15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还深圳港在老码头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新码头高起点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与国际先进港口开展环保合作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与美国加州长滩港签订《关于环境保护倡议协议的备忘录》,争创“环境友好型生态港,秦皇岛港通过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型产业、扶持环保科技型优势产业,使得港口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的好转,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港口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质量逐年好转。
1.2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概念与特征绿色生态型港口就是既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又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型港口,其关键是在环境影响和经济利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即港口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
将“港口一人一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渗透到港口建设发展和作业相关的各项行为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经济活动的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港口对所处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积极改善港口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港口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2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指标体系在剖析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概念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用以评价绿色生态型港口,是绿色生态型港口由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建设的关键技术,可指导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并评价检验其建设成效。
葛振鸣已针对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作了探讨,但笔者认为指标体系中未能将港口码头与港后工业园区区别对待,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困难。
本文参照我国已发布的生态省(市)、生态工业园区等标准,结合港口发展特点、国内外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经验,具体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生产效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社会评价等方面构建了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详见下表1:表l绿色生态型港口的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具体指标生态环境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达标率、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边界噪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生态与景观绿化覆盖率(港口码头、港后园区)、生态修复措施、港区景观指数经济效率经济发展GDP增长率、吞吐量增长率(港口码头)生产效率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港口码头)、单位GDP综合能耗、清洁能源使用率企业工艺与装备先进性、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比例、原材料利用率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所需新水量、污染物产生量(以上指标针对港后园区企业)园区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园区产业关联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能多级利用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上指标针对港后园区企业)污染控制污染物产生量单位GDP产生量(港后园区企业)、单位GDP产生量(港后园区企业)、单位吞吐量COD产生量(港口码头)污染物排放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水达标排放率、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标率综合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设施、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船舶废弃物收集系统基础设施投入道路交通合理高效性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系统港口通过15014001认证、港区15014001认证企业比例、环境管理平台信息智能化、环境管理机构专业人员比例、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执行率社会评价公众评价公众满意度与美誉度区域发展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程度3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模式为了建成绿色生态型港口,一系列科学具体的建设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是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实践中的关键策略。
作者结合江苏苏州港环境规划、东莞虎门港生态发展策略等项目经验,以及上海港、天津港等实地调研,提出环保准入、一体经营、清洁生产、绿色物流、环境管理、生态旅游等具体建设模式。
3.1环保准入实行环保准入制度,建立企业入园环保标准,并开展招商项目绿色度评价工作,重点引进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型企业。
并积极引导现有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环保防治设施优化升级。
3.2一体经营在港口规划中重视循环经济,注重依托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体现一体化开发理念。
并组建港口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公共市政管网与廊道、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设施、垃圾收集系统与船舶废油收集处理系统、水上应急处理中心等公共配套与环保基础设施,并实行统一管理与一体经营。
3.3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煤,采用先进的技术与工艺,尽可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并对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回收与综合利用,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并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提高企业形象。
3.4绿色物流建成贯通港口各作业区与企业的畅通公路,并利用传统信息化、3S技术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智慧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并加强调度与管理,缩短货物进出港运转时间,形成高效率的绿色物流通道,避免货物积压与车辆滞留。
3.5环境管理建设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环境管理信息化,并严格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开展港口工5014001认证,全面提高港口环境管理综合水平。
考虑到港口近水性、河口生态脆弱性,还应保障环境应急物资设备(如吸油毡、围油栏、快速检测仪等)储备,提高环境应急能力。
3.6生态旅游整体开发,优化布局,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加强海滨、河滨带生态景观与湿地建设,组建港口旅游公司,开展港口生态旅游与海滨度假业务,借此提高港口美誉度,营造“港口—人—自然”和谐的氛围。
在生态型港口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的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以及进一步提出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地指导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实践,亦可客观地评价其建设成效。
4结语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绿色生态型港口是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绿色生态型港口建设经验、剖析绿色生态型港口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的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以及进一步提出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地指导绿色生态型港口的建设实践,亦可客观地评价其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1]苏德勒.现代港口功能发展及其代别划分[J]中国港口,1999,(l):34-36.[2]孙光析,刘洋.现代港口发展趋势与“第四代港口”新概念[J].中国港口,2005,(6):16一17.[3]康斯坦丁·拉格纳里斯(希腊),王水田译.港口工程对沿海环境的影响[J].1987,(21):7一13.[4]吕航.美国的绿色港口之路〔J〕.中国船检,2005,(8):42一44.[5]张荣忠.美国港口的绿色环境保护[J].中国港口.2008.(2):56一65[6]丁军海.英国的港口环境保护[J].交通环保.1998,(5):36一39.[7]和彦武本.日本港口和港口的环境管理[J].交通环保.1992,(4):48一53.[8]王江萍.走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墨尔本港口生态可持续发展(ESD)指南简介[J].国际城市规划2007,(4):116一118.[9]邵超峰,鞠美庭,楚春礼等.我国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J].生态学报.2008,(11):5601一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