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部编版ppt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PPT课件

为老子设计名片
姓名:老子(李耳) 时代: 春秋时期 籍贯: 楚国 著作:《道德经》 身份:道家学派创始人

近 1 主张顺其自然。
老 子 2 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了 解 3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张 《老子》——《道德经》
6
孔子问道于老子
7
初识孔子、了解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人,中国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 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2
走进孔子,谈其影响 积极影响:
……被称为“至圣先师”“万圣师表”,受后 人景仰。
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3
百家争鸣
BC221 BC475 BC770
西周
东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








背景:生产力发 器
展、王室衰微、
、 牛
诸侯争霸、社会 耕
牛刀小试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C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D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A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23
思 维 导 图
24
谢谢观看
思想渊源 礼治文明、有教无类 “兼爱”“非攻” 富贵不能淫…… 法治 无为而治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 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 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 表自己的见解。
改 进
阶 级 出 现
各国变法
商 鞅 变 法
中 国 封 建 制 度 确 立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 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 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 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 课 百家争鸣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大思想家
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主
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贡献:创王办室私垄学断,教打育破的了局贵面族;和主
大教育家 张“有教无类”;注重道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

①“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总规律,人们要顺其自然。 ②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③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思考:(1)我们学过的哪一历史事件能体现出人类在生活中是依“道”
而行的呢?
大禹治水
(2)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什么都不做么?
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过多干预、让万物按自然规律发展。
2、思想主张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同桌合作,归纳孔子有哪些思想主张?
核材料心一思:想“是仁“者仁爱人”,,泛提爱出众“,仁而者亲人爱”人。”…;…将子“曰:仁“”出作门为如处见理大宾人,与使人民
关如承系大的祭最。高己行所为不欲准,则勿和施道于德人规,范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夫仁者,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 父母、爱兄长、爱君上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反映出孔子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仁”
C.“兼爱”
D.“礼治”
3.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下列各学派的思想中蕴含和平
C 理念的是( )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兼爱”“非攻” D.提倡“法治”
随堂练习
4.为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2024年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
2、原因
1、经济:
铁犁牛耕使用,促使井田制崩溃,和生 产力大发展(物质基础)
根 本

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 2、政治: 争霸(环境自由)
因 :

3、阶春秋级战:国时“期铁士犁”牛阶耕的层出活现 跃和受重用
会 大
4、文化:
私学兴起(造就大批文士)
变 革
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春间秋”争霸形势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29张PPT)
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像
孔子周游列国图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奉为圣人 思想核心
“仁” “礼”
“仁者爱人”
孔子画像
孔子: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国家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弟子1: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战场上见高低 把他们全抓了 我顺其自然
课堂练习
1.《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
了胡人那里。人们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
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
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
因骑马摔断了大腿。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
()
A.孔子 B.孙武 C.老子 D.孟子
C
2.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
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孙武
B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关于他在教育方面
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D
B.他编订的《诗》《书》和《春秋》等,成为后世重要的教学内容
儒 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荀子》
实行“礼治”
墨家 法家 道家
墨翟(墨子) 韩非
(韩非子)
庄周(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兼爱”“非攻”;选贤 能之人治国;提倡节俭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姓名: 孔子 学派: 儒家
①政治主张:核心是“仁”,主张以 德治国,反对苛政
思想主张: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②教育 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思想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 温故知新
相关著作:《论语》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姓名: 墨子 学派: 墨家
《教育论坛》 孔子 《人与自然》 庄子 《爱心世界》 墨子
理由
军事家,《孙子兵法》
提倡法治 大教育家,创办私学 提倡顺其自然,和谐相处 主张兼爱、非攻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 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之间相互 抨击、相互影响、形成思想文化的繁 荣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姓名: 老子 学派: 道家
思想主张:
①顺应自然 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对 立面,可以相互转化
③“无为而治”
相关著作: 《道德经》
①主张“兼爱”“非攻” 思想主张: ②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③提倡节俭 相关著作: 《墨子》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姓名: 孟子
学派: 儒家
①主张实行仁政 思想主张:②“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 ③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 争 相关著作: 《孟子》
历史部编版《百争鸣》ppt1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1
《老子出关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共18张PPT)

孟子名片
亚圣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
主张:“仁政”
“民贵君轻”
孟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主张:“礼制” “人性本恶”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学不可以已”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的宋国人。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著名思想家、 哲学家。
主张:治国要顺应 自然和民心
著作:《庄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 《孟子》
荀子
道 老子 家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兵家 孙武
战国
春秋 晚期 战国
“礼制” 朴素辩证思想 、 “无为而治”
主张道法自然,顺应民心
《荀子》 《道德经》 《庄子》
战国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墨子》
战国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
战国 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名翟,战国时鲁国 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政治家、军事家。 主张:“兼爱” “非攻”
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著作:《墨子》
法家学派创始人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 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 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散文家。
主张:以法治国;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著作:《韩非子》
兵家学派创始人
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著 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 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 至圣”
《韩非子》
《孙子兵 法》
1、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法道的主张有何不同?
治 儒: 以礼治国
国 主
道: 无为而治
张 法: 以法治国
2、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
答:法家。因为它主张实行“法治”, 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君主统治人 民,建立强大的封建中央政权。

历史课件部编版《百家争鸣》教学课件1

历史课件部编版《百家争鸣》教学课件1
基础,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 争鸣课 件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 争鸣课 件 (共23张PPT)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8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 他不畏 困难的 坚强意 志和为 阿拉伯 民族统 一与幸 福而奋 斗的远 大抱负 。
9.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 系当今 考试的 实际培 养分析 问题的 能力; 学生对 唐朝人 衣食住 行的时 尚和博 大宏放 的精神 面貌的 了解, 感知科 举制度 的创新 对社会 进步的 促进作 用;想 象唐朝 人的生 活,培 养学生 丰富的 想象力 。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
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非攻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有能则举之。
——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墨子》
三、百家争鸣 2、儒家学派
《孟子》
三、百家争鸣 2、儒家学派
归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 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 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
1、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墨子》
①主张:“兼爱”、“非攻”
② 提倡:节俭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
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
儒家 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战国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8课百家争鸣-1-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8课百家争鸣-1-课件

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
后世影响极大。
三、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产生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 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 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百家”主要指 哪些学派?各派代 表人物有哪些?
2
、 主
儒家

兵家

想 派
墨家 道家
别 、
法家


孔子
人 物
老 子

孙武


墨子

孟子
韩非子
庄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 ,希望人们互助互爱, 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 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 义战争。
《墨子》书影
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亚圣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 一切战争;
• 名丘,字仲尼,
• 春秋末期鲁国人,
• 儒家学派创始人,
•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 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 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 史文化名人之一
2、思想核心
核心思想是 “仁”
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 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政治思想
主张“以德治国”; 爱惜民力,体察民情
2016年秋最新人教版七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八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导航
1
掌握老子开创额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
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 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百家争鸣优质课件(部编版)1

百家争鸣优质课件(部编版)1


这可是我的老本行,不管是修房子的人还是住房子 的人,都应该身体力行在领导者的指挥下添砖加瓦。
大厦将倾,急有何用,大厦已倾,扶有何用;随遇
丙 而安即可。若无此大厦,就无此烦扰。依我看,还
不如以天为盖地为庐来得潇洒!
颓颓将倾了,留有何用!不如干脆推倒重建新的,
丁 国君命令众人,监督众人认真修建,敢滥竽充数,
春秋
儒 孔子
仁;有教无类; 以德治国;恢复西周制度
战国
战国 战国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儒
荀子
“礼治”
道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墨 墨子
“兼爱”;“非攻”;节俭; “尚贤”
战国
法 韩非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思想 之辩
面对社会剧变,如何治理国家
春秋
儒 孔子
仁;有教无类; 以德治国;恢复西周制度
材料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 税之多;民之轻死,以 其上求生之厚;民之难 治,以其上之有为。
——《道德经》
无为而治
材料六 福兮,祸之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
——《道德经》 顺应自然
64岁重返卫国
被嘲丧家犬
5658岁回离到开鲁国
匡城桓受魋困挑衅


绝粮七日
流落到黄河一带去了…
——《论语·微子》译文
礼崩乐坏
假设你是当时的周王室\诸侯\卿大夫, 想想这些急剧的变化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孔子 没落的贵族 墨子 卑微的工匠 韩非 高贵的王族
先秦诸子百家主张
生活 主要 代表 时代 派别 人物
主要主张
春秋

老子 万物有其对立面且可转化;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部编版百家争鸣PPT标准课件(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部编版百家争鸣PPT标准课件(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①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 基人,被称为“亚圣”。 ②唐代后,《孟子》被 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
孟 子 的 重 义 轻 利 思 想-----义利观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崛起,私商成为商人的 主体。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
重义轻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是对君比孔臣子、的民“共克同己遵复礼守”的?东西。 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
(神秘、决策、御臣) 势:君主的权势、权威。
法、术、势三者结合,势是前提。
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三、 “百家争鸣” 的影响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
对后世 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 百家思
文化学 准则(仁与礼、仁政等); 想,共
墨子 年代: 战国 生平 地位:墨家的创始人
国籍: 鲁国 著作:《墨子》
墨 子 的 思 想 学 说
墨子 的影响
“兼爱”或“仁”对比孔子的“仁”?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 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
尚力、尚贤 对比孔子的“礼”?
反映了劳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
(五)兵家
军事思想: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 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百家争鸣》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百家争鸣》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曳尾涂中”
政治思想 (1)无为而治 (2)批判世俗的礼法权势,蔑视功名利禄 “大仁不仁” “至仁无亲”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存”
(三)刻苦简朴的墨家与墨子(战国)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 生于战国初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 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 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 须向团体奉献。
b. 但是孔子主张的“仁”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 度,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百 姓,以免引起社会动荡,孔子的仁爱是有等 级差别的爱,并非普遍意义上的爱。
(一)仁义担当的儒家
1、儒家的开创者——孔子(春秋时期)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2)思想核心:礼 含义:指西周时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 的等级名分制度(周礼);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内容:尊尊(等级君主);亲亲(宗法) ——上 下有别、贵贱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进一步提出:正名(名正言顺)按周礼把已经混 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
孔子重“礼”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礼”的含义是什么呢?
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具有保守性,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 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材料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 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共16张PPT)

讲讲“塞翁失马”的寓言故 事。从中你得出什么道理?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辩证法思想
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 的两个方面,而且可 以互相转化。
(一)春秋时期的思想流派
2.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 教育家
少年阶段 入太庙,每事必问。 志于学
孔子像
青年阶段:开创私学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 “礼治”、性本恶 庄子 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
韩非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百家争鸣”的影响
(1)促进思想和学术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 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3)对后世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
——《墨子》

儒家
仁政 省刑罚、薄税敛。
民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轻
孟子
——《孟子》
礼者,所以正身也。 礼治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
国乱。
荀子
——《荀子·劝学》
总结:主要学派及其思想主张
时期 学派 道家
春秋 儒家
儒家
战国 道家 墨家 法家
人物
老子 孔子
主要思想
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 互相转化;无为而治 仁,以德治国,有教无类
育的局面
中年阶段:周游列国 宣扬自己的思想、
晚年阶段
政治主张
儒 子贡问仁 109处 颜渊问仁
儒家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仲弓问仁 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1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1
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争鸣”学术
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D )
A.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B.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社会制度的变革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
【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 B)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 重要成就。 3.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4.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影响。
1
老子
2 孔子和儒家学说
3
百家争鸣
学习思考: 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子,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 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 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 想,著有《道德经》。
《老子》书影
孔子问礼图
学习思考: 你认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 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 人之一。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 敛”。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 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 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 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2页)

墨子像
尊为“科圣”
“非攻”墨子反对战争。他的兼爱理想太高贵,卑微时代根本没有准备好迎接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体现了坚守信念, 矢志不渝的精神。
孟子主张不过分 捕捞鱼鳖、要 按时令进山伐树
亚圣孟子
荀子
【跨越时空】
请你推荐节目栏主持人
①孔子 ②韩非子
③孙武
④墨子
2 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 相互转化;
3 善于从正 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4 “无为而治” (政治主张)
(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难—— 易 世
长—— 短
间 的
高—— 矮
事 物
强—— 弱
都 有
前—— 后
其 对
生—— 死 立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 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 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时代背景1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史记》 ——社会大动荡
旧有制度逐步消亡

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
产 力
——社会大变革
的 提 高
战国时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 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社会大发展
——士的崛起
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⑤孟子
《仁政治国》主持人:_孟__子___ 理由___仁__政_____ 《法治时空》主持人:_韩__非___ 理由_提__倡__法__治___ 《军事天地》主持人:_孙__武___ 理由_军__事__思__想___
《爱心世界》主持人:_墨__子___ 理由_兼__爱__非__攻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第8课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 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 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动 脑 筋:
材料研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你此“俭“认之富朴贫为谓贵素贱孟大不,不子丈能洁能的夫淫身移这。”自”段”,好,—话表,表—体现不现《现了奢了孟了富侈在子什贵淫穷·么后 靡困滕精,的中文神仍精,公?然神矢下节。志》 不不受移富,贵意诱志惑坚,定不,为正贫直贱高动洁摇,,不不阿为谀武奉力承 屈的服精,神这。才叫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 表“现威出武了不英能雄屈气”概,,表我现们了今对天不就怕叫强做权有,骨勇 气敢。无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荀子
历史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 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善于从 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主张“无为而 治”。
学说记录: 《道德经》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地位: 儒家学派创始人。
历史贡献:提出“仁”的学说;“仁
改 进
阶 级 出 现
各国变法
商 鞅 变 法
中 国 封 建 制 度 确 立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 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 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 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道家 庄子
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以 维系社会秩序。
主张顺其自然和民心。
法家
韩非子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 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专制统治。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历史影响:
《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8课 百家争鸣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第8课 百家争鸣
整理古籍
文 化
编定《春秋 》、
五经:《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
就 言论记录
四书: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动 脑 筋:
材料研读: 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第8课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 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 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 表自己的见解。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 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 家之首。
第8课 百家争鸣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动 脑 筋: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大思想家
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主
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贡献:创王室办垄私学断教,育打的破局了面贵;族主和
大教育家 张“有教无类”;注重道
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 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 则和方法。
(前2070年——前1600年)
(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我国封建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是如何形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 新


铁器和牛 产

耕的推广 技

水利工程 术 的修筑 的
“以德德”,和齐“之礼以”礼是,孔有子耻—政且—治格《的。论主语要.主为张政。》
你有“方认什为法为么政提孔积以出子极德的提的”要倡意是求“义对。为?执要政政求以者执德的政”素者“养实道、行之执“以政仁德的政”” (1)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
削““,为 道应政之在以 以富德 德民的””同::时治用教政道化要德百以来姓德 引;为 导首 、, 约以 束 (德老2)治百执政姓政首 ,者先 用应要礼用言法自正、身。礼的以仪德行德来给治规百政 范姓才 人作能 们示使 的范, 建天行立下 为一归,定服 那的。 么道德以 老标德百准治姓来政就规才会范能知人凝道的聚 什行人 么为心 是,以。 耻 实辱现并社自会觉的纠稳定正。自己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