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泄泻
泄泻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审核认证。
泄泻,中医病证名。
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其病因较多,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关键病机。
治疗上总以运脾除湿为主。
中医学名泄泻其他名称鹜溏、飧泄、注下相关西医疾病急性肠炎等疾病分类内科-脾胃发病部位肠主要病因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失常多发群体所有人目录历史沿革与西医病名关系病因病机诊断依据病证鉴别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 辩证要点治疗原则(要点)症治分类转归预后预防调护文献摘要名词解释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
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1、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
2、《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3、《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4、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5、《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6、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
7、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症状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2024版泄泻(医学PPT课件)
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太极 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强体质。
05
泄泻的并发症及处理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脱水
泄泻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轻者出现口渴、尿少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 休克、昏迷等严重后果。
电解质紊乱
常见低钾、低钠、低氯等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肠麻痹等症状。 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纠正紊乱。
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等情志因素可导致肝气郁结,横 逆犯脾,引起泄泻。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 可伴有腹痛、肠鸣、发热、里急后 重等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 查等综合分析,可作出泄泻的诊断。 需注意与痢疾、霍乱等病相鉴别。
02
泄泻的中医辨证治疗
辨证分型
泄泻(医学PPT课件)
目录
• 泄泻概述 • 泄泻的中医辨证治疗 • 泄泻的西医治疗 • 泄泻的预防措施与调护 • 泄泻的并发症及处理 • 泄泻的案例分析
01
泄泻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症。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 感染性泄泻和非感染性泄泻。
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泄泻导致大量碱性物质丢失,体内酸性物质相对增多,出现代 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呼吸性碱中毒
过度通气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 手足抽搐、口周麻木等症状。需要及时调整呼吸,补充二氧化 碳。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
营养不良
长期泄泻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 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贫 血、免疫力下降等症状。需要加
中医关于“泄泻”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泄泻”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泄泻的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主要病机是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
一、病因1.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伤及脾胃,均可引起泄泻。
因湿邪易困脾土,以湿邪最为多见,《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曰:“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2.饮食所伤饮食不洁,使脾胃受伤,或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辛辣肥甘,使脾失健运,脾不升清,小肠清浊不分,大肠传导失司,发生泄泻。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3.情志失调抑郁恼怒,易致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横逆克脾,或忧思伤脾,均可致脾失健运,发生泄泻。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
”或长期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水谷不化,从而发生本病。
4.体虚久病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或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失治误治,脾肾阳气受损,水谷失于运化,积谷为滞,湿滞内生,遂成泄泻。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指出五更泻与肾阳虚有关。
二、病机1.泄泻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肠道传化失司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病位在脾胃、大小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也有着密切关系。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司泌浊、大肠主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温脾助运化水湿,暖胃助腐熟水谷。
泄泻的中医疗法
生活家庭·医生Family life guide -221-曾道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卫生院)泄泻属于中医病名,即人们常说的腹泻,指的是由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外邪、脾胃虚弱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泻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泄泻的症状表现见图1所示,该疾病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需积极进行治疗。
中医善于辨证论治,且在治疗泄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就来说说泄泻的中医疗法。
图1 泄泻的症状表现实证治疗根据辨证论治思想,中医认为泄泻具有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主要包含以下四种证型:(1)湿热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组方为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甘草6g,加水煎汁,取汁温服,可清热利湿、解表退热;(2)寒湿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泄泻稀薄多水或如鹜溏、口淡不渴、不思饮食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该药物由广藿香油、茯苓、厚朴、陈皮、苍术、白芷、甘草浸膏、紫苏叶油等十三味中药制成,具有邪祛正复、芳香化浊、散寒除湿、解表和里等功效;(3)伤食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胸脘痞闷,腹部疼痛,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保和丸治疗,该药物由茯苓、半夏、六神曲、连翘、麦芽、莱菔子、山楂等中药制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4)肝气乘脾: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嗳气少食,胸胁胀闷,腹痛,腹泻等,需采用痛泻要方对患者治疗,该方由白芍6g、白术6g、陈皮4.5g、防风3g 组成,具有补脾柔肝、调和肝脾、祛湿止泻等功效。
虚证治疗泄泻的虚证主要包含脾胃虚寒证和肾阳虚衰证两种,其中,脾胃虚寒的症候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对该类患者可采用参苓白术散(主要由山药、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桔梗、砂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治疗,具有益气祛湿、补脾健胃等功效。
泄泻的辨证与治疗
22保 健医疗保健2019.05周满茹中医所说的“泄泻”,泛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的一种病症。
古人将大便溏泻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多是由湿邪过胜,留聚肠道和脾胃升降功能发生障碍,运化失职所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多见。
其病因有多种。
感受外邪泄泻。
有的是感受寒湿或风寒,症见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脘腹胀满少食,兼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呕吐。
治宜采用解表散寒、芳香化浊之法,用藿香正气散为主调之。
方用藿香解表祛湿和胃为主药;紫苏、白芷发散风寒,陈皮、厚朴行气祛湿、宽中,半夏降逆止呕和胃,共为辅药;茯苓、苍术健脾止泻,大腹皮行气利水消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共奏解表、化湿、和中之功效。
有的是感受湿热或暑湿,症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便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
治宜采用清热利湿之法,方选葛根芩连汤治之。
方用葛根为主药,清热解表,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痢;辅以黄芩、黄连清胃肠之热、燥胃肠之湿;甘草清热解毒,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以为使药,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还有一种为饮食停滞泄泻。
症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胀,不思饮食。
治宜采用消食导滞之法,方药选用保和丸调之。
方用山楂消食化积,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为主药;辅以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麦芽消乳之积,莱菔子消食下气,宽利胸膈,四药合用,可消各种饮食之积;佐以陈皮、半夏行气导滞、和胃止呕,茯苓渗湿利脾,连翘清热散结,共奏消积和胃、清热利湿之功。
《古今医鉴》在保和丸处方的基础上,增减化裁为“越鞠保和丸”,方中增加黄芩、黄连、木香、当归、白术等药味,进一步增强和胃化滞的功效。
再有一种为脾胃虚弱泄泻。
症见大便溏薄,水谷不化,纳呆腹胀,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
治宜采用益气健脾之法,方药选用参苓白术散调之。
方用党参、山药、莲子肉健脾益气为主药;辅以白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渗湿健脾;佐以甘草益气和中,砂仁、陈皮理气和胃醒脾;以桔梗为使,宣肺,载药上行,共奏补气健脾、和胃渗湿之功。
中医泄泻ppt课件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泄泻,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以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消炎、止泻的作用。
针刺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以达到止泻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中脘、天枢、足三里等。
艾灸治疗
利用艾叶的温热作用,刺激穴位,以温阳散寒、调中止泻。常用的穴位与针刺治疗相同。
04
脾虚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湿盛可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虚也容易生湿,两者相互影响。
病机
病因
02
CHAPTER
中医泄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史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04
患者通常有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甚至如水样便,可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腹部检查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等表现。
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指标。
病程较短,症状较重,多由感染引起,需要与慢性腹泻进行鉴别。
急性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炎症性疾病
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但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指标,需要与慢性腹泻进行鉴别。
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需要与慢性腹泻进行鉴别。
03
02
01
了解患者的症状、病程、治疗情况等。
针对中医泄泻的新药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体格检查
进行实验室检查
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检查腹部有无压痛、肠鸣音是否亢进等。
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03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泄泻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定义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泄——泄漏之意,大便溏薄,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倾泻之意,大便直下,如水倾注,清稀如水而势急但临床上所见泄泻,往往时急时缓,难于截然分开,故合而论之。
《内经》有“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
汉唐方书多包括在“下利”之内,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
分类1.以发病脏腑分类和命名者——胃泄、脾泄、肾泄、大肠泄2.以泄泻的症状分类和定名——飧泄(泻下完谷不化)、溏泄(溏垢污浊)、鹜泄(澄澈清冷)、濡泄(泻下水多者)、滑泄(久泻不禁者)3.以发病的病因分类和定名者——暑泄、食泄、酒泄、疫泄、气泄等历史沿革1.《内经》认为其病因有外感与风、寒、湿、热之不同,并夏季多发。
其发病与饮食失调、气候失宜有密切关系。
病位在大、小肠因于风——“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于寒——“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举痛论》)因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因于湿——“湿盛成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金贵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泄泻有实热与虚寒两大类,并提出了有效的方剂:寒利——葛根汤;热利——葛根芩连汤;实滞——大承气汤;虚利——四逆汤。
3.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也可导致泄泻:“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4.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对病因病机、病位、治法有更加明确的论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之气为最”。
“凡以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泄泻的中医名词解释
泄泻的中医名词解释导言泄泻作为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病症,是指肠道功能失调,导致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并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本文将对泄泻的中医名词、病因与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解释与分析。
中医名词解释在中医学中,泄泻被称为“利”,其病机主要涉及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等。
从病症表现上看,泄泻可分为实利和虚利两种类型。
实利,又称为湿热泄泻,是指肠道内湿热郁积,导致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烂,呈黄色或黄中带腥气。
患者常常表现为腹胀、腹痛、口渴、舌苔黄腻等症状。
治疗实利类型的泄泻,常采用清热解毒、健脾燥湿的中药药物,如黄连、黄芩、白术等。
虚利,又称为脾虚泄泻,是指脾胃功能虚弱,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大便稀薄,甚至难以控制。
患者常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舌苔薄白等症状。
治疗虚利类型的泄泻,常采用健脾温中、益气固表的中药药物,如人参、黄精、山药等。
病因与诊断泄泻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湿内侵、饮食过敏等因素。
因此,在中医诊断泄泻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症状及舌脉等,以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
根据中医理论,泄泻主要与脾胃失调有关。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湿热郁积,造成湿热泄泻;若脾胃虚弱,消化吸收能力减弱,便会出现脾虚泄泻。
此外,情志失调也是泄泻的重要病因之一。
情志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过度的情绪波动,如长期忧愁、急躁、焦虑等,会导致脾胃失调,进而引发泄泻。
治疗方法中医对泄泻的治疗注重调整脾胃功能,消除湿热积聚,平衡情志等方面的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饮食调理、针灸等。
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泄泻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以清热解毒、健脾燥湿或健脾温中、益气固表为主要治疗方向。
中药的疗效温和,且常常能改善整体脾胃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泄泻的治疗中。
饮食调理在治疗泄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量少、呈稀水状,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学对泄泻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泄泻类型及相应的用药方法。
1. 脾虚泄泻:该类型的泄泻常见于脾气虚弱的人群,主要症状是大便稀软、色黄、量多,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时可使用益气健脾的药物,如参、黄精、参等。
2. 肝郁泄泻:肝气郁结、不舒畅时易导致泄泻。
此类泄泻伴有腹胀、烦躁、胸闷等症状,多见于长期情绪压抑、烦躁易怒的人群。
可采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治疗,如柴胡、青皮等。
3. 湿热泄泻:多见于中暑、饮食不洁等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质地、口渴、尿黄等。
治疗时可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
4. 肾虚泄泻:肾脏功能不足导致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不稳定、夜尿频繁、腰酸、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益肾气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肾气丸等。
5. 气滞泄泻:气滞不畅时易出现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黏液质、腹胀、肚脐周围疼痛。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香附、柴胡疏肝丸等。
6. 寒湿泄泻:多见于寒湿郁结所致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稀糊、腹冷、腹泻等。
治疗时可使用温经散寒的药物,如理中丸、温中纳气丸等。
7. 食积泄泻:多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等导致食积积聚而引发泄泻。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瞿麦、草果等。
8. 寒凉泄泻:寒凉体质的人容易患上此类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清稀、伴有腹痛、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温经驱寒的药物,如炮姜、肉桂等。
9. 药物泄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泄泻。
治疗时需要停药或减量,并辅以调理肠道功能的药物,如蒲地蓝消炎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泄泻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和调理方法。
在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避免滥用药物或选错药物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治疗泄泻的关键,如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腹泻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腹泻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腹泻中医术语称为泄泻。
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泄泻的病机特点是脾虚湿盛,肠道功能失司。
外邪致泻以湿邪最为重要,其他诸多邪气需与湿邪兼夹,方易成泻;内因则以脾虚最为关键。
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气味略腥属于寒湿为患;大便或稀或溏,其色黄褐,气味臭秽,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属于湿热为患;大便溏垢,臭如败卵属于伤食积滞;大便溏稠,夹有白色黏冻属于痰湿壅盛;大便稀溏,甚则完谷不化,无腥臭属于虚寒之证。
寒湿内盛证候主症: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常用药:藿香、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
加减:1.若表寒重者,可加荆芥、防风疏风散寒;2.外感寒湿,饮食生冷,腹痛,泻下清稀,可用纯阳正气丸温中散寒,理气化湿。
3.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可改用胃苓汤健脾行气祛湿。
湿热伤中证候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车前草、苦参。
加减:夹食滞——加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导滞;大便欠爽,腹中痞满作痛甚——加木香、大腹皮、枳壳等以宽肠理气;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加藿香、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健脾祛湿,或合平胃散;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表里同治,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食滞肠胃证候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
泄泻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泄泻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症状。
主要见于西医学之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亲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浊不分,相夹而下。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肾和肝。
【诊断】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2 .常兼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 .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4.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暴泻以邪实为主,治疗重在化湿;久泻以正虚为主,治疗重在健脾。
1寒湿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举例:蕾香正气散加减。
蕾香、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厚朴、大腹皮各IOg,紫苏、白芷各6g。
加减: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各6g。
2 .湿热泻下急迫,势如水注,便色黄褐而臭,腹痛,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举例:葛根苓连汤加减。
葛根10g,黄连3g,黄苓10g,泽泻12g,马齿宽15g,六一散(包煎)12go加减:若湿邪偏重,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加苍术、厚朴各10g。
若夹食滞,加神曲、麦芽、山楂各10g。
3 .食滞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脱腹痞满,泻下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举例:保和丸加味。
神曲、麦芽、山楂、莱腋子、法半夏各:1Og,陈皮6go加减:若食积化热,湿热壅阻肠间,脱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加枳实、制大黄各IOg o4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神疲,腹胀不舒,大便稀澹,或夹有不消化食物,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濡缓。
中医治疗泄泻的分证论治法
中医治疗泄泻的分证论治法提到泄泻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它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拉肚子,中医称之为泄泻,那么引起泄泻的原因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中医又是如何对泄泻进行分症论治的?1、认识泄泻的基本特点中医的泄泻也就是西医中的腹泻,主要是患者的排便习惯(排便次数明显比平常多)以及粪便的性状发生了变化,特点是大便不成形,多为液状或者稀溏,次数增多且量也增加,部分病人大便含会出现未消化物、脂肪或者带有脓血、黏液;还会伴有腹痛、排便急迫感、失禁、肛门不适等症状。
根据发病的病程、缓急、严重程度等可将泄泻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本病的病因也比较多,包括肠道本身的疾病以及肠道以外的损伤、全身性疾病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导致的泄泻伴随的症状有所不同,比如炎症性肠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肠道感染等常伴有发热;肠结核、恶性肿瘤等会伴有消瘦;过敏性紫癜、败血症等会伴有皮下出血或者皮疹;肠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会伴有关节肿胀、关节痛;血吸虫性肉芽肿、胃肠道肿瘤会同时伴有腹部肿块。
2、导致泄泻的原因感染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如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真菌感染(如毛霉菌、曲菌、念珠菌)、寄生虫(阿米巴原虫、环孢子虫)、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
非感染因素,与饮食有关的原因,如日常饮食不注意卫生,吃了不干净的食物。
胃部疾病因素,某些疾病由于胃酸缺乏或者减少(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晚期)会引起泄泻。
由于胃内容物流入肠腔的速度过快(如胃结肠瘘、胃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切除术)从而引起泄泻。
化学中毒、药物因素,如汞、铅、磷等中毒,胍乙啶、利血平、某些抗生素等均可引起急性泄泻。
吃了鱼胆、河豚、毒蕈会引发急性泄泻;对乳糖不难受、对某些食物过敏会使肠道发生变态反应从而发生泄泻等。
非感染的原因还包括患有结缔组织、肝胆、胰腺等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及其代谢障碍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疾病以及气候因素(如腹部受凉)。
3、中医治疗泄泻的分证论治法3.1关于泄泻的辨证要点主要包括:对证候特征进行辨证(如脾虚泄泻主要是神疲肢倦、大便时溏时烂,食滞泄泻时粪便臭如败卵、肠鸣腹痛且泻后疼痛会减轻等)、需要辨虚实(如虚证多见于慢性久泻,一般会反复发作且病程时间久,而实证多见于急性急性暴泻、,泻后痛减)、还需要辨寒热、以及暴泻和久泻。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泄泻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一)中医辨病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①脾胃虚寒: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中医中药治疗腹泻(泄泻)最新进展
2. 食滞肠胃
症状:腹痛肠鸣,泻下臭如败卵。— —食滞胃肠,气机不畅,传导失职, 运化失司,食物停滞不化而腐败。
泻后痛减——泻后浊气下泄。
01
02
03
添加标题
腹痛痞满,不思饮食----食滞胃 肠,中焦失运,受纳无权.
添加标题
(二)泄泻与痢疾的区别
不同
相同
泄泻 大便次数增加,粪质
稀溏,甚则如水样,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 或完谷不化为主症。 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痢疾 腹痛、里急后重、便
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3. 治疗
① 实证----祛邪 4. 风寒:疏解
食滞:消导
5. 湿盛:分利
暑热:清化
② 虚证------扶正 6. 中气下陷:升提
舌苔厚垢浊或厚腻,脉滑数---宿食停滞之象.
添加标题
证机概要---食滞胃肠,气机不 畅,传导失职
04
添加标题
治法:消食导滞
05
添加标题
代表方:保和丸
3. 肝气乘脾证
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肝郁乘 脾,运化失职。
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痛泄泻—七 情所伤,肝失条达,横逆侮脾,脾失健运。
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肝脾不 和,气机不畅。
苔白腻,脉濡缓—寒湿内盛之征
证机概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治法——散寒化湿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本方既可解表 和中散寒,又能理气化湿,除满健脾,适用于 外感寒邪,内伤湿滞的泻下清稀,腹痛肠鸣, 恶寒头痛之证。
湿热泄泻
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湿热下迫 大肠,即“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中医内科学--泄泻
感谢聆听!
注
治法:消食导滞。
意 点
方药:保和丸。
方中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
苓健脾祛湿,连翘清热散结。
辨证论治
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即明显增多而发
生泄泻,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
注
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18
相关处方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桑白皮汤: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杏仁、贝母、半夏、苏子。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附子、茯苓、白术、干姜、白芍。 五磨饮子:沉香、槟榔、乌药、木香、枳实。 补肺汤合玉屏风散:人参、黄芪、白术、防风、黄芪、五味子、熟地、紫菀、桑 白皮。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等。
意 点
方药:四神丸。
方中补骨脂温阳补肾,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五味子收涩
止泻。可加附子、炮姜,或合金匮肾气丸温补脾肾。
辨证论治
肝郁泄泻证
症状:每逢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腹
中雷鸣,攻窜作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
注
嗳气食少,舌淡,脉弦。
意 点
治法:抑肝扶脾,调中止泻。
方药:痛泻要方。
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
止泻。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饮生水,忌食腐馊变质饮食,少食生冷 瓜果;居处冷暖适宜;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一些急性泄泻病人可暂 禁食,以利于病情的恢复;对重度泄泻者,应注意防止津液亏损,及时 补充体液。一般情况下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35快乐养生 2019.08传统养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上海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 徐伟祥慢性腹泻多由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克隆恩病、放射性肠炎等原因引起。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大便不能成形或次数增多,餐后马上需要排便,正是脾虚丧失运化功能的表现。
若是大便溏烂,并夹有不消化食物,又伴有疲乏无力,舌边有齿印等症,即是脾虚泄泻,在治疗方面要运用健脾止泻的方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如炒白术、茯苓、焦山楂、焦六曲等药,并配用涩肠的石榴皮、五倍子等。
但是,慢性腹泻还有其他类型或兼夹症状,又需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例如,长时间腹泻,晨起即需大便,甚至急促难忍,或伴有畏寒肢冷,是脾肾两虚型腹泻,需运用健脾温肾的方法,方用四神丸加味,如补骨脂、肉豆寇、吴茱萸等。
精神紧张而腹痛腹泻是肝气乘脾,治疗上用疏肝健脾的方法,方用痛泻药方加减,如白术、白芍、陈皮、防风、青皮等。
另外,若是兼有口腻,舌苔厚腻,是为脾虚盛湿,常用健脾渗湿的方法,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如藿香、苍术、茯苓、白术等。
大便中伴有黏冻脓血,是为兼有湿热,常用清化湿热的方法,方用白头翁汤加减,如黄连、黄柏、白头翁、苦参等;伴有肠鸣、腹痛,可加木香、芍药、香附等理气止痛的药;伴有里急后重,可加葛根、黄苓、黄连等涩肠止泻的药。
慢性腹泻患者平时饮食以易消化、少纤维、富有营养的为主,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摘自《上海老年报》)王夫人厥心痛未治而愈⊙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胡献国《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中写道:王夫人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担)忧。
如此连三接二,那里搁得住,便有些心口疼痛起来。
又因贾政外放,宝玉病着,林黛玉又“魂归离恨天”,诸事缠绕,“更加心痛难禁”。
像王夫人这种“心口疼痛”即现代医学所说的心绞痛,中医名厥心痛、猝心痛。
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是胸痛,位于胸骨后上中段或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左颈部,疼痛多为绞痛并有压迫感或窒息感,或为针刺痛、刀割样痛,疼痛一般仅3~5分钟,常伴面色苍白,重者出冷汗,呼吸困难,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泄泻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湿盛内阻,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范围】西医学中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食物中毒、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等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外邪外感湿邪,或汗出入水,或坐卧湿地,则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脾失健运,或感受暑湿、湿热之邪,壅遏脾胃,下迫大肠,均可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小肠泌别失司,大肠传导功能紊乱,以致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并入大肠而发为本病。
2.饮食因素进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使脾胃受伤,或贪吃过量,食滞不化,宿食内停,损伤脾气,或恣食膏粱肥甘厚味,饮酒无度及嗜食辛辣香燥之物,致湿热蕴积于脾胃、肠道,或恣啖生冷瓜果等食品,寒食交阻,寒气客于胃肠,以上因素均可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肠道泌别、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本病。
3.情志因素肝为刚脏,性喜冲和条达,若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伤,土虚木贼,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形成本病。
4.脏腑虚衰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失升运,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阻碍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大肠遂成本病。
二、病机1.发病外邪致病和饮食因素引起的泄泻多起病急,呈急性发病,而情志因素和脏腑虚衰引起的泄泻多起病缓,呈慢性发病。
2.病位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
3.病性急性泄泻为实证,包括寒湿、湿热、食滞;慢性泄泻属本虚标实证及虚证,脾胃不足、命门火衰为本虚,湿邪为患是标,并夹它邪。
4.病势急性期属实证,以湿邪为主,久不愈由急转慢,慢性期属虚实夹杂及虚证,以脾胃虚弱、命门火衰为主,兼夹湿邪及其它邪。
5.病机转化泄泻的病机转化,决定于脾胃功能的强盛与否和湿邪的程度。
急性泄泻属实,慢性泄泻属虚或虚实夹杂。
虚实之间常因脾虚与否及湿盛程度而转化,如急性泄泻失治或停药过早,病未根治,可使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病机由实转虚,形成慢性泄泻,久泻脾虚,则易感湿邪,或被饮食所伤,而呈急性发作,表现为虚中夹实。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4.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二、鉴别诊断1.痢疾以大便次数增多,每次量少,大便中杂有脓血或脓血并见为主要表现,腹痛多伴里急后重,排便涩滞难下,虚坐努责。
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或粪便检查发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泄泻以大便稀溏,甚或如水样,次数多为主,二者不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
2.霍乱以剧烈频繁的呕吐、泄泻并见为特征,呕吐物呈稀黄水或米泔水样,无里急后重,有饮食不洁史或病人接触史,呈地区流行。
剧烈吐泻后,迅速出现皮肤松弛,目眶凹陷,下肢痉挛转筋,可伴心烦口渴,精神萎靡,少尿或尿闭,吐泻物标本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阴性霍乱弧菌,快速培养或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泄泻一般无此凶险症状,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急性泄泻与慢性泄泻急性泄泻又称暴泻,突然起病,腹泻如倾,次频量多,泻下多水,或肠鸣腹痛,或不鸣不痛,可伴津伤气脱,病程在3周以内。
慢性泄泻又称久泻,起病缓慢,腹泻间歇发作,伴倦怠乏力,泄泻经久反复,并因情绪因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病程超过3周。
2.辨寒热虚实粪质清稀如水样,完谷不化,腹痛畏寒,喜温者为寒。
粪便色黄褐而臭秽,肛门灼热,泻下急迫,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者为热。
病势急,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为实。
病势缓,病程长,腹痛不甚喜按,神疲肢冷,小便利,不渴者为虚。
3.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秽腥者,多寒湿证。
大便稀溏,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者,多为湿热证。
大便溏垢,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者,多为伤食证。
二、治疗原则.以健脾祛湿为基本治疗原则。
急性泄泻治宜健脾、燥湿、化湿、消导、分利诸法;慢性泄泻治宜温补、升提;虚实夹杂者,宜补脾与祛邪兼顾;寒热错杂者,温清同用;久泄不止者,宜固涩。
治疗时须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邪留寇;慢性泄泻不可妄投分利,以免耗劫阴液;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甘能生湿满中;久泻伤阴,切忌妄投腻补之品,恐阻遏脾阳。
三、应急措施暴泻不止,耗伤气阴,成为危候,此时当急救为先,综合处理。
1.对出现津伤气脱病人,先灸关元、气海、天枢、足三里、神阙数十壮;并同时静点生脉注射液。
2.对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用5%葡萄糖盐水1000ml加入15%氯化钾lOml 作静点,1日液体滴入量不少于3000ml。
3.厥脱者,先静脉推注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待血压回升并稳定后,改为静点。
四、分证论治1.寒湿困脾证候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食少畏寒,或可兼见头痛、恶寒、肢体疼痛等表证,舌苔白滑,脉濡缓。
证候分析寒湿困脾,脾失健运,中阳不振,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职,使饮食物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故大便清稀或如水样;寒湿内盛,肠道气机受阻,且寒主收引,故腹痛肠鸣;脾阳被遏则畏寒,健运失职则食少;若风寒湿束于肌表,营卫被遏,则头痛恶寒,肢体疼痛;舌苔、脉象均为寒湿之征。
治法散寒化湿。
方药运用(1)常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药用藿香、白芷、苏叶、桔梗、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大腹皮、厚朴、炙甘草、生姜、大枣。
方中霍香辛温散寒,气味芳香,能醒脾快胃,振奋清阳,祛秽浊湿邪而助脾胃正气,理气和中,以升清降浊,为主药;辅以苏叶、白芷、桔梗辛香发散,芳香化湿浊,散寒,助藿香芳香化湿散寒,半夏、陈皮、厚朴燥湿健脾,行气化湿,和胃调气;佐以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大腹皮行气利湿,生姜、大枣辛宣和胃;使以甘草益中焦,和诸药。
(2)加减有发热恶寒表证者,加防风、荆芥;便如泻水、次数多、小便不利者,加薏苡仁、车前子、砂仁;畏寒明显者,加草豆蔻、吴茱萸、砂仁。
(3)临证参考本证切勿妄投收涩、补益之剂。
若以水泻为主者,改用胃苓汤。
2.肠道湿热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发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侵淫,伤及胃肠,阻滞气机,传化失常,湿热下注,故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热在肠中,故粪色黄褐而臭秽,肛门灼热;邪热下迫,则小便短赤;湿热蕴蒸,可见发热;舌苔脉象均是湿热内蕴之征。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运用(1)常用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
药用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方中重用葛根,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止下利为主药;辅佐以黄芩、黄连苦寒,以清里热,坚肠胃,并燥肠胃之湿;使以甘草甘缓和中,使黄芩、黄连苦寒不伤正,协调诸药。
(2)加减恶心呕吐者,加半夏、枳壳、竹茹以和胃降逆;有发热、头痛等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热偏盛者,伴身热口苦,加马齿苋、秦皮、白头翁、黄柏、连翘以清热解毒燥湿;湿偏盛者,加厚朴、苍术、茯苓、滑石、薏苡仁、车前子;兼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病发于炎暑盛夏之时,夹暑湿者,加藿香、香薷、佩兰、荷叶、青蒿、扁豆等清暑化湿之品;腹痛腹胀者,加白芍、木香以理气缓急;苔黄厚腻,泻下垢浊,口臭甚者,加枳实、大黄通因通用。
(3)临证参考本证禁投固涩止泻之剂,恐变生它证,难于治疗,对湿热较重且体实者可通因通用,但宜中病即止。
3.食滞胃肠证候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伴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证候分析食滞胃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传化失司,气机阻滞,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
食滞于胃肠,故腹满胀痛;食物不化而腐败,故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不消化食物;内有积滞,则泻后痛减;脾胃不和,纳少化迟故纳呆,嗳腐吞酸;舌苔、脉象均为宿食停滞之征。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理气。
方药运用(1)常用方枳实导滞丸加减。
药用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神曲、茯苓、白术、泽泻。
方中枳实行气除胀,消积导滞,能逐宿食,大黄苦寒通腑,泻热降浊通便,两药相配则使胃肠食滞得清,腑气得通,共为主药;辅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佐以白术、茯苓、泽泻、神曲健脾化食滞,淡渗利湿,去食滞而除湿邪。
诸药合用,消积导滞,清热化湿,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则食消,湿化,热除泻止。
(2)加减有呕吐者,加半夏、白蔻仁以和胃降逆化浊;恶寒发热者,加苏叶、藿梗以解表畅中;伤酒食者,加葛花、枳具子。
(3)临证参考本证因食积引起,故需通因通用,因势利导,以推荡积滞,使邪去正安。
4.肝气郁滞证候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减,胸闷胁胀,嗳气食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忧思恼怒,气机郁结,肝气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气机失调,运化失常,清气不升,反而下降,而发生腹痛、肠鸣、泄泻;情志不畅则伤肝,肝郁加重故每于情志不畅后而发,泻后气机稍畅,故泻后痛减;肝气郁结,气机郁闭则胸闷胁胀;脾胃受制,则嗳气食少;舌苔、脉象皆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抑肝扶脾。
(1)常用方痛泻要方加减。
药用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方中以白术苦甘性温,健脾燥湿和中,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微寒,养血柔肝,使肝气条达,缓急止痛,抑肝扶脾,兼益脾阳为臣药;陈皮辛温能利气开胃,炒香则加强燥湿醒脾之效,助白术加强脾胃功能为佐药;防风辛温有香气,能散肝郁,醒脾气,有升阳散风作用,起风能胜湿之功,是脾经药,即引诸药入脾,助术、芍健脾舒肝,又可清阳止泻,是使药。
(2)加减久泻者,加少许升麻炒之,以升提脾胃下陷之阳气;脾虚食少者,加党参、山药以补脾气;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青皮以疏肝止痛;腹胀腹痛甚者,加厚朴、枳实;胃中嘈杂吞酸者,加黄连、吴茱萸;久泄不愈,症见腹胀痛,大便不爽,口干心烦,神疲乏力,舌体胖苔白或黄者为寒热错杂,改用乌梅丸攻补兼施,调和肝脾。
(3)临证参考本证情绪因素是发病关键,在调理气郁之时,可加入百合、合欢花、石菖蒲等开心窍、畅郁之品;久不愈者,加郁金。
、5.脾气亏虚证候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迁延反复,伴神疲乏力,纳差食少,食后不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证候分析脾气亏虚则不能升发,水谷不化,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清浊混杂而下故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脾气虚弱,而油腻食品更不易消化,故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脾气虚则神疲乏力;气虚运化失司,则纳差食少,食后不舒;舌苔、脉象均为脾气亏虚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
(1)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