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地物质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8 人体的环境与稳态

一、高考要求

二、知识结构

三、考点分析

本部分容主要包括生物体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以及免疫系统在维

持稳态过程中的作用等。重点容是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环境的媒介作用、环境的稳态及生理意义、血糖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了解体细胞生活的环境是学习稳态生理意义的基础,这部分容比较抽象,仅凭教师讲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开展分小组问题探讨、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建模等技能训练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

体液的成分及各种细胞外液间的在联系是教学中的难点,可以用比较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来辅助教学。而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等容的基础,这部分容可以通过分析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可以与其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容比较好理解,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容,则比较复杂,又是个难点,这部分容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模拟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习。

复习中,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容,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化验单上为什么每种成分都有一个变化围,从而初步认识环境的各种成分是动态变化的。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活动,进入对环境动态变化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尝试解释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四、典例解析

例1.(04·)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环境是( )。

A.血浆和组织液 B.血浆和淋巴 C.组织液和淋巴 D.只有血浆

解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人体的环境。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统称为血细胞,是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它们生活在血浆这个液体环境中进行各自的生理功能。因此血浆是血细胞的环境。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的组成,要求具体分析血细胞的环境。属于应用层次。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环境的组成,而且要知道血细胞的分布。

例2.(04·全国)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中乳酸浓度下降是由于( )。

A.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B.乳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C.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D.乳酸与Na2HP04反应生成H3PO4解析::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03,H2C03分解会产生水与CO2。

答案:A

例3.(04·)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

解析:人体的液体存在于细胞外的有三种: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进入组织的间隙,形成组织液。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与细胞交换物质后,大部分又可以渗回毛细血管。由此可以看出,细胞液与组织液之间、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互相渗透。毛细淋巴管是一种壁薄而末端封闭的盲管,只有一部分组织液可单向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再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答案:D

例4.高等动物细胞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细胞→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B.细胞→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

C.细胞→循环系统→环境→呼吸系统→体外

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环境→体外

解析: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首先进入组织液,然后通过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答案:A

例5.(03·)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 )。

A.汗腺B.肾C.大肠D.肺

解析:此题考察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同时能失去水分和无机盐的是A、B、C,而又以肾为最主要。

答案:B

例6.(0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围广泛

解析: A、B、D容易做出判断,C有一定的迷惑性,它所描述的是激素调节的激素。

答案:B D

例7.(05·)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降低新代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解析: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在人体皮肤、粘膜和脏中都有分布,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是皮下毛细血管扩,汗腺分泌大量汗液。

答案:C

例8.(05·)人体的神经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共同的特征有()(多选)。

A. 核膜周期性地消失与重建

B. 细胞形成较多突起

C. 具有分泌功能

D. 线粒体较丰富

解析]:A项错误,神经细胞是长寿细胞,胰腺细胞已经分化,它们都不会再分裂,胰腺腺细胞的分泌功能很明显,神经细胞也有此功能,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可分泌神经递质,。[答案] B C D

例9.(04·)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解析]在没有抗原刺激时,淋巴细胞由胸腺、骨髓的淋巴器官产生,有了抗原刺激,淋巴细胞进行增殖、分化的生理活动,产生抗体。

[答案] D

例10.(05·)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解析:此题考查考察过敏反应的特点,过敏反应一般不会损伤组织,主要是B细胞分泌的抗体与过敏源发生特异性结合,过敏反应有全身性、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过敏反应。

答案:B

例11.(0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是()(多选)。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抗体在体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解析:当注射了疫苗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后,此抗体在体可停留较短的一段时间,抗原停留的时间长些。免疫是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当病毒(抗原)不是原来的类型或发生了变异后,第一次注射的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是不起作用的。流感病毒是不会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的。

答案:A B C

例12.(05·)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解析:产生抗体的是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致其死亡的是T细胞。

答案:B C

随堂练习

1.人体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 )

A.血液B.血清C.淋巴D.原尿

2.直接参与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 )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3.和环境物质交换关系最密切的四大系统是( )

A.消化、呼吸、神经、分泌B.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C.循环、泌尿、消化、神经D.呼吸、运动、分泌、循环

4.人体细胞和外界进行各种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

5.下列说确的是( )

A.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属于细胞液

B.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属于细胞外液

C.汗液、尿液、泪液属于细胞外液,消化液属于细胞液,四者均属于体液

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它们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体液

6.人体花粉过敏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 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

7.人体在剧烈运动以后,你预测血浆中的pH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

A.pH略有下降,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乳酸是酸性物质

B.pH不变,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进入血浆

C.pH升高,原因是骨骼肌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中的Na+结合形成乳酸钠,乳酸钠是碱性的

D.pH略有下降,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进入血浆后造成的

8.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图中02溶液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环境.

9.过敏原和抗原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原是大分子或者是具有细胞结构,过敏原也是这样

B.抗原都是大分子,过敏原都是小分子

C.抗原对所有的人都是抗原,过敏原则是对部分人起作用

D.抗原和过敏原的来源是相同的

10.T细胞和B细胞存在位置表达最完整的是()

①淋巴结②脾③扁桃体④血液⑤淋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1.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用HLA表示 B.常用AIDS表示

C.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12.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13.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14.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

15.(03?)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A.746和764 B.760和760 C.762和762 D.4和4

16.(04?)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 D.肌肉细胞

17.(04?)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毛细血管扩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18. (05?)SARS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下列关于SARS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独立生活和复制 B.DNA和RNA同时存在

C.能在寄主细胞合成多种蛋白质 D.含有简单的细胞器

19.(03?)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其依据是()

A.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B.B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抗体

C.骨随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D.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20.(04?)下列属于人体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是()(多选)

A. 干扰素 B.抗原 C. 白细胞介素 D.抗体

21.下图是人体组织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环境是指;环境指图中的标号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表

示) 。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 。

(3)组织细胞所需的外界营养物质通过、系统才能到达组织细胞,细胞产生的代废物通过、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22.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容:

(1)图中①过程是,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2)当血糖含量降至 mg/dl时,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当血糖含量高于 mg/dl 时,医学上称为高血糖。

(3)小肠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4)④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尿量比正常人,原因是,这时水的作用是。

(5)能够促进②过程进行的激素是和,能够抑制②过程的激素是。(6)合成⑦物质的场所是。

23.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见下图),请回答:

(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所以B老鼠能够正常生

活,A 老鼠则患S 引起的传染病,其原因是 。

(2)如在给B 鼠注射S 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小鼠注射S 病原体,则由于 ,B

鼠会 。

(3)病原体进入小鼠体 后,识别它的是_______ ___,

可以清除它的是__ __ ___。

(4)若给人注射疫苗,从而使人获得抵抗疾病的能力,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 。

(5)特异性免疫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应阶段、 阶段和 阶段。其中

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 和 阶段

随堂练习答案

1、B

2、B

3、B

4、D

5、D

6、B

7、A

8、B

9、C 10、A 11、C 12、C 13、

B 14、B 15、D 16、A 17、D 18、

C 19、A 20、AC

21.(1)细胞外液;ABD 。(2)CDAE ;EADC 。(3)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呼吸、泌尿。

22.(1)消化吸收 细胞 肝糖元,肌糖元 脂肪,氨基酸 (2)50~60 130 (3)主动运输

(4)糖尿 多 尿中含糖 溶解糖排出体外,维持环境的稳定 (5)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胰岛素 (6)肝等

23.(1)注入S 疫苗,产生抗体 体没有抗体;(2)体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 死亡;(3)吞噬细胞、抗体、效应T 细胞等 抗体、吞噬细胞、效应T 细胞; (4)免疫预防;(5)反应 效应 呈递 识别

B 鼠 A 鼠 健康B 健康A S 疫苗

S 病原体 B 正常生A 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