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工艺与设计》课程标准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时数:36学时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塑料成型工艺实践能力和模具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塑料成型工艺概述(2学时)1.1塑料材料简介1.2塑料成型工艺分类及发展概况1.3塑料成型工艺选择与设计要点2.注塑成型工艺(8学时)2.1注塑成型工艺原理2.2注塑模具结构及设计要点2.3注塑成型工艺工艺参数及控制方法2.4注塑成型缺陷与解决方法3.压延成型工艺(6学时)3.1压延成型工艺原理3.2压延模具结构及设计要点3.3压延成型工艺工艺参数与控制方法3.4压延成型缺陷与解决方法4.吹塑成型工艺(6学时)4.1吹塑成型工艺原理4.2吹塑模具结构及设计要点4.3吹塑成型工艺工艺参数与控制方法4.4吹塑成型缺陷与解决方法5.拉伸成型工艺(4学时)5.1拉伸成型工艺原理5.2拉伸模具结构及设计要点5.3拉伸成型工艺工艺参数与控制方法5.4拉伸成型缺陷与解决方法6.模具设计基础(4学时)6.1模具设计基本流程与方法6.2模具设计要素与原则6.3模具附件设计与选用6.4模具制造技术与工艺7.模具设计实践(4学时)7.1模具设计实例分析与讨论7.2模具CAD设计软件的应用7.3模具制造工艺实践与操作技巧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及模拟仿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表现等。
2.课程作业(30%):包括论文、模具设计方案、实验报告等。
3.学业考试(50%):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察。
五、参考教材1.符明著.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王益荣.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及题库建设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及题库建设一、考核的知识、技能点(一)塑料的组成与性能1、知识点(1)塑料的基本知识:掌握树脂、高分子聚合物、聚合物分子结构不同温度时聚合物的三种状态、聚合物的交联、聚合物的降解。
(2)塑料的基本组成与分类:掌握塑料的组成成分、塑料的分类。
(3)塑料成型的工艺特性:掌握热塑性塑料的工艺特性、热固性塑料的工艺特性。
(4)常用塑料介绍:掌握常用热塑性塑料(PE、PVC、PS、PP、ABS、PMMA、PC、PSF、PA、POM)的主要用途、基本特性、成型特点,掌握常用热固性塑料(PF、氨基塑料)的主要用途、基本特性、成型特点。
2、看图或作图技能(无)(二)塑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1、知识点(1)注射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掌握注射成型原理和特点、注射成型工艺过程、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
(2)压缩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了解压缩成型原理和特点、压缩成型工艺过程、压缩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
(3)压注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了解压注成型原理和特点、压注成型工艺过程、压注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
(4)挤出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了解挤出成型原理、挤出成型工艺过程、挤出成型工艺参数。
(5)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制定:了解塑件的分析、塑件成型方法及工艺流程的确定、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工艺文件的制定。
2、看图或作图技能(无)(三)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1、知识点(1)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掌握塑件的尺寸、塑件的尺寸精度、塑件的表面质量和表面粗糙度。
(2)塑件几何形状设计:掌握塑件的形状、塑件的壁厚、塑件的加强筋、塑件的支承面、塑件的脱模斜度、塑件的圆角、塑件上孔的设计、塑件上的花纹、标记、符号及文字、塑件的螺纹、齿轮。
(3)带嵌件塑件的设计:掌握嵌件的用途、嵌件俄形式、带嵌件塑件的设计要点。
(4)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根据塑件设计图,进行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塑件的几何形状及结构分析、塑件上螺纹、齿轮、嵌件结构分析。
塑料模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塑料模课程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塑料模课程设计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实践课学分:1参考学时:总学时:24 理论学时:实训学时:24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职业能力实践课,是在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塑料模设计技术和模具表达技术(二维与三维)能力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般典型塑料模设计的能力和运用模具表达技术自主设计一般典型塑料模而开设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设计塑料模具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注塑模设计项目课程、注塑模设计项目实践和实际工作中从事塑料模具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1.2设计思路鉴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针对学生缺乏模具设计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典型塑料模的设计能力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为:本教学内容分模块进行,以普通的注射模具为主,包括单分型面注射模具、双分型面注射模具、带侧抽芯的注射模具等。
1.教师根据《塑料模设计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选择生产实际中典型的塑料零件或新产品中的塑料制品为设计课题,也可以经教师审核,学生自己选择设计课题。
2.课题的数量以8题(每题5-6人)左右为宜,类型应各不相同,以增强相互探讨及研究的学风。
3.课题以正式任务书(含塑料制品图纸或实物)发给学生,并注明材料名称及技术要求等。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完成下列工作:(1)制品分析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对塑料制品进行结构工艺性的合理性分析,如果存在不合理结构则进行改进,或者根据任务书,设计结构合理的塑料制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模具设计。
(2)模具方案设计与模具结构草图绘制根据设计课题收集有关设计资料及设计标准进行方案分析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绘制设计草图。
对注塑模,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模具型腔数的确定与成型机的选择;模具主体型式的确定;型腔的布置;浇口及流道设计;模具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脱模机构设计与导向装置设计;标准模架的选用;排气系统设计;模具钢的选择等。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在前序机械类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基础学习基础上,以塑料模具为典型对象,为完成在实际岗位中对塑料模具设计的真实应用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课程。
为学生后续职业生存合发展奠定职业基础,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合严谨工作作风的整体能力的必须环节。
二、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注塑模具的能力。
1.能力目标(1)模具工艺编制人员,具备分析塑料产品的工艺性,并能找出工艺难点,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能编制常用的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2)模具设备维修人员,能选择合适的成型设备。
(3)模具设计人员,掌握塑料模具常用的几种分类和典型塑料模具结构,具备读图能力;能根据产品确定塑料模具的结构方案;能独立设计中等程度的注塑模具。
(4)模具钳工,能独立拆装简单的注射模具2.知识目标(1)了解塑料的物理性能、流动特性,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情况。
(2)掌握塑料的组成、分类以及常用塑料的特性。
(3)了解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
(4)掌握注塑成型设备对注射模具的要求(4)掌握常用注射模具的结构特点及相关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
(6)掌握注射模具拆装的基本常识。
掌握注射模具基本零件的英文专业词汇。
3.其他目标(1)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
(2)使用工具能力。
(3)与人协作能力——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到目标。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基于本课程在模具制造类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充分注意“教、学、做”三结合。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标准(1)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标准(1)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标准目的: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有关塑料模具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经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塑料模具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材料选择、机械加工过程等方面的知识,获得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课程重点:1. 塑料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工艺原理2. 塑料模具的设计流程和标准3. 塑料模具所涉及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4. 塑料模具的机械加工和制造技术5. 塑料模具的质量检验与维护课程内容:1. 塑料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工艺原理(1)塑料模具的定义和分类;(2)塑料模具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3)塑料模具所涉及的材料及其特点。
2. 塑料模具的设计流程和标准(1)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和标准;(2)塑料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3)塑料模具设计中的实践操作。
3. 塑料模具所涉及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1)塑料模具的主要材料及其基本特性;(2)塑料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和技巧。
4. 塑料模具的机械加工和制造技术(1)塑料模具的机械加工方法和工艺;(2)塑料模具的制造技术和挑选厂家的原则和方法。
5. 塑料模具的质量检验与维护(1)塑料模具的检验和测试方法;(2)塑料模具维护中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1. 以案例为基础,加强实践操作;2. 以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视听体验;3. 采用小组讨论或课程策划等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创新思维。
考核与评价:1. 平时教学表现;2. 课堂测试和参考书单;3. 设计项目与报告、产品展示等综合考核。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ABJD0708课程中文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英文名称:Thep1astictechno1ogyofmou1danddesignofmou1d课程类型:选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48学时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
一、课程简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主干课之一。
主要研究塑料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的一般理性知识,重点掌握注射成型的设计计算方法,达到能独立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塑料模具的能力,对气辅注射成型、精密注射模具设计、热流道模具设计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的组成及特性,塑料成型工艺的特点,塑料制品结构设计,各种塑料模具的结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学生以后从事有关模具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课程教学内容: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塑料模具的分类;塑料成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模具与塑料模具的概念;本章难点是模具CAD/CAE/CAM及塑料模标准化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了解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第1章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特点与性能课程教学内容:树脂与高聚物、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塑料流变学、塑料粘度的调节、分子定向与定向作用。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影响;本章难点是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掌握树脂与塑料的概念;了解高分子与低分子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特性;理解结晶与非结晶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了解高聚物的加工工艺性能;理解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
塑料模课程设计
塑料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塑料模的基本概念,掌握塑料模的组成、分类及特性。
2. 学生能掌握塑料模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3. 学生了解塑料模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认识到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塑料模具。
2. 学生能运用塑料模制作工艺,完成简单的塑料制品制作。
3. 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塑料模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塑料模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塑料模基础知识:- 塑料模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塑料模的特性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 塑料模制作原理与工艺:- 塑料成型原理- 塑料模制作工艺流程- 常用塑料模材料及性能3. 塑料模设计与制作:- 塑料模设计原则与方法- 简单塑料模具设计实例- 塑料模制作实践操作4. 塑料模应用与环保:- 塑料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案例- 塑料模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绿色塑料模发展及趋势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塑料模基础知识第二课时:塑料模制作原理与工艺第三课时:塑料模设计与制作第四课时:塑料模应用与环保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塑料模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具结构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总学时:116实习学时:实验学时:适用专业:模具选修课程:机械制图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注射模具的装配与试模、冲压模具的工作尺寸的确定及冲压模具的装配与试模等工艺知识。
2、掌握或了解注射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及其机械加工工艺、冲模工作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冲模工作零件的电火花加工原理。
3、掌握或了解吹塑模具的吹塑工艺及压铸模具的压铸工艺及压铸模的结构。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工程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建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
使学生在体验中重组自已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锐意进取品质,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求真务实、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学习和体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内容标准模块一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1、主要内容课题1 塑料制件材料与成型工艺性能课题2 塑料制件结构工艺性能课题3 塑料制件注射成型工艺课题4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结构课题5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浇注系统设计课题6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成型零件设计课题7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推出机构结构课题8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课题9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温度调节系统设计2、重点难点(1)重点:塑料制件注射成型工艺、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结构、(2)难点: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推出机构结构、塑料注射成型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3、教学要求:(1)了解:塑料制件材料。
(2)理解: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结构。
(3)掌握: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结构、塑料注射成型模具推出机构。
模块二 塑料压缩压注模具设计1、主要内容课题1 压缩压注成型工艺课题2 压缩压注成型模具结构课题3 压缩压注成型模具设计2、重点难点(1)重点:压缩压注成型模具结构(2)难点:压缩压注成型模具设计3、教学要求:(1)了解:压缩压注成型工艺(2)理解:压缩压注成型模具结构(3)掌握:压缩压注成型模具设计模块三 塑料挤出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1、主要内容课题1 塑料挤出成型工艺课题2 挤出成型模具的结构与设计2、重点难点(1)重点:塑料挤出成型工艺(2)难点:挤出成型模具的结构与设计3、教学要求:(1)了解:塑料挤出成型工艺(2)理解:挤出成型模具的结构与设计(3)掌握:挤出成型模具的结构与设计模块四 塑料气压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1、主要内容课题1 中空吹塑成型模具课题2 真空吸塑成型模具课题3 压缩空气成型模具2、重点难点(1)重点:中空吹塑成型模具(2)难点:压缩空气成型模具3、教学要求:(1)了解:中空吹塑成型模具(2)理解:真空吸塑成型模具(3)掌握:压缩空气成型模具模块五 发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1、主要内容课题1 发泡塑料成型方法课题2 发泡塑料成型模具结构2、重点难点(1)重点:发泡塑料成型方法(2)难点:发泡塑料成型模具结构3、教学要求:(1)了解:发泡塑料成型方法(2)理解:发泡塑料成型方法(3)掌握:发泡塑料成型模具结构三、实施建议一、学时分配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序号学习情境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备注1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60 60 02 塑料压缩压注模具设计10 20 03 塑料挤出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8 8 04 塑料气压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10 10 05 发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8 8 0合计116 116 0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标准-V1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标准-V1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塑料模具在生产制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高质量塑料模具的需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开设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以培养具有实际生产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要求学生先掌握塑料制品的基本知识,包括塑料材料的种类、特性、加工工艺等,同时了解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分类及工作流程等,理论基础的掌握为后面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
二、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学生要求深入了解模具制造技术,不仅要学习模具加工技术,还要进行实际操作,例如模具加工、模具设计等。
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全面掌握模具制造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注意培养综合素质除了学习塑料模具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加工技能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包括工程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等,这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四、按照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课程针对塑料模具行业的发展动向,国内高校应该建立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通过市场调研来确定课程内容,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掌握符合市场需求的塑料模具设计知识。
五、定期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更新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也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更新,以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变化。
通过课程的更新,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加先进和实用的塑料模具设计技术。
六、引导学生跟随产业发展趋势塑料模具行业的发展非常快速,需要随时关注最新的发展动态并进行研究。
因此,在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学生需要接触到最新的设计理念、技术工艺等,在跟随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以更好地备战未来。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注重实践操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塑料模具设计人才,为塑料模具行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编号:XXXXX学分:3课程类型:必修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先修课程: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材料成型基础教学时长:48学时一、课程目标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方法和模具制造流程,提高学生的塑料制品设计能力和解决塑料制品成型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塑料成型工艺概述-塑料材料简介-塑料成型的分类和特点-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2.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热塑性塑料成型工艺-热固性塑料成型工艺-薄膜成型工艺-发泡成型工艺3.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模具设计流程及要求-模具设计软件的应用4.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常用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5.模具结构与设计-模具结构的分类和特点-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构件的选用与设计6.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工艺流程及工序-模具制造的常用加工方法7.模具试模与调试-模具试模流程与要求-模具调试的方法与技巧8.模具性能评价与优化-模具性能的评价指标-模具设计的优化方法三、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实验、互动讨论、实际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门课程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学生日常表现、小组讨论、实验和课程设计报告等。
五、参考教材1.《塑料成型工艺》王晓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模具设计》张亚军著,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3.《塑料材料与工艺》钱波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六、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塑料成型工艺概述第3-4周: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第5-6周:模具设计基础第7-8周: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第9-10周:模具结构与设计第11-12周:模具加工工艺第13-14周:模具试模与调试第15-16周:模具性能评价与优化第17-18周:复习与总结以上为《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塑料模具课程标准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代码:02023006)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1.课程性质与任务1.1 课程的性质塑料成型模具是许多工业部门的主要工艺装备之一,它在产品零件生产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1.2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塑料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知识,重点掌握注射模具的设计计算方法,达到独立设计和分组制作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注射模具的能力,对压缩模、压注模、挤出模、中空成型模和其它模具的设计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电工、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模具结构零件机械加工训练、模具成型零件数控加工训练、工模具制造工艺等课程紧密相关,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有的是在学习过上述课程的基础上加以具体运用,有的是在该基础上的延展、加深。
2.课程目标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手册、塑料模国家标准等有关资料,在规定时间内编制塑料成型工艺及设计、制造塑料模具。
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
学生完成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塑料成型的基本规律与模塑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关系。
(2)对塑料成型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和模具技术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掌握塑料成型工艺的设计,能较合理地拟定塑料成型工艺规程。
了解常用模塑设备的结构、特点,能较合理地选用模塑设备。
(4)掌握常用注射模的结构、设计计算和加工方法,能正确运用有关标准、手册等资料设计较复杂的注射模。
(5)掌握模具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较熟练的掌握模具加工设备的操作技能。
分组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注射模的制造、装配、调整、试模及对试模零件的检测。
(6)了解压缩成型、压注成型、挤出成型、中空成型等的成型原理、工艺和模具的设计方法。
(7)了解我国塑模的标准化,商品化情况,并能运用于模具设计中。
塑料模课程设计
塑料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塑料模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了解塑料模的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塑料模制作工艺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塑料模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掌握塑料模的制作流程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3.了解塑料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塑料模制作的基本工具和设备。
2.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塑料模制作工艺。
3.能够对塑料模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塑料模制作工艺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塑料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塑料模的制作流程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3.塑料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塑料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第二课时:塑料模的制作流程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第三课时:塑料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塑料模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塑料模的制作流程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塑料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塑料模的实际应用价值。
3.实验法: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简单的塑料模制作工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塑料模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塑料模制作工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塑料模制作过程和实际应用场景。
4.实验设备:准备塑料模制作所需的设备工具,如注塑机、模具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针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从事塑料模具设计岗位而开设的,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平台课课程,是一门基于职业和工作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简单到中等偏复杂塑件和模具为载体,将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有机融合、理论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引导作用。
(二)先修后续课程表 1 本课程的前导后续课程及其相互关系(三)本课程与中职、本科、培训班同类课程的区别。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能使学生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模具的能力。
(二)素质目标:1.提高质量和安全意识;2.树立自我发展、终生学习的观念;3.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4.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5.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知识目标:1.了解塑料知识。
2.掌握塑料模塑工艺知识。
3.了解塑料成型设备知识。
4.掌握塑料模具结构设计和计算知识。
5.掌握挤出模具的结构设计。
6.了解其他模塑成型知识。
(四)能力目标:1.了解塑件生产的原理、过程。
2.能够进行塑件结构设计。
3.能够选择合适的塑件原料。
4.能够填写成型工艺卡片。
5.能够进行注射模具设计四、课程内容五、课程设计七、课程考核(1)遵循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考核中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可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占 50%的办法计算总评成绩。
(2)对学生本学科的学业成绩不仅要重视结果,也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过程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八、课程实施条件(一)师资队伍要求师资队伍最好由 1 名专职教师和 1 名兼职教师组成,师生比达到 1:20.教师需要有工作经历,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工作(二)教学场所要求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模具拆装实训室; 2.设备要求按照一体化教学需要布置的一体化实训室,可以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具有足够学生实训用的各类型模具以及学生实训用的材料、工具等配套设施。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之一,一学期内进行,周学时为8,总课时为96。
《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一门基于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简单到中等复杂塑件和模具为载体,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设计、UG模具设计及模具制造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完《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UG》等课程之后,为加强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为毕业设计以及以后学生从事本行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不断地优化课程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
不断提高授课教师的学术造诣,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课程教学特色。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设计和丰富课程内容。
采用符合科学性、先进性的教学理念,将各位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为中心,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有意识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近年来,课程教学团队十分重视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外引内培,以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课件、典型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
已建成一批课程教学急需的课件、视频、动画、图片等课程教学资源,并传至网络空间,基本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通过前一阶段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还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1)产学结合、工学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课程改革不够深入,还停留于浅显层面。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程标准.pdf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标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基本信息本课程总课时数为90学时,学分6。
适用于3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
1.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塑料模塑工艺、塑料成型模具等基本知识。
了解塑料成型机械应用的基本知识。
具备塑料模塑工艺分析的能力,具备塑料模塑工艺规程的实施能力,具备设计中等复杂成型模具的能力,为在实际生产中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方面的实际问题打下必须的基础。
1.3设计思路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模具设计流程为导向,按照模具设计实际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重构工作过程知识结构体系。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单元,使工作过程中知识与设计流程紧密结合,在学习工作过程知识的同时设计技能也得到同步的训练。
教材内容遵循最新国家标准,并融入《模具设计师》职业标准所要求知识技能,强调“策略性知识”在任务实施、设计优化中的应用,同时引入模具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与行业发展紧密接轨,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共分安排5项目。
项目一为认识塑料及塑料成型,为后续项目设计打好基础;项目二通过选择与分析塑料原料、确定塑料成型方式及工艺过程、分析塑件结构工艺性、成型设备的选择、编制塑件成型工艺参数5个任务的训练,培养学生塑料成型工艺设计的能力;项目三通过确定分型面和设计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零件设计、选用模具结构类型及模架,设计调温系统、推出机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和模具工程图绘制7个任务的训练,培养学生注射模具结构设计、优化的能力,完成注射模具的设计工作过程进行完整训练;项目四部分对压缩、压注成型工艺的确定及模具结构设计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对于其他塑料成型方法及模具设计也做了相应介绍;项目五通过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对全书学习内容进行全面训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技能与企业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 B类(理论+实践课)是否为精品课程:院内一般课程总学时:64(理论学时数:48,实践学时数:16)学分:4分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之一。
它是一门基于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简单到中等复杂塑件和模具为载体,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技术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塑料成型基本原理、工艺方法、常用塑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特点、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编制塑料成型工艺、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成型模具,编写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以及模具装配、调试、维修的操作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1.系统掌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专业知识;2.了解常用塑料的性质及塑料的成型工艺方法,掌握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正确合理地设计塑料产品;3.掌握塑料模具的设计要领,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塑件的注射模具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压缩模具,压注模具和挤出模具的能力;4.掌握塑料成型设备的操作使用、日常维护等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中成品质量和模具方面的技术问题;5.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树立守法、安全、质量、效率和环保的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6.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五、技能考核要求1.考核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训考试相结合,各以百分制计算,取加权数核算最终成绩。
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部分优秀学生可取得相应的高级工资格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模工艺与设计》课程标准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塑料成型工艺分析、塑料模基本结构与分类的认识、塑料模设计方案确定、塑料模具装配与调试等专业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它主要是以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模具基础等课程为基础的一门课程。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学习情境是依据任务驱动法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
通过完成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学生通过5个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塑料成型工艺分析、塑料模基本结构与分类的认识、塑料模设计方案确定、塑料模具装配与调试和塑料制件质量缺陷初步分析等专业能力;资料的收集整理、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检查和判断、理论知识运用等方法能力;交接工作流程确认、沟通协作、语言表达、责任心与职业道德等社会能力。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①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注塑模具的能力。
②具体目标:
1.模具工艺编制人员,具备分析塑料产品的工艺性,并能找出工艺难点,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能编制常用的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2.模具设备维修人员,能选择合适的成型设备。
3.模具设计人员,掌握塑料模具常用的几种分类和典型塑料模具结构,具备读图能力;能根据产品确定塑料模具的结构方案;能独立设计中等程度的注塑模具。
4.模具钳工,能独立拆装简单的注射模具
四、实施建议
1、教材编写
根据三年制中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
教材开发的建议为:
(1)本着校企合作的理念,联合企业,组织开发有针对性的教材,内容紧贴岗位能力,技能训练紧贴职业要求,顶岗实习紧贴学生就业,考核标准紧贴职业资格认证,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选取的项目应主要来自企业的生产实际,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
(3)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围绕项目设置相应工作任务,力求任务明确,可操作性强;给学生有自主开发、协作的能力培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2、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应选用典型的冲压模具、塑料模具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识别模具结构、图纸,熟练掌握模具拆装、模具绘制图纸、模具安装、维护和调试成型设备系统和维护。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情景教学,加强任务的实操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挂图、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设备的内部结构,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学评价建议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