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和电影——若干根本差别》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和电影——若干根本差别》读书报告

现在是一个缺少读书的时代,电影和电视前所未有的充斥着现在的世界。纵观中国比较有名的电影和最近在社会上引起比较大的反响和共鸣的电影几乎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而且同一部小说不同的导演不同的理解会排出不同版本和感觉的电影。比如张艺谋改编的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拍成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拍成的电影《红高粱》。在中国算是比较早的根据小说改编电影的当属金庸的小说。比如《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鹿鼎记》等等。但是如果是先看过了金庸的这几部小说之后再看电影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说不如小说好,总感觉小说中的某些意思电影中表达不出来,有些遗憾。之所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能与电影和小说的区别有关系,小说中总有一些是电影中无法表达出来的。

在第八章小说和电影——若干根本差别这一章中,作者介绍了小说和电影的很多根本性的差别。“小说家运用文字,电影导演运用画面;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主要差别即在于此。”“由于小说家掌握的是一种语言的手段,他在开掘思想和感情、区分各种不同的感觉、表现过去和现在的复杂交错和处理大的抽象物等方面便得天独厚。尽管晚近以来某些电影导演力图在表现复杂的主观关系方面与文学一争高低,但电影毕竟在这个领域里比小说略逊一筹,难相比美。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人的内心世界上的电影导演,或者换句话说,当他们处理一些更适合于文学家的题材时,结果往往拍出静态的、混乱的和枯燥乏味的非电影。”作者在开头就点明了两点:一是小说和电影存在本质性的不同;二是因为两者表达手段的不同,电影是始终无法和文学在表达思想,给读者或者观众造成影响上达到一样的效果,总是略逊一筹。

电影是用图像和画面来表达,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而图像本来就无法和语言是同一个等级的,或者说在表达上是比不上语言的。语言可以表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意念活动,但是这些是无法通过镜头、人物和画面来表达的。所以就理性内容来说,电影的效果是不如小说的。就像文中所说的“‘自以为智力上高人一等’是摄影机永远拍不出来的。”很多时候电影导演花费的心思和精力并不比小说创作者少,甚至会更努力,但是依然达不到小说的效果。在一部小说的结构和一部电影的结构上存在着某些相通的地方,比如当根据小说改编成电

影的时候,小说中人物出现的顺序、场景的排列、故事情节的启程跌宕、人物矛盾的出现激化、问题解决的办法等等都是根据小说来表现的。甚至有时候电影导演似乎感觉是在完全按照小说作者的意思来拍电影,但是出来后的反响和效果依然不如对小说的评价。在文中作者也含蓄的提到了其中的原因,“电影和小说不仅‘看’的方式不同,而且被看到的东西也是不同的。”从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场景、是人物、是形象。这些东西和人的内心思想心理相比都是比较“死”的东西。如果人们看见文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因为自己的思想不同所以对文字的理解也会不同。但是当看到电影的时候,因为表达方式的单一,人物是按照演员自己或者导演的对小说的理解来表演,所以被看到的是导演的想法而不是观众的想法。

但是电影和小说相比也有优势,就是电影能更加真切逼真的展示形象。“电影的任务与其说是提供有关人物内心的‘信息’,不如说是传达人物的理性的、感情的、形体的或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经验。’但如果要给杜尔涅特提出的三种‘经验’方式排出先后次序的话,该是形体的第一,其次是感情,再次是理性的。即便是巴尔扎克或托尔斯泰,也无法象摄像机那样让我们极其清晰的‘看见’一张脸或一个身体或任何其他形体的东西。而电影导演则能把狂喜或悲伤表达得如此逼真,几乎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因为电影能吧一个面部表情放大到异乎寻常的的地方)。虽然小说家也能揭示强烈的感情和情绪,虽然小说也确实能比电影更复杂的方式来表达感情和情绪,但必须承认,电影表现感情和情绪要比小说更为直接。这就表明看电影一般来说要比读小说动脑少些而动情多些。”

在读完《小说和电影——若干根本差别》之后,里面的很多观点正好和自己以前思考的一些问题不谋而合。在接触中国电影的时候,比较感兴趣的就是中国的武侠电影,因为这些电影在韩国很少见,而且和韩国的差异也非常大。尤其是对根据金庸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比如《倚天屠龙记》,里面还有比较喜欢的武打明星李连杰的表演。和中国的朋友交流看电影的心得,他们普遍都说“你可以先看一下金庸的小说,电影比那差远了。”是出于好奇,一方面也是练习自己的汉语,我就看了一遍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在看完之后发现电影离小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首先就里面和张无忌有暧昧关系的女性来说一共有五个,朱九真、殷离、小

昭、周芷若、赵敏。金庸最喜欢的是小昭,在小说中对小昭的描写也是最漂亮的,是混血美人。但是在电影中,因为周芷若是主角所以周芷若是这五个女子中最漂亮的,其次是赵敏。这样人们的看电影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周芷若的身上,但是实际上看了小说的人都知道应该关注小昭更多些。同时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对小昭和张无忌的感情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小昭对张无忌的感情是这几个女子之中最单纯最无私的。但是从电影中之看到了小昭对张无忌好,但是内心深处的那份眷恋还是无法真正表达出来。

其次,对于灭绝师太这个人物的印象比较深。在电影版里面灭绝师太的镜头不多,她的武功极高、出手狠、性情刚烈和举止风范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表现。但是她本身又是矛盾的,一嘴的正义但做的事情却是和正义完全相反。比如她唆使她的女弟子纪晓芙去色诱杨逍之后杀了纪晓芙。在看了小说的读者,可能更感兴趣的是灭绝师太为什么是这样子的,为什么做出一件又一件心狠手辣的事情,而且是对自己的女弟子下手。她是不是经过什么事情才这样的。她在做这些违背她嘴上的正义的事情的时候心理又是怎么想的呢?可能每个读者心理都有不同的理解,或者猜测。但是这种心理活动在电影中是表达不出来的。

再次,电影和小说相比也有自己的优势,就像上文我们所说的,在形象的描述上要比小说更生动,更形象。例如对于《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崆峒派前展示七伤拳时这样写道:“张无忌高声吟罢,走上前去,砰的一拳击出,突然间眼前青翠晃动,大松树的上半截平平飞出,轰隆一响,摔在两丈之外,地下只留了四尺来长的半截树干,切断处甚是平整。常敬之喃喃的道:“这……这可不是七伤拳啊!”七伤拳讲究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这震断大树的拳法虽然威力惊人,却显是纯刚之力。他走近一看,不由得张大了口合不拢来,但见树干断处脉络尽皆震碎,正是七伤拳练到最深时的功夫。”1这一段如果呈现在电影荧屏上,画面和声音的刺激应该会比看小说来的更现实,更生动。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电影又比小说略胜一筹。

小结:小说和电影的表达手段的不同直接导致了电影始终略逊一筹。小说可以通过文字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心理和抽象的意念,但是电影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就无法彻底的来诠释这些。小说和电影给人们看的和人们通过它们看到的

1金庸,倚天屠龙记,广州出版社,200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