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反思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梦令》教学反思
语文2组陈毅教学《如梦令》与其说是让学生们赏析这首词,不如说是让学生们认识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1151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

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

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

所作诗风格豪迈,爱国热情极强,但流传不多。

人们读李清照,一般对她后期的作品比较熟悉,脑海里凄凉愁苦的印象比较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她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一次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似一帧无拘无束的生活照,使我们得以认识这位著名词人的早年风采。

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历任地方官职,对金石学很有研究。

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氛都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过着优闲平静的生活。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词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用“常记”二字总领,引起下面对回舟误入荷花深处情景的描绘。

“误入”是因为日暮光线太暗,也是因为沈醉;正是因为“误入”,才产生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景象。

“误”字不仅有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词意上巧妙地把读者带进一个朦胧的境地。

也正是出了这样的“岔子”,才使主人公平时不易显露的
一些性格特点呈露出来,使读者通过不寻常的举动的描绘,窥见其精神世界。

“争渡,争渡”的重叠,这本是词牌的要求,但在这里却显得妙合自然,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奋争之状,欢快之情,同时使词的音节变得顿挫有力。

充分体现了作者构思和措词的精妙。

(正像曹操《观沧海》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样,本是配乐时的套语,在作者笔下却与全诗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至此,桨声、笑语声、惊起鸥鹭的拍翅声和群鸣声互相交织,组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展示了作者青年时代的性格和生活。

鸥鹭在古人诗词中常被写到,它们被认为是“忘机”的飞鸟,独与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们亲狎作友。

作者在这里以鸥鹭形象作为陪衬,就是对主人公形象的潇洒天真的品格作一番加意地描摹,从而使全词洋溢地天真无邪、活泼烂漫的青春气息更加浓烈,更加感人。

我在教学这首词时主要从以下几个目标入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3.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具体教学策略如下: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二、品读全词,古文今译。

三、再读全词,搜寻精华。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四、赏析《声声慢》。

五、回环美酒意象,总结全文。

第四个环节有人觉得这是画蛇添足部分,相反我却认为要想更深地理解这首词,还得从李清照的写作背景入手,那么赏析《声声慢》就能将李清照的一生用这两首词进行概括:早期悠闲、幸福的李清照
和晚年孤苦无依,颠沛失所的李清照。

这样进行鲜明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悠闲、幸福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