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琐谈

合集下载

岫岩东北大鼓的历史沿革

岫岩东北大鼓的历史沿革

岫岩东北大鼓的历史沿革岫岩东北大鼓的历史沿革岫岩地处辽东半岛北部,东邻凤城市,西接盖县、营口市,南连东港、庄河市,北与海城、辽阳市接壤,总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

岫岩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下辖24个乡镇,人口约50万,其中80%为满族。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聚居在这里的满汉等民族相互交流与融合,形成了岫岩深厚的民间文化蕴藏,至今当地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满族习俗,如“双飞舞”、“雪地走”、“采珍珠”等,尤其是东北大鼓、太平鼓、驴皮影、二人转等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自2006年起,岫岩先后有“东北大鼓”、“皮影戏”、“满族剪纸”、“满族刺绣”、“岫岩玉雕”等五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成为当时我国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最多的县区之一,责任单位岫岩文化馆先后被辽宁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在岫岩,东北大鼓又被称为“大鼓书”,它是人们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多年来,岫岩东北大鼓一直活跃在城乡村镇及周边地区。

清道光年间是岫岩东北大鼓的孕育期。

“清代道光年间‘弦子书’的代表艺人是岫岩杨家堡乡人杨福祥(满族正黄旗),他当时的演出活动主要是在岫岩南部地区。

”①“弦子书”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东北大鼓艺术的前身。

其表演形式是演员手操小三弦,脚踏节子板,自弹自唱,又被称为“屯大鼓”[5]。

虽然当时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东北大鼓,但它已经具备了东北大鼓的雏形。

这种演出形式当时能够在岫岩出现,证明这里也是孕育东北大鼓艺术的地区之一。

清末民初,是岫岩东北大鼓的形成期。

这一时期,随着民间艺术的不断交流与传播,周边一些地区的东北大鼓艺人相继进入岫岩献艺,对岫岩东北大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譬如,盖县“南城调”东北大鼓艺人韩忠武、韩子阳②父子到岫岩城乡演出,因受当地百姓欢迎而定居于岫岩兴隆乡黄旗沟,并在当地先后收张文普、马跃武等人为徒,其根脉延续至今,为岫岩东北大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有岫岩三家子乡人刘丙洲,师傅是奉天东北大鼓艺人贾宝娣,学成后回到岫岩献艺授艺,他的徒弟王景祥在岫岩地区传人众多,影响深远。

东北大鼓“活态传承”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东北大鼓“活态传承”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东北大鼓“活态传承”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我国有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近代,更是出现了“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昌盛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有近600百个曲种,唱类270多种。

可是现如今,有很多在几十年前风靡一时的优秀艺术形式几乎销声匿迹。

这之中的代表就是与“蹦蹦”――二人转齐名的“奉调”――东北大鼓。

2006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这类渐渐消亡的民族优秀艺术的代表。

一、东北大鼓“活态传承”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困境东北大鼓是沈阳的“本土文化”,是沈阳最具地域特色的曲艺形式之一。

最初产生在东北农村,以后逐渐流入城市约18世纪上半叶(清乾隆年间)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说唱曲种,至二三十年代处于鼎盛时期,也曾流布天津、北京、内蒙古等地。

东北大鼓因其故事情节曲折、曲调诙谐幽默、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

艺人手提弦鼓,不论是田间地头、走街串巷、还是赶集庙会,不需要舞台、化妆、灯光、不拘服饰、道具,几个人围坐,鼓板一敲、弦子一响,说古论今、谈天论地,绘声绘色、妙趣横生。

那时就像今天的经典流行歌曲一样,上至张学良父子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无不陶醉在这优美弦声、铿锵鼓声中。

“一场大鼓一台戏”一位大鼓演员演唱就能招引来一二百名听众,尤其在农村它一直是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

在那个年代,没有空中舞台,电视和广播。

所以好多劳苦大众,没念那么多书,他们的许多知识就来自于听戏,听书,听大鼓。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受多种文化形式的冲击,东北大鼓似乎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传统以演唱东北大鼓作为职业的生存方式已经没有了吸引人才的魅力。

如今很少有人听东北大鼓了,很多年轻人东北大鼓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东北大鼓艺人的表演机会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东北大鼓的爱好者更是后继乏人,更没有人愿意学习这种艺术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一下子把社会人口结构布局进行了重新的排列组合,在失去了庞大的农村观众的同时,也失去了广阔的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平台。

吉林省东北大鼓概况

吉林省东北大鼓概况

吉林省东北大鼓概况东北大鼓是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中国北方曲种,是由清乾隆年间的子弟书唱腔传入沈阳后,与东北民歌相结合衍变而成的,一度盛行于沈阳,又称奉天大鼓。

东北大鼓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在其鼎盛时期,从业人员众多,在东北人民群众中影响巨大,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

东北大鼓最初的演唱形式是演员操小三弦自弹自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

清末民初出现了女演员,自操鼓板击节,由弦师伴奏。

后又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奉调、以吉林为中心的东城调、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江北调、以营口为中心的南城调和以锦州为中心的西城调,各派均有特长,风格迥异。

然而与繁盛时期相比,如今东北大鼓的发展现状堪忧。

由于“文革”等历史原因,以及电视、网络及其他娱乐形式的普及,东北大鼓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各门派传人的高龄化、后继乏人,使东北大鼓处于濒危状态。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东北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此,东三省积极地展开了抢救挖掘东北大鼓的工作。

为了挖掘、抢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吉林电视台东北戏曲频道历时两年,走访东北三省30个县、100多个村屯,挖掘整理东北大鼓资源,并于2013年1月15日到2月4日将东北三省50余位鼓书艺人请进吉林电视台演播室,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整理、录制。

基本情况叙述如下。

一、艺人·门派此次录制共邀请了42位说唱艺人、10位琴师,包括黑龙江省五常市、吉林省的榆树、怀德、德惠、四平、长春等地。

五常市——1人,女榆树——39人,其中男25人,女14人怀德——6人,其中男5人,女1人德惠——2人,其中男1人,女1人四平——2人,男长春——2人,男艺人的性别结构大体均衡,其中女性演唱者所占比例接近一半。

榆树的大鼓艺人比较集中,这与那里的文化部门比较重视民间文艺的传承有直接关系。

艺人的年龄普遍偏高。

据不完全统计,50~60岁的约占半数,70岁以上约占四成。

大鼓艺人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的艺术风格却是流派纷呈。

东北大鼓的缘起

东北大鼓的缘起
着绿浪 ; 进 山 如 同走 进 绿 色 的 世 界 。秋 风 又把玉米吹黄 , 高梁吹红 。 那 些 季 节 性 的
东北 大鼓有 一定 的地 域性 . “ 东北 ”

东 北 大 鼓 和 清 音 子 弟 书 有 历 史 渊
源。 清乾隆年间( 1 7 8 3年 ) , 子 弟 书 艺 人 黄 辅 臣 等 由北 京 来 到 东 北 ,把 子 弟 书 唱 腔 传 人 东 北 ,特 别 是 流 经 到 清 王朝 的 发 祥
词, 始 见于《 周礼・ 职方 式》 “ 东 北 日幽
州, 其 镇 山 日医 巫 闾 ” 。东 北 曾 被 称 为 辽
东、 辽海 , 近代也 被 叫过关东 ; 东 北 是 辽 宁 、吉 林 、黑 龙 江 三 省 人 民所 居住 的 地 方 。 它 的 东 北 和 东 南 与 俄 罗 斯 和 朝 鲜 接 壤. 南 濒黄海 、 渤海 , 与河 北 省 为 邻 , 西 临 内蒙 古 自治 区 , 总共 7 8 . 7 3万 平 方 公 里 。
人们 最 理 想 的 艺 术 享受 。 大 户 人 家 的 堂
都 是 一 件 很 有 意 义 的事 情 。


东 北 大 鼓 赖 以 生 长 的 人 文 地 理
屋、 深 山 里 的林 场 、 矿 山 的 工 棚 都 成 了 东
北 大鼓 演 唱 的 场所 。 然而 , 春 天一 到 , 冰雪 消融 , 裸露 出
龙江 的双 城 、 五常 、 齐 齐哈 尔 、 宁 安 都 是 大粮仓 , 更 是 东北 大鼓 艺 人 荟 萃 之 地 。
东 北 的 气 候 .有 别 于 杏 花 春 雨 的 江 南 。漫 长 的冬 天 , 铺天盖地的鹅毛 大雪 、
作家 、 女 真人李 直夫 , 本性 蒲察 . 著 元 杂

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家。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过程中,诞生了许多的曲艺形式。

比如:昆曲、京剧、川剧、秦腔、相声、快板、评书、评弹等等。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曾经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曲艺形式——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或“辽宁大鼓”是流传于黑、吉、辽三省的一种鼓曲形式。

早期主要在乡村流行,民间俗称"屯大鼓"。

演唱的曲调是当地人们熟悉的土腔土调。

东北大鼓在发展过程中也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

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小说和传奇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

关于东北大鼓的起源有二说:一说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北京弦子书艺人黄辅臣来沈阳献艺,吸收当地民歌小调演变而成;二说清道光、咸丰年间辽西"屯大鼓"艺人进城献艺,发展为奉天大鼓。

民国十八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

东北大鼓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

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音。

东北大鼓的主要演奏乐器为:三弦、大鼓、节子板、铜板。

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东北大鼓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如20世纪中期出现的"奉调"、"东城调"、"江北派"、"南城调"和"西城调"等,各派都拥有自己的传统节目。

"奉调"以沈阳为活动中心,唱腔徐缓,长于抒情,多演出《露泪缘》、《忆珍妃》等移植子弟书词的短段节目;"东城调"以吉林为活动中心,以演唱《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题材的节目为主;"江北派"以哈尔滨松花江以北地区为活动中心"南城调"以辽宁营口为活动中心;"江北派"和"南城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演的节目多说唱《呼家将》和《薛家将》等长篇大书;"西城调"以锦州为活动中心,擅长表演《罗成叫关》等悲壮故事。

新时代鞍山市岫岩东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

新时代鞍山市岫岩东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

新时代鞍山市岫岩东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岫岩东北大鼓,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享有盛名。

作为鞍山市的一部分,岫岩东北大鼓在新时代下,如何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研究,并就传承与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岫岩东北大鼓起源于辽东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该剧种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岫岩东北大鼓在传统时代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被视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瑰宝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岫岩东北大鼓面临着许多挑战。

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新时代下传承和发展岫岩东北大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1. 传承面临困难传统戏曲传承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岫岩东北大鼓也不例外。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兴趣逐渐淡化,导致传承面临困难。

剧种传承人越来越少,技艺传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2. 发展需求亟待满足岫岩东北大鼓在传统时代曾经非常受欢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娱乐方式的崛起,使得传统戏曲的发展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创新传统,使岫岩东北大鼓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承与发展问题解决对策1. 强化传统戏曲教育为了更好地传承岫岩东北大鼓这样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加强传统戏曲教育,提高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

可以通过学校、社区和机构等途径,开设传统戏曲课程,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技艺水平。

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传统戏曲在当前的新时代,现代科技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剧种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和推广,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戏曲。

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渠道进行传统戏曲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参与增加传统戏曲的关注度。

鼓韵弦音六十载—— 刘兰芳谈东北大鼓

鼓韵弦音六十载—— 刘兰芳谈东北大鼓

高 旭 刘兰芳,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从艺六十多年来,形成了激情洋溢、豪迈雄浑、极富声韵美的艺术风格。

除了评书,还有一种艺术形式是她多年来一直热爱、传承、牵挂的,这就是日渐式微的东北大鼓。

为什么她对东北大鼓念念不忘,东北大鼓对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本篇将采用口述史的形式,生动讲述刘兰芳与东北大鼓的点滴细节,系统梳理东北大鼓在她的艺术生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唱东北大鼓是我的童子功 我是辽阳人,1944年生于艺人家庭。

我的母亲和两个姨娘、表姐都是唱东北大鼓的,过去叫“奉调”[1]。

另外,我的表哥,就是我姨娘的孩子弹三弦。

新中国成立前,他们都是在小河沿的凝香榭献艺。

像我妈跟霍老师[2]一块唱大鼓,那阵儿霍老师是票头[3]。

受家庭熏陶,在学生时代我就会唱几段,像《忆真妃》,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的,但是张嘴就会。

可以说,我唱东北大鼓的根基比评书要深、要久,从小就有了根基。

1958年,家里生活困难,因为我从小没有父亲,跟着母亲长大的。

我母亲生了很多孩子,家里太困难了,我初中二年毕业,念三年的时候就辍学了,给了肄业证,就拜了杨丽环为师。

杨丽环老师既唱东北大鼓,又能唱西河大鼓,还能唱河南坠子,会弹三弦,那是好老师,河南人。

我很感谢杨老师,杨老师教我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的我西河弦,但是没学出来。

我想家了,给妈妈写信,就回到了辽阳。

在辽阳,茶馆听书的时候赶上我的表姐张曼云青霉素过敏,在西丰被一针扎死了。

这样光剩一个弦了,弹弦的就是我哥哥张文科。

我三姨娘就这么个女儿,难过,就要培养我。

当时我十多岁,就天天教我写什么呢?写《封神榜》,自己编着唱词,由我哥弹弦,叫我溜弦唱。

我姨娘一看我懂得辙韵,说“这个孩子可能天生吃这个。

”[4]这样,我哥和我,到了辽阳县的杂技团,就算招工进去的。

我既当报幕员,也唱段大鼓。

那阵儿就会了什么呢?《忆真妃》,也就是京韵(大鼓)的《剑阁闻铃》,还有《王二姐思夫》。

《忆真妃》是跟我妈学的,《王二姐思夫》是跟我三姨娘学的。

东北大鼓的历史复兴

东北大鼓的历史复兴

东北大鼓的历史复兴
兰青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16(0)9
【摘要】东北大鼓是中国曲艺说唱种类之一,流行于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东北地区的说唱艺术。

东北大鼓受到了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的陶染,在弦子书的基础之上,借鉴京韵大鼓、乐亭大鼓等相关姊妹艺术的成熟唱腔和艺术经验,经过不断的实践演出逐渐形成的具有北方特色的说唱曲种。

从东北大鼓的产生至今,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沧桑岁月,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东北大鼓经历了它的鼎盛与衰微,时代、背景、
【总页数】1页(P124-124)
【作者】兰青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东北大鼓发展前途——东北大鼓应老瓶装新酒 [J], 高春艳
2.东北大鼓再放异彩——2011东北三省“东北大鼓榆树演唱会暨研讨会”述评[J], 郭博雅
3.东北大鼓调研万里行——国家级科研项目"东北大鼓艺术流变研究"课题组调研札记 [J], 田蕊
4.东北大鼓保护刍议——东北大鼓研究系列之四 [J], 冯志莲
5.多元文化理念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由东北大鼓保护工程引发的思考 [J], 王学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高春艳居士主讲(

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高春艳居士主讲(

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高春艳居士主讲(第三十集)2006/3 北京档名:52-183-30第三十回查寻能者话说五祖大师入灭後,东山寺的众僧都推举神秀做住持,神秀拒绝了,并提议大家恭请那位得祖师衣钵的能者来住持东山,弘法利生。

大家一想,神秀说得有理:「对!今儿早上大师说衣钵被能者得之,这能者是谁?请您快快出来!」「能者就是有能为者,你既然敢接承衣钵,为何不敢出来见我等?你得衣钵而不出,情同不得,你到底要干什麽?快快出来。

」众人吵闹多时,也没闹出这得衣法的能者。

老僧惠明一看,当即高喊:「诸位同修,大家不要吵了。

依贫僧看来,这得衣法的能者准是一位下座弟子,怕威德不足难以服众。

其实,你这位能者不必担心,你既有祖师的衣钵心法,我等自然恭敬你。

无论你是上座僧人还是下座弟子,哪怕是一介沙弥,我等都应该拜请你做本寺住持,弘法利生。

请这位能者快快出来。

」老僧惠明求法心真是切,他把这上座、下座,甚至连没座的沙弥都喊出来了。

可是没有人搭腔。

他哪知道,这得衣法的能者连沙弥的地位都不如,竟是一个俗人。

老僧惠明喊了半天,不见有人搭腔:「奇怪,这得衣法的能者难道是没在寺中,走了?」众僧一听急了:「什麽?他走了,太不像话了,既然得衣法,就应在本寺弘法利生,他干嘛走?得衣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高春艳居士主讲(第三十集)2006/3 北京档名:52-183-30 1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高春艳居士主讲(第三十集)2006/3 北京档名:52-183-30 2法,抛下大众於不顾,他自己走了,这不太自私了吗?」大家吵吵嚷嚷,有几位青年武僧当时更火了:「这得衣法的能者也太不像话了,抛下大众於不顾。

他带走我东山衣法,我们没办法持进修禅,带走了衣钵,我们不能立祖,这招太毒了。

我要知道他是谁,绝不饶他!」众人这一激演一吵,神秀急忙答话了:「各位师兄师弟,各位同修,大家不要动怒,岂不知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吗?那能者带走衣法也许另有其因。

我们先查一查这能者到底是谁,再行商议。

东北大鼓_精品文档

东北大鼓_精品文档

东北大鼓东北大鼓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备受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大鼓以其独特的节奏、激情四溢的演唱和丰富多样的表演内容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东北地区,东北大鼓被广泛传承和发展,并成为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东北大鼓的艺术形式东北大鼓是一种集鼓、唱、念、做、打、持器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

在演出中,演员一般会用大鼓来奏击强烈有力的节奏,而在大鼓的伴奏下,演员会结合唱词、念白和动作来展示角色的情感和表情。

同时,表演中还会配合一些道具和舞蹈动作,使整个演出更加生动活泼。

东北大鼓的特点东北大鼓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它的节奏明快、有力,在演唱和表演中能够充分展现角色的激情和精神状态。

大鼓的声音犹如雷霆般的轰鸣,给人一种震撼感。

其次,东北大鼓的表演形式多样化,除了唱腔和念白外,还有丰富的动作和舞蹈,使观众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再者,东北大鼓的表演内容往往富于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常常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使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一种愉悦的感觉。

东北大鼓的历史渊源东北大鼓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中。

在中国历史上,东北地区的农民起义活动频繁,农民起义军往往会在战斗中用鼓来鼓舞士气和传递指令。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起义军的战鼓逐渐演变为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即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的表演最初主要是靠口耳相传,后来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开始将表演内容记录下来,并创作了更多的剧目,使东北大鼓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

东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东北大鼓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表演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在中国东北地区,许多戏曲院团和民间艺人都把东北大鼓作为自己的表演内容之一。

同时,一些专门从事东北大鼓研究和传承的机构也应运而生,他们不仅致力于整理并保护传统的东北大鼓剧目,还在创作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使东北大鼓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得以继续发展。

东北大鼓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研究

东北大鼓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研究

108东北大鼓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研究文/徐家锋摘要:东北大鼓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说唱音乐艺术之一。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东北大鼓的发展却令人堪忧。

进入21世纪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断倡导和我国政府的重视下,东北大鼓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为东北的大鼓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

本文将从东北大鼓的现状出发,从不同视角来关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东北大鼓。

关键词:东北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东北大鼓,亦称奉天大鼓,辽宁大鼓,是流传于我国东北三省以及京津、内蒙古等地区的说唱曲种之一。

东北大鼓约发端于清代中期,并一度盛行于沈阳,是东北地区代表性曲种。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包括东北大鼓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正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以及自然灾害和战争动乱等因素的冲击而日益被破坏,民族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民族文化不仅承载着历史,也关照着未来,而民族文化中的“非遗”,不仅是我们寻找自身的一把钥匙,也是唤醒民族记忆,激发创造力的动力源泉,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东北大鼓呢?本文将不揣浅陋,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立法先行在“非遗”保护方面,很多先进国家如法、意、德、荷、日、韩等都通过立法保护。

我国在总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各国“非遗”法律法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国情的立法模式,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草案)》(2003年)、《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以及2011年颁布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从我国的保护机制和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非遗”保护的法律制度采取以行政保护为主、民事保护为辅,两者并行的模式。

二、政府主导,政策落实2001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始起步,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保护工作由此全面展开。

小议东北大鼓的传承与保护

小议东北大鼓的传承与保护

人也 往往 藏身 于 民间 ,并不 为众 人所 知 。一 些老 艺 人达到 了相 当高 超 的艺术 水 准 ,在一
场 又 一场 的鼓 书演 唱 中 ,无 论 是 正 史 古 典 ,

不容 乐观 的发展 情 势
东北 大鼓 ,是 广泛流 行 于我 国东北 三 省
还是 野 史传奇 。不论边 关 沙场 、还 是花 前月
施 。共 同营造适 宜 东北 大鼓 发展演 进 的 良性 文化 生态 。
三 、相关 艺术研 究 需要进 一步 规 范
习这项 艺术 形式 。如 果不加 保 护 ,势必 面 临 消亡殆 尽 的危 险 。究 其原 因 ,笔者认 为 :东 北 大 鼓 的衰 微 ,既有 客 观 环境 带 来 的影 响 , 也有行 业 自身 的问题 。如 果缺 乏与 时俱 进 的 作 品 、靠 吃祖宗 的 老本过 日子 的情 形没 有得
少 ,仅把 它们 当成 文物 放入博 物 馆 .也不 在
于专 家 学 者 的学 术 研讨 和论 文 论 著 的多 少 , 而应 该是 对东 北大 鼓艺 人 的鼓 励 以及 他们 头 脑 中的宝 贵资 源 的抢 救 ,要 通过 各种 方式 让
艺术 重新 回到 观众 中去 ,让 艺术 原 汁原 味地
剧作 艺 漫 e rC c s 家I 林 话Ih t il T A r e
小 议 东 北 大 鼓 的 传 承 与 保 护
凰 高春 艳
东北 大鼓 是最 具东 北地 域特 色 的 民间 曲 艺形 式 之一 ,被列 入 《 第一 批 国家非 物 质文 化 遗产 保护 名 录》 l l l 为文 化部 门重 要扶 ,成 持 和保 护对 象 。传 承 与振 兴这 项 艺 术 形 式 . 除 了政 府 帮扶和 制度 保障 .更 重要 的是 相关

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
2006年5月20日,东北大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 为Ⅴ-6。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 文化演艺中心)获得“东北大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沿革
起源背景
发展情况
东北大鼓原名奉天大鼓,也称辽宁大鼓。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乾隆年间(1736-1796年) 一个叫黄辅臣的弦子书艺人到沈阳献艺,在吸收了东北民歌、东北小调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一个人打板击鼓演唱,另一个人弹三弦伴奏,一部书少则说三五天,多则说十天半月。还有种说法是东北大鼓起 源于辽西农村,当时的农民买来一些鼓词小唱本,在农困时有人照着唱本用当地的土调唱。那时候没有收音机, 没有电视机,男女老少坐在一起,听人来唱“唱本”也是一种乐形式。当时只要是念过一两年书的人就能顺着明 唱词的韵律往下唱,有不认识的生字也能顺下来,因此唱“唱本”还能多认识一些字。后来出现了专门叫唱“唱 本”的民间艺人,农闲时走乡中户,手操三弦,自弹自唱,老百姓都叫它“电大鼓”。有一些农村的人常以此为 生,有时还替人算命、批八字东北大鼓传承人霍大题般是正月里以算命为主,平时则走乡串户赶会,谁家办喜事、 寿宴也请艺人去说书唱曲叫“说乐书”。如果某个地方久早无雨,老百姓许愿希望天降大雨,也请说书的艺人去 说段,叫“说愿书”。有些艺人出名了,就开始往城市跑。大约在道光(1821-1850年)、咸丰(1850-1861年) 年间,在奉天(沈阳)已经有鼓书艺人或摆或走乡串巷去献艺。
“鼓套子”,是东北大鼓艺人的基本功。开书时的鼓套,一是招徕观众;二是暗示观众即将开书。演唱中的 鼓板起到调整节奏,烘托气氮的作用。鼓,讲究“打、捻、挑、压”。板,讲究“扬、平、立花”。扬是一种式, 平是两头点,上边叫眼下边叫板。扬是唱慢口的,立是快唱时候用,花板是在唱中间的过门使用。鼓,又分过鼓、 底鼓、起鼓、落鼓。鼓是指挥,鼓板一点,乐队得跟着走,哪停、哪动都有暗示。鼓一收,响动就停止。所以, 鼓不但在打、捻、挑、压中指挥、伴奏,打出套数来,还得打出情来,打出喜、怒、衰、乐。如《宝玉探病》, 演员一出场就比较严肃,鼓点也是深沉的。又如《擂鼓战金山》,一点鼓起慢板,三点下去就快,火爆。

东北大鼓传承之我见

东北大鼓传承之我见

东北大鼓传承之我见作者:胡晓旭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9期【摘要】东北大鼓是流行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的一种曲艺艺术,它贴近生活,曲调丰富,唱腔流畅优美,表演形式通俗,表现力极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曾经盛极一时的东北大鼓,现在已面临无地演出,无人观看的窘境,现状令人十分担忧。

老一辈一人相继去世,新一辈无人接替,传承问题是东北大鼓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本文就东北大鼓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其传承工作的进行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关键词】东北大鼓;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是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的一种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小说和传奇故事,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

在沈阳地区盛行一时,清末在沈阳设置了奉天府,东北大鼓又叫做“奉天大鼓”。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东北大鼓缺乏适合表演的场地,大批听众的转移,造成东北大鼓无处传承的严峻形式。

新生代转行,老一辈过世,这一历史悠久的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巨大挑战。

为这个独特的艺术形势延续香火,保护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在东北大鼓的传承过程中,我认为应该着重建设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东北大鼓曲艺的技巧精髓的保护保护一种艺术,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它的艺术精髓,我们可以通过录制视频,让德高望重,技艺娴熟的老前辈,将自己的一身本事,拍摄制作成教学视频或演出视频,利用先进的网络条件,广泛传播,让全国人民都有机会接触、学习东北大鼓这一门艺术。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东北大鼓的文化内涵,只要资料在,这门艺术就不会失传。

东北大鼓的演奏已有很悠久的历史,随着演艺的地域越来越广,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众多流派,这些流派拥有各自的历史、不同的演奏形式。

传承东北大鼓,也必须传承其深厚久远的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编撰书籍,将这些流派的起源,发展,特色等等文化内蕴写入书籍,保留东北大鼓最珍贵的文献资料,同时出版这些书籍,也是发展传承的一种重要途径。

浅谈东北大唢呐的演奏特点

浅谈东北大唢呐的演奏特点

浅谈东北大唢呐的演奏特点作者:张向锋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21期【摘要】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声音高亢、表现力极强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

东北大唢呐就是其中极富个性的一种,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民间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少不了的场面乐器。

它与传统唢呐的音程关系不同、演奏指法不同,也有独特的手部演奏技巧(如借孔音、变色音、打和垫音等)、嘴部演奏技巧和鲜明的整体音乐风格。

东北大唢呐的这些特点都应当在其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与推广,使唢呐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关键词】东北大唢呐;演奏方法;演奏技巧;音乐风格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极强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

它的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

中国唢呐文化博大精深,其演奏的派别有东北派、山东派、山西派、河南派等,各派别的唢呐演奏风格迥异;唢呐又按外形大小分成大唢呐、中唢呐、小唢呐等不同种类。

东北大唢呐就是其中极富个性的一种。

东北大唢呐在历史上不断因为南北文化交流,从中原一带流向塞外关东,不断变异,积累起自己独特的个性。

东北大唢呐俗称“东北大杆”,主要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民间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少不了的场面乐器。

它按长短分,有一尺六寸、一尺五寸、一尺四寸、一尺零五等规格。

其膛较大,芯子较细长,音孔平均,哨片用芦苇制成,形状多呈扇子面,音色浑厚圆润、朴实响亮,与其他唢呐有诸多不同。

东北大唢呐首先在音程关系上就与传统唢呐不同。

以传统D调唢呐(从下往上第三孔作1)为例,它的音程关系是筒音与一孔为大二度、一孔与二孔为大二度、二孔与第三孔为小二度,筒音超吹为八度,而东北大唢呐的音程关系是筒音与第一孔为小三度,第二、三、四孔之间均为大二度,超吹为九度。

音程关系的不同引起了演奏技巧的不同。

以筒音为A(作re)第三孔为E的东北大唢呐为例,第一孔平吹就是fa,而筒音超吹即是高音mi,要在第一孔吹出mi就需要调整气息和口型才能奏出。

东北大鼓的缘起

东北大鼓的缘起

东北大鼓的缘起作者:邱淑华来源:《活力》2014年第07期[关键词]东北大鼓;产生;渊源东北大鼓作为东北本土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形式,诞生以来,历经近三百年的沧桑岁月,一直备受东北民众的喜爱。

即或在大众文化传媒现代化,人们欣赏趣味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很多人对本地大鼓喜爱的程度未曾稍减。

研究和探讨东北大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揭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无论是对东北大鼓艺术自身,还是对其他的艺术形式,无疑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东北大鼓赖以生长的人文地理环境首先,我们探寻一下东北大鼓艺术是在怎样一种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孕育而成的。

(一)东北的地理位置东北大鼓有一定的地域性,“东北”一词,始见于《周礼·职方式》“东北日幽州,其镇山日医巫闾”。

东北曾被称为辽东、辽海,近代也被叫过关东;东北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人民所居住的地方。

它的东北和东南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南濒黄海、渤海,与河北省为邻,西临内蒙古自治区,总共78. 73万平方公里。

东北地区历史悠久。

远在旧石器时期,华北一带有“北京猿人”的时候,东北已经出现了“金牛山人”和“鸽子洞人”等原始人的活动。

从挖掘出土的压印蓖文陶器、细石器和青铜器的鼎等文物显示,距今六七千年前,东北已经有了人类文明。

尤其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有密集的村落的女神庙及祭坛,有精美的“玉猪龙”石器饰物,说明距今五千年前,东北大地已经有了地区的民族宗教信仰和集体祭祀活动。

东北地区地大物博,地广人稀。

既有高山大川,又有平原沃野。

松辽平原和松嫩平原盛产大豆、高梁。

东北山区是闯关东的人们垦荒、伐木、淘金、采参的求生之地。

东北大鼓自诞生以来,正是沿着辽西走廊,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流传开来。

辽宁的营口、鞍山,吉林的怀德、榆树,黑龙江的双城、五常、齐齐哈尔、宁安都是大粮仓,更是东北大鼓艺人荟萃之地。

东北的气候,有别于杏花春雨的江南。

漫长的冬天,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凛冽刺骨的北风,冰天冻土。

东北大鼓研究综述

东北大鼓研究综述

东北大鼓研究综述齐向军【摘要】东北大鼓是具有着200多年历史,流传于我国东北三省和京津、内蒙等地的说唱艺术.它以雅俗共赏的表演形式、独具特色的表演唱腔在我国北方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东北大鼓的现状同中国众多传统曲艺一样不容乐观.近年来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号召,为东北大鼓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政府、社会、曲艺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大鼓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东北大鼓的研究状况,从艺术来源、代表人物、传承保护以及本体研究等多方面进行梳理,认为东北大鼓的研究应以人文保护和培养、演出为主要手段,并结合艺术本体与时代特点进行与时俱进的艺术创新来发展东北大鼓艺术.东北大鼓是具有着200多年历史,流传于我国东北三省和京津、内蒙等地的说唱艺术.它以雅俗共赏的表演形式、独具特色的表演唱腔在我国北方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东北大鼓的现状同中国众多传统曲艺一样不容乐观.近年来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号召,为东北大鼓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政府、社会、曲艺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大鼓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东北大鼓的研究状况,从艺术来源、代表人物、传承保护以及本体研究等多方面进行梳理,认为东北大鼓的研究应以人文保护和培养、演出为主要手段,并结合艺术本体与时代特点进行与时俱进的艺术创新来发展东北大鼓艺术.【期刊名称】《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东北大鼓;传承发展;人文保护【作者】齐向军【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7一、关于东北大鼓的源流,学界提出的几种学说及其产生渊源和影响因素东北大鼓形成至今,具有200多年的曲艺历史。

关于其本体来源,文献史料上有众多记载,林林总总,众说纷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鼓琐谈(熊德安)
东北大鼓是产于沈阳地区的地方曲种。

因沈阳在历史上曾名奉天,故当时有“奉天大鼓”、“奉派大鼓”之称。

张学良“东北易帜”后,“ 该曲种又称“辽宁大鼓”。

因这一曲种在东北广泛流传,所以多称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基本唱腔,如四大口、四小口、慢板、扣调、切口等,还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强,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

东北大鼓是清代中叶以后,在演唱东北子弟书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沈阳“老君堂江湖行祖师刻碑”:内记有“评词”、变彩”、“八角鼓”、“大鼓”、“弦子书”诸行当,其中除“变彩”即戏法属杂技外,其他通称为“十样杂耍”。

该碑刻中的“大鼓”、弦子书”即皆系东北大鼓,在上述条目下还列有表演者:车德宝、杨久长、郭清和、赵壁、张得威、韩永滔、王德生等七人。

东北大鼓称奉天大鼓,系清末沈城曾设置奉天府而名。

它最初的演唱形式是:演员自操一种小型三弦,边弹弦边演唱,脚下还踩着“节子板”用以伴奏,所以又称“弦子书”。

其唱词多为子弟书词,故亦称“清音子弟班”。

昔日为乡村土音,后渐传入城市,唱法乐器均有所增加。

据光绪年间的《沈阳百咏》云:“铁鼓敲来手不停,高烧银烛照中庭。

梅花一曲春风调,人倚金闺彻夜听。

”又“张长李短客谈亲,听演盲词稗说新。

好诗二更钟动后,满街灯火散闲人。

”作者为沈阳籍著名诗人缪润绂,对家乡习俗记载甚详,可知清代奉天大鼓在沈城即已家喻户晓,广泛流传了。

东北大鼓最早的门户有梅、清、胡、赵四大家,即四大流派,在辽沈地区有奉调、南城调、北城调之分。

早先奉天大鼓有位艺人叫刘连甲,绰号“浪刘”,其师门振邦,绰号“浪门”、门框”。

当时在盛京(沈阳)的民间曾流传着“要说好,车德宝,要讲浪,数门框。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奉天教育司创办“奉天评词鼓书研究社”(址在今城内中街内金生鞋店),当时报考者约200多人。

1924 年2月,奉天市公所又举办“书曲传习所”。

奉天大鼓从过去背着简单的行李,手提弦、鼓走乡串户演出,
俗呼“摸竿”的“屯大鼓”,正式走向有演出场地的舞台。

清末民初,沈城的许多茶馆内均有奉天大鼓演出,城内中街鼓楼南的万泉茶社(现正阳旅社),即有号称奉天大鼓“鼓皇”的朱玺珍,长年在此“压大轴”。

奉天大鼓名家霍树棠也常来献艺,他后来在北市场的四海升平茶社演出。

“鼓皇”朱玺珍,九岁登台,头梳小辫,人称“朱小辫”、“九岁红”。

十几岁即精工于《三国》段30多个曲目,每唱“珠喉婉转,字句清悦,洪而不放,高而不暴,低而不糜,细而不断,腔调则尽而不满,速而不追,抑扬得法,顿挫成宜”,故被誉为奉天大鼓“鼓皇”。

她深受鼓界大王刘宝全赏识,将其认为干女儿,亲自授其艺,纠正了“音裹字”及平仄字轻重音不准等缺欠,技艺愈加臻美。

奉天大鼓名家刘问霞坐镇城内木行胡同的公余茶社,有时还去凝香榭茶馆(今光陆电影院)演出。

刘问霞师承“浪刘”、“ 门框”,善于表达细腻的情节和含蓄的感情,唱腔委婉缠绵、分外动听。

她首先打破了目不斜视的旧规,而独具典雅大方的演出台风,享有“奉调鼓王”之称。

在奉天大鼓的男演员中,霍树棠可算佼佼者。

他嗓音宽厚甜润,高亢有力,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特具爽朗豪放的演唱风格。

早年多唱长篇大书,代表书目有《马潜龙走国》、《彩云珠》等;后来专攻小段,如《游西湖》、《古城会》、《糜氏托孤》等,尤为《三国》段深受群众喜爱。

解放后,他在东北大鼓的唱腔与表演方面,又有所革新,曾演唱《杨靖宇大摆口袋阵》、《狼牙山五壮士》、《罗盛教》等新曲目,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观众留下鲜明印象。

在1958年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中,霍树堂演唱的《杨靖宇大摆口袋阵》荣获一等奖,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周恩来总理还关切地问道:“沈阳小河沿还有东北大鼓吗?”
感谢读者推荐!作者:熊德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