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基本病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化性病变
钙化性病变
钙化性病变
钙化性病变
钙化性病变
钙化性病变
肿块性病变
肺部病变以形成团快状影为特征,通 常为肺部的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部分为 非肿瘤性病变。 影像表现特点为:1、良性肿瘤呈膨胀性 生长,多呈球形,有包膜生长慢,边缘光 滑锐利。2、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 块各处生长速度不同,而呈分叶状,多无 包膜生长快,而边缘模糊。少数肿瘤可有 空洞形成。
三、MRI检查 不需使用对比剂即能将纵隔内疾病与大 血管和脂肪影鉴别。 能直接三维和任意角度成像。 较X线摄影和CT更易显示病变和定位。
第二节 正常影像解剖
一、正常X线表现 (一)胸廓:包括软组织和骨骼 1、软组织的影像有 (1)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 (2)胸大肌 (3)女性乳房和乳头 (4)第一、二肋骨伴随阴影
肿块
A,右上肺边界清楚的囊性肿块。 B,左肺门 上方肿块伴左肺上叶阻塞性炎症和不张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肿块
空洞与空腔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 管排出后形成;洞壁可以是坏死组织、肉芽组 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所构成。多见于肺结 核、肺脓肿、肺癌、肺真菌病等。 影像表现有三种: 1、虫蚀性空洞:又称无壁性空洞为大片坏死 组织内形成的空洞,洞壁为坏死组织,在大片 实变区内出现多个大小不等、边缘部规则透明 影常见于干酪性肺炎。
左肺上叶舌段肺 不张
右肺中叶不张
(二)肺部病变
渗出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纤维化 钙化 空洞性病变 空腔 肿块及结节
渗出性病变
机体对急性炎症病变发展过程中的 反映,肺泡腔内的气体被血管渗出 的液体所代替,形成渗出性实变。 渗出液可为浆液性、血性。其中有 白细胞、红细胞及纤维素。见于肺 炎、肺结核。
X线表现
局限型: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大小
不一,软组织密度,边缘光滑,分 叶状少见,偶见点状钙化,呈钝角 与胸壁相交。部分病例有蒂。少有 胸腔积液及肋骨破坏。 弥漫型:广泛胸膜增厚,胸膜面多 个大小不等结节,不能自行吸收的 胸腔积液。可见纵隔肺门淋巴结增 大及肋骨破坏。
胸
膜 间 皮 瘤
CT与MRI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游离性积液(大量)
游离性积液(大量)
游离性积液(大量)
游离性积液(大量)
游离性积液(大量)
局限性—包裹性
包裹性积液
包裹性积液
包裹性积液
包裹性积液
包裹性积液
肺部渗出与增殖性病变
渗出性病变
渗出与增殖病变
增殖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纤维性病变
肺部慢性炎性病变在修复愈合过程中, 纤维成分代替了细胞成分而形成瘢痕。 可分局限性和弥漫性。多见于慢性肺炎、 肺结核;胶原病、硬皮病、类 湿病、尘肺等。
影像表现特点:
1、局限性纤维化表现为结节、肿块、 大片影时不易与增殖性病变区别; 小的纤维化表现为索条状僵直高 密度影。 2、弥漫性纤维化表现为网状、线状 及蜂窝状影。
4、病变常自肺野向肺门方向发展,当病变 发展至肺门附近时,可在实变的密度增高影 中显示含气的支气管影,称为空气支气管
征或称支气管气像。 5、渗出性病变变化较快,经恰当治疗 后1-2周内可吸收。
右上肺渗出性病变
渗出性病变
渗出性病变
渗出性病变
渗出性病变
渗出性病变
渗 出 与 实 变 C T
胸膜粘连
胸膜粘连
胸膜粘连
胸膜钙化
胸膜钙化
胸膜间皮瘤 Mesothelioma of Pleura
病理与临床
胸膜间皮瘤是胸膜的原发肿瘤,发
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性别无差异。 可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良性间皮 瘤以局限型多见,结节状,包膜完 整。恶性间皮瘤以弥漫型多见,胸 膜弥漫增厚及多数大小不等结节, 包膜不完整,常伴有血性胸水和纵 隔或肋骨侵犯。临床常有胸闷、胸 痛、气短,可伴肥大性骨关节病。
纵隔正侧位
纵隔正位
纵隔侧位
(六)膈肌
正常膈肌。胸部正 位片示呈光滑的弧 形,肋膈角锐利, 右肺较左膈略高。
正常影像解剖
二、正常CT表现 正常肺门及支气管的CT表现 正常纵隔的CT表现
正常肺门及支气管CT表现
气管分叉平面
右上叶支气管平面
中间段支气管平面
右中叶支气管平面
肺静脉干平面
正常肺及纵隔CT表现
主动脉窗层面
左肺动脉层面
正常纵隔的CT表现
胸廓入口平面
胸骨柄平面
主动脉弓平面
主-肺动脉窗平面
肺动脉分叉平面
左下肺静脉干平面
正常影像解剖
三、MR 正常胸部MRI表现
正常肺及纵隔MRI表现。A、B.轴位T1WI, C.冠状位T2WI
胸部冠状位(主支气管平面)
影像表现特点
1、病变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小范围的实变 可融合成大片实变。 2、因为炎性渗出液可通过肺泡孔向邻近肺泡 逐渐蔓延,病变与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清,病 变边缘模糊。如病变靠近叶间胸膜时可见锐 利的边缘。 3、病变中心区密度较高而均匀,边缘部分较 淡。病变密度与渗出液的细胞成分有关。通 常以纤维素为主的密度较高,脓性渗出为主 的次之,浆液渗出为主的密度较淡。
纤维性病变
纤维性病变
纤维性病变
肺部纤维化
肺部纤维化
纤维性病变
钙化性病变
属于变质性病变,受到破坏的 肺组织局部脂肪酸分解引起酸碱度 的变化,钙离子以磷酸钙或碳酸钙 形式沉积下来。多见于肺结核、矽 肺、肺胞微石症等。
影像表现特点:
密度很高、边缘清楚锐利、大小形 状不同的阴影。可为斑点状、块状或球 形。 肺结核---斑点状 错构瘤---爆米花样 矽肺淋巴结---蛋壳样
空腔
胸部斜位片示肺内可见气球样空腔
右上肺大泡
空腔性病变
空腔性病变
空腔性病变
空腔性病变
空腔性病变
间质性病变
肺间质炎症或纤维化引起 表现为广泛性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 走行混乱,有时伴有小斑片状渗出性病 变。
肺间质纤维化
间质性病变
间质性病变
(三)肺门改变
肺门增大或缩小 肺门移位
空洞性病变
空洞性病变
空洞性病变
空 洞 性 病 变
空洞性病变
空洞性病变
空洞性病变
空 洞 性 病 变
空洞
A,无壁空洞,其内可见气液平面;B,双肺 多发薄壁空洞
胸部平片示左肺野空洞病变,壁较厚,可见气 液平
空腔
空腔:空腔与空洞不同,是肺内生理腔 隙的 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含气肺囊 肿、支气管扩张等。构成空腔的壁薄而 均匀,周围无实变,无气液面;伴感染 时可有液面,周围可有小片影。
肺野划分示意图
(四)肺门
肺门阴影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 淋巴组织的投影构成,主要成分为肺动 脉和肺静脉。 右肺门角----右肺门上下部的夹角。
肺门结构示意图
正常肺门。胸部正位片(A)和侧位片(B)
肺 纹 理
肺 纹 理 ( 侧 位 )
(五)纵隔
纵隔位于两肺之间,上部为胸廓入口, 下缘为膈,前部为胸骨后缘,后部为胸 椎。 在侧位胸片上,可分为前、中、后部和 上、中、下部,即9个分区。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弥漫性肺气肿
弥漫性肺气肿
弥漫性肺气肿
弥漫性肺气肿
左侧局限性肺气肿
右侧局限性肺气肿
左肺上叶不张
左肺上叶不张。CT增强扫描,不张的肺组织 可见强化
左肺中央型肺癌并左肺上叶不张
右肺中央型肺癌并中叶不张
右肺中叶不张
右上肺肺段不张
右上肺肺段不张
右肺上叶肺不张
正常肺及纵隔MRI表现。A.为横断面图像, B.为横断面,C.冠状面,显示心腔结构
第三节 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一、X线 (一)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支气管阻塞最常见病因有支气管腔内肿 瘤、异物、结核及先天狭窄等。淋巴结 肿大是支气管外压性狭窄最常见的原因。
阻塞性肺气肿----因支气管活瓣性狭窄, 空气易进难出,肺内含气增多。 阻塞性肺不张 ----因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 气体吸收,肺体积缩小。 阻塞性肺炎----为阻塞后并发症。
包裹性积液
包裹性积液
肺癌并少量胸腔积液
中量胸腔积液CT
大量胸腔积液CT
气胸
气胸
气胸
液气胸
液气胸
液气胸
包裹性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
胸膜wenku.baidu.com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
胸膜粘连
胸膜粘连
左肺门增大(左肺门淋巴结结核)
肺门影变小
右肺门上提(慢纤空)
(四)胸膜改变
胸腔积液
游离性积液(少量)
游离性积液(少量)
游离性积液(少量)
游离性积液(少量)
游离性积液(少量)
游离性积液(少量)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游离性积液(中等量)
正常胸部
正常胸部
正常胸部
正常胸部
2、骨骼的影像
(1)肋骨 (2)锁骨 (3)肩胛骨 (4)胸骨 (5)胸椎
正常胸部
正常胸部
正常胸部平片:双肺 透亮度正常,肺纹理 清晰,肺门不大,膈 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及大小正常。 A.正位;B.侧位。
胸部正位
胸部侧位
渗出与实变MRI
增殖性病变
为肺的炎症在肺内形成的肉芽组 织病理特点以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 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不同于以液体 为主的渗出性病变。多见于慢性肺炎、 肺结核、矽肺。
影像表现有如下特点:
1、一般为结节状,大者呈肿块或大片状影。 2、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无融合趋势,多 数病灶聚集在一起时边界也较清。 3、动态变化缓慢,几个月甚至几年病变无 明显变化。
右上纵隔增宽(正位)
右上纵隔增宽(正位)
两侧纵隔增宽 右侧为主
两侧纵隔增宽 右侧为主
纵隔移位
气胸纵隔向患侧移位
大量积液纵隔向健侧移位
纵隔移位
纵隔移位
纵隔移位
(六)膈肌改变
形态改变 位置改变 运动改变
右膈抬高
右波浪膈(正位)
右波浪膈(正位)
2、薄壁性空洞:洞壁为薄层纤维组织、肉 芽组织、干酪组织;洞壁厚度在3MM以下, 呈圆形、椭圆形或部规则形透明环影,空 洞内外壁光滑,多无液平周围无大片实变 影,可有斑点影多见于肺结核、肺脓肿等。 3、厚壁性空洞:洞壁厚度超过3MM,多在 5MM以上,内壁光滑或凹凸不平,多有液 平,洞壁周围可以有实变或无实变。多见 于肺结核、肺脓肿、周围型肺癌。
局限型:软组织肿块影,中等密度
或中等信号,肿瘤邻近胸膜均匀或 不规则增厚。 弥漫型:弥漫性不规则性胸膜增厚 及结节状,可累及叶间胸膜及伴有 同侧胸腔积液。亦可侵犯纵隔、心 包、胸壁及肺内。肋骨和椎体破坏。 CT增强扫描时见肿瘤明显强化。
CT 肺 窗 像 ( A)
见右侧胸壁大小 不等的球形结节; 纵隔窗像( B)示 胸壁结节呈实性, 邻近肋骨无破坏
胸部前弓位
(二)气管和支气管
正常气管和支气管 造影。
右侧支气管示意图
右侧支气管示意图(斜位)
左侧支气管示意图
左侧支气管示意图(斜位)
(三)肺
1、肺野----在胸部平片上,两侧肺部表 现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可分为内、 中、外三带和上、中、下三野。 2、肺叶和肺段 左肺2个肺叶,8个肺段 右肺3个肺叶,10个肺段
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
南方医院放射科 黄信华
第一节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透视:对胸部摄片起辅助诊断作用。 摄片:体检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首选。 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较少用,多为 CT取代。
二、CT检查 平扫:最常用,包括常规扫描、薄层扫 描和高分辨扫描。 螺旋CT:较常规CT具有不遗漏病灶、可 进行图像重建和后处理等优点。 增强扫描:用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与血 管的鉴别与定性,肺内结节性病灶的定 性。
胸膜间皮瘤
局限性胸膜间皮瘤
胸膜间皮瘤
与前片同一病人
胸膜间皮瘤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胸膜间皮瘤需与周围型肺癌、慢性
脓胸、胸膜转移瘤相鉴别。
胸膜脂肪瘤
胸膜转移瘤
胸膜脂肪瘤
(五)纵隔改变
纵隔增宽 纵隔移位
胸内甲状腺肿。胸部正位片( A)示上纵 隔影增宽,气管受压向右移位;( B)见 上中纵隔肿块,气管受压变形并向右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