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柏拉图的文学批评标准

合集下载

柏拉图;当善良的批评

柏拉图;当善良的批评

柏拉图;当善良的批评
柏拉图:“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基本上就是谎言。


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关于善的观念,在批判之前,先确立了一个原则,即为了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所爱,这是作为爱智慧者的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柏拉图建立了一个理念的世界,善也应当存在这么一个普遍的型。

然而,并不存在一个既适合本性的善,又适合关系的善的型;同时,善不是一个可以分离的概念,然而善却是有多种意义的;最后,一个普遍的型应该由一个学科来专门研究,而实际上,各行业的善需要各个学科来研究。

因此,不存在一个普遍的善型。

善有两种,即自身即善与手段之善。

政治学研究的是可以实行的和获得的善,而不是理念的善。

只有可实行的和获得的善才能帮助人们获得幸福。

宗教的品格 文学批评史

宗教的品格 文学批评史

宗教的品格文学批评史宗教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是相当深刻而久远的。

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文艺观就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在柏拉图的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由摹仿现实世界而来,现实世界又是摹仿理式世界。

柏拉图的“理式世界”正是宗教中“神的世界”的摹本,所以,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认为艺术摹仿感性事物,感性事物又摹仿“理式”,而“理式”是美的最后、最高的根源,所以直接或间接摹仿“理式”的东西也就多少“分享”到理式的美。

柏拉图还在《斐德若》篇中结合宗教“灵魂轮回”说,提出一种神秘的看法,就是感性事物的美是由灵魂隐约“回忆”到未依附肉体以前在天上所见到的真美。

由此,柏拉图把灵感当作文艺创作的源泉和依据:一是认为神灵凭附到艺术家或诗人身上,使他处于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着他去创作;二是认为灵感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

诗人是神的代言人,正像巫师是神的代言人一样,诗歌在性质上也和占卜预言相同,都是神凭附人所发的诏令。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文艺观和宗教上神的信仰是分不开的。

新柏拉图派的普洛丁结合柏拉图的灵感说与东方宗教的一些观念,又把艺术无理性说推进了一步,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世界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

这种与基督教神学相结合的文艺思想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就与消极的浪漫主义和颓废主义结合在一起。

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天才说,尼采的“酒神精神”说,柏格森的直觉说和艺术的催眠状态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和“白日梦”,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柏拉图的影响,也都带有宗教神学观念的浓重色彩。

在中国,佛教的传人对古代文学批评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比如刘勰作《文心雕龙》就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体大虑周”的巨著,其基本观点属儒家思想,但也渗透着佛教思想的影响。

《神思》篇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这里的“虚静说”显然与佛家讲究“清净”、“虚空”有一定的联系。

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和评价

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和评价

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和评价
首先柏拉图认为美是相对的、柏拉图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人们不能把一个事物孤立的拿出来看,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

其次,在柏拉图哲学当中明细提出将宇宙间的原则及道理都要看成一致普遍性,不仅仅将理念世界呈现在众人的面前,还一一的描述出当时的希腊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缺点,人们接受哲学观点后,将误解点明。

第三,柏拉图提出理想国和哲学王思想。

第四,柏拉图哲学中分别将理念及事物区分,以往的哲学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柏拉图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区别,哲学方面主要分成一为批判,二为两重,三为回忆。

关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诗人被放逐的原因以及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启示

关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诗人被放逐的原因以及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启示

关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诗人被放逐的原因以及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启示论文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了诗人在理想国中的地位及他们被放逐出理想国的原因和允许诗人又重新进入理想国的先决条件。

此外,在结语部分分析了该著作中的观点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启示和当代诗人的责任。

论文关键词:诗人的地位理想国放逐先决条件责任简介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一一前347)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

他与老师苏格拉底和学生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

阿·诺·怀特海说:“如果为欧洲整个哲学传统的特征作一个稳妥地概括,那就是,它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

”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他是对文艺根本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思考,并对西方历代文论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第一人。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的名门望族。

他的哥哥格罗康和阿德曼诗都以年轻学者身份出现在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中。

柏拉图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求学八年。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民主派处死,柏拉图才出游埃及和昔勒尼;公元前388年,柏拉图又出游西西里,曾去锡拉库萨讲学并推行其政治主张。

40岁时,回到雅典阿卡德米学园,讲学著述,直到逝世。

柏拉图一生著作有40篇左右。

内容涉及哲学、美学、文艺、教育、政治、伦理多种学科;其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对话体。

其中一部分代表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也包含有柏拉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有学者认为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是被柏拉图化了的苏格拉底,借苏格拉底之口在文中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

理想国这部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86年,是柏拉图的壮年时期之作,是在他外出游历10年之后回到雅典,创办学园后不久完成的。

这部著作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共分为l0卷,涉及了国家和社会的一系列问题,是关于人类理想国家的蓝图,也可以说是柏拉图制定的一个治国计划纲要。

1理想国中诗人的位置正像对作品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一样,自古以来,人们对作家(诗人)的看法也大相径庭。

可以说,在西方文论史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对诗人的非难和同时进行的对诗人的辩护。

文学批评原理期末整理

文学批评原理期末整理

一 社会-历史批评1 定义:社会历史批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侧重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2发展:(1)萌芽期:以古希腊的柏拉图为代表,特征是以文学的社会政治功用作为文学批评的根本标准;(2)发展期:维科,对古希腊社会的研究成果来研究荷马史诗及其作者,从而开创了结合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来研究文学作品的批评原则和方法。

史达尔夫人“我打算考察宗教、风俗和法律对文学的影响,反过来也考察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标志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基本形成。

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提出制约和影响文学发生发展的“三因素”即种族、环境、时代,并在《艺术哲学》中论证了其对文学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

(3)成熟期:以俄国19世纪三大民主主义批评家即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的批评成果为标志,简要概括为对三性的强调:思想性,以能否反映和体现时代的进步倾向和潮流作为衡量文学作品思想价值高低的重要尺度,要求文学作品必须有益于人民群众去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并从中受到教育;真实性,强调再现生活现象与揭示生活本质的统一,反对纯客观地、自然主义的描写生活现象;典型性,把典型性作为评价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尺度,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统一。

3 文学观:a 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再现,如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b 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曹丕《典论.论文》认为文学是“经国之大业”;c 文学有盛有衰,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其根源在于社会历史本身,丹纳的《艺术哲学》认为人类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受种族、环境、时代的支配,都应该到这些因素中寻找最终的根源,社会历史显然是三大因素的基本内容;d 注重文学作品的内容特别是其社会历史内容,并不排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

柏拉图式文学四要素

柏拉图式文学四要素

柏拉图式文学四要素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不仅详细阐释了其独特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综观柏拉图文学思想,其中还蕴含着柏拉图对整个文学活动及其要素的理解。

整个洞穴理论其实就是对文学活动全过程的象征性描绘;洞穴理论中囚徒、洞穴、阴影和火光分别就是文学活动中读者、世界、作品、作者四个要素的比喻。

柏拉图用一个洞穴想象简练、形象的阐释了其柏拉图式的文学活动观和文学四要素理论。

标签:柏拉图洞穴理论文学四要素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十分朦胧甚至具有神秘色彩,要准确、明晰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艺思想并非易事。

正如朱光潜所说“他以苏格拉底做主角,运用幽默和反讽的笔调,随时使用比喻与神话,往往不能使人理解他说的真正含义。

”综观柏拉图文学思想体系并参照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柏拉图式的文学活动观和文学四要素理论。

一、洞穴理论即柏拉图式文学四要素理论美国当代文艺學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影响巨大,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

但是早在2000多年前柏拉图就用一个洞穴想象简练、形象的阐释了其柏拉图式的文学四要素。

整个洞穴理论其实就是对文学活动全过程的象征性描绘;洞穴理论中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囚徒、洞穴、阴影和火光分别就是读者、宇宙、作品、作者的比喻。

柏拉图这种独有的想象和比喻虽然因其浓厚的朦胧性和神秘性,而被打上柏拉图的标签。

但是这并非柏拉图的牵强附会,更不是天马行空的主观臆测。

洞穴理论与文学活动之间、洞穴四要素与文学四要素之间的确有着其内在的相似性。

二、阴影即作品洞穴理论中,火光将洞穴中的事物和人的活动映射到洞穴后壁上形成的阴影就是对作家通过对世界的体验与认知而创作出的作品的比喻,这个阴影就是柏拉图对作品创作及作品本身的思考。

柏拉图认为洞穴世界是阴影的摹本可以说明,柏拉图认为文学作品并非自为的、从来就有的,而是需要作家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创造出来;而阴影的形成需要火光映射,可以说明作品同样不是作家主观臆造的,而是作家对世界认知与情感的浓缩。

探究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文学批评与美学反思

探究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文学批评与美学反思

探究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文学批评与美学反思
一、引言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基石。

而在他的对话录中,除了哲学思想外,也包含了对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批评与反思。

本文将探讨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文学批评与美学反思,以启发读者对文学与美学的思考。

二、柏拉图对文学批评的看法
在柏拉图的作品中,他对文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批评,尤其是他在《理想国》中批评诗歌的观点备受争议。

柏拉图认为,诗歌是一种模仿艺术,而模仿本身是虚妄的,无法达到真理的层面。

因此,他主张将诗歌排除在哲学王的理想国之外。

这一观点引发了对艺术模仿与真理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三、美学反思与柏拉图的观点
除了对文学的批评,柏拉图的作品中也蕴含着对美学的反思。

他认为,艺术创作应该追求真理与美的统一,而非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

柏拉图的美学观念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亚里士多德等学者对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发展与批判。

四、结语
通过对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文学批评与美学反思的探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还能启发我们对文学与美学的思考。

柏拉图的观点提醒我们,在追求艺术创作时应该注重真理与美的统一,对于当代文化与艺术创作也有着积极的启示。

以上为本文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文学批评的标准与方法

文学批评的标准与方法
同理内在于消费社会并不古代的文学批评那样是一种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是瓦解启蒙也不是给民族性地予一个省事的求证结论而是给这些话语方式个读书人而已依据自己的知识依据艺术经验与生命经验提供一个合适的分析背景在复杂意图中辨明文学本身含去说话但正是他们说出了接近于艺术本身接近于艺术真有的并不单纯的颠覆意识反思重建意识
楼下有人喊 , “ 葛华, 你爸跳楼了。 ” 一个男人趴在地上, 泥土 上布满了血迹。一个小姑娘冲进围观的人群 , 看了一会儿 ,
突然 “ 呸” 的一声 , 啐 了 口唾 沫 。围观 的人有 的叫好 , 有 的鼓
题。我相信, 至少有一批文学批评家 , 存在两方面问题 : 一 是理论水准偏低 , 二是经典作品读得太少 , 没有一定的阅读
历 史角 度去审 视 当下 。这就 造成 了文学 理 念 上的 混乱 以及
文学实践上的急功近利。理论方面的滞后, 有其历史原因。
文 学 批 评 研 究 ・当 代 文 坛 ・ 2 0 1 3. 1
而大量 西方 理论 的 引进 , 一 直 处 于译 介 以 及 简单 套 用之 类 的初级 阶段 , 没有真 正得到 深入研 究 , 更 没有与 中国传 统文 化 中的最 高智慧 相融合 。其实 东西 方文化 在最 高 智慧 的层 面 上是相通 的 , 东 方 文 化注 重 心 的 “ 悟” , 而 西 方 文 化 注重
黄先生的故事其实是为这个漫溢服务的。小说的本质是要
描写“ 文革” 对人性 的泯灭和对亲情的摧残 。同样是漫溢 , 处理的方法不一样 , 小说的形态便发生了质的变化。蒋韵
的漫 溢深化 了小 说主 题 , 显示 出高超 的叙事 水平 。
不研究方法, 仍然蹈 袭印象式 、 感发式的方法, 从而也就难

文学批评第二章 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批评第二章 社会历史批评

2、从作品所产生的社会结构(以生产力、经 济基础为根本)研究作品。 马克思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反映了 十八十九世纪没落的贵族阶级与上升的资产阶级 的尖锐冲突。 3、从作品的道德意义研究作品 阿诺德的道德,“凡与怎样生活这一问题有关的,便 是道德的。……归根到底,诗是生活的批判,诗 人的伟大在于把观念有力而美丽地应用到生活上。
2、近代: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发端者是18世纪意大利 的学者维科。维科在他的《新科学》一书当中,通过对荷 马史诗的研究,考察了古希腊的生活环境、状况以及不同 历史时期的希腊人的兴趣爱好和希腊各地的传说。维科主 要是借助神话进行一种社会历史研究。 直到德国批评家赫尔德和法国的斯达尔夫人等人,才 开始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赫尔德从历史的观点出发,认为诗歌起源于宗教,所 谓最早的诗就是关于神的赞美诗,赞美诗起源于原始人在 畏惧、惊恐和苦难时刻对想象的神的祈祷。”难熬的痛苦 生活、可怕的意外状况、令人难以承受的需求这些迫使人
“现实”这个字眼意味着一切——可见的世 界和精神的世界,事实的世界和概念的世 界。认识中的理性和现象中的理性——总 之,显露在自己面前的精神,是现实性; 另一方面,一切局部的、偶然的、非理性 的东西,作为现实性的反面,作为它的否 定,作为若有,而不是实有,都是幻影性。 别林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再现现 实,他的这种不同于古典的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而是接近别林斯基的艺术观念。 4、英国的马修· 阿诺德:与俄罗斯的社会历史 批评学家不同,强调文学的社会文化意义。代表 作为《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阿诺德认为,文学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拯救人类灵魂的作 用。(物质、制度无法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精神 方面的问题只有从精神方面入手,最好的解决办 法就是宗教,但起来,是法国的 艺术学者丹纳,丹纳的代表作是《艺术哲学》。 丹纳提出影响文学的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 他认为,要研究文学就要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最 终的根源。 丹纳的研究方法:丹纳从种族、环境和时代研 究文学的方法主要是受到近代法国实证主义的开 创者孔德的影响。孔德拒斥思辨的形而上学,倡 导运用严谨的实证知识,凭借观察去研究各种事 实及其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受孔德影响,丹纳

主观精神、世界二重化和等级制--马克思批判柏拉图哲学的三重维度

主观精神、世界二重化和等级制--马克思批判柏拉图哲学的三重维度

2021年3月第50卷第2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Mar.2021Vol.50 No.2主观精神、世界二重化和等级制—马克思批判柏拉图哲学的三重维度胡志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广州510053)[摘要]马克思对柏拉图的主观精神成为独立于实体生活这一事实进行了批判,认为主观精神只能基于 实体生活之上,认为柏拉图从应有和目的层面解释世界,实现了对实体生活的扭曲=马克思认为柏拉图的主观精 神是为了论证世界二重化的合理性,世界二重化贬低和亵渎了自然和现象,实质上意味着同实体生活决裂。

在马 克思看来,柏拉图的世界二重化是为其等级制服务的,以知识作为衡量标准的等级制和基于天赋之上的社会分工 紧密关联,马克思把柏拉图的分工理论看成是被雅典式地理想化了的埃及种姓制度。

马克思反对柏拉图等级制 的设想,是为了说明民主制的合理性,只有国家制度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公民的政治独立性才能得到充分 尊重和认可。

[关键词]马克思;柏拉图;主观精神;世界二重化;等级制[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7623(2021)02 - 0015 - 08D01:10.3969/j.issn.1001 -7623.2021.02.002一、对柏拉图主观精神的批判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把主观精神看作是哲学的 原则。

“观念性本身通过自己的直接形式即主观 精神而成了哲学的原则”[1]66。

具体说来,马克思 对主观精神的批判包括两个方面:马克思对主观精神成为独立于实体本身这一 事实进行了批判。

在马克思看来,主观精神是植 根于实体生活之上的,主观精神不能摆脱实体生 活的制约与影响,把主观精神看成是一种独立的异己力量,甚至认为主观精神是独立自生的,这种说法否定了实体生活是主观精神的物质前 提。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学艺术观比较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学艺术观比较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学艺术观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史上两大巨人,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高足弟子,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学说,然而两者又各有千秋。

本文试图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入手,分析两者的不同,并且由此所必然引发的两者文学艺术观的差异。

标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文学艺术1.导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历史上的两大巨人,在哲学史和美学史上都拥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是虚幻的,因此艺术对客观世界进行模仿则是更加不真实的,而人类的情感是人性中卑下的部分,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快感是应该受到抑制的。

在文艺的社会功用方面,柏拉图站认为文艺应该有利于为理想国培养有理性的公民。

他对文学艺术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文艺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不但具有创造性,而且还能体现客观世界中固有的本质的一般的规律。

他同时还认为人类的本能应该得到适当的满足,文艺给人们带来的快感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本文将具体研究他们文学艺术观的差异。

2.文学艺术观在提到这一概念时,我们必须注意希腊人所了解的“艺术”和我们所了解的“艺术”不同。

凡是可凭专门的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做“艺术”。

音乐、雕刻、图画、诗歌之类是“艺术”,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做“艺术”。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由于各自坚持的哲学思想体系的不同从而不可避免的提倡不同的文学艺术观。

这主要体现在对待两个问题的不同观点:艺术创作的原动力问题以及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功用问题。

柏拉图的伦理学也是建立在他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只有理性才具有绝对的价值,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同时又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用在他看来更前后一致的科学的方法发展了柏拉图的理论体系,徘徊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

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3.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柏拉图在《斐德诺》中把诗人和艺术家又分为第一等的和第六等的。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文学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文学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文学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他们的
文学理论代表着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水平,并且仍然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影响。

柏拉图的文学理论以其独特的审美观为基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像一个完整的实体,具有本质的完整性;他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决于它如何反映出“柏拉图式的审美”;他认为文学作品可以被分解为内容因素和形式因素,并且每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都应该遵守特定的艺术准则。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对柏拉图文学理论的批判与继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对柏拉图文
学理论的思想发表了许多看法。

首先,他认为文学作品具有表现性和说服力,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并创造新的意义;其次,他认为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反映,而是人类的整体的反映;此外,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重视内容,而不仅仅重视形式,因为内容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最后,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有助于形成健康的道德感,因此应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文学理论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转变。

尽管二者都强调文学作品的完整性,但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具有道德意义,同样重要的是文学作品可以改变人们的观点。

就现在而言,亚里士多德的审美观是文学理论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它不仅延续了柏拉图的审美观,也对文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因此,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文学理论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两人的思想对文学理论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61西方文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A

161西方文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A

烟台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西方文论》复习题(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柏拉图对文艺有哪些指控?在柏拉图看来,模仿的艺术制造谎言,滋长欲望,摧残理性,无论对公民品质的培养,还是对理想国的建立,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第一,他虚构谎言歪曲神和英雄的性格,不利于青年人品德的培养。

第二,模仿的艺术“培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

不但败坏人心,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秩序与安危。

2、如何理解但丁的俗语观?但丁认为,要建立意大利民族语言,应该以俗语为基础,同时又要对俗语加以规范。

但丁建议对意大利所有城市的方言进行广泛的筛选,从中筛选出光辉的、中枢的、宫廷的、法庭的俗语,以之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语言。

但丁以此要标明的是,统一规范的意大利俗语在文学创作与文化创造中,也完全可以取代拉丁语。

俗语更适合表达思想感情,以俗语创作的文学作品更为人们喜闻乐见。

3、如何理解席勒对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区分?席勒将文学作品区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将文学家分为“素朴的诗人”和“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对应于古代,而感伤的诗对应于近代,主要根据就是“自然”这个概念。

席勒的“自然”内涵是指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事物按照本性和规律存在着、发展着。

席勒认为古希腊的人是自然的,而“新时代的人”则违背自然。

所以眷恋逝去的自然就成为文学的主题。

由此,席勒得出结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以现实性取胜,感伤的诗以理想性取胜。

席勒的这一系列区分,为近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

4、心理分析文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心理分析文论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去解释文学的心理动力和意义的生成模式。

他们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符号化显现,文学批评的对象主要在于文本语言的隐含层面,文学研究的重点是文本显意与隐意之间的复杂转化关系,具体研究则是用梦境分析法来解读文学文本,力图穿越文本表层而直达其深层内涵。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学批评的异同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学批评的异同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学批评的异同王朝晖摘要:在研读西方文学时,由于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两人文学批评的异同常常被忽视,然而,在西方文论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都赞成文艺模仿说,但两者对文艺模仿的对象看法有本质的不同,柏拉图是唯心主义的模仿说,而亚里士多德是唯物主义的模仿说。

这篇文章旨在澄清两者文艺批评的异同。

另外重温一下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关键词:柏拉图,理式,模仿,灵感,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悲剧,艺术创作A 柏拉图的文艺理论1.文艺是对理式的模仿柏拉图生于雅典世袭贵族之家,21时就学苏格拉底,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师生友谊非同一般,对民主派政治立场一致。

柏拉图的著作都用对话写成。

他的文艺理论是其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

而理式理论是其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因此只有理解理式论,才能深刻理解柏拉图的文学批评思想。

柏拉图的理式有三个含义:①理式是非物质意识的永恒不灭的本体,②一种由低向高的体系,最低的理式是具体事物的理式,再往上是数学几何方面的理念,更高是艺术道德方面的理念,最高的理式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神的化身。

这种理式叫做事物的原型。

③只有理式才是真实存在。

从这一点上他否定了经验的可靠性和以理式为蓝本的现实世界真实性。

在此基础上,柏拉图提出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模仿:①文艺模仿自然,自然以理式为蓝本,理式第一性。

自然第二性。

②柏拉图由此认为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现实世界是对理式世界的模仿再现,而艺术世界则从更低的层次再现自然、现实世界。

③把艺术摹仿自然贬低为照镜子,只是复现事物外貌,不能模仿本质。

因此他把诗人和艺术家列为理想国里的下六等公民。

对诗人和艺术家极其反感。

他列出了模仿艺术的三条罪状:①与真理隔三层,没有真知灼见;②以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③模仿人性低劣部分讨好群众,助长感伤癖和哀怜癖,摧残理性。

由此,柏拉图反感悲剧和喜剧,他认为悲剧迎合了无理性的情感,通过给人快感助长感伤癖和哀怜癖。

柏拉图的文艺观

柏拉图的文艺观

柏拉图的文艺观:1.哲学体系核心:理式论—理式是实体,感觉是幻影,理式是万物的原型,万物是它的摹本。

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一般、不变和永恒的东西。

其价值在于柏拉图第一次自觉地认识到必须用普遍作为说明一切个别的根据,抓住了人类认识世界整个行程的转折点,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理式论割裂、颠倒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把一般当作先于个别的独立的存在,成为个别的真源,使理式世界与现实世界完全脱离。

2.理想国:统治者—武士—农夫和手工艺者;人的灵魂分理智、意志和情欲,与此对应的是三种美德—智慧、勇敢和节制。

知识即道德;哲人之治。

3.美论:“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得那个品质。

美本身就是一种先验的绝对的美的理式,这种理式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

”柏拉图把对美的认识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思辨,从自发上升到自觉,比前人向前跨了一步。

4.“回忆说”:人对美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循阶而上的过程:形体美—心灵美—行为制度美—学问知识美—彻悟美的本体。

5.艺术论:区分灵感与模仿模仿:A“临摹”、“摹本”,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功利的、被动的、忠实的抄录。

三种世界:理式的、现实的、艺术的。

“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模仿者,并不曾抓住真理。

”他认为艺术家虽能模仿一切却并无知识,艺术不是自然的照相,更不等于自然,艺术应追求事物的本质真实,向人们提供真理。

B 模仿艺术伤风败俗,会破坏“心灵的城邦”模仿诗产生的快感对人有害,模仿诗人为讨好观众,常利用人性的弱点,着重容易激动情感和容易变动的性格,即无理性部分,来迎合人性中的脆弱感情,满足群众的情欲,使之摆脱理智的节制,得到快感,而不愿费心思去模仿人性中理性的部分,帮助理智去节制情欲。

所以模仿的作用在于逢迎人性的无理性部分,摧残理性部分。

柏拉图理想中的人要中正、平和、不悲不笑,让一切欲念枯萎,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统治、保卫城邦的任务。

柏拉图对文学的指控

柏拉图对文学的指控

柏拉图对文学的指控柏拉图对文学的指控可以说是“臭名昭著”了,在他之前的荷马史诗和与他同时代的希腊悲剧,并没有因为他的指控而被世人抛弃,自他以后的文学也没有因为他的指控而蒙上羞辱,诗人与作家继续在表达和叙述,读者也在继续阅读,文学还是一代一代存活下来。

虽然历史上间或出现要把尘世建成天国的狂妄帝王和狂妄政客,效仿柏拉图把诗人逐出“理想国”,想尽办法迫害或者利用诗人,但随着地上的天国的破产,对诗人及其作品采取的行动也就不了了之。

柏拉图的效仿者基本上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愿望。

不过,柏拉图本身和他之后各式各样的效仿者,还是存在着一种基本区别:柏拉图是思想的,效仿者是弄权的。

柏拉图只不过遵从他认为正确的理念进行论证,他的结论虽然是对文学不利,但却不是蛮不讲理的。

柏拉图对诗人的放逐仅仅是想象性的:世上没有理想国,所以也不存在放逐诗人这样一件事。

更重要的是,在他对文学不利的结论背后,可能包含着他对人类社会和文学深刻的洞见。

尽管两千多年过去了,但柏拉图指控文学的前提及其个别论证,依然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认识文学的出发点,这是柏拉图的不朽之处。

柏拉图指控文学基于两大理由,一个是教育和道德的理由,另一个是认识的理由。

柏拉图认为荷马描写了太多神和英雄的弱点,例如贪婪、任性、好色,懦弱等,故事里还有阴谋、权术等不健康的东西。

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听了诗人的这类吟唱,接触了道德上不洁的东西,对身心健康是没有好处的。

把人类自身的弱点栽到人类膜拜的神灵以及人类应当效法的英雄身上,这对建设以善为最高准则的“理想国”是没有好处的,也是不能容忍的亵渎神明的行为。

另外,诗以取悦大众的感官欢娱为目的,而柏拉图恰恰认为感官的欢娱是低级感情,难免要导致道德的堕落。

以善为最高目的的人生应该推崇坚定、自律、勇敢、克制等品质,而不能像小孩子那样遇到挫折只会沉溺于感情的发泄,或是欣赏别人的发泄。

柏拉图非常准确地认为诗是感情的宣泄,只是他认为一个追求最高善的人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远离感情的宣泄。

《理想国》点评

《理想国》点评

《理想国》点评《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体著作,以其深邃的思考、卓越的智慧和独特的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理想国》的点评:一、理论价值《理想国》作为一部探讨理想政治和理想社会构想的哲学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治理和正义,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观念,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且对后世政治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思想深度《理想国》展现了柏拉图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应该是建立在自由公民等级分工的基础上的,这种分工和等级制度是为了实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正义。

他提出的四种道德和三种灵魂等级的观念,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同时,柏拉图对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对人类发展的深刻洞见。

三、现实意义尽管《理想国》所描述的理想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乌托邦的色彩,但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批判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柏拉图通过对理想国家的构建和治理的探讨,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如权力腐败、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理想国》对于我们反思现实社会、寻求改进之道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局限与不足尽管《理想国》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思想深度,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首先,柏拉图所描述的理想国家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其对女性地位和角色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偏见和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理论的全面性和普遍性。

此外,《理想国》的文风较为晦涩难懂,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阅读难度。

综上所述,《理想国》是一部具有极高理论价值和思想深度的哲学著作,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反思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和借鉴其思想。

概述柏拉图的文学理论

概述柏拉图的文学理论

概述柏拉图的文学理论(一)哲学观、美学观和政治观(1)哲学观理式是万物的原型,万物是它的摹本。

——评述:柏拉图的理式论割裂、颠倒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把一般当作先于个别的独立的存在,成为个别的真正来源,也就是夸大了理式的作用,使理式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脱离,是典型的唯心论。

柏拉图理式论的价值,在于他第一次自觉到必须用普遍作为说明一切个别的根据。

(2)美学观在《大希庇阿斯篇》,第一次提出了“美本身”的概念,将“美本身”与美的事物、美的特质区别开来,将“什么是美”与“什么是美的”区别开来。

最高的美存在于理式之中,只有理式美才是真实的,是美本身。

人不能一开始就观照到绝对美,而须通过审美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感受力、鉴赏力,这个过程也就是人对美的理式的回忆过程。

——评述: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堕入了形而上学,但把人类对美的认识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思辨,从自发上升到自觉,并且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看做审美对象,开拓了美的领域。

(3)政治观《理想国》按照斯巴达、埃及模式构建出来的理想社会。

个人的灵魂包括理性(知)、意志(情)、欲望(意),其德性分别为智慧、勇敢、节制,三者合一于正义(古典四德)。

理想国靠知识、德性统治,到晚年《法律篇》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提出了君主与平民之间的混合政体。

——评述:他要按照他自己的理想,来纠正当时他所厌恶的社会风气,在新的基础上来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和思想基础。

他的一切哲学理论的探讨都是从这个基本动机出发的。

(二)本质论:理式论摹仿说理式世界第一性,感性世界第二性,艺术世界第三性,艺术世界摹仿感性世界,感性世界摹仿理式世界,因此,文艺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希腊艺术中的摹仿诗只能达到事物的表象,只能触及观众、听众、读者灵魂中的低级因素,远离真、善、美的本体。

由此产生诗的两大罪状:一是文艺不给人真理,二是伤风败俗。

——评述:第一,它最早把文学艺术比喻成生活的镜子,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2学术观点:对柏拉图理想国的评价 (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2学术观点:对柏拉图理想国的评价 (1)

学术观点:对柏拉图理想国的评价《理想国》是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政治哲学的著作,虽然柏拉图不是第一个乌托邦思想家,他的“理想国”也不是第一个乌托邦(在希腊之前几个世纪时,希伯来先知者就最早提出了乌托邦图样),但它却是第一部系统论述乌托邦思想的著作。

对于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历来争论不休,见仁见智。

正如R.M.Hare所指出的:“他(柏拉图)的主张比别的哲学创建者的主张都更大,但是他所建立的是什么呢?其答案完全看‘我们’是什么人而定”。

(见赫尔:《西方思想家译丛──柏拉图》)也如斑布希劳所说的“有多少《理想国》的读者,就有多少《理想国》”。

(见斑布希劳:《柏拉图的近代友人和敌人》)在众多的观点中,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斯巴达之父的国家”。

认为“他企图重建古代部落形式的社会”。

(见卡尔·巴柏:《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我国学者马振铎先生在他的一篇题为“柏拉图‘理想国’的氏族制特征及其哲学思想”一文中也指出“‘理想国’集中地反映了他(柏拉图)对腐朽的旧氏族制度,重新套在古希腊奴隶社会身上,这种‘理想’显然是反动的”。

(见马振铎:《柏拉图“理想国的氏族特征及其哲学思想”》,《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二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页。

)龙莉在《论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理想》一文中,认为:“理想图”并不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也不是想返回氏族制度,而只是一种对未来的想像。

他的目的是为了给危机四伏的现实社会建立一些创造幸福的标准。

(见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高瑞泉认为:西方人历来以继承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为自豪。

《理想国》正表达了这种理想主义的信仰。

进入21世纪,人们再读《理想国》,多半会对其理性的设计一笑置之。

按照西方当代主流思潮的见解,人类历史的发展根本不是理性设计的结果;人类理性所为,不过是在不断试错中摸索而已。

唯物主义自然将严厉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

现代非理性主义者认为柏拉图的人格理论完全过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柏拉图的文学批评标准
摘要: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的文艺思想既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又深深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

我们认为柏拉图确立的评价文学的标准总的说是是否有利于理想国合格公民的培养。

具体来说1是作品有没有真实性,即作品真或不真的问题;2是作品是否伤风败俗、是否祸害人心,即善不善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作品优劣的评判应以理想国“哲学王”的趣味为准。

柏拉图的文学批评标准是以建立其“理想国”的贵族政权为目的的,对我们现在的文学作品来说,不得不说他的文学批评标准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是不完全符合我们现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要求的。

关键词:柏拉图真和善理想国文学批评
正文: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出生于公元前427年,父母亲是雅典的贵族,先辈曾是雅典的国王或执政。

柏拉图生活在希腊雅典由盛转衰的社会大动荡时期,而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从文艺高峰转到了哲学高峰。

他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根据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提出了对文艺的看法。

他以“真和善”两个标准来评价文学,他的文艺思想既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又深深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

柏拉图对于作品从文学与现实关系角度确立了真和善的标准。

真就是看文艺是否反映真理,是否能关照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理念,也就是作品有没有真实性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古希腊文艺亵渎神灵,丑化英雄,“最严重的毛病是说谎,而且谎还说得不好”。

在他心中,神是其理想国“哲学王”的化身,神权是奴隶主贵族政权的象征,写神要遵守“神学的原则”,遵守法律和规范。

按规范,神是尽善尽美的化身,描写神只能歌颂神的善和美,把他们写得完美无缺,对神绝不许说半个不字。

柏拉图还为诗人描写神灵制定了两条必须遵守的“法律”。

第1是神在本质上都是善良的。

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因,只是善的事物的因,不是恶的事物的因;只是福的因,不是祸的因。

就是不准许说受惩罚的人的悲苦的,而造成他们悲苦的是神。

可以说坏人是悲苦的,因为他们需要惩罚,从神得了惩罚,他们就得了益处。

这条所谓的“法律”可以说是从坏人受到惩罚是因为神的善良,神要帮助坏人得到“解脱”的角度体现“神
的本质是善良的”这一观点的。

就像写英雄要写出他的英雄性,如果把英雄写得和普通人一样,那是对英雄的贬低,如果写的英雄不比普通人好,那这类故事既大不敬,也不真实。

另外,写好人就要写他们做好事、得好报;写坏人就写他们做坏事、得恶报。

第2是神在本性上是真的。

在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中,有对神的讽刺和鞭挞。

例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写了宙斯企图毁灭人类,并迫害想拯救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柏拉图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亵渎,这些渎神的描写都应激起义愤,这种带有强烈民主倾向的古希腊文艺,在“理想国”总没有存在的权利。

柏拉图的主张是把描写神弱点的内容从作品中勾销,因为这些对保卫城邦和培养城邦的保卫者是不利的。

可以看得出他思想的核心是为“理想国”的统治培养人才,对“理想国”的描写和向往,是他企图保留贵族阶级的集中表现。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所谓的“真实”就是不真实的,是不符合客观的。

人无完人,就算是神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柏拉图口称作品要“真实”,却要别人去违背真实而创作,一味的夸大神性,他的这一主张本身就违背了“真实”的原则。

善是从政治、道德的角度衡量文艺,是否对读者起正面的引导作用。

柏拉图深知文学艺术对人的心灵的深刻影响,重视文艺教育对培养理想国保卫者的巨大作用。

柏拉图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还可以培养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

所以柏拉图坚持文艺必须“真正能给人教育,使人得益”,这就是作品的“善”。

柏拉图认为,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应该是理想国保卫者崇拜的偶像、效法的榜样,他们必须具备勇敢和节制等“正义”的品质。

《伊利昂记》中就描写了阿克琉斯的贪婪、残暴、傲慢等等,柏拉图说“这样的英雄也做过同样的坏事,谁不自宽自解,以为自己的坏事可以原谅呢?所以我们必须禁止这类故事,免得年轻人听到容易做坏事。

”他要求文艺按照奴隶主贵族的道德规范,培养理想国的保卫者。

所以他一再强调,不能让诗人使年轻人相信神可以造祸害,作品中要表现的内容要将人向善的方向引导。

柏拉图还认为古希腊文艺“对于听众的心灵是一种毒素”,文学艺术家为了博取名利,就要“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培养摧残理性的部分”,这种对心理的坏影响在悲剧和喜剧中表现最为突出。

如悲剧专门滋养观众的“感伤癖”和“哀怜癖”,喜剧投合、挑动观众的“诙谐欲念”,滋养小丑习气,都不利于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和保卫者。

柏拉图心中的理想人要平和、镇定、有节制、不悲不笑,让一切欲念枯萎,这才能担负起统治、保卫城邦的任务。

聪明、智慧、勇敢、坚强、诚信、有宽容、有正义的人才是柏拉图心里“理想国”中合格的公民。

不难看出柏拉图看待悲剧和喜剧是有着消极的心态,这与我们现在的观念截然不同,可见他的思想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

关于作品优劣的评判,柏拉图认为,应该废止由全体观众举手表决来选优胜者的陈规,改由评判者
独立裁断。

“真正的评判者”不应为“众人的喧嚷”所左右,他“不是剧院的学生,而是他们的导师”,他应该敌视一切迎合观众趣味的勾当。

柏拉图说“只有为最好的和受到最好教育的人所喜爱的音乐,特别是为在德行和教育方面都首屈一指的人所喜爱的音乐,才是最优美的音乐。

”这里所谓的“首屈一指的人”指的自然是理想国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这就是说柏拉图认为评判者应以“哲学王”的趣味为准来裁断作品的优劣。

总的看来,柏拉图批评文艺的标准都是为建立他的“理想国”服务的。

不论“真”还是“善”,都是以符合培养他心中合格的“理想国公民”为出发点,他的观点使文艺成为了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的附庸。

参考文献:
①《西方文论史》马新国主编
②《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胡经之主编
③《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
④《西方文艺理论史——从尼采到现在》章安祺黄克剑杨慧林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