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情感素养的重要阶段,而渗透情感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必要环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呢?以下将探讨几种方法。
要注重选材。
语文课堂上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应该是与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相适应的。
要尽量选择既包含知识的传授,又富有感情表达和情感共鸣的课文和文章。
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情节,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其中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通过这些材料,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培养同情心、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要注重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体验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在学习某一篇散文时,可以让学生模仿散文中的情感,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其中的情感。
也可以通过一些小组讨论和情感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联系起来,增强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
其三,要注重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上的氛围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老师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愉悦地学习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可以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学习。
也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疏导,在学生面临情感困惑或挫折时,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
其四,要注重情感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评价和引导。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除了关注语言和逻辑的表达外,还要注重学生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评价,鼓励他们勇敢表达真实的情感,同时指导他们正确处理情感问题。
在平时的交流中,也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和评价,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健康的人际关系。
要注重实践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情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培养情感。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1.情感教育与文本学习相结合。
文本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教材,情感教育可以和文本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朗读、演绎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所体现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在教授古文课文《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对大地雄伟壮观景色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情感教育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课堂,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将其转化为文字,通过阅读和评论彼此的作文,使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和关爱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友谊情感。
3.情感教育与阅读活动相结合。
阅读是培养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在文本中感受到各种情感,通过好书的启发,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挑选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感受情感、体会人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本,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文本的阅读和解读,学生可以感受到文本背后的情感,甚至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活动,使学生对文本中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培养学生情感体验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友谊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教育水平。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摘要:情感教育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语文教师若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是不可能教好语文的。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入其境,体其味,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感熏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自受其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素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情感性很强的学科。
中学语文教材本身具有很大的情感性,那些美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
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了。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一、挖掘情感,以情动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学习。
(一)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兴趣。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然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热爱”,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的语文热情。
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的新天地。
还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还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这样做的目的是讲出形象,讲出趣味,讲出感情,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境界。
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对语文的无比热爱,作为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心理上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情动而辞发”,这是对课堂语文教学的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工具感觉,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如我们在教《秋天》这篇课文,我们就要学生抓住这种人文性:“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美景中渗透了人性的情怀,喜悦中折射了农家人的清新和谐。
这是一种人文的情感和体现。
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故而,加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新课程教学必然发展趋势。
二、语文课堂要走向情感生活中去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
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
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语文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
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景、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随着教育部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也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情感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教师在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提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情感态度。
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在阅读和写作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1. 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体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情感世界,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真实感情、紧扣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情感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启发他们对自身情感的认识和反思。
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同情心和爱心,提高情商。
2. 写作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自己的个性。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能够激发情感的话题和素材,让学生借助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情感变化,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疏导,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情感,消化负面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3. 课堂氛围的营造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和讲解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正能量,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文学情感的重要途径,而渗透情感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情感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课堂设计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教材选择至关重要。
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情感渗透具有直接的影响力。
在教材选择上,应注重挑选富有人文情感内涵的文学作品和课文。
在教学《草房子》时,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人生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善、美的情感情操。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审视自身,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和道德情感。
教学方式要多元化。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体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课外拓展阅读、课堂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在教学《边城》小说时,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探究小组生活,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启发,去感悟小说中的情感世界,从而达到情感的渗透。
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课堂游戏、情感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课堂设计要具有情感教育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设计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为课堂设计定下情感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感悟作品中的情感也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从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手法,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于文学情感的感悟和理解。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打开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会深深体会到这些文章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接受真、善、美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与文中的思想产生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使语文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
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文中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动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使学生逐步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通过对课文的欣赏、研究、运用,获得审美教育,从中发现自我,重塑自我,提升自己的情感境界,由此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研究和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置身于深感兴趣的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有效地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去解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思想,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审美愉悦,由此,学生就会在语文教师恰当、巧妙的引导下,培养起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热爱,激发出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在对知识的探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使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二、创设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特殊的情感,都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创设情感氛围,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导语的设计上,一定要融入强烈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心灵的撞击,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之中。
比如,我在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为了创设情感氛围,为学生学习课文制造一种情感的渲染,我用多媒体设计了声情并茂的导语,随着周总理逝世的录像和图片的展示,一个低沉悲痛的声音响起:“1976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提高情感素养,下面就介绍一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来渗透情感教育。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表达体,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领会作品的情感内涵,启发学生对生活、对自己的情感认知。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刻情感的文学作品,如《荷花深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解读作品的情感内容,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冲击力,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写作作业来渗透情感教育。
写作是情感的外在表达,通过写作作业,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的表达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
可以布置一些与情感相关的写作题目,如写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写一篇描写某种情感的散文等,通过这些写作作业,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情感的表达过程,激发他们的情感表达欲望,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渗透情感教育。
课堂讨论是情感的交流过程,通过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同学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情感体验的情境,然后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倾听他人的情感感受,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感体验活动来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活动是情感的实践过程,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情感,促进学生的情感成长,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可以组织一些情感体验活动,如情感体验营、情感感悟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各种情感,增进对情感的认知,提高情感体验能力。
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试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
”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催化剂,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抓住情感教育这跟“红线”,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品质。
教育的真谛是教人做人,21世纪的教育强调情感的沟通、精神的相遇、心灵的碰撞。
探讨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增强语文教学的色彩,改变语文情感教学”荒漠化”的现状,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注重阅读,激发情感情感是内在的东西,它不能告诉,更不能是外在的给予和强加,它要靠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与感悟。
让中学生学习、诵读一些优秀诗篇,对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升华、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健全,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每一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在教学中必须抓住阅读这根红线,充分关注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用心体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聆听作者的心声,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这样才能让其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从作品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阅读能使学生观其文,晓其理,知其情。
语文教学中的朗诵就是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的重要一环,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的脑海里有情有景,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
例如,我安排学生用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感情的语言朗读高尔基的《海燕》。
学生读到了一系列优美的排比句,直到全诗感情高潮的诗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情感激烈、气势磅礴的诗句,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诗句的深邃内涵,也给学生以语言美的享受。
在阅读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通过阅读初见端倪,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作者的思维空间,为体悟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情感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中适当的情感引导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技能、心理素质和生命意义观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
一、营造情感温馨的教学环境情感教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要营造情感温馨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的真心、微笑和声音的温柔。
教师应该注重营造一种充满感情和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营造情感温馨的教学环境。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温情的故事,通过情感故事传递爱和情感。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生日或节日时为学生们送上一份小礼物或一张贺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祝福。
在教学场所,可以装饰些富有创意和温情的图画和摆设,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美好和温暖的氛围。
二、通过课堂话语传达情感课堂话语是情感教育的载体之一。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传递情感,将语文的真谛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关注。
对于学生的话语,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处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尊重。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故事、背诵诗歌等,也应该注重情感表达的技巧,用动人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将作品的情感内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文化艺术和人文情怀的魅力。
三、情感教育在语文阅读中的应用阅读是情感教育最为常见和有效的途径之一。
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之美和艺术之美,从中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同时培育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阅读中,教师可以从情感交流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解析文化内涵、感受情绪和情感,让学生接受和感受文学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和观念。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阅读体验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情感问题,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能力。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方法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方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方法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文情感。
一、创设情境塑造情感体验情感渗透方法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通过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情景,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情节。
通过剧本编排学生分组表演《红楼梦》的人物形象与情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情感投入能力。
创设情境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和体验到情感的存在和作用。
二、互动交流激发情感投入语文教学是一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情感渗透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当善于用热情和真诚去打动学生的内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情感和经验,引导学生分享内心的感受和认识,通过发问、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思考能力。
三、情感体验与表达相结合语文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课文内容中获取情感信息,学会感知和体验情感,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
然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情感表达,如书写、演讲、朗诵等,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转化为语言和文字,并通过表达来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四、情感教育与学科知识融合情感渗透方法要求在教学中使情感教育与学科知识紧密融合,使学科内容与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培养相互促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化背景、分析文学形象、解读文学作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信息、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文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情感教育与学科知识结合,发挥学科知识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
一、创设情感教育的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创设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以情感教育为主线,通过感性的语文教
学来启迪学生的理性思维。
教师要有情感教育的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情感,传递情感,延伸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
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学会审辨情感,表达情感,处理情感。
要加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融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情感的真实与温暖。
只有这样,才
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融合了丰富的情感元素,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传递正能量。
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度
阅读,感悟人生哲理,启发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进行文学欣赏,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蕴
含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的美感和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情感交流
中发展个性,增强情感认知。
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到更多的
情感元素,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只有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注重学生个性情感的培养
以及进行科学全面的情感评价,才能使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真正取得实效,有力地
熏陶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深入探索,不断完善,使情
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思维导图】
(作者为某中学语文教师)。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运用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运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学会感恩、关爱、尊重和包容。
三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世界、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康地成长。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具体运用情感教育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渗透情感教育。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荷花深处》、《红楼梦》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解析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环境情感等,来感悟并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观察生活等方式,培养他们对世界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使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文字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更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具体运用上,老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写作、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希望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教师能够充分重视情感教育,赋予语文教学更多的情感温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以情感启发,以情感感染,以情感教诲”。
【文章结束】。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探讨

到学 习当 中 . 此时 他 们对 于课 文 情 感 的掌 握 与 理 解 会 更 加清晰、 有效 . 能 够使 他 们 的 心灵 与 情 感受 到 洗 礼 。
二、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 帮 助 学 生构 建 良 好 的 人
格 品 质
间通 过 E l 记 、周 记 以 及读 书 笔 记 等 进 行 相 互 之 间 的交 流. 帮 助 他 们 学 习积 极 、 健 康 的读 写审 美 方 法 。同 时 , 还
情 感 教 育 氛 围对 学 生情 感 活 动 影 响 非 常 明 显 .要 对 学 生 进 行 有 效 的 情 感 渗 透 .首 先 要 通 过 创 设 良好 的 情 感 渗 透 教 育氛 围 . 以 激发 学 生 的内 心 情 感 。在 教学 过程 当 中. 老 师可 以根 据 教 学 内容 的主 题 . 在 课 堂 上 为 学 生 创 设 一 种 与 之 相 关 的 教 学 情 景 .将 学 生 的 内 在 情 感 激 发 出来 . 使 其 与 作 者产 生 情 感 共 鸣 . 增 强 他 们 对 文 章 情 感 把 握 的 准确 度 比如 , 在经典课文《 背影》 的教学正式 开始之前 , 老 师 可 以为 学 生 播 放 歌 曲 《 父 亲》 , 以音乐艺术 的感染力 , 来 对 学 生进 行 情 感激 发 . 一方 面 唤 起 他 们 对 于 自己 父 亲
影》 、 《 祖 国啊 , 我 亲 爱 的祖 国》 等课 文 , 均 蕴 含 着 深 厚 的
情 感 因 素 教 材 中 的 情 感 因 素包 括 方 方 面 面 . 根据 课 文 主 题 .进 行 针 对 性 的 情 感 挖 掘 .可 以全 面 陶 冶 学 生 情 操。
四、 丰 富情 感 渗 透 方 式 。 提 高 情 感 教 育 有 效 性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作文教学的素材选择应该注重温情和感悟。
农村初中的学生往往生活在简单朴素的环境中,他们对于充满温情的家庭、自然和乡土情怀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乡土风情、家庭温暖和自然美好的素材,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这些素材的选择,学生可以感受到温情和感悟的力量,增强他们对于美好情感的追求和感悟的能力。
教师的引导应该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表达。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生动的故事、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和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周围的事物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到情感的力量。
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态度,并通过作文的表达来展示出来。
学生的作文表达应该注重真实和自然。
在农村的初中生活中,学生通常有着真实的生活经历和自然的情感态度。
而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能够将这种真实和自然的情感通过作文的表达展现出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些关于自己真实经历和身边真实人物的作文,让学生在保持真实和自然的能够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态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作文表达会更加生动和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素材、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表达,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虚心好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和感受 中 , 才 能 激 发 相 应 的情 感 , 并 为 之
我们做了很 多类似的事情 呢? 我们从中又 能读出什么 ?现在我来 朗读《 背影 》 , 请 同 学们细细品味。” 在笔者声情并茂 的朗读
中, 学 生 的 情 感 充 分调 动 了起 来 , 南此 感
所动 , 产生强烈 的共鸣。比如 , 在执教《 社
戏》 这篇课文时 , 通 过 对 课 文 的深 入 研 读 , 笔 者 认 识 到 文 章 中 的 孩 子 与 学 生处 在 相
仿 的年龄段 , 可 由此挖掘课文所蕴含的情 感, 触 发学生情感上的共 鸣。文 中小伙伴
们 那 种 自然 而 又 真 诚 的友 情 , 也 正 是 每 天
受到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 很快进入文章 的
歌、 古文等 , 这些文章有 的歌颂 了浓浓 的
至爱亲情 , 有 的 讴 歌 了 中华 儿 女 的拳 拳 爱
现代诗人郭沫若先生 , 凭着丰富的想象和
奇 妙 的联 想 , 将这 样 一 个 愿 望 写 在 了一 首
国之心 ,有 的表达 了对伟 人的崇敬之情
… …
学 生 只 有 在 对 课 文 情 感 的深 刻 解 读
身体 比较肥胖 , 行动有 些吃力 , 他 是怎样 攀上月台买橘子 的呢?接着 ,笔者讲道 :
“ 同是 为 人 子 女 ,我 们 从 这个 去 给儿 子 买 橘 子 的 背 影 中读 出 了什 么 呢 ? 大 家 不 妨 回忆 一 下 , 我 们 的 父母 是 不 是 在 平 时 也 为
著名 的诗 歌里 , 现在 , 我 们一起来 阅读 这 首意境优美的诗歌 吧。 ” 这样的悬念设置 , 使学生欲罢不能 , 激发 了学生强烈的阅读 激情 , 使课堂教学进入 了良好的状态。 三、 针对重 点恰 当地点拨 。 让学 生领
浅谈藏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

浅谈藏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藏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是学生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一部分,是一个集体的价值观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语文课本、作文、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就浅谈藏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
通过语文课本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
语文课本是学生接触语文的主要教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古代诗词,这些文学作品都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深情,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力量。
比如在学习《红楼梦》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贾宝玉对祖国的感情;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宋之问对祖国的赞美。
通过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对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关于祖国的作文,比如让学生写一篇《我爱我的祖国》,《我的家乡我的祖国》,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事情入手,写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作文,可以让学生自觉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在阅读《红岩》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们对祖国的忠诚;在阅读《雪山飞狐》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的情感。
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祖国的伟大,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方法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方法情感渗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情感体验、情感思考和情感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素养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素养。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哪些情感渗透方法呢?一、情感直击法情感直击法是指通过教师讲解、情感烘托、语言表述等方式,直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通过封面展示、图片展示等方式,给学生呈现一个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感知、惊叹、思考等方式,引发对所学知识的情感共鸣。
在教学《月上柳梢头》时,可以将月光照耀在湖面上的美景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来感受诗歌的美好。
二、情感体验法情感体验法是指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所学知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地考察、文化创作等活动,让学生置身于情感体验的场景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其中的情感。
在教学《小王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郊外进行一次星空观测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小王子对星星的美好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到小王子对友谊、爱情等的情感表达。
三、情感导读法情感导读法是指通过教师的导读,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解读、情感烘托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理解情感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在教学《草窝里的一些事》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孤独、温馨、感动等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对父母孝敬的情感态度。
四、情感交流法情感交流法是指通过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知。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交流自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情感思考和情感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际关系能力。
在教学《范进中学》时,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范进的评价和感受,并通过交流获得不同的观点和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论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育。
这个说法并不新鲜,可惜我们的很多老师忽略了它,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知识课、语言课、说理课,而置学生的情感教育于不顾,看着语文教材上一篇篇形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怎忍心荒芜了学生的心田?老师是架起学生和教材的桥梁,如何触动学生的感情,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意义呢?我有以下几点粗略的体会。
一、捕捉感情的切入点人的感情世界是最为丰富的,只有人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只有人能尽善尽美地领悟对方的感情。
作为中学生,他们在阅读中不可能一下子就切中要害,也不可能自始自终随着作者的感情脉搏一起跳动,这就需要老师适时地把学生引入到情景之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篇幅较长自读课文,让学生一课时完成对此文的阅读鉴赏,不是易事。
于是我有意识的对作者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意在通过作者的不幸遭遇来触动学生的心;但学生反映平淡,我想:可能像张海迪能理解史铁生那样,而一个耳聪目明手脚健全的人,很难理解海伦o凯勒对光明对知识的渴盼之情和对人类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于是我向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沉重的假设——假如三天之后我们不幸成了盲人、聋子或哑巴,我们该如何面对着宝贵的三天呢?(很高兴看到了第二轮教材改编时在课后也加上了类似的练习)这尽管是一个假设,但一下子拉近了同学们与海伦o 凯勒的情感距离。
这是通过言语感染把学生引入情景之中,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动作表演(如《雷雨》中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画面勾勒(如勾画杜甫《登高》前两联描写的画面)、音乐熏陶(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配以李洪基演唱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可以配上《化蝶》这只曲子)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二、选好情感的生发点人的情感是多样化的,对待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由于观察者着眼点和自身经历的不同,因而会作出不同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的遐思迩想,那将是情感世界的一场盛会。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之我见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之我见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充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同志亲友的深挚情意,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本质上就是富有情感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应对学生投入真挚的情感和宽容的心教师对学生应有真挚的情感和宽容的心。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能感染学生。
在教学中,要想感染学生,从而产生师生情感共鸣,教师本身的情感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深厚的。
对学生要充满由衷的关爱之情,这种情感来自于语文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师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学生才会敬佩、体谅教师。
这就要教师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现自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理解。
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
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
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稍不注意就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
教师的一圈一点、一勾一画、一笑一怒、一下轻柔的抚摩都可能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
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
对学生的一些活动,教师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
这种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
教师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摘要:情感教育可以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情感教育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展现课堂魅力的法宝。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我以为语文教师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一、教师以情感染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用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语文课堂就好像磁力吸铁一样,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情;《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悲”“恨”情;《黄鹤楼》中崔灏的思乡情;《我的老师》魏巍的师生情;《战争小插曲》中作者的手足情等等都能够让学生去体悟情感的魅力。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
课堂上,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语言艺术,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笔好字、装一肚子诗文学问。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各种信息一日千里,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就是教师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
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启发学生思考,从感情上激发学生感悟课文情感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导语:千百年来,无数人都在歌颂父爱。
作家许地山通过《落花生》赞颂了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朱自清先
生的《背影》展现了一位总想为孩子做点什么的父亲;筷子兄弟的《父亲》更是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这些都是男性眼中的父亲,男性眼中的父爱。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看看她如何展现他们之间的父女情深。
寥寥数语就将学生引入父爱的世界,让学生感受父亲的伟大,父爱的磅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为动力,把文中之情挪移到学生心中,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使教师情、文中情、学生情三情合流,产生情感和谐共振。
由此,我认为要充分发挥语文科的情感教育作用,文以情动人,语文课必须根据每一篇课文的特点,深入挖掘其情感资源。
例如《最后一课》对小弗朗士的情:他逃课,我们瞧不起他;他挨批评,我们同情他;他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我们为他难过;他学习专心、他恨敌人,我们为他加油。
即使在让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应伴有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比如,韩麦尔先生那套漂亮的礼服,更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的具体表现。
这样,学生感之愈深,知之愈多。
二、注重情景教学
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动力,语文教学,尤其要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或讲故事、或诵名言、或出谜语等,这些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展现语文魅力,调动学生
学习情趣,打造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创设好的情景,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课堂,接受课堂内容。
例如在学习《伤仲永》课文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名人成才,特别是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名言。
又例如在学习法布尔的《绿色蝈蝈》的文章时,可以课前让同学们捉几只蝈蝈带到课堂,仔细观察。
为了更好地了解蝈蝈的相关习性,同学们就会查阅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等相关书籍,在学习《真正的英雄》之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航天方面的资料,了解航天事业的历史。
这样既能够增加课堂乐趣,丰富课堂情趣,激发学生观察想象活力,又能引导学生自觉进行知识的积累,高效快乐地学习。
三、丰富课外教学
语文,充满智慧,它的魅力早已超出了书本、课堂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的“教”更要重视课外的“育”,以学生为中心,综合利用多种情感因素来影响、培育学生,使学生能够加强自我约束,做自我发展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寓教于活动,寓教于情感。
语文课的魅力来自于活动的魅力、来自于情感的魅力。
而熔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的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进行成语接力赛,让学生领略汉语语言的精妙;近义词、反义词、感情色彩不同的词,数字成语,动物成语……则会让学生步入词语的谜宫;讲故事、表演小品、讲笑话、朗诵、唱歌、跳舞……让学生喜笑颜开,心潮澎湃,心随境动,情随心动;各种各样的主题班会,使学生生动活泼,
积极向上。
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了教育,陶冶了情操。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
”孩子,始终拥有自然的美好的天性。
春天,和学生们去登高、踏青,寻觅春的踪迹;夏天,和学生们去夏令营,体味夏天的浪漫与热情;秋天,走进田野,体会丰收的喜悦;冬天,去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师生之间,心心相通、心心相印。
教师不再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再听得昏昏欲睡,作文不再难写,语言不再枯燥,师生间因时时的情感交流而其乐融融,语文课堂上,和谐高效,教与学其乐陶陶。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总会给学生以美的滋润、美的熏陶,她就是一朵娇艳的花。
一朵朵情感之花,远比关于花的万千描述更具体更直观更生动。
热爱教学就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就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渗透情感我们的课堂就会和谐高效。
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