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利润最大化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与利润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成本理论与利润最大化
平均收益(AR) 总收 益 销量 TR Q
3、 边 际 收 益(MR): 增加销售单位产品增加的收入
边 际 收 益( MR )= 总收 益的 增 量 销 售 量的 增 量 TR Q dTR dQ
当价格是常数时: P=AR=MR
P P=AR=MR P TR TR=PQ
0
Q
0
Q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C):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
MC TC Q

MC
dTC dQ
C
TC TVC TFC
二、各成本之间的相互关 系
1、TVC经过原点。TC与 TVC平行,垂直距离TFC 。 2、MC的上升段与AVC 、 AC的最低点相交。 3、AC的最低点在AVC最低点 的右上方。 4、MC的最低点对应TVC与 TC的拐点。
TC(Q)=TFC+TVC
2、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每单位产品支出的 固定成本。
AFC TFC Q
平均变动成本(AVC):平均每单位产品耗费的可 变费用。
AVC TVC Q
平均成本(AC):平均每单位产品耗费的成本。
AC TC Q TVC TFC Q AVC AFC
STC2
STC3
LTC
A O C
B
C
总成本STC1与长期总成本
LTC相切于Q1′点,这两 条曲线的切线斜率相同,
Q1′Q2′ Q3′ SAC1 SAC2 A
Q LMC SAC3 LAC
即在确定点Q1′处,SMC
等于LMC,短期边际成本 线与长期边际成本线相交。
B C SMC3 Q3′

商务经济学视角下的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

商务经济学视角下的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

商务经济学视角下的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在商务经济领域,企业既需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也需要关注成本最小化。

利润最大化是一家企业的核心目标,而成本最小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商务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关系,并提供一些成功实践的建议。

1. 理解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概念利润最大化指的是企业通过各种经营活动,追求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实现利润最大化有助于企业增加资本积累、提高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成本最小化则是企业通过有效控制生产、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费用,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进而降低企业成本水平。

2. 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关系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相辅相成,两者密切相关。

一方面,成功的成本最小化策略能够直接促进利润最大化。

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上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更高的销售量和利润。

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也为成本最小化提供了动力和资源支持。

企业通过实现利润最大化,获得更多的资本回报,可以投资于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流程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 实现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关键因素实现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需要企业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战略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3.1 市场分析与定位: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确定适宜的目标市场,并将产品或服务定位在市场中的合适位置,以提高销售量和利润。

3.2 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并确保产品的及时交付和高质量。

3.3 生产效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资源损耗,从而降低成本。

3.4 经营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成本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控制,降低不必要的支出,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3.5 市场价格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弹性和竞争情况,灵活调整产品或服务的定价策略,以提高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实现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原则及其原因

利润最大化原则及其原因

利润最大化原则及其原因
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企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其主要原因有三:
1. 人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指标来衡量。

2.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

3. 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财务管理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微观经济学@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利润最大化

y f ( x1 , x 2 )
max max py 1 x1 2 x2
x1 x1
p MP1 w 1 0
p MP2 w 2 0
MP w1 1 MP2 w2
( x , x2 )
* 1
*
x*1、 x*2各自价格的函数,即要素需求 函数。
例题
生产函数为 投入的价格分别为w1,w2,产出的价格为p 在短期x2不变,求企业实现最大利润时的x1和y。 求在长期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投入和产出。
13
利润最大化
利润 短期利润最大化 长期利润最大化
13.1
利润
在n维条件下:假定厂商使用n种投入(x1, x2,……xn),生产n种产品(y1,y2,……,yn), 其价格为(p1,p2,……,pn),要素投入的价格为 (w1,w2,……,wn),则利润函数π 可写作:
pi yi wi xi
* 1
* 2
*
p y 3w 1
1/ 2
1/ 3 1/ 3 y x1 x2
短期
* p x1 3w 1
*
长期
3/ 2
~ 1/ 2 x 2
1/ 2 ~ x2
(x , x , y ) p p p , , 2 2 27 w w 27 w w 9 w w 1 2 1 2 1 2
3 3 2
y
W2提高?


~ ) y f ( x1 , x 2
W1提高, 曲线变的陡峭, x1投入量下 降,要素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p下降,。 x1投入量下降,供给曲线向 上倾斜。
w1 Slopes p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名词利润最大化解释是指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价格,但价格的变化必须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利润最大化原则概述[1](一)厂商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企业可以有业主独资企业、合伙经营企业和股份公司三种形式组织.业主独资企业为某一个人所有.合伙经营企业为两个或更多的人所有.股份公司通常也为许多人所有,但又遵循着和所有者法则相分离的法则行事.因此合伙经营企业的持续存在取决于所有合伙者活着并且同意维持该企业.而股份公司可以比任何一个所有者存在的更久.因此大多数企业都以股份公司形式组织起来.(二)经济学中利润的涵义.利润是收益减去成本的差额.在经济学上,利润市场上决定进退的指标,只要有利可图,厂商就会继续经营,没有愿做赔本生意的.但是,利润在会计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是有差别的.经济学中的收益与成本和会计的收益与成本是不同的,因此使得利润有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之分.具体表现在:1、收益.经济学中的收益来源有四种:一是内在收益,即由于供给要素带来的收益;二是风险收益,"一旦内在受益——对资本的纯利息、管理、劳动的内在工资以及其他被扣除以后,剩余的部分是承担不肯定性的报酬.风险收益具体包括不能履约的风险收益、纯粹的风险收益或统计风险收益以及对创新和事业心的风险收益;三是垄断收益,即市场收益或垄断权力的现实基础,只包括已实现受益,将未实现收益排除在外.四是与会计有着本质区别的收益——持有损益.经济学收益将企业经济业务收益和企业因持有资产而获得的收益同等对待,而不考虑是否实现.而会计收益不包括未实现收益.2、成本.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方案的成本与收益.当经济学家将企业生产成本的时候,他们指的是生产物品与劳务量的所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除包括会计成本之外还包括会计未计算在内的隐含成本.在经济学家看来,尽管厂商无需对自有生产要素的耗费进行现实的货币支付,即无需对隐含成本进行货币补偿,但隐含成本却反映了生产要素的真实耗费.赚取相当于隐含成本的那部分会计利润,是厂商从事经营活动要求获得的最低报酬,是它正常经营的基本条件.机会成本的概念出自这样的思想:如果你把自己的生产要素例如劳动用于某一用途,你就失去了把它应用于别处的机会.因此,这种放弃的收益如工资就是生产的一部分成本.可以说,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利润的经济定义需要我们估价所有投入物和产出物的机会成本.经济学中假定厂商的经营目标只有一个: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特指经济利润最大化.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约束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包括在总成本中,这里讲的利润是指超额利润.如果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厂商不亏不赚,只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厂商便要发生亏损.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边际收益是最后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成本是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时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所以MR=MC成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这一利润极大化条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利润最大化原则推导对MR=MC这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可用数学推导加以证明:设π为利润,Q为厂商产量,TR为厂商总收益,TC为厂商总成本,则p(Q) = TR(Q) m TC(Q)利润极大化的必要条件是π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而TR对Q的一阶导数就是边际收益MR,同样,就是边际成本MC.所以,当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极大.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还要求π的二阶导数为负数,即它表示,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要大于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为正值,而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为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为负值.利润最大化原则所指导的企业经营决策[1]1、用数学模型看利润最大化.由于行为的目的性假设,自然要引入一些数学模型,以解决含有若干变量的函数的极大值问题.我们可以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以固定单价P销售产品,并以固定的单位要素价格w1 和W2 分别购买两种投入x1 和x2 .假设我们考虑的企业面临着竞争性的投入和产出市场.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用生产函数来概括: y = f(x1,x2) .这里,生产函数可以看做是通过将两种投入或称为两种要素x1 和x2 :相结合而达到最大产出市的技术状态.企业的目标函数是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即利润).我们认为企业是该函数取最大化,即p=pf(x1,x2) m w1x1 m w2x2最大化.该模型的检验条件是要素价格w1 、w2 和产品价格P的特值.模型的目标是举出可观测行为(如投入水平的变化)在检验条件变化(即要素价格或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的可证伪的假设.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和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由于pij = Pfij ,这些二阶条件可以简化为f11 < 0 、f22 < 0 以及: f11f22 m f12 > 0这些条件的经济解释是什么呢?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表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一直增加资源,直到各种要素的边际贡献(例如要素i的边际产出值,它带来的收入是pfi 等于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成本w1 .这些是利润最大化所必然包含的.但是,为了保证要素投入后能够获得最大利润而非最小利润,还需二个条件. f11 < 0 、f22 < 0 是收益递减法则.假设,最初使用一个单位的要素是值得的,如果该要素的边际产出是递增的,企业将无休止的增加该要素,因为投入带来的收入多于支出.有限的最大值与递增的边际率是矛盾的.但是,各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其自身并不能保证利润能取最大化,还需条件f11f22 m f12 > 0 .尽管这一关系式不如边际生产率递减那样直观,但是它来自这样一个事实:一种要素的改变会影响另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出,正如影响其自身的产出一样,对所有边际产出的总体影响必须与边际生产率递减相一致.2、图示.从上面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出,如果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凡可以自由变动数量的每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必定等于该要素的价格.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我们也可以从边际成本曲线来分析.以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图:MC、ATC、AVC曲线这个图表示出了边际成本曲线(MC)、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它还表示出市场价格(P)、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收益(MR)和平均收益(Art).在产量为Q1时,边际收益MR1大于边际成本MC1,因此,增加产量增加了利润.在产量为Q2时,边际成本MC2大于边际收益MR2,因此,减少产量会增加利润.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在水平价格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之处.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意味着一个竞争性厂商的供给函数必定是产品价格的增函数,而每种要素的需求函数必然是要素价格的减函数.不完全竞争及其极端形式——垄断的情况图:MC、ATC、AVC曲线由于该垄断者拥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就意味着P>M.对于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来说,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因此,垄断者会将产量水平减少到低于完全竞争产业中所决定的水平.从数学模型和图示我们可得知在任何市场结构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产量决定行为的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时厂商会把产品产量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上.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利润最大化原则"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能不能就厂家如何获得最大利润举个具体的实例呢?我们经常讲,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什么是利润最大呢?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利润当然是越多越好.如果我们这样理解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就没有意义了.在现实中,无限利润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利润最大化的标准,说明在什么时候,企业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利润是总收益减去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成本,这里再谈谈收益.收益是企业出卖产品得到的收入,既包括成本也包括利润.它等于产品的价格乘以出卖产品量的积.总收益是出卖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是出卖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每单位产品是1,所以,平均收益就等于价格.边际收益是每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当我们说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时,是用实物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当我们说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时,是用货币单位来衡量产品数量的.这两种说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衡量的东西相同,所根据的衡量单位不同.所以,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变化规律与以前讲过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一样.经济学家给出的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这种产量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这是根据企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同时也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规律.假设一个企业生产一单位产品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为8元.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赚了2元.这时,企业一定要增加生产.它增加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没有把该赚的钱赚到.反之,如果边际收益为8元,边际成本为10元.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赔了2元.这时,企业一定要减少生产.它减少生产就表明原来的产量也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赔了.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比如都为9元)时,企业既不增加产量,也不减少产量,说明它对这种产量,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在现实中,也许许多企业家并不了解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也并没有刻意追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相等.但如果分析那些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资料,你一定会发现这些企业遵循了这一规律.无论你是否知道规律,它总是在起作用,但了解这些规律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按规律办事,避免盲目性和在摸索这一规律中的弯路和浪费.企业总要使自己的产量保持在平均成本最低.平均成本最低时,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并不影响价格,平均收益也等于边际收益.由此可以得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这时企业不就是没有利润了吗?的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就是如此.竞争的结果利润最大化时的利润为零.但要记住,我们这时说的利润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为零,会计利润不为零.在完全竞争时,企业所赚到的是补偿机会成本的会计利润.但是,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如果有的企业规模相当大,它的产量变动足以引起价格变动;或者有的企业利用政府赋予的权利(专利权、特许经营权式进入权)而具有了垄断地位;或者有的企业创造出了某种有特色的产品或敢于承担风险,价格就会高于完全竞争时.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就可以获得经济利润.在现实中,完全竞争是少的,普遍的情况是竞争与垄断的不同程度结合,但在这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企业总具有不同的垄断势力,即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因此,这就可以引起企业通过产量控制或创新来使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从而获得利济利润.当然,利润最大化只是一个原则.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在运用这个原理时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企业会追求利润率最大化,有的企业会追求利润量最大化,有的企业更偏重短期利润最大化,有的企业会为了长期利润最大化而改变短期的好处.这些不同的目标既取决于企业自己的目的,尤其是企业决策者的偏好,也取决于它所处的市场环境.无论哪一个企业,要成功地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这就是"消费者主权"(或者"消费是上帝")的含义.因此,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推出一种新产品或服务之前,必须进行需求预测.从下一篇文章开始我们就开始分析市场需求,为进入市场成功奠定基础.。

微观经济学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利润最大化

Chapter 9第九章PROFIT MAXIMIZATION利润最大化Copyright ©2005 by South-Western,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The Nature of Firms企业的性质• A firm is 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s who have organized themselves for the purpose of turning inputs into outputs 企业是以把投入变为产出为目的的个人的联合•Different individuals will provide different types of inputs 不同的个人会提供不同类型的投入–the nature of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viders of inputs to a firm may be quite complicated企业投入的提供者之间合约关系的本质可能是非常复杂的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合约关系•Some contracts between providers of inputs may beexplicit某些投入提供者之间的合约是显性的–may specify hours, work details, or compensation可能会具体说明小时、工作细节或者补偿•Other arrangements will be more implicit in nature其他安排本质上可能是隐性的–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or sharing of tasks决策权威或者共同承担任务Modeling Firms’ Behavior企业行为模型•Most economists treat the firm as a single decision-making unit大多数经济学家把企业看做一个单一的决策制定单位–the decisions are made by a single dictatorialmanager who rationally pursues some goal决策是由理性地追求某些目标的单个独裁管理者做出的•usually profit-maximization(其目标)一般是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利润最大化•A profit-maximizing firm chooses both its inputs and its outputs with the sole goal of achieving maximum economic profits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仅为了达到最大的经济利润的目的,选择投入和产出–seeks to maxim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otal revenue and total economic costs寻求总收益和总经济成本之间差别的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利润最大化•If firms are strictly profit maximizers, they will make decisions in a “marginal” way如果企业是严格的利润最大化者,它们会以“边际”方式做出决定–examine the marginal profit obtainable fromproducing one more unit or hiring one additionallaborer检验通过额外雇佣一单位劳动力或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能得到的边际利润Output Choice产出决策•Total revenue for a firm is given by企业的总收益为R(q) = p(q)⋅q•In the production of q, certain economic costs are incurred [C(q)]生产q,存在某些经济成本[C(q)]•Economic profits (π)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otal revenue and total costs经济利润(π)是总收益和总成本之差π(q) = R(q) –C(q) = p(q)⋅q–C(q)Profit Maximization 利润最大化outputrevenues & costs RCq*Profits are maximized when the slope of the revenuefunction is equal to the slope of the cost function在收益函数的斜率等于成本函数斜率的点处,利润得以最大化The second-order conditionprevents us from mistaking q 0as a maximum二阶条件避免了把q 0错作为最大值q 0Marginal Revenue边际收益•If a firm faces a downward-sloping demand curve, marginal revenue will be a function of output如果企业面临一个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将是产出的函数•If price falls as a firm increases output, marginal revenue will be less than price 如果价格随着企业增加产出而降低,那么边际收益将小于价格Marginal Revenue边际收益•Suppose that the demand curve for a sub sandwich is假设对潜艇三明治的需求函数为q= 100 –10p•Solving for price, we get求解价格,我们得到p = -q/10 + 10•This means that total revenue is这意味着总收益为R= pq= -q2/10 + 10q•Marginal revenue will be given by边际收益为MR= dR/dq= -q/5 + 10Profit Maximization利润最大化•To determine the profit-maximizing output, we must know the firm’s costs为了决定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水平,我们必须知道企业的成本•If subs can be produced at a constant average and marginal cost of $4, then如果三明治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为$4 ,那么MR= MC-q/5 + 10 = 4q= 30Marginal Revenue and Elasticity边际收益和弹性e q,p< -1 (需求有弹性)MR> 0e q,p= -1(单位弹性)MR= 0e q,p> -1(需求无弹性)MR< 0Average Revenue Curve平均收益曲线•If we assume that the firm must sell all its output at one price, we can think of the demand curve facing the firm as its average revenue curve如果我们假定,企业必须在一个价格水平上卖出其所有的产出,我们可以把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看做其平均收益曲线–shows the revenue per unit yielded by alternative output choices 表示通过不同的产出选择,每单位产品获得的收入Marginal Revenue Curve边际收益曲线•The marginal revenue curve shows the extra revenue provided by the last unit sold边际收益曲线,表示了最后卖出的一单位产品所提供的额外收入•In the case of a downward-sloping demand curve, the marginal revenue curve will lie below the demand curve 在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中,边际收益曲线将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Marginal Revenue Curve边际收益曲线outputpriceD (average revenue)MRq 1p 1As output increases from 0 to q 1, total revenue increases so MR > 0随着产出从0增至q 1,总收益增加,所以MR > 0As output increases beyond q 1, total revenue decreases so MR < 0随着产出增至超过q 1,总收益减少,所以MR < 0Marginal Revenue Curve边际收益曲线•When the demand curve shifts, its associated marginal revenue curve shifts as well当需求曲线移动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也会移动–a marginal revenue curve cannot be calculatedwithout referring to a specific demand curve没有相应的具体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不可能计算得出The Constant Elasticity Case弹性不变的情况•We showed (in Chapter 5) that a demand function of the form我们说明了(在第五章),下列形式的需求函数q = ap bhas a constant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equal to b 需求价格弹性为常数b•Solving this equation for p, we get求解p,我们得到p = (1/a)1/b q1/b= kq1/b where k= (1/a)1/bThe Constant Elasticity Case弹性不变的情况•This means that这意味着R = pq = kq(1+b)/band 并且MR = dr/dq = [(1+b)/b]kq1/b= [(1+b)/b]p •This implies that MR is proportional to price 这意味着,MR是与价格成比例的Short-Run Supply by a Price-Taking Firm价格接受企业的短期供给outputpriceSMCSAC SAVCp* = MRq*Maximum profit occurs where p = SMC 最大利润在p = SMCShort-Run Supply by a Price-Taking Firm价格接受企业的短期供给outputpriceSMCSAC SAVCp* = MRq*Since p > SAC , profit > 0 因为p > SAC ,所以profit > 0Short-Run Supply by a Price-Taking Firm价格接受企业的短期供给outputpriceSMCSAC SAVCp* = MRq*If the price rises to p **, the firm will produce q **and π> 0如果价格上升为p **,企业生产q **并且π> 0q**p**Short-Run Supply by a Price-Taking Firm价格接受企业的短期供给outputpriceSMCSAC SAVCp* = MRq*If the price falls to p ***, the firm will produce q ***如果价格下降为p ***,企业会生产q ***q***p***Profit maximization requires that p =SMC and that SMC is upward-sloping利润最大化要求p =SMC 且SMC 为向上倾斜的π< 0Short-Run Supply by a Price-Taking Firm价格接受企业的短期供给•The positively-sloped portion of the short-run marginal cost curve is the short-run supply curve for a price-taking firm斜率为正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部分,是价格接受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it shows how much the firm will produce at every possible market price它表示企业在每个可能的市场价格生产的数量–firms will only operate in the short run as long as total revenue covers variable cost只要总收入足以弥补可变成本,企业将在短期内运行•the firm will produce no output if p< SAVC 如果p< SAVC,企业不会生产价格接受企业的短期供给•Thus, the price-taking firm’s short-run supply curve is the positively-sloped portion of the firm’s short-run marginal cost curve above the point of minimum average variable cost所以价格接受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斜率为正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高于最低平均可变成本的部分–for prices below this level, the firm’s profit-maximizing decision is to shut down and produce no output对于低于这一水平的价格,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决策是关闭不生产价格接受企业的短期供给outputpriceSMCSACSAVCThe firm’s short-run supply curve is the SMCcurve that is above SAVC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 曲线在SAVC 曲线之上的部分Short-Run Supply短期供给•To find the firm’s shut-down price, we need to solve for SAVC 为找到企业关闭的价格水平,我们需要求解SAVCSVC= wq1/βk1-α/βSAVC= SVC/q= wq(1-β)/βk1-α/β•SAVC< SMC for all values of β< 1对于所有β< 1的值,SAVC < SMC–there is no price low enough that the firm will want to shut down 这里不存在足够低的价格,使得企业愿意关闭Profit Functions利润函数• A firm’s economic profit can be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inputs企业的经济利润可以表示为投入的函数π= pq-C(q) = pf(k,l) -vk-w l•Only the variables k and l are under the firm’s control只有变量k和l受企业的控制–the firm chooses levels of these inputs in order to maximize profits企业选择这些投入水平,以使得利润最大化•treats p, v, and w as fixed parameters in its decisions在决策中,把p,v和w看做固定参量Profit Functions 利润函数•A firm’s profit function shows its maximal profits as a function of the prices that the firm faces 企业的利润函数,表示由企业所面临的价格所决定的最大化利润函数]),([),(),,(,,l l l ll w vk k pf Max k Max w v p k k −−=π=ΠProperties of the Profit Function利润函数的性质•Homogeneity齐次性–the profit function is homogeneous of degreeone in all prices利润函数对所有价格是一次齐次的•with pure inflation, a firm will not change itsproduction plans and its level of profits will keep upwith that inflation对于纯粹通胀,企业不会改变其生产计划,利润水平将跟上通胀水平Properties of the Profit Function利润函数的性质•Nondecreasing in output price对产出价格是非递减的–a firm could always respond to a rise in theprice of its output by not changing its input oroutput plans对于其产出价格上升,企业总可以不改变其投入或者产出计划•profits must rise利润一定上升Properties of the Profit Function利润函数的性质•Nonincreasing in input prices对投入价格非递增–if the firm responded to an increase in an inputprice by not changing the level of that input, its costs would rise如果对于投入价格上升,企业不改变其投入的水平,其成本会上升•profits would fall利润会下降Producer Surplus in the Short Run短期内的生产者剩余•Because the profit function is nondecreasing in output prices, we know that if p2> p1因为利润函数对产出价格是非递减的,我们知道如果p2> p1,那么Π(p2,…) ≥Π(p1,…)•The welfare gain to the firm of this price increase can be measured by企业从这一价格增长得到的福利可以由下式衡量welfare gain = Π(p2,…) -Π(p1,…)Producer Surplus in the Short Run 短期内的生产者剩余outputpriceSMC p 1q 1If the market price is p 1, the firm will produce q 1如果市场价格是p 1,企业会生产q 1If the market price rises top2, the firm will produce q2如果市场价格是p 2,企业会生产q 2p 2q 2Producer Surplus in the Short Run 短期内的生产者剩余The firm’s profits rise by the shaded area 企业利润的增加量为阴影部分面积outputpriceSMC p 1q 1p 2q 2Producer Surplus in the Short Run 短期内的生产者剩余•Mathematically, we can use the envelope theorem results 数学上,我们可以使用包络定理的结果,...)(,...)( )/()( gain welfare 122121p p dp p dp p q p p p p Π−Π=∂Π∂==∫∫Producer Surplus in the Short Run短期内的生产者剩余•We can measure how much the firm values the right to produce at the prevailing price relative to a situation where it would produce no output我们可以衡量,相对于企业不生产的情况,企业对在当前价格生产的这一权利的估值Producer Surplus in the Short Run 短期内的生产者剩余outputpriceSMC p 1q 1Suppose that the firm’s shutdown price is p 0假设企业的关闭价格为p 0pProducer Surplus in the Short Run 短期内的生产者剩余•The extra profits available from facing a price of p 1are defined to be producer surplus 从面临的价格p 1中所得的额外利润定义为生产者剩余∫=Π−Π=1)(,...)(,...)( surplus producer 01p p dpp q p p。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利润最大化

未来发展: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平狄克利润最大化理论仍需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
平狄克利润最大化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持续优化和改进模型: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平狄克利润最大化理论将不断被优化和改进,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企业的经济行为。
拓展应用领域:该理论不仅适用于传统产业,还将逐渐拓展到新兴领域,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为企业制定战略和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利润最大化的意义在于,它为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地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
利润最大化也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平狄克利润最大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生产可能性边界:企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选择最优的生产组合
市场结构:企业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最大化利润
融合其他经济学理论:平狄克利润最大化理论将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相互融合,形成更加综合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解释企业经济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跨学科研究:未来将有更多的跨学科研究,如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从不同角度探讨平狄克利润最大化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指导。
感谢您的观看
理论改进和完善: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深入,利润最大化理论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
04
平狄克利润最大化理论对微观经济学的贡献
揭示了企业如何通过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价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对理解市场经济运行和企业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提供了对市场价格和企业决策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05
平狄克利润最大化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标题

管理经济学第6讲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

管理经济学第6讲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

管理经济学第6讲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定价策略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管理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包括最大化价格、利润最大化定价和差异化定价等。

首先,最大化价格是一种定价策略,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增加每个单位的利润。

为了实施最大化价格策略,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以确定市场对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和对价格提高的接受程度。

如果市场对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低,企业可以适量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利润。

然而,如果价格敏感度较高,企业则需要谨慎提高价格,以免丧失市场份额。

其次,利润最大化定价是一种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设定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利润最大化定价需要衡量成本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找到价格和产量之间的最优平衡点。

企业可以通过计算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来确定最优价格,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额外成本,而边际收入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收入。

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状态。

另外,差异化定价是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之间设定不同的价格。

差异化定价能够使企业在不同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线、包装、服务等方式来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制定灵活的定价策略。

例如,企业可以采取竞争定价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通过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获得市场份额。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捆绑销售、折扣和促销等策略来增加销售量和利润。

在实施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时,企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应不断了解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动态,以及时调整定价策略。

其次是成本结构,企业应全面了解成本结构,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确保定价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利润。

关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理论、经验、及评论

关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理论、经验、及评论

关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理论、经验、及评论1[①]谢作诗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编:110034《经济评论》2001(4)假设(hypothesis)是一种理论展开分析的逻辑起点,是任何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

经济分析尤其离不开假设。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虽然不存在刻板一致的分析方法,但设置假设却是经济学家们构造理论和建立模型必然的出发点。

一项研究主题确定之后,研究者会发现有许多变量影响着对该主题的分析,如果不作任何选择,整个分析过程将呈现为一个庞杂的混沌体,从而难以把握问题的主旨。

为了使研究易于处理,必须有赖于科学的抽象,即进行假设。

假设与理论构造的相关性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承认和强调。

经济理论对假设的依赖性似乎更为突出。

例如,威廉姆森(Williamson, O. E.)就曾以行为假设的差别,来说明有关经济组织的若干理论之间的差别(高明华,1999,P.43)。

仅仅由于假设的改变,理论体系便可能面目全非。

而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发展又正是通过假设的改变来实现的。

一般地,对假设的要求是:1)易于处理;2)有足够的现实性;3)不限制太严以至于损害研究的范围和价值(汤普森,1990,P.6)。

1. 新古典主义对于亚当·斯密而言,市场竞争、价格机制在配置资源时能将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劳动分工具有提高生产率的进步作用,是经济学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后者与经济组织紧密相关。

然而新古典主义仅成功地形式化了斯密的第一个思想(分权市场的作用)。

原因很可能在于:一是与起源于18世纪的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的学术之争有关(德姆塞茨,1999b,P.1 78)。

二是要用数学模型同时描述斯密关于分权市场和劳动分工这两个主要思想需要非常复杂的数学工具,而当时还不具有这样的条件(杨小凯、黄有光,1999,P.7-9)。

2[②]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资源配置问题,并不重视许多古典经济学家也曾十分注重的经济组织问题。

这个体系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分为前提,并假定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效用函数为拟凹的,quasi-concave)和生产中没有无止境的规模经济,从生产函数和利润最大化假设导出供给函数,从效用最大化导出需求函数,从供求相等条件导出协调个人利益的市场均衡。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利润最大化

第三节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型供给3。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假说经理一定会考虑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吗?考虑长期的经理和考虑短期的经理行为的差异,为什么给经理期权等长期才兑现的目标,即经理也变成持股票者,可以消除一部分经理和股东利益的差别? 3.2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最大化 厂商的利润为:()()()q R q C q π=-当()()()[()()]()()0MR q MC q d q d R q C q dR q dC q dq dq dq dqπ-==-= 厂商获得最大利润,也即()()MR q MC q =3。

2。

1竞争性厂商的需求和边际收益第三节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型供给(1)竞争型厂商的需求线是一条水平线,需求弹性是多大呢? (2)边际收益呢?(),R q Pq MR P == 3。

2。

1竞争性厂商的需求和边际收益 在完全竞争下()0()d q P MC q dqπ=⇔= 实际上()()()()(())0()'()()()'()1()(1)()()(1)()()||MR q MR q MR q d q d P q q MC q P q q P q MC q dq dq P q q P q MC q P q MC q P q πε=⇔==⇔+=+=⇔-=3.3选择短期产量1()()P MC q q MC P -=⇒=图2.a 竞争性厂商的需求 图2.b 行业面临的需求微观经济学讲义 第三章 厂商理论 第三节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型供给3.4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如图4中边际成本线,保本点以上的部分,即黑粗线所示部分。

1(),()c q MC P P MC q -=>Q图4 竞争性厂商的定价:亏损状态c q*2qQ图3 竞争性厂商的定价:盈利状态*1q3。

4.1厂商对投入品价格的反应3.4.1短期市场供给曲线逻辑:假定市场存在n 个厂商,市场总供给为1()()()ni i Q P q P D P ===∑,即每个厂商将价格是为给定,然后所有的厂商的供给构成市场的供给,市场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这个P ,然后给定市场均衡的P ,每个厂商提供具体P 下的供给。

经济学视角下的市场定价与利润最大化

经济学视角下的市场定价与利润最大化

经济学视角下的市场定价与利润最大化市场定价与利润最大化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涉及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何制定价格策略以及通过价格策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市场定价与利润最大化的原理和方法。

1. 市场定价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成本和需求的影响,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来决定产品价格。

市场定价的基本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1 市场需求与价格弹性市场需求曲线可以反映出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价格弹性越大,说明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越敏感。

当价格弹性较小时,企业可以适度提高产品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当价格弹性较大时,降低产品价格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销售量和利润。

1.2 成本与价格利润边际成本与价格利润边际指的是企业单位产品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差距。

根据边际理论,利润最大化发生在成本与价格边际相等的点上。

当企业的成本低于产品的价格时,就会产生正的利润,并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当成本高于产品价格时,就会出现亏损,需要调整价格或生产规模。

1.3 市场竞争和定价策略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定价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垄断定价策略来控制市场价格,最大化利润。

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无法单方面决定价格,只能在价格接近边际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2. 利润最大化的方法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2.1 定价策略定价策略是企业制定价格的基本方法。

常见的定价策略包括市场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和心理导向定价等。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成本水平和竞争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定价策略。

2.2 产品差异化通过产品差异化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设计、品牌建设和服务扩展等方式来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2.3 生产成本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论述利润最大化原则

论述利润最大化原则

论述利润最大化原则引言利润最大化原则是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的理论原则,旨在指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基本概念、实施方法以及其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定义利润最大化原则指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减去成本的余额,它是企业健康发展和持续经营的基础。

利润最大化原则与企业决策利润最大化原则在企业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将分别从定价、生产、投资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来探讨其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1. 定价策略企业通过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通过市场需求与成本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定价策略。

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指导下,企业应该在需求量与价格弹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以实现最大利润。

2. 生产决策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指导下,企业需要进行科学的生产决策。

这包括确定最佳产量、选择最合适的生产工艺、优化资源配置等。

通过合理的生产决策,企业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 投资决策利润最大化原则也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在进行新项目投资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预期收益、风险等因素,以追求最大利润。

通过精确的投资决策,企业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最大的利润增长。

4. 市场营销策略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也有较大影响。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以及推广策略等手段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通过市场营销的有效执行,企业可以提升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实施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挑战尽管利润最大化原则在理论上被广泛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挑战。

下面将讨论几个常见的挑战。

1. 短期利润与长期利润的平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可能会面临短期利润与长期利润之间的平衡问题。

有时,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企业可能陷入价格战等不利的竞争策略,从而对长期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在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关键概念,它涉及企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最佳决策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

一、引言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如何进行生产和销售决策时,企业需要考虑如下因素:成本、产量和价格。

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因素,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总成本与总收益企业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

固定成本是与生产数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变动成本则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上变动成本。

总收益等于单价乘以产量。

企业最大化利润的目标是,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使总收益减去总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化。

三、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指的是生产每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收益指的是销售每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

企业在利润最大化时,应当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四、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在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中,我们假设企业的产品需求是一个已知的函数,即产品价格与销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产量,以使总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较来确定最佳产量。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应该增加产量,直到两者相等为止。

在这一点上,总利润将达到最大值。

五、理论应用与局限性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合理评估市场需求和成本结构,从而制定最佳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然而,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假设企业的产品需求函数是已知的,但实际上,市场需求往往是不确定和动态变化的。

此外,该模型还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对利润的影响,如企业形象、市场竞争等。

六、结论利润最大化问题模型是企业决策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通过合理地控制产量和价格,企业可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实际运用时,决策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理论经济学中的企业行为与利润最大化

理论经济学中的企业行为与利润最大化

理论经济学中的企业行为与利润最大化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论经济学则是研究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理的学科。

在理论经济学中,企业行为和利润最大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分析企业行为和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市场竞争。

企业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做出的决策和行动。

企业行为的核心是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的经营策略和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标准。

那么,企业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呢?理论经济学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模型来解答这个问题。

其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分析中。

按照这个原理,企业在选择生产和销售数量时,应该使每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同时,企业行为还受到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影响。

在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适时调整产品定价和生产量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此外,企业在面临激烈竞争时,也需要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或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等手段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此外,企业行为还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决策密切相关。

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方式会对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集中式企业决策相对集权,可以更高效地实现规模经济,并在资源配置和市场决策中更加灵活。

而分权式企业决策则更加注重基层员工的决策权和自主性,从而激发员工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企业行为也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作为现代企业,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还应考虑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和环境责任,关注员工福利、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其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总结起来,企业行为与利润最大化是理论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六章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六章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

y
w1 p
x1
w 2x~ 2 p
.
2、短期等利润线特点
y
w1 p
x1
w 2x~ 2 p
斜率为:
w1 p
垂直截距为:
w2x~2 . p
3、短期等利润线移动
y
斜率 w1 p
x1
(三)短期利润最大化
1、短期利润最大化
厂商面对的问题是在受到生产计划选择 的限制下,如何选择生产计划使得它逼 近最高的可能等产量线, Q: 这些限制条件是什么? A: 生产函数
x2x) *1(
x*1( 2x2 )
3x2
)
x1
y p MP1 w1 0 对于每一个生产计划
y*( 3x2 ) y*( 2x2 )
y*(x2 )
y f(x1,3x2 )
y f(x1,2x2 )
y f(x1, x2 )
要素2的边际利润递减。
x*1(
x2x) *1(
x*1( 2x2 )
3x2
x*1
p 3w 1
3/ 2
x~12/ 2
短期供给为:
y*
p 3w1
1/
2
x~12/
2
.
x*1 随着p上升而上升。 y* 随着p上升而增加。
(2)可变要素价格
假如可变要素价格w1 改变,那么短期利 润最大化生产计划会有什么变化?
①短期等利润线方程
短期等利润线的方程为:
y
w1 p
x1
w 2x~ 2 p
PV
0
1 1r
2 (1 r)2
经济利润
竞争性厂商要最大化它的现值。 如何实现?
二、短期经济利润最大化
(一)短期经济利润

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论

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论

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论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行为的科学,其中有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通过合理运用资源和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利润增长。

本文将从理论背景、实践应用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论。

一、理论背景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论起源于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提出。

亚当·斯密认为,私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导致整个社会的最大福利。

在经济理论中,利润被视为企业的经济目标,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

二、实践应用在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和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利润。

创新可以使企业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

此外,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确定定价策略。

对于低弹性需求的产品,企业可以采取高价策略以获取更高的利润率。

而对于高弹性需求的产品,企业可以采取低价策略以扩大市场份额。

另外,企业还应该合理布局市场和资源,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通过增加产量或销量来减少单位成本,进而提高利润。

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影响因素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理论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市场需求和供给状况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

当市场需求高于供给时,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反,当市场供给过剩时,企业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维持利润水平。

其次,市场竞争和行业结构对利润最大化也有重要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顾客并保持市场份额。

同时,行业结构的垄断程度也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能力。

另外,政府法规和政策也是影响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税收政策、行业监管和市场准入等政策都会对企业的利润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瓦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利润最大化

瓦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利润最大化

产品供给函数y(p,w)或者y(p)
利润函数
π( p,w) max[ pf ( X ) WX ]
xRn
1. 产品供给函数
y( p, w)
(p, )
p
(p, ) p
p
pf (X( p, w)) WX
X X ( p,w)
f (X( p, w))
y( p, w)
2. 要素需求函数
利润最大化旳基本问题
成本: C WX
n i 1
wi
xi
收益: R py
利润最大化问题
max[ py WX ] y,X
s.t. y f(X) X 0
假定厂商选择有效生
产方式 y f ( X )
max[ pf(X) WX ]
xRn
利润最大化旳一阶条件与二阶条件
一阶条件:
p f ( X * ) xi
润函数
最大化利润是由斜率W/p
和f(X)决定D旳2 f ( X * ) ——等利润线
/p
二阶条件
半负定,决定了利润最 大值旳唯一性
y
py wx ~
slope w / p
y f (X)
x*
x
利润最大化弱公理(WAPM)
Weak Axiom of Profit Maximization
D ( p* ) 0 ys ( p* ) yL ( p* )
D2 ( p* ) 0 Dys ( p* ) DyL ( p* )
假定ys , yt 为净产出向量,假如 ys , yt 在 Y 中,且厂商在 ps 和 pt 下进行选择,则有
pt y t pt y s或者ps y s ps y t
能够得到
pt ( yt ys) 0

经济学与利润最大化

经济学与利润最大化

经济学与利润最大化西方经济学总就是愿意吹嘘利润最大化原则,因为这个原则可以圆满地用数学公式表达,甚至可以使用一阶导数推理,俨然一副科学的面孔。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本不能约束厂商的行为,也产生不了任何经济规律。

用这些不存在的规律以及利润最大化原则装饰西方经济学,只能就是哗众取宠而已。

应该指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有可能存在,问题就是企业根本维持不住由此产生的最大利润。

原因如下:第一,虽然企业继续增加产量将减少利润总量,但生存与竞争的意识却丝毫不敢松懈。

如果哪一个企业率先停止了扩大产量,那么,它的产量在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就会下降,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增加失败的危险。

因此,为了竞争与生存,即使利润总量逐渐下降,大多数企业也不得不继续追加资本,扩大产量。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可以向其她行业追加资本,减少利润损失。

其实,这就是不正常的。

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大多数行业差不多同时出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现象。

无论企业向哪个行业转移资本,几乎都不能避免利润的下降。

不仅如此,企业还可能增加转移资本的费用,加速利润的下降。

显然,为了竞争与生存,所有行业中的企业只有追加资本,扩大产量这一条路可走。

第二,每一个行业随时都有可能增添新的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

当老企业的利润总量达到极大值时,新企业的利润总量正在增长。

于就是,新企业一定会继续增产以谋取更多的利润。

由于新企业不断地诞生,因此,就每一个行业来说,即使利润总量逐渐下降,产品的产量也会继续增长。

综上所述,企业根本维持不住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产生的最大利润。

我们应该承认,任何企业都想在利润总量达到极大值时,停止产量的增长,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残酷的现实屡屡破坏这个美好的愿望,即使垄断行业也不例外。

如果垄断行业的产品产量被垄断企业控制住,那么,社会扩大再生产将会要求替代产品扩大年产量。

迫使垄断行业增产降价。

因此,垄断行业也不能永久保持利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应就是MR=MC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来瞧MR与MC的交点E就就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此时的产量Q便为最佳产量,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小于Q,那么厂商处于MR>MC的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增量,权衡得失,厂商讲选择继续增加产量,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如何正确看待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如何正确看待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如何看待利润最大化私有制万恶论不成立之三三)、如何正确看待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剥削工人危害社会。

这也与现实不符。

经济学中假定厂商的经营目标只有一个: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特指经济利润最大化。

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约束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经济学家给出的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这种产量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从会计角度来看,利润是股东价值的来源,也是企业财富增长的来源。

因此,利润最大化是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的标准。

利润最大化对国家、股东、银行和员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济最终目标,影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产品收入,利润是收入创造的,没有收入上量的保障,利润是无从谈起的。

二是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支出,在利润增加的同时,成本和费用的支出的越少,利润就越大。

但是,马克思对利润最大化的评价跳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提到社会伦理道德的高度。

那么对马克思评价利润最大化的真伪性,也就需要跳出经济学范畴,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加以分析。

第一,利润最大化不等于唯利是图。

企业界有企业家公德,违反资本家公德的资本家是资产阶级中的少数败类,而非是资产阶级的多数。

现实说明,资产阶级是先进进步的阶级,是有社会责任感的阶级,是关心社会科技教育经济文化进步的阶级,从社会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他们办企业的最终目标主要是为了社会政治文化的进步造福社会,而非单纯利润最大化,私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服从社会公德。

决不像共产主义国家官员贪污受贿为了自己的享乐。

共产主义国家的官僚剥削才是一种最腐朽最反动的剥削。

第二、民主国家健全的法治制度约束资本家遵纪守法。

如果一个企业家违背资本家公德和信誉,就会上有关管理的黑名单,以后的经营贷款推销的资格都会取消。

所以,在西方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家是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敢胡作非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总是愿意吹嘘利润最大化原则,因为这个原则可以圆满地用数学公式表达,甚至可以使用一阶导数推理,俨然一副科学的面孔。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本不能约束厂商的行为,也产生不了任何经济规律。

用这些不存在的规律以及利润最大化原则装饰西方经济学,只能是哗众取宠而已。

应该指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有可能存在,问题是企业根本维持不住由此产生的最大利润。

原因如下:第一,虽然企业继续增加产量将减少利润总量,但生存与竞争的意识却丝毫不敢松懈。

如果哪一个企业率先停止了扩大产量,那么,它的产量在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就会下降,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增加失败的危险。

因此,为了竞争与生存,即使利润总量逐渐下降,大多数企业也不得不继续追加资本,扩大产量。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可以向其他行业追加资本,减少利润损失。

其实,这是不正常的。

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大多数行业差不多同时出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现象。

无论企业向哪个行业转移资本,几乎都不能避免利润的下降。

不仅如此,企业还可能增加转移资本的费用,加速利润的下降。

显然,为了竞争与生存,所有行业中的企业只有追加资本,扩大产量这一条路可走。

第二,每一个行业随时都有可能增添新的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

当老企业的利润总量达到极大值时,新企业的利润总量正在增长。

于是,新企业一定会继续增产以谋取更多的利润。

由于新企业不断地诞生,因此,就每一个行业来说,即使利润总量逐渐下降,产品的产量也会继续增长。

综上所述,企业根本维持不住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产生的最大利润。

我们应该承认,任何企业都想在利润总量达到极大值时,停止产量的增长,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残酷的现实屡屡破坏这个美好的愿望,即使垄断行业也不例外。

如果垄断行业的产品产量被垄断企业控制住,那么,社会扩大再生产将会要求替代产品扩大年产量。

迫使垄断行业增产降价。

因此,垄断行业也不能永久保持利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应是MR=MC从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来看MR与MC的交点E就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此时的产量Q便为最佳产量,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小于Q,那么厂商处于MR>MC的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增量,权衡得失,厂商讲选择继续增加产量,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但由于MR始终保持不变,MC不断增加,MR>MC的状况会逐渐转化成MR=MC。

相反,如果厂商选择的产量大于Q,那么厂商处于MR<MC的阶段,这表明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增量小于其所付出的成本增量。

权衡得失,厂商将不断减少产量,以增加利润。

但是由于MR始终保持不变,MC不断减少,MR<MC的状况便会逐渐转化为MR=MC。

由此可见,无论是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厂商始终都在寻找一个最优的产量点,只要厂商实现了这一最优产量,他便能够从产量的调整过程中,可能得到利润增加的全部好处,或可能避免利润减少带来的损失。

这个最优产量点便是MC=MR的均衡产量点。

我们还应注意到,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利的,也可能是亏损的。

如果厂商是盈利的,那么这时的产量所带来的利润一定是最大利润;如果厂商是亏损的,那么这时的产量所带来的亏损异地是最小的亏损。

4利润最大化原则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个经济学悖论点击数:1668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利润最大化原则对推动市场自由和社会财富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利润最大化原则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把利润最大化等同于“利润唯一化”,强调追逐利润是经济活动的唯一目标,对其它的合理目标加以排斥;第二种倾向是把利润最大化等同于“逐利合理化”,从而使利润最大化原则在法律、道德上处于无可挑剔、无可争议的地位。

随着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提出和实施,引人们对于利润最大化原则产生了广泛的质疑,正如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德.F.德鲁克认为的那样,“利润动机以及衍生而来的利润最大化理论……导致我们的社会误解利润的本质,并对利润怀有根深蒂固的敌意,视之为工业社会最危险的疾病。

”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导致弱成本约束成本—收益机制是一个对经济活动起引导与规范作用的重要机制,但这一机制是由成本与收益共同作用组成的复合机制,即成本约束与效益激励缺一不可,否则经济活动就会在效益与速度、增长与发展、利润与福利、企业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等重大问题上出现偏差。

然而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成本—收益机制失衡,利润最大化导致成本约束软化、弱化、虚化,即弱成本约束——在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准则的效益激励机制中,成本最小化服从并服务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其自身只具有工具价值,而不是经济活动追求的真实目标。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使经济活动对资源消耗控制在一定限度(生态阈值和自然资源安全保有量)之内,这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觉约束与限制,以遏制生产规模过度扩张的趋势。

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成本约束,不同于适用于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理论的传统的成本约束,而是一种强成本约束。

与弱成本约束不同,强成本约束是在维持经济适度发展的前提下对生产活动的资源消耗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成本最小化成为发展目标,而非从属于效益目标并为其服务的手段。

弱成本约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机制。

首先,弱成本约束往往是指企业、公司等经济行为主体进行的自我约束,其直接目的是追求成本最小化,但根本目的则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因此,这种成本约束与控制只关注一个问题,即单位成本的利润水平最大化,而不关注实质性成本的总量。

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成本投入总会以达到最大规模为限。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弱成本约束不会实现对成本总量的理性控制。

而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强成本约束则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活动消耗自然、生态资源的总量控制,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然、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为社会整体、长久利益服务的。

美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在《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经济装载线”理论,他认为,“宏观环境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出一个与装载线相类似的制度,用以确定重量即经济的绝对规模,使经济之船不在生物圈中沉没。

”因此,强成本约束的首要目标是为经济活动确立经济发展规模,使之不要超越生态阈值。

其次,弱成本约束会放任市场机制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自发反应,使经济活动在一定的经济周期内得到恢复性调整,然而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滞后性与盲目性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发展成本,而且在这种弱约束条件下,企业并不独立承担全部成本,而是将其转嫁给社会、他国甚至后代。

因此,弱成本约束对生产过度扩张、资源无度消耗实际上并没有起到约束作用,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纵容、放任,进一步助长了利润最大化原则对经济活动的激励作用。

与此相反,强成本约束并非指政府或负有一定经济管理责任的经济组织单纯依靠经济杠杆在一定裁量权限内对经济活动进行的引导与规范,而是更多地采用法律、政策、规则等刚性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与控制,如实施社会准入与淘汰、社会监督与评价、社会奖励与处罚等规则和制度,目的是引导经济行为主体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对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背离的经济活动进行惩戒,使经济增长伴生的社会、生态后果降至安全限度之内。

因此,在强成本约束条件下,企业面临淘汰的最大可能不再是因效益不佳,而是因成本超标——超过了国家为维持较低资源消耗水平和资源较高利用效率而划定的底线。

最后,弱成本约束只是一种经济约束或市场约束,体现经济人的个体理性约束,其实质是社会理性整体不作为而对个体非理性的纵容与放任,其结果只能是社会理性反受个体理性的蚕食与侵犯——它在促进个体利益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妨碍到社会整体需求的满足。

因此,就其本质而言,弱成本约束是对自亚当.斯密以来西方经济学所倡导的“自由放任”思想的社会绥靖。

而强成本约束并不只是一种经济约束或市场约束,而是一种体现社会整体理性的社会约束。

马克思指出,“人类理性最不纯洁因为它只具有不完备的见解,每走一步都要遇到新的待解决的任务”。

因此,经济人理性的缺陷要由更趋完奇的社会人理性加以约束,所以强成本约束将采取社会约束形式,体现社会整体理性,诠释社会整体利益诉求。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引致经济扩张生产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必然导致四种类型的经济扩张:一是规模经济扩张,即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实现生产规模扩大——以产量的提高为基本标志——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规模经济扩张实质上是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其假定前提是技术没有进步。

按照这种路径,生产者只要遵循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就可取得最大投资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是范围经济扩张,即企业或公司通过不断扩展生产和经营范围,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一方面分散或降低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更多领域赚取利润。

“经济中出现范围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产品之间在生产技术使用方面具有相互关联性”,因此,同一生产单位生产或经营多种产品会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总量。

三是地域经济扩张,即生产者为在更大区域内实现利润增长而实施的地理扩张,从较小的经营区域扩张至更大的经营区域,或从国内市场扩张至国际市场等等。

与规模经济扩张和范围经济扩张主要表现为产量增长不同,地域经济扩张主要表现为市场扩张,以种种市场竞争手段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以产品或技术优势谋取市场垄断地位。

地域经济扩张往往以规模经济扩张和范围经济扩张为前提和基础,是规模经济扩张和范围经济扩张的必然的、合理的发展结果。

四是经济帝国主义,即经济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超出经济领域而扩展到社会、政治、文化、道德等非传统经济领域,从而使传统社会机制、价值观遭到侵蚀和破坏,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科尔曼所说,“当利润成为衡量企业活动的标尺时,其他的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便溜之大吉。

”生产者受利益目标的驱动,可以不择手段,跨越种种伦理界限,实现惊人的经济扩张,在现实世界人们耳熟能详、熟视无睹的许多经济社会场景,无一不是这一伟大进程的“杰作”。

社会角落中弥漫的商业与财富气息已经充分表明整个社会肌体正在受到经济力量的侵蚀。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关系问题。

西方学者对此先后提出了经济零增长论、稳态经济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及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论,其中的核心理念是经济活动要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即实现“质量型改进”,因此理性控制经济规模、抑制经济活动的过度扩张成为必然选择。

然而,利润最大化的实质是对经济活动的激励与放任,其结果是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而且几乎是无限扩张,这是资本的本性——追逐利润——内在驱动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