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张力—赏析古代诗歌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的张力—赏析古代诗歌的美

摘要:美是实在动心的有意义的张力形式。其中,“实在动心”指出了美产生的基础是实在客体和感美主体契合的统一。浙江大学陈大柔教授对美的定义实在贴切,在他的感化下,我感受到了科学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科学美是具有张力的,让人实在动心。文学作品借助美学,诗意地理解世界,并进行审美创造。本文主要是介绍我对文学的张力美的一些认识,对几首我认为比较美的古诗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美,实在动心;古诗;赏析;

文学美是一个统一整体。张力(tension)一词,原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指同存于某一物体内分子间互相作用而又方向相反的一种牵引力。美国新批评理论家艾伦·退特较早把“张力”一词引入文学批评领域,他在《诗的张力》一文中提出,“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他主张一首诗既要有内涵,也要有外延,既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又有明晰的概念意义,诗应当是意义的统一体,优秀的诗作都是联想、暗示与明晰、概念的结合体。浙江大学的陈大柔教授曾经在科学美与艺术美是为美概括了一个十分生动的定义:“美是实在动心的有意义的张力形式”。其中,“实在动心”指出了美产生的基础是实在客体和感美主体契合的统一。早在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有了对诗的张力美的专门论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一种张力美,“善言情者,吞探索科学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中无限”也是一种张力美;“玲珑透彻,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更是一种张力美。

1、赏《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江边枫叶,渔家灯火,穿过时空而来的悠悠钟声,这美丽而寂寞的江南秋夜令游子断肠。在寒山寺旁的枫桥苑内,有一尊张继的雕像,雕像取半卧姿,他仍像卧在船头,举首,闭目,神情黯然,雕像生动形象地把握了张继的神韵。诗中所刻划的枫桥江边空旷孤寂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张继在现实理想破灭后,用浪漫主义手法去寻找心灵家园的心境。全诗简洁晓畅,意境幽远,充分表现了诗的张力美。

“枫桥”一诗实际上写的是旅情,诗名中的“泊”字有画龙点睛之意,作者一生漂泊,于秋夜客枕难眠,写下此诗。全诗虽句句写景,却处处在抒发旅情。孤月残霜,江枫渔火,乌啼钟声,更有那又一个不眠的长夜。太阳西垂,乌鹊哀鸣,张继的哀怨之气与郁闷之气贯注其中,不解人意的霜气偏偏充盈天地,为这浓秋之夜和张继心中洒下丝丝凉意。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渔火点点,秋风低吟,一片片枯败枫叶划过张继心头,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前途的迷茫,心中仅剩一种情感--愁。秋风送寒,独卧小舟,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对愁眠”,实则是沉浸在一个愁思满怀,寒气逼人的夜空下彻夜无眠啊!

恰在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偏也巧,诗境与寺名浑然一体,寒山古刹的钟声就这样一声接一声回荡在枫桥的夜空,弥漫在张继的心头,它敲响的是漂泊流浪之音,它划破的是清空寂寥之雾,它甚至穿越时空,飘飘荡荡,向现在也向未来诉说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人生故事。作者用这样两句作尾,应该是激励自己重燃生活的希望,使始终压抑郁结的诗境有了个还算昂扬的结尾。

张继走了,去了那个不再因“学而优则仕”的国度,在他微微闭上双眼的一刹那,可能还会有对功名利禄的些许向往,可能还有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留恋,可能还会有对妻子儿女的依依不舍,但是绝对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那一首诗,那首在自己最失意的时候抒发情怀的一首诗,竟然成为了历史的绝响!他细腻的愁思引起了千秋百代的人们心灵的共鸣。正如李白所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的乡愁与旅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和爱情一样。他都写出了人类心灵深处千百年不变的共有的情感,而且写得真切动人。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已响彻千万年,它仿佛从旷远无际的环宇中传来,在唤醒游子思家的情怀。

2.品《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出自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是崔莺莺赴长亭途中送别心上人张生所唱。“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萧瑟的深秋,莺莺怀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不远十里为张生送别。

记忆如诗,那些早已被风化了的岁月,夹着些恬淡的清香,在萧瑟的秋风里悄悄地弥漫。莺莺以为自己不会忧伤,可是锥心的疼痛一阵阵袭来。“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莺莺轻唱,那些被风割得支离破碎的时光,又如潮般涌上莺莺的心头,漫湿了她的思绪。这对心心相映的人儿一定在暗暗思忖何时再见,长亭十里,莺莺一点也不觉得累,多么想陪自己心爱的人一路同行,可是,现实却是那么苍白无力。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轻轻一拂罗裳,不带走一丝忧伤,古来离别,都是如此。一抹相思,几许离愁,芦花飞雪般的温暖,随着如烟的流云,飘逝在昔日的天空。辗转在送别的路上,厚重的秋色,又一次偷偷窥探了这对可怜人的落寞。

莺莺轻轻折下一枝垂柳,交到张生手里,心里虽有千分沉重,却强忍住眼角打转的的泪珠,微微上扬的嘴角,风中飘来两个字:“珍重”。千言万语,两个字就被道破,不是不说,是不敢说,怕说出来会更加不舍,这就是爱情吧?

在我们现代的歌曲中也有很多写离别的: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当你背上行囊卸下那份荣耀,我只能让眼泪留在心底,面带着微微笑用力的挥挥手,祝你一路顺风。”“当你紧紧握着我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再三说着别送别送,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离别的感受,外人怎么能够说的清?虽然离别是苦的,可是总会有下一次可以相逢。而且,离别是美的,无论是文字还是心境,都沁人心脾,美不胜收。

3、评《葬花吟》

“评”一字,是相当于文学大家来说的,我只是觉得红楼梦很美,即使仅仅是梦而已,其实,人有些时候,美美地做一场梦,又未为不可?自认为《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最美的一首词,凄美地让人心颤。

春残花落之时,黛玉轻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儿谢了,散落一地的芬芳,赏花人皆已经远去,还有谁会怜惜这些可怜的花儿?其实,花儿是有人来怜惜的,谁?黛玉!花儿谢了,黛玉要把花儿埋在土里,因为她觉得在土里才不会被玷污。黛玉葬花,葬的其实是自己的灵魂和自己的爱情。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花落到底有人葬,艳骨终是无人收啊!黛玉以花喻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不甘深陷其中,又无力摆脱。怜花就是怜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

黛玉在昔日葬花之处,感叹自己身世,悲痛至极,吟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流露出黛玉心中的难过,把黛玉的多愁善感表现得酣畅淋漓。悲凄的身世,悲凄的命运,虽有宝玉的纯美爱情和贾母的万般喜欢,可是这终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