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性质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氧气,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规律。通过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理解氧气的用途,同时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氧气的制取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碳、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同时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根据学生实际,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难点: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四、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因为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的。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②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磷、碳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问题方法;
②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观察实验现象。
③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②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体验,并从中得到知识、能力、体验。
六、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不同的活动,通过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充分利用视频展示台、分组实验以及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用品: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燃烧匙、盛满氧气的集气瓶、酒精灯、滴瓶、打火机、坩埚钳、镊子、烧杯;牙签、硫、木炭、石灰水
七、教学过程:
②硫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了解】:可见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支持燃烧的氧气(空气)、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
【述】:请两位同学将以上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出来。
(对学生的书写给予评价,并强调反应条件。)
【实验探究2】: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提出问题】:生活中,同学们见过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哪么铁在氧气中能否燃烧呢?【展示课件】:铁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视频。(请学生仔细观察视频、注意操作、实验现象)【讨论思考】:通过视频学习思考:①火柴的作用是什么?②为何将铁丝绕成螺旋状?③为何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④为何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板书】三、化学性质
1.与碳的反应
2.与硫的反应
3.与铁反应【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两位同学在黑板
上书写(其他同
学
在下面书写)
猜想
观察、倾听、思
考
讨论、交流、思
考、
发言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
探究铁在氧气中燃
烧的欲望。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
握观察实验的程
序,并掌握实验探
究的方法步骤。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学以致用。
活动五课堂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
氧气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1. 色、味、态:
2. 密度:
3.溶解性:
4.三态转化:
二、氧气的检验
三、化学性质
1.与碳的反应
2.与硫的反应
3.与铁反应
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首先从氧气用途(能供给呼吸)引入课题,通过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
氧气的欲望。然后从化学研究对象入手,一步步导入,让学生熟悉研究物质一般方法和
思路。为以后学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金属等物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框架。通过分
组实验和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合作、交流中自然获得知识、能力、方法和体验,而不是人为地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课上学生能够主动的思考问题参与
到学习中、小组合作充分,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实验准备还不太充分。少数小组实验台氧气未收集满,实验现象不明显。分组实验前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仔细,出现学生实验动手时存在盲目性,还有同学用镊子代替坩埚钳给木炭加热。
二、对于教学目标和重点的把握需要进一步提升。本节的重点氧气的性质,也就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是化学教学的关键,只有准确的把握目标、重点才能教给学生想学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在设置问题时要避免无意义问题的提出,问题设置要具有梯度性,要能够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同时,问题的提出也要面对全体学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从而体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