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六桥待月记-袁宏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荡舟浩歌而返。
(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
【注释】
1.霁:雨后放晴。 2.翻:反而。 3.晃:闪耀。
4.表:外衣。
5.浮:饮酒、畅饮。
随身读应用练习
(A)记叙在大雨中观赏西湖桃花盛开的景象 (B)“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表示脱去白色外衣 (C)作者一行人以面受花,受花较少者必须被罚酒 (D)从文中所叙可看出作者一行人的雅兴与独特审美情趣 答案:(D) 解析:(A)文中所叙乃是雨后游历西湖之情况。(B)指脱
随身读应用练习
5.阅读下引短文后,选出正确的叙述:
寒食后雨,余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
花作别,勿滞也。”午霁1,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
积地寸余,游人少,翻2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
光晃3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4。少倦,
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5,少者歌,以为乐。
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
第三期
弘治~ 正德年间
初-李东阳 (茶陵派)
后-李梦阳、 何景明 (前七子)
风格
气势深闳, 有开国气象
雍容和平, 精警不足
隽永秀发、轻巧 迈健为主,然作 品空洞
提倡复古主义, 食古不化,毫无 价值
明代散文流变
时期 第四期 第五期
时间
嘉靖初年 ~
万历年间
万历年间 ~
明末
代表人物 王慎中、 唐顺之、 归有光、 茅坤 (唐宋派)
• “绿烟红雾”一词,简单将红绿二色化为繁复, 使画面有浓淡之别。末段“湖光染翠”与“山岚 设色”,铺陈出西湖美景色彩丰富度。在“朝日 始出”、“夕舂未下”的催化下,色彩有了动态 的推移。
文法修辞
修辞
句子
罗纨之盛, 多于隄畔之草 夕舂未下
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
手法
说明
借代 “罗纨”借指穿着丝绸的游客
夸饰 描写游客之盛Fra Baidu bibliotek
ㄘㄨˋ
细密的
数罟不入洿池 (《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字义辨析~盛
音义

ㄔㄥˊ 装 一点一点的盛起来(碗公花、竹枝词)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ㄕㄥˋ
繁多
罗纨之盛,多于隄畔之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强盛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 (方孝孺《指喻》)
相关名句
相关名句
• 大丈夫当独往独来,自舒其逸耳, 岂可逐世啼笑,听人穿鼻络首。 (袁宏道《中郎先生行状》)
题解
• 文眼:待
• 笔法:全文描写苏隄六桥(映波、锁澜、望山、 压隄、东浦、跨虹)的春、月之景,篇幅 虽短,却构思精巧,意趣不凡,是晚明 山水小品之佳作。
公安派
• 主张文学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反对王世贞、李攀龙等人之复古主张 • 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在文学上的地位,
对明末文坛影响很大。
• 大丈夫应当有独立自主的精神,自由舒张 胸怀逸兴,怎么能根据世人的哭笑而哭笑, 听凭别人来牵制自己的行动呢?此句表现 作者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激励后人勇于 打破流俗,走自己的路。
相关名句
• 名臣何必贵,衰腐据要津。 (袁宏道《嘉鱼李太清书斋》)
• 既然衰朽腐败之徒占据着显要地位,有名 望的臣子又何必尊贵呢?此句无限激愤直 从胸中流出,充分表现作者的清高及对明 代官场腐败黑暗的不满。
袁宏道
• 晚明散文家张岱对袁宏道山水游记尤其称赞: “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 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寓山注跋》) 代表了同时代人对袁宏道山水游记的评价。
国学常识
明代散文流变
时期 第一期 第二期
时间
代表人物
开国初年~ 宋濂、刘基、 永乐初年 王椲、方孝孺
永乐初年~ 杨士奇、 成化年间 杨荣、杨溥
5.“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一句,作者以什 么手法描写西湖春天自然之景?造成什么效果?
答: 作者运用譬喻手法写杨柳绿如烟,桃花红如 雾,来呈现春景的艳丽。其绵延二十里之声 势壮阔,慑人眼目。
(第三段)
6.文章第三段着力描写游人之盛,试问有何用意?
答: 此属于“烘云托月”的写法,就是因为春花 正盛,所以才有游人之盛,因而此处描写游 人之盛意在凸显春日西湖花团锦簇之美。且 显现山水清新脱俗与丽人红尘俗世的融合, 极为热闹纷华的人间味,也为后文杭人游西 湖不知把握最美时刻的铺垫。
借代 “夕舂”借指夕阳
转化 “态”与“情”
对偶
转化 “容”与“意”
对偶
字义辨析
字义辨析~数



ㄕㄨㄛˋ
屡次、 多次、 频仍
石篑数为余言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ㄕㄨˇ
计算
不可遍数 (司马光《训俭示康》)
ㄕㄨˋ
数目、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方法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荀子‧劝学》)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乙)海山春色等闲来,朵朵还如人面开。
千载避秦真此地,问君何必武陵回。
(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縧(ㄊ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以上三首诗歌所歌咏的植物分别是:
(A)梅/桃/柳
(B)梅/杏/柳
(C)桃/梅/柳 (D)杏/桃/梅
答案:(A) 引文语译
代文坛影响很大 答案:(D) 解析:(A)归有光、茅坤为明朝中期唐宋派代表人物,且时
代在公安派之前。(B)“提倡唐、宋古文,以道学思 想为出发点”为唐宋派之主张。(C)“文必秦汉,诗 必盛唐”为后七子之主张。
随身读应用练习
2.有关《晚游六桥待月记》的叙述,下列选项何者正确? (A)文中作者以穠艳之笔对西湖十景详加描述 (B)文中作者不受古梅所吸引,反而迷恋桃花,展现个人
(第二段)
3.作者何以不应好友邀约前去观赏梅花?又显现 作者怎样的审美趣味?
答:作者自云为桃花所恋,故停驻西湖,不忍离 去。一般文人喜爱梅花胜过其他,而作者独 独钟情桃花,可见其审美趣味之独特。
(第二段)
4.从哪些文句可知石篑酷爱梅花? 答:从石篑“数为余言”与力劝作者“急往观之”
可知。
(第三段)
独特的审美情趣 (C)作者认为西湖一日之盛在于“朝烟、夕岚”,因此杭
人多利用清晨、黄昏游历西湖 (D)“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抒发因月
景之美而产生的愉悦之情 (E)作者以梅花、桃花、朝烟、夕岚来烘托月景,透过层
层铺垫,点染主题(多选) 答案:(B)(D)(E) 解析
随身读应用练习
(甲)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却始终没有正面写 待月的情景,作者采用略写“为月”之美,目的在 于造成读者强烈的“待月”心理,待到“千呼万唤 始出来”,却又匆匆一瞥,飘然而去,使人有“着 眼未分明”之感,因而显得余韵悠然,造成一种悬 念,增添读者的兴味。
(课后统整)
11.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袁宏道 发现“待月之美”,请你谈谈个人发现“美” 的经验。【问题讨论三】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古人眼中的西湖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人眼中的西湖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薰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目次
题解 作者 国学常识 活化教学问题引导 结构表 课文赏析 问题讨论
(第四段)
8.作者如何描写朝烟、夕岚之美,以呼应首段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答: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课后统整)
9.从本文哪些地方,可看出作者与众不同的审 美情趣?【问题讨论一】
答:(1)石篑多次劝袁宏道去赏梅,而他却为桃花所恋,
竟不忍离去,此其不俗之一也。 (2)杭州游人多在午、未、申三时游西湖,而袁宏
道却认为“朝、夕”二时,才是西湖极为浓媚 的时刻,这又是对时人趣味的一种背离,表现 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此其不俗之二也。 (3)月景虽最美,但并非人人能享受。作为趣味高 雅的士大夫,作者颇能以探幽寻胜、受用此乐 而得意,对俗士即红男绿女的“杭人”则含有 讽刺之意,故云:“安可为俗士道哉!”此其 不俗之三也。
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
待月趣味
课文赏析
课文赏析
(一)层递结构呈现主题 • 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梅花、桃花之美,朝烟、
夕岚之美,逐层将景物的美感堆栈而上。 • 全文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却始终没有正
面写待月的情景,与前面描写西湖春景的实笔, 形成强烈的对比。
课文赏析
(二)浓淡色彩构成画面
• 作者在文中没有着眼于色彩的描写,而是利用景 物(梅花、杏花、桃花)巧妙呈现出一幅浓淡合 宜的色彩画面。
随随身身读读应应用用练练习 习
1.下列有关公安派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代表人物为袁宏道三兄弟,且得到归有光、茅坤等人
的支持 (B)反对前七子的雕琢拟古,提倡唐、宋古文,强调创作
以道学思想为出发点 (C)主张文学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同时提出“文
必秦汉,诗必盛唐”之口号 (D)肯定通俗文学的价值,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对明
文法修辞 字义辨析 相关名句 随身读应用练习 历届大考考题 课后延伸
题解
题解 公安派
题解
• 选文:选自《袁中郎全集》 • 内容:描写杭州西湖的春光月景,表现作者
独特的审美趣味。 • 背景: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作者辞去吴县
(今江苏省苏州市)知县后,首次漫游 向往已久的西湖,并写下十六篇《西 湖杂记》,本文为第二篇。
(第一段)
1.作者认为一年之中,西湖哪一个季节最美?一 日之中,何时最美?
答:作者认为西湖最美的季节在春天,一日之中 最美在清晨,在黄昏,而以月夜为最。
(第二段)
2.作者以为当时春花绽放有何别致之处?何以如 此?
答:往常梅花开过后,杏花、桃花才开,今年梅 花与桃花、杏花争艳,更为鲜丽多彩,真是 美不胜收。之所以如此,乃因春雪极盛,至 春犹寒,因而梅花延迟开放。
(课后统整)
10.本文题为“待月”,却仅在文末几句点出, 这种写法有何特色?【问题讨论二】
答: 作者在第二、三段极写西湖春景之盛,意在塑
造出午、未、申三时的“佳景”,而第三段的“湖 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则点出“朝日始出, 夕舂未下”的“更佳之景”,然而“月景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则巧妙地 点出月夜为“最佳之景”,读者透过层层的堆栈已 形成对月景之美的期待。
答:请同学自行发挥。
结构表
结构表
起笔总叙
西湖最盛—春、月 一日之盛—朝烟、夕岚
桃花之美

详笔分叙
游 六

游人之盛
桥(文眼)

朝暮之景

梅花虽盛,不如桃花之美 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罗纨之盛,多于隄畔之草 朝日始出—湖光染翠之工 夕舂未下—山岚设色之妙

略笔点题–月景尤不可言
袁宏道
作者
•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 十六岁为诸生时,便在公安 城南结社,自为社长,诗文 有名于乡里。
• 作品繁富,以散文见长,其 中山水游记率真自然,清新 秀逸,情趣盎然,自成一家。
袁宏道
• 散文多以小品形式书写,其特色为: (1)信手写来,深入浅出。 (2)风格明朗流丽,活泼自然,给人清新之感。 (3)不用陈腔滥调,语言庄谐杂作,饶有风趣, 雅俗共享,又不流于油腔滑调。
随身读应用练习
4.“晡时、平旦、夕舂未下、亭午”,以上四个词语从早 到晚的排列顺序为:
(A)平旦→晡时→夕舂未下→亭午 (B)亭午→晡时→夕舂未下→平旦 (C)平旦→亭午→晡时→夕舂未下 (D)平旦→晡时→亭午→夕舂未下 答案:(C) 解析:(C)“平旦”为天刚亮→“亭午”为中午→“晡时”
为申时(下午三时至五时)→“夕舂未下”约下午五、六 时。
(第四段)
7.作者认为西湖之美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请分析杭 人游湖的心态且提出看法。
答:杭州人游西湖乃是一种“凑热闹”的心态,因此大家都
急着在人潮最多时到西湖朝圣,显示自己也跟得上游西 湖的潮流。此外,一般人出游往往得大费周章梳妆打扮, 若要安排歌伎、乐师等,恐得耗掉更多时间,所以上午 十一点能赶到西湖赏花,已经不简单。而下午五点,太 阳将西沉,一则天色渐暗,行动不方便,再则已近晚餐 时间,考量现实,此时也该打道回府了。杭人从众庸俗 的游西湖心态使得他们成为一群“俗士”,也错过西湖 真正的美景。(请同学自由发挥)
张岱
风格
矫正前七子仿古之弊, 中兴明代古文
由于竟陵派、公安派的 提倡,产生了一种清新 流丽的小品文
三袁的比较
袁宏道
袁宗道
袁中道
风格 以散文见长
平易畅达
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1.崇拜唐朝白居易、
其他
宋朝苏轼,因此斋 名叫做“白苏斋” 2.公安派创始人
3.第一个与拟古派对
抗的人
活化教学问题引导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课后统整
去外衣,只着白色内衣。(C)从“多者浮,少者歌”可 知受花多者罚酒,受花少者则是罚唱歌。(D)从“翻以 为快”一句可看出一行人独特之情趣。 引文语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