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监测 PPT

合集下载

心电图操作技术ppt课件

心电图操作技术ppt课件
胸前导联:
V1:红色-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黄色-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绿色-位于V2与V4连线中点 V4:棕色-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黑色-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V6:紫色-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
2024/7/24
16
操作步骤
右胸、正后壁心电图连接位置 仰卧位!!!
2024/7/24
17
• 由右上肢到右下肢,顺时 针分别连接:
红黄
黑绿
24/7/24
14
操作步骤
选择肋间:
先找到胸骨角(Louis 角),其两侧分别与左右肋软 骨相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 隙顺序的主要标志。第2肋骨 下面的间隙为第2肋间隙,依 次向下数肋间至第4肋间隙、 第5肋间隙。
2024/7/24
15
操作步骤
2024/7/24
21
技能考核
心电图操作评分标准2016.05.xls
2024/7/24
22
2024/7/24
23
2024/7/24
12
操作步骤
•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常规取仰卧位,其它体位要特别标示 充分暴露前胸及手腕、脚踝,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 处理皮肤
酒精去脂、必要时剃毛发;将导电糊(或导电膏)涂于放置电极处的皮 肤上,以减少皮肤阻抗。
2024/7/24
13
操作步骤
肢体导联:
• 电极应选择两上肢腕关节 内侧和两下肢踝关节内侧 的上方。
2024/7/24
8
环境准备
诊查环境注意保护被检者隐私 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8℃
2024/7/24
9
物品准备
2024/7/24
10
三、操作过程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完整版

2024心电监护ppt课件完整版contents •心电监护基本概念与原理•心电监护设备操作指南•心律失常识别与处理方法•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技巧•临床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目录心脏电生理基础心电信号产生传导系统心脏除极与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心脏内传导路径与心电信号传播0302 01心电信号产生及传导机制心肌细胞的离子流动与膜电位变化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及特点01020304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等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等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电极、导联线、放大器、显示器等设备组成心电信号采集、放大、处理与显示工作原理减少环境干扰与提高信号质量抗干扰技术心电监护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连续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及时发现异常协助医生诊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预测患者心脏疾病发展趋势,指导后续治疗与康复实时监测诊断辅助治疗评估预后判断打开心电监护设备电源,启动设备。

进入初始化设置界面,进行设备自检和校准。

根据患者类型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导联方式和监测参数。

设备启动与初始化设置在设备界面输入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选择合适的监测部位,清洁皮肤并涂抹导电膏。

患者信息录入与核对流程导线连接及传感器放置方法将心电导联线正确连接到设备接口。

根据监测部位和导联方式,将传感器正确放置并固定。

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牢固,传感器位置是否准确。

010204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操作启动数据采集功能,实时监测患者心电信号。

将采集到的心电数据进行存储,以备后续分析和处理。

通过数据传输功能,将心电数据发送至医生工作站或其他指定接收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03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常见心律失常波形特征分析心率加快,P波形态正常,RR间期缩短。

心电监护常见图形PPT课件

心电监护常见图形PPT课件

起搏心律:起搏器起搏脉冲带动心 搏
RonT现象:后一个QRS波群落在前 一个波形的T波上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60-250 次/分
心室扑动:快速而规则,均齐而连 续的宽大正弦曲线波,QRS-T波无 法辨认,等电位消失,频率150-250
• 6.U波: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低平波,与 T波方向一致,正常不明显在V3导联相对明显。 电压不超过T波的1/2。
心脏传导系统
• 通过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房室束的全部 时间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的血液供应
心脏的血管
正常心电图:ECG
窦性心动过缓:
频率〈60次/分
窦性心动过速:频率〉100次/分。
次/分。
QRS-T波消失,大小形态不同,波 幅越来越小,直至电波消失成一直
线,频率150-300次/分。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窦性停搏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短P-R
左心房肥大
房颤伴完全性AVB
前壁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 前间壁:V1-V3。 后壁:V1-V2R增高。 V7-V9。
<0.25mv,胸导联<0.20mv。
正常心电图
• 频率为60~100次/分钟。 P-R间期0.12~ 0.20秒,QRS波群时限0.06~0.10秒。
• 2.P-R间期:P点起点到QRS点起之间的时间。也就是从 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正常0.12-0.20s。通过心房—房 室结—房室束的全部时间。
心房纤颤:心房内多个兴奋灶的发 放而引起,350-600次/分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

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一)各波段时间与心率的检测:心电图 纸上横坐标代表时间,每一小格距离为 1.0mm,心电图机采用25mm/s的走纸速度 时,横坐标上1.0mm的距离等与0.04s。 心率=60/RR间期(或PP间期)测各波段 的时间应自该波的内缘的起点测至波形 内缘的终点。
ppt课件
17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V3 ~V6导联↑;aVR导联↓ 。在Ⅲ、aVL、
V1 ~V2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ppt课件
6
P-R间期
• P-R间期代表从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 始除极的时间。在正常心率下,成年人P-R 间期在0.12~0.20s之间。
• 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P间期 可能相应的缩短。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反之越长。
塞,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ppt课件
13
ST段及测量与TP段
ppt课件
14
T波
• 心室复极波。 方向: T波的上升速度较慢而下降较快,
双支不对称。方向:正常情况下Ⅰ、Ⅱ 、 aVF、 V4~V6↑;aVR波↓。
高度: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 1/10
ppt课件
15
T波及测量
ppt课件
16
第二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
ppt课件
28
监测方法
• 1.心电监测仪的种类 • 2.心电导联连接及其选择
ppt课件
29
心电监测仪的种类
• 1.心电监护系统 • 2.动态心电图监测仪 • 3.电话传输心电图 • 4.遥控心电图监测仪
ppt课件
30
心电监测仪的种类
• 心电监护系统: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内,常 配备心电监护系统。心电监护系统由一台 中央监测仪和4~6台床边监测仪组成,常 以生命体征监测仪代替。床边监护仪的心 电图信号可以通过导线、蓝牙、电话线或 遥控输入中心监测站。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

及时发现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术后继续监测患者心电信号,评估手术效果及恢复情况
急诊科中心电监护应用
快速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及时识 别急性心肌梗死等危急情况
辅助医生迅速做出诊断,缩短救 治时间
监测患者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趋 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心电监测服务, 保障救治效果
作用
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监测,以便及 时发现心脏异常情况,为临床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心电图产生原理与波形识别
产生原理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 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心脏是一个立 体的结构,为了反应心脏不同面的电活动,在人体 不同部位放置电极,以记录和反应心脏的电活动。
案例分析:成功救治经验分享
01
案例一
重症监护室中成功救 治一名恶性心律失常 患者
02
案例二
手术室中成功保障一 名高风险手术患者的 安全
03
案例三
急诊科中成功救治一 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04
经验总结
强调心电监护在临床 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分享成功救治经验和 技巧
04
心电监护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
Chapter
课程设置
包括心电监护基本原理、设备操作与维 护、心电图识别与解读、异常情况处理 等内容。
培训方法选择及实施过程
培训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培训方法,确保医 护人员全面掌握心电监护技能。
实施过程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邀请专业讲 师进行授课,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实践操作和考核。
考核标准制定和执行情况
考核标准
根据培训目标和课程设置,制定全面 的考核标准,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 践操作考核两部分。

心电图图片(共34张PPT)(2024)

心电图图片(共34张PPT)(2024)
8
QRS波群形态及意义
形态
正常QRS波群形态较恒定,时限在 0.06-0.10秒之间,最多不超过0.12秒
意义
QRS波群异常可提示心室肥大、室内 传导阻滞等
电压
在肢体导联中,R波振幅一般不超过 2.5mV,胸导联中一般不超过2.0mV
2024/1/28
9
T波形态及意义
形态
正常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肢较 平缓,后肢较陡峭,方向大多与 QRS主波方向一致
缺血型T波倒置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面向缺血区的 导联T波逐渐倒置,双支对称,倒置深度逐 渐加深。
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 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在 心电图上表现为相应的波形异常。
2024/1/28
17
05
CATALOGUE
药物影响与电解质紊乱相关心 电图变化
2024/1/28
25
2024/1/28
电压
在肢体导联中,T波振幅一般不超 过R波的1/4,胸导联中一般不超 过R波的1/10
意义
T波异常可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电解质紊乱等
10
03
CATALOGUE
常见异常心电图类型及特点
2024/1/28
11
窦性心律失常
01
02
03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超过100次/分,P波 形态正常,PR间期缩短。
U波倒置
在部分心肌缺血患者中,U波可 能呈现倒置状态,但此现象相对
较少见。
2024/1/28
16
心肌梗死时特征性波形
坏死型Q波
损伤型ST段抬高
心肌梗死后,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可能出现 异常Q波,宽度≥0.04s,深度≥1/4R。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心电图课件》PPT课件

3.左心室肥大
.
40
4.右心室肥大
V1导联R/S≥1,V5导联R/S≤1 。
Rv1+Sv5≥1.05mV, Rv5>0.5mV。
心电轴右偏≥ 90°。
.
41
(三)心肌梗塞
图形演变及分期
1.早期(超急性期):高大T波,S-T段斜型抬高。 2.急性期 :异常Q波, T波降低,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
.
14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
15
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六轴系统
.
16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额状面情况
.
17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
18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 心电向量
8
.
9
立体P-QRS-T环形成
P T
QRS
.
10
.
11
.
12
二、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
13
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
房内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传导途径异常
.
预激综合征
44
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
.
45
室性早搏
1.提早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QRS-T波群。
2.QRS时限常>0.12s。
3.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心电监测技术》课件

《心电监测技术》课件

为多种亚型。
心电监测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02 心电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为诊断和治疗提供
依据。
心律失常的诊断流程
03
心律失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其他辅
助检查。
心电监测技术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
01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心电监测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心电监测技术》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心电监测技术概述 • 心电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 心电监测设备与技术指标 • 心电监测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
用 • 心电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目录
01
心电监测技术概述
心电监测技术的定义
心电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采集和 分析人体心脏电信号来评估心脏
功能的技术。
心电监测设备与技术指标
心电监测设备的分类与特点
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
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
便于携带,适用于临时监测和移动场 景。
穿戴方便,实时监测,适用于个人和 家庭使用。
固定式心电监测设备
固定安装,适用于长期监测和医疗机 构。
心电监测设备的技术指标
精度
设备测量心电信号的准确性。
抗干扰能力
设备对外部噪声的抑制能力。
心电监测技术在临床诊断 中的应用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01
02
03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心电图是通过在人体表面 放置电极来记图由P波、QRS波群 、T波和U波等组成,每个 波形都有特定的意义。
心电图的导联
心电图有多个导联,每个 导联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 电活动。
心电图的解读与分析
详细描述

心电图课程ppt课件

心电图课程ppt课件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1 2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等。
诊断依据
根据心电图波形变化,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 诊断。
3
注意事项
心律失常种类繁多,需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04
CATALOGUE
心电图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主 要手段,如房颤、室性早搏 等。
心电图在线咨询
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提供心电图在线 咨询功能,患者可以在线咨询医生或 与其他患者交流心得。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的波形、波幅 、频率等特征反映了 心脏的生理和病理状 态。
心电图的组成与解读
心电图由P波、QRS波群、T波 和U波等组成,每个波都有特 定的意义。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 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
通过测量各波的时限、振幅等 参数,可以判断心脏的电活动 状态。
心电图的生理与病理基础
心电图课程ppt 课件
目 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记录与分析 • 常见心电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心电图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心电图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CATALOGUE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 的记录,通过心电图 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 动变化。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 常、心肌缺血、心肌 梗死等疾病的重要手 段。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症状、心电图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等。
注意事项
心电图仅是辅助诊断手段,需综合考虑其他检查结果。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心电图》ppt课件

《心电图》ppt课件

心肌缺血
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心肌缺血表现。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易发室性心动过速、房颤 等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病 理性Q波等。
瓣膜性心脏病对心电图影响分析
1 2
二尖瓣狭窄
心电图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提示左心房扩 大。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电图改变不明显,但长期关闭不全可导致左心 室肥大。
《心电图》ppt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分析 • 异常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 • 常见心脏疾病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录
• 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注意事项 • 心电图检查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01
心电图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电图定义及作用
心电图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 术。
心电图作用
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应用广泛。用于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帮 助诊断心律失常,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诊断心脏 扩大、肥厚,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等。
心脏电生理基础
01
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02
心脏传导系统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稳定的静息电位,当受到刺激时,会发生 一系列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等综合分析,给出 诊断意见。
对于复杂或疑难病例,建议及时与上级 医师或心电图专家会诊。
THANKS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形 态和振幅因导联不同而异。正常 成人QRS波群时间为0.06~0.10
秒,最宽不超过0.11秒。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T波形态钝圆,占时较长,从基 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 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
在ⅠⅡaVL aVF V4-V6不超过0.1mV.
31
T波
•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 方向:一般和QRS主波的方向一直,可向
上、双向或向下。 • 振幅:胸导联可高达1.2mV-1.5mV
32
QT间期
• 从QRS波群开始至T波结束的时间,反 映心室肌从开始除极至复极完毕的时间。
• 正常范围0.32-0.44s,与心率(年龄)有关.
24
2. 术中ECG监测
1) 心动过速: 疼痛、麻醉变浅、缺氧早期和血容量不足 2) 心动过缓: 深麻醉、内脏牵拉、胆心反射和眼心反射 3) 心律失常: 二氧化碳潴留
25
3. 术后恢复期和ICU中ECG监测
1) 诊断各种心律失常 2) 及早发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4. 术后恢复期和ICU中ECG监测
• 肢导QRS波振幅不应小于0.5mV。
• 胸导QRS波振幅不应小于0.8mV。
• R峰值时间V1 V2不应超过0.04s ,V5 V6 不应超过0.05s。
30
ST段
• 是指J点与T波起点之间的一段,代表 心室复极的早期。
• 成水平或平稳倾斜。 • 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 • ST段上抬在V1-V3一般不超过0.3mV。
• U波
• 机理不清,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在胸 导联交易见到,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 低。
• 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节点。
33
第四节 ECG监测的意义
一、意义
1. 持续显示心电活动。 2. 持续监测心率变化。 3. 持续追踪心律,及时诊断心律失常。
34
4. 续观察S—T段、U波,诊断心肌损害与缺血, 以及电解质紊乱。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

心电图监测ppt课件
详细描述
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在体表放置电极来捕 捉心脏的电活动,并将这些电信号转化为图形记录,以供医生分析和解读。
心电图监测的原理
总结词
心电图监测基于心脏电活动的生理学原理,通过捕捉心脏电信号的变化来反映心 脏的功能状态。
详细描述
心电图监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心脏电活动的电磁场效应,通过放置在体表的电极 捕捉这些微弱的电信号,并通过导联将这些信号传输到心电图机进行处理和记录 。
心电图监测的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确保心电图机处于良好状态,准备好相关设 备和材料,如导联线、电极等。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告 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连接导联线与电极
根据监测需求,将导联线与电极连接到患者相应 部位。
开始监测
启动心电图机,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
监测结束
停止记录,拆卸电极与导联线,整理相关设备和 材料。
心律失常
心电图监测能够记录和分析心律失 常的断和治疗。
心肌病
心电图监测可以辅助诊断心肌病, 如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 等。
手术麻醉监护
01
手术麻醉期间,心电图监测可以 实时监测心脏电活动,及时发现 和处理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保障手术安全。
02
监测过程中保持静止
在心电图监测过程中,患者应保持静止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 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心电图监测的未来发展
远程实时监测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实时心 电图监测将成为可能,患者可以在家 中或其他场所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 据传输给医生或医疗机构。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可穿戴设备将更加普及,可以随时随 地进行心电图监测,方便患者自我管 理和早期发现心脏问题。

心电图ppt课件完整版

心电图ppt课件完整版
心房颤动
心房活动呈现快速、无序的颤 动波,心房率通常在350-600
次/分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3个或3个以上、频率大于100次/分的室性搏动,心室率通常 在100-250次/分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时心室活动呈现相对规律的扑动波,心室颤动时心室活动 呈现极不规则的颤动波,两者均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
关注患者病史和症状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 果,综合判断和处理心律失常。
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分享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多练多看多思考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 理解和分析心电图。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观察,培养对心电图的 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同时不断思考和总结 经验教训。
学会与患者沟通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利用辅助工具
使用心电图测量尺、计算器等辅助工具,提 高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
复杂心律失常识别和处理策略
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特点
熟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和临 床意义。
掌握心律失常的识别技巧
通过观察P波、QRS波群、R-R间期 等关键信息,识别心律失常的类型。
学习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低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降低, 静息电位增大,与阈电位的距离增大 ,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同时,低钾 血症还可导致心肌细胞传导性升高和 自律性降低,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临 床上常见的低钾血症导致的心律失常 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等。
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高钙血症时,细胞 内Ca2+浓度升高,可导致心肌细胞 收缩力增强和传导性降低;低钙血症 时,细胞内Ca2+浓度降低,可导致 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和传导性升高。 这两种情况均可引起心律失常。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
技术实现方式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通过网络将心 电数据传输至远程服务器,实现
、基层 医疗机构等场景,方便患者就医。
发展前景与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心 电监测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但同时也面临着数据安全、隐私保 护等挑战。
人工智能在心电数据分析中作用
实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介绍
技术原理
实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 通过长时间连续记录心电 信号,捕捉异常心电事件。
临床应用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心律失 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
优缺点分析
实时性强,能够捕捉偶发 性异常心电事件;但长时 间佩戴可能导致患者不适, 且数据量大,分析难度高。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01
关注行业动态和最新技术进展, 及时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 心电监护的质量和效率。
02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 应的改进措施和计划,持续改进 心电监护工作。
03
设定明确的改进目标和指标,如 提高设备性能稳定性、降低故障 率、提高数据安全性等。
04
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 操作人员和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和优化心电监护工作。
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规范
实时数据采集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实时采集患者的心电 数据。
数据传输安全
采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 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存储规范
将采集到的心电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 存储,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异常情况处理及报警设置建议
01
02
03
异常情况识别
密切观察心电波形和数据 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重量轻,方便携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心电图监测仪
• 动态心电图监测仪(Holter心电图监仪): 可分为分析仪和记录仪两部分。可随身携 带的心电图记录仪,通过胸部皮肤电极可 连续记录24、48或72小时心电图波形,动 态观察心脏不同负荷状态下的心电图化, 其分析仪可通过计算机对记录仪记录的心 电图进行初步识别,再通过人工进行分析。
心电图监测
西南医院心内科 庄国强
(一)心电图的定义
心电图(eletrocardiogram,ECG)是用心电图机记录心 脏电活动在体表电位改变的曲线。对了解 心脏节律变化和传导情况有肯定价值,对 诊断房室大小、心肌异常如心肌梗塞、缺 血、劳损、药物以及电解质的影响也有较 大的参考意义。所以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的 诊断上,心电图是最常用的重要检查方法 之一。
心脏传导系统
P波
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窦房结 位于右心房。因此,激动先传到右心 房,较晚传导左心房。心房的除极综 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方。
P波及测量
P波正常值
1.高度:P波高度肢导联不超过0.25mV,胸 导联不超过0.20mV ; 2.时间:P波其宽度不超过0.11s。 3.方向:正常心电图的P波在Ⅰ、Ⅱ、aVF、
缺血、心律失常发生。心率的增快和血压 的升高,可使心肌耗氧增加,引起或加重 心肌缺血的发生。持续心电监测可及时发 现心肌缺血。
活动后心肌缺血
•图
心肌梗塞超急期
心肌梗塞急性期
心电监测临床意义
3.监测电解质改变 危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电
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低钾和低钙,持续 心电监测对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心电监测临床意义
• 4.观测起博器的功能 安装临时或永久起博器的病人,监测心
电图,对观察心脏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 能均非常重要,在做与起搏器无关手术, 特别是手术中应用高频电刀时,也应行心 电图监测,以免发生意外。
监测方法
• 1.心电监测仪的种类 • 2.心电导联连接及其选择
心电监测仪的种类
• 1.心电监护系统 • 2.动态心电图监测仪 • 3.电话传输心电图 • 4.遥控心电图监测仪
心电监测仪的种类
• 心电监护系统: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内,常 配备心电监护系统。心电监护系统由一台 中央监测仪和4~6台床边监测仪组成,常 以生命体征监测仪代替。床边监护仪的心 电图信号可以通过导线、蓝牙、电话线或 遥控输入中心监测站。
心电监护仪
心电监护系统
心电图监测的功能
• 1.显示、打印和心电图波形和心率功能 • 2.一般都设有心率上、下限报警的视听装置
高度: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 1/10
T波及测量
第二节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正常数据
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一)各波段时间与心率的检测:心电图
纸上横坐标代表时间,每一小格距离为 1.0mm,心电图机采用25mm/s的走纸速度 时,横坐标上1.0mm的距离等与0.04s。 心率=60/RR间期(或PP间期)测各波段 的时间应自该波的内缘的起点测至波形 内缘的终点。
P-R段及测量
QRS波群
•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时间和电位的变 化。
• 时间: 成人0.06~0.10s,儿童 0.04~0.08s。
QRS波群及测量
QRS波群
Q波: 除avR导联外,其余导联q波的深度小
于同导联R波高度的1/4,时限小0.04s。 V1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形。Q波过
深或过宽均为异常,常见于心肌梗塞、心 肌病等。
报警时可同时记录和打印。有心律失常分 析功能的监护仪当室性早搏每分钟大于5次 时既报警,心脏停搏发生4秒以上可自动报 警。 • 3.图象冻结功能,可使心电图波形的显示停 下来以供仔细观察和分析。
心电图监测的功能
• 4.数小时至24小时趋势显示和记录 • 5.有的生命体征监测仪配备有计算机,可以
分析心律失常,识别ST-T改变,诊断心肌 缺血。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 心电图记录纸上的纵坐标可以检测各波的 振幅。
• 定标电压:10mm=1mv,1mm=0.1mv • 正向波的测量应以基线的上缘测至波形的
顶点之间的垂直距离。负向波的测量应以 基线的下缘测至波形最低点的垂直距离。 • 基线应以T-P段为准。
心电图的波形、波段命名及测量方法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心电监测临床意义
• 1.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危重病人的各种有创的监测和治疗、手
术操作、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等均可引 起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 的改变。心电图监测对发现心律失常及识 别心律失常性质、判断药物治疗的的效果 十分重要。
心电监测临床意义
• 2.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严重病人的缺氧、酸碱失衡等均可心肌
0.1mv,胸导联V1~V3不超过0.3mv。 • ST段下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心肌缺血; • ST段上台超过正常范围,见于急性心肌梗
塞,急性渗出性心包炎。
ST段及测量与TP段
T波
• 心室复极波。 方向: T波的上升速度较慢而下降较快,
双支不对称。方向:正常情况下Ⅰ、Ⅱ 、 aVF、 V4~V6↑;aVR波↓。
V3 ~V6导联↑;aVR导联↓ 。在Ⅲ、aVL、
V1 ~V2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P-R间期
• P-R间期代表从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 始除极的时间。在正常心率下,成年人P-R 间期在0.12~0.20s之间。
• 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P间期 可能相应的缩短。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反之越长。
QRS波的正常值
RI<1.5mV; RavL<1.2 ; RV5 < 2.5;
RⅡ+RⅢ<4.0 mV; RavF<2.0 mV。 RV5+SV1 < 4.0(男)
< 3.5(女)
avR的图形基本为Qr、rS,RavR<0.5 mV

ST段
• 心室除极结束至心室复极开始的时间。 • 正常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小于0.05mv, • 抬 高 肢 导 联 及 胸 导 联 V4 ~ V6 导 联 不 超 过
• 1.对各种心律失常的分析有诊断价值。心 电图特征性变化和演变规律为心肌梗塞的 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2.可以协助心脏房室肥大、心肌损害、供 血不足、药物作用和电解质紊乱的诊断。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3.心电图和心电监护广泛用于手术麻醉、 用药观察、危重抢救以及运动。
• 4.心电图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心脏疾病 的早期,心电图正常,还有一些疾病可以 引起同一种心电图的改变,如心肌梗塞, 心肌病均可出现异常Q波,所以心电图一定 要结合临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