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复杂的事儿呢!纳米脂质体啊,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魔法口袋,能把我们需要的东西装进去,然后送到该去的地方。
那怎么才能做出这些魔法口袋呢?首先得有合适的脂质材料吧。
这就好比是做饺子得有面粉和馅料呀!选对了脂质材料,就成功了一大半啦。
然后呢,把这些脂质材料放在一个合适的容器里,就像把面粉和水放在盆里准备和面一样。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啦!要让这些脂质材料形成脂质体呀。
这就好像是要把和好的面揉成一个个可爱的小饺子。
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薄膜分散法呀,超声分散法呀等等。
想象一下,脂质材料在这些方法的作用下,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脂质体,是不是很神奇呢?在这个过程中,可不能马虎哦!温度啦、搅拌速度啦,都得控制得恰到好处,就像炒菜时火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样。
要是不小心出了差错,那可就前功尽弃啦!还有哦,有时候为了让纳米脂质体更稳定,更有效,还得给它们加点“调料”,比如一些稳定剂呀。
这就像是给饺子馅里加点调料,让饺子更好吃一样。
制备纳米脂质体可不比做一顿饭简单呀!得有耐心,还得细心。
但当你看到那一瓶瓶成功制备出来的纳米脂质体时,那种成就感,就像做出了一顿超级美味的大餐一样!而且啊,纳米脂质体的用途可广泛啦!可以用来送药呀,让药物更准确地到达病灶,减少副作用。
这就好比是有了个专门的快递员,把药准确无误地送到生病的地方。
总之呢,纳米脂质体的制备虽然有点挑战性,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掌握好方法和技巧,就一定能成功。
朋友们,大胆去尝试吧,让我们一起创造出更多的纳米脂质体魔法口袋!。
脂质体制备工艺流程
脂质体制备工艺流程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组成的小型纳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脂质体在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重点介绍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流程。
一、磷脂选择脂质体的制备以磷脂为主要原料,常用的磷脂有卵磷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等。
选择适合的磷脂是制备高质量脂质体的重要因素。
二、制备方法1. 薄膜分散法将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成薄膜,再加入药物或基因,利用机械或超声分散制备脂质体。
该法制备的脂质体颗粒分布比较均匀,适合制备小型脂质体。
2. 溶剂挥发法将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药物或基因,通过挥发有机溶剂制备脂质体。
该法可以制备大量的脂质体,但颗粒大小分布不如薄膜分散法。
3. 冻干法将磷脂溶解在水相中,加入药物或基因,通过冻干、再溶解、超声或机械处理制备脂质体。
该法制备的脂质体稳定性较好,适合制备高含药量的脂质体。
三、性质调节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通过改变脂质体的表面性质、大小、药物包载量和脂质组分来调节脂质体的性质。
常用的方法有加入表面活性剂、多肽等改变脂质体表面性质,改变磷脂组分、添加胆固醇等调节脂质体结构和稳定性。
四、质量检测在脂质体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生产环境的净化和卫生,保证脂质体的质量安全。
脂质体质量的检测方法包括颗粒大小、分布、多分散性、药物包载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测定。
综上所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磷脂选择、制备方法、性质调节和质量检测。
通过合理选择磷脂和制备方法以及进行性质调节和质量检测,可以得到性质稳定、药物包载量高的高质量脂质体,为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等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叶酸靶向含硼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包封率的测定
部分 来源 于上 皮组织 的恶性肿瘤 , 卵巢 癌 、 宫 内 如 子
[ 收稿 日期 ] 2 1 0 0 0 2— 6— 4 [ 基金项目]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项 目( 1 10 0 3 10 1 D 1 10 0 3 10 )
[ 作者简介] 钱林学(95 ) 男 , 16一 , 山东肥城市人 , 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ma :i l xe02 ao.o c E— i qa i u20 @yh ocn.n l nn
采用单 因素法优化脂质体 的制备处 方和工 艺条件 。筛选 出 HB T A B A最优的 色谱 条件 , A、B 、 B 分别绘 制 出标
准曲线 , 结果表明在 1—10 / L范 围内线性关系 良好 。H A、B B A脂 质体在最优 制备处方 和工艺 条 0 g m B T A、 B
件下包 封率 分别 为 2 . 、89% 、4 8% 。B A脂质 体优化后 的制备 处方 和工 艺条件 如下 : 固醇 与磷 5 7% 3 . 9. B 胆
7 8 中国工程科学
尔 仪器 制造 有 限公 司 ) P S 3 型 p 计 ( ,H - D H 上海 精 科 ) N n— z , ao s纳 米 粒 度 及 zt e a电位 分 析 仪 ( 尔 马 文 , 国 ) S 10 H 超声 波 清 洗器 ( 海科 导 超 声 英 ,K 20 上 仪器 有 限公 司 )T L 1G 台式 离心 机 ( ,G 一 6 上海 安 亭 科 学 仪器 厂 )。
的成果 。将 B C N T成功 应用 于其他 肿瘤 治疗 的核 心
供 一个有 效 的靶 向给药途 径 。
2 仪 器 及 试 剂
实 验 用 到 的仪 器 如 下 : E 0 A 2 0分 析 天 平 ( 特 梅 勒 一托利多 仪器 有 限 公 司 ) u ,V_25 4 0紫外 可 见 分 光光 度计 (E本 岛津公 司 )L 一 1A 高效 液 相 色谱 t ,C 0 仪 ( t 岛津 公 司 ) A inH - C 8色 谱 C 8柱 E本 ; gl tC 1 e 1 ( m ,5 m × 4 6mm)( 日本 岛 津 公 司 ) 5 20m . , x w_8 A旋 涡混 合器 ( 0 上海 医科 大 学仪 器 厂 ) , R _5 A E 2 A旋 转蒸 发 器 ( 海 振 捷 实 验 设 备 有 限 公 上 司) G 一82 , L 0 A微 型 台式 真 空 泵 ( 苏 海 门 其 林 贝 江
脂质体制备工艺流程
脂质体制备工艺流程
脂质体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界中存在的脂质体的微小粒子,在药物输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脂质体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液相制备:首先需要将所需的药物、脂质体原料和乳化剂等
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水相中。
然后,使用机械搅拌或超声波处理等方法,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乳液。
2. 单步法制备:将脂质体原料和药物共同混合,然后通过乳化
和超声波处理等方式制备脂质体。
3. 反向微乳化法:将脂质体原料和乳化剂,以及反相剂等组分
混合,形成一个稳定的反向微乳液,然后通过添加外相使得脂质体形成。
4. 油水两相法:将脂质体原料和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
其滴加到水相中,形成一个乳液,最终通过去除有机溶剂使得脂质体形成。
脂质体制备的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还需要注意稳定性、纯度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制备出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药物输送效果。
- 1 -。
脂质体制备方法
脂质体制备方法
脂质体是一种由脂质构成的微粒,常用于药物传递和基因转染等领域。
常见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脂质薄膜混悬法(Thin-film hydration method):将脂质和
药物按一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成薄膜,然后通过加入缓冲溶液或其他溶液来重悬薄膜,形成脂质体。
2. 油水乳化法(Emulsion method):将脂质和药物溶解在水
相和油相中,通过机械剪切或超声波处理使两相乳化,并形成脂质体。
3. 水介质溶解法(Ether injection method):将脂质和药物溶
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使用高速搅拌或机械剪切射入水相中,并迅速挥发有机溶剂,使脂质形成粒状结构。
4. 反向脂质体法(Reverse phase evaporation method):将脂质和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有机溶剂形成混合体系,然后加入水相,通过振荡或加热使有机溶剂插入水相,形成胶束,最后去除有机溶剂,得到脂质体。
5. 膜片发育法(Lipid film hydration method):将脂质溶解在
有机溶剂中形成薄膜,将溶剂挥发干燥后,加入含有药物的水相,经超声辐照或搅拌使薄膜与水相均匀悬浮,并形成脂质体。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应用的要求和物质特性。
叶酸-BSA纳米粒或脂质体的制备
叶酸-BSA纳米粒或脂质体的制备叶酸活性酯在碱性条件下与白蛋白纳米粒表面上的氨基反应,制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1、BSA纳米粒的制备精确称量 BSA 10mg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纯化水1 mL溶解,慢慢滴加入定量无水乙醇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0.25%戊二醛溶液30ul,避光反应过夜(搅拌12h)。
将合成所得BSA纳米粒在20℃旋蒸除去乙醇,沉淀复溶于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 pH10)中待用。
另将部分反应后的白蛋白纳米粒4℃,15000r/min离心1h,上清液用考马斯亮篮蛋白含量测定法测定;沉淀溶于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中,扫描紫外吸收光谱。
2、BSA脂质体制备分别称取大豆卵磷脂200mg,与胆固醇50mg混合溶于有机溶剂(共20ml)中;称取40mg牛血清白蛋白溶于6ml超纯水中;将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用注射器缓慢滴加到类脂溶液中(一共加4ml),水浴超声5分钟,形成W/O型乳液,要求所得乳液在半小时内不分层。
将所得乳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37℃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达胶态后,加入30ml水合介质(含2%吐温-80的碳酸盐缓冲液),继续减压蒸馏除去剩余的有机溶剂。
旋转水合至瓶壁凝胶脱落,过0.45μm微孔滤膜,得到乳白色脂质体混悬液,测定粒径和包封率。
水和介质:含2%吐温-80的碳酸盐缓冲液3、叶酸活化酯的制备准确称取叶酸300mg,溶于无水二甲亚砜10ml( DMSO)中,加入三乙胺 40ul,避光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 100.7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 168.3mg)(叶酸、NHS和DCC的摩尔比 1:1.2:1.2 ),继续避光反应过夜。
反应结束后抽滤除去反应副产物二环己基脲(DCU,晶体),得到叶酸活性酯。
-20℃冰箱保存备用。
另取一定量的叶酸溶于DMSO中,扫描紫外吸收光谱,并以吸光度 A对叶酸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
4、叶酸偶联BSA纳米粒(或BSA脂质体)取叶酸活性酯1 m L,缓慢加入BSA纳米粒碳酸钠一碳酸氢钠缓冲液2mL中,室温搅拌下避光反应50min,将反应液于透析袋中在p H l0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中透析(2*1000,每次透析12小时),随后在双蒸水中透析2次,除去DMSO,透析出大部分未反应的游离的叶酸活化酯以及相关杂质,将透析后的溶液通过Sephadex G50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纯化,每管2mL收集流出液,观察其颜色变化并在365nm处进行紫外测定,收集带有乳光色的溶液。
脂质纳米粒 制备
脂质纳米粒制备脂质纳米粒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载体,可以用于药物的传递和治疗。
其制备方法通常采用溶剂蒸发法、膜法和乳化法等,其中乳化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备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脂质纳米粒制备的乳化法。
一、脂质纳米粒概述脂质纳米粒是由两种或以上的亲水性物质和亲油性物质组成的纳米颗粒,通常由磷脂、胆固醇等组成。
这种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将药物包裹在内部,从而实现药物的精准传递和治疗。
此外,脂质纳米粒还具有易于制备、成本低廉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成为目前药物传递系统中最为热门的一种纳米载体之一。
乳化法是一种物理方法,通过将水走油相与乳化剂充分混合并加入规定量的水相,进而形成乳液,并通过一连串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脂质纳米粒。
乳化法制备的脂质纳米粒制备简便,操作便利,对药物的载体性能无明显损害。
(一)材料(1)98%纯度的1,2-二棕榈酰-sn-卵磷脂(DPPC)。
(2)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比例为55:45,浓度为50mg/ml。
(3)生理盐水。
(4)二乙酰丙酮、聚山梨醇酯40和明胶。
(5)用于检测粒径和分布的仪器。
例如蒲公英有机粒度分析仪。
(二)制备流程(1)制备脂质溶液将DPPC加入96%乙醇,制备成5mg/ml浓度的溶液。
将卵磷脂和胆固醇混合物加入96%乙醇中,形成浓度为50mg/ml的混合物。
(2)制备内外溶剂将水通过微孔滤膜过滤至生理盐水中,用来制备内水相。
1%明胶溶液和0.05%聚山梨醇酯40在生理盐水中形成外水相。
(3)将内水相加入同等体积的外水相中,并加入足量的DMSO,用超声波处理几分钟。
(4)向合成液中滴加小型脂质溶液,使小型脂质溶液将超声波打散的内水相吸附形成微乳液。
(5)将微乳液慢慢滴入剩余的脂质溶液中,使得核心脂质与液晶相变化形成的内核通过排列与互连次生核心(液相)结合形成脂质纳米粒。
(6)在加入剩余脂质溶液的过程中再加入0.05%的聚山梨醇酯40溶液,使脂质纳米粒分散均匀且稳定。
纳米脂质体包裹技术
纳米脂质体包裹技术纳米脂质体包裹技术是一种目前非常热门的生物技术,它可以将药物、基因、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包裹在纳米级别的脂质体中,以实现更高效的传输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纳米脂质体的定义、结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纳米脂质体包裹技术。
一、纳米脂质体的定义和结构纳米脂质体是一种由脂质双层组成的纳米级别的微粒,其直径一般在10-100nm之间。
它的结构类似于细胞膜,由磷脂、胆固醇、表面活性剂等组成,可以包裹各种生物分子。
其中,磷脂是纳米脂质体的主要成分,它由两个疏水性的脂肪酸基团和一个亲水性的磷酸基团组成,可以形成双层结构。
而胆固醇则可以增强纳米脂质体的稳定性和膜流动性,表面活性剂则可以调节其表面性质和稳定性。
二、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薄膜法、乳化法、超声法、膜蒸发法等。
其中,薄膜法是最早被应用的制备方法,它是将磷脂和胆固醇等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成薄膜后用水溶液重悬,形成纳米脂质体。
乳化法是将磷脂和胆固醇等材料在水相中乳化,然后加入乳化剂,制备成纳米脂质体。
超声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将磷脂等材料制备成纳米脂质体。
膜蒸发法是将磷脂等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蒸发溶剂制备成纳米脂质体。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影响纳米脂质体的粒径、分布、稳定性等性质。
三、纳米脂质体的应用领域纳米脂质体包裹技术在药物递送、基因治疗、蛋白质传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药物递送方面,纳米脂质体可以将药物包裹在其内部,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和控释,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在基因治疗方面,纳米脂质体可以将基因包裹在其内部,通过靶向输送到细胞内,从而实现基因的治疗效果。
在蛋白质传输方面,纳米脂质体可以将蛋白质包裹在其内部,以实现蛋白质的稳定输送和保护,从而提高其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四、纳米脂质体包裹技术的优势和挑战纳米脂质体包裹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如高效的药物递送、基因治疗和蛋白质传输效果、可控释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
脂质体是一种由脂质分子组成的微小球形结构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用于药物传递、基因传递、基因治疗、疫苗制备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
脂质体制备方法:
1. 膜法制备法:将脂质分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利用蒸发浓缩、旋转蒸发等方法制备脂质体。
2. 水相沉淀法:将脂质分子与胆固醇、表面活性剂等混合,再将其加入到含有生理盐水的水相中,以形成脂质体。
3. 反应溶液法:利用化学反应使脂质分子聚合成脂质体。
脂质体制备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准备脂质分子、胆固醇、表面活性剂等材料。
2. 溶解:将脂质分子、胆固醇等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制备脂质体溶液。
3. 调节pH值:将脂质体溶液的pH值调节至合适的范围。
4. 加入水相:将脂质体溶液滴加入含有生理盐水的水相中。
5. 超声处理:利用超声波将脂质体均匀分散在水相中。
6. 离心:将制备好的脂质体溶液进行离心,分离出脂质体。
7. 洗涤:用生理盐水等洗涤剂洗涤脂质体,去除杂质。
8. 保存:将洗涤好的脂质体溶液保存在低温处,避免脂质体破坏。
以上就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的介绍,希望能对相关
人员有所帮助。
纳米脂质体制作方法
纳米脂质体制作方法
纳米脂质体的制作方法包括薄膜分法、超声波分散法、逆向蒸发法和表面活性剂处理法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脂质的选择:选择适合制备纳米脂质体的脂质,如磷脂、胆固醇等。
2. 溶剂的选择:选择适合溶解脂质的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等。
3. 溶液的制备:将脂质和溶剂混合,制备成脂质溶液。
4. 脂质溶液的加热:将脂质溶液加热至沸腾,然后进行蒸发,使溶剂挥发掉,留下脂质薄膜。
5. 薄膜的超声波处理:对留下的薄膜进行超声波处理,使薄膜破碎成更小的颗粒。
6. 纳米脂质体的形成:将破碎的颗粒重新分散在水中,形成纳米脂质体。
7. 表面活性剂处理:为了提高纳米脂质体的稳定性,可以在表面添加一些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叶酸偶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中 国 妇 产科 临 床杂 志 2 0 1 4年 3月 第 1 5 卷 第2 期
C h i n J C l i n O b s t e t Gy n e c o l Ma r c h 2 0 1 4 ,Vo 1 . 1米 紫杉 醇 脂 质 体 在 大 鼠体 内的 药物代谢 动力学研 究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8 ,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p h a r ma c o k i n e t i c s o f f o l i e a c i d c o u p l i n g n a n o me t e r p a c l i t a x e l l i p o s o me i n
LINa. CHEN W e i .LjHo n g xi a
( / ) , p a r t m e n t o fG y n e c o l o g y a n d O b s t e r t r i c s , A f il f i a t e dB e i j i n g S h O i m n Ho s p i t a l o fC a 1 , i t a l Me d i c a l U n i v e  ̄ i t y,
( O . 2鹏/ n 1 1 )浓度下的紫杉醇标准品血样的提取 回收率 均>9 O A;②实验组 o 血药浓度经时 曲线符合 1 / 权重 的三 室模型 ,对照组符合 1 / ( 二 2 权重 的二室模型 ;③实验组药物快 、慢分布相半衰期分别是 ( O . 1 2 ±O . 1 0 )h 和 ( 0 . 4 0 + 0 . 0 8 )h ,消除半衰期是 ( 3 . 2 9 ±1 . 0 2 )h ,血浆清除率 ( C I )是 ( 1 . 3 7 ±0 . 0 4 )I ( k g・ h ) ,O ~t 时血药浓度一时 问曲线下面积 ( AU C )及 A U C( O ~c x 。 )分别是 ( 1 2 . 1 9 ±0 . 4 0 )mg /( I . h )和 ( 1 4 . 6 1 ±0 . 4 0 )mg /( I ・ h ) ;对 照组药物分布相 半衰期 是 ( O . 0 9 ±0 . 0 8 )h ,消除半 衰期是 ( 2 . 5 7 - 4 - 0 . 5 1 )h ,C I 是 ( 1 . 5 0 ±0 . 1 0 )L / ( k g・ h ) , A UC( O ut )及 A U C( 0 ~。 。 )分别是 ( 9 . 3 O ±0 . 4 8 )m g /( I ・ h )和 ( 1 3 . 3 9 - _0 4 -. 9 2 )m g / (  ̄ ・ h ) ;两组 消除半衰 期 、C 1 、A UC( O ut )和 A UC( O ~c × 3 )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 结论 叶酸偶联纳米 紫杉醇脂质
纳米脂质体合成原理
纳米脂质体合成原理纳米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类物质组成的微小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封装性能。
合成纳米脂质体的原理主要包括脂质溶剂蒸发法、薄膜分散法和超声分散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纳米脂质体的合成原理及其相关技术。
一、脂质溶剂蒸发法脂质溶剂蒸发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脂质和所需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后,通过溶剂蒸发方式使有机溶剂挥发,从而得到纳米脂质体。
该方法适用于水不溶性药物的封装,并可通过改变溶剂类型和蒸发速率来调节纳米脂质体的粒径。
二、薄膜分散法薄膜分散法是一种利用超滤或旋转膜等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方法。
首先,将脂质和药物共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乳液。
然后,将乳液通过超滤膜或旋转膜等分散装置,使溶剂逐渐蒸发,同时通过加热或超声震荡等方法使纳米脂质体形成。
薄膜分散法可制备高质量的纳米脂质体,但设备和操作较为复杂。
三、超声分散法超声分散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能量进行纳米脂质体制备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超声波的高能量和空化效应,能够使脂质和药物在有机溶剂中迅速分散并形成纳米脂质体。
通过调节超声功率、浸泡时间和温度等参数,可以控制纳米脂质体的粒径和分散度。
超声分散法操作简单、工艺可调,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一种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纳米脂质体的合成原理包括脂质溶剂蒸发法、薄膜分散法和超声分散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药物封装与释放。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脂质体在制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望为药物输送系统的改进和药效提升提供新的途径。
叶酸-壳聚糖修饰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
叶酸-壳聚糖修饰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朱雨晴;刘伟;陈兴;成策;邹立强【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8(39)24【摘要】采用叶酸-壳聚糖复合物修饰纳米脂质体,用于包埋姜黄素,得到叶酸-壳聚糖修饰的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经叶酸-壳聚糖复合物修饰后,脂质体的粒径和电位分别由(67.4±2.3)nm和(-13.81±2.75)mV变为(103.6±4.1)nm和(16.35±3.54)mV;与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相比,复合物修饰的姜黄素纳米脂质体在25℃具有更好的贮存稳定性,两者均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且复合物修饰后的脂质体在弱酸性环境中释放速率较弱碱性更快.此外,修饰前后的空白脂质体均未检测出细胞毒性,且由于叶酸-壳聚糖复合物修饰能增加姜黄素脂质体的细胞摄取量,修饰后的姜黄素脂质体的细胞毒性大于未经复合物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总页数】7页(P7-13)【作者】朱雨晴;刘伟;陈兴;成策;邹立强【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7;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7;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7;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4【相关文献】1.叶酸修饰的长春新碱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人肝、肺癌细胞的作用 [J], 寇卫政;杨晓煜;杨留中;杨丹;姬颖华2.乳铁蛋白修饰的去氢骆驼蓬碱长循环磁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外性质评价 [J], 王梅;唐小慧;单宇;康莹莹;王瑞珂3.羧甲基壳聚糖修饰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细胞实验 [J], 杨善祥;钱秀珍;王丽丹;徐云龙4.载姜黄素/阿霉素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J], 刘举慧;赵峰;周海玲;郭建峰5.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效果研究 [J], 刘露;黄国俊;白宏震;汤谷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为确 定叶 酸纳 米脂 质体 的最佳 制备 方 法及 包封 率 , 以大 豆 卵磷 脂 和 胆 固醇 为 包封 材料 , 乙醇 用 注入 法快速 制备 叶 酸 纳米脂 质体 , 用透射 电子 显微镜 观 察 纳米脂 质体 的形 态 结构 , 究 了叶酸 浓度 对 包封 并 研
率 的影响. 结果 表 明 , 当胆 固醇和 卵磷 脂浓 度均 为 0 0 mo/ . 3t lmL时 ,  ̄ 纳米 脂质体 有较 好 的稳 定性 , 同时 当叶
e fce y wa n s i t d Th e u t ho d t t s a l n i os m e r fi inc s i ve tga e . e r s ls s we ha t b e na olp o s we e obt i d wh n t e ma s a ne e h s
J 12 1 u. 0 0
叶酸 纳米 脂 质 体 的制备
张 淑 红 冯 硕 范永 山 张建 丽 , , ,
(. 山 师 范 学 院 生 命 科 学 系 , 北 唐 山 1唐 河 0 3 0 ;. 北 农 业 大 学 理 学 院 , 北 保 定 60 0 2 河 河 010) 70 1
ZHANG u h g Sh — on , FE NG u 。, F n - h n Sh o AN Yo g s a ,ZHANG in l Ja -i
( . De a t e to ie S i n e 1 p r m n f L f ce c ,Ta g h n Te c e s C l g ,Ta g h n 0 3 0 n s a a h r o l e e n s a 6 0 0,Ch n ; ia 2 C l g f c e c ,Ag iu t r lUn v r iy o e e ,Ba d n 7 0 C i a . o l e o in e e S rc lu a i e st fH b i o ig0 hn ) 1 1, 0
第・ 3 O卷 第 4期 21 0 0年 7 月
河北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 u n l fHe e Un v r iy ( t r lS in e Edt n o r a b i ie st Na u a ce c ii ) o o
Vo1 3 . . O NO 4
t ef lt a oi o o swe ep e a e y t ee h n lijc in meh d h oa en n l s me r r p r d b h t a o n t t o .Th tu t r fn n l o o s p e o e sr cu eo a o i s me p
lp o e s cr ulr o v 1 Th s r il s we e s a t r d f o e c t r,ha l a on o nd d s i os m s wa ic a r o a . e e pa tce r c t e e r m a h o he d ce r c t ura i—
酸质 量浓度 为 8 . t/ 0 0 ̄ mL时可 以得 到较 高的 包封率 , 到 3 . 2 . g 达 9 8 电镜 观 察显 示 , 备 的叶酸 纳米 脂质体 制
颗 粒 多数 呈 比较 规 整 的 圆形 或 卵 圆形 , 粒彼 此分散 , 颗 轮廓 清晰 , 布 均 匀, 分 平均 粒径 为 2 3n 3 m.
tiu e y rb t d s mm e rc l . Th v r g ie o o a e n n l o o e s 2 3 n ti a l y e a e a e sz ff l t a o i s m s wa 3 m. p
Ab t a t To o i ie t r pa a i n o o a e na olp s me nd d t r ne e c ps l ton e fce y, sr c : ptm z he p e r to ff l t n i o o s a e e mi n a u a i fiinc
关键词 : 酸 ; 米脂 质体 ; 封率 叶 纳 包
中 图分 类 号 : 5 Q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0 5 5 2 1 ) 4 4 4 0 l 0 —1 6 ( 0 0 O —0 2 - 4
Pr pa a i n o l t no i s m e e r to f Fo a e Na lpo o s
wa b e v d b r n m iso l c r n mir s o y a d t e e f c fc n e t a in o l t n e c p u a i n s o s r e y t a s s i n e e t o c o c p n h fe to o c n r t ff a eo n a s l t o o o
c n e tain o ii s 0 0 / lmL,a d t e e c p u a in e f in y wa p t 9 8 wh n t e o c n rto fl d wa . 3 l / p mo n h n a s lt fi e c s u o 3 . 2 o c e h c n e tain o o aewa 0 0t / .Elcr nmir s o er s lss o d t a h h p ff lt a o o c n rto ff lt s8 . g mL  ̄ e t o c o c p e u t h we h tt es a eo o ae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