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临证备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汤临证备要
草根中医张吉成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QQ910853217
一、方剂简述
组成:柴胡、人参、法夏、黄芩、生姜、大枣、甘草。

功效: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主治:伤寒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头痛,舌苔薄白,脉弦数,或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以及疟疾、黄疸等杂病见少阳证者。

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

发热,耳暴聋,颊肿胁痛,胻不可以运。

伤暑发疟,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咳嗽烦渴,小便赤;败毒瘀心,毒涎聚于脾,血乘上焦,病欲来时,令人迷困,甚则发躁狂妄,亦有哑不能言者。

为挟岚嶂溪源蒸毒。

运用:1、退热:a、往来寒热 b、潮热 c、瘥后热 d、高热 f、低热不退 g、郁热(肝气郁滞)
2、解郁:a、解郁清热 b、解郁和胃 c、解郁通便 d、解郁安神
二、加减方合方类方:
(一)太阳少阳或太阳少阳阳明合病
1、柴胡桂枝汤
经典: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组成:略
功效: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主治: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肢体疼痛、自汗、恶风、口苦等症。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此方可治多种疾病,如病毒性感冒、胃肠道疾病、低热、神经衰弱、风湿性疾病初起而见寒热错杂者等等,凡桂枝汤主症与小柴胡汤主症并见者,即可使用。

2、柴胡麻黄汤
组成:小柴胡汤加麻黄汤
功效:散寒解表,宣肺平喘,利胆退热。

主治:太阳少阳合病而见咳嗽、咯痰、咽痛、鼻塞、寒热往来、口苦、目痛。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伤寒论》中虽无柴麻合用之方,却有柴桂合方之例。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即是为太阳中风表虚证之桂枝汤证与少阳经证之小柴胡汤证相兼并见者立法。

为太阳少阳并病者,作出理法方药的示范。

一隅三反,由此及彼。

则太阳伤寒表实证之麻黄汤证与少阳经证之小柴胡汤证相兼并见者,以小柴胡汤合麻黄汤合方治之,理在其中,呼之欲出也。

举柴桂而略柴麻,《伤寒论》之文法也。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此条经文中已隐约有柴麻合方的精神。

故柴麻合方使用与经旨相合,有其理论基础。

柴麻合方即有理论支持,临证实践尚须灵活变通。

曾治一女,患带状疱疹,兼见口苦、便秘。

余辨证以大柴胡汤治之,以为必效。

不想服药3剂,毫无寸效。

再经询问,得知患者尚有咽痛,鼻塞,流涕,微恶风寒之太阳见症。

乃于大柴胡汤中合入麻杏石甘汤,处方3剂予之。

复诊则咽痛,鼻塞,流涕,微恶风寒等症状消失,带状疱疹减轻其半矣。

实践证明,柴麻合方于临床大有用武之地,宜推而广之,以扩大经方之应用。

草根中医张吉成再按:柴麻合方尤适合于冬春、春夏换季,气候寒热不调,降息失宜,所致咳嗽咽痛,其症即有风寒外束之恶风、畏寒,又有少阳不和之口苦、咽干、目痛,患者冷热
不适,受冷也咳,受热也咳。

此方颇为对证,屡用屡效。

经反复使用后,嫌其药味过多,精简处方为:麻黄、杏仁、黄芩、甘草,名之曰麻杏芩甘汤,亦疗效卓越。

临证需加减使用:咽痛加射干,体怯加党参,痰多加法夏,鼻塞加苍耳子、辛夷花。

3、柴胡葛根汤
组成:略
功效:发汗解表,舒经止痛,和解少阳。

主治:用方思路同于柴麻合方,此重于全身症状,彼重于肺系症状。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此三阳合病而偏于太阳风寒,症见咳嗽、身痛、目痛、恶风、口苦、舌淡苔白者。

如若三阳合病而见风寒化热,症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则宜合入麻杏石甘汤,或用时方柴葛解肌汤(柴胡、干葛、甘草、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石膏、生姜、大枣,柴葛解肌枳桔羌膏芩芍草栆生姜)。

4、小柴胡加川芎汤
组成:略
功效:清利少阳,疏风止痛。

主治:少阳头痛,头角作痛,口苦,寒热。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少阳头痛,火热为轻者,用小柴胡加川芎汤;如少阳火热为重,心烦意乱,舌苔黄腻则宜清空膏;如见便秘,口渴,则宜泻青丸。

5、柴桂龙牡甘麦大枣汤
组成:小柴胡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三方合方。

功效:和解少阳,燮理枢机,调和营卫,宁心安神。

主治:气机不调,心神不安。

主症烦躁、烘热、阵汗、心悸、失眠,或见口苦、潮热、胸闷、太息等。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本方立足于燮理气机,调和营卫,而能治疗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尤能调治更年期诸症,患者症状纷杂,痛苦莫名,但见烦躁、烘热、阵汗、心悸、失眠五大主症,即可投用,效不可言。

此为启蒙恩师吴荣祖教授之经验。

6、小柴胡汤合止嗽散
组成:略
功效:疏风止咳。

主治:柴麻合方之轻症(风寒为轻)
7、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
组成:略
功效:清利少阳,疏风宣窍。

主治:鼻渊,鼻塞,浊涕,口苦。

8、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
组成:略
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咳喘证,咳嗽、喘息、咯痰浓稠、发热、口渴、口苦、心烦、舌红苔黄,脉数。

(二)少阳阳明(热)
1、柴胡白虎汤
方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柴胡、生石膏、天花粉、生粳米、青子芩、知母、生甘草、鲜荷叶。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高热不退,口苦,口渴,头目胀痛,舌红,脉数。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此即小柴胡加石膏汤法,也即柴白汤法(小柴胡合白虎汤)。

2、柴胡加芒硝汤
组成:略
功效:和解少阳,通便利胆。

主治::治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知医以圆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

先以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加芒硝汤主之。

3、大柴胡汤
组成:略
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典: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组成:略
功效:和解清热,镇惊安神。

主治: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现用于癫痫、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病等见有胸满烦惊为主证者。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本方主治少阳痰热扰心证,气冲心悸,二便不利(重在大便秘结),烦惊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有力。

(范中林治一少阳癫狂证,其中龙骨牡蛎代赭石重用至60g,值得借鉴)。

5、小柴胡合栀子豉汤
组成:略
功效:和解少阳,清热除烦。

主治:火郁胸膈,胸膈烦热,口苦,胁痛。

(三)少阳阳明(湿热)
1、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
组成:略
功效:清利肝胆湿热(痰热)
主治:少阳胆火湿(痰)热证,口苦、心烦、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小柴胡汤合温胆汤
组成:略
功效:清胆利湿,化痰安神。

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

症见寒热往来,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胸胁胀痛,心悸失眠,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温胆汤,出自《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炙甘草、茯苓组成。

本方清胆和胃,除痰止呕,治痰热扰动之心烦不寐、胸满、口苦、惊悸等证。

两方接轨,既能疏解气郁,又能清热化痰,对于气郁痰火所致的失眠、精神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少阳痰浊湿热犯扰心神,柴胡温胆汤历验不爽。

如是少阳湿热痰浊犯在中焦,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则宜蒿芩清胆汤(青蒿、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壳、陈皮、碧玉散)清胆和胃,利湿化痰。

4、小柴胡汤合三仁汤
组成:略
功效:清胆利湿。

主治:湿温证而见口苦、寒热往来、低热不退等。

5、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
组成:略
功效:清胆和胃,利湿消痞。

主治:胆胃湿热之心下痞证,而见胃脘痞满,口苦,恶心,苔腻,脉弦。

6、柴胡解毒汤(刘渡舟)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菌陈、土茯苓,风尾草、草河车。

(由小柴胡汤减人参、甘草、大枣,加菌陈、土茯苓,风尾草、草河车而成。


功效:疏肝利胆、清热解毒、利尿渗湿。

主治:肝胆湿热日久成毒,蕴郁不解而见肝区疼痛,厌油喜素,多呕,体疲少力,小便黄短,舌苔厚腻等证。

肝功化验则以单项转胺酶增高为多见。

证为湿热内蕴,所以辨证的关健在于舌苔腻与小便黄短。

7、柴胡三石解毒汤(刘渡舟)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菌陈、土茯苓,风尾草、草河车、生石膏、滑石、寒水石、双花、竹叶。

(由柴胡解毒汤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双花、竹叶而成。


功效:清热解毒,降转胺酶,退舌苔。

主治:治肝炎患者湿热之邪较柴胡解毒汤证为重,大有痹郁不开之势,除见肝炎证候外,其人还见面色焦黑,或者面带油垢,虽患肝病,然体重非但不减,且有所增,背臂时发酸麻胀痛,舌苔厚腻,且服药难于褪落,脉弦缓等证。

8、柴胡茵陈蒿汤(刘渡舟)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茵陈、大黄、栀子。

(由小柴胡汤减人参、甘草、大枣,加茵陈、大黄、栀子而成)
功效:清利肝胆湿热。

主治:治湿热之邪蕴郁肝胆,胆液疏泄失常,发为黄疽,证见一身面目悉黄,色亮有光,身热心烦,口苦欲呕,恶闻荤腥,体疲不支,胁疼胸满,不进饮食,小便黄涩,大便秘结,口渴腹胀,舌苔黄腻,脉来弦滑等,实即现代医学所谓之急性黄疸性肝炎。

9、龙胆泻肝汤
组成:略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10、柴胡达原饮
组成:柴胡、黄芩、草果、厚朴、槟榔、知母、白芍、甘草。

功效: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兼清少阳火热。

主治:邪伏膜原证。

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更见胁痛耳聋,寒热往来,呕而口苦者。

(四)少阳火热证
1、黄芩汤
组成:黄芩、白芍、甘草、大枣。

功效:清泻肝胆火热。

主治:肝胆火热诸症,咳血、衄血、崩漏、痢疾、淋证、汗证。

为龙胆泻肝汤之轻证。

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组成:略
功效:清肝止呕。

主治:肝胆火热而见呕吐者。

3、黄芩汤合泻白散
组成:黄芩、白芍、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大枣。

功效:清肝宁肺。

主治:肝胆火热迫肺证,咳嗽、呛急、痰中带血、口苦、苔黄、脉数。

4、奔豚汤
组成:甘草川芎当归半夏黄芩生葛芍药生姜甘李根白皮(重用生葛根)
功效:清热利胆,平冲降逆。

主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奔豚汤所治为肝胆火热上冲之奔豚病,可以引申为治一切肝胆火热上冲者。

5、清空膏
来源:《兰室秘藏》
组成:川芎15克柴胡21克炙甘草45克黄连(炒) 防风羌活各30克黄芩90克
方歌:清空少阳风热痛,芩柴羌防草连芎。

功效:疏风清热止痛。

主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及风退热上壅损目,脑痛不止者。

按语:本方所致头痛为太阳少阳合病头痛,以头痛、口苦、目赤为辨证要点。

6、泻青丸
方源:《小儿药证直决》
组成:龙胆草、大黄、防风、羌活、川芎、当归、山栀。

功效:清肝泻火。

主治:治肝火郁热,不能安卧,多惊多怒,筋痿不起,目赤肿痛。

本方清肝胆实热。

对于肝火所致目疾,头痛,小儿急惊风等,尤为适用。

如胞肿如桃,表现为胞睑肿硬,目珠疼痛,流泪羞明,白睛混赤肿胀,黑睛溃烂,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于,尿赤便秘等。

头痛,表现为头痛头晕,心烦易怒,睡眠不实,口干口苦,面红,耳鸣,便秘等。

西医诊断为全眼球炎、眶蜂窝织炎、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头痛眩晕,见上述症状者,均可选用此药。

方论:《医方考》:中风发热,不能安卧者,此方立之。

肝主风,少阳胆则其腑也。

少阳之经行乎两胁,风热相干,故不能安卧。

此方名曰泻青,泻肝胆也。

龙胆草味苦而厚。

故入厥阴而泻肝;少阳火实者,头角必痛,故佐以川芎;少阳火郁者,必生烦躁,故佐以栀子;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势不容易治,故又夺以大黄;用当归者,培养乎血,而不使其为风热所燥也;复用乎羌活、防风者,二物皆升散之品,此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意。

乃上下分消其风热,皆所以泻之也。

《医方集解》:此足厥阴、少阳药也。

肝者将军之官,风淫火炽,不易平也。

龙胆、大黄、苦寒味厚,沉阴下行,直入厥阴而散泻之,所以抑其怒而折之使下也。

羌活气雄,防风善散,
故能搜肝风而散肝火,所以从其性而升之于上也。

少阳火郁多烦躁,栀子能散三焦郁火,而使邪热从小便下行。

少阳火实多头痛目赤,川芎能上行头目而逐风邪。

且川芎、当归乃血分之药,能养肝血而润肝燥,又皆血中气药,辛能散而温能和,兼以培之也。

一泻、一散、一补,同为平肝之剂,故曰泻青。

惟肝常有余,散之即所以补之,以木喜条达故也。

《删补名医方论》:龙胆草直入肝经,以泻其火,佐栀子、大黄,使其所泻之火,从大小便而出,是治火之标也。

肝主风,风能生火,治肝不治风,非其治也。

故用羌活、防风散肝之风,即所以散肝之火,是治火之本也。

肝之情欲散,故用川芎之辛以散之。

肝之质喜滋,故用当归之濡以润之。

是于泻肝之中,寓有养肝之意。

泻肝者,泻肝之病也;养肝者,悦肝之神也。

《谦斋医学讲稿》:本方主治肝火烦躁不寐,易惊多怒,目赤肿痛等证。

方内用龙胆、山栀、大黄苦寒泻热,当归、川芎、羌活、防风养血祛风,兼能发越郁火。

按泻青丸和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三方同用于肝火实证,同为苦寒直折法,而泻火之力以当归龙荟丸为最强,龙胆泻肝次之,泻青较弱。

三方的特点是,龙胆泻肝兼利小便,当归龙荟能通大便,泻青具有搜风散火而无通利二便的作用。

比较:清空膏、泻青丸二方皆清肝泻火疏风之药,其泻青丸所治症情为重,犹大柴胡之于小柴胡也。

7、八仙丹
方源:《洞天奥旨》卷六
组成:大黄6g金银花120g当归尾30g玄参60g柴胡9g炒栀子9g黄柏9g贝母9g。

功效:清热解毒,疏肝泻火。

主治:肝胆火毒证。

肝胆经络循行线出现红肿疼痛,如睾丸肿痛、乳痈、阴肿、肝脓肿等。

8、小柴胡汤合解毒清肝饮
解毒清肝饮(《刘渡舟伤寒临证带教笔记》)组成为:当归15、赤小豆10、金银花30、甘草10、丹皮10、赤芍10、川芎6、陈皮6,(病重者银花60、当归30)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肝脓疡,胁痛发热,拒按,脉数,肝肿大,舌苔黄厚腻,脉滑数。

合入小柴胡汤,清利肝胆,可用于多种疾病而见肝胆热毒者。

9、小柴胡汤合黛蛤散
黛蛤散,出自宋代民间验方:服壳蛤、青黛研成细末,每服9-15g,布包,水煎服。

此方治疗木火刑金,咳痰带血,咽喉不利,头晕耳鸣,胸胁作痛,每见于妇女,服之多效。

木火者,肝胆之郁火也,小柴胡汤疏肝利胆,肝胆舒畅则郁火不生,乃治本之法也;黛蛤散清泄肝肺二经之火,为治标之法也。

两方接轨,则标本兼顾。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
(五)少阳太阴
1、柴胡桂枝干姜汤
组成:柴胡、黄芩、桂枝、干姜、炙甘草、天花粉、牡蛎。

功效:疏肝健脾,温阳祛寒利水。

主治:胆热脾寒证,以口苦、便溏为要点。

肝之余邪未去又发脾阳虚寒证。

以口干,胁背疼痛,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

本方主要用于肝硬化腹水,如肝硬化腹水兼有黄疸指数高,属阳黄者可与栀子柏皮汤合方;属阴黄者可与茵陈五苓散合方。

病及少阴,出现脾肾阳虚,可加入红人参、附子、肉桂温补命门,固先后天之本。

应用本方因其中阳虚寒,故柴胡、黄芩剂量要小。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2、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
组成:略
功效:解郁利胆,健脾化湿。

主治:胆郁脾湿证。

同于柴平汤。

3、柴胡姜味汤(小柴胡加姜辛五味子)
组成:略
功效:和胆化饮。

主治:热饮犯肺,兼有少阳火热证。

咳嗽、浊涕、鼻塞、口苦。

4、柴平汤
小柴胡汤与平胃散接轨,古人亦有先例,叫做“柴平煎”。

小柴胡汤善治肝胆气火之郁,平胃散以利气消满、苦温燥湿为长,两方接轨,则疏肝和胃而使肝胃两顾,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于肝胃不和型者效佳。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柴平煎所治为肝郁胃湿之证,其症为胃脘痞满,呕吐酸苦,胸胁胀满,舌苔白而厚腻,脉弦滑。

5、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组成:略
功效:和胆解郁,化气行水。

主治:小便不利而见口苦、寒热等症者。

6、小柴胡汤合藿香正气散
霍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霍香、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苏、陈皮、苍术、白术、厚朴、桔梗、半夏、生姜、大枣。

本方治疗风寒暑湿杂邪,山岚瘴气,内伤饮食,憎寒壮热,头痛呕逆,胸满腹胀,痰嗽气喘,霍乱吐泻,疟痢,不服水土等证。

两方合用,对于肝胆气郁而见舌苔异常厚腻,湿浊胶着者,有立竿见影之效。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
凡临床见到各种感染性疾病而见舌苔白腻难褪者,则先予藿香正气散而多有神验。

《古今接轨论》
7、小柴胡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枕中丹、定志丸
组成:略
功效:解郁利胆,化痰安神。

主治:气机郁滞,痰浊上扰之眩晕、头痛、心悸、失眠、舌淡苔腻、脉弦滑。

8、小柴胡汤合小建中汤
组成:略
功效:解郁利胆,调和气血。

主治:肝胆气郁,气血虚弱者。

以口苦、苔净、脉弦细为要点。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柴建合方,诸经方医家少有论及。

《经方实验录》中载有经行腹痛以柴芩建中汤治愈一案,余学而习之,拟定柴建合方之法。

立其病机为肝脾不调,气血不足。

功效则为调肝和脾,补益气血。

临证但有小柴胡汤证与小建中汤证并见者,径投柴建合方治之,每每获效。

其主症为:口苦、潮热(或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以上但见一二症。

再见虚馁乏力、苔净脉细。

草根中医张吉成按:柴建合方从气血层面调理肝脾,在妇科运用的机会很多。

痛经、崩漏、行经诸症(伴随月经产生的不适,或病证)、月经不调、或妇科炎症等,但见口苦、心烦、寒热往来、脉细、苔净者,径辨证为肝脾不调,血虚肝旺,以此方加减治疗,屡屡取效。

9、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胡希恕)
组成:
功效:
主治:小柴胡汤证与吴茱萸汤证并见者。

(六)血分
1、柴胡活络汤(刘渡舟)
组成:柴胡、黄芩、土鳖虫、茜草、红花、泽兰、当归、白芍、草河车、茵陈、凤尾草、白术、海螵蛸。

功效:疏肝活血通络,兼利湿解毒
主治:肝血瘀阻,络脉不通,湿热毒邪进入血分;以舌苔白腻,舌质暗边有瘀斑,脉弦涩为辨证要点。

比较:柴胡解毒汤治在气分湿热。

2、柴胡止痛汤(刘渡舟)
组成:柴胡、川楝子、延胡、刘寄奴、片姜黄、茜草、海螵蛸、皂刺、炙甘草等。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邪入血分,气血失调;以肝区痛重为辨证特点。

3、柴胡鳖甲汤(刘渡舟)
组成:柴胡、鳖甲、牡蛎、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土元、茜草。

功效:滋阴清热、软坚消痞。

主冶:阴虚内热、气血凝滞;以舌红绛少苔,脉弦细数,低热少寐,口燥咽干,衄血,胁痞为辨证要点。

方解:本方作用重在滋阴清热消痞。

柴胡剂量不宜大,当重用养阴之药。

甘寒之品养阴清热并举,活血凉血且无伤阴伤正之弊。

养阴与活血化瘀之药相互配合,半补半攻,徐徐缓图,而获良效。

若已是肝硬化血癥疼痛不解,可加炮山甲,配合原方的鳖甲、牡蛎合为三甲散,以活血化瘀、软坚消癥。

4、柴胡鳖甲汤2(刘渡舟)
组成:柴胡、黄芩、党参、甘草、半夏、生姜、红花、茜草、鳖甲、牡蛎、干姜、土鳖虫。

功效: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治:肝病,肝脾肿大。

5、小柴胡汤合犀角地黄汤
组成:小柴胡汤加犀角地黄汤。

功效:清热凉血。

主治:血热证而见口苦,寒热往来者。

6、小柴胡汤合蒌花草(瓜蒌、红花、甘草)
组成:略
功效:清热活血止痛。

主治:带状疱疹,胁肋灼痛,口苦便秘。

7、复原活血汤
方源:《医学发明》卷三
《医学发明·中风同堕坠论》治从高坠下,恶血留于胁下,及疼痛不可忍者。

黄帝针经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

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行下于胁,则伤肝。

肝胆之经,俱行于胁下,经属厥阴、少阳。

组成:柴胡半两,瓜蒌根、当归各三钱,红花、甘草、穿山甲(炮,用代用品)各二钱,大黄(酒浸)一两,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

服法:上除桃仁外,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以水一盏半,加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以利为度,得利则减,不尽服。

方歌: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俱,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血酒煎去。

(胡军归山
看桃花红草)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用治跌打损伤。

以胁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为证治要点。

也可用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属血瘀气滞者。

(七)肝气
1、小柴胡汤合颠倒木金散
组成:略
功效:利气止痛。

主治:治疗气病及血,胸痛连胁之病。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
2、小柴胡汤合金铃子散
组成:略
功效:疏肝清热,理气止痛。

主治:柴胡汤证而胸胁疼痛,胃脘疼痛者。

3、小柴胡汤合四磨饮子
四磨饮子,出自《济生方》:人参、槟榔、沉香、乌药。

此方功能下降逆气,顺气扶正,治疗正气素虚,而又肝气横逆,上犯肺胃而见气逆喘息,胸膈不舒,烦闷不食等证。

导师治疗肝胆气郁疾患,又见气之上逆甚为猛烈,或呃、或喘、或呕、或胸满不食等证,乃用“柴磨接轨”之法,用之多效。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
4、小柴胡汤合越鞠丸
小柴胡汤善治两胁苦满,能疏理肝胆之郁,而侧重于“横’;越鞠丸畅气舒胃,善治胸脘痛闷,而侧重于“纵”。

两方接轨,则互相为援,而有纵横捭开,疏肝和胃,解郁开结,畅行三焦滞结,无往而不利,为接轨方最理想之法也。

临床用于治疗郁证、胃病疗效惊人。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
5、小柴胡汤合启膈散
小柴胡汤与启膈散接轨治疗肝胆气郁,胸胁苦满,而又饮食堵塞,噎嗝难下,如梗如阻,憋闷难堪。

《刘渡舟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