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1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窥视者
• 一部典型的“新小说”,其艺术技巧较为 充分地体现了“新小说”的特征。
1、内容概要
2、艺术特征
① 小说采用反传统的结构模式。
• 全书是紧紧地围绕着题目 《窥视者》展开的
• 作品中的时间和空间也失去 了原有的意义。
② 故事与人物的解体。
③ 对物的纯客观描写。《窥视 者》是罗布一格里耶“物本 主义”的一个标本。
• 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创作特征
新小说派只是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
一般认为,新小说中有两大派别:
• 一派以萨洛特为代表,认为一般人所看到的生活现象乃至人 物语言都是不真实的,深层的真实往往和它们相反,主张作 家透过日常生活和日常语言的表层,去探索和表现被掩盖着 的内心和原始状态。
• 另一派以罗布-格里耶为代表的 “视觉派”,主张非人格化,追求 “视象”,他们力图排除作者和人 物的自我意识,不带主观感情地照 相式地“复制”外部世界,不加任 何主观评价和分析,冷静、客观、 仔细地描写他们视线所及的社会生 活。
第十四章 新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罗布-格里耶与《窥视者》
第一节 概述
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的 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新小说派的“新”,主要表现在它对过去各个时 期的一切小说传统的否定和追求技巧上的大胆革 新。它不仅反对十九世纪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有 人物、有情节、有社会意义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而且也反对与它有着文学上“血缘”关系的存在 主义小说传统,甚至对于意识流小说和卡夫卡荒 诞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成分和哲理性也一概加以拒 绝。
• 《风》(1957)
• 《佛兰德公路》(1960)
• 《佛美德公路》是一部把过去、现在、 将来交织在一起,让历史、现实、回 忆、梦境、想象、幻觉同时出现。小 说既像一幅巨型油画,又像破碎的彩 色玻璃画面构成的万花筒。这正体现 了西蒙要把文学作品改造成视觉艺术 的创作主张。同时也应证了瑞典皇家 科学院的常任秘书在宣布获奖名单时 对西蒙作品的评价:“这位作家以诗 和画的创造性,深入表现了人类长期 潜藏的处境。”
第二节 罗布-格里耶与《窥视者》
一、生平与创作
1953年,第一部小说《橡 皮》发表;
1955年,第二部小说《窥 视者》(又译《默然而 视》),这是作者的代表 作。并于当年获得了法国 “评论家”奖。
1955年,罗布-格里耶开始 担任“子夜”出版社的文 学顾问。
1956年他发表了《未来小说 的道路》一文,此文与他后 来在1958年所发表的另一篇 论文《自然、人道主义、悲 剧》一起,被视为“新小说” 的理论宣言。
• 新小说虽然高举“反传统”的旗帜,但也离不开“传统”给予 它的滋养和培育。
• 巴尔扎克、自然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
弗洛伊德
柏格森
胡塞尔
索绪尔
巴尔扎克
左拉
4、新小说派的形成
娜塔丽•萨洛特(1902—1999),她在1939年发表 了第一部新小说《趋向性》,
1954年新小说的发表高潮
新小说家们
新小说创作特征: 1、淡化人物与情节 •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小说
的结构,而导致它走向了 对“物的繁琐描绘”, “物”在小说中占据了主 要地位。在对“物”的描 写方面又突出地把描写 “物”的物理属性提到了 首位。 2、打破时空的界限 • 形成了一种复杂多变的立 体交错结构,使形式与内 容浑然一体。
• “子夜出版社” 。
“新小说”流派的称谓 来源。 1971年,召开的第一 次有关新小说的讨论会。 这次会议对新小说派来 说是一次重大的,具有 历史意义的事件。
新小说家们在子夜出版社门前
二、创作概况
1、阿兰·罗布-格里耶
2、娜塔丽•萨洛特(1902-1999)
• 是最早创作“新小说”的作家,也 是“新小说派”主要理论家之一。
ຫໍສະໝຸດ Baidu
➢ 罗布-格里耶的影响:
• 格里耶在创作中对小说艺术本 身进行了深入的挑战、反叛、 思考与建设。他以大胆的坚强 的艺术开拓精神,在探索和实 践全新的小说叙述手法过程中 形成了“纯客观叙述”、“非 人格化语式”、“物化环境展 示”等独具特色的“新小说” 手法,对新小说派的生成与发 展,以及20世纪后期的西方文 学和西方美学都产生了不可低 估的影响。
➢ 2008年2月18日,罗布-格里耶 病逝于法国卡尔瓦多斯 。
3、引入“电影”与“绘画” 手法
• 前者如罗布-格里耶;后者 如西蒙 的《佛兰德公路》
4、提倡语言的创新
• 他们主张在创作中采用“表 明视觉的和纯描写性的明确 的词汇”,反对使用带有感 情色彩或人格化的形容词, 以及具有“内含的、隐喻的、 魔述般的词汇”,认为这种 语言不能描绘出真实的事物, 只有用崭新的语言,才能透 过事物表面描写出“潜在的 真实”。
正由于它否定和拒绝一切过去的小说传统,所以 又被称为“拒绝派”或“反小说派”。
一、孕育与生成
1、社会背景
2、思想渊源
• 在思想上,新小说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生命 哲学和直觉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存在主义相对论的影 响,并且还吸收了现代语言学、符号学和人类学的成就。
3、文学“传统”
1958年,《精神》杂志正式 为“新小说派”出了专刊, 从此,他与西蒙等人正式获 得“新小说派”的称号。
此后他的小说还有《嫉妒》(1957)、《在迷宫 里》(1959)、《快镜头》(1962)、《约会 的房子》(1965)、《纽约革命计划》 (1972)。
罗布-格里耶与“新浪 潮”电影; • 电影剧作《去年在马里 安巴》; 罗布-格里耶小说创作 的理论核心及其影响。
• 1948年她发表的《陌生人肖像》, 是作者的代表作。
• 1956年,萨洛特发表了论文集《怀 疑的时代》,在这个集子里收入的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卡夫卡》等 四篇著名的“新小说”论文,集中 概括了新小说的主要观点,是新小 说派的纲领性文件。
• 萨洛特小说的特征。
3、克洛德•西蒙(1913—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