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 ∵ F1 , F2 , F3为平衡力系, ∴ R , F3 也为平衡力系。
又∵ 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
∴ 三力 F1 , F2 , F3必汇交,且共面。
12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线重合,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例] 吊灯
15
(2)力与轴不共面:
过力 F 的起点 和终点分别作 平面垂直于x轴,
则 X=±ABˊ
= ± ab
(3)正负号规定:
若a为F 与x轴正向的夹角,则X=Fcos a 若a为锐角,则X=±Fcos a ,用观察法确定正负,即:
如果从力的起点的投影到终点的投影与投影轴的正向一致 者为正,反之为负。
16
6
1.2静力学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 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7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即 R F1 F2
1.1.1力、刚体、平衡
(1)力的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2) 力的效应: ①运动效应(外效应) ②变形效应(内效应)。 (如无特别声明,本课程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表示为:F,手写为 F F
力是矢量 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牛顿(N) 千牛顿(kN)
Fx X Fy Y Fz Z
21
Fx Xi , Fy Yj , Fz Zk
F Fx Fy FZ
∴∵ 力的解析表达式为: F X i Y j Zk
5)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的区别
力的投影和力的分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得混淆:
投影
分力
代数量
矢量
只能求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完全可以确定力的大小、方 向及作用点的位置
吉大《工程力学(工)》第一 章 静力学的基本知识 拓展资源
1
第1章 力学基本知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的基本知识 1.2 静力学公理 1.3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1.4 力对点之矩 1.5 平面力偶 1.6 空间力偶 1.7 约束和约束反力 1.8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2
1.1 静力学基本知识
力三角形→
8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共线,作用于同一 个物体上。
(简称等值、反向、共线) 注意: F1 F2 F1 F 2
9
说明: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或多体中) ③二力构件: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构件。
力的投影是向轴作垂线而得,力的分力则是利用平行四边
形法则而得。关系式
Fx X Fy Y Fz Z 22
1.4 力对点之矩
力的效应:移动效应和转动效应 1.4.1力对点的矩: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
(1)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的矩为代数量(因为所有力矩的作用 面都在同一平面内,只要确定了力矩的大小和转向,就可完全 表明力使物体绕矩心转动的效应)。大小等于力与力臂的乘积
r Mz (F) Fy x Fx y
rr
r

M r
O
(
Fr)
x

yFz

zFy

M x (F ) r
MO (F ) y zFx xFz M y (F )
rr
r
MO (F)z xFy yFx M z (F)
27
1.4.4合力矩定理
FR 0 MO 0
合力,作用线距简化中心
MO FR
d

M O
F
R
合力矩定理
MO FRd
FR FR F
Mo (FR ) MO MO (Fi )
28
1.5平面力偶
1.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线平行但不重合的两个力。
力偶是常见的一种特殊力系。 2.力偶矩: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
应用力偶矩度量。
17
2.力平面上的投影 F ' 为力 F 在平面上的投影,大小:
Fˊ=Fcosj
注意: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 量,而在平面上的投影是矢量。
18
1.3.2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1)一次投影法(直接投影法)
若已知力与坐标轴正向的
夹角α、β、γ,则
X Fcosa, Y Fcos , Z Fcos
13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变成 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公理5告诉我们:处 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 可用刚体静力学的平 衡理论。
14
1.3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1.3.1力的轴上投影 1.力 F 在任一轴上的投影 (1)力 F 与轴共面: 以X表示力F 在x轴上的投影,则 X=±ab。
●力偶在作用面内的转向:力偶 矩矢与力偶的转向符合右手螺旋 法则 。 力偶对刚体的作用完全决定于力偶矩矢。
3.力偶的基本性质 ①力偶只能使物体转动。因此,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它既 不能合成一个力,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

30
②力偶对任一点之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位置无关,因此
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完全决定于力偶矩。 ③只要保持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力 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也可以移动 到与其作用面相互平行的平面中去;或同时 改变力偶中力和力偶臂的大小,而不改变力
3
(2)刚体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注意: 1. 力作用于可变形的物体时,既有内效应,也会有外效应。 2. 力作用于刚体时,只有外效应。
4
(3)平衡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 动的状态。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若把与地球固结的参考系作为惯性参考系,则相对于地 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
=
F1 F1 F2
F2 F3 F3
=
=
37
定位矢量 滑移矢量 自由矢量 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 力偶矩相等的力偶等效
(5)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只能由力偶来平衡.
38
一、概念
1.7 约束与约束力
自由体:在空间的运动不受任何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在空间的运动受到限制的物体,也称被约束体。 约束:阻碍物体某些方向运动的限制条件 。
注意:运动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我们称这个力系为 平衡力系。
5
1.1.2静力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系的简化(或合成):用最简单 的力系代替复杂的力系。
用一个力系代替另一个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 对刚体的效应,称此两力系等效或互为等效力系。 2.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物体平衡时,作用于其 上的力系应满足的条件。
=
40N
4cm =
60N
m=240N·cm
32
1.6Fra Baidu bibliotek空间力偶
1、力偶矩以矢量表示--力偶矩矢
F1 F2 F1 F2
空间力偶的三要素 (1) 大小:力与力偶臂的乘积; (2) 方向:转动方向; (3) 作用面:力偶作用面。
33
rr r M rBA F
34
2、力偶的性质
(1)力偶中两力在任意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
20
3)若已知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X、Y、Z,则
力的大小: F X 2 Y 2 Z 2
方向余弦:cosa X cos Y cos Z
F
F
F
α、β、γ为力与x、y、z轴正向的夹角。
4)力沿直角坐标轴分解的解析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下,力的分力与其投影 之间有下列关系:分力的模等于力在 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即
MO(F) Fh 2OAB 面积
①O—矩心,h —力臂
②当F=0或h=0时,M o (F ) 0
③单位N.m或kN.m ④正负号:逆时针转动为正,反 之为负
23
(2)在空间问题中,力对点的矩为矢量(为了表示力使物体绕 矩心的转动效应,须表示出三个要素:力矩的大小、力矩作用 面的方位及力矩在其作用面内的转向,这三个要素必须用一个
力与轴相交或与轴平行(力与轴在同一平面内), 力对该轴的矩为零.
26
1.4.3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
r
r
r
r
Mx (F) Mx (Fx ) Mx (Fy ) Mx (Fz ) Fz y Fy z
r
r
r
r
M y (F) M y (Fx ) M y (Fy ) M y (Fz ) Fx z Fz x
(1)平面问题中的力偶矩是代数量,大小等于力偶中的力的 大小与力偶臂的乘积:
'
m m(F, F ) F d 规定: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
单位:N.m,kN.m 29
(2)空间问题中的力偶矩是矢量,其对物体的作用决定于力 偶三要素:
●力偶矩的大小 :m Fd
●力偶作用面在空间的方位
(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力(或约束反力、反力):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
39
约束力特点: ①大小是未知的。故称为被动力。 ②方向总是与所限制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
40
二、常见约束及约束力: 1.柔索约束(不计重的绳索、链条或皮带等) 由于柔索只能阻碍物体沿柔索伸长的方向运动,故柔索的约 束力通过柔索与物体的连接点,方位沿柔索而指向背离物体。 即恒为拉力。
偶对刚体的效应。
FFx F
F
2a
a
a
A
B
x
F
FF 2
31
由此可知,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
在研究力偶问题时可以不考虑力偶的作用位置及力偶中力 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度,而只需考虑力偶的力偶矩,故常在 力偶作用面内将力偶用带箭头的弧线表示,箭头表示力偶的 转向,旁边的数字表示力偶矩的大小。
40N 60N 6cm
=
=
=
r M
(
r FR
,
r FR
)

r rBA rrBA r rBA

r FrR Fr1 F1
rrrBrrBAArFr(2Frr1 M (F1, F1)
r F2
)
36
(4)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从其所在平面 移至另一与此平面平行的任一平面,对刚体 的作用效果不变.
19
2)二次投影法(间接 投影法)
当力与各轴正向夹 角不易确定时,可先将 F 投影到xy面上,然后 再投影到x、y轴上, 即
Fxy F sin
X Fxy cosj F sin cosj Y Fxy sinj F sin sin j Z F cos
10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 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推论:力的可传递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因此,对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 力是滑移矢量
11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当刚体受到三力作用而平衡时,若 有两力的作用线相交,则此三力必 构成平面汇交力系。
(2)力偶对任意点取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心的改 变而改变。
r rr r r r r
M
O
(F
,
F
)

M rrA
O
(
F r
F
) rrBMOFr(F
)
rr F F
rr MO (F,
r F)

(rrA

rrB )
r F

r M
35
(3)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 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 与力偶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
矢量表示)
M O(F) r F
①力对点之矩依赖于矩心的 位置,所以空间力对点的矩
是定位矢量。 ②力矩的大小
M O (F) F h 2OAB面积
力对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这再以次证明
了力是滑移矢量。
24
③矢量 mo (F ) 的指 向按右手法则确定。
④力对点之矩的解析式 以O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力
作用点的矢径及力可表示为解析式:
r xi y j zk F X i Y j Z k
i jk 于是: MO (F) r F x y z
XYZ 注意:力作用点的坐标及力的投影有正负。
25
1.4.2力对轴的矩
r
r
Mz (F) MO(Fxy ) Fxy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