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理论浅说-翻译八大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翻译理论浅说

—近代中国八大翻译家

1.严复的“信达雅”

2.鲁迅的直译

3.林语堂的美学

4.郭沫若的创作论

5.朱光潜的艺术论

6.傅雷的神似

7.钱钟书的化境

8.许渊冲的竞赛论

1 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2 鲁迅

宁信而不顺(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Lu has translated & introduced 200 works by 100 authors from 14 countries, half of which are in Russian.

•The first period:(1903---1919)

•While he was in Japan.in 1903年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和雨果的《随见录》中的《哀尘》以及编译的《斯巴达之魂》。

•In 1907,《红星佚史》cooperated with Zhouzuoren.

•In 1909,《域外小说集》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的思想

•鲁迅先生主张翻译“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反对顺而不信。鲁迅所主张的“宁信而不顺”中的“不顺”,就是在翻译时,“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而“其中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理论,

•其实,韦努蒂早在1986年在其发表于Criticism28(Spring)的一篇名为

“TheTranslator’Invisibil时”的论文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异化翻译”

的概念(参见Robinson,1997:97).但这个概念真正产生国际影响是在其名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于1995年出版之后。另外,补充一点,我国传统译论中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异化翻译”概念或提法,但其中并不缺乏“异化翻译”思想。追溯起来,唐玄奘的“五不翻”之说已经有明显的“异化翻译”思想雏形。

玄奘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异化翻译”进行归纳和理论总结的入。宋初高僧赞宁的“六例”说(详见王宏印,2003:78—91;陈福康,2000:38--42),则“大大地推进了玄奘的‘五不翻’理论”(王宏印,2003:80),可以说,赞宁发展了玄奘的古典“异化翻译”思想。鲁迅的“宁信而不顺”

之说(详见王秉钦:2004:1 10—127)在现代意义上与“异化翻译”理论有诸多类似。概括起来,我国传统译论中的异化翻译思想有如下内涵:1)作为翻译方法,其内容包括a)音译,b)直译,c)保存句法形式;2)作为文化策略,其内容包括a)保证佛典的准确、庄严和神秘,b)丰富汉语语汇,引进新的表达法;c)医治国人“脑筋糊涂”的毛病(即“改造国民性”);3)作为文化理念,它含有一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参看本文注释2)。

•其实鲁迅的“异化翻译”思想中也含有一定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如,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1931)中将中国的译文读者分为三类.并主张对不同的读者要有不同的译文:“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

丙,有识字无几的。而其中的丙,则在‘读者’范围之外……

•至于供给甲类的读者的译本,无论什么,我是主张‘宁信

•而不顺’的……我还以为即使为乙类读者而译的书,也应

•该时常加些新的字眼,新的语法在里面,但自然不宜太多,以偶尔遇见,而想一想,或问一问就能懂得为度。必须这样,群众的言语才能丰富起来”。

鲁迅的主张是正确的。但其中还是难免有些文化“精英主义”意识,即异化翻译的读者主要是少数文化精英。这与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中的文化“精英主义”意识有些类似。但韦努蒂比较极端.而鲁迅则灵活、现实得多,因为他完全注意到了“乙类”读者的重要性。

•“差延”是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解构主义认为,任何符号都有一种基本的不完备性,即其所指意义并不能被直接把握,而且,一个符号的意义总需要别的符号形式来解释,而解释本身依靠的也是符号形式,这便又引起另一重解释。依次类推,就产生了德里达所谓的“差延”

(differance),即“差异”和“延宕”现象。也就是说,符号的意义总是在拖延之中,并不存在一个终极的或原始完满的解释时刻。德里达把符号看作是“印记”(trace),符号的意义只能存在于自我差异之中,即永远的“差延”之中。“差延”是符号意义的存在方式,是“自性”(identitie)与“他性”(alteritie)的结合。例如,“僧敲月下门”,“敲”的含义只有在“推”、“开”、“撞”、“踢”等等可能符号的意义差异中被我们基本感知到。也就是说,“敲”这个字不过是个“印记”而已,它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在这里.出现的和没有出现的意义,都表现在同一符号里。

•但随后曾受到多方批评、指责和冷落.甚至当提倡进行建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的尝试时,人们也未对鲁迅的翻译理论给予应有的适当的考虑.

其实,中国翻译理论从来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鸣辩论中发展的.最近,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介入,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鲁迅翻译理论的价值.鲁迅译论主要包括:翻译应为本民族的事业服务,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重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有一个文化定位的问题;通顺的译文有可能导致"知识"的虚伪,迎合本土最易被接受的保守思维定式.鲁迅在那个时代就已敏锐地觉察到现代解构主义提出的问题.一些针对鲁迅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批评,不但有失公允,而且未能理解鲁

迅所提出观点的深刻含义.

3 傅雷

神似 (Spirit Resemblance)

傅雷(1908-1966),别名怒庵,上海人,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