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陶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夔纹
• 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一பைடு நூலகம்为龙纹、蜗 身兽纹。《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 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 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 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 商的夔身短,作单独纹样构成的较多;西周 的夔纹身长,通常作成二方连续纹样。
饕餮纹

•卮
质红陶,白陶的数量占陶器总量的比例仍很小,但较商代早 期有所增加。 • 器形主要有:鬲、甗、罐、甑,斝、爵、盉、觚、杯,簋、 豆、钵、鼎,盆、瓮、大口尊、罐、壶,等等。 • 在造型上,商代中期陶器口部折沿基本不见,多为卷沿,底 部主要是圆底和袋状足,圈足器增多,平底器大为减少。 • 商代中期陶器的纹饰,绳纹所占比重更大,几达98%。饕餮 纹比较多。

• 卣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容器,也有说卣专门盛放祭祀时用的一 种香酒。卣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卣的基本形制为扁 园、短颈、带盖、鼓腹、圈足,有提梁。还有少数为直筒形、 方形和圆形,还有动物形状的鸟兽卣。

• 大型盛酒器和利器。小口,广肩,深腹,圈 足,有盖。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3.西周的灰陶器
• 出现了馒头窑






陶簋
三足盘
折沿平底
圜底
敛口
陶瓷容器口部形式之一、多见于钵、碗、罐 等器,形象为口沿处渐向内收敛、有的器 壁先向外撇,近口再向内敛
侈口
• 侈口又称广口,其形状一般为口沿外倾, 侈口{古语}即向里略坡与内堂口接面,保持 里外曲线一致。
回纹
• 纹是被民间称为“富贵不断头”的一种纹样。 因为它是由横竖短线折绕组成的方形或圆形 的回环状花纹,形如“回”字,所以称做回 纹。
商代晚期陶器
• 商代晚期的陶器,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 多,另有少量的泥质红陶。
• 平底器和圈足器较前明显增多,袋状足数量不少, 但圜底器减少。
• 鬲的数量最多,但腹部变浅,裆部变矮。陶罐很 少见。爵和觚增多,但觚的高度降低,爵成圆底。 斝少见,但出现了卣。簋和豆的数量大增,簋变 成大敞口,豆变成了矮圈足。瓮和盆大为减少, 出现罍。
之,红陶已极少见。还有少量白陶。
• 主要器形有:鼎、罐、甑、盉、觚,豆、簋、钵、三足盘, 盆、瓮、缸,等等。
• 纹饰主要是篮纹、方格纹、绳纹,还有一些素面磨光或在磨 光陶器表面拍印的回坟、叶脉纹、涡漩纹、云雷纹、圆圈纹 等。盛行在器表加饰数周附加堆纹、划纹、弦纹。
• 陶器造型方面的特征是:折沿平底、三实足、圈足为主。
方格纹
• 有大小,粗细,凹凸以及长方格,双线方 格,斜方格等等。这种纹也叫“网格纹”, “网状纹”,“方格网
绳纹
• 因为在陶坯用缠有绳子的工具拍印,故在陶 器上印有密排的绳纹,多在陶器的腹部。其 制作方法是:在陶坯制好后,待半干时,用 缠有绳子的陶拍在陶坯上拍印,便留下绳纹, 再入窑焙烧。
附加堆纹
• 主要器形;罐、甑、甗、鬲,斝、觚、爵、盉,豆、 簋、瓮、盆、大口尊、缸等等。
• 纹饰以印痕较深的绳纹为主,约占五分之四强。另 有少量磨光素面,及磨光面上拍印的云雷纹、双钩 绞、圆圈纹,附加准纹的运用已较前大为减少。
• 以圜底、圈足和袋状足为主要特征。
大口尊
• 此尊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是一件陶质贮酒器。 泥质深灰陶,高39厘米,大口,长颈,广肩,深腹,底内凹。 颈、肩及上腹部饰多周凹凸弦纹和压印纹,下腹部饰绳纹。 器形健壮雄浑,颇具阳刚之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收藏。
中国古陶瓷鉴赏
夏商周的陶器
夏商周的陶器
• 一、夏商周的陶器 • 二、白陶 • 三、印纹硬陶 • 四、原始瓷器 • 五、建筑用陶
一、夏商周的陶器
• 1.夏代的灰陶器 • 2.商代的灰陶器 • 3.西周的灰陶器 • 4.春秋的灰陶器 • 5.战国的灰陶器
1.夏代的陶器
•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早期的陶器作为夏代的陶器的代表。 • 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较多,黑陶(包括黑衣灰陶)、棕陶次

大口尊制作精美,是二里头文化的代表器物。此类器一
般形体较大,高四五十厘米者很常见,做工精致,结实牢固,
可作长期使用。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酒"字字形,均与大
口尊相似。大家知道,"酒"字最早可能就是取大口尊之象形,
这说明大口尊这类器物与酒应有密切关系,可能是酿酒或贮
酒之器。
商代中期陶器
• 商代中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约占同期陶 • 器总数的99%以上,另有一些夹砂粗红陶、泥质黑皮陶、泥
• 有单体,一正一反,,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 带状形等,多于妆饰器物口部或颈部。
叶脉纹
涡旋纹
云雷纹
• 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 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圆弧形的也单 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 的统称。
圆圈纹
花瓣纹
篮纹
• 因其形如竹篮的条状纹,故名。用刻有横 条纹的陶拍在半干的陶坯上拍打,烧成后 器物的表面就有重叠和交错的篮纹。
• 在陶坯表面粘贴泥条或泥饼。有的用细泥条 组成各种花纹,也有的用宽泥条缠绕颈、腹 部,上面还加印绳纹。这种纹饰不仅使陶器 增添了美感,而且起到加固器壁的作用。
馒头窑
2.商代的陶器
以圜底、圈足和袋状足为主要特征。
商代早期陶器
• 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较夏代为多,有少量红 陶、棕陶和白陶,而黑陶、黑衣陶已很少见。
• 最早的瓷器——原始青釉瓷器。
• 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也有少量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 泥质黑陶和白陶,到西周后期已经不见了。
• 器形:鬲、甗、甑,簋、豆,罍、罐、瓮、盆、盂,爵、斝、 觚等。
• 在造型上,西周陶器以袋状足、圈足、平底为主要特征。 • 纹饰仍以纹理较粗的绳纹为主,另有一些划线纹、弦纹、刻
划三角纹等。这时附加堆纹已很少使用。 • 西同时期挠造陶器的窑炉主要还是馒头窑,龙窑的使用还是 • 相当少。
龙窑
•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上虞,江西吴城均发现了商代龙窑。
• 优点:因依山而建呈倾斜向上状,窑炉本身就有自然抽力, 窑炉火势大,通风力强.升温快,可据生产需要和技术条件, 增加窑的长度,从而提高窑的装烧量,还比较容易维持窑内 的窑炉气氛,这就使商代陶器有很大发展.并在商代中期开 始了我国由陶列瓷的过渡,诞生了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