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年代十七年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年文学运动和思潮。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进入当代文学会,1949.7.2 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成立“文联”。
十七年文学具有三次批判。
①1951年对一部电影《武训传》,第一次大规模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艺运动。
②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③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九叶诗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
1956.5.2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
50、60年代小说
北平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一、历史题材:反映新中国解放战争长篇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和杨益言《红岩》(江姐,许云风)。
①反映抗日战争,20-30年代
长篇:杨沫《青春之歌》(爱情与革命者成长林道静),梁斌《红旗谱》,孙犁《风云初记》,短篇:王愿坚《党费》《七根火柴》
②反映抗美援朝50-60年代
长篇: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
红色经典,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二、现实题材:
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
赵树理《三里湾》(民族权利)
三、除此之外还有两类:①表现人情、人性还有人的内心,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②敢于揭示现实的阴暗面,去暴露矛盾。(负面东西)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人物形象:
英雄人物:《红旗谱》朱老忠,旧农民新英雄形象。《林海雪原》杨子荣。《红岩》江姐,许云峰。《青春之歌》林道静。《创业史》梁生宝。
中间人物:1962.8邵荃麟批评家提出的概念。《红旗谱》严志和;《创业史》梁三老汉,盖三合院。赵树理创造的人物,“常有理”“小腿疼”“吃不饱”出了名的刺儿头。
《创业史》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红旗谱》红色经典小说中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史诗。朱老忠基纳了农民英雄的传统意识。
《青春之歌》是将林道静爱情和革命上的成熟相结合。
短篇:
李准《李双双小传》;茹志鹃《百合花》“清新俊逸”
50、60年代诗歌
颂诗——开国大典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郭沫若《新华颂》、胡风《时间开始了》
臧克家《中国新诗选》
艾青“为社会主义歌唱”
李季《杨高传》,叙事长篇小说“诗与劳动人民结合榜样”
沅章竞《新塞外行》
郭小川
《致青年公民》“楼梯体”政治鼓动诗。
《致大海》大海作为革命象征
诗歌《望星空》解剖自我
叙事诗《一个和八个》
★★★郭小川艺术特点:
善于“革新”,尤其重视形式。受到“技术革新能手”称号。
①郭小川努力寻找最佳表现手法,让激情渗透到形象中的方法。
②郭小川注意通过诗的押韵和节奏,来创造“雄浑壮丽的气势”,并围绕诗歌节律进行句法和章法的试验。
③在诗歌体式上不断的创新
贺敬之《白毛女》
采用“信天游”诗体形式,1956年的《回延安》
闻捷:抒情诗是《天山牧歌》、叙事诗《复仇的火焰》
50、60年代戏剧
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宣扬革命精神的。
历史剧热潮,1958-1962年,“双百”提出逐渐出现。
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对人物重新评价。
老舍《神拳》、曹禺《胆剑篇》,挖掘历史精神。
歌剧
①《白毛女》式,戏剧上倾向于话剧,说白话,用西洋歌剧和中国戏曲相结合。
②《草原之歌》式,接近西洋歌剧。
形成当代歌歌剧高潮:
1957年《红霞》渔民家女孩建构歌剧
1958年《洪湖赤卫队》南方普通革命队,
1960年《刘三姐》民间形式,广西壮族
1960年《红珊瑚》
1964年《江姐》共产党员形象。
★★★★《茶馆》P51
老舍戏曲代表作,是当代戏剧的经典,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当代话剧第一次话剧高潮的“潮头”。是北京艺人演剧艺术的代表。
被西欧戏剧界评价“远东戏剧的奇迹”
被美国誉为中国的《推销员之死》
《茶馆》艺术特点:(填空,简答,论述)
①在主题方面使用了“反描法”,“反描法”在反面做文章,让观众在反面否定的感受中,自然趋向正面主题。
②在主题跟环境关系中用“侧面透露法”原则《茶馆》是戏剧成功的关键。因为《茶馆》是当时旧社会缩影。
③在整个大的结构下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结构全剧。
④在艺术上采用“坐标式”结构。纵横交错、虚实结合、广度与深度结合。
⑤在每一幕穿插怪异事件,增强戏剧性,突出戏剧立意。
⑥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使用了“单纯个性化语言”
田汉
《关汉卿》是田汉戏剧创作最高成就。
《关汉卿》主题:“为民请命”
性格:“铜豌豆”精神
★★★艺术特征:P56
①情节结构,戏中戏是一大特色。
②“话剧加唱”一贯做法。
③悲剧式的结局。
50、60年代散文
报告文学①反映抗美援朝,作品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②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作品柳青《王家滨》、杨朔《石油城》
1957-1966年出现高潮,杨朔
★★★杨朔散文内容:P64
①表现生活激流,生活风貌。
②描写劳动者建设祖国的执着精神和高尚情操。
③描写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往来和他们热爱和平反对霸权的心愿。
艺术主张,1959年提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的诗化散文
★★★艺术特征:
①讲究艺术构思,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生发联想和想象,洞隐烛幽,见微知著,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因而具有诗的视角和诗的容量。
②注重创造诗的意境。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以创造诗的象征比附的境界。
③讲究艺术结构,一般采用曲迳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结构,又善于运用虚实、隐显、疏密、抑扬、张驰等艺术辩证法,对各种材料进行剪裁、缝合、布局和组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