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引论李彬整理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乃是人类传播活动演进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本质而言,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发展,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人类传播活动划分成为四个历史阶段,一是口语传播时代,二是文字传播时代,三是印刷传播时代,四是电子传播时代。

一、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传播时代,差不多占了“这一天”的5/6。

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没有交往,没有传播,这个共同体就无法存在,更无法运行。

对人类传播活动来说,最便利、最通用的媒介自然是口语及语言了。其他任何媒介都无不以口语为基础,都是口语媒介的变形和延伸。

口语只能直接依靠人体自身的发生功能,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便在空间距离上受到限制,由于口语随说随逝,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又在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二、文字传播时代

语言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最终实现了从动物到人类的转变;文字的发明,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实现从原始到文明的飞跃。语言是人类的证明,文字是文明的标志。

传播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这就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时间上传之久远。

文字的习得不同于语言,一个是自然的过程,而另外一个是人为的过程。从传播角度看,统治阶级就是话语权。

话语垄断与当时的“专制”政体是相互吻合的。

三、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传媒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即印刷术和印刷品,前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后者是社会层面的东西。但是,有了技术发明不见得就有社会需要,两者并不一定契合。一般认为,印刷术和印刷品两者开始完全契合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后。

从技术上讲,印刷媒介有两大硬件,一为纸张,一为印刷机。

约翰·古登堡(古腾贝格)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他象征着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

从世界范围看,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这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致相同步的。一方面,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发生了首屈一指的催发作用,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又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新闻事业兴起:15、16世纪,萌芽状态;17、18 世纪,开始发育成长(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19世纪后,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以普遍读者为对象、以各种新闻为核心的现代大众报业(美国19世纪三大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报业繁盛景象。

四、电子传播时代

整个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都可以视为这样一种新兴媒介叠加而非取代既有媒介的复线发展过程。

广义的电子媒介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电话、电报、手机等),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广播、电视、网络等)。狭义的电子媒介专指公共性的媒介。

人们常以广播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开端,我们也以此作为开启电子传播时代的大门。

电子传播时代的三次飞跃:一是20世纪初的广播,二是20世纪中的电视,三是20世纪末的网络。

网络命名为“第四媒体”,即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只延伸了人的听觉,电视又延伸了人的视觉,而网络则延伸了人的所有感觉。

一部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完善、不断活跃的历史。以解剖人类传播活动和探究社会信息系统为主旨的传播学,就是上述人类传播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就是社会信息系统日渐凸显的结晶。

第二节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传播活动和探析传播规律的一门学问。

一、传播与信息

发生在生命世界的传播现象,分为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两大类型,传播学研究的只是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一般简称传播。

社会传播,即指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信息在一定社会系统内的运行。社会传播这一现象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

传播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信息。从外在方面看,传播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活动或行为;从内在面看,它则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信息概念:一、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所组成,即物质、能量和信息)二、信息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信息是物理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整体,社会信息不仅具有物理信息的机械性或生物信息的本能性,更具有独一无二的精神性,也就是意义或意思)三、信息的本质,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系统如果任其自然发展而不加外力,那么最后都将趋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这个定律出发,信息就被视为事物以及事物间的差异与变化。有差异有变化,就有信息;差异越大变化越多,信息就越丰富,反之亦然。社会生活的变异度与人类传播的信息量是呈正比——生活变化越来越大,社会信息越来越多。

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传播,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即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

讯息更指向具体的名物,而信息而包含抽象的意味。如果说在一个抽象阶梯上,“消息”处在底端而“信息”居于顶端,那么讯息就位于这个阶梯的中部。

二、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量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信息社会就是大量生产、传播、传播信息的社会。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最早对信息社会做出理论解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轴心从生产转向管理,又机器转向信息,整个社会开始围绕知识亦即系统化的信息而运作,主要特征是产品型经济向服务性经济的转变,与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上升到社会的主要地位。发展模式: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农民——工人——职员。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使这一理论普及开来广为人知。阿尔温·托夫勒的未来三部曲:1970《未来的冲击》、1980《第三次浪潮》和1990《权力的转移》。《第三次浪潮》:三个革命性阶段——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信息革命特点是多样化、个性化和小型化,同时生产与消费将重新合二为一。

奈斯比特:1983《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势》(经济的现实;加快了变化;新技术首先应用到旧工业部门;更需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技术不是绝对,取决于高技术和深厚感情原则)

信息业或信息产业,指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生产、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

1993美国政府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我国信息化建设:1993启动“三金”(金桥、金卡、金关);1997提出指导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相连通。”同时,确立信息化建设两步走的目标:一、2000年以前,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国家信息化体系,二、2010年以前,建立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化体系;1998进一步确定了发展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战略。

三、传播学的性质与对象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而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及传播)便是它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分属三个层面:一是从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二是从社会科学的层面揭示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规律性问题;三是从人文科学的层面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价值型问题。社会信息系统的技术、规律、意义均属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关系:传播学是一个总的学科名称,而大众传播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在传播学包罗万象的探讨中,大众传播学始终居于主流:一、传播学直接源于大众传播的兴盛;二、传播学的研究大多发端于大众传播的运行;三、传播学的理论主要适用于大众传播的领域。

第三节传播学研究的演化

关于传播学的研究及其演化,我们可以概括为亮的流派、三大来源、四大先驱。

一、三大来源

传播学的促成因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二是内在的学科自身的演化。

从社会历史方面看,传播学的兴起与现代文明或曰现代化发展关系密切,其中尤以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事业的蓬勃兴起为首屈一指的动因。传播学的任务是为了认识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更有效更有意义地开展传播。

从学科自身方面讲,传播学乃是诸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传播学三大来源:一是以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为基础的行为科学;其二是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即俗称的“三论”喂主干的信息科学;其三是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

1、行为科学

人类所有知识大致分属三个门类:一是关乎精神价值的人文科学;二是涉及自然现象的自然科学;三是有关社会行为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之父孔德(法国)的知识进化三部曲:神学——哲学——科学。他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引入有关社会问题的研究领域,力图将这方面的研究至于严格的科学基础上,从而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