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玻璃的熔制及熔窑(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桥形”曲线 热点前后两对小炉的温度与最高温度相差不 大,温度曲线似拱桥形。 特点是熔化高温带较长,有利于配合料的熔 化和玻璃液的澄清。
③“双高”曲线 即“双高热负荷点”温度制度,核心是减少 处在泡沫稠密区的小炉燃料分配量,降低了 此处的热负荷;配合料入窑预助熔。 目前,国内浮法熔窑均采用此法。
高温计(光学高温计较为准确,热 电偶测的是后滞温度,起参考作用。)
B.温度制度的作用 温度制度对配合料熔化速度、玻璃液对流情 况、成型作业、燃料消耗、窑龄等有影响。 C.温度曲线 ①“山形”曲线 热点(不是一个点,而是玻璃液表面的最高 温度带)突出,热点与1#小炉及末对小炉 间的温差大,泡界线清晰稳定;配合料熔化 滞后。
B.气氛制度的制定 主要与配合料组成、澄清剂种类、生产玻璃颜色等有关。 a.采用芒硝做澄清剂 为保证芒硝的高温分解,必须添加煤粉做还原剂,因此,通常 采用的气氛制度为:1#、2#小炉需要还原焰,不使碳粉烧掉; 1# 2# 3#、4#小炉是热点区,需要中性焰,不能用氧化焰,否则液 3# 4# 面会产生致密的泡沫层,使澄清困难;5#、6#小炉是澄清、 均化区,为烧去多余的碳粉,不使玻璃着色,需用氧化焰。 实际生产中空气过剩系数略大些,提供过量的氧,以保证燃料 完全燃烧。
D.窑压控制 一般夏季的窑压比冬季低2~4Pa,窑炉后 期时窑压比前期稍低些。; 换火操作也是引起窑压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采用合适的换火程序和自控调节参数可将换 火时的窑压波动控制在±1Pa。
E.窑压测量 窑压的测量采用微差压计;测点设在熔窑澄 清部两侧液面处附近。 过去曾普遍采用设在澄清带大碹下,但由于 灵敏度差,目前已很少采用。 窑压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由测压装置和调节 闸板联动来完成。
d.温度 当熔化部温度高时,玻璃液粘度减小,回流 速度加快,参与回流的玻璃液量增多,配合 料迅速熔化,泡界线趋近于投料口; 熔化部温度降低时,玻璃液粘度变大,回流 慢,液量少,未熔配合料增多,泡界线挪后 变远;当窑内横向温差变大时,横向液流明 显加剧,泡界线紊乱、模糊,直至偏斜,发 生“跑料”现象。
(3)泡界线
A.泡界线 泡界线——泡沫稠密区与清净玻璃液之间就 形成了一条整齐明晰的分界线,在线的里面, 玻璃形成反应激烈进行,液面有很多泡沫。 而在线的外面,液面像镜子一样明亮。这条 分界线就是泡界线。
B.泡界线的形成
进入熔窑的配合料受到三方面的作用 : 投料机将料堆向前推进的力 ; 从热点向投料口的对流对料堆施加的阻止其 前进的反方向的力 ; 高温熔化作用 。 在三者的作用平衡时,料堆就固定在熔窑的 某一位置消失。此后未熔粉料颗粒和反应放 出的气体形成泡沫稠密区,并在三者作用下 完全熔融,形成清净的玻璃液。
窑压过小,特别是液面处呈负压时,它将吸 入冷空气,在消耗同等燃料的情况下不能达 到预定的温度,为保证温度制度的稳定,必 须增加燃料的消耗。同时,过多的冷空气进 入窑内,会使还原焰不能维持。窑压过小还 会使窑内温度分布不均。
C.窑压波动的原因 ①造成窑压过大 烟囱抽力不够; 阻力过大 。 ②窑压小 其主要原因是抽力过大 。
b.碎玻璃比例 当碎玻璃比例增大时,泡界线变近;碎玻璃比例减 少时,泡界线变远。 c.投料 料层厚度变化 —料层薄,料堆平扁,熔化快,泡 界线近;料堆厚,料堆尖高,熔化慢,泡界线远 。 料层跑扁 —因各加料机投料不一,致使沿窑宽的 料层厚度不均,数量上产生差异,料层集于一侧, 极易导致泡界线的偏斜。
b.采用氧化铈、氧化砷等为澄清剂 窑内的气氛不作特殊要求; 生产颜色玻璃时,依据着色剂的性能要求设 定窑内气氛制度。
C.窑内气氛性质的判断 气体分析方法 ; 火焰亮度估计 火焰明亮者为氧化焰; 火焰不亮、稍微有点浑者为中性焰; 火焰发浑者为还原焰。 通常用控制空气过剩系数来调节窑内气氛。
(4)液面制度
A.原因 玻璃液面的波动主要是由于投料量与成型量 不平衡。 B.副作用 加快池壁砖的蚀损; 严重影响成型作业; 波动时会产生溢料现象,蚀损胸墙砖和小炉 底板砖。
C.控制要求 液面波动值一般为±0.3mm,要求高的为 ±0.1mm。
(5)气氛制度
A.气氛的分类 氧化气氛—当窑内空气过剩系数α>1时,燃烧产 物中有多余的O2,具有氧化能力,此时的气氛称为 氧化气氛或氧化焰; 中性气氛—当α=1时,燃烧产物中无多余的O2和 未燃烧完全的CO,此时的气氛称为中性气氛或中 性焰; 还原气氛—当α<1时,燃烧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 CO,具有还原能力,此时的气氛称为还原气氛或 还原焰。
3.1.6 玻璃熔制工艺制度
熔制“四小稳”: 温度稳、压力稳、泡界线稳、液面稳 池窑的工艺制度: 温度、压力、泡界线、液面、气氛和换向。
(1)温度制度
A.名称解释 温度制度—沿熔化部窑长方向的温度分布, 用温度曲线表示; 测温处—小炉腿、胸墙、火焰、玻璃液、挂 钩砖、大碹等; 测温仪表—光学高温计、各类热电偶、辐射
(2)压力制度
A.压力分布 压力制度用压力分布曲线表示,压力指的是 系统所具有的静压。 气流压力分布—整个气体流程(从进气到排 烟)的压力分布; 纵向压力分布 —沿玻璃液流程的空间压力 分布 。
气流压力分布图
B.窑压稳定的重要性 窑压波动立即影响成型部,使成型温度不稳。 窑压过大,窑内火焰浑浊无力,大量废气来 不及排出,相对来说氧气缺少,减慢油雾或 煤气的燃烧过程。严重时熔窑所有的缝隙孔 洞,直到小眼处的测温孔,都喷出火焰,它 将使窑体烧损加剧,燃耗增大,并不利于澄 清。
D.熔化率与熔化温度的关系
玻璃熔化温度(℃)1370 1420 1470 1500 1530 1600 熔化率(kg/m2·d) 350 700 1050 1500 2000 3000
熔化温度每升高1℃时窑产量的增长率
熔化温度范围(℃) 窑产量增长率 (%)
1400~1450 1450 ~1500 1500~1550 2 1 0.7
C.影响泡界线的因素 窑内温度分布、玻璃液流状况、成型作业和 投料情况。 D.泡界线的作用 根据泡界线的形状、位置和清晰程度,可以 判断出熔化作业的好坏,并据此予以调节。
E.泡界线的控制
a.配合料 化学组成—当原料成分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予以控 制调整,微量的变化也可能引起熔化条件的改变 均匀率—当均匀度低时,泡界线变远 ; 水 分—配合料水分大,易结团,影响均匀度的提 高,入窑后料层虚高,前进速度快,泡界线变远; 水分小,运输分层明显,投入窑后飞料严重,不仅 堵塞蓄热室格孔,加剧窑体侵蚀,而且料堆小,沉 入液面深,造成熔化困难,泡界线也会变远。
ຫໍສະໝຸດ Baidu
e.生产量的变化 但生产量的多少与拉引速度、品种、厚度变 化有关。当作业流量增加时,泡界线变远, 反之变近。 f.卡脖水包的影响 卡脖水包冷却强度越大,插入玻璃液中越深, 玻璃液回流量越小,泡界线越向后移。 反之,玻璃液回流量大,泡界线向前移。
g.其它因素 如小炉碹、喷火口、小炉舌头的角度、长 度设计得不合理以及熔窑在生产中因受侵蚀、 烧损而变得不合理,使煤气与空气混合得不 好,或火焰上飘、下倾,都使熔化受影响, 泡界线不正常。由于热修等也可引起泡界线 的波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