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中西方文化选修课的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设中西方文化选修课的尝试
张文星(杭州第十四中学)
郑文燕(杭州第十四中学)
黄津成(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撰写与2000年,是对三年来联合开设
《中西方文化》选修课实践的总结,
发表于《历史教学问题》2001.3
【提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这
需要对人文学科进行适当的整合,根据这一需要,我们开设
了融政、史、地、文学、艺术为一体的中西方文化选修课,以
培养学生对世界与社会的整体的、全面的理解与关怀。本文
是我们的探索的一个小结。
【关键词】文化、选修课、人文精神
问题的提出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应是科学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协调发展,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其中,人文精神的提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世界的终极关怀。这三种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社会充分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的。因此,实现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必须通过我们的教育,帮助学生融入到自然和社会
之中去。
培养学生的三种“终极关怀”意识,仅靠知识(理性)是不够的,更需要一种爱的情感,一种理解。但我们目前的教育是一种知识本位的教育,至多是一种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过渡的教育,偏重于知识理性,而缺乏情感、理解的因素,既便是在人文社会学科也是如此。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材是以知识逻辑为核心来编写的。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情感的、理解的内容渗透进去。另外,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理解社会与自然,有必要进行一些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知识、方法、经验的传授。这就需要突破原有教材的局限,开设一些跨学科性的选修课。我们的综合了政、史、地、文学、艺术等学科相关知识的《中西方文化》选修课,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而开设的。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课程的内容以系列专题构成,授课时间为两个学期40个学时,其中三分之二课时为授课,三分之一课时为调研、参观实践等活动,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程特点
一、强调学科联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它突破了文科类课本的框架,强化了文化发展的因素,以人类活动为线索,叙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侧面,每个专题又都是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组合,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注重学生对人类文化的整体理解。这对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低难度、多活动、重社会、重实践。
中西方文化选修课注意普及性和基础性,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就是突破原有的单科性、学术性的课程结构,降低专业学科知识的难度。它的活动性、实践性和自我总结性,使学习气氛相对轻松,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低于三分之一课时,(本届选修学生就组织他们参观了杭州南宋宫窑遗址和陶瓷馆,浙江丝绸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杭州碑林,苏东坡纪念馆,章太炎纪念馆)。从而给学生有较多的参观、操作、体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
三、具有内容丰富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灵活性
课程集政、史、地、科技、文化、艺术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并加入了本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注重课内外的结合,教学中较多地实地参观、社会调查和实践等,形式多样,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乐于参与。
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有利学生成长
本课程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通过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接触,引导学生养成从社会文化层面上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同周围的环境、多元的文化保持心理上的适应、和谐,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和健康发展,为他(她)们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向、理想追求准备好良好的心理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对人生、对社会、世界的终极关怀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课程的功能
一、有利于思想素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中西方文化选修题课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积淀,让学生去感知、认同和领悟其教育意义。这种课在进行德
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特点专题,要涉及文化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演变、特点,近现代中西方文化的斗争及交融,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等。中国的这种的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特别重视道德的培养,讲究尊德性、重气节,鼓舞人们自觉地维护民族利益和社会正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直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种伦理型文化曾经哺育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在与内外黑暗势力的捕斗中,一往无前,坚忍不拨,在国家存亡绝续的历史关头,表现出凛然正气:“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这一系列历史人物的气节德操和事迹,对于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进取心,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学生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族精神,更进一步坚定了我立志学好文化,报效国家的信念和决心。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创新”。
如学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容后,布置学生课后思考问题,并专用一节课进行讨论。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相对于固守国粹,排斥西学的主张来说,是一种进步;相对后来“全盘西化”而言,也比较可取;相对于向西方寻找真理而又结合国情加以改造创新而言,显得保守。如果把它放在近代中国与当代中国乃至未来中国中来评论,那么,作为具体内容,“中体西用”之说当然不可取,而作为开放性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不仅无可非议,而且是很有启迪价值的,只要“中学”与“西用”的具体内容注入新时代信息,即新的“中学”包括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新的“西学”包含了适宜于中国国情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经验和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则这样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则是科学的,可取的。学生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