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_蒋永源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46cf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a.png)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陈书平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6
【摘要】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可分为直接及间接途径。
直接途径主要是指依赖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下游与关联的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等相关肿瘤相关信号通路,或通过调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细胞因子实现。
间接途径主要是指降低循环中的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调节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细胞凋亡的阈值,增强传统及新型抗肿瘤分子的细胞毒性作用,影响细胞肿瘤相关支持和细胞功能等。
【总页数】3页(P171-173)
【作者】陈书平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5
【相关文献】
1.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
3.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01f6ed616fc700abb68fcff.png)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01-16T14:49:18.6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作者:景佳萍[导读]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机制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使其在临床上发挥出真正的抗肿瘤作用。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摘要】目前,在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已经成为了二甲双胍,这类药物不仅可以很好的治疗高血糖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糖尿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糖尿病还会造成血管病变。
另外,通过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观察的结果我们得出,在进行多种肿瘤的发病率降低的过程中,二甲双胍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明显的,而且这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提高2型糖尿病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现阶段,在进行抗肿瘤药物应用的临床试验中,二甲双胍已经被列入了其中,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二甲双胍是极有可能作为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药物出现的。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二甲双胍抗肿瘤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分子机制;抗肿瘤药物;临床;治疗药物【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381-02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一般情况下,患有糖尿病时间较长的患者通常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即:大血管、微血管的病变,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情况,那么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变得越来越高,根据相关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在我国,大约有11.6%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且在老年人这类人群当中,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1.临床研究进展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已经将二甲双胍作为抗肿瘤辅助用药的首选药品。
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dac131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9.png)
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蒋永源;罗虎(综述);周向东(审校)【摘要】糖尿病和肺癌均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近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可能增加肺癌的发病率,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具有降低肺癌发病率的作用,同时其本身可能具有抗肿瘤活性,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深入研究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有望降低糖尿病患者肺癌发病率,同时可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文中就二甲双胍抗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Diabetes and lung cancer are common diseases worldwide , which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human health .Recently epidemiologic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diabetes , which may enhance the incidence of lung cancer , is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of lung canc-er.The metformin, a first-line drug for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an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lung cancer and may have an anti-lung-cancer bioactivity ,but its mechanisms are unclear .To make a further study of the mechanisms is expected to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is possible to help us find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he metformin′s anti-lung-cancer activity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4页(P1114-1117)【关键词】二甲双胍;肺癌;作用机制【作者】蒋永源;罗虎(综述);周向东(审校)【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内科;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内科;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0 引言糖尿病和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1-3]。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3210bc9cc22bcd127ff0c14.png)
•综述与迅雇•J Med Res,Apr2019,Vol.48No.4二甲双脈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李建强贾振常凯旋孙成武晓慧徐玉乔摘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脈在肿瘤治疗领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作用"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为:二甲双脈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改善肿瘤细胞微环境等。
此外,二甲双肌还能够降低肿瘤的转移潜能及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反应的敏感度等.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二屮双脈具有很大研究潜力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近10年的研究成果,总结二甲双脈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机制,为将二甲双脈或者双脈类药物应用于抗肿瘤治疗方面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关键词二甲双脈肿瘤微环境侵袭和转移作用机制靶向治疗中图分类号R73O.5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9/j.issn.1673-548X.2019.04.034二甲双M(metformin)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糖药,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糖尿病的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Met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癌症的发生率,且其在多种癌症中有一定抗肿瘤的作用。
就当前来看,其抗肿瘤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够明确。
一、二甲双肌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二甲双弧可以诱导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信号转导通路,此通路的激活能够加速细胞凋亡过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1.二甲双弧激活AMP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AMPK信号转导通路作为组织细胞中最重要的能量代谢调节通路,它的激活能够激活组织细胞内的分解代谢途径,严重抑制合成代谢途径'o众所周知,肿瘤细胞的代谢比一般正常细胞的代谢更加旺盛,其增殖和分化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而AMPK 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从根本上减少了能量的产生,使肿瘤细胞处于“饥饿”的状态,从而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使之增殖速度受到大幅度抑制;除此之外,AM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限制了脂肪合成和脂质基金项L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400722);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8SF-015)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空军军啜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李建强、武晓慧、徐玉乔);710032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基础戻学院学员四大队(李建强、常凯旋);710032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皖(贾振、孙成)(注:李建强和贾振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徐E养,医学博士,副教授,电子信箱:yuqiaoxu@fmmu. e( 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2o Jie等'的研究结论恰好论证了这一点。
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950ea2c19e8b8f67d1cb99b.png)
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目前治疗方法及相关药物有一定的进步,但治疗困难仍比较大,预后较差。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糖尿病被认为是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会提高肺癌的发病率 [1]。
二甲双胍不仅可以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而且具有抗肿瘤作用可能,故其研究热度及意义被进一步提高。
本文就相关研究与文献阐述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
[关键词]二甲双胍; 肺癌;1 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1、1在逆转上皮间质转化及减慢肺腺癌生长的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间连接逐渐断开,同时细胞的极性逐渐减弱并消失的过程。
相关研究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会发生EGFR-TKIs耐药的现象,而且进一步研究显示EMT现象也会随之出现[2];E-cadherin表达水平与细胞对EGFR-TKIs敏感性密切相关,所以EMT与非小细胞肺癌对EGFR-TKIS的获得性耐药有相关性的可能。
相关研究证明白介素-6 有促进肺腺癌细胞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在二甲双胍实施干预后,白介素-6 诱导的肺腺癌人HCC827及A549 细胞EMT 得到了一定的逆转[1]。
1、2活化LKB1 /AMPK 通路LKB1、TAK1、Ca MKK 是AMPK 上游重要的三种酶,LKB1由AMPK 磷酸化产生,有抑制肿瘤的作用,m TOR是具有控制细胞m RNA翻译、蛋白合成及细胞自噬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激酶,m TOR及LKB1都可以通过控制细胞能量的代谢来影响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在癌细胞中,二甲双胍激活LKB1 /AMPK 通路,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降低 m TOR 的活性并活化肿瘤抑制蛋白TSC2,而 TSC2则进一步抑制m TOR的激活,进而抑制癌细胞总蛋白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进一步增殖的目的[3]。
1、3二甲双胍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获得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及肿瘤细胞的转移都经过肿瘤血管,此乃肿瘤扩散及转移的重要生物学途径。
二甲双胍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75a553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0.png)
二甲双胍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周侠;缪珩【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17(45)7【摘要】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二甲双胍作为T2DM的一线口服药物,除了安全有效的降糖作用,还能减少T2DM患者多种癌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并可以改善预后.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微小RNA(miRNAs)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协同化疗药物治疗等发挥抗癌作用.本文对近年来针对二甲双胍与癌症治疗的研究及可能的抗癌机制作一综述.%The incidence of malignancy tumor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recent yea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As the first-line oral medicine of T2DM,in addition to the safe and effective hypoglycemic effect,metformi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ancer,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in T2DM patients.While the exactly anti-tumor mechanisms of mefformin is not yet clear,which might be the inhibition of proliferation and promotion of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 mainly by acting on an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and microRNAs (miRNAs).And metformin can inhibit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tumor cells,as well as strengthen th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drug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nd anticancer mechanisms of metformin.【总页数】5页(P767-771)【作者】周侠;缪珩【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210000;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1;R977.15;R979.1【相关文献】1.金线莲抗癌活性成分及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吴雅茗;尤梅桂;翁乐斌2.二甲双胍抗炎、抗癌和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黄秀姬3.二甲双胍的多通路抗癌作用 [J], 周骅;王增4.二甲双胍在抗癌领域的研究进展 [J], 熊惠娟;王宇静;李向华;胡春弟;王小波5.二甲双胍在抗癌领域的研究进展 [J], 熊惠娟;王宇静;李向华;胡春弟;王小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新进展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6ac14bbce2f0066f4332214.png)
processbyregulatinginflammatorycytokinesecretionandM1/M2 macrophageratioinpsoriasis[J].JImmunol,2016,197(6): 21312144. [30] 刘芬,文丽君,刘海燕.IL35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1, 27(7):630632. [31] NINGX,JIANZ,WANGW.Lowserumlevelsofinterleukin35in 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J].TohokuJExpMed,2015, 237(2):7782.
基金 项 目:合 肥 市 第 五 周 期 医 学 重 点 专 科 建 设 项 目 (合 卫 科 教 〔2016〕256)
通信作者:秦侃,男,副 教 授,硕 士 生 导 师,研 究 方 向:临 床 药 学 及 药 事管理,Email:qinkan99@163.com
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 收。近年来,流 行 病 学 研 究 发 现,糖 尿 病 患 者 肿 瘤 的发病率 高 于 一 般 非 糖 尿 病 人 群[2]。 美 国 糖 尿 病 学会和美国癌症协会于 2010年联合发表了《糖尿 病与癌症共识报告》[3],报告指出糖尿病(主要是 2 型糖尿病)与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 /直 肠癌、乳腺 癌、膀 胱 癌 的 患 病 风 险 增 加 有 关。 本 文 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就二甲双胍与肿瘤的机制及临 床研究进行综述。 1 消化系统肿瘤 1.1 食管癌 Feng等[4]研究发现,二甲双胍通过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自噬,可选择性抑制食管鳞状 上皮癌细胞的增殖,而对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无
·402·
安 徽 医 药 AnhuiMe,22(3)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0de2564f46527d3240ce041.png)
率, 这与 N o t o 等[ 3 ] 研究结果相一致。 最新研究也表 明二 甲双胍
可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Biblioteka 。这些研究均证 实二 甲双胍具有
究 尚处 于起步 阶段 , 有 待进一步深 入研究 。 2 . 4 抑 制肿瘤 新 生血 管生成 和炎 症反 应 肿瘤 的生 长 与 转移 与血管 的生成 密切相关 ,血管 的生成 受多种生 长 因子 的调控 .其 中具有 促进 内皮 细胞增殖及血 管再生功 能的血 管 内 皮生 长 因 子 ( 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l a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V E G F ) 尤其 重要 。研 究证 实 , 二 甲双 胍通 过抑 制胰 岛 素和 I G F . 1 诱导的 H I F . 1 a和 V E G F表 达 , 进 而 抑 制血 管 生成 ] 。最 近K o h等 [ 1 6 ] 研究发现 , 二 甲 双胍 通 过抑 制 肠 道 上皮 细 胞 N F . K B的活性 , 降低小 鼠结 肠炎和结肠 炎相关肿瘤 的发生 。
A MP K对 细胞 的生 长 、增 殖等 作用 主要通过 对 mT O R的调 控来实 现【 。 ・
基 因刺激等 造成 的细胞 生长 失控 和癌变 研究 的重要 屏障 . 衰老机 制是 细胞 重要 的肿瘤抑 制机制 之一 。Wi l l i a ms 等[ 1 7 ]
研究发 现 ,二 甲双胍 通过促进 细胞的衰老 抑制三 阴性 乳腺
癌细胞增 殖 。另外 , J a v i e r 等[ ] 报道 , 二 甲双胍 通过加 快应 激诱导衰 老的发生 和降低其发生 的阈值 ,使肿 瘤细胞 的生
长受到抑制 和延缓与 衰老相关疾病 的发生 ,从 而预 防癌 症 的发生 。 我们 的研究发 现 , 低 浓度二 甲双胍通过激 活 A MP K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刍议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22174f3d0c22590103029d13.png)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刍议1 抗肿瘤机制1.1 通过LKB1-AMPK-mTOR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MPK)是生物能量代谢调节的重要分子,作用于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肝激酶B1(LKB1)基因,通过促进AMPKα亚基Thr172点的磷酸化,该酶位于AMPK的上区,抑制乳腺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生长的机制是通过对AMPK的激活作用。
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位于AMPK下区的一个信号分子,通过对mTOR的调节和控制,使AMPK实现对细胞的生长、增殖等的控制。
1.2 控制机体胰岛素水平影响恶性肿瘤对过去研究总结发现,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对肿瘤的生长和增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机体胰岛素结合蛋白和胰岛素水平的下调,从而实现对机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非直接下调,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生长。
1.3 消除肿瘤干细胞并对其EMT进行限制上皮细胞不断向间质细胞转化(EMT)严重影响肿瘤的转移力。
如Qu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减弱乳腺癌细胞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其侵袭能力的机制是经过对EMT的表型进行逆转实现的。
有研究报道肿瘤干细胞(CSCs)可以经过合理的应用二甲双胍而被消除。
不过二甲双胍对CSC和EMT限制的研究刚刚开始,其研究空间还很广阔。
1.4 加快细胞凋亡速度和促使细胞增殖周期的停滞细胞增殖周期的失调是恶性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关键因素,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包括细胞分裂周期全部结束,关键在于G2/M变换和G1/S变换的顺利实现。
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对细胞的增殖周期的限制,使细胞增殖阶段的G0/G1段、G2/M 段及S段处于停滞状态,并进一步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
另外报道指出,二甲双胍还能够限制制端粒酶的生物活动性,阻滞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进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生长分裂的阻滞。
1.5 降低细胞周期蛋白水平CyclinD1是一个关键的原癌基因,是细胞G1/S期转变重要限速部位的促进性调控基因。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ba92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c.png)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其药理作用及机制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就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详细介绍。
一、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1. 降糖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敏感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度来减轻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肝葡萄糖生成,并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抗氧化作用二甲双胍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细胞膜的损伤,增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二甲双胍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炎症对机体的损害。
4. 促进体重减轻二甲双胍还能够通过抑制食欲、促进脂肪氧化等途径,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以上就是二甲双胍的主要药理作用,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
1. AMPK信号通路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AMPK是一种细胞内能量传感器,能够调节许多能量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等。
二甲双胍能够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复合体I和GTP酶活性,导致ATP生成减少,AMP/ATP比值升高,从而激活AMP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新生,达到降糖的作用。
2. 肠道菌群调节最近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的作用还与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关。
二甲双胍能够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调节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生成,从而影响全身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
3. 肝脏代谢调控二甲双胍还能够通过影响肝脏的葡萄糖生成和利用来实现降糖作用。
二甲双胍能够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体I,减少ATP的生成,从而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糖异生、糖原分解,减少肝葡萄糖的产生。
二甲双胍抗炎、抗癌和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抗炎、抗癌和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268383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d.png)
二甲双胍抗炎、抗癌和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黄秀姬【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8(024)022【摘要】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发挥降糖作用.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除降糖作用之外,还有抗炎、抗癌和抗衰老作用等.目前有关二甲双胍抗炎、抗癌和抗衰老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其主要涉及AMPK途径的激活.进一步加强对二甲双胍抗炎、抗癌和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开拓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的新领域.%Currently,metformin is the most-widely clinicall used drug for type 2 diabetes;it improves hyperglycemia primarily by suppressing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 and increasing insulin sensitivity.In addition,accumulating evidences suggest that,beside glucose-lowering effect,metformin also possesses the properties of anti-inflammatory,anti-cancer,and anti-aging effects.Although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nti-inflammation,anti-cancer,and anti-aging currently remain to be elucidated,studies indicate that it primarily involves the activation of AMPK pathway.Further study on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will be beneficial to exploiting the new field of the clinical use of metformin.【总页数】4页(P3370-3373)【作者】黄秀姬【作者单位】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罗云;唐宗山2.二甲双胍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林意;林金德3.二甲双胍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周侠;缪珩4.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J], 高雪芹;张维东5.蒲公英的抗癌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J], 岑丽航;肖瑞琳;李苗;王珍珍;常冰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甲双胍在抗癌领域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在抗癌领域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2878a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8.png)
二甲双肌在抗癌领域的研究进展熊惠娟,王宇静,李向华,胡春弟,王小波*(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摘要:二甲双弧是一种天然产物的衍生物,后被发现具有十分强大的降糖效果,至今仍然被看作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
随着对二甲双弧的生理活性和作用机制更深入的了解,发现它在抗癌、抗衰老、抗炎等方面也极具潜力。
尤其在抗癌方面的探索已有一些重要进展,为二甲双弧的“老药新用”和“小分子,大功能”开启了序幕。
同时,关于二甲双弧在癌症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还不深入,尚未达成共识。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单独使用二甲双弧、与其它抗癌药物联用及与其它抗癌疗法结合等方法在抗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旨在阐明二甲双弧对不同癌症所发挥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了解它们的作用机理和具备的市场潜力,以期未来能够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二甲双弧的抗癌机制与临床应用范围,并由此开发出更有效、毒副作用更小的弧类抗癌药。
关键词:二甲双弧;抗癌;协同治疗中图分类号:R73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646(2021)02-0174-0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DOI:10.16751/ki.20954646.2021.02.01741922年,Werner等⑴合成了二甲双肌及相关的双肌类化合物,为二甲双肌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甲双肌作为小分子药物,它具有廉价、安全、容易被吸收等特点。
多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肌可通过激活腺昔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mTOR信号通路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转导来阻碍肿瘤细胞增殖[旳,能活化抑癌基因P53来阻滞肿瘤细胞周期以及诱导细胞凋亡,还可以通过调节细胞线粒体中的能量供需平衡来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这些功能使二甲双肌能够降低由2型糖尿病引起的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乳腺癌和膀胱癌等癌症的风险⑺。
Bowker 等⑻的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二甲双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癌症死亡率明显比接受磺类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患者的相关癌症死亡率低。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二甲双胍机制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二甲双胍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d7c17a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7.png)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二甲双胍机制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它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形成、减少肝糖原分解和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不仅对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有显著疗效,还具有抗肿瘤的潜力。
关于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激活AMPK(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AMPK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蛋白激酶,在细胞能量代谢和平衡的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内AMP/ATP的比值,激活AMP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增殖。
研究表明,AMPK的激活可以通过抑制mTOR(mammaliantarget of rapamycin)信号通路、靶向肿瘤干细胞和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等多个途径来抑制肿瘤发生和发展。
其次,二甲双胍还可以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代谢模式来抑制肿瘤生长。
肿瘤细胞的代谢模式与正常细胞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更倾向于无氧糖酵解和乳酸生成。
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无氧糖酵解,并促使其转向有氧氧化磷酸化,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的微环境,增加肿瘤细胞的代谢途径多样性,从而增加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
最后,二甲双胍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肿瘤免疫应答和降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内分泌激素的水平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来减少肿瘤的生长和侵袭。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增加肿瘤患者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
其主要机制包括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变肿瘤细胞的代谢模式、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肿瘤免疫应答等方式来抑制肿瘤生长和发展。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b719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6.png)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1. 引言1.1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概述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肥胖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中。
二甲双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肝糖原合成、减少肠道吸收葡萄糖、促进葡萄糖利用等。
通过这些作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少体重和脂肪堆积,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等。
二甲双胍的机制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深化了人们对该药物的认识,促进了相关疾病的治疗进展。
二甲双胍不仅在糖尿病、肥胖治疗中有显著效果,还显示出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力,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00字】2. 正文2.1 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
它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血糖: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减少肝葡萄糖生成、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促进糖代谢等途径,降低血糖浓度,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2. 提高葡萄糖利用:二甲双胍能够促进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糖的利用率,降低血糖浓度,并促进体内能量代谢。
3. 抑制脂肪生成: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肝脂肪合成酶的活性和促进脂肪酸氧化等途径,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合成和储存,有助于减轻肥胖和改善脂质代谢。
4.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胰岛素阻抗,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
二甲双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综合调节多种代谢途径,对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也为进一步挖掘其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潜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2 二甲双胍的机制研究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其机制研究已经得到广泛关注。
二甲双胍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原合成来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53eb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5.png)
二甲双胍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陈颖;施敏骅【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7(031)003【总页数】4页(P288-291)【作者】陈颖;施敏骅【作者单位】215004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215004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DM的患病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现有DM病人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二。
由 DM 引发的多种并发症也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使病人的生存率显著降低[1]。
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M尤其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与多种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病率呈正相关[2-6]。
二甲双胍被广泛用于治疗T2DM,Evans等[7]报道了二甲双胍与DM病人肿瘤患病率的降低有关,从而使二甲双胍可能存在的抗肿瘤作用引起广泛的关注。
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8]。
尽管肺癌在手术治疗、放化疗,尤其是免疫靶向治疗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晚期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9]。
由此,对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能有效降低肺癌发病率,改善预后,本文对近年来二甲双胍在肺癌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Tsai等[10]研究纳入了1997~2007年台湾新诊断的47 356例T2DM病人,分为使用二甲双胍降糖(19 074人)及使用其他降糖药(28 282人)2组,结果显示,使用二甲双胍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较使用其他降糖药组低(1.12%比1.62%;P<0.001);将使用二甲双胍的DM人群分为肺癌组与未患肺癌组,以规定每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为衡量标准,结果显示肺癌组不论是二甲双胍的使用总量还是强度都较未患肺癌组低(113.75±319.11 DDD比238.19±565.48DDD;P<0.001;2.74±7.15 DDD/月比6.07±14.12 DDD/月;P<0.001),这显示二甲双胍可减少患肺癌的风险,且呈剂量依赖性。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203244ebe23482fb4da4cf5.png)
二 甲双 胍 因疗 效 确 切及 用 药 安 全 已成 为全 世 界 治 疗 2型糖 尿病 的一 线药 物 。 对二 甲双胍 药理 作用 的细胞
脂 酰肌 醇 3激酶蛋 白家族 的重要 组成 之一 。 其能 够在 蛋 白质转 录 、 翻译 和核糖 体合 成等诸 多方 面对 细胞 代谢 活 动 起 重 要 调节 作 用 。 mT O R位 于 A MP K下 游 , m T O R 联 合 AMP K途 径 准 确 调 控 细 胞 内蛋 白质 合 成 。 当m T O R 活 性 增 强 可 引起 包 括肺 癌在 内 的 多种 肿 瘤 的发 生 、 发 展。 二 甲双 胍激 活 A MP K, 继 而激 活 结 节性 硬 化 症 蛋 白 1 / 结 节 性 硬 化 症 蛋 白 2复 合 体 。 m T O R活 性 受 抑 制 , 再 通 过相 关分 子机 制使 细胞 内蛋 白质合 成减 少 , 最 终使 肿 瘤 细胞增殖受抑制 。 有 研究表 明 , 二 甲 双 胍 通 过 激 活 A MP K抑制 m T O R活性 , 使 细胞 内蛋 白质 合 成 减少 , 抑 制 肿瘤 细胞 生 长 。 需指 出的是 , 在 AMP K尚未 被激 活 时 二 甲双 胍也 可通 过抑 制胰 岛素受 体 、 胰 岛 素样生 长 因子 ( i n s u l i n . 1 i k e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 I G F ) 等途 径 同样 抑 制 m T O R 活性[ 4 1 。 所 以, 二 甲双 胍 可 通 过 激 活 A MP K直 接 发 挥 抗 肿 瘤 作用 。 高水 平脂 肪 酸对 肿 瘤 细胞 存 活极 其 重要 。 某 些 癌 基 因则 可 促 进 脂 肪 酸从 头 合成 。 二 甲双 胍 在 激 活 A MP K后 可 抑制脂 肪 酸合成 酶 , 最终 降低体 内脂 肪 酸水 平。 因此 , 二 甲双胍能 通过 激活 A MP K, 进 而影 响肿瘤 组 织 脂肪合成 , 使肿瘤 细胞增殖 受抑 制翻 。 2 . 2 诱 导 细胞 周 期 停 滞 G , S和 G 2 / M 是 细 胞 周 期 循 环 中 的 2个 主要 限制点 , 细胞 周期 蛋 白 D1( C y c ! i n D 1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Diabetes and lung cancer are common diseases worldwide,which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human health. Recently epidemiologic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diabetes,which may enhance the incidence of lung cancer,is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of lung cancer. The metformin,a first-line drug for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can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lung cancer and may have an antilung-cancer bioactivity,but its mechanisms are unclear. To make a further study of the mechanisms is expected to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is possible to help us find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the metformin's anti-lung-cancer activity.
生长停滞和 DNA 损伤基因 ( 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153,GADD153) 属于 CCAAT / 增强子 结合蛋白同源蛋白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凋亡相关基 因。随着二甲双胍对肺腺癌细胞系干预时间的延 长,细胞内 GADD153 基因的表达也随之增强,而抑 制 GADD153 后明显减弱了二甲双胍对细胞凋亡的 诱导作用[16]。 2. 5 二甲双胍对化疗药物的疗效的影响 流行病 学资料显示二甲双胍能够提高患有糖尿病的非小细 胞肺癌患者的化 疗 疗 效[13]。 在 老 鼠 肺 腺 癌 移 植 瘤 模型中,二甲双胍和多柔比星联合治疗,减少多柔比 星剂量并不影响肿瘤复发率[25],提示二甲双胍可以 增加肺腺 癌 细 胞 对 多 柔 比 星 的 化 疗 敏 感 性。 Tseng 等[26]用二甲双胍 和 紫 杉 醇 同 时 治 疗 肺 腺 癌 细 胞 株 对比单用二甲双胍或紫杉醇,二甲双胍能够提高紫 杉醇的细胞毒性,这与二甲双胍对 p38 MAPK 通路 的抑制效应有关。二甲双胍与顺铂共同作用对肺腺 癌细胞株 A549 和 NCI-H1299 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 单用顺铂,这一效应可能与它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 机制 不 同 有 关[15]。而 有 研 究 指 出,二 甲 双 胍 通 过 LKB1-AMPK 通路和可能 mTOR 依赖的机制抑制信号 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 3 活性,克服肿瘤耐药性,提高 顺铂疗效[19]。关于顺铂和二甲双胍的相互作用还存 在着争论,Ashinuma 等[23]指出二甲双胍和顺铂在多 个肺癌细胞系中的存在拮抗作用。综上所述,大多文 献支持二甲双胍具有增强化疗药物疗效的作用,能减 少化疗药物用量,减轻患者痛苦。但二甲双胍对化疗
活性,从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 G1 期; 因此 p53 可能 在二甲双胍诱导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停滞中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但是否适用于肺癌细胞还待进一步研究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是一个 主动的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 控等作用。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包括诱导细 胞凋亡 抑 制 多 种 组 织 类 型 的 人 肺 癌 细 胞 系 的 增 殖[21]。其中,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丝裂原激活的蛋白 激酶(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信号 传导通路和上调 GADD153 促进细胞凋亡。
[Key words] Metformin; Lung cancer; Mechanism
0引 言
糖尿病和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严重 威胁人类健康,其中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为 2 型糖尿 病[1 - 3]。流 行 病 学 资 料 显 示: 糖 尿 病 会 增 加 肝 癌[4 - 5]、结直肠癌[6]和胰腺癌[5]等恶性肿瘤的发病 率。国内研究报道 2 型糖尿病会增加肺癌的发病 率[2,7 - 9],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 位于前列[7,9]。由于降糖药物可能降低 2 型糖尿病 患者的肺 癌 发 病 率,因 此 越 来 越 受 到 临 床 的 重 视。 二甲双胍是双胍类药物的代表药物,长期作为治疗 2 型糖尿病一线药物。它不仅具有降血糖作用,研 究证实其同样具有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深入研究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有望降低糖尿病患者肺癌发 病率,同 时 可 为 肺 癌 的 临 床 治 疗 提 供 新 的 靶 点。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 年 10 月 第 27 卷 第 10 期 J Med Postgra,Vol. 27,No. 10,October,2014
·1115·
当糖尿病及肺癌并存时,临床医师或许应该优先考 虑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并长期规律服用。
2 二甲双胍抗肺癌可能机制
2. 1 活化肝激酶 B1 ( liver kinase B1,LKB1) / 腺 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通路 LKB1 作为 AMPK 的上游激酶,其本 质是一种丝氨酸 / 苏氨酸蛋白酶,具有抑癌作用。二 甲双胍可以激活 LKB1 / AMPK 通路,活化的 AMPK 可使能量代谢由合成代谢转变为分解代谢,从以下 3 方面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17 : - 18] ①促进外周 组织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异生; ②增加肌肉对葡萄 糖的摄取,促进脂肪酸氧化,抑制脂肪酸及胆固醇的 合成; 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肿瘤细胞是高耗能细 胞,这一点从来源上减少了肿瘤细胞的能量来源,从 而限制肿瘤的生长和增殖,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 靶点。 2. 2 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途径 mTOR 是一种丝氨酸 / 苏氨 酸蛋白激酶,mTOR 活性异常已证实与包括肺癌[19] 在 内 的 多 种 恶 性 肿 瘤 的 发 生、发 展 密 切 相 关。 mTOR 接受包括 LKB1 / AMPK 通路在内的多个信号 通路 的 调 节[20]。Lin 等[18] 通 过 肺 癌 细 胞 株 AS2 / S3C 证实二甲双胍通过 LKB1-AMPK-mTOR 途径抑 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 3 活性,增强顺铂的细 胞毒性。但 Memmott 等[21]在 A / J 小鼠肺组织中发 现二甲双胍抑制肿瘤发生的效应与抑制 mTOR 相 关,而二甲双胍抑制 mTOR 不依赖于 AMPK 活性, 而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胰岛素受体磷酸化作用 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和胰岛素循环水平下降有 关。LKB1 的体细胞突变是肺癌细胞频繁发生的事 件[22],因 此,二 甲 双 胍 通 过 多 个 上 游 通 路 调 节 mTOR 途径并不依赖 AMPK 活性,这是二甲双胍作 为化学预防剂的一个优势。 2. 3 诱导细胞周期停滞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 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 程,分为间期( G 期) 与分裂期( M 期) 2 个阶段。间 期又分为 DNA 合 成 前 期 ( G1 期) 、DNA 合 成 期 ( S 期) 与 DNA 合成后期( G2 期) 3 期。整个细胞周期中 主要有 G1 / S 和 G2 / M2 个主要细胞关卡。武宁和李 强[15]通过体外增殖实验发现二甲双胍可使 A549 腺 癌细胞停滞于 G1 期( P < 0. 05) 。另外在 3 种肺腺癌 细胞系 RERF-LC-AI、IA-5、WA-hT 中,该结果亦得到 了验证[23]。在结肠癌细胞系 HCT116[23]和骨肉瘤 细胞系 U2OS[24]中已证明了二甲双胍 增 加 p53 的
癌的发病率,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具有降低肺癌发病率的作用,同时其本身
可能具有抗肿瘤活性,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深入研究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有望降低糖尿病患者肺癌发病率,同时可为
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文中就二甲双胍抗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肺癌; 作用机制
二甲双胍是治疗 2 型糖尿病最常用的口服降糖 药之一,它的使用对这类患者有保护作用,国内外均 有研究证实了这一发 现[2,10 - 11]。二 甲 双 胍 的 保 护 作用不仅表现在它与较低的肺癌发生率有关 ( 25. 0% vs 30. 3% ,P < 0. 001 ) [12],还表现在它的 使用能使肺癌患者获得生存 受 益。Currie 等[11] 比 较了患肺癌或其他实体肿瘤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 二甲双胍及其他药物的病死率,结果发现二甲双胍 能够降低病死率( HR = 0. 85[0. 78 ~ 0. 93]) 。一项 国内多中心研究分析了并发非小细胞肺癌的 2 型糖 尿病患者使用不同降糖药的生存率,结果发现予以 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组生存率高于予以胰岛素或者 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组( 分别是 8. 4 个月、4. 7 个 月、6. 4 个月,P < 0. 05) [13]。二甲双胍对抗肺癌的 生物学活性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增强[14 - 16]。因此,
作者单位: 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内科[蒋 永 源 ( 医学硕士) 、罗 虎、周向东]
通讯作者: 周向东,E - mail: xiangdongzhou@ 126. com
本文就二甲双胍在 2 型糖尿病并发肺癌患者中的治 疗作用及其抗肺癌机制作一综述。
1 二甲双胍对患有 2 型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影响
·1116·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 年 10 月 第 27 卷 第 10 期 J Med Postgra,Vol. 27,No. 10,Octobe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