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 B(1)(2) 课程简介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层次B)样板课件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层次B)样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c29bc56f1aff00bed51eea.png)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大学英语B 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020适用专业:高职非英语专业制(修)订年月:XXXX年XX月XXXXX 学院XXXX.XXXXXXXX学院大学英语B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020适用专业:高职非英语专业修订年月:XXXX年XX月修订人:XXXXX 外语教研室 XXXXX执笔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B课程是高职三年制大专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本课程专门供入学时英语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选择。
旨在为学生建立终身学习英语的基础,培养英语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为学生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参加更高级别的英语等级考试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要求:认知20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掌握大学英语基本语法和交际用语。
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教学要求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巩固、适当扩充基础知识,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经过学习能顺利通过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要求。
本课程教学还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素养,增进对英语国家的了解,以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人才培养需要。
(一)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能听懂简单的对话并能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1.语音能力要求A.能运用国际音标和基本的拼读规则拼读单词。
B.能较连贯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听力能力目标要求A.能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
B.能听懂没有生词,用浅显的语速较慢的英语讲授的课文内容概要或故事。
C.在会话中,能听懂对方比较规范的英语和略慢于正常语速的简单日常生活话题。
3.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目标要求A.能运用简单的英语回答课堂上老师的提问。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B和C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B和C](https://img.taocdn.com/s3/m/81157282bceb19e8b8f6bac2.png)
《大学英语》(B层)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7013 / )一、适用对象本标准适用于高职高专教育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学生入学时一般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1000个(较低要求)-1600个(标准要求),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
二、课程性质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活动全球化使英语日益成为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掌握英语是对21世纪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为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
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为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三、参考学时1.各学期教学周及学时安排:本课程的总学时为120学时,在一年(两个学期)内开设。
每学期60学时。
第一学期:13教学周,每周4学时,计52学时。
第二学期:17教学周,每周4学时,计68学时2.各专业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如有集中见习和实习,可调整教学周数和周学时,但1年总学时数不得少于120。
四、学分4个学分五、课程目标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至少1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锻炼意志力。
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d8e0d7058f5f61fb636661e.png)
大学英语
课程代码:92001012,92001022,92001032,92001042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学分:11 开课学期:第1、2、4、5学期
授课对象:全校本、专科学生先修课程:高中英语
课程主任:孙翠兰,教授,博研在读
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如开播校园英语广播电台,举办国际文化节、英语讲座、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活动。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期末口语测试、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成绩指闭卷考试的成绩。
指定教材:
[1]李荫华.《大学英语(全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姜欣, 姜怡.《大学体验英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第1版.
参考书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基础英语B2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B2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517e1a6f01dc281e43af0c3.png)
《基础英语B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简介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本课程教学单元主题的形式、主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将语言学习贯穿于了解文化、思考人生、探讨价值观的过程中,旨在培养学生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健康发展。
三、课程目标结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课程的基本特点,制定如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基础、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听、说、读、写、译方面接近或基本达到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规定的“一般要求” 的教学目标,同时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自我潜能与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程各单元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掌握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逐步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课内外的自主学习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国际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素养和心理基础。
还要帮助学习不好的学生摆脱学习英语的心理束缚,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大学英语2》的教学主要是在学生中学英语的语言和语篇知识的学习基础上,通过教师适当地引导,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为将来英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英语 -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 -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4ce6ce083169a4517723a3d8.png)
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与特色:课程简介本课程将改革传统单一的语言技能课程模式, 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先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将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融合起来。
以文化为依托(culture-based)的教学模式强调文化与语言结合,依托学科内容,由技能导向(直接法、口语法、情景法、阅读法、听说法、暗示法、交际法)转向合作学习导向(智能的运用和发展;小组协作、沟通能力的培养),即,以文化为依托+语言+学习技能+认知能力+专业意识+综合素质,逐步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坚持互动与协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以及融人文素质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 通过我校大学英语精品课网络平台与学生资源共享,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使教学内容得以延伸与拓展。
课堂教学实践中,以问题驱动与输出驱动为导向,指导学生进行有关西方文化主题式阅读,以看原版电影、课外阅读、课堂演讲、表演、讨论等形式,将语言技能的培训与文化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特色多元模式探究创新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在教学中,唯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课堂永葆活力。
由于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勤恳敬业,坚持不懈地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利用新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完成每年既定的授课内容外,从2013年开始,相继率先开出《跨文化交际》、《欧洲文化入门》、《美国社会与文化》、《美国历史与文化》、《第二语言习得》、《西方哲学思辨》等内容依托课程,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更新语言教学理念构建内容依托课程与语言课程融合的课程体系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定位一直是基础英语,这种一成不变的基础英语定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应试教学,造成学生学习懈怠,教师机械授课,系统上费时低效。
自06年以来,我校大学英语虽然经历了几次改革,但实际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纲。
大学英语(B)(1).ppt
![大学英语(B)(1).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1eaf9758fb770bf68a5506.png)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三、教学进度
本课程课内总学时为45学时,每周3个学时,一学期完成。共3 学分。
该门课程采用《大学英语精练》作为主教材,全书包括考试内 容与要求;语法项目精讲;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及例题解析,并编制 了20套“大学英语B”全真模拟试题。每一套模拟试题都包括:听力、 交际用语、阅读理解、词汇与结构和写作。
2、 每周一至周五均有教师值班答疑。 3、 课程责任教师;
联系电话:88078549—8235,8231,8206
考试指南及样题分析
1.听力理解(已取消) 2.阅读理解 3.词汇语法结构 4.短文写作
阅读理解
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5.理解文中的概括性含义; 6.理解文章的结构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8. 区分观点、论点和论据。
阅读理解
文体:应用文体、描述或记叙文体 、说明
或议论文体
分析:该部分的题型为多项选择,考查学生的
快速阅读能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基本知识进行 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基本知识 进行概括和判断的能力。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 加强实训 由于网络统考属基础水平监测性考试,要求达到成人 高等教育本科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水平,所以只能通过 提高学员自身的综合语言素质来备考。因为这是基础课 程,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训,才能达到网络统考“大 学英语(B)”考核的目标。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五、教学信息
1、 教学方面所涉及的最新、动态信息均可在中央电 大在线和省电大的网页上查询。
考试内容与要求
【语法】 考生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并能在听、 说、读、写、译中正确地加以运用。
大学英语II (文科)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II (文科)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ab498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7.png)
大学英语II (文科)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大学英语Ⅱ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II课程编码:1610102A学时数:64学分:3.5适用专业:各文科专业(不包括外语专业)教学周数:16周开设学期:第二学期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英语Ⅱ》是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第一年第二学期的一门英语课程、《大学英语》系列课程的基础课程,属于通识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大学英语I》学习的基础上,培养系统的阅读技能和听力技能,并能够熟练运用,熟悉各种题材的文章,初步了解英语文化,并紧密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及中国人民改革创新的先进事迹,提高认知能力,增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各种体裁的写作能力,强化大学英语学习观念,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经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下列要求: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慢速英语节目,能够基本听懂某个话题的讲座,并能够做笔记,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简单的英语交流,并就某一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反应敏捷,语言组织得当,语言、语调基本正确。
3、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达到120wpm,能够阅读各种题材并具有一定难度的文章,准确率为80%,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写作能力:能够依照要求或根据自己的感想在30分钟内就各种题材写出150词的短文,做到内容完整、语法正确、条理清晰、句子连贯并有一定复杂性。
5、翻译能力:能够翻译有一定难度的英语文章段落,速度为每小时300词。
翻译题材比较熟悉的汉语文章段落,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汉字。
6、推荐词汇量:新增词汇1000个,累计词汇达到5000—5500个,词组达到1200—1400个,其中积极词汇达到3000个。
统考英语b
![统考英语b](https://img.taocdn.com/s3/m/390728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3.png)
统考英语B一、概述统考英语B是一门针对大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要求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统考英语B课程。
二、课程设置统考英语B课程一般分为听力、口语、阅读与翻译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不同。
1.听力:这个模块主要讲解和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听力技巧、听力理解和听力练习。
通过听录音材料,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并能够理解和掌握听到的英语内容。
2.口语:这个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口语技巧、口语练习和口语表达。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口语演讲等活动,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提高表达清晰、流利的能力。
3.阅读与翻译:这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阅读技巧、阅读理解和翻译训练。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和进行翻译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水平。
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教授统考英语B课程,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相关内容,如播放听力材料、展示图片和视频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
3.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到实际社交场景中,在实践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模拟英语对话等。
实践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实际应用。
四、考试要求统考英语B的考试要求主要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翻译四个方面。
1.听力:考试内容主要是听力材料和相关问题。
学生需要听录音,并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
考试旨在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应对能力。
2.口语:考试内容包括个人演讲和口语交流。
学生需要准备一个主题演讲,并进行口语交流。
《大学基础英语BⅠ》CollegeEnglishBI
![《大学基础英语BⅠ》CollegeEnglishBI](https://img.taocdn.com/s3/m/1cfaf117d1f34693daef3ed4.png)
《大学基础英语BⅠ》College English BI课程代码:适用层次:普通本科 B级总学时:42理论学时:42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2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要求各异的特点,坚持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采用分级教学的方式,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具体如下: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90 ~10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简单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和寻读。
能借助词典阅读题材熟悉的英文报刊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
能在阅读中使用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在四十五分钟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0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意连贯。
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2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150个汉字。
《大学英语阅读B1》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阅读B1》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277f5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1.png)
《大学英语阅读B1》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Reading Course B1课程代码:2201009课程类别:通识公共必修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一学期总学时: 36总学分:2考核方式:期末机考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新闻学、经济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一、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供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
该课程无先导课程,后续课程为大一第二学期的大学英语阅读B2。
大学英语阅读B1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及为他们以后的学术深造打好基础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大学英语阅读的课程结构以单元形式出现,每单元内包含了一篇必修TEXT A以及选修两篇Reading 1 & 2。
所选取的语言材料内容呈百科知识性,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语言材料的文体呈多样性,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
课时为36学时,第一学期12周每周3学时,考核以出勤、课堂互动、作业以及期末理论考试构成。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该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引领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书面信息交流;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为以后的学术深造打下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础;针对英语教材思政元素的结合点,不断挖掘、商讨,与时事相结合,与党的最新政策和方针相结合。
同时,在讲解时要融入地自然、恰当,让学生体会到所传达的观念。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The Pursuit of Dreams教学内容:第一节Opener1.Pair Work& Help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2.Getting Ready: Warm-up Video & Notes第二节Text: Deaf DJ1.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2.Text Analysis第三节Reading & Interacting1.Text Analysis: vocabulary, grammar,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2.Difficult Sentences第四节Language Focus1.Key Words & Expressions2.Word Formation:Conversion3. Sentence Patterns:how about...? why not...?4. Comprehension Practice学生学习预期成果:对音乐类型、节奏以及DJ相关的英文词汇有所了解,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单词能够明确发音并掌握其用法,能够使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型进行造句和作文,能熟练使用造词法中词性转换而不改变单词结构的语法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英译名称 课程代码 安排学时 课程类型 授课教研室 教材名称 教材出版信息 教材性质 考核形式 课程成绩构成
大学英语 B (1)、B(2)
College English B (1)、B(2) 91010611,91010612 116(52+64) ☑ 公共基础课 公外部 第一二教研室 学科基础课 教研室 负责人 开设学期 赋予学分 第一、二期 7(3+4) 选修课
自主学习 20%
口语考试 20%
期末考核 50%
主讲教师基本情况 姓 aa bb cc dd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我校音、体、美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是以外 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集多 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 听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 B》 面向我校音体美各专业本科生, 学生在校期间必修 7 个学分, 总学时 116。 名 性 女 女 女 女 别 学 历 学 位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职 称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助教 从教时间 17 年 30 年 14 年 1年
本科 开设单位
公共外语教学部
《新视界大学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年 6 月第 1 版, 书号: ISBN 978-7-5135-0677-9 √ 部优 √ 考试 省优 考查 部级规划 开卷 闭卷 省级规划 课程设计 自编 学期论文 其他 其他
平时成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