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资本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资本流动
2009-7-31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什么影响?怎样提高中国资本的形
成能力?怎样扩大中国对外投资?这些已成为当前经济金融发展中值得关
注的重要问题。在此,我就上述三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资本的跨国流动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最近10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快速增加,跨国公司投资能力空前扩大。到2008年底,全球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和外汇储备、公共基金等已超过50多万亿美元,其中仅养老基金就高达20多万亿美元。这些基金主要投资于本国,但也有大量资本经过直接投资、金融证券投资和外汇储备经营,为追求资本的安全、流动和收益,不断从一个国家和地区流入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中国也从国际资本流动中受益。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中国。2008年,流入我国的直接投资为924亿美元,到年底已累计达到1万亿美元。国际资本流入,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在世界崛起。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所存在的问题。一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不合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廉价商品出口到发达国家,获得大量外汇。这些外汇的绝大部分,又以购买债券或存款方式流入发达国家,只能获得3%~4%的收益率。发达国家通过集中本国的资本和流入的资本,将资本以长期直接投资方式投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获得10%~20%的收益率。2008年底,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总额为29203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不到6%;而对外金融总负债14013万亿美元,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占63%。二是国际金融机构对国际资本流动难以监督,加之某些国际资本恶意炒作,往往引发金融危机,不利于全球金融市场稳定。三是国际资本绝大部分使用美元,美元的贬值给资本所有者带来严重损失。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趋势出现逆转
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从2007年增长5%,降为2009年预计增长-0.5%~-1%,全球股市下跌40%左右,全球资产缩水50万亿美元。全球资本大为减少,其中仅养老金就缩水20%,损失5万多亿美元。谁能想到花旗银行股票会从33美元一股降为1美元一股,通用公司股票下降99%,直到申请破产保护。为了弥补企业资本损失,提高金融资本杠杆率,发达国家资本大量回归。2007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8330亿美元,同比增长30%。200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4491亿美元,下降21%。其中,发达国家为8401亿美元,下降32.7%;发展中国家5177亿美元,小幅增长3.6%。今年1~4月,我国实际引进外国直接投资277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1%。2007年美国、欧元区、英国、加拿大、日本和新兴市场国家对外证券投资流入量
为30913亿美元,流出量为17369亿美元,净流入13544亿美元。受此次危机影响,2008年全球对外证券投资增速明显放缓,2009年投资规模大幅缩减。由于美国发生严重经济危机,股市大跌,投资者大量出售股票,导致资金流向亚洲,带动股市上涨。年初至今,中国内地股市上升50%,香港股市上升29%,台湾股市上升49%,印度股市上升53%。一大批外国机构投资者成为亚洲股票的买家。与此同时,我国在股权投资方面表现活跃,占到今年迄今亚洲所有股权融资交易量的54%,高于2008年的37%。
预期国际资本流动将有恢复增长
由于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加之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救助措施,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企稳迹象,有可能在2010年恢复增长。2009年5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进一步上升,创造6年来新高;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明显上升,达到1年来新高。这些显示消费者和企业家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表明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但今后几年全球经济只能缓慢增长。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贸易活动将重振活力,国际资本流动将重新恢复增长。但是,在这一轮金融危机过后,全球资本流动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格局,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增加储蓄,对外直接投资会大幅度减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扩大内需,出口有所减少,国家外汇储备不仅增长趋缓,还有可能下降。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增强中国资本形成能力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产生巨大影响,但对金融业影响较小,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近10多年来集中力量剥离银行不良贷款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果。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发展更多是历史机遇。面对这场危机,我们要加速增强中国资本形成能力。资本来自企业积累和财政分配,但更多的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把城乡居民、工商企业、各级政府暂时不用的资金转化为社会资本。
增强中国资本形成能力的紧迫性
199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多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充实企业资本金。时至今日,这项改革不尽如人意,直接融资比例不升反降,导致社会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一是信贷资金增长过快,资本匹配不足,不利于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近几年,全国工商企业净资产每年增长15%左右,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这两项比例是不匹配的,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上升。今年4月,我在博鳌论坛上针对一季度贷款4.58万亿元的迅猛增长,预测贷款超量增长难以为继,提出要提高社会资本形成能力,以支撑贷款合理增加。现在,为了扩大贷款,已调低有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资本金的比例,允许一部分贷款用于资本。从短期看这是需要的。但是,根本出路还是要在提高我国社会资本形成能力方面有重大突破。二是国内社会资金相对宽余,但资本形成能力较弱,转而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资本,既增加了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又降低了我国社会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社会资本形成能力已具备条件
预测今后5年,我国工商企业净资产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除此以外,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资金迅速增加。2008年底各个层次养老金1.7万亿元,前5年每年增长34%,后5年如果每年增长30%,可增加4.5万亿元;商业保险资产3.3万亿元,前5年每年增长30%,后5年如果每年增长25%,5年可增加近7万亿元;城乡储蓄为22万亿元,前5年每年增长15%,后5年如果每年增长13%,可增加18.5万亿元。以上三项,5年共可增加资金30万亿元。另外,扣除必需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支出,有数百万元资金结余的自然人不断增加。这些资金可以有较大比例投资于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并转化为社会资本。
多渠道扩大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来自财政分配、企业利润等,但是,更多应是通过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机构等把上列各项社会资金转换为资本。
第一,巩固和扩大股票市场。今年年初以来,上证综指在振荡中稳步上升,这种上升是有基础的。中国证监会已征求社会对IPO启动的意见,市场反应是正面的。创业板正在推进。我预测中国股市将平稳发展,在增加企业融资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希望采取更多措施支持产权交易的发展,尽快在天津设立未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
第二,统一管理和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现在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证监会核准发行公司债,人民银行核准发行企业票据,管理分散。到今年3月,全国各种债券总额为15.2万亿元,企业债、公司债只占5%,这种状况既不适应企业融资需要,也不利于为外国提供投资工具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发(2009)26号文已提出“完善债券市场化发行机制、市场约束与风险分担机制,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的债券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责成“证监会、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负责”此项工作。
第三,发展基金市场。早在1997年中央文件就提出要发展基金市场。现在最紧迫的是,要在完善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管理的同时,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国发(2009)26号文提出“加快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并责成发改委牵头负责。据国家发改委的消息,有关监管部门已取得一致意见,《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即将报批公布。这将是我国基金市场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个办法公布后,最重要的是要规范基金投资人和管理人的权利和责任,促进基金管理市场的发展。2008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决定投资鼎晖、弘毅基金各20亿元。今年内,我们计划再选3~5家基金,承诺投资100亿元。
积极扩大对外投资,提高中国资本的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认真阅读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