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把握市场需求 - 安徽省信息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未经允许请勿引用

第313期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2007年9月20日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内容提要: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走向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无一例外地都走过了工业化道路。对我省来说,推进“工业强省”战略,既是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奋力崛起的强大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工业化必须紧紧把握市场需求,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善于在需求变化中寻求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升级。

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

一、我省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在每一轮经济增长的扩张期,都会出现不同的高成长产业群或主导产业群,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我省经济大体上经历了两轮由高增长行业所带动的快速增长期。第一轮是80年代初中期,以食品、纺织等为主导产业的增长期。1985年,食品、饮料、烟草、纺织等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这是由当时以解决温饱为主的消费结构所

决定的。第二轮增长期是90年代初期开始的,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主要包括轻纺、家电以及基础产业等。1993年,全省工业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食品加工(11.3%)、纺织(8.4%)、化工(7.4%)、水泥(6.5%)、家电(5.7%)等,占到乡及乡以上工业的39%。这主要是得益于以家电为主导的新一轮消费升级、房地产扩张等市场需求的带动。从2002年开始,我省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支撑这一轮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仍是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特别是住宅、汽车、电子通讯等消费品需求的快速扩张,有力地带动了交通运输设备、黑色金属、电器器材等相关行业的高增长,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3%。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积累,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之后,全省工业发展明显提速,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我省全部工业增长18.4%,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增幅;工业化率达到35.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而整个“十五”时期工业化率累计仅提高3.3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7%,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56%。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钢铁、建材、煤炭等基础产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升,汽车、家用电器等先进制造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马钢、奇瑞、江汽、铜陵有色、海螺等一批大企业集团迅速崛起,工业化的脊梁初步形成。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省工业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阶段。2005年,我省工业化率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在第24位,在中部仅高于湖南省(33.6%)。而同期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等发达地区的工业化率都在45%以上,其中山东达51.7%,居全国首位。这也是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所在。工业结构也不够优化,2005年,钢铁、煤炭、电力、水泥、有色等五大资源行业增加值,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2%,比全国高出13.4个百分点。而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器及器材、电子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占全省的比重为21.3%,低于全国同期4.7个百分点。特别是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的通讯电子设备制造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产值规模占到全国工业的8%,而我省同期这一比重仅为1.6%。可以说,近年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如

能源消耗增长过多、环境污染严重、高能耗行业投资偏快、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其根子都在工业结构不优。

二、把握市场变化空间,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加速推进我省工业化进程,决不能再走别人走过的工业化老路子,必须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牢牢把握市场需求和政策机遇,善于在市场变化中寻求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并没有多少传统资源优势,但却牢牢把握住了每一轮市场变化的机遇,成功地实现了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结合我省实际,重点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需求变化。

一是分析进口产品结构,发掘替代市场空间。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推进创新国家建设,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一些带有关键技术的进口产品有可能也必须进行替代。这是一个广大的市场,也是国家鼓励国内产品扩大占有率的市场。以机床行业为例,2005 年国产数控机床的占有率仅为30.4%,70%的数控机床仍需要进口。到“十一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占国内需求市场的比重将提高到50%以上,国产数控机床采用自己的功能部件达到60%以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占数控机床总产量的75%以上。这是一个政策导向,这也预示着一个巨大的现实需求。此外,还有客机、汽车、通信、数码相机和操作系统软件等,都存在着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因此,我省要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集中力量,瞄准几个关键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争实现突破。

二是瞄准先进地区和重点领域,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创造巨大市场空间。要充分发挥我省与长三角经济圈毗邻的区位优势,在东向发展中积极推进互补产业、配套产业发展。对于家电、石化、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要大力发展上下游配套产品,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汽车产业作为技术含量较高、成长性较好的先进制造业,目前已经成为我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汽车产业的集成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仍是发展的“短板”。我省汽车产业的产值构成中,零部件只占全部产值的1/5左右,而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汽车产业中整车与零部件规模的合理比例应为1∶1.7。现在已经有迹象表明,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正在向零部件领域转移,特别是在汽车电子领域,市场空间巨大。家电产业方面,发展配套产业市场空间也很大。

三是把握消费结构变化,提高消费品的供给水平。消费需求将会持续升温,整体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到2010年,我国消费率将上升到65%,2020年可达到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人均GDP逾3000美元、中等收入阶层“扎堆儿”的沪、京、粤、浙等沿海发达地区,消费升级表现得更为明显。我省在大力发展投资品的同时,更要把握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积极扩大轻纺、家电、汽车、电子信息等消费品供给规模,并引导企业在设计、品牌等方面上下更大功夫,满足市场对产品品质、个性化等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四是把握节能减排中的市场机遇,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对于节能减排,不仅仅是要完成既定的约束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国家一系列财税、价格等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在节能产品生产与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型能源利用产品生产与开发,废弃物综合利用,环保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循环经济等方面,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我省要利用产业、技术、政策等综合优势,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尽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品牌竞争力的节能和环保等新型产业。

(执笔:胡再生柯常松)

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直有关部门及各市负责同志。

责任编辑:柯常松阮华彪地址:合肥市红星路92号电话:0551~2677801邮编:230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