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方的用量与配伍
经方芍药甘草汤
经方芍药甘草汤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经方芍药甘草汤糖尿病的老Z高兴地告诉我,他烦人的夜间小腿抽筋消失了,方子很简单,就是芍药甘草汤:白芍药50克、生甘草5克。
他说当天晚上服药后,这么近月来再没有发过。
他连连说:这方真是神了!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抽筋是张仲景的经验。
《伤寒论》上就说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而且起效快,说服药后“其脚即伸”。
后世沿用,屡有验证。
所以《朱氏集验方》竟改芍药甘草汤方名为“去杖汤”!脚抽筋是俗称,医学术语为腓肠肌痉挛。
这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我曾发现一些肝病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脚抽筋,用芍药甘草汤及其加味方后,脚抽筋好转,肝病也得到控制。
此外,有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高粘血症等患者,也有类似情况。
患者不仅有脚抽筋,还有下肢发凉、走路疼痛、局部皮肤发暗浮肿、脚底开裂等。
临床上也将脚抽筋及其附带下肢的症状作为使用芍药的一个指证。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其实也不仅是下肢肌肉的拘急痉挛,患者的腹肌也会表现的紧张。
用手按压腹部,常常感到肌肉发硬。
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的经验是:“腹皮挛急按之不弛”。
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
如《建殊录》记载:“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
有一疡医,一位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
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
腹皮挛急,是指腹肌比较紧张。
而腹肌的紧张,也往往提示其他肌肉也容易紧张甚至痉挛。
含有芍药甘草汤的小建中汤,就专治腹中痛,《苏沈良方》说此方“治腹痛如神”。
这种腹痛有何特点仲景说的“腹时痛”“急痛”,也就是那种痉挛性的腹痛。
所以,许多不明原因的脐腹部的腹痛,就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或小建中汤。
经方的理论特点
经方的理论特点李宇铭【摘要】现在一般以"仲景方"作为经方的概念范围,对于经方的理论特点则甚少讨论.较多观点认为经方"药少精炼、功专力宏",但这是相对于临床处方而言,而时方亦有此特点,经方与时方界线不清.若从经方自身深入分析,可知经方的药味加减严谨,一药变化即成新方;比例严谨,加减一药方中剂量亦变;剂量严格,比例不同亦为新方.由此进一步讨论,经方的特点在于"方与方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同方药之间的关系,经方的价值在于整体的理论体系,而非零碎的用方经验.因此,临床上如何处方才算使用经方还必须要严格按照原方的要求,对药物组成以及剂量比例有所遵从,除原方外更重视原意.提倡经方实际是倡导对于整套中医经典理论的高水平掌握.%Nowadays,"Zhang Zhong Jing Formula" is equal to the concept of " Classical Formula" generally, but seldom discuss on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 of Classical Formula. Most people think that Classical Formula is lesser and refining in prescription, strong and specific in efficiency , it is relatively to clinical prescription. In fact, Non-Classical Formula also got this characteristics, the borderline between Classical formula and Non-Classical Formula is blurred and indistinct. Analysis on Classical Formula itself, it shows that Classical formula is strict in modification, change in one medicine will name as a new formula; Strict in ratio, changing in one medicine modification will affect the dosage in formula; Strict in Dosage, different ratio will name as a new formula. Thus, for the further discussion, characteristic of Classical Formula is in the relation " between formula and formula" ,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 ofdifferent medicine and formula, the value of Classical Formula is the integrated theory system, rather than fragment experience of using formula. Therefore, how a formula was defined as Classical Formula" in clinically trials? The requirements of original formula, complied with the constitution of formula and dosage ratio, mast be strictly followed. In fact, promoting Classical Formula is encouraging a higher level application to entire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2(005)001【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经方;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方剂;时方;理论【作者】李宇铭【作者单位】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19经方的概念古今有别,古代认为经方是“经验之方”,即临床验证有效的方剂,而现代则一般认为经方是“经典之方”,其概念范围局限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所载之方,换言之经方即等于“仲景方”。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中医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例总结
1.麻黄汤:麻黄:桂枝:炙甘草=3:2:1
2.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石膏=1:2
3.竹叶石膏汤:半夏:麦冬=1:2
4.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
5.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
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2:1
7.阳和汤:熟地黄:麻黄=15:1
8.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生姜=3:1:5
9.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7:1
10.枳术丸:枳实:白术=1:2
11.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1:1:1
12.六一散:滑石:甘草=6:1
13.吴茱萸汤:生姜:吴茱萸=2:1
14.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
15.泽泻汤:泽泻:白术=5:1
16.小建中汤:芍药:桂枝=2:1
17.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1:1
18.温脾汤:大黄:附子=2:1
19.炙甘草汤:地黄:甘草=4:1
20.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20:1(1:1气血双补)
21.小蓟饮子:生地:小蓟=8:1。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毛进军:经方越用越灵的_“六个要诀”毛进军:经方越用越灵的“六个要诀”2014 年 6 月1 日尊敬的各位同道老师,大家好。
我是一名临床医生,在辨方证和活用经方方面有一些体会,想跟大家在一起讨论一下。
我今天要讨论的题目是“辨方证、活用经方的思考和体会”。
关于辨方证,我最为推崇经方大师胡希恕胡老的学说。
当代的经方医家,像冯世纶教授、黄煌教授等,他们学术思想的精髓也是方证相应,并各有其独到的见解。
冯教授秉承胡老的学术思想,将辨方证、方证相应的理念应用的炉火纯青。
黄煌教授是用体质来辩,就是比如说柴胡体质、黄芪体质、白术体质呀,他这个体质学说到最终还是一种方证相应。
冯教授、黄教授在经方方证相应这方面造诣都是很深的,屡起沉疴大症。
辨方证而论治,它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伤寒论》有辨六经的方法,而具体辨别出不同的方证,才是最根本的辨证方法。
这种辩证方法我认为是由博返约、大道至简的辨治方法,越是大道越是至简,越是能为人类做出贡献,越是最好的辨证方法。
为什么现在一说起胡希恕教授,国内、国外都称他是经方大师呢?他没疗效能称经方大师吗?所以说辨方证是一个十分严谨的,有科学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很强的中医学术,关键是这个方法的可重复性强。
我在临床上使用经方的比例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好,这几年总结了几句话,也就是活用经方的要诀:“明辨六经,顾及兼证,重视两本,方证对应,据机合方,药参神农”。
明辨六经。
也就是辨方证的方法,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辨方证首先要明辨六经的病位和病性,临床辨证时,遇见一个病,不论它多么错综复杂,首先要明辨六经阴阳属性,即辨证首明阴阳,中医治病就是临证首明阴阳,你辨明了六经阴阳,就是明医。
我们首先要通过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原则,辨清属于六经中哪一经的病证,或哪几经合病、并病。
确定病位,然后区分病性,也就是阴阳盛衰所表现出的寒、热、虚、实,这就是明辨六经。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
中医不传之秘!处方中的比例和用量如何控制比例: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常见的规律归纳如下:—1—药量大者为君,把持主体功效在一首方剂中药物用量大者为君早有古训,君药是针对主要病因及主症而设,突出其药量以确保主治方向。
如麻黄汤中麻桂药量之比为3:2,是保证峻汗的最佳比例,不可轻易变动。
麻杏石甘汤中石八麻四,越婢汤中石八麻六,都有深奥含义。
同为温法,方中君药不同,则功效有异。
温散之剂重在散,如四逆汤中用附子量大为君,借干姜之辛热,有回阳破阴救逆之效,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吴茱萸汤主厥阴寒邪逆上,吴茱萸暖肝胃,逐寒降逆,借生姜温降之助,而收散寒平逆之功;真武汤主寒水逆上,重用附子散寒温阳以制水为君。
而温补之剂重在补,如理中汤主中焦虚寒,寒因虚而生,故以人参补气健脾为君,干姜散寒扶阳为臣,共成温补中阳之效。
温散法、温补法中使用温热药量有别,君臣地位各异,不得混淆。
—2—用药剂量大小,依据理法制定药量大者为君是以药性、功能、针对的病因而言,属于正治法则。
但有时方中药量大者是因医理或治法的需要而设。
如当归补血汤主血亏气弱、血虚发热之证,方中黄芪与当归的药量比例为5:1,重用黄芪为君,虽名为当归补血汤,实际借助黄芪补气培元达到生血的目的。
气血源于水谷,药力只能提高人体化水谷、生气血的能力,因而增强饮食的营养则是必备的条件,否则生血无望,此符合“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道理。
又如肾气丸重用地黄先滋精血,少佐桂附而从“少火生气”之理,因而产生“阴中求阳”的配伍规律。
亦有因于医理的需求,药量大者并非为君药。
如炙甘草汤中生地黄一斤,虽为君药甘草药量的四倍,但仅是臣辅之用,是根据心之生理特点而定,在现代的临床报道中得到广泛的证实。
再如导赤散主心火上炎,清火导赤不用苦寒泻热,而重用生地黄壮水制火为君,亦属因心之生理、病理而制定。
又如痛泻要方主肝乘脾之痛泻,因属脾虚肝实,故方中重用白术,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上工治未病的法则。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第一篇: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中医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例总结1.麻黄汤:麻黄:桂枝:炙甘草=3:2:12.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石膏=1:23.竹叶石膏汤:半夏:麦冬=1:24.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5.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2:17.阳和汤:熟地黄:麻黄=15:18.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生姜=3:1:59.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7:1 10.枳术丸:枳实:白术=1:2 11.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1:1:1 12.六一散:滑石:甘草=6:1 13.吴茱萸汤:生姜:吴茱萸=2:1 14.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 15.泽泻汤:泽泻:白术=5:1 16.小建中汤:芍药:桂枝=2:1 17.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1:1 18.温脾汤:大黄:附子=2:1 19.炙甘草汤:地黄:甘草=4:1 20.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20:1(1:1气血双补)21.小蓟饮子:生地:小蓟=8:1第二篇:各种抗生素的用量和配伍禁忌各种抗生素的用量和配伍禁忌体重, 林可霉素,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1、青霉素g(penicillin g)又名:青霉素、苄青霉素抗菌药物,肌注:5万~10万单位/千克体重。
与四环素等酸性药物及磺胺类药有配伍禁忌。
2、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又名:氨苄西林、氨比西林抗菌药物拌料:0.02%~0.05% ;肌注:25~40毫克/千克体重。
3、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抗菌药物。
饮水或拌料:0.02%~0.05%4、头孢曲松钠(ceflriarone sodium)抗菌药物,肌注:50~100毫克/千克体重,与林可霉素有配伍禁忌。
5、头孢氨苄(cefalexn)又名:先锋霉素iv,抗菌药物,口服:35~50毫克/千克体重。
6、头孢唑啉钠(cefazolin sodium)又名:先锋霉素v,抗菌药物,肌注:50~100毫克/千克体重。
经方60首,八纲六经,方证对应,建议收藏
经方60首,八纲六经,方证对应,建议收藏一、甘草汤组成用法:生甘草6-10g。
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
方证:1.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2.口干,口渴,容易口腔溃疡者。
二、桔梗汤组成用法:桔梗3-6g、生甘草6-12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
方证: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
三、芍药甘草汤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四、桂枝甘草汤组成用法: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顿服。
方证:易出汗,心悸,手护心者。
五、甘草干姜汤组成用法:炙甘草12-24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
方证: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
半夏散及汤组成用法:半夏、桂枝、炙甘草。
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日3次。
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
方证:受了风寒而咽中疼痛,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甘麦大枣汤组成用法:甘草10-20g、小麦30-60g、大枣10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
方证:精神神经过度兴奋紧张,焦虑,悲伤易哭者。
桂枝汤组成用法:桂枝6-12g、芍药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枣12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
方证:1.自汗、恶风、发热,头痛,鼻塞或自觉热感。
2.上冲感、动悸感、肌肉拘急疼痛。
3.舌淡苔白,脉浮缓无力。
小建中汤组成用法:桂枝6-15g、芍药15-3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枣12枚、怡糖适量。
将五味药水煎,滤出药汁,加饴糖,再放火上使之消融,温服。
每日三次。
方证:1.慢性腹痛伴动悸、烦热、虚弱;腹部扁平而肌紧张。
2.舌质嫩苔少,脉弦细。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成用法:桂枝10-15g、芍药15- 2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枣12枚、龙骨15-20g、牡蛎20-30g。
浅谈经方苓桂术甘汤
浅谈经方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的药物组成较少,但作用却非常明显,不可嫌其药为贫贱而贬其功效,历来医家认为本方可以治疗水饮凌心之证,此言不虚,但是这仅仅还是停留在法的层次,比如什么时候用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甘姜苓术汤这些方子呢?在法的前提上去分析方的应用,能更好的理解方剂应用,所以今天我想从方证和条文的角度去一点点分析在临床上如何使用本方。
先读一下伤寒论条文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根据条文来看,原本是个太阳伤寒证,但是经过误治吐下后,出现了有气往上冲的症状,这个时候怎么处理呢?根据原文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那么67条误下后也出现了气上冲,那么能用桂枝汤吗?不太恰当,因为21条强调: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说明如果是有胸闷的桂枝汤证,最好要去芍药,所以67条的气上冲应该用桂枝去芍药汤来治疗,但是本条还存在水饮病的表现,所以一定要加上仲景的利水药对——白术茯苓,如此一分析,67条这个情况得用桂枝去芍药汤加白术茯苓了,但是原文里面只用了苓桂术甘汤,没有多生姜和大枣,为什么要去掉呢?远田裕正专门研究方药的形成模式,他认为生姜大枣经常作为一个药对,配合其他的药物一起使用,刚开始主要有两个作用,分别是矫味和充当粘合剂,使药物配合更加良好,所以我们看伤寒论的很多方子中都含有生姜大枣,但是临床发现,有的药物组合用了生姜大枣反而不好了,于是就去掉了,这是一个说法。
下面谈谈本方的使用目标,也就是方证状态。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中提出,苓桂术甘汤治疗目标为眩晕,身体摇颤,直立性眩晕,呼吸困难,心悸亢进,上冲,头痛,尿不利,胃内停水等。
讲得有点复杂,但归纳来看,就是桂枝的上冲证+茯苓的水饮证。
以上都是苓桂术甘汤的经典方证,也就是广为人知的东西,那么下面将一些容易与其他方证混淆的症状简单列举。
名医谈临证感悟--------方药量效心悟
所以重拳出击,并不主张盲目增加药味,更强调用足剂量,用到起效剂量。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笔者用黄连,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而治疗糖尿病酮症,一日量最多达120克,降糖迅速。我们用药具体经验是:黄芪治萎,4两起步,佐陈皮以防壅滞;黄连消糖,30克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萸肉固脱,3两见功,必与参附搭配;乌头止痛,8两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
当然,我们提倡经方大剂量,是针对特定的病情——急危重症,特定的阶段——急性发作,使用大剂量来扼制病势、控制病情、迅速起效,一日可分4~8次服,中病即减,如按原剂量的1/2~1/4递减,中病即止,随后改用丸散调理。
我们反对不顾病情鲁莽用重剂,提倡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剂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所谓:合理用药在病情,大小剂量两相宜;拿捏七寸撼雄狮,一举攻下急危症。
袁红霞从枳实方证谈经方运用
袁红霞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脾胃病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
袁教授临证始终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注重经方的应用与实践,现将袁教授对枳实方证的理解及临证应用概括整理,以飨同道。
枳实味苦辛性寒,归脾、胃、肝、心经。
《神农本草经》[1]谓枳实主“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
《得配本草》云:“大损真元,非邪实者,不可误用”。
经方配伍应用,《伤寒论》入7方次,《金匮要略》入16方次。
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脏器脱垂等。
1何谓方证方证是以方剂为基准,是历代医家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提出对方剂运用的指征和依据。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开创了方证之先河。
如小柴胡汤方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2],桂枝汤方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
方证是对病因病机的高度总结,临床以方证为准则而辨证施治,常常可收到满意疗效。
2枳实方证2.1胸满枳实用于以胸满为特征的疾病,常与薤白、白芍、瓜蒌、陈皮配伍。
常用方剂有枳实薤白桂枝汤、四逆散、橘枳姜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胸痹心中痞气,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所治疗的胸满,多伴有两胁肋部胀满不适,适用于胸阳不振、痰气交阻于胸中所致的满闷,疼痛。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以恢复气机之升降;二是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以宣通阴寒痰浊之痹阻。
四逆散见于《伤寒论》[3]:“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所治疗的胸满常伴有手足厥冷,心悸,小便不利等。
适用于肝脾不和,阳郁厥逆所致的胸满。
本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
橘枳姜汤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枳姜汤主之。
”橘枳姜汤所治疗的胸满常伴有心下硬满,甚至呕吐哕逆。
经方标准使用手册 douban
经方标准使用手册 douban 第一章:引言1.1目的本手册旨在对经方的标准使用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保证医生在处方和病人在用药方面的安全和可靠性。
1.2背景经方是指传统中医所使用的各种中草药的组合。
这些中草药通过不同的配伍方式和剂型制成,并按照一定的用药规则进行使用,以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人体健康的目的。
由于经方的使用涉及中草药的选择、配伍和剂量调整等关键步骤,因此需要一份详细的使用手册来规范医生的行为。
第二章:经方的选择与配伍2.1中草药的选择医生在使用经方时,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适合的中草药。
中草药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根据疾病的病因和病机选择中草药;-根据病人的体质特点选择中草药;-根据中草药的功效和副作用选择中草药。
2.2经方的配伍经方的配伍是指将多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顺序进行组合。
在配伍过程中,医生应遵循以下原则:-经方的组成应符合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中草药之间应具有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配伍应避免中草药之间的药理、药动学相互作用。
第三章:经方的剂型制备3.1经方的剂型经方的剂型是指经方的制剂形式,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等。
医生在制备经方时,应选择适合病人的剂型,并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制备。
3.2制剂方法医生在制备经方时,应遵循以下方法:-根据中草药的性质和颗粒大小,选择合适的研磨方法;-采用适当的酿造方法和提取方法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根据中草药的质量和配方要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制备方法。
第四章:经方的剂量调整4.1剂量调整原则经方的剂量调整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调整经方的用量。
医生在剂量调整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据疾病的轻重、急缓等调整剂量;-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等特点调整剂量;-依据中草药的毒副作用和剂型特点调整剂量。
第五章:经方的使用安全性5.1中草药的质量安全医生在使用经方时,应选择具有质量保证的中草药,并确保中草药的采购、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中医考点方剂学常考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
中医考点方剂学常考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导语方剂学的考点,比较零碎,历年来,考研学子都是在背诵方歌,但是仅仅是背完方歌还是不够的,接下来小编就为你们总结一下方剂学中方剂中的常考的药物用量比和特殊的配伍特点。
1.桂枝汤:重点掌握其特殊的配伍意义,方中桂枝与芍药用量相等(比例为1:1),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之病机,体现营卫同治,祛邪扶正,邪正兼顾之意;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相助则汗出有源,芍药得桂枝相助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2.九味羌活汤:此方的配伍意义中提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方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善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阁,组成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3.银翘散:《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
4.大承气汤:方中的药物配伍体现了“通因通用”、“寒因寒用”之法。
5.左金丸:方中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
6.芍药汤:方中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了“通因通用”之法。
7.六一散:方中滑石与甘草的用药比例为6:1。
8.参苓白术散:此方中桔梗宣利肺气,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与诸补脾药合用,有“培土生金”之意。
9.补中益气汤:《脾胃论》云:“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即因烦劳则虚而生热,采用甘温之品以补元气,而虚热自退,为“甘温除热”法,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
10.麦门冬汤:方中粳米、大枣益脾胃,化生阴津,助人参益气生津,体现了“培土生金”之意。
11.一贯煎: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君,因肝藏血,肾藏精,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体现了“滋水涵木”之意。
12.凉开三宝: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13.桂枝茯苓丸:本方治漏下之症,采用行血之法,也体现了“通因通用”之法。
13.枳实导滞丸:方中的药物配伍也体现了“通因通用”之法。
经方杂谈
经方杂谈1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桂枝汤是古代的补益剂,凡是经过寒冷、饥饿、极度疲劳、精神紧张以后,患者出现自汗、心悸、腹痛、脉弱等情况下,均可使用。
张仲景的时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疲于奔命的难民,就是桂枝汤的最佳适应者。
经过大量的出汗,已经多日无法正常进食和休息,成天处在极度惊恐之中,可谓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这样的人必定形容憔悴,消瘦。
强烈的惊恐导致心动悸、烘热,饥饿导致干呕、腹部阵阵的隐痛,反复的出汗使得全身肌肉酸痛,寒冷的刺激又使鼻流清涕、关节痛、恶风。
这就是桂枝汤证。
桂枝汤中药物都是食物中药。
甘草、生姜、大枣、桂枝、芍药,就像今天的酸辣汤。
先喝一碗,然后喝上热气腾腾的糜粥,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
病人自然会微微出汗,一觉醒后,许多症状必然减轻。
这就是桂枝汤的魅力。
桂枝汤不是发汗剂,病人服药以后的汗出,是机体各种调节机能恢复的标志,中医的话说,是那热粥的“谷气”加上患者的“胃气”交融的结果,是“营卫之气和谐”的结果,是体内阴阳平衡的结果。
2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麻黄汤是发汗剂,但是是比较安全的发汗剂。
温服以后,伴随着心跳的加剧,周身开始发热,皮肤开始湿润,最后,可能是大汗淋漓。
随着大汗的到来,原先“体若燔炭”变成“脉静身凉”,原先的“无汗而喘”变为心平气和,原先的“骨节疼痛”变为浑身舒坦。
麻黄,是麻黄汤中的主要药物,它有强烈的发汗作用,同时,会导致心跳加剧,甚至出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情况,或者如“气从少腹上冲心”症状。
对此,张仲景自有办法,那就是服用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甘草二两,这两味药物具有定悸的作用。
也就是说,麻黄汤中的桂枝甘草具有对麻黄发汗动悸作用的预防作用。
所以说,麻黄汤是安全的发汗药。
但是,教科书认为麻黄配桂枝发汗,麻黄无桂枝则无发汗作用,这似乎值得商榷。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中医方剂特殊配伍及药物用量比例总结
1.麻黄汤:麻黄:桂枝:炙甘草=3:2:1
2.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石膏=1:2
3.竹叶石膏汤:半夏:麦冬=1:2
4.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
5.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
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2:1
7.阳和汤:熟地黄:麻黄=15:1
8.旋覆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生姜=3:1:5
9.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7:1
10.枳术丸:枳实:白术=1:2
11.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1:1:1
12.六一散:滑石:甘草=6:1
13.吴茱萸汤:生姜:吴茱萸=2:1
14.大补阴丸:(熟地+龟板):(黄柏+知母)=3:2
15.泽泻汤:泽泻:白术=5:1
16.小建中汤:芍药:桂枝=2:1
17.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1:1
18.温脾汤:大黄:附子=2:1
19.炙甘草汤:地黄:甘草=4:1
20.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20:1(1:1气血双补)
21.小蓟饮子:生地:小蓟=8:1。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9: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经方剂量系列019: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人参汤之组成与用量
白虎加人参汤虽然是一个加味方,但也是一个常用方。
是古代的急证用方,多用于发热性疾病,有解渴、止汗的功效。
其组成、用量及煎服法如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方用量特殊者,为粳米,用了六合。
粳米
体积单位,在前面的白虎汤讲解中,己做了说明:根据实际称重,一升粳米大概重180克,即一合相当于18克,所以六合粳米相当于108克。
按一两等于15克折算,相当于7两。
白虎加人参汤推荐量:
原方原量:知母90,石膏240,甘草30,粳米105,人参45。
常规标准量:知母18,石膏48,甘草6,粳米21,人参9。
说明:
1.白虎加人参汤主要用于大热,大汗,大烦,大渴,脉洪大,所谓的五大证。
加上人参,则要有人参证,即心下痞硬之腹证。
2.在临床上适用白虎加人参汤的人的特点为:消瘦而精神萎靡,心下痞硬,烦躁口渴,等。
3.为什么此方取名白虎汤呢?主要是因为其主药石膏色白之故。
本方主药石膏,用其解热和镇静之意。
所以,石膏的用量必须大,否则无效。
4.此方加用人参,在具体应用时,也有不同的经验,如黄煌老师介绍:如汗出甚多、精神萎靡、脉虚无力时,以吉林人参为宜;如口干舌燥者,用西洋人参为宜;如心下痞、食欲不振者,用党参为宜;如伴干咳、便秘者,用北沙参为宜。
名医孟景春:如何把握方剂的药量、配伍和用药比例
名医孟景春:如何把握方剂的药量、配伍和用药比例作者 / 孟景春孟景春(1922~),江苏省张家港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名中医。
尽管孟老勤俭克己,但资助起教育事业来,总是不遗余力,在2009~2013年的五年间,先后捐助了70万元作为奖学金。
国医大师朱良春曾评价说:“孟老谦谦君子,温诚谆笃,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对中医经典之研索,有精深造诣,近半个世纪,培育人才,桃李芬芳,蜚声讲坛,饮誉海内。
”◆◆◆目前有些人对方剂的学习和运用,只求记住某方的药味,而对方中药物的用量、配伍和用药比例等不够重视,以致降低了临床疗效。
若能注意研究这些问题,对医疗水平的提高是有一定裨益的。
药量轻重贵乎变通已故名医岳美中曾说:“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说明掌握处方中药物用量的重要性。
惟有用量准确,方能取得显效,尤其是一方中主药的用量更为重要。
如治偏头痛的散偏汤(川芎30克、白芷1.5克、白芥子9克、白芍15克、甘草3克、柴胡3克、郁李仁3克、香附6克),其中川芎重用至30克,是一般处方中少见的。
但据临床验证,必须重用至30克方能达到止痛的目的,若减至15克则疼痛减而不止。
治小儿遗尿方(益智仁30克、覆盘子15克、金樱子15克、五味子6克、莲须9克、杜仲9克、山药15克,党参、桑螵鞘各15克,鱼鳔9克),方中益智仁必须用至30克,一般3~7剂即愈,若益智仁减至15克则效果较差。
那么临床上是否都以大量取胜呢?事实不然,有些病必须用轻剂获效。
如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
属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者,用川连1~1.5克、苏叶0.6~1克,两味煎汤,呷下即止。
又如已故名医秦伯未治一女病员,呕吐数月,食已即吐,吐不尽胃,甚则闻食味、药味即吐。
检前处方有健脾养胃之剂,有养胃化浊之剂,药量均较重。
测其脉,关弦滑小数;验其舌,舌中、根苔黄薄。
治以黄连一分、竹茹五分、佛手柑二分,呕吐即平。
而这三味药前医均已用过,人问为何此效而彼不效?秦氏答曰:效在用量之轻。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
方剂配伍用量比例总结方剂配伍是中医药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方剂指的是由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药方,其中每种中药的用量比例都非常重要。
在中医药理论中,各种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需要严格掌握和研究的,遵循适当的配伍和用量比例,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正确的药方配伍及用量比例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本文试着从方剂配伍用量比例出发,总结一些基本规律。
1. 基本原则中药方剂组方时,需要遵循一定的配伍和用量比例原则,在合理和科学的基础上,发挥各药材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疗效。
总体而言,方剂组成中应该流传“四相平衡”的基本原则:(1)药味相宜相同品质(药味)的药材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混合使用。
中药药味通常包括五味和上、中、下三焦。
(2)药量相宜中药成分的药量应该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主药量大,辅料药量次之,组成中药配伍时,不少于3味,最多不超过15味。
(3)药性相宜药材的药性应该相互辅助,相互协调,有带毒性的药材需要小心处理。
药物的“热、寒、温、凉”属性需要各自的属性相平衡。
(4)药效相宜在药性适宜的情况下,方剂的药效也应该相互协调,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调和剂配伍原则在中药方剂中,有一种被称为”调和剂”的药材,通常被用于菜单的调制和启人。
调和剂是方剂中重要的成分之一,需要在用量上掌握好“四量平衡”的配伍原则:(1)数量相宜调和剂成分的数量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不低于方剂总重的10%。
(2)比例相宜调和剂成分的比例应该与其他成分相协调,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不是过少或过多。
(3)使用次序相宜调和剂通常是方剂的最后一步添加,以达到最佳效果,或可根据需要酌情添加。
(4)细心配伍调和剂的选择需要注意细节,比如一些药材在具有调味效果的同时,也需考虑其功效和搭配。
比如,枸杞的补肝肾功效类似于补血,加入方剂中虽可提味,但目的不应只在此方面,其补肾补阴、益精明目的功效也应被充分利用。
3. 单味药的用量在方剂配伍中,单味药会被用来调节方剂的药性和达到特殊的功效,因此其用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经方的组成与剂量–经方派
中医经方的组成与剂量–经方派黄芪、当归的术数关系再看黄芪当归汤(当归半两黄芪三两)和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是李东垣先生的方子,它的剂量是“当归二钱酒洗、黄芪一两”,1:5的比例。
现在做实验怎么做?把1:1的比例、1:2的比例、1:5的比例对比,最后发现1:5的比例更好。
我就问了一下他们做实验的人,“请问你做了1:6的比例吗?”他说为啥我要做1:6呢?我说张仲景先生在他的黄芪当归汤当中的比例是6:1。
为什么?“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当归补血汤,血,水也,这才是它的实质,补血就是补水的。
所以说我们看一看它的术数关系就知道,李东垣和张仲景先生都懂阴阳术数,李东垣先生用的水和火的数(当归二钱,二为火之数,黄芪一两,一为水之数),张仲景先生用的土和木的数(当归半两是五钱,五为土之数,黄芪三两,三为木之数)。
我个人认为,1:6的比例更接近古人的制方的思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且术数关系完全吻合。
这个方子在哪里?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里面,治产后血虚崩漏的人用黄芪当归汤。
《傅青主女科》里面有一个加减当归补血汤,用了黄芪、当归、桑叶和生三七这四味药,我相信他的来源在于这个地方。
因为只有我们学古人的东西,不可能古人学后人的东西,或者说和古人重合了,最多是这样。
所以说学习经典重不重要?太重要了。
你占有资料太少了,把《伤寒》《金匮》学好,把《内经》也学好的时候,建立正确的观念之后,要看大量的医籍,还要有大量的临证。
光说不练假把式,说一套做一套——对不起,你这个临床过不去,不过硬,当下就叫你现形。
经方之变化——麻黄汤经方的变化,刚才我们吴老师讲的非常得好。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枚、甘草一两,我把它摆了个图。
“麻黄汤治太阳寒,七十杏仁二桂参,三麻一草只温覆,用时先把八症观”,麻黄汤有八个症,何止八个症呢?那是太阳病以后出现了八个症状,其他的呢?人昏迷能不能治?刚才讲的阳痿能不能治?同性恋能不能治?刚才吴雄志老师讲了很多,他是引申。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六)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六)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在写处方的时候,考虑得很周到,首先葛根,麻黄和桂枝,麻黄的质很轻,走表,如果单味麻黄是不会走到皮肤表面的,只吃一味麻黄是不会流汗的,所以要靠桂枝把它推到肌肉,最后才到皮肤表面,这样才会把病毒排出体外,生姜、大枣、炙甘草把津液补起来,要靠葛根把这些津液提升到头部、皮肤、咽喉,这样就可以把感冒的喉咙痛,咽干解决掉。
如果不加生姜、大枣,炙甘草,也许你把病毒排出去了,没有津液补回去,肠胃里没津液,有可能就会造成便秘,感冒好,便秘又来了。
炙甘草它还解毒和中,能把吃进去的食物,坏死在里面食物毒素分解掉。
一个处方,看起来很简单的几味药,考虑得很周密,所以,经方就是经典之方,也是绝对处方,不要改动了,如果病人有葛根汤证还兼有便秘,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在葛根汤这个为基础方里面加一点去便秘的药,例如大黄,芒硝,这样表里双解。
经方不但是绝对处方,还是黄金比例,这个比例很重要,不能按具体的多少克来开方,大人小孩子都按经方的多少升多少两来开,那就不对了,只能按比例来,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是讲的比例,例如像葛根汤四三二二二三枣,小孩子葛根4克,麻黄3克,桂枝2克,芍药2克,甘草2克,生姜3克,大枣6棵就可以,大人呢可能就要乘以3,葛根12克,麻黄9克,桂枝6克,芍药6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体格大病情重的可能还要多,也许乘4乘5。
我们在煮葛根汤的时候,七碗水煮成三碗水,每次温服一碗,感觉到身上有汗,又看不到有汗出来,用手一摸,有点粘粘的,这是出汗最好的效果,如果出汗太过了或者是大汗不止,就要采取其他的方法来弥补。
我们在讲第一个处方桂枝汤时候,是要喝一点稀饭,这个葛根汤不需要,这个汤剂一看就知道,葛根的量要大,重用葛根,就是项背拘急不舒服,希望在发汗的时候一剂就能把病邪除掉。
如果麻黄的量大于葛根的量,发汗就是会身都在发汗,那就失去了葛根汤的意义了,葛根汤一定是重用葛根,黄金比例四三二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经方不属大家,非经方不治大病。 非经方不属大家,非经方不治大病。
小柴胡汤演义
• 在六经转变中,病变由太阳、阳明、少阳、太 在六经转变中,病变由太阳、阳明、少阳、 太阳 少阴、厥阴的发展演变 的发展演变, 阴、少阴、厥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邪气由表 入里,由阳入阴的过程。 入里,由阳入阴的过程。少阳居于阳明与太阴 之间, 之间,少阳往太阴或阳明传变取决于脾胃功能 虚则太阴,实则阳明,邪欲往太阴则寒, ,虚则太阴,实则阳明,邪欲往太阴则寒,欲 往阳明则热,故出现寒热往来。治疗少阳病应 往阳明则热,故出现寒热往来。 用和法,一方面要清阳明、少阳之热, 用和法,一方面要清阳明、少阳之热,故用柴 黄芩。另一方面要固护太阴防传三阴, 胡、黄芩。另一方面要固护太阴防传三阴,故 用人参、炙甘草、大枣、半夏。 用人参、炙甘草、大枣、半夏。由此可见小柴 胡汤之和,是少阳病的清阳明与护太阴之和。 胡汤之和,是少阳病的清阳明与护太阴之和。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2.从药物组成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药物组成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仲景方剂组方严谨,一般用的药味不多, 仲景方剂组方严谨,一般用的药味不多, 如太阳病代表方桂枝汤用药5 如太阳病代表方桂枝汤用药5味、麻黄汤用药 阳明病代表方白虎汤、 4味;阳明病代表方白虎汤、大承气汤用药均 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用药7 为4味;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用药7味;三 阴病代表方四逆汤用药3 其它变证、 阴病代表方四逆汤用药3味.其它变证、兼证 或疑似证的方剂也大多在10味药以下。 10味药以下 或疑似证的方剂也大多在10味药以下。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二)仲景方剂药物用量古今拆算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以博棋子大计算:大黄2 厚朴1 以博棋子大计算:大黄2克,厚朴1克; 以鸡子大计算:石膏约100 100克 以鸡子大计算:石膏约100克; 以个数计算:附子中等每枚约20 20克 以个数计算:附子中等每枚约20克,杏 70个约22克 大枣12枚约30 个约22 12枚约30克 仁70个约22克,大枣12枚约30克; 以升计算:半夏半升约40 40克 以升计算:半夏半升约40克,五味子半 升约37 37克 吴茱萸一升约70 70克 升约37克,吴茱萸一升约70克; 以长度计算:厚朴一尺重约20 20克 以长度计算:厚朴一尺重约20克。
引言
•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大枣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 生姜、炙甘草) 治胰腺炎、 、生姜、炙甘草) 治胰腺炎、胆道感染性疾 少阳与阳明合病,寒热往来, 病(少阳与阳明合病,寒热往来,按之心下 满痛者) 满痛者)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加用一些清热解毒 的中药即为清胰汤。 的中药即为清胰汤。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1.从煎服法上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煎服法上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但仲景十分重视病情具体情况决定服药 的次数、分服间隔时间及服用剂数, 的次数、分服间隔时间及服用剂数,不少服 用法是当今的几倍,如小柴胡汤日三服, 用法是当今的几倍,如小柴胡汤日三服,尽 管是当今用量的三倍, 管是当今用量的三倍,但与病情需要是相适 应的。 应的。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一)药物用量是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3.不同的煎服方法体现不同的药物用量 根据仲景煎服法, 根据仲景煎服法,一般为一剂药煎好后分 次服,分服次数、 次服,分服次数、分服间隔时间及服用剂数 等是根据病情变化而定。 等是根据病情变化而定。 如桂枝汤的服法:若一服病差停后服, 如桂枝汤的服法:若一服病差停后服,不 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 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 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 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 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 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犹在 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二)仲景方剂药物用量古今拆算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一升(10合为 合为1 198.10毫升 毫升; 一升(10合为1升)约198.10毫升; 一斗(10升为 升为1 1981毫升 毫升; 一斗(10升为1斗)约1981毫升; 一尺约23.04厘米; 23.04厘米 一尺约23.04厘米; 一钱匕普通药粉约2.10 2.10克 一钱匕普通药粉约2.10克, 金属药粉约4.12 4.12克 金属药粉约4.12克; 一方寸匕普通药粉3.13 3.13克 一方寸匕普通药粉3.13克, 金属药粉约6.20 6.20克 金属药粉约6.20克。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二)仲景方剂药物用量古今拆算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一铢( 铢为1 0.58克 一铢(6铢为1分)约0.58克; 一两(24铢为 铢为1 13.92克 一两(24铢为1两)约13.92克; 一斤(16两为 两为1 222.72克 一斤(16两为1斤)约222.72克; 一合(10勺为 勺为1 19.81毫升 毫升; 一合(10勺为1合)约19.81毫升;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小柴胡汤演义
• 少阳邪偏往阳明,燥热内结,则去固护太阴之 少阳邪偏往阳明,燥热内结, 人参,加用大黄、枳实清泻阳明燥热, 人参,加用大黄、枳实清泻阳明燥热,即为大 柴胡汤之组方意义。 柴胡汤之组方意义。 • 少阳病误下损伤脾阳,中气受伤,病由少阳转 少阳病误下损伤脾阳,中气受伤, 太阴,则去生姜而加干姜以温脾; 太阴,则去生姜而加干姜以温脾;少明邪热转 阳明湿热,则去柴胡而加黄连除阳明湿热, 阳明湿热,则去柴胡而加黄连除阳明湿热,即 为半夏泻心汤的组方意义。 为半夏泻心汤的组方意义。
引言
如使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 如使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 大枣、生姜、炙甘草)治冠心病心绞痛。( 。(伤 大枣、生姜、炙甘草)治冠心病心绞痛。(伤 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 具);
引言
又如使用甘草泻心汤(黄连、黄芩、干姜、 又如使用甘草泻心汤(黄连、黄芩、干姜、 人参、半夏、大枣、炙甘草) 人参、半夏、大枣、炙甘草)治手足口病 小柴胡汤证误下,中气大伤, (小柴胡汤证误下,中气大伤,少阳邪热 转阳明湿热,少阳邪热转太阴虚寒; 转阳明湿热,少阳邪热转太阴虚寒;金匮 用之治狐惑病); 用之治狐惑病);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2.从药物组成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药物组成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由于药味不多, 由于药味不多,仲景组方中单味药用量较 取其味厚功专,直达病所。因此, 大,取其味厚功专,直达病所。因此,辨证 准确,沿用仲景原方会起到很好有疗效。 准确,沿用仲景原方会起到很好有疗效。
小柴胡汤演义
• 病邪出入阴阳,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病邪出入阴阳,表现为:往来寒热,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 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 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 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3.从毒副作用和病情需要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毒副作用和病情需要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仲景方剂药物用量与现行常用量出入非常 大的有:小青龙汤中的细辛三两约42 42克 大的有:小青龙汤中的细辛三两约42克(常 用量3 );吴茱萸汤中的吴萸一升约70克 吴茱萸汤中的吴萸一升约70 用量3克);吴茱萸汤中的吴萸一升约70克 常用量5 );灸甘草汤的的生地一斤约 (常用量5克);灸甘草汤的的生地一斤约 223克 常用量10 30克 10~ 223克(常用量10~30克);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一)药物用量是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2.不同的用量体现药物不同的功效变化 如细辛的用量:在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加 如细辛的用量:在小青龙汤、 石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中用量最大, 石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中用量最大, 用三两,功在温肺化饮; 用三两,功在温肺化饮; 在麻黄附子细辛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 在麻黄附子细辛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等方中用量中等,用二两, 大黄附子汤等方中用量中等,用二两,功在 温经止痛; 温经止痛; 真武汤加减法用细辛一两, 真武汤加减法用细辛一两,功在温肺通窍 利水。 利水。
经典与临床系列讲座
谈经方的用量与配伍
引言
经方的概念
习惯上我们把《素问》 习惯上我们把《素问》、《灵枢》记载的方 灵枢》 剂和张仲景《伤寒论》 金匮要略》 剂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 合称为经方;或者专指张仲景著《伤寒论》 合称为经方;或者专指张仲景著《伤寒论》、 金匮要略》的方剂为经方。 《金匮要略》的方剂为经方。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一)药物用量是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1.不同的用量体现不同的组方意义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均 半夏泻心汤、 为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 为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药物组成基本相同 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 (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 大枣等)。 大枣等)。 桂枝汤、 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和桂枝加芍药汤药物 组成相同(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 组成相同(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 枣)
一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3.从毒副作用和病情需要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毒副作用和病情需要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铅丹一两半约21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铅丹一两半约21克 21 常用量0.3 0.6克);桂枝附子汤中附子 0.3~ (常用量0.3~0.6克);桂枝附子汤中附子 枚约60 60克 常用量10 15克);乌头汤的 10~ 用3枚约60克(常用量10~15克);乌头汤的 川乌五枚约150 150克 常用量3 川乌五枚约150克(常用量3~9克)等。